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剧的辽剧的起源

2024-05-04 18:39

1. 辽剧的辽剧的起源

辽剧(原称辽南影调戏、辽南戏)。2002年1月8日,根据剧种发展需要,辽宁省文化厅将“辽南戏”正式更名为辽剧。辽剧是在辽南地区(包括瓦房店、盖州等地)传统皮影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辽宁省的新型地方戏曲剧种。1958年,在东北三省协作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批示:“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在这一精神指引下,辽宁省于1961年在沈阳成立了“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从此正式定名为“辽南戏”。追根溯源,做为辽剧发源地之一的瓦房店市,在解放前泡崖乡“韩家八人班”,曾用皮影戏唱腔演唱舞台人物古装戏《大朝阁》、《大花亭》等节目;当时在瓦房店市农村还有的关希仁等民间鼓乐班,用皮影戏曲调唱“坐腔戏”(坐唱人物戏,不化妆,不走场)。1948年,瓦房店大河区小学老师那成贵、姜兆森、吴德伦等人,用传统皮影戏唱腔和模仿影窗上皮影影人动作,创作和演出揭露讽刺蒋介石发动打内战为题材的小戏曲,这就为后来瓦房店市辽南影调戏、辽南戏、辽剧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建国后,瓦房店市在历届市(县)委、政府领导下,十分重视辽剧的发展。1951年,大河区小学校为了配合土地改革后,分田到户,表现农民备耕生产的喜悦心情,由吴德伦编剧;那成贵、张秀媛演出了影调舞台小戏《备耕忙》。1957年复县三台公社业余剧团演出影调戏《一担苞米》(高殿品编剧)。1958年复县文化馆组织创作和演出了影调戏《一本帐》等节目。1964年至上世纪70年代,复县评剧团曲艺队演出了影调戏《小保管员上任》(移植本),并创作和演出辽南影调独角戏《放猪姑娘》,参加辽宁省新曲艺观摩演出会,一举夺魁。郭沫若观后赞誉地说:“演出的很成功,很有地方特色。”该节目在中央、省和大连市广播电台多次播放,影响全国。复县文艺宣传队创作和演出的辽南影调戏《成长》,在全省各市巡回演出,引起轰动,有37家省内外专业文艺团体来瓦观摩学习。该节目在全国四省(市)文艺调演中,给予较高评价。在此期间,复县文艺宣传队,还用辽南影调移植演出了了《龙江颂》、《红云岗》、《瑶山春》等节目,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瓦房店市辽剧艺术又有更大的发展。1979年,成立了以演辽南影调戏为主的复县民间艺术团,先后演出大型古装辽南影调戏《墙头记》、《画皮》、《意中缘》等节目,深受广大观众欢迎。1983年至1985年,复县评剧团创作和演出大型辽南影调戏《加林与巧珍》、《少女泪》,分别在大连市第一、二届艺术节上夺金揽银。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广泛影响。1991年至1998年,瓦房店市文化局、辽宁省电视台、大连电视台等单位组织创作和摄制辽南影调电视剧《山这边·海那边》、《王罗锅卖海蛎子》、《山妹》、《为官一任》,在中央、省和大连视台播放,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在省、东北三省和全国戏曲电视剧评选中多次获奖。1991年之后,由瓦房店市文化馆组织创作和演出的辽南影调戏《路遇》、《卖马》、分别在辽宁省第二、三届农村小戏调演出中金榜夺魁。前者在全国第二届“群星奖”评选中获金奖。1997年11月26日,为了发展辽剧艺术事业,正式成立瓦房店市辽剧团(初期称艺术团;1999年改称瓦房店市辽南戏剧团;2002年1月8日之后改称瓦房店市辽剧团)至今,瓦房店市辽剧艺术事业又有一个新的飞跃。先后瓦房店市辽剧团创作和演出大型现代辽南戏《姜云胜》;大型辽南戏《潮满月圆》;大型辽剧《月在别时圆》、《仁义里》、《又是樱桃红了时》;辽剧小戏《谢大妈送礼》、《祖传秘方》、《县长抓鸡》、《草莓正红》、《孙成打酒》等,分别在大连市、省和全国演出中连连获奖。其中《姜云胜》奉调进京演出,尉建行等中央领导出席观看并接见全体演职人员;该剧并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月在别时圆》在辽宁省第五届艺术节获金奖,并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该剧于2003年11月参加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获剧目、编剧、导演、音乐、表演等8项金奖和9项银奖。小辽剧《谢大妈送礼》于2005年12月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首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的评选中获得小戏类优秀剧目奖。2009年小辽剧《乡情》参加辽宁省首届农民艺术节荣获剧目金奖。1999年7月,辽宁省文化厅在瓦房店市召开了“辽南戏发展研讨会”,会议确定瓦房店市艺术团(现称辽剧团)为今后全省发展辽剧(当时称辽南戏)重点剧团,从此,辽剧的发展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辽剧的辽剧的起源

