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有没有海军

2024-05-05 05:04

1. 捷克有没有海军

没有。

截至目前,捷克的武装力量包含四个部分,即:陆军、空军/防空军、准军事部队、预备役部队。现役兵力2.1万人。

捷克有没有海军

2. 捷克斯洛伐克和捷克的国旗一样吗

捷克斯洛伐克和捷克的国旗一样。
捷克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旗面由蓝、白、红三色组成。左侧为蓝色等腰三角形。右侧是两个相等的梯形,上白下红。蓝、白、红三色是斯拉夫民族喜欢的传统颜色。捷克人的故乡是古老的波希米亚王国,这个王国的颜色为红、白两色。
白色代表神圣和纯洁,象征着人民对和平与光明的追求;红色象征勇敢和不畏困难的精神,象征人民为国家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而奉献的鲜血与取得的胜利。蓝色来自原来的摩拉维亚和斯洛伐克省徽章的颜色。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和斯洛伐克谋求建立独立、统一的国家。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捷克斯洛伐克于同年10月28日独立,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19年初,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东欧出现无产阶级革命浪潮。同年6月16日,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在普雷绍夫成立,7月初为资产阶级政府和外国干涉军镇压。
1921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成立。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冲击了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工人运动高涨。1938年,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纳粹德国。
次年3月,纳粹德国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在捷克地区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斯洛伐克地区成立受纳粹德国保护的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区割让给纳粹德国的盟友匈牙利(被称为“高地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前总统爱德华·贝奈斯逃亡英国组织流亡政府。捷共则成立中央民族革命委员会,开展游击抵抗运动。

3. 请问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吗?还是同一个国家?

是三个不同的国家。
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是由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分裂而成的两个国家。
在天鹅绒革命后,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并于1993年1月1日起成为捷克及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国家。

扩展资料
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 republika),简称斯洛伐克,西北临捷克,北临波兰,东临乌克兰,南临匈牙利,西南临奥地利,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斯洛伐克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于2006年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并于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2009年1月起加入欧元区。
捷克共和国(捷克语:Česká republika),简称“捷克”,国土面积78866平方公里,与德国,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四国接壤,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捷克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于2006年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拥有极高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2016年4月15日,捷克共和国拟更改国名简称,由原本形容词“Czech”改成名词“Czechia”。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捷克
百度百科—斯洛伐克

请问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吗?还是同一个国家?

4. 捷克斯洛伐克是否是东欧是否是油国

  捷克斯洛伐克地理位置上是属于欧洲中部国家,不是石油国。
  捷克斯洛伐克是1918年10月28日至1992年12月31日存在的共和国,原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后更名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60年)和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8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世界第七大工业国。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天鹅龙革命,国家分裂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捷克,一个是斯洛伐克,两部分分属不同的民族。两者也是各自独立的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东部与乌克兰相邻,南部与匈牙利、奥地利接壤,西部与德国相连,北部与波兰交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主要河流有易北河和多瑙河,可通向外海。森林面积约占领土总面积的35%。主要矿藏有煤、铀铁、锑、铅等。
  工业发达,以生产机床、汽车以及动力、化工和冶金设备等机器制造业为主,此外还有钢铁、化学、纺织、食品、木材加工等部门,制鞋和啤酒酿造业著名。二战时期,在中国战场上著名的捷克式机枪就是其突出产品,此外,生产的雷达也闻名世界。主要进口燃料、工业原料、机器、日用品等,主要出口汽车、机床、化学品、消费品等。

5. 哪些国家并不毗邻海?却还要成立海军的?

