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起源

2024-05-04 18:36

1.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起源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是对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交易机制及其价格形成过程和原因进行分析。一般认为该理论产生于1960年代末,德姆塞茨1968年发表的论文《交易成本》奠定了其基础。但真正引起人们重视源于1987年10月纽约股市暴跌。这次事件使人们去思考股市的内在结构是否具有稳定性、股市运作的内在机理是如何的等有关股市微观结构问题。从该领域的权威著作美国康奈尔大学奥哈拉教授(2002年美国金融学会主席)的”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ory”来看,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1)证券价格决定理论:主要包括交易费用模型和信息模型。分析证券市场价格决定中交易费用和信息的影响;(2)交易者的交易策略研究:先验地将交易者分成两种类型(知情交易者和非知情交易者,根据是否有信息优势)或三种类型(将非知情交易者进一步分成相机性交易者和噪音交易者),从个体最优化的角度来分析不同交易者的交易策略选择;(3)价格序列的信息含量分析。(4)交易机制的分析与选择。研究交易机制的目的就是如何改善我们对市场交易机制的设计,以使得市场更为有效地实现其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分工发展的职能。衡量证券市场的绩效有6个主要标准:流动性、透明度、稳定性、高效率、低成本、安全性,这六项标准构成设计证券交易制度目标的6个方面,证券交易制度的目标之间存在既统一又矛盾的辨证关系。因此,交易机制的选择是在这些指标之间进行某些权衡与选择。由于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由于发展时间不长,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确定的。它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价格决定的微观机制及其相关问题。在传统的瓦尔拉斯均衡中,研究证券市场价格的决定是把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充其量引入一个拍卖人,而没有考虑市场参与者作为微观个体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因此,市场交易机制就像一个黑箱,具体里面的参与者如何从个体优化的角度进行互动博弈来影响价格的形成没有考察。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定价则是通过分析市场参与者之间如何利用信息进行互动博弈形成价格。事实上,传统理论隐含了证券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而现实的市场由于存在交易费用(如存货成本)、不对称信息,是不完全竞争的。因此进行市场微观结构分析能更好地刻画市场的本质。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起源

2. 金融市场的微观经济功能有哪些,同时需要详细解释

 (一)微观经济功能 
  1.集聚功能 
  集聚功能是指金融市场有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大额资金投入社会再生产的集合功能。 
  2.财富功能 
  财富功能是指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储存财富、保有资产和财富增值的途径。 
  3.避险功能 
  金融市场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风险补偿机制,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保险机构出售保险单;二是金融市场提供套期保值、组合投资的条件和机会,达到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风险规避的目的。 
  4.交易功能 
  借助金融市场的交易组织、交易规则和管理制度,金融工具比较便利地实现交易。便利的金融资产交易和丰富的金融产品选择,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3. 微观金融学的介绍

微观金融学是金融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仿照微观经济学建立起来的一套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的理论体系。核心内容是个人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最优化;企业如何根据生产的需要接受个人的投资;经济组织(市场和中介)在协助个人及企业在完成这一资源配置任务时,应起的作用;关键在于怎样达成一个合理的均衡价格体系。微观金融学借助正统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例如,个人最优化和均衡分析等),意味着它必然带有浓厚的新古典特征;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使用现代数学提供的有力工具—— 随机过程理论。

微观金融学的介绍

4. 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交易成本的问题倒是相对比较好解决,主要是利用规模经济原理,利用规模达到一定广度后,平摊到每单位的成本会降低,金融中介就在这个过程中应运而生,其主要的作用之一:降低交易成本,这相当给投资者提供了流动性,直接促进了市场的运作,提高市场效率。

对于风险,主要指的是交易对手风险,即交易对手的信用资质和投资选择风险,借款者为了尽可能的降低这类风险,所以必须谨慎选择,但是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导致的结果就是投资者挑选借贷对象的范围本身就是那个违约风险较大的范围,这就直接导致了投资者的投资兴趣不高。这个是在交易前存在的风险,而在交易后又会存在道德风险,就是贷款者由于必须获得比其支付给借款者利息更高的回报才能不至于亏损,而且本身承担的风险不大的情况下,其有较大的动机将借款投资于风险较大的项目上,而这不是借款者想看到的结果。

由于逆向选择的问题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所以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使信息对称,但是在收集成本的过程中需要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而且在股票市场上,由于交易都是公开的,就不可避免会出现搭便车的新问题,这就信息收集者付出了成本,但是却和其他人共享了收益,这将直接导致其积极性下降,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人要去收集信息,这导致市场上的投资资金不足,不利于市场的发展,所以如果可以较好的解决搭便车问题就可以间接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5. 宏观金融 有哪些著名的理论和研究者

