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春秋时期的战争不灭国 到了战国就变化了?

2024-05-18 09:50

1. 为何春秋时期的战争不灭国 到了战国就变化了?

 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春秋战国的历史得以开启。对于春秋和战国这两个历史阶段,不仅体现在诸侯国数量上的不同,更在于战争性质上的不同。就春秋时期来说,大部分战争不是以灭国为宗旨,以齐桓公等春秋五霸来说,战争的目的主要是称霸诸侯
  。而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目的就是为了占领土地和人口,乃至于秦始皇时期的统一战争。那么,为什么两个阶段的战争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呢?  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根据战争的政治目的,可以将其分为有限战争和无限战争。在春秋时期,贵族是各国军队的主要构成,每次战争的交战数量大多在几千人,时间不过几日。
  由此,战争的目的主要不是消灭敌人,而是削弱和消耗敌人。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征兵制度的形成,战争具有了总体性。 以当时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为例,战争与平民之间的冲突消失,进入到战时全民皆兵的状态。 在战国时期,因为大量的平民取代贵族成为军队的主力,促使战争的成本下降了。于是,春秋时期的尽量避免战争,发展到战国时期就变成主动求战。再加上杀敌才能升官等制度上激烈,各个国家都在内部形成了占领和灭亡其他国家的动力。
  当然,决定春秋时期战争注重礼仪的根本,还在于当时的生产力不够先进。在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过渡阶段,铁器的运用成为一个重要的分界线。
  在春秋时期,不管生产材料还是武器材料的青铜,其在产量上比较稀缺。如果要进行战争的话,只要能打败对方国家的军队,将敌国的青铜武器尽数收缴,就可以让对方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再发动一场战争。 比如晋楚争霸的过程中,往往一场战争就决定几年内的两国形势。所以,胜利方也就没有必要去强行占领或者消灭战败国。 再者,正是由于春秋时期的生产力不够先进,各个国家可以投入到战争中的人员相对较少。换而言之,大部分人员主要在农业生产上。
   
  这个时期的春秋战争,战胜一方只需要消灭对方的军队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大范围杀伤对方的非战争人员。而且,正是因为生产力上的限制,导致战胜国也无法有效管辖那么多的土地和人口,促使灭国也得不到多大的好处。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冶铁技术的应用普及,各种铁器农具直接推动着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假设过去五个人种一块地,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那么剩下的四个人就可以转化为士兵,甚至是全职士兵。 同时,相对于青铜武器的制造速度,铁制武器可以迅速、大规模的生产,为多出来的士兵武装一番。于是,为了防止战败国的报复也罢,扩张本国的农业耕地也好,占领和灭国成为战国时期的主流。比如在长平之战中,尽管赵国战败,但是白起还要坑杀四十万赵国士兵,为的就是避免赵国日后的反扑。 总的来说,春秋时期的战争还没有你死我活的压力,晋国和楚国打了几百年,结果也没有谁灭了谁。当然,
  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战争的不灭国原则,主要还是在大国之间。诸多不知名的小国,还是被楚国等大国给兼并。不然,春秋初期的几百个国家,也不会一到了战国时期就余下十几个大国了。  
   

为何春秋时期的战争不灭国 到了战国就变化了?

2. 为啥春秋时大国的战争以争霸为主,到了战国就转向灭国

其实大多数的国家都是
春秋时期
被灭掉的,据历史记载,西周总计分封诸侯800多,其中仅仅西周初年就分封71个。但是到了
战国时期
,就只剩几十个了,甚至到
战国
开始的时候就更少了。

楚国开始的时候就仅仅是个子爵,国土范围不过丹阳附近。但是到了春秋争霸时期,国土竟然达到了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这么大的地方不知道是灭了多少国家达到的。
齐国开始也只是一小块地方,但是后来进过扩张才变得那么强大,据记载,仅仅管仲辅佐齐桓公那些年就灭国几十个。这还不算历代齐国君主灭掉的国家。
晋国仅仅在晋献公时代就“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我们还有很熟悉的假道伐虢等故事。晋国的发展不是突然的,其他君主在位时也灭掉不少国家,不过没明确记载而已。
秦国仅秦穆公在位时就灭掉了梁国、芮国、
滑国
等,还在西戎拓地千里,灭国20余个。至于历代君主灭国数量就有待统计了。

