施一公的贡献

2024-05-07 16:56

1. 施一公的贡献

施一公是结构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手段——冷冻电镜。
2017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就颁给了三位开发冷冻电镜技术的科学家,因为冷冻电镜将生命科学带入了新纪元,让大家看清了以往看不见的蛋白。 施一公就是在这个新纪元中走在世界前列的学者。

他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国际领先,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祯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
施一公注重全面发展,在高中期间,他就练习长跑,练过的项目从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

进入清华后,由于长跑队只招收专业运动员,施一公便转练竞走,从5000米到1万米。他还在校运动会上创下全校竞走项目的纪录。一直到1994年,在他大学毕业五年后,这个纪录才被打破。 
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

施一公的贡献

2. 施正一的主要成就

 施正一1954年进入中央民族学院,不久便参与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编写民族问题三套丛书(后改为五套丛书)的工作。20世纪70年代,他开始着手民族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也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这给施正一创建民族经济学新学科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施正一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对于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新学科的创立。1979年,在中央民族学院30周年校庆的学术研讨会上,他发表了《关于创建民族经济学新学科的几点意见》,首次提出了建立民族经济学新学科的主张。他指出,民族经济学一方面是从民族角度出发来研究经济问题,另一方面,又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来研究民族问题,民族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民族经济学是研究世界上各个民族的经济问题,而狭义的民族经济学则是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1982年,施教授再次对民族经济学进行了系统论证,到了1987年,施教授将他发表过的11篇论文汇编成《民族经济学与民族地区四个现代化》,系统提出建立民族经济学学科的主张。施正一强调,他所说的民族经济学,不同于现在人们所讲的“少数民族经济学”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学”,虽然它们之间存在多种联系和多种共同点,但有某些本质上的差异,也不同于西方国家中“经济人类学”与“发展经济学”,两者不仅没有任何联系,而且没有什么共同点。民族经济学1979年始建,1999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如今,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学科体系。2007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是中央民族大学三大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目前中国已有23所院校研究机构设立了硕士点,5所院校研究机构设立了博士点。 为创建广义民族学,在施正一教授之前,包括林耀华教授、梁钊韬教授在内的老一代民族学家都花费了心血,年轻一代的民族学家李绍明、杜玉亭等人也做出了贡献。后来,施正一教授在他撰写的《关于发展中国民族学的几个问题》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来源”问题》等论文中,研究阐述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实现任务等,同时把民族学划分为“狭义民族学”和“广义民族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施正一开始组织编写《广义民族学》一书。广义民族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大学科,它是以“民族”这个特定的客体作为其研究对象,研究民族的形成、发展、变化和消亡的历史过程,研究各个具体民族的具体特征,研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狭义民族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学,主要研究现存的原始民族中的氏族制度或落后民族中的前资本主义的诸种文化形态。 1988年,施正一率先提出了关于西部开发的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施正一在考察和探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问题时,就发表了《关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概念、特点与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开发要靠各民族团结奋斗》等学术论文,率先提出关于西部开发的概念和构想。施正一在充分考察、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构成与分布、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就西部开发的概念、特点、战略方针与实现目标的各种依据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证。这为后来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构想做了一定的舆论和理论准备。 在《施正一文集》附录《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几种表现形态与宗教文化形态学》一文中,施正一首次提出了“宗教文化形态学”的概念,并对其研究的意义、对象、方法做了论述。