  一般人总以为只有靠海的国家才有海军,其实世界上至少有8个内陆国家也设有成建制海军部队,他们的海军叫做内河海军。
  亚洲的蒙古拥有世界上最小的“海军”,哈萨克和土库曼建立海军的目的在於保护裏海的石油资源;南美的巴拉圭据称在内陆国家中海军实力最强,拥有各种舰艇达40多艘,玻利维亚曾经是沿海国家,现在其舰队转移到了内陆的梯蒂卡卡湖和内河中;欧洲的8个内陆国家中,有3个建有海军,它们是:匈牙利、瑞士和奥地利。
  瑞士主要在日内瓦湖吧,玻利维亚的是的的喀喀湖
  蒙古是世界上第二大内陆国家,这个距离最近的大海也有上千千米的国家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小的海军。
  当年蒙古为了通过库苏古尔湖用船运输石油,组建了这支海军。后来,由於库苏古尔湖是蒙古著名的旅游胜地,为了保护环境,蒙古停止了用油船运油的活动。这支号称“三条船,两门炮,一台发动机”,据说仅有7个人的海军目前只有一艘名为苏赫巴托尔号的拖船仍在使用。
  “苏赫巴托尔”号是一条老式的俄罗斯拖船,它停泊在距最近的大海也有2000千米的库苏古尔湖上。这些蒙古水兵平时没有任何军事任务。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蒙古出产的羊毛和皮革运送到对岸的俄罗斯去交易,“舰长”甚至从没见过大海。
  哈萨克和土库曼为保利益建海军
  哈萨克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海军编制,裏海地区的防务主要由4000余名水上警备队负责,他们总共有十多艘苏联制造和外国转让的小型舰艇,性能早已严重落后。随着裏海石油资源重要性的不断显现,该国开始重视发展海军。2007年哈萨克军方公开表示,要在裏海地区建立一支精干的海上作战力量以保护其油气资源。
  2010年2月18日,哈萨克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向海军授予了军旗,哈萨克海军的改组由此宣告完成。目前,哈海军由裏海小舰队、海岸炮兵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等组成,主要的军港设在裏海沿岸城市阿克套。
  土库曼组建海军的背景与哈萨克如出一辙,需要维护自身在裏海的利益。冷战结束后,裏海周边为俄罗斯、哈萨克、阿塞拜疆、土库曼和伊朗5个国家环绕,其中土库曼海上力量最为弱小。如今的土库曼海军拥有16艘巡逻艇、2000名士兵和一个海岸警卫队与海军联合基地。
  土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2009年8月首次签署组建海军的法令,希望组建一支像样的海军,并於2015年前在裏海沿岸的土库曼巴什港部署海军。
  南美内陆国家的海洋情结
  巴拉圭是南美洲的内陆国家,与巴西和阿根廷的部分国界沿河流划分,边境河上巡逻的部队就被称为海军。有资料称巴拉圭拥有海军官兵近3000人,各种舰艇达40多艘,堪称内陆海军强国。
  同样是内陆国家的玻利维亚有着深厚的海洋情节,它不仅拥有一支3600余人的海军舰艇部队和500人的海军陆战队,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海军节”。每逢“海军节”这一天,玻利维亚都要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一些小型军舰会被装扮一新,装上拖车,组成列队,在鲜花和彩旗中通过首都拉巴斯的广场,接受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的检阅。在玻利维亚城市的大街上,“玻利维亚人要求出海口”的标语处处可见。
  从西班牙殖民地独立后,玻利维亚曾经在其南部沿太平洋地区有400多英里的海岸,盛产十分丰富的硝石和鸟粪等自然资源。
  正是由於这丰富的自然资源,最终引发了1879年至188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同智利的战争。这场残酷的战争,以玻利维亚和秘鲁失败告终,根据停战协议,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必须向智利割让大片的沿海硝矿区,作为战争赔偿。玻利维亚因此丧失了南部沿海的安托法加斯塔省,使自己由原来的沿海国变成了如今的内陆国。原来的海军舰队,也只好搬进了内陆的梯蒂卡卡湖和内河中。
  欧洲内陆国家也有海军
  奥地利和匈牙利境内有多瑙河这条国际河流经过,他们各自拥有内河海军。
  由於奥地利严格的中立和预算限制,二战后奥地利的江河舰队规模很小,仅仅拥有一些陆军工程部队的装备。1968年一支巡逻艇分舰队成立,拥有微型的40英尺型巡逻艇“Oberst Brecht”号(A601)和一艘被戏称为“平板”的老旧自推进驳船,后来又建成一艘武装巡逻艇“Niederosterreich”号。此外,还拥有若干德国建造的“M-boot 80”型汽艇。匈牙利的海军舰只主要以一定数量的水雷战舰艇为主,担任内河巡逻任务。
  比较起来,瑞士的海军则是一种象徵,表明这个国家拥有全方位的立体军事力量。另外,捷克和斯洛伐克这两个国家的前身——捷克斯洛伐克也曾经拥有海军,网络上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笑话广泛流传。

哪些国家并不毗邻海?却还要成立海军的?