这还只是列举了当时几个强大的国家灭亡国家的数量。还有很多小国也趁机灭掉更小国家的事。至于大家为什么只对春秋争霸知道很多,灭国知道很少,那是因为,当时这几国灭掉对方几乎都是实力碾压,战斗时间极其短暂,可能在历史中记载就一句话而已,XX年,XX公灭XX国。所以大家了解较少。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时期至少灭国几百,而战国期,国家仅剩几十,所以最多就几十,大多数的灭国战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
至于为什么大家了解的都是争霸的故事。因为这时期的战争处于焦灼期。其实各大国也想灭掉其他国家。但是实力不允许其灭到其他国家。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存在的小国大多数是存在于齐,楚,秦,晋之间的缓冲区,每当一大国要没一小国时,其他大国必定插手,当时各大国实力相当,尤其是晋,楚。所以就出现了晋楚一直争霸的局面。晋楚争霸的战争为什么是一直围绕小国开展的就不难解释了。因战争持久,故事起伏不定,所以就很精彩,就容易被人注意,就会忽略其他事情。就导致了春秋只有争霸没有灭国的假象。

3. 为什么春秋战国进行了五百多年的战争才统一。

人类社会都要经历从城邦到帝国的统一兼并,在中国就是诸侯间的混战。
春秋战国期间各种思想、各种制度竞相出现,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要完成帝国的统一只有不断经历战争检验各种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存性,最后择优而存,不能适应人类历史发展的便被吞并。
秦国由于实行了商鞅所主导的制度变革,形成了不同于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即广泛招纳各国贤士,任用有才之士,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决策质量和工作效率,而六国仍是贵族掌权,整治黑暗。所以单凭仅此一点,秦国制度的优越性变得到体现,从而在残酷的兼并战中一举击败东方六国,统一四海。
战争大部分时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器,它淘汰旧的、落后的、保守的制度与体系,形成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
因此春秋战国的五百年的兼并战争其实就是一场人类社会制度的漫长进化过程,最终更适合社会发展的秦国胜出,而其他落后制度的国家就被淘汰灭亡了。

为什么春秋战国进行了五百多年的战争才统一。

4. 春秋时期各个国家的战争,都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发展的趋势: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分封诸侯。周幽王被杀,平王东迁,史称东周,天子地位下降。权力不断地“下放”,诸侯争霸,政治中心南移。
晋国虢国之战的理由:两国国君谁大!(叔叔年龄小,侄子年龄大)。晋文公伐郑的理由:且二于楚也!
秦国灭滑国,路过顺便灭了。
假道伐虞,唇亡齿寒还需要理由吗?
所以春秋无义战!都是兼并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5. 春秋时期有战争吗

春秋时期是前770年——前476年之间,所以很多大战往往都不应算入春秋,都是战国初期,比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阴晋之战等。
春秋几个比较有影响改变天下局势的战役如下:

