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2024-05-04 17:26

1.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成语出处: 《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 ,不逾矩。” 成语例句: 从此可以高枕而卧, 从心所欲 了。 繁体写法: 従心所欲 注音: ㄘㄨㄙˊ ㄒㄧㄣ ㄙㄨㄛˇ ㄧㄩˋ 从心所欲的近义词: 随心所欲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指随自己心意办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do as one pleases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2.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题库内容: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成语出处: 《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 ,不逾矩。” 成语例句: 从此可以高枕而卧, 从心所欲 了。 繁体写法: 従心所欲 注音: ㄘㄨㄙˊ ㄒㄧㄣ ㄙㄨㄛˇ ㄧㄩˋ 从心所欲的近义词: 随心所欲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 成语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指随自己心意办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do as one pleases 

3.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问题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什么意思?  是孔子说的 
  
  太随心并不是很好,太所欲也并不妙。凡事适可而止,不可过量 
  
  自由是一种境界,一种随心所欲的境界。心有多宽,自由就有多大。 
  但是自由也是建立在大家都遵守规矩的基础上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是这样。 
  不要把个人的自由建立在组织中别人的不自由之上。如果是那样,经过恶性 
  循环,组织必然走向灭亡。组织的一个重大工作就是建立组织的规矩,让组织中 
  的人都相对自由的规矩,这里的相对是说遵守规矩就自由的意思。小的来说,一个由开会参与 
  者组成的临时组织,最重要的规矩就是守时,不要迟到。一个人的迟到,耽误的是组织 
  中其他所有人的时间。如果是十个人的会议,一分钟的迟到就变成了十分钟的不自由;十分钟的迟到 
  就变成了一百分钟的不自由。第一次一个人迟到,第二次可能就是两个,后面越来越多,会议自然就开不 
  成了,组织就解散。组织就需要建立规则,守时以及对不守时者的惩罚是第一位的。大的来说,一个国家 
  建立法律就是在建立组织的规矩。每个人都遵守法律大家才会自由。要不然一个人的自由可能就是另一个人 
  的生命。那样的国家必然灭亡。 
  无论是做事还是交友,我们往往会碰到一个怪圈。不做事或者做事做得太慢,往往会被人视为不够进取;而如果做事做得太激进,要么是让人感觉火候未到,要么是被人嫉妒,遭到枪打出头鸟的命运。交友也是如此,如果太过一本正经,往往会让人觉得你不好接近,如果太过亲近,则又让感觉你太随意。有时的确很矛盾。 
  
  近期又温习了孔老夫子的论语,终于找到了答案,人生的终极目标大概是“至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唯有如此方可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到了这样的境界,大概可以识大局、识大体,中而不偏、游刃有余。根据我们孔老夫子的判断,要达到这个境界,至少也要达到七旬的年龄,看来我的这种感觉也属正常,毕竟是一介凡夫俗子。 
  
  理论是弄清楚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们不能等到七十岁才去做事、交友,看来我们是不可避免要得罪人、做错事了,这也许就是“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的深刻内涵吧。 
  
  话虽这么讲,但我们总还是希望尽量少犯错、尽量少得罪人,孔老夫子真是伟大,他给我们得出了答案、“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我们要努力做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呢,他又进一步给出了一个标准,叫“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惧”,精辟、精辟。但凡我们做事出错,要么是不够仁,私心太重;要么是不够智,做事漏洞百出而不自知;要么是不敢勇,患得患失。 
  
   问题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意思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赏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问题三:从心所欲,不逾矩  可以这么理解,这是的他主观意识和人生准则都融为一体的在一定的框架内活动,这个框架已经成为他的潜意识,无论他是否感知到,他都将在此范围内行事而不越界 
  
