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2024-05-04 03:52

1. 如何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管理研究|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施工企业信用风险分析-工保网



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作为建设项目的主要实施与管理者,建筑施工企业承担着包括设计、施工、采购等多个建设环节的综合建设管理任务,面临着较为严峻复杂的信用风险威胁。这里主要就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信用风险管理建议。



1、建筑施工企业信用风险特点

工程建设活动具有投资金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管理难度较大、风险环节较多等风险特点。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各自承担着一定的建设管理任务,面临着一定的信用风险威胁。但由于国内建筑市场长期处于明显的买方市场,业主占据有利市场地位,承包商在合作中常常陷入盲目与被动状态,信用风险威胁相对更为严重。

尤其在工程总承包模式快速推广应用的当下,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工程总承包单位角色之一,承担着包括设计、施工、采购、试运行等综合管理任务,对项目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期进度、投资控制全面负责,面临着更为严峻复杂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关系复杂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信用关系,除了“业主与总承包单位”还包括“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信用关系较为复杂。同时,许多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城市公共项目的业主都为政府部门,因此,施工企业面临的信用关系主体也不只是市场企业,还包括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既是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又同时下场成为“运动员”,形成更为复杂的信用关系,对市场公平性造成一定影响。

信用风险类型多样

在传统发包模式中,建筑施工企业承担项目的施工建设任务,主要面临的信用风险即为与业主之间的应收工程款与各类保证金等财务风险。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中,除上述财务风险,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来自设计分包单位、材料供应商等信用主体的信用履约风险。

信用风险影响严重

工程总承包模式赋予了建筑施工企业更多的建设管理使命,同样也令其面临更为复杂多样的信用风险环境,对项目投资、工期、质量与安全控制工作造成风险威胁。如业主拖延支付工程款、强行介入设计施工等环节管理工作;分包商设计深度不足、设计变更频繁、建筑材料或所用机械设备不符合质量标准等,极易引起工期延误、投资超概、拖欠农民工工资支付,甚至各类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事故等问题。



2、建筑施工企业建设管理各阶段信用风险分析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总承包单位分别在项目投标、合同签订、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完工阶段,面临多方面的信用风险。

项目投标阶段

在项目投标阶段,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对业主方与项目的信息不对称。目前,国内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机制尚不成熟,许多施工企业缺乏多业主方资信情况的调查了解,不清楚项目的资金来源和到位情况。甚至受国内建筑市场竞争压力影响,即便事先获悉业主方资信情况或项目资金情况存在风险,为了承接项目也选择忽视,更不乏以垫资带资、低价中标为竞标策略的情况存在,在前期埋下严重的业主信用风险。

合同签订阶段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近几年国内开始探索的全新工程实施组织结构方式,在合同管理方面缺乏成熟、完善的管理经验,存在业主方与总包单位权责模糊等合同管理问题。受业主方长期形成的强势市场地位影响,施工企业往往“责大于权”,在工程款支付、结算、违约和保证金退还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导致后期回款面临风险。

建设实施阶段

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施工企业作为总包单位不仅面临来自业主方的工程款支付风险,还面临来自各分包方的合同履约风险。

1
一方面业主拖欠工程款支付、不及时验工计价,将导致施工过程中应收账款拖欠,施工企业资金成本压力增大;
2
另一方面如设计分包、劳务分包、材料分包等分包商未能按照合同履约,出现设计深度不够、建材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工期进度,甚至可能导致恶劣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项目完工阶段

在项目完工阶段,业主方拖欠工程验收、不办理竣工结算、不确认工程变更与索赔、拖延归还工程保证金,造成施工企业应收工程款、变更索赔款、工程保证金等款项无法及时回收。

综上,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工程总承包单位,在项目建设管理的各个阶段都面临着较为复杂严峻的信用风险威胁,不仅影响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保证金管理,还可能形成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生产、农民工工资发放等风险问题。尤其,大型基础设施工程与城市公共项目的质量安全保障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业主、设计分包、材料供应商等信用个体的守信履约直接影响着整体建筑市场信用环境的塑造,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自身信用风险管理。