长勺之战 
春秋初期,齐、鲁两个大国为了争霸时有冲突。周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 685年),齐国为继承王位而发生内乱,鲁国扶持公子纠争夺王位,与齐结仇。齐公子小白抢先即位,称齐桓公。次年春,齐桓公不听管仲先修内政、待机而动的劝阻,急于征服鲁国,以报前仇。鲁庄公决心应战。这时,有个叫曹刿(贵)的贵族求见庄公提出建议。曹刿问庄公:“你靠什么来打仗呢? ”庄公以衣食不独自享受,分给臣下,并对神守信作答。曹刿认为:“这些小恩小惠无利于老百姓,他们是不会跟从你的,神也不会为你降福。”庄公又说:“对民间诉讼一定要按照实际情况慎重 处理。”曹刿说:“这倒是尽职尽责,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取胜才有根基。”曹刿自告奋勇请求与庄公同赴战场,庄公应允。 
齐、鲁两军对阵于长勺 (今山东曲阜北,一说为莱芜东北) ,鲁庄公立即命令击鼓攻敌,被曹刿劝阻。曹刿深知齐强鲁弱,绝不能先下手。齐军见鲁军按兵不动,恃强两次击鼓发动进攻,因鲁军阵脚不乱,均未奏效。两次进攻,齐军不仅损耗了体力,而且锐气大减,当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冲击时,已是兵疲意沮,战斗力大大削弱。曹刿抓住时机,建议庄公实施反击。鲁军“一鼓作气”击溃了齐军。庄公下令追击,又被曹刿劝阻。曹刿怕齐军佯败设伏,亲自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痕迹,又爬到车前扶手的横木上眺望齐军的旗帜,证实齐军确实溃败以后,才请庄公下令追击,将齐军逐出国境。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就举了长勺之战的例子。他说:“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灭虢之战(公元前 658年) 
春秋初期,晋国传至献公,积极扩军,拓展疆土。晋献公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虢 (国,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境),但虞(今山西乎陆北)邻虢的北境,为晋攻魏的必经之途。晋献公害怕二国联合抗晋,遂采用大夫旬息各个击破之计,先向虞借道攻虢,再伺机灭虞。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 658年),晋献公派荀息携带美女、骏马等贵重礼品献给虞公,请求借道攻虢。虞公贪利,又被荀息花言巧语所迷惑,遂不听大臣劝阻,不但应允借道,还自愿作攻虢先锋。当年夏,晋虞联军攻下虢国重镇下阳 (今山西平陆境) ,使晋控制了虢虞之间的要道。二十二年,晋又故计重演向虞借道。宫之奇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虢、虞地理相连,利害攸关,虢亡虞必亡,劝虞公绝不能答应借道。但虞公认为:晋、虞是同宗,不会相欺,拒不听劝。十月十七日,晋军围攻虢都上阳。十二月初一破城灭虢。后晋班师暂住虢国休整。晋军乘虞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俘虞公,灭其国。虢、虞亡国的惨痛教训,使后世加强了弱国联合抗击强国的思想。


城濮之战(公元前 634年)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争夺中原霸权,楚国为阻止晋国南下,便与其邻国曹、卫结盟,作抗晋前哨。周襄王十九年(公元前 634年)冬,楚成王又以宋背楚从晋为名,联合郑、陈、蔡、许等国出兵进攻宋都商丘。宋向晋求救,但晋、宋两国之间隔着曹、卫两国,晋文公见楚联军势力强大,怕劳师远征于晋不利,决定先攻弱小的曹、卫两国。楚国识破了晋国的企图,不为所动,仍继续围攻宋都。宋再次派人求救。晋文公为难了,不救,宋晋必绝交,等于放弃求霸;救吧,孤军深入,实无取胜把握;想请齐、秦相助,又怕两国不答应。后来,晋文公采纳了元帅先轸之谋:让宋贿赂齐、秦,托他们劝楚撤兵,并将曹、卫一部分土地送给宋国,楚见盟国土地被宋占去,必定拒绝齐、秦的调解,这样可以加深齐、秦与楚的矛盾,打消其观望态度,站在晋国一边,同时也可断绝宋国降楚的念头。后来,如晋所料,果然出现了晋、齐、秦、宋联合对楚的局面。


鸡父之战(春秋后期,吴与楚争霸江淮。周敬王元年 (公元前 519年 ),吴王僚率公子光发兵进攻楚地州来(今安徽风台)。该地是吴国从陆路西进的必经之地,曾两次落入吴手,复为楚据。楚平王见吴兵再次来攻,派司马伟越率领楚、顿、胡、沈、蔡、陈、许七国联军往援。令尹子瑕带病督军,不幸途中病故。伟越率军撤至鸡父(今河南固始东 )。此时,吴军已移师钟离设防待机。吴王见楚军势大,对是否再进迟疑不决。公子光认为,敌虽众而心不齐,主帅新丧,伟越威信不高,号令不行,只要分师先破弱敌,定能以奇制胜。吴王采纳其建议,继续挥师前进并选择了古代最忌用兵的晦日七月二十九日突然出现在鸡父战场。伟越仓促应战,把六国军队放在前面以掩护后边的楚军。吴王令 3000名囚徒在前诱敌, 先攻胡、沈、陈三国军队,结果诱兵一触即溃,胡、沈、陈三国军队紧迫不舍,争抢俘兵,阵势大乱。吴军主力乘机出击,俘胡、沈国君及陈大夫 聂,随后又释放胡、沈军的俘虏,让他们逃奔许、蔡、顿军传呼“国君被杀”,吴军趁机随后呐喊冲击,三军震动,惊慌溃逃。楚军失去掩护,又未列阵,自知不敌而逃。吴军攻占州来。 
公元前 519年 ) 