   问题四:谈谈你对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人生境界的理解  “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字面意思理解,是跟随自己的心意做事,不违反(越过)做人的规则(道理)。 
  您要谈境界,境界这个东西,是要实际体悟的,不是去理解,去猜的。理解和猜测的结果是意思心的产物。非真正的“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体悟”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呢?那就要各种修行了。这句话本出自孔子,儒家的修行就要止,定,静,安,虑,得,依次递进。详细情况,请参阅《大学》。 
  如果您,更多的了解人生的境界,就强烈推荐看佛家的经典。智慧就更不一样的了。 
  如果觉得有兴趣,可再问。 
  
   问题五: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解释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赏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问题六: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逾的含义是什么  超出,越过,触犯边缘等意思 
  孔夫子,七十岁的时候,随心所欲,任意而为,都不会超出礼制、仁义的范畴,而不需要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克己复礼”,不像弟子那样“吾日三省”。是道德修为达到纯熟的一种境界。 
  
   问题七:生和安行 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李宗吾《厚黑学》中的一句话,意思是: 
  从生下来就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着(厚黑的道理),已经达到与自己的心愿、想法一致的程度,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问题八:不逾矩,逾矩的意思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 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 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 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 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 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 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耳顺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 “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 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 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 ―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问题九: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什么意思  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问题十:"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什么意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第二》) 这段话,一定是他在七十岁以后快八十时所讲的话,应该是孔子站在人生的制高点上对自己一生的为人和事业的回顾和总结,所以这个“学”字一定不同平常。 
  他十五岁便开始致力的事业,一定是到现在还一直在从事的人生学说和真理探索,决不是我们平常说的“学习”、“念书”之类的“学”。我们如果理解孔子从十五岁才开始做学问,或者开始学习,那就太小瞧他了。 
  他的学习读书应该从很小就开始了,只是在十五岁上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便立志于建立自己的人生体系和思想学说。所以说,“志于学”的“学”,也应该是自己的人生学说,与“学而时习之”的“学”字是一个意思,正相呼应。 
  有了人生的方向和奋斗的目的,然后再通过十五年的努力探索和亲身实践,终于在三十岁上得到了成就,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就是对于人生礼义道德有了完整的体系和说法。这便是“三十而立”,谓自己的学说得以建立。一旦他有了“克己复礼”的事业,即是他从孩童到成人的标志,又是他传播真理、教化天下事业的开端。 
  作为一个人类文明的自觉载体,他建立自己人生思想与学说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文明。通过十年的验证和磨炼,传播和教化,在学中知不足,在教中知困,而且有不足便补充,有困惑就解决。所以,到了四十岁上,便可以教学相长,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也就是说,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成熟,能够说服自己和别人了。 
  人都具有思想活动,是为了说服和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导师却必须有思想体系,因为他一定要说服别人。没有思想体系,那一定说服不了别人。传播文明的过程,其实是个说服人的过程。在这个说服人的过程中,孔子做到了无所困惑,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了。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去说服和教化天下,困惑越来越少,觉悟自然越来越高,不再会为世俗的名利等俗务所缠身了,生活得潇洒自在多了。 这才是真正的“不惑”。他知道了天地自然运行的规律,研究大自然所赋予万物和人类的命运,也包括自己的命运。认识了什么该兴,什么该亡;谁能成功,谁必失败,这里都是因为他们各自本身的规律所制约。 
  这就是所谓的“天命”,有着自身特殊的规律。知道了这一点,就不会胡作非为了。五十岁以前,也许孔子还想过去改造什么,到了这时,他的人生境界有了质的飞跃,“知天命”就是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顺应,从此不会再逆天而行了。 
  人身上的感觉器官中,眼、耳、鼻、舌、身、意,佛家称之为“六根”,由之对应的外界事物被称做“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执着“六尘”便形成了“六识”:喜、怒、爱、思、忧、欲。这三个“六”便构成了十八层地狱,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便如《西游记》中孙悟空所杀的那六个贼: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见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从我们自身的理解,“六根”之中,“身”、“意”属于整体的概念,“鼻”则只管呼吸,“舌”和“眼”则可以开阖自如,只有“耳根”关闭不住,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外界的信息 *** 。而这些信息不见得都合乎自己的心愿,你会听到许多不理解的声音,烦恼由之而来,痛苦与日俱增,反而违背了自己生命的自然。 从心所欲,不逾矩: 做事都够趁心如意,但却并没有超越社会的行为准则 孔子知天命后又修养了十年,明白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即使是那些逆耳的话,听了之后自己也无能为力,剩下的只是徒唤奈何,生气也只是徒增烦恼,受到最大损害的只是自己。有了......>>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4. 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次听朋友说:“心所欲不逾矩”。搞得我一头雾水,心里暗想:“难道他说的是男女关系?发乎情止于礼吗?”我还笑他:“怎么可能做到,特别是男人,做到这点更难!”
  