3、建筑施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在工程总承包模式快速应用推广的当下,建筑施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建立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是成熟建筑市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中较为重要的一项。依据企业制定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对相关信用主体进行动态的信用风险识别、跟踪、评估、应对,有效地降低业主、分包商信用风险。如项目投标前对业主资信情况和项目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对分包商资信、业绩、管理实力进行调查评估等。

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普遍处于空白状态,缺乏相应的人才、团队、技术与管理实力,上述信用风险管理内容可以通过委托专业的信用管理服务机构完成。

拓展融资渠道,提高抗风险能力

业主方“拖欠工程款发放”与“保证金退还”是造成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垫资带资”等不规范市场现象屡见不鲜的情况下,这种财务风险更被放大化。融资,是企业提高自身财务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增加融资渠道,提高融资额度,保证财务资金来源的多样与稳定,帮助企业具备更强的财务抗风险能力。

重视合同管理,善用工程担保

在合同签订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合同条款、内容的制定,明确与业主方的权利责任划分,如工程款的支付节点、方式、违约责任等,降低后期业主拖欠工程款发放风险。善用工程担保制度,向业主争取工程款支付担保,而后通过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提供的工程款支付担保保函,为自身应收工程款形成保障。

利用工程保险,建立保险保障

工程保险是应对各类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财产、职业责任风险的有效保障方式。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总承包单位对项目工程的投资、进度、质量与安全控制全面负责,应重视工程保险投保,利用建安一切险、IDI保险、安责险、各类职业责任险为项目提供财产、质量、安全等全方位的保险保障。

如何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2. 如何做好信用风险管理

柳传志有句话:跳出画中看画。做管理需要经常进行全面的考虑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做一做旁观者,超越事物本身去看待事物,这样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

一项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计划通常包括了风险本身的管理与非风险本身的管理,有时候,非风险本身的管理甚至要重于风险本身的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是艺术。然而很少有企业充分探讨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原则,在战略层面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在策略层面没有积极应对,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少系统思考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始终没有形成有效的方法论和管理体系。

作为企业,应该经常系统性的思考风险管理的基本战略,对案例进行多层面的回顾,复盘。通过回顾历史,总结出积极有效的执行策略,避免重复发生错误,在执行层面确定可实施的战术方法和措施,这样才能经常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冷静的管理头脑。