柏举之战(公元前 515年) 
春秋末期,吴国崛起,与楚长期争霸江淮。周敬王五年(公元前 515年),吴国阖闾继位后,采取疲楚误楚方针,派一部兵力游击袭扰楚国边境,长达六年之久,使楚国疲于奔命,极大地削弱了楚军的战斗力。 


姑苏之战(公元前494年) 
周敬王二十六年 (公元前494年),吴、越在夫椒一战,越惨败求和,才未亡国。越王勾践在吴被扣作人质三年,受尽羞辱。回国后励精图治,积蓄国力,一心灭吴,史有“卧薪尝胆”的故事。越对外结好齐、楚、晋等国,采取各种办法麻痹吴国,怂恿吴国北上中原争霸,用以消耗其国力。

春秋时期有战争吗

6. 春秋战国都在打仗为什么?

春秋战国打仗主要为了抢夺人口、土地、粮食等资源。其中河南地区的人口是最多的,当时,孔子到了河南的卫国,看到人口稠密,在卫国生活了很长时间。因为在那个时代,人口是最大的资源,有人口才能生产出粮食、建造宫殿房屋,所以诸侯们打仗都是为了抢夺资源。而河南以外的很多地方,大都是森林、丘陵,人烟稀少,更没有耕地,没什么好抢夺的,自然没有战争。就像现在打仗都在中东、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为什么,因为那里有石油。

7. 春秋战国那么多国家都是被谁灭的

  是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春秋战国那么多国家都是被谁灭的

8. 春秋战国是被谁灭的?

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禁止诸侯国之间互相攻击或兼并。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有的强大起来,有的衰落下去。于是,诸侯国互相兼并,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诸侯林立的情况,严重束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平王东迁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国家,成了西方强国。在今山西的晋国,山东的齐、鲁,湖北的楚国,北京与河北北部的燕国,以及稍后于长江下游崛起的吴、越等国,都在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之后,强大起来,成了大国。于是,在历史上展开了一幕幕大国争霸的激烈场面。 

首先建立霸业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国力强盛。又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燕国打败了北戎;联合其它国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扰,「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国与鲁、宋、郑、陈、卫、许、曹诸国联军侵蔡伐楚,观兵召陵,责问楚为何不向周王纳贡。楚的国力也很强盛,连年攻郑。但见齐桓公来势凶猛,为保存实力,许和而罢。以后,齐桓公又多次大会诸侯,周王也派人参加会盟,加以犒劳。齐桓公成了中原霸主。 

       齐国称霸中原时,楚国向东扩充势力。齐桓公死后,齐国内部发生争权斗争,国力稍衰。楚又向北发展。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霸业,与楚较量,结果把性命都丢了。齐国称霸时的盟国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国家,这时都转而成了楚的盟国。 

       正当楚国想称霸中原之时,晋国勃兴起来。晋文公回国后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也想争当霸主。这时周襄王被王子带勾结狄人赶跑,流落在外。晋文公以为是「取威定霸」的好机会,便约会诸侯,打垮王子带,把襄公送回王都,抓到了「尊王」的旗帜。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在城濮大战,晋军打败了楚军。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周王也来参加,册命晋文公为「侯伯」(霸主)。 