2. 辽剧的辽剧的沿革

丁 鸣(1996年12月16日写于沈阳音乐学院)辽南影调戏,也称辽南戏,是一个新诞生的戏曲剧种,其发展历史至今也不过四五十年。它是在辽南皮影戏的基础上(主要是指音乐唱腔和剧本),适应新的时代、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表现新事件、新的人物、新的感情的需要,而推陈出新深演化创造逐步形成的。皮影戏是一个古老的汉族民间戏曲剧种,历史沿革历史尚不明朗。据老艺人世代相传的口碑材料,大约起源于汉朝,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唐、宋朝代全国已相当流行。后来还传播到国外。由于流传地区民俗方言的差异和表演形式、音乐语言及制作材料的不同,已形成若干又同又异的不同剧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河北的乐亭皮影、陕西的碗碗腔、湖南的长沙皮影、浙江的海宁皮影、福建的龙溪皮影、广东的潮州皮影等。皮影戏,是以演员操作用兽皮或硬纸刻制的人物、禽兽、风光、器物等形象,以灯光照射投影于纱幕上,并配合以唱腔和音乐伴奏来表现故事情节,人物场景和情感情绪的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由于它非常特殊的艺术造型、表演方式、场景气氛、演唱方法、主奏乐器四胡(四弦)的特殊音色和奏法,以及强大的艺术容量和机动灵活的运转方式。总之,所有这些综合形成了皮影戏的一种绝无仅有的、非常迷人的艺术风格和情趣的韵味。这就是这为什么那样具有广泛的民间认同性和久传不衰的原因。皮影戏的音乐是它的主休牲和表现手段之一。由于长期地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板式和唱腔,场面音乐和文武场的富有表现力的乐队编成。并且还不断地吸收所在地区的汉族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曲的优秀成果丰富自己。剧目大都是传统剧目,特别是具有汉族民间色彩的传统传奇故事。皮影戏演员行当也很齐全,生、旦、净、末、丑都有,总之,它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戏曲剧种。辽南皮影戏,主要在鞍山至大连间比较富裕的金(州)、复(县)、海(城)、盖(县)地区。是乐亭皮影戏的一支。通过陆地海洋的商业交往和移民文化的移植交流传播过来的,大约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在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又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方言语调、民间音乐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很受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欢迎。从皮影戏到辽南影调戏(辽南戏),从影窗到舞台,从影人到演员,从表演传统剧目到表现现实题材剧目,从一个戏曲剧种衍化发展为两个戏曲剧种(原来的皮影戏仍具有独立存在的巨大社会价值,而孕育诞生出来的辽南影调戏—辽南戏则适应新的需要,这在辽南皮影戏的发展史上是一次新的飞跃。无独有偶,从河北乐亭影到唐剧,从陕西的碗碗腔到华剧的发展进程,大体也是如此,这大概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吧!皮影戏到辽南影调戏(辽南戏)的发进程中,许多音乐家、戏剧家、老艺人做了大量地梳理研究和开拓创新的工作。其中瓦房店市音协理事长、文体局副局长、国家一级作曲家那涛同志,就是作出了出色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一位。那涛从少年时期就参加了民间皮影剧戏社的音乐艺术活动,吹打拉唱样样都能,还接受过许多老艺人(如高吉顺)的亲口真传。可以说,他对皮影戏确有很浓厚的基础知识和表演技能。因而,他在运用旧形式表现新生活时就比较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他先后改编创作了《成长》、《加林与巧珍》、《少女泪》、《山这边、海那边》、《王罗锅卖海蛎子》、《路遇》、《山妹》等十余出优秀辽南影调戏音乐,曾先后获得了瓦房店市、大连市、辽宁省和国家的多次褒奖。这一册《辽南影调戏音乐》,就是他多年辛勤创造的结晶。衷心地祝愿,古老的皮影戏能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继续发挥出青春的光芒,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祝愿新剧种辽南影调戏(辽南戏)展其所长,创造更多更好、更鲜明更生动的充满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在这个时候,那涛的《辽南影调戏音乐》的出版问世,无疑是起到了推波助澜和领头羊的作用。

3. 辽剧的介绍

辽南戏又称辽剧,是一种新兴的汉族戏曲剧种。主要源于辽宁省辽南皮影戏,是该地区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演出时照本宣唱,唱腔曲调吸收、借鉴了河北省皮影的成份,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四台子村业余剧团的皮影艺人以真人上台唱影调的形式演出了业余作者翁景树编写的现代戏《白杨树下》,把影窗艺术变成舞台艺术,取名影调戏。辽南戏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省现有瓦房店市辽剧团(现代)和盖州辽南戏剧团(古装)。2002年1月,辽南戏正式定名为辽剧。