3. 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

管理信用风险有多种方法。传统的方法是贷款审查的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多样化上。近年来,较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方法是出售有信用风险的资产。银行可以将贷款直接出售或将其证券化。银行还可以把有信用风险的资产组成一个资产池,将其全部或部分出售给其它投资者。当然,使用各种方法的目的都是转移信用风险而使自己本身所承受的风险降低。不过,这类方法并不完全满足信用风险的管理需要。贷款审查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分散化贷款审查的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分散化是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方法。贷款审查标准化就是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指标考察借款人或债券的信用状况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例如:如果一家银行决定是否给一家公司贷款,首先银行要详细了解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然后,应当考虑借款公司的各种因素,如盈利情况,边际利润、负债状况和所要求的贷款数量等。若这些情况都符合贷款条件,则应考虑欲借款公司的行业情况,分析竞争对手、行业发展前景、生产周期等各个方面。然后,银行就依据贷款的数量,与公司协商偿还方式等贷款合同条款。尽管共同基金与债券投资并不能确定投资期限,他们也是通过类似的信用风险分析来管理投资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贷款的分散化来降低信用风险。贷款分散化的基本原理是信用风险的相互抵消。例如:如果某一个停车场开的两个小卖部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了解到其中一家在卖冰淇淋,另一家则卖雨具。在晴天卖冰淇淋的生意好,卖雨具的生意不好。而在雨天则情况相反。因为两家小卖部的收入的负相关性,其总收入波动性就会较小。银行也可利用这样的原理来构造自己的贷款组合和投资组合。在不同行业间贷款可以减少一定的信用风险。贷款审查标准化和投资分散化是管理信用风险的初级的也是必须的步骤。而利用这两个步骤控制信用风险的能力往往会因为投资分散化机会较少而受到限制。例如,因为商业银行规模较小,发放贷款的地区和行业往往是有限的。贷款发放地区的集中使银行贷款收益与当地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同样,贷款发放行业的集中也使银行贷款收益与行业情况紧密相关。而且,在贷款发放地区和行业集中的情况下,往往对贷款审查标准化所依赖的标准有所影响,不能从更为广泛的角度考虑贷款收益的前景。因此,利用上述传统方法控制信用风险的效果是有限的。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近年来,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方法是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是将有信用风险的债券或贷款的金融资产组成一个资产池并将其出售给其它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因为通过投资多个贷款或债券的组合可以使信用风险降低,所以这种资产组合而产生的证券是有吸引力的。同时,购买这样的证券也可以帮助调整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减少风险。因为上述原因,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在美国市场,1984年资产证券化交易量基本为0,而到1994年达到750亿美元。贷款出售则是银行通过贷款出售市场将其贷款转售给其它银行或投资机构。通常,银行在给企业并购提供短期贷款后,往往会将其贷款出售给其它投资者。极少数时候,银行可以对某一单一并购提供大量贷款,这种情况下信用风险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美国市场,贷款出售交易量由1991年的 200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4年的6650亿美元。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均为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不过,资产证券化只适合那些有稳定现金流或有类似特征的贷款项目,例如,房地产和汽车贷款。所以,最新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是依靠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