 哎!没文化,真可怕!现在稍微懂了点。
  
 在《西游记》里,十四年的取经路程,其实是孙悟空的一个心路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悟空的心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表面上,他对付的是外在的妖魔,但与外在的妖魔作斗争的过程,也是内心在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就像一个人经历人生的逆境,虽然从事后看,逆境已经过去了,但他的心志在逆境的过程中却得到了磨练,很多观念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到达西天被封为佛,标志着这个变化过程的最终完成。对于到达西天时悟空的心理精神状态,可以借用孔子的一句话“从心所欲不逾矩”来形容。
  
  
 孔子这句话很有意思,一方面要“从心所欲”,心中要有想法,而不是做思想上的奴隶,什么都不敢想。只有自由地去思想,才能说是“从”心所欲。另一方面,又要能做到“不逾矩”。
  
 这种境界就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怎么对怎么干,怎么干怎么对;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并且都不违反规矩;虽然有规矩,并不妨碍思想和行为的自由,换个说法就是“顺心而为,自然合法,动念不离乎道”。到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后,行为不再需要意识去引导,而是顺乎自然。
  
 我们有时做正确的事情,需要通过自己的意志力来实现,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克服一些不利的情绪,这样的境界就差了很多了。人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份上,那真是活得明白、透彻了,对于世间生活是游刃有余,做什么事情心里也不会觉得别扭、难受、牵挂了。
  
 其实能做到这份上是很难的,别的不说,单单一个了无牵挂,你我又不是神仙,做到的人就很少。这样理解有点极端了。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关键在于“欲”与“矩”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如何对之进行有效的平衡。这种境界不是通过调整“矩”,使“矩”内的空间增大,或者使“矩”更有弹性而达到的。它是通过调整“心”来实现的,或者说是通过调整自己的欲望,使之适应“矩”而实现的。
  
 适应的结果就是欲望在规则、规范的界限内活动,社会的规则与规范被完美地内化到人心中。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们喜爱美色,是真心诚意的喜欢,而人们对道德的喜爱,就没有好色那么诚了。这里的好色,可以广泛地指喜欢物质享受。欲望是自然的,但我们也不能做欲望的奴隶,所以要靠意志的力量来约束。
  
 通过反思和修炼的过程,意志力逐渐增强,意志与欲望的较量达到一个平衡,人也就成熟了。小孩子往往喜欢从心所欲,孙悟空闯龙宫、闹地府、大闹天宫之时,是“从心所欲,处处逾矩”,结果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自由,更无法随心。这样的性格,不要说是取经成佛了,在任何一个复杂一点的社会关系中都没法混。
  
 与悟空相反,唐僧虽然能做到“不逾矩”,却是通过随时压制自己的所思所想、压制自己的欲念来实现的,他对很多事情是想做而不敢做,甚至是连想也不敢想。此时二者皆与心性的最高境界相去甚远。
  
 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对矩有深刻的认识。这里面包括明的矩、暗的矩、成文的矩,不成文的矩,都要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适应它,才能够知道自己有没有逾越它。
  