3. 施一公的介绍


施一公的介绍

4. 施一公的主要成就

施一公是结构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手段——冷冻电镜。2017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就颁给了三位开发冷冻电镜技术的科学家,因为冷冻电镜将生命科学带入了新纪元,让大家看清了以往看不见的蛋白。施一公就是在这个新纪元中走在世界前列的学者。
他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国际领先,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祯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他“一身三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8年,施一公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工作,全职回到国内,2009~2016年期间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5年起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至今。
在他的治下,清华生科院有了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学科独立实验室从40多个增加到了100多个。同时,他的学生一个个在国际生物学界崭露头角。
在施一公之前,发国际顶级期刊CNS(Cell,Nature和Science)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是“鱼跃龙门”。到了施一公,发CNS易如反掌。不仅一年能发很多篇,能在2016年8月26日同期发两篇姊妹论文在Science上,还能在这些期刊上发一个主题(剪接体)的连载。
施一公告诉年轻人,想真正做到拔尖创新、立志将研究做到世界前沿,所有的知识内容都用得上。比如2013年的他还在看中学物理。木瓜君也是经历了多年的科学研究才体会到这一点。无奈作为综合大学标准生科院的配置,当年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从内容到师资,都是最低“版本”。
这样培养的科研人员如果想做交叉学科的研究,会发现本科低年级学的课程不对路。而一些世界名校的课程设置却能让学生融会贯通。他们为更高深的科研,打好了基础。其实当初为中国高等教育设置课程的也都是学界泰斗,但往往只局限于本领域。能够跨界看到这种缺陷的,也就是施一公。

扩展资料:
施一公的人物评价:
2008年2月,已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施一公,毅然辞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在海外华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国际知名神经科学家鲁白说:“他是海外华人归国的典范和榜样”。
由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等主办的“2013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推选活动2014年1月24日晚正式揭晓,施一公为10位获奖者之一。
“他是闻名世界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2013年,他的科研小组研究进展不断:首次在RNA剪接通路中取得重大进展,为揭示生命现象的基本原理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2013年也是他收获荣誉的一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双院外籍院士。他在科研中不忘育人之心,他深受学生爱戴。他就是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院长施一公。”
在美国生活了18年的施一公,2008年初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后来还放弃了美国国籍。他的归来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一公

5. 施一公的主要成就

施一公是结构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手段——冷冻电镜。2017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就颁给了三位开发冷冻电镜技术的科学家,因为冷冻电镜将生命科学带入了新纪元,让大家看清了以往看不见的蛋白。施一公就是在这个新纪元中走在世界前列的学者。
他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国际领先,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祯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他“一身三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8年,施一公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工作,全职回到国内,2009~2016年期间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5年起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至今。
在他的治下,清华生科院有了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学科独立实验室从40多个增加到了100多个。同时,他的学生一个个在国际生物学界崭露头角。
在施一公之前,发国际顶级期刊CNS(Cell,Nature和Science)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是“鱼跃龙门”。到了施一公,发CNS易如反掌。不仅一年能发很多篇,能在2016年8月26日同期发两篇姊妹论文在Science上,还能在这些期刊上发一个主题(剪接体)的连载。
施一公告诉年轻人,想真正做到拔尖创新、立志将研究做到世界前沿,所有的知识内容都用得上。比如2013年的他还在看中学物理。木瓜君也是经历了多年的科学研究才体会到这一点。无奈作为综合大学标准生科院的配置,当年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从内容到师资,都是最低“版本”。
这样培养的科研人员如果想做交叉学科的研究,会发现本科低年级学的课程不对路。而一些世界名校的课程设置却能让学生融会贯通。他们为更高深的科研,打好了基础。其实当初为中国高等教育设置课程的也都是学界泰斗,但往往只局限于本领域。能够跨界看到这种缺陷的,也就是施一公。

扩展资料:
施一公的人物评价:
2008年2月,已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施一公,毅然辞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在海外华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国际知名神经科学家鲁白说:“他是海外华人归国的典范和榜样”。
由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等主办的“2013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推选活动2014年1月24日晚正式揭晓,施一公为10位获奖者之一。
“他是闻名世界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2013年,他的科研小组研究进展不断:首次在RNA剪接通路中取得重大进展,为揭示生命现象的基本原理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2013年也是他收获荣誉的一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双院外籍院士。他在科研中不忘育人之心,他深受学生爱戴。他就是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院长施一公。”
在美国生活了18年的施一公,2008年初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后来还放弃了美国国籍。他的归来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一公

