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夜话32之曲周纪事(六)

2024-05-08 00:39

1. 挑灯夜话32之曲周纪事(六)

挑灯夜话32之曲周纪事(六)
  
                                          
 水陆码头兴曲周
  
 商贾字号走四方
  
 上文说了曲周水多之因及水之害。其实水对于曲周,是利大于弊的。
  
 有了水,便有了生命。水孕育了生命,更孕育了文明。大凡人类居住之地,皆有河流经过,人们尊称为母亲河。
  
 曲周人也有母亲河,她便是滏阳河。滏阳河曾是漳河的一条支流。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滏阳河脱离漳河,始形成滏阳河道雏形。《魏都赋》注云:“鼓山又名滏山,滏水源出山麓。”故名滏阳河。滏山有黑龙洞,洞分上下两层,下洞小,隐于草木。上洞大,洞口阔近三丈,洞内腰阔四丈又五,高二丈,洞顶呈黑色,洞壁上全是钟乳石,如条条小石龙,也或像虎豹,似飞鸟,洞顶石钟乳四季滴水不断。往里直去到七丈有余处,分成东西两洞,谓龙王之东、西库也,东库进口中间有石鼻梁隔开,石鼻梁中间细,上下粗,犹如风葫芦,十分耐看。洞的顶部有3个两丈多高,直径约为七尺的圆形通天洞,呈白色,低声说话,声能放大。在第一个通天洞壁还立着一人形巨石,高约丈许,象正在待命的卫士。下洞构成与上洞无异,洞底也有通天洞。“细探之,其泉水汩汩,宛若蛟龙喷珠吐玉,虽不绝却难为其流。周边数泉,涓涓汇流,方冲出大山,奔腾而去,在冀南平原上蜿蜒到曲周,又向北逐浪而去,至子牙河(在沧州地区的献县与滹沱河汇流后称子牙河)、至海河、至渤海。”(本人之《北亭街纪事》)。清朝文人裴大鹏眼中的《滏水春帆》:“一湾春水涨玻璃,片片悬帆映绿堤。细雨吹来风势顺,冲烟已到画桥西。”美景如画,令人陶醉,但今日再难看到。
                                          
 在明清及民国年间,乃至建国初期,滏阳河的水运是十分的辉煌,多少年来它都是邯郸城至天津卫的主要航运交通线,往来船只者众。曲周城东的北亭街及其周边,是冀南地区非常重要的水陆码头。滏阳河可谓水美鱼肥,绿柳成荫,桅杆穿梭,艄公号子不断,一幅天清景明的美好画卷。清朝末年,宁晋县还设有船捐局,专收漕运税负,可见那时的运力有多大。滏阳河对沿途经济发展之贡献,是令人瞩目的。对曲周之贡献,更是无出其右者。所以说,因了滏阳河,曲周县城便与众不同了。它城热闹在城内,曲周红火在城外,——在滏阳河济川桥东岸的大码头,曰东桥镇,便是周围几十里所没有的水旱大码头。各色物品都要从这里运进转出,由此也奠定了曲周在周围各县不可撼动的中心地位。以至建国后的三县合一(鸡泽、曲周、邱县)、五县合一(鸡泽、曲周、邱县、肥乡、广平),都合并为曲周县,县治在曲周县城,足见其于曲周之功勋。就济川桥,有清朝刘逢源《滏桥即事》,曰:“桥下山光流不去,沿溪看竹过邻家。墙头积雨生幽草,溪畔回风聚落花。笔砚芸窸书旧句,旗枪瓦鼎发新茶。睡余闲拉西溪叟,箕踞长林看晚霞。”
                                          