        晋楚争霸期间,齐秦两国雄踞东西。春秋中叶以后,楚联秦,晋联齐,仍是旗鼓相当。但争霸战争加剧了各国内部的矛盾,于是出现了结束争霸的「弭兵」。公元前579年,宋国约合晋楚订了盟约: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来,互相救难,共同讨伐不听命的第三国。「弭兵」反映了两个霸主之间的勾结与争夺,也反映了一些小国想摆脱大国控制的愿望。公元前575年晋楚于鄢陵大战,楚大败;公元前557年晋楚于湛阪大战,楚又败。这一期间,晋秦、晋齐之间也发生过大战,晋获胜。公元前546年,宋国再次约合晋楚「弭兵」,参加的还有其它十多个国家。会上商定:中小国家此后要对晋楚同样纳贡。晋楚两国平分了霸权。 

        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公元前506年,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从此,楚的国力大大削弱。在晋国联吴制楚时,楚国则联越制吴,吴、越之间战争不断。吴王阖闾在战争中战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大败越王勾践,并率大军北上,会诸侯于黄池,与晋争做盟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乘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之机,发兵攻入吴都。夫差急忙回归,向越求和。不久,越灭吴,勾践也北上会诸侯于徐州,一时成了霸主。 

         春秋时期各国的兼并与斗争,促进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属间的接触与融合。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动荡、大改组,几百个小国逐渐归并为七个大国和它们周围的十几个小国。 

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在前期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从魏文侯开始至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是魏国独霸中原的时期。魏的强大,引起韩、赵、秦的疑虑,它们之间摩擦不断。公元前354年,赵国攻卫,魏视卫为自己的属国,于是出兵攻打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援,齐派田忌救赵,用孙膑之计,袭击魏都大梁。时魏军虽已攻下邯郸,不得不撤军回救本国,在桂陵被齐军打败。次年,魏、韩联合,又打败齐军。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向齐求救,齐仍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设计将魏军诱入马陵埋伏圈,齐军万箭齐发,魏国大将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由此造成了齐、魏在东方的均势。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于是向东扩展势力。先是打败了三晋,割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后又向西、南、北扩充疆土,到公元前四世纪末,其疆土之大与楚国接近。 

在秦与三晋争斗之时,齐国在东方发展势力。公元前315年,齐国利用燕王哙将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而引起的内乱,一度攻下燕国。后因燕人强烈反对,齐军才从燕国撤出。当时能与秦国抗争的唯有齐国,斗争的焦点则集中在争取楚国。 

       楚国的改革不彻底,国力不强,但它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楚结齐抗秦,使秦国的发展大受影响。于是秦派张仪入楚,劝楚绝齐从秦,许以商于之地六百里为代价。楚怀王贪图便宜,遂与齐国破裂。当楚国派人去要地时,秦国拒不交付。楚怀王兴兵伐秦,大败而回。楚国势孤力弱,秦便东向进图中原。先是与韩、魏争斗,后与齐国争斗。公元286年,齐灭宋,使各国感到不安。秦国便约韩、赵、魏、燕国攻齐,大败齐军。燕国以乐毅为将,趁势攻下齐都临淄,攻占七十余城。齐王逃至国外,为楚所杀。齐国的强国地位从此一去不复返。由此,秦国开始了东向大发展。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帝)即位。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加紧统一的步伐,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六国的部署,连年发兵东征。经过多年的争战,从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至公元前221年灭齐,东方六国先后为秦统一。从此,中国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秦的统一是春秋以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比起西周,东周时期的生产力又有新的发展,采矿、冶炼、铸造业中出现了许多新工艺,如竖井中采用垛盘支护,使采掘深处的铜矿成为可能;硫化矿冶练技术的出现,拓宽了铜矿资源的利用;焊接、嵌错、鎏金和失蜡法铸造工艺等,使中国的青铜时代进入又一个繁荣期。铁器的出现,特别是战国中叶以后铁工具在农业和手工行业中逐渐普及,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更细,各行各业的兴盛,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使商业活动空前活跃。新兴地主阶级及相应生产关系的出现,对旧有生产方式是个沉重打击。这是生产力的一次解放。可是分封制导致割据与混战,给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各国之间设关立禁,也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因此,只有实现统一,才能促使社会更快地发展和进步。广大农民、工商业者和新兴地主都盼望统一。虽然统一是靠长时间战争实现的,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它毕竟换来了历史的进步,使一种新的制度得以确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