定义:
国际学术界通常把与微观金融学相关的宏观问题研究称为宏观金融学(Macro Finance)。
介绍:
宏观金融学研究在一个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如何获得高就业,低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宏观金融学是宏观经济学(包括开放条件下)的货币版本,它着重于宏观货币经济模型的建立,并通过它们产生对于实现高就业、低通货膨胀、高经济增长和其它经济目标可能有用的货币政策结论和建议。
发展:
宏观金融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古典“二分法”把经济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实际领域的因素决定相对格和生产要素的所得,构成价值理论。货币领域的因素决定一般物价水平,构成货币理论。经济学家多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研究价值理论,用货币数量方法研究货币理论。
凯恩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考察就业量、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供给、总需求、社会总消费和社会总等宏观变量。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凯恩斯认为,由消费需求和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他的现代货币数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货币需求学说研究的是人们愿意持有的现金数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弗里德曼摒弃了凯恩斯和凯恩斯学派从人们保持货币的动机出发来研究货币需求的方法,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一种持有财富的方式或“一种资本货物”。
(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波动的非均衡性质,特别是承认产品市场中的普遍生产过剩,承认劳动市场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认为名义总需求的冲击可以造成非决衡的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经济体系本身的不完全性是名义总需求的冲击产生的实际效应的原因。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货币是非中性的、的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市场的失效需要干预来发挥积极作用。
(三)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理论由斯蒂格利兹等提出。指金融管理当局在金融部门创造一种寻租机会,即有意识地为一些金融提供“特许权价值”,如存贷利率控制、市场准入限制等,使这些能获得一个持续稳定的利润流,让银行不为短期获益而损害社会利益。
金融约束理论对金融自由化条件尚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为发展中国家由“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提供了过渡性的指导思想,也是对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的补充,它所提出的政策主张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使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理性预期学派
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一直居高不下,减少,经济发展缓慢,然而运用凯斯主义经济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并没有使利率下降,却因为人们对于物价上涨的预期,利率反而上升了。与此同时,消费、储蓄、等反面都受到物价上涨预期的影响。
人们的预期从被动地适应情况渐渐地变得更明智、更合理、更有主动性,他们根据预期打出了提前量,而且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与相抗衡,这一事实表明当人们的预期对于经济活动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预期日益成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形成的理性预期学派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货币政策无效。

宏观金融 有哪些著名的理论和研究者

6. 微观金融学的范式变迁

微观金融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决策分散度和不确定性都非常高的金融市场,这个系统中的决策是由每一个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和资源约束来分散地(因而也是异质地、非完全理性地)进行的。而传统微观金融学却通过“理性经济人假说”将这些市场中“微观决策者”群体的行为过分地“理性化”、“同质化”了,因而面临着挑战。行为金融学则从放松这个基础假定入手,重新审视金融市场中各个“微观决策者”(投资者或更广泛的市场参与者)的现实决策行为模式及其对市场整体动态特定的影响规律。这种对于基本科学假说的变更而导致科学理论产生质变的现象,是科学进程中的常态。行为金融研究分成“行为发现”、“行为描述”、“模型嵌入”等几个阶段,进而得到解释某一种或者几种“金融异像”的模型。不过,在主流微观金融经济学家看来,行为金融的上述研究模式及其结论还显得比较“零散”,缺少更加“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金融学家Andrew Lo在2004提出了所谓“适应市场假说”(AMH),认为金融投资者个体基于一系列简单启发式规则,会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决策行为,这既可以解释市场为什么存在异像,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市场有效,从而将行为金融与主流微观金融学整合起来。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就是说明微观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复杂系统,正是由于市场参与单元个体特性的适应性演化,才造就了金融市场的复杂动态规律。在主流的微观金融学研究中,主要使用的是数理建模和实证/观察方法;而在行为金融研究中,除了也采用观察/实证、数理建模方法以外,更显著地使用了实验(包括计算实验)研究方法。实验方法可以在受控的环境下进行的行为实验,使人们能够排除其他外部因素的干扰,从而主动地获得关于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的行为特征。不过这种实验往往只能对微观行为进行实验,而在将微观行为与宏观表象相联系的实验研究还比较困难。所幸的是,得益于高性能计算技术、复杂性科学理论和新金融理论的进展,“计算实验”(Agent-based Computing)方法现在可以被用来研究微观行为与宏观规律之间的规律。这种方法将在实证/实验中发现的个体行为特性,通过适当的形式化表达嵌入到人工金融市场的建模过程中,并通过可控地调整这些个体的行为特性,来观察市场的宏观表现,进而寻求两者的联系规律。这种方法在处理个体行为特征演化变迁方面具有数理建模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补充。总的来说,尽管包括行为金融在内的一些“新金融”理论目前还无法完全替代主流微观金融学的理论,但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研究范式变化却代表了微观金融学发展的一些值得关注的方向。首先是放松了原先的理论中对于人类的决策行为不切实际的“理性”假设;其次是在原有的“实证分析”、“数理建模”的基础上,引入了“实验”(包括人类实验和计算实验两种)这样一大类科学方法;第三是将对金融研究对象的认识从“简单系统”扩展到“复杂系统”概念。当然,上述研究范式的转型仅仅是在微观金融学的领域的一种趋势,在这个领域乃至于更广泛的金融研究领域(例如宏观金融学、法与金融等等)中还存在其他的范式及其变革值得我们去关注。作为研究者,我们应当有更加开放的学术思维和学术包容性,这样才有可能产生学术的原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