 济川桥是谁曲周人知者不多,但你要说大桥头是人人皆知的,乃至形成了大桥头文化和大桥头情结。那济川桥因要从桥下过船,自是修的高大,如一道彩虹飞卧在繁忙的河上。自古以来,人们来县城都说“上桥”,无论赶集走亲戚,而要说大桥头,就是济川桥周边了,皆因了它是物流中心的代表地,县城繁华的符号,现在话说就是地标性建筑。如今滏阳河早已失去了漕运的功能,济川桥也不再高大,但大桥头仍在人们的回忆与现实中,挥扫不去。 早起蒙蒙亮的时候,大桥头就被各种嘈杂声渲染起来了,影影绰绰的影子晃动着,各式早点小吃摊便都在昏灰中按照约定俗成的位置摆了出来。呼嗒呼嗒的风箱声中,炉子里的火苗子窜跳中,把各种清香、酸香、油香的诱人味道融进晨风中,飘散在人们的味蕾上。炸果子、豆腐脑、馄饨、豆末、杂粮煎饼、香酥火烧---要说最好吃的有两样,一是炸果子,二是煎饼汤。炸果子处处有,全国各地都叫油条,北京人叫焦圈。这里叫炸果子只是个统称,其花样繁多且味道各异。煎饼汤只有曲周有,且只有大桥头的才正宗。用绿豆面和白面摊成飞薄的煎饼,碗口大一小张,同样杂面做成汤,汤里有时令蔬菜。它的味道,在于自己炒制的黑糊椒、酸香的老陈醋和秘制的小磨香油。酸和辣味是随季节变化的,夏季偏酸,冬季偏辣,香油滴上三两滴,便香飘几里,闻着它就不由得想深吸几口。刚出锅的果子配上煎饼汤,就象老北京的焦圈配豆汁,那叫一个美。
                                          
 曲周的大码头,主要在滏阳河东岸的东桥镇,也就是现在的前河东村和后河东村,最中心的是后河东村西头的北亭街。将此处称为东桥镇,即是因为位于县城之东的济川桥周边经济繁荣,人众如市也。从滏阳河到北亭街只有十来丈的距离,而且河街之间隔个十丈八丈就有一个卸货装船的通道。在北亭街两侧,便是各种货场、仓储及批发的买卖字号。譬如曲家瓷货店、刘老足洋货店、德和昌酱菜店、德茂昌茶叶店、德泰粮店、俞来兴煤场、魏家碾磨坊、赵锡光草料店等等。每天的装卸货船不断,马车拉来运去不绝。每当有船靠了岸,便有招揽装卸工的妇人,走街串巷的喊“扛家、扛家——”,苦力们便知有了活计,匆匆的从各自家中跑出来,涌向码头,一船的货便在大家“嗨——呦——”的号子声中卸到库里来。那时的船家,宁晋的居多,他们有钱的自己置船跑码头,穷人家撑船拉纤,挣得一口饭吃。后来有的竟移民落户到这里,现在北亭街及曲周县还有一些住户,如魏家、张家、鲁家等祖籍都是宁晋的。
                                          
 还有那商业一条街,自东城门到滏阳河,东关和河西甫街道两旁是一顺儿的买卖字号。从清朝道光年间以来,在曲周做生意的就以山西籍的商号票号居多,说晋商在曲周的商业活动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一点也不为过。那山西籍魏家的公兴盛,几代人在曲周做生意,到民国初期还数他家的生意最大。公兴盛商号在东关路北,属于前店后坊。该店生产的“公兴盛”牌旱烟当时畅销冀南、豫北和鲁西北一带,颇有些名气。我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还是国营的旱烟店,黄草纸包装叠的四四方方的那种,上面印有红色的商标图案,一进店就闻见淡淡的烟草香味。有名的字号还有乾丰泰、兴盛李、福庆涌等。陈家的乾丰泰,在公兴盛商号的对面,主要是洋布庄和酒锅生意,那酒锅是远近闻名,生意都做到了平津一带。李家的兴盛礼开的是颜料庄,那时候家家织布,户户染布,染料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我小时候在国营的百货公司里还有染料卖的,商号在乾丰泰的东边。福庆涌也是一家李姓商号,专做酒锅生意,酒香不怕巷子深,生意做的大,酒销的很远,据分析和这里的水好有很大关系,后来公私合营成为县付食品公司所在地。民国二十二年的《曲周县志》云,“居民亦较殷实。”“惟东关属商市。接滏河西岸为河西铺(铺和甫时常通用,今皆用甫),过济川桥(即滏阳河上的桥)至东岸为东桥镇(现在的前、后河东村),与东关鳞次栉比,屹然水陆商阜。每旬二四七九日市集,四乡奔赴交易。”现在曲周县城的集市,依旧为农历的二四七九日,只是人口愈多,商品丰富,集与不集,已无两样。
                                          