4. 如何深入学习信用风险管理

本人几年前曾经在美国新泽西州的 Rutgers University 教授过一门信用风险的课程,多年来从事的工作也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不妨抛砖引玉谈点自己的体会。
信用风险(Credit Risk)内容涉及很广。基本两大块是 wholesale 和 retail credit risk. 这里只谈 wholesale.
基本的模型框架分为 structural 和 reduced approaches. 前者类似基本面分析,从公司的资产结构分析公司的信用状况,对违约风险建模,违约率表达为公司资不抵债的概率,最后转化为 barrier option 的定价问题。后者类似技术面分析,根据市场观测的 credit spread data(可以是 CDS 或 bond implied spread)出发, 直接对 default rate 建模,模型形势类似利率模型。但为了更好地拟合市场数据往往引入 jump component, 最著名的是 Duffie, Pan & Singleton 的 AJD 模型。
为了 capture obligor 之间的 default correlation 往往引入 Copula Function, 如著名的 Gaussian Copula, t-Copula, Gumbel Copula 等。
可以根据应用分为信用资产定价(Credit Asset Valuation)和信用风险度量(Credit Risk Measure). 前者主要包括对各种涉及信用风险(违约及风险评级 /Credit Spread 变化)的金融传统产品(如债券,贷款等)和金融信用衍生品(CDS, CLN, CDO 等, 以及它们的 option)的定价和风控 / 对冲,也包括很重要的一块也就是 CVA/DVA/FVA 的计算,主要目标是根据对手风险(Counterparty Risk)的估值调整对 OTC 衍生品(注意不仅仅是信用衍生品)的价格。比如你作为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个利率互换协议,对 100 万美元的面值,你每季度付给乙方 5%的利息,乙方每季度付给你 LIBOR+2.5%的利息。由于 LIBOR 是浮动的,其市场波动会影响整个互换的价值。如果利率大幅增加,比如 LIBOR 现在是 6%,那么乙方净欠你 3.5%,而如果乙方的信用不太好,比如评级为 B,你当然就会担心乙方此时毁约,因此在定价时要把乙方违约的风险计算进去,这就是 CVA.同样,乙方也担心你在利率下降时会违约,从而也会要求在合同上 price in 你违约的风险,这对你来说就是 DVA.
作为风险度量方面,银行内部风控和监管部门都会要求量化银行的信用资产和负债的风险以决定信用资本率,通常是某个置信度(如 99.9%)下 portfolio 损失分布的一个点估计(quantile)或尾部平均(tail average). 计算可以用 Basel 的标准(standardized)方法,也可以用所渭的 IRB 方法,后者又分为 basic 和 advanced,不同的方法无非是对三个参数 EAD,PD,LGD 的来源的限制不同,而具体计算公式是 BCBS 规定死的。使用 advanced IRB 的银行可以使用自己的内部模型决定这三个参数,如用 logit 和 probit function 做为回归函数 model PD, 用 decision tree 来 model LGD, 至于 EAD, OTC derivative 的 exposure 可以用 CVA engine 算出,TCP(如 lines of credit)的 EAD 则要根据历史数据估计 conditional drawn amount,即债务负担者在违约前从总信度额额外取出的部分。这是 banking book credit risk capital 的基本计算方法。对于 Trading book,银行的自由度大一些,可以使用内部的资产定价模型和 Monte Carlo 模拟来计算 trading book 的风险资本,包括非 correlation trading 部分的 IRC 和 Correlation 部分的 CRM. 两者都是一年 99.9% percentile of portfolio loss distribution. 计算的方法通常是用所谓的因子模型(Factor Model)来量化不同信用债务方之间的违约相关性。此外, Basel III 还增加了对 OTC derivatives 的 CVA RWA 的要求。相比 regulatory capital, 银行内部的经济资本模型可能更加灵活一些。但总的来说,信用风险度量是在实际测度(Real Measure)上计算的,关心的是风险分布的尾部。而信用资产定价是在风险中性测度(Risk Neutral Measure)上计算的,实际上在大多情况下计算的是一种期望值。
参考书方面:
1. Phillip Schonbucher 的 Credit Derivatives Pring Models, Pricing and Implementation 是当仁不让的经典,内容详尽透彻。不足之处是出书较早,内容太陈旧,没有包括不少较新的内容。
2. Dominic O'Kane 的 Modeling Single-Name and Multi-Name Credit Derivatives. 这本书是我在 Rutgers 上课用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深入浅出,特别是对各种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的阐述十分精准,这里强烈推荐。
3. Brigo 等人的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Collateral and Funding: With Pricing Cases For All Asset Classes. 对手风险方面的,内容很全很新。
4. Credit Risk Modeling, by David Lando. 个人感觉一般。但是似乎比较有名。
5.Financial Modeling with Jump Processes, by Peter Tankov & Rama Cont. 对 Levy Processes 的数学理论阐述极其细致,适合有志钻研理论者。
6. Credit Risk: Modeling, Valuation and Hedging, by Thomasz Bielecki and Marek Rutkowski. 两位作者都是业界大牛。
7. Mastering Credit Derivatives, by Andrew Kasapis.
8. Understanding Credit Derivatives and Related Instruments, by A Bomfim.
9. An Introduction to Credit Risk Modeling, by Christian Bluhm et al.
后面三本都不太 technical, 适合数学基础一般的人阅读。
10. Rating Based Credit Risk Modeling, by Stefan Trueck and Sverlizar T. Rachev. 这本书主要侧重 Rating Migration Matrix 的建模,对 logit 和 probit 和其他 Econometric 模型也有所涉及。