6. 捷克斯洛伐克 什么时候分开的 因为什么 而分开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分裂在1992年,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的介绍如下:

  一、有关共和国分裂的简介:
  在1992年6月的大选中,公民民主党和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两个政党分别在捷克和斯洛伐克获胜。同年11月25日,两个共和国领导人经过协商,决定将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分离,并经联邦议会通过解体法,规定自1993年1月1日起两个共和国分别成为独立的主体国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均为捷克斯洛伐克的继承国。从此,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不复存在。史称“天鹅绒分离”。分裂后,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国旗由捷克共和国使用。
  二、分裂原因以及过程详解:
  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虽然语言相近、信仰相同,但历史发展却不完全相同。捷克长期从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帝国,而斯洛伐克人长期处于匈牙利人的统治之下。1526年,匈牙利王国大败于奥斯曼帝国,其中心部分被土耳其人占领,布拉迪斯拉发作为匈牙利的首都长达250多年。19世纪后半期以后,斯洛伐克又成了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在这过程中,直接统治斯洛伐克的仍是匈牙利人,后者甚至对前者实行过匈牙利化政策。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之后,斯洛伐克人才最终摆脱了匈牙利人几百年的统治,与捷克人一起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但是,在同处一国的时候,由于捷克人处于主导地位,斯洛伐克人感到的常常是不平等。1918年5月,后来成为第一任总统的马萨里克在美国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侨民签署的协议中,保证斯洛伐克民族在共和国中的自治地位。但这个共和国成立后,斯洛伐克只是该国的一个地区,并不拥有真正的政治主权。再比如,“科希策纲领”明确地肯定了斯洛伐克的民族特性,保证其在未来国家中的平等地位。但实际上,斯洛伐克的自治地位被逐渐削弱。1968年正式确立联邦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斯洛伐克人的抗争。另外,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拉越大。剧变之后,捷克和斯洛伐克这两个联邦主体在经济转轨政策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注释:万世荣.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的缘由和影响.《国际问题研究》杂志,1993,]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个民族对统一国家的认同。捷克一位历史学家就指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在共处一国时没有能在绝大多数民众中形成共同的捷克斯洛伐克意识。
  长期的屈从感使得斯洛伐克人特别渴望独立和拥有自己的国家。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肢解,斯洛伐克人曾建立一个“独立国家”,但这个“独立国家”臭名昭著,是纳粹利用斯洛伐克人的民族主义制造出来的一个傀儡政权。二战后,斯洛伐克人还得与捷克人共处一国。80年代末发生了社会剧变之后,斯洛伐克人和捷克人便开始就国家权力分配问题进行讨价还价,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国际法的主体。于是,他们主张用“捷克—斯洛伐克”为名取代“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92年6月议会选举后,两个对国家结构和经济转型问题持截然不同观点的政党分别在捷克和斯洛伐克胜出。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两党领导人达成解散联邦的协议。根据捷克斯洛伐克议会11月通过的《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法》,从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正式独立,圆了自己千百年的国家梦。当时,斯洛伐克人普遍认为,捷克斯洛伐克解体的主要原因是捷克人不愿意给予斯洛伐克人以平等的地位。
  与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两个联邦制国家相比,特别是与南斯拉夫相比,捷克斯洛伐克的解体最大的特点是平和。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虽有不同,但总的看来无大积怨。因此,斯洛伐克与捷克的分手是在协议中逐步达成一致的,不仅没有暴力冲突,甚至也没有相互抵毁的过激言行