 虽古代一直是秉承“重农轻商”的观念,但由于曲周一带水路运输业的发达,人流较多,信息通畅,思想开放,因此商贸气氛十分浓厚。人们不但在当地跑运输干买卖,还“走出曲周”闯江湖,在北平、天津卫、鲁、豫、山、陕等地也有买卖字号,他们走南闯北,已然有了自己的一片商业天地。他们有去天津卫倒腾洋布、洋油、洋车子的,有把彭城的瓷货贩卖到四面八方的,有把曲周有名的曲面、小米、手工挂面、粉皮粉条等农特产品运到大城市的。还有那卖故衣的、卖脂粉首饰的、卖铁铜器的、买卖私盐的等等等等。曲周的古商人大都坚持“智、勇、仁、强”的经商原则,仁厚取财,而且“富而行其德”,大行义举,拿出钱财做修桥铺路的善事,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有生力量。
  
 曲周古商业活动至今有的仍留有遗址。有名的古建筑遗址,后来成为地名的,便是那老会馆、小会馆,其实都是山西会馆,足见晋商在曲周的规模和影响。现在在河西北甫的滏阳河边,有一座庙,里面敬奉的是武财神关老爷。那庙里天天都有人伺候着,初一十五香火不断,每年的庙会还都要唱几天的大戏,很是热闹。你道是座什么庙,庙门上书四个大字“山西会馆”。

挑灯夜话32之曲周纪事(六)

2. 挑灯夜话37之曲周纪事(十)

挑灯夜话37之曲周纪事(十)
  
                                          
 凤凰带来好风水
  
 四大尚书传家乡
  
 前文说到,曲周县有凤凰城之称。因了那凤凰大仙在草桥上下的凤凰蛋,给曲周带来了好风水。凤凰下一个蛋,就出一个大官,多大的官呢,老百姓说是尚书。下一个凤凰蛋就出一个尚书,小官不计其数,半斗米你能数清楚吗。也是,明朝曲周真出了“半斗米”的官,一朝四尚书历史罕见,四品以上大员多达30多人,有“半朝官员出曲周”之誉。这是因了凤凰城的传说,还是重视学习导致人才辈出,抑或是裙带关系“互帮互助”,或者是三者兼而有之吧。反正现在曲周人提起来这一段历史上“学而优则仕”的高潮,仍然津津乐道。
                                          
 那四大尚书,即万历朝兵部尚书王一鹗、南京户部尚书陈于陛、崇祯朝工部尚书刘荣嗣、南明时期隆武政权的吏部兼兵部尚书路振飞,自要向大家介绍一番。前文说到那么多牌坊便是对他们功名政绩、家族势力的肯定与展现。
                                          