5. 如何深入学习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Credit Risk)内容涉及很广。基本两大块是 wholesale 和 retail credit risk. 这里只谈 wholesale.
基本的模型框架分为 structural 和 reduced approaches. 前者类似基本面分析,从公司的资产结构分析公司的信用状况,对违约风险建模,违约率表达为公司资不抵债的概率,最后转化为 barrier option 的定价问题。后者类似技术面分析,根据市场观测的 credit spread data(可以是 CDS 或 bond implied spread)出发, 直接对 default rate 建模,模型形势类似利率模型。但为了更好地拟合市场数据往往引入 jump component, 最著名的是 Duffie, Pan & Singleton 的 AJD 模型。
为了 capture obligor 之间的 default correlation 往往引入 Copula Function, 如著名的 Gaussian Copula, t-Copula, Gumbel Copula 等。
可以根据应用分为信用资产定价(Credit Asset Valuation)和信用风险度量(Credit Risk Measure). 前者主要包括对各种涉及信用风险(违约及风险评级 /Credit Spread 变化)的金融传统产品(如债券,贷款等)和金融信用衍生品(CDS, CLN, CDO 等, 以及它们的 option)的定价和风控 / 对冲,也包括很重要的一块也就是 CVA/DVA/FVA 的计算,主要目标是根据对手风险(Counterparty Risk)的估值调整对 OTC 衍生品(注意不仅仅是信用衍生品)的价格。比如你作为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个利率互换协议,对 100 万美元的面值,你每季度付给乙方 5%的利息,乙方每季度付给你 LIBOR+2.5%的利息。由于 LIBOR 是浮动的,其市场波动会影响整个互换的价值。如果利率大幅增加,比如 LIBOR 现在是 6%,那么乙方净欠你 3.5%,而如果乙方的信用不太好,比如评级为 B,你当然就会担心乙方此时毁约,因此在定价时要把乙方违约的风险计算进去,这就是 CVA.同样,乙方也担心你在利率下降时会违约,从而也会要求在合同上 price in 你违约的风险,这对你来说就是 DVA.
作为风险度量方面,银行内部风控和监管部门都会要求量化银行的信用资产和负债的风险以决定信用资本率,通常是某个置信度(如 99.9%)下 portfolio 损失分布的一个点估计(quantile)或尾部平均(tail average). 计算可以用 Basel 的标准(standardized)方法,也可以用所渭的 IRB 方法,后者又分为 basic 和 advanced,不同的方法无非是对三个参数 EAD,PD,LGD 的来源的限制不同,而具体计算公式是 BCBS 规定死的。使用 advanced IRB 的银行可以使用自己的内部模型决定这三个参数,如用 logit 和 probit function 做为回归函数 model PD, 用 decision tree 来 model LGD, 至于 EAD, OTC derivative 的 exposure 可以用 CVA engine 算出,TCP(如 lines of credit)的 EAD 则要根据历史数据估计 conditional drawn amount,即债务负担者在违约前从总信度额额外取出的部分。这是 banking book credit risk capital 的基本计算方法。对于 Trading book,银行的自由度大一些,可以使用内部的资产定价模型和 Monte Carlo 模拟来计算 trading book 的风险资本,包括非 correlation trading 部分的 IRC 和 Correlation 部分的 CRM. 两者都是一年 99.9% percentile of portfolio loss distribution. 计算的方法通常是用所谓的因子模型(Factor Model)来量化不同信用债务方之间的违约相关性。此外, Basel III 还增加了对 OTC derivatives 的 CVA RWA 的要求。相比 regulatory capital, 银行内部的经济资本模型可能更加灵活一些。但总的来说,信用风险度量是在实际测度(Real Measure)上计算的,关心的是风险分布的尾部。而信用资产定价是在风险中性测度(Risk Neutral Measure)上计算的,实际上在大多情况下计算的是一种期望值。
参考书方面:
1. Phillip Schonbucher 的 Credit Derivatives Pring Models, Pricing and Implementation 是当仁不让的经典,内容详尽透彻。不足之处是出书较早,内容太陈旧,没有包括不少较新的内容。
2. Dominic O'Kane 的 Modeling Single-Name and Multi-Name Credit Derivatives. 这本书是我在 Rutgers 上课用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深入浅出,特别是对各种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的阐述十分精准,这里强烈推荐。
3. Brigo 等人的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Collateral and Funding: With Pricing Cases For All Asset Classes. 对手风险方面的,内容很全很新。
4. Credit Risk Modeling, by David Lando. 个人感觉一般。但是似乎比较有名。
5.Financial Modeling with Jump Processes, by Peter Tankov & Rama Cont. 对 Levy Processes 的数学理论阐述极其细致,适合有志钻研理论者。
6. Credit Risk: Modeling, Valuation and Hedging, by Thomasz Bielecki and Marek Rutkowski. 两位作者都是业界大牛。
7. Mastering Credit Derivatives, by Andrew Kasapis.
8. Understanding Credit Derivatives and Related Instruments, by A Bomfim.
9. An Introduction to Credit Risk Modeling, by Christian Bluhm et al.
后面三本都不太 technical, 适合数学基础一般的人阅读。
10. Rating Based Credit Risk Modeling, by Stefan Trueck and Sverlizar T. Rachev. 这本书主要侧重 Rating Migration Matrix 的建模,对 logit 和 probit 和其他 Econometric 模型也有所涉及。