 现实中通常可以把矩看成是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就是社会规范、社会规则。当我们遵守它时,什么事情都没有。如果我们不自量力,走出这个圈子,在社会规则与规范的外面行事,就难免要碰得头破血流。当对社会的认识、心性的修炼都很成熟了,也就可以说是常年坐在圈子中了。
  
 要深刻地认识矩,又要以丰富的社会经验为前提,孔子也是到了七十岁才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高度。像他评价自己时所说的那样,逐渐达到了“知天命”、“耳顺”与“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代表了心灵修养上最后阶段的造诣。当然,达到这一点后,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但那主要只是程度的差别了。
  
  
 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有时也需要一些外部的约束。紧箍咒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在具体的场合避免孙悟空不听话,避免他做“坏事”这么简单,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解决一个“意志无力”问题。
  
 意志无力往往体现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我明知道这么做是错的,应该那么做,却没有能力使自己做正确的事情,而不做错误的事情。结果明知道应该那么做,实际却这么做了。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它意味着我们的情感和行为没有听从理性和意志的控制。
  
 例如有些人其实不想做贪官,却成了大贪污犯;很多人说我好想努力学习,但每次拿起书本时学习的欲望又没有了,也没有足够的意志力使自己去看书;有些人不想做叛徒,但耐不住严刑拷打,结果一股脑地全招了等等。
  
 因此,大部分人在心智成熟的过程中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紧箍咒。随着心智的进一步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以及社会道德观的形成,逐渐学会了自我约束,并且自我约束的能力逐渐增强,当心不起念、清净无垢之际,紧箍也就随之消失了。
  
 从现实角度讲,特别是在变迁速度较快的现代社会,我们还面临着一个孙悟空不曾遇到的难题,就是这个“矩”是在变化中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在变化的过程中把握矩,不逾矩,这确实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变化的“距”,对于现实中的每个人而言,就像是一座无形的五行山。
  
 孙悟空没有因为五行山这个巨大的压制而就此消沉,也没有因为清楚地知道有“矩”,而从此束手束脚、畏首畏尾,只看掌权者的眼色行事,而是在保唐僧往西天的路上,逐渐了解社会规则,体悟自然之道,最终达到了更高的人生境界。
  
 至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在欲和矩之间不好控制的时候,不断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注意力,不断向内觉察,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境界,孔子能达到,其他人也可以达到。

5. 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这句话告诉我们,达到这个状态,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体。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这句话也充分的表述了一个管理智慧。“从心所欲”管理者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不逾矩”,不越出规矩,而且两者融合为一体。就企业而言不仅拥有优秀的人才,人才形成的合力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企业最大的财富——超值的人力资本。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另一个深刻含义: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你想拥有管理智慧也是这个道理。
  
  管理智慧 
  
 袁宝华同志对《华为基本法》作过评价,叫“从心所欲,不逾矩”。任正非说:“‘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是约束你,而是要你综合平衡,自我修正,自我调整,自我前进。”
  
 再往下学习《华为基本法》,我悟出一条管理智慧——“从心所欲不逾矩”(未完待续)

从心所欲不逾矩

6.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

【大意】跟随自己的心意,并且做任何事情都不出规矩,这难道不是君子的作为吗?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30岁就可以独立处事了;40岁便遇事不迷惑;50岁就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这一生的道路;60岁,一听别人言论便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70岁便随心所欲,做任何事都不越出规矩。”

7.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其实是,顺应内在之心的指令,也不会破坏外在之规矩。这句话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这句话表现的是对生命的敬畏,意味着每个年龄段应该做好该做的事,人生才不会后悔。还包含了不倚老卖老,要与时俱进的意思。遵守规定,不依仗年迈就违反规定,这就是“不逾矩”,也就是既要讲究生命规律,也要认同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规则。虽然白发苍苍,可是又彬彬有礼、淡定从容,或许就是一个优雅的老人最好的状态。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

8.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出处是哪里?

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为政篇》
这句话的意思是: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为政篇》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