7. 二战时捷克斯洛伐克为什么不抵抗纳粹德国

因为二战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成为绥靖政策的牺牲品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军事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讲德语的居民大部分居住在苏台德地区。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企图以支持“民族自决”为名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同年9月,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慕尼黑条约》,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不惜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迫于德国军事威胁和英、法的压力,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了《慕尼黑协定》。后来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曾直言:“《慕尼黑协定》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次年3月,德国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在捷克地区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首都设在布拉格,由德国人担任“保护长官”。
这就是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欧洲曾有一个“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它是纳粹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西部(今捷克共和国的主要部分)建立的傀儡政权,1939年3月15日由希特勒亲自宣布成立,并随着纳粹德国投降而灭亡。波希米亚是中欧的历史地名,原是日耳曼语对捷克地区的称呼。广义的波希米亚指包括摩拉维亚在内的捷克的全部,狭义的则仅指今南、北摩拉维亚州以外的捷克。波希米亚历史上曾先后受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统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18年,它成为捷克斯洛伐克这个新成立国家的一部分。摩拉维亚是捷克东部一地区,得名于流经该地区的摩拉瓦河。摩拉维亚历史上长期受奥地利统治,1918年它也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
1938年9月至11月第一次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是一次没有进行战斗的战争的结果,它推翻了凡尔赛解决方案并使德国成为无可争辩的东欧主宰。这次危机对东欧国家的政策(对西方大国的政策也是这样)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一年后爆发真正战争的各种力量提供了可资选择的模式。决定性因素是西方国家的政策,它们的决心可以使法-捷联盟不起作用,因此东欧的命运又一次要取决于东欧以外的力量;然而其次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在东欧内部,即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自己的政策。波兰的政策纯粹是机会主义的,贝克天真地称之为“独立的”政策。在外表上,波兰的政策是基于既怕德国又怕俄国,所以在1938年9月又妄想在德国和俄国之间玩弄中立集团的把戏,这一次还想扩大为“赫尔辛基-布加勒斯特轴心”,好象波兰站上一张椅子就能俨然成为大国似的。但随着战争的迫近,可以看得清的是,波兰在德国和俄国之间并不是保持平衡的,在两者之间德国对波兰虽然是更为直接的危险,但波兰却倾向于德国,它对俄国的敌对态度更加表露无遗。
波兰试图以反正捷克要被肢解,那不如让波兰也乘机收复切欣地区扩充领土好对抗德国为借口,与纳粹德国一起共同对捷克施压,其张牙舞爪的姿态比德国还生猛。波兰甚至为了消除罗马尼亚同意苏军过境的可能,撺掇本来对捷克无野心的罗马尼亚共同参与瓜分捷克。而那个壮大波兰的借口也被波兰用来解释他们威胁吞并立陶宛的举动,立陶宛是因有苏联撑腰才顶住了压力,由于有德国的威胁,此时的苏联还是很仗义的(颇为黑色幽默,40年恰是苏联同意德国吞并立陶宛)。后来波兰获得了捷克的切欣地区。
波兰本身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限于切欣。但是它支持南边的匈牙利,而匈牙利要想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欲望仅次于德国。波兰还支持罗马尼亚,因为罗马尼亚介于捷克斯洛伐克和俄国之间,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防务关系重大。波兰与罗马尼亚有共同边界,与匈牙利的共同边界还有待产生。在波兰的中立集团计划中,争取波兰与匈牙利接壤是现实和成就的小核心,其部分目的是扩大德国和俄国之间的屏障。实现的办法便是匈牙利扩大其边界,恢复它昔日在喀尔巴阡山脊一度有过的边界,那就要把它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的修改和约的要求全部实现,不仅要和同民族统一主义的马扎尔人再度合并,而且还要把卢西尼亚甚至连斯洛伐克也都包括在内。对波兰来说,它所注意的只是要消灭作为潜在的乌克兰民族主义中心的卢西尼亚,如果该省为匈牙利收复,就可以凭后者去根除隐患。
罗马尼亚的态度最能说明问题,各国认为如历史上那样对付捷克最符合自己利益。首先罗马尼亚与苏联接壤,并且有西乌克兰领土争议。其次罗马尼亚与匈牙利态度紧张,尽管它与德国不接壤,但是匈牙利明显准备做德国的跟班。因此罗马尼亚做出了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定:支持匈牙利吞并捷克的匈牙利人地区,但是坚决反对匈牙利吞并整个斯洛伐克,当然这意味着放苏军过境。同时声明当苏联进攻波兰时坚决站在波兰一边,但要是波兰不入侵捷克,苏联不会进攻波兰。
所有这些足以使捷克变得非常令人崩溃了。苏联提出只要法国履行对捷克的保护义务它就绝对出兵。法国提出帮捷克要英国人一起进攻德国,至少波兰人得站在法国一边。而要波兰人此时还反过来帮法国避免捷克被肢解,那除非母猪会上树。英国人则见机不妙提出它只对法国有同盟义务,虽然英国人很不想捷克被肢解,但是当初破坏法国人的中欧同盟的恰恰又是他们,他们是有苦说不出。转回到苏联,他们虽然确实想保护捷克,但苦于有力无处使,也不能当真进攻波兰。
于是尽管捷克都开始过总动员,预计自身可以至少抵抗德国3到6个月,必要时也能顶住匈牙利的攻击,甚至被迫同意波兰的要求以使其退出战争,但他们抵抗成功的前提是西边的法国和东边的苏联都有实质性的援助,这两者最终都只是水中月。最后压垮了捷克的稻草是波兰的态度,波兰甚至根本不屑于见好就收,他们公开要求肢解掉捷克。这就是一个小国的悲哀,捷克如何能够在被两个大国抛弃,三个邻国重兵压境,外边还有两个看热闹的一个扇风点火的外加一个虽然热心帮忙但很可能居心叵测的国家共同侵凌下幸存呢?这就叫弱国无外交。于是最终,捷克斯洛伐克同意了三个邻国的领土要求,倒向德国成了一个卫星国。
最终,捷克斯洛伐克就这样被无情的肢解和碾压,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二战时捷克斯洛伐克为什么不抵抗纳粹德国

8. 捷克斯洛伐克 笑话

jack so fuck=捷克斯洛伐克
生活可以将就,生活也可以讲究!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