如何深入学习信用风险管理

6.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快易贷向大家介绍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1、严格实行贷放分控
  
 银行要规范审批操作流程,明确贷款审批权限,实行身带分离和授权审批,确保贷款审批人员按照授权独立审批贷款。
   
 4、严格实行贷后管理
  
 个人贷款支付后,银行要采取有效方式对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的信用及担保情况变化等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控分析,确保贷款资产安全。
  
 3、严格实行支付管理
  
 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银行应要求借款人在使用贷款时提出支付申请,并授权贷款人按合同约定方式支付贷款资金。
  
 4、严格审查贷款申请
  
 借款人提出贷款申请后,银行要严格审查申请内容及其证明材料,履行尽职调查职责,逐一核实,正确判断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诚信状况、担保情况、质押比率、风险程度等。

7.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技巧

      导语:如何提升自己的信用风险管理技巧?信用风险控制是指授信方根据信用识别和评估的结果,针对自己所承受的信用风险及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针对具体的环节进行调整和改良,从而达到风险管理的最佳结果。为了进一步健全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规范信用风险管理,我们按照赊销业务发生的前后将风险控制主要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种。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技巧           (一)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或培养信用管理人员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必须由特定的部门和组织才能完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客户授信、应收账款管理和坏帐处理等。成立企业内部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优势表现在:
         对外树立企业信用形象,坚决执行企业的信用政策;
         对内随时监控信用政策,并及时调整;
         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防止一切人为因素造成损失;
         信用部门的“红脸”角色和销售部门的“白脸”角色是收账的最佳方式。
          (二)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 
         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就是要在交易前调查和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做出科学的信用决策。这项业务既可以由企业内部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完成,也可以委托专门的资信调查机构完成。资信调查的渠道包括客户直接提供的资料、实地调研、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政府其它相关部门等。调查内容包括企业概况、历史背景、组织管理、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发展前景等。企业应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调查和评估方式,保证客户信用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适时性。
         客户资信评估的方法由于企业注重方面的不同,所以选择的评价内容也就不同,因而评价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目前,对于客户的资信评估,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5C要素分析法(专家意见法),是指通过分析影响信用的5个方面来判断客户信用状况的一种方法。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品质(Character)、偿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和经济状况(Conditions)。企业通过对客户进行以上5个方面的定性分析,基本上可以判断其信用情况。第二种方法是信用评分法,是指对评价内容的指标进行考核评定信用分数,按每一项目内容给定分数计分,最后得出总分,再按得到的`总分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
          (三)制定客户信用政策,加强客户授信管理 
         客户信用政策是指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权衡应收账款的效益与成本,对处理客户的应收账款所制定一系列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额度、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
         信用标准是指企业用来衡量客户是否有资格享受商业信用的最低条件。这是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首要前提。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参考客户资信评价的方法确定信用标准。
          信用额度是在信用条件下,企业授予客户的赊销限额。确定信用额度的途径有: 
         (1)递增法:不论是否评估客户等级,均按规定逐步放宽信用标准;
         (2)信用评级法:将客户主要信用要素设置权重,综合评分后授信(信用评级法主要适用于新客户的评估);
         (3)动态评估法:通过对客户财务、付款、基本要素的评估,区分客户等级并授信(动态评估法主要适用于老客户的评价);
         (4)模型分析法:通过对几项主要财务数据的分析,推断客户破产概率和发展趋,如Z分析模型等。
         信用期限是企业允许符合信用标准的客户赊销账款的最长期限,即延期收款期限。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提高企业商品的竞争能力,刺激销售增长,增加营业收入;但同时会使企业平均收款期限延长。企业在确定信用期限时,必须权衡延长信用期限的收益与费用。
         现金折扣是指给予提前付款的客户的优惠安排,包括两个要素:折扣期限和折扣率。折扣期限是提供优惠安排的有效期限,折扣率是提供优惠的程度。现金折扣的优点是可以加快资金周转,有利于账款回收,减少坏帐,而缺点是利息损失巨大。
          (四)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 
          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就是在应收账款发生后,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监控账款,保障账款按时回收。应收账款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1)控制应收账款的限额和收回的时间;
         (2)充分估计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和风险;
         (3)及时组织安排到期和逾期的应收账款的催收。
         企业应当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情况,分别建立:
         (1)应收账款预算与总量控制制度;
         (2)销售分类账管理制度;
         (3)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制度;
         (4)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制度;
         (5)债权管理制度;
         (6)收账政策等。
          (五)建立企业信用文化 
         信用风险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企业领导、财务人员与销售人员以及客户的通力配合与努力来实现。企业必须逐步建立信用文化,加强全员信用风险意识。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信用管理专业培训,提升全员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技巧

