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元和基金如何购买?

2024-05-11 20:36

1. 嘉实元和基金如何购买?

      首只参与中石化混改的公募基金嘉实元和封闭型发起式基金发行。证券时报从权威渠道获悉,截至上午收市,嘉实元和出现大比例超额认购,首日认购规模约为200亿,其中主承销商招商证券方面认购金额占将近一半。      嘉实元和直投封闭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指南      1、投资额度在100万以上的投资者可在嘉实直销中心柜台和招商证券、海通证券营业部直接购买。      2、尚无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通过嘉实官网购买。      3、如果在嘉实基金网上交易系统购买过基金,直接登录账户进入“嘉实元和认购专区”即可完成购买;如果没有在嘉实官网购买过基金,则需要先开户,再登录购买

嘉实元和基金如何购买?

2. 嘉实元和基金,有没有人了解

嘉实元和505888场内基金,是一只偏债的混合基金比较业绩5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还是税后+2%


短期1-2年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长期3-5年的话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指数基金收益要比它高一倍,如果按照小猪定投策略越低估越买的话收益会更高。

3. 嘉实货币基金今年来的收益如何?

  今年上半年年化收益超过4%,超过一年期定存3.5%,跑赢上半年通货膨胀3%。嘉实货币基金有如下优点:
  1、跟股票型基金相比本金安全,收益稳定
  2、与理财产品相比不受封闭期的约束,随时可申请赎回
       3、门槛也比理财产品低,申购最低限额为1000元

嘉实货币基金今年来的收益如何?

4. 嘉实货币A基金去年收益怎样

嘉实货币基金A13年全年收益4.13%,同类平均是3.95%,好于平均值。
货币基金主要投资对象是货币市场工具,由于去年大半年的时间内都可以用比较高的利率做协议存款,所以去年货币基金的普遍收益都不错。
今年年初以来,由于市场资金相对宽裕,货币基金协议存款的利率下降,导致货币基金的收益也有普遍接近1%(年化)的一个下跌。
货币基金的特点是安全性和流动性均较高,一般T日申购可以T+1交易日开始获得收益。由于很多公司开通了T+0赎回业务,赎回基本上可以马上到账。一方面收益高于活期存款甚至一年定存,另外也有比较好的流动性,也因为主要投资对象是低风险品种,所以它整体收益上行的空间也比较有限。是现金管理类的好工具。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 嘉实优质企业基金为什么大盘涨,它却跌?

基金的涨跌

跟它所持有的股票,债券及银行存款有关,跟大盘的涨跌也有一定联系。

嘉实优质企业基金主要跟它本身的投资组合的涨跌存在主要关系,当下列表中的股票表现下跌的时候,就是大盘在涨,它也会跟着跌。

股票名称 数量(万股)
格力电器 1380
三一重工 1200
东阿阿胶 600
民生银行 2837
华兰生物 350
王府井 376
宇通客车 855
五粮液 500
福耀玻璃 1299
云南白药 170

嘉实优质企业基金为什么大盘涨,它却跌?

6. 嘉实货币基金今年来的收益如何?

今年上半年年化收益超过4%,超过一年期定存3.5%,跑赢上半年通货膨胀3%。嘉实
货币基金
有如下优点:
1、跟
股票型基金
相比本金安全,收益稳定
2、与
理财产品
相比不受封闭期的约束,随时可申请赎回
3、门槛也比理财产品低,申购最低限额为1000元

7. 嘉实元和是股票吗?

  嘉实元和不是股票,是股票型基金,是投资于股票的基金。

  嘉实元和基金按照本基金合同的约定对确定的、单一的目标公司增资。本基金对目标公司增资之外的基金资产可以全部投资于依法发行或上市的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具体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公司债)、次级债、可转换债券(含分离交易可转债)、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银行存款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以及现金,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 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其他品种,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

嘉实元和是股票吗?