辽剧的介绍

4. 辽剧的代表人物

:著名辽剧音乐家那涛那涛(1941年6月15日—2001年1月13日),男,满族,出生于瓦房店市复州镇古井村。著名辽剧作曲家。1959年毕业于瓦房店市复州镇东瓦中学。1960年参加复县评剧团,曾担任乐手、指挥、编曲、副团长、团长;瓦房店市文化馆副馆长、瓦房店市文体局副局长。自学成才。他曾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大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大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瓦房店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瓦房店市政协常委、辽宁省第八届人大代表。生前,他创作辽剧(原称辽南影调戏、辽南戏)、评戏、二人转、拉场戏、东北大鼓等几百余部地方戏曲、曲艺音乐作品。其中辽剧《成长》、《加林与巧珍》、《少女泪》、《姜云胜》、《月在别时圆》(与那勇合作);辽剧电视剧《山这边、海那边》、《王罗锅卖海蛎子》、《山妹》、《为官一任》等30余部戏曲音乐、曲艺音乐作品在大连、辽宁省全国评比中获金、银奖。他先后出版了《辽南影调戏音乐》(春风文艺出版社,30万言,著名音乐宁丁鸣作序,印数3500册;《东北大鼓音乐》(大连出版社,著名曲艺家刘兰芳作序)专著,填补了全国出版空白。他为我国地方戏曲、曲艺音乐(特别是辽剧)的继承、创新、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瓦房店市二十年(1986年--2005年)戏曲电视剧创作一览表   时间  剧目  剧种  编剧  创与编  编曲  导演  主演  获奖名称  演出单位  1991.6  山这边·海那边  辽南戏电视剧  刘永峥  创作  那涛王信威  刘宝成  鞠庆州等  在第六届全国戏曲电视剧评比中获得剧目一等奖。作曲获金奖“金纸奖”。  协拍:瓦房店市食品公司、瓦房店市邓屯乡人民政府;录制:瓦房店市人民政府、辽宁电视台  1992.4  王罗锅卖海蛎子  辽南戏电视剧  刘永峥  创作  那涛  夏春成  李世平、邢彦秀、王义昌  在第三届东北地区城市电视台“东北虎”优秀电视“金杯奖”评比中获剧目一等奖  协拍:瓦房店市文化局、瓦房店市燃料公司录制:辽阳电视台、瓦房店工商局、复州镇人民政府  1992.6—1992.8  王罗锅卖海蛎子  辽南戏电视剧  刘永峥  创作  那涛  夏春成  李世平、邢彦秀、王义昌  该节目分别在第六届东北三省电视剧“金虎奖”评比中,获得剧目二等奖;第十二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评比中,获荣誉奖;第七届全国戏曲电视剧评中,获得剧目二等奖  协拍:瓦房店市文化局、瓦房店市燃料公司录制:辽阳电视台、瓦房店工商局、复州镇人民政府  1994.4-1994.7  山妹  辽南戏电视剧  刘永峥  改编  那涛  唐经伟  王华等  在第九届全国戏曲电视剧评比中获得剧目二等奖;在第八届东北三省“金虎奖”电视剧评比中获剧目一等奖  协拍:瓦房店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市万家岭人民政府录制:沈阳电视台、瓦房店市文体局  时间  剧目  剧种  编剧  创与编  编曲  导演  主演  获奖名称  演出单位  1998.71998.11  为官一任  辽南戏电视剧  刘永峥董太锋  创作  那涛  傅百良  刘继超杜娟  在第十三届全国剧曲电视剧“红河杯”评比中获得剧目一等奖在辽宁省第十一届优秀电视剧评比中,获得剧目二等奖  录制: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大连电视台、瓦房店电视台

5. 辽南戏的历史沿革

辽南戏的前身辽南皮影戏旧称“本地影”。清末民初时受河北滦州影的影响而丰富了唱腔。同时,又吸收融合了辽南地区的民歌、民乐和曲艺音乐,形成了一套唱腔体系,从而成为风格独特、地方色彩浓郁的辽南皮影戏。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在盖县先后出现了王树文(艺名王大嗓)、阎永茂(艺名阎麻子)、马传亮、洪生纯、陈克忠、迟海楼等著名皮影艺人。1956年马传亮等根据吕剧剧本移植排练了用真人扮演的小戏《小借年》,在群众中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普及于业余文艺活动中。这一戏曲形式初名“影调戏”,1958改名“盖平戏”,并在盖平县(今盖县)建立了盖平戏剧团。1961又改名为辽南戏,为筹建了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隶属于辽宁省青年戏曲剧院),配备了专业导演、编剧和音乐工作者,并由马传亮担任唱腔教师。1963年剧团被解散。1978年春重新成立-了辽宁省辽南戏剧团,还在盖县成盖县辽南戏剧团。此外,在辽南地区城乡,业余演出活动也较为普及。辽南戏改为辽剧,将更好地发挥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汉族戏曲艺术,把区别于评剧,也区别于吉剧、龙江戏的辽宁地方剧种的发展推向一个新水平、新阶段。使全省人民、全省观众都来关心和支持这一剧种,而不仅仅局限于辽南地区的观众。同时还有助于调动辽西、辽北的辽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凝聚更多民间戏曲工作者的力量,为共同发展辽宁地方剧种做出贡献。 剧种改名是剧种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也是它逐渐成熟的标志。许多剧种,如京剧、评剧等等,都有这样的过程。辽剧是新兴剧种,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变化或更新是合乎规律的。

辽南戏的历史沿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