8.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技巧方法

      导语:业信用风险管理技巧方法?企业信用管理,又称“赊销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制定企业信用政策,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估,对客户信用额度的授予、债权保障、应收账款回收等各交易环节进行全部监督,以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和及时安全收回的管理。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技巧方法          “信用风险管理”能消除“赊销风险” 
         企业信用管理对企业赊销风险防范无疑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本旨不在于消除风险,因为那样只会把获得回报的机会浪费掉。应收坏账率为零的企业,并不见得是风险管理做得好的企业。如果我们能够预先建立应对风险的方法和措施,则风险就能成为一个有益的因素。风险管理所需要做的应该是对风险进行管理,主动选择那些能带来收益的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是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事情” 
         企业建立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应该负责公司信用管理的日常工作,但这并不代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仅靠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员工就能完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作,它是公司的重要战略之一,首先需要的是公司高层的重视和足够的认识,要不然,工作就会流于形式;其次,它需要公司各业务部门,特别是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商务部门、法务部门等配合,因为赊销风险贯彻于整个销售过程之中。
          “信用管理专员等同于应收会计” 
         很多企业,在没有设立专门的应收管理部门和有专门的信用管理人员。公司成立信用管理部门后,他们仍然把信用管理专员的工作当成应收会计来看,或者有些信用管理专员即使从会计岗位转为专门从事信用管理工作后,还是按以前应收会计的岗位职责来要求自己。应收会计偏重于核算,虽然在一些企业也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和分析,而信用管理专员则需要对企业赊销管理各个环节的风险点进行管理,从客户开发、合同签署、到信用申请、额度评审、订单管理、货物的发送、风险转移直到后期的应收管理和逾期催收,是一个全程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信用管理专员需要主动地进行跟踪和管理。
          “企业只要没有坏账就行了,逾期一点没有多大关系” 
         持这种观点的企业从风险管理来说,他们本身还是很重视,对客户的挑选和信用额度的发放也很严格,但对应收的管理特别是逾期后的处理就没那么严格;同时,他们从本身来说,还是不很重视公司营运资金的管理。其实,逾期对企业的影响和坏账一样,同样很大。坏账直接表现的是对利润的影响,而应收的逾期对资金的使用和财务费用的影响则更直接。试想,如果一个企业每月有一个亿的应收平均逾期一个月,按年贷款利率6%计算,一年下来影响的财务费用就是600万元。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认为应收帐款逾期比坏账更可恶。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的一项风险管理工作,也是企业运营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
          “信用等于诚信” 
         “信用就是诚信”,在现在,很多人都将“信用”跟国家和社会的“打假”和“防欺诈”联系在一起。其实,信用不仅是个诚信环境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经济问题。在企业里,赊销客户不付款,产生信用风险,不仅跟客户企业的品质有关系,更和客户的偿债能力、资金实力及担保因素、条件等相关,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讲的评价企业资信的“5C”要素。同时,企业的信用风险不仅来源于外部环境和客户,那只是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来自于我们企业内部,来自于我们企业自身信用管理能力和对客户的把握。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技巧方法          (一)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或培养信用管理人员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必须由特定的部门和组织才能完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客户授信、应收账款管理和坏帐处理等。成立企业内部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优势表现在:
         对外树立企业信用形象,坚决执行企业的信用政策;
         对内随时监控信用政策,并及时调整;
         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防止一切人为因素造成损失;
         信用部门的“红脸”角色和销售部门的“白脸”角色是收账的最佳方式。