施一公的主要成就

6. 施一公的人物经历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小郭庄。1972年,离开小郭庄,全家搬往200公里之外的驻马店镇。1984年毕业于河南省实验中学,并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河南省第一名)。
保送至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89年提前一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
随后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1998年—2008年,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讲席教授。
2008年,婉拒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HHMI)研究员的邀请,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2013年4月25日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4月30日 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3年12月19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授予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 。
2014年12月9日施一公以校长助理身份,会见匈牙利罗兰大学校长巴纳·德布勒森一行。2014年12月11日证实,施一公教授已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
2015年08月,施一公拟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2015年09月,施一公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16年3月25日,施一公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016年6月2日,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第九届全委会第一次会议,施一公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8年1月9日,施一公已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筹建西湖大学。 2018年4月16日,施一公当选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扩展资料:
奇迹诞生的根源:瞄准最前沿的世界课题早在2008年,《纽约时报》就这样报道施一公的回归:“施一公和其他顶尖科学家的回归是一种信号,中国在拉近和发达国家科技鸿沟的时间上,比许多专家预期得要快。”
如今,施一公和他的同事们,以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科研成果,让这个预言变成了现实。仅仅是一个月之前,清华生命科学学院的年轻教授颜宁刚刚在同一地点发布了另一个世界级的科研发现。
首次破译人体能量转运通道,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奇迹,为什么能接二连三地出现在中国科学家的实验室里?
施一公说,今天所有的成就,是他自己在回国前都“始料未及”的。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待遇和科研条件毅然回国的他,被很多人认为“疯了”,“连我在美国的亲戚都觉得我脑子有问题。”
可他说,自己现在的心情却“前所未有的舒畅”,“当时也有过很多担心,担心学生质量,担心科研设备。但现在,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实验室的总体水平、做科研的深度、系统性等。
已经全面超过我在普林斯顿最鼎盛时期的水平。”事实上,6年来,施一公在科研上的贡献显而易见: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学科从只有40多个独立实验室增加到了120多个。
被他引进到清华全职工作的世界范围的优秀人才多达70余名。他自己也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级的期刊上发表了15篇学术论文。
总结自己、团队和同事的成功,施一公认为有三条:一是有一批优秀、努力的学生;二是不再囿于论文、课题的压力,瞄准的全部都是最前沿的世界级课题;三是得益于良好科研环境的支持。
如今的他,尽管已经站在了全世界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制高点上,却仍然时刻保持着拼搏的警醒和担当。“我们的目标是得到更高分辨率γ分泌酶复合物的结构,这样就可以精细地解释。
任何一个引起老年痴呆症突变的氨基酸突变是如何导致γ分泌酶复合物切割A42的肽段,这样就可以根据结构来设计药物分子,这是一种愿景吧。”
“不能只把眼光盯在现在的成功上。别忘了,中国的整体创新力还只排在世界20多名。要是在所有的科研领域都能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那我们的国家就真得不得了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一公

7. 施一公的人物评价

2008年2月,已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施一公,毅然辞职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在海外华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国际知名神经科学家鲁白说:“他是海外华人归国的典范和榜样”。 由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等主办的“2013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推选活动2014年1月24日晚正式揭晓,施一公为10位获奖者之一。“他是闻名世界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2013年,他的科研小组研究进展不断:首次在RNA剪接通路中取得重大进展,为揭示生命现象的基本原理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2013年也是他收获荣誉的一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双院外籍院士。他在科研中不忘育人之心,他深受学生爱戴。他就是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院长施一公。” 在美国生活了18年的施一公,2008年初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后来还放弃了美国国籍。他的归来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施一公的人物评价

8. 施一公是研究什么领域的?

他主要从事细胞凋亡及膜蛋白两个领域的研究。在Smad对TGF-的调控机理、磷酸酶PP2A的结构生物学方面做出过有国际影响的工作。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研究肿瘤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集中于肿瘤抑制因子和细胞凋亡调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重大疾病相关的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施一公选择癌症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研究的课题是:细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致癌原因一直是全球科学家致力研究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