8. 百亿基金嘉实元和宣布提前清盘 盈利17亿为何还惹争议?净值计算是关键

   因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而备受关注的嘉实元和基金正式完成财产清算,该基金持有人下周将正式拿钱说再见。
     在投资人利益优先,与基金管理人承担投资者过高预期、误解的压力面前;在有机会让投资者落袋为安、与继续让投资者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之间,持有人会如何选择?基金管理人应如何选择? 
     虽净赚17亿,但清算结果惹争议 
    8月27日,嘉实基金发布了《嘉实元和直投封闭混合型基金清算报告》和《清算资金发放报告》。根据清算报告,嘉实元和最后运作日为8月12日,在进入清算期前,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3.13亿元,每份基金份额可获分配清算资金为1.0313元(含2019年8月13日现金红利0.02578元)。
    嘉实元和成立于2014年9月29日,首次公开募集规模达100亿元,并于2015年3月16日正式挂牌登陆二级市场上市交易。嘉实元和的最终持有人构成可分为两部分:初始购入并持有至基金清算退出和从二级市场购入并持有至清算退出。
     这两部分持有人几乎都是盈利的。 
    对于初始投资人来说,根据清算结果测算,嘉实元和的退出价格可折算为每份额1.0313元,介于停牌前的净值和二级市场价格之间。因为嘉实元和成立以来还总计分红派息8次,其中2016年至2018年期间共分红派息7次,累计分红金额约13.94亿元,2019年分红和变现收益的总和为3.13亿元,初始持有人实际获益超17%。
    对于在二级市场购入的投资者来说,也是大概率赚钱。结合第三方券商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如果投资人是在基金上市之后的任一交易日从二级市场买入并持有到期,赚钱概率为74.88%;而如果是近一年来投资者买入并持有到期的赚钱概率则达到99.53%。
    100亿元总资产净赚17亿元,但似乎仍有投资人并不满意。例如,按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买入收益率仅为5.17%。虽然是相对可观的正收益,但相比心中预期的高收益,心中会有落差。
    正如某财经评论人士分析所言:“投资者通常都是非常乐观的,如果套利者以最后一天收盘价格0.993元买入,等到以净值1.15元清算,套利收益为15.8%,作为套利者想想就开心啊。”
    因此,当最终清算结果公布后,套利的投资者难免失望。甚至有网友发帖表示:“都赚了钱,但是没赚大钱,所以要投诉嘉实。”
    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多位嘉实元和投资者,一位匿名的机构投资者向记者表示:“在市场环境有限、未来不确定性风险较大的情况下,争取到这样稳妥的退出方式,已经是非常理想的处置方案了,不仅使流动性得到释放,并且成功锁定了确定性收益。这样安排也恰恰体现了基金管理人把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根据嘉实元和2018年年报,机构投资者份额占比77.46%,个人投资者占比仅为22.54%。
     为何不按清算前净值计算? 
     目前看来,嘉实元和清算结果最大的争议来源正是“是否应以净值来计算”。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对此,一位股权投资专业人士指出,还是对嘉实元和的净值估算方法的理解存在偏差。嘉实元和作为部分资产投资于特定未上市股权的基金产品,目标公司上市前,目标公司的估值采用最近市场交易价格法,并参考可比公司的市净率(P/B)方法进行估值。
    其实,嘉实元和作为部分投资未上市股权的基金产品,对其资产的收益评价应充分考虑股权投资的风险性。在中石化销售子公司上市前,嘉实元和的净值基于估值所得,与真实价值偏差较大,因而单纯看嘉实元和清算时的价格相比净值的偏离度意义并不大,更应该关注的是嘉实元和合理的价值是多少。一定程度上,嘉实元和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更接近反映买卖双方对该部分股权的价值判断与认定,类似的情形还有分级基金的净值并不能真实反映分级基金子份额的定价,反而价格更能反应市场的预期。
    另有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8月12日,A股中国石化PB仅为0.853倍,而港股中国石油化工股份PB为0.685,因此按照目前的港股市场估值水平,即使考虑销售子公司的估值溢价,假设嘉实元和的股权部分上市,其股权部分的估值也难以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两难境地,如何选择? 
    在投资人利益优先与基金管理人承担投资者过高预期、误解的压力面前;在有机会让投资者落袋为安、与继续让投资者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之间,持有人会如何选择?基金管理人应如何选择? 
     一次普通的清算,却迎来不普通的关注,源于元和的独特性。 
    嘉实元和 “核心资产”就在于中石化销售公司的股权。2014年,中石化启动了油品销售业务板块重组引资工作,最终25家投资者以1070.94亿元认购中石化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其中,嘉实基金旗下的公募基金嘉实元和认购中石化销售公司该次增资50亿元,交易完成后,持有中石化销售公司股权比例为1.4%。看得出来,当年中石化销售公司的股权,是众多机构投资者眼中的一块肥肉,除了元和,还有20多家机构投资者在列。
    由于种种因素,中石化销售公司迟迟未能上市,而嘉实元和在9月29日运作期将满……尽管疑问重重,基金持有人还是等来了消息,嘉实元和在到期日之前实现另一种方式的变现。管理人根据基金合同约定,选择了在基金合同期限届满前,在不违反目标公司股东之间的协议、公司章程的前提下,将目标公司权益转让给经审慎选择的合格投资者。应当说,这一转让使得嘉实元和资产的流动性得以释放,从而保证了投资人的利益。
    无论如何,终究一切,以投资人得到确定性收益迎来结局。
    嘉实元和将在下周启动清算资金分配,届时这一里程碑式的基金未等待所持股权正式上市,将说再见。这对投资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