          (二)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 
         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就是要在交易前调查和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做出科学的信用决策。这项业务既可以由企业内部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完成,也可以委托专门的资信调查机构完成。资信调查的渠道包括客户直接提供的资料、实地调研、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政府其它相关部门等。调查内容包括企业概况、历史背景、组织管理、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发展前景等。企业应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调查和评估方式,保证客户信用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适时性。
         客户资信评估的方法由于企业注重方面的不同,所以选择的评价内容也就不同,因而评价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目前,对于客户的资信评估,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5C要素分析法(专家意见法),是指通过分析影响信用的5个方面来判断客户信用状况的一种方法。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品质(Character)、偿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和经济状况(Conditions)。企业通过对客户进行以上5个方面的定性分析,基本上可以判断其信用情况。第二种方法是信用评分法,是指对评价内容的指标进行考核评定信用分数,按每一项目内容给定分数计分,最后得出总分,再按得到的.总分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
          (三)制定客户信用政策,加强客户授信管理 
         客户信用政策是指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权衡应收账款的效益与成本,对处理客户的应收账款所制定一系列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额度、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
         信用标准是指企业用来衡量客户是否有资格享受商业信用的最低条件。这是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首要前提。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参考客户资信评价的方法确定信用标准。
         信用额度是在信用条件下,企业授予客户的赊销限额。确定信用额度的途径有:(1)递增法:不论是否评估客户等级,均按规定逐步放宽信用标准;(2)信用评级法:将客户主要信用要素设置权重,综合评分后授信(信用评级法主要适用于新客户的评估);(3)动态评估法:通过对客户财务、付款、基本要素的评估,区分客户等级并授信(动态评估法主要适用于老客户的评价);(4)模型分析法:通过对几项主要财务数据的分析,推断客户破产概率和发展趋,如Z分析模型等。
         信用期限是企业允许符合信用标准的客户赊销账款的最长期限,即延期收款期限。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提高企业商品的竞争能力,刺激销售增长,增加营业收入;但同时会使企业平均收款期限延长。企业在确定信用期限时,必须权衡延长信用期限的收益与费用。
         现金折扣是指给予提前付款的客户的优惠安排,包括两个要素:折扣期限和折扣率。折扣期限是提供优惠安排的有效期限,折扣率是提供优惠的程度。现金折扣的优点是可以加快资金周转,有利于账款回收,减少坏帐,而缺点是利息损失巨大。
          (四)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 
         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机制,就是在应收账款发生后,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监控账款,保障账款按时回收。应收账款管理的内容主要有:(1)控制应收账款的限额和收回的时间;(2)充分估计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和风险;(3)及时组织安排到期和逾期的应收账款的催收。
         企业应当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情况,分别建立:
         (1)应收账款预算与总量控制制度;
         (2)销售分类账管理制度;
         (3)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制度;
         (4)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制度;
         (5)债权管理制度;
         (6)收账政策等。
          (五)建立企业信用文化 
         信用风险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企业领导、财务人员与销售人员以及客户的通力配合与努力来实现。企业必须逐步建立信用文化,加强全员信用风险意识。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信用管理专业培训,提升全员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