 先说说名声最大的王一鹗。王一鹗字子荐,号云衢,曲周县东街人,他机警聪敏,通达干练,立朝四十年,文治武功,皆有建树,其事迹不仅见之于志书,而且在曲周民间广为流传。幼童时聪慧异常,时常语惊四座,令人称奇。五岁识字,过目不忘,七岁时即能赋诗,十八岁中举,十九岁进士及弟(明世宗嘉靖癸丑三十二年(1553)考中进士)。未及弱冠之年就登宦籍、取功名,可谓少年得志,在四大尚书中是最年龄最小的。他经历了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年号万历)等三个皇帝,虽然是文官出身,但精于军事,长于用兵。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刚满二十岁就任南京刑部主事,(明朝在南京也设立六部,其权力远不如北京六部,但是南京六部也有一定职权。主要是因为南京所在的南直隶地区辖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省之地,不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三司职权由南京六部负责)。不久晋升为郎,他经手案例无数,皆以公断而受称颂。调任兵部职方郎后,恰值黄司徒由于减发军饷,激起士兵哗变,黄司徒被杀。为平事态,王一鹗单骑于军中,以德以理为众士兵所折服,平息了军乱。在任建宁知府时平息了倭寇,受到皇帝的嘉奖。在任山东按察副使时,在密云练兵筑台,敌不敢犯。在任都察院检都御史时,率领民众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政绩斐然。在任副都御史巡抚宣府时,威震敌胆,上谷(今河北易县)、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渔阳(今天津市蓟县)诸镇安然无烽火,皇帝奖以金币,升兵部右侍郎。不久又升任兵部左侍郞协理京营戍政,后又升任蓟辽总督,开赴前线与辽兵对阵。在任此职期间,他采取了重大的军事改革措施,厚恤伤亡战士,优待降敌,爱护将士,并开关禁,兴边利,允许边民与辽民通商。凡此等等,深得军心民心,边界固若金汤,辽军来犯无一次获胜。因功绩卓著,万历皇帝再次重奖金币,并擢升为兵部尚书。在任兵部尚书时,他再次进行了兴利除弊的改革,淘汰了锦衣冗员,抑止了白丁冒领,规定了武将赏罚升降的条款,使军容、军纪有了很大的改观,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为此皇帝再次奖以金币,并加封太子少保。由于积劳成疾,卒于万历辛卯年(公元1591年),享年五十八岁。王一鹗少年出仕,驰骋南北四十年,功在国家,名震朝野,宰相徐文贞曾说:我有四百个门生,但数王一鹗是国家栋梁之才。王一鹗死后,万历皇帝十分悲痛,赐重金修建坟墓,规模宏大,牌坊高巍,并御笔亲撰碑文悼之纪之。
                                          
 南京户部尚书陈于陛,号荩斋,曲周县堤上村人,出身于农家,自幼勤奋好学,“公生而沉毅,为文章率倾其坐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考中进士,最初在庆阳(今甘肃省)任推官(推官一般为正七品,掌理刑名、赞计典),吏部主事等职。隆庆时,为给太子朱钧(后为帝,年号万历)选择东宫讲宫(太子的老师),召集群臣商议,大家一致认为陈于陛品学兼优,道德文章俱佳,被封为翰林待诏,教太子读书。由于他恪尽职守,教育有方,深受隆庆皇帝赏识,称赞他:“陈讲官纯良端雅士也。”并御笔亲书“恭慎”、“经帷效勤”相赠。张居正做宰相时,陈于陛不畏权势,刚正不阿,受排挤辞职回籍,“家居养亲课子,为圃为农”。张居正死后,他二次出山,任右副都御使,后升任司空,督修京城,在施工中严格质量和监督,提前竣工并节约五万余金,受到皇帝奖赏,晋升为左司马总督漕运。他整顿漕政,保证了大运河畅通,成绩甚大,且有余金十三万。后由兵部左侍郎、户部左侍郎晋升为南京户部尚书。陈于陛治家严谨,以诗书传家,对其弟陈于阶执教甚严,后来陈于阶也考中进士(万历三年(1575)进士),官至怀隆兵备、负有盛名,当时有“一门双进士”的美称。也因功绩卓著,其祖父陈思孝,后被赠封为兵部右侍郎;其父陈善礼,生员,后也被赠封为兵部右侍郎。他为官兢兢业业,一生清正廉洁,去世时行囊中只有八两银子。幸得朝廷“赐祭葬”才把陈于陛的丧事办了。
                                          
 工部尚书刘荣嗣,字敬仲,号简斋,别号半舫。曲周县四夫人寨村人。幼年父母早丧,跟随叔伯生活,自幼聪颖异常,十岁即下笔成章,当时的郡守南居益、司理张凤翔对其“以国士待之”,求取文章者络绎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及第,初授户部主事,管银库,后调吏部主事。与大太监魏忠贤同朝。魏窃权专制,声势显赫,胡作非为,结党营私,刘荣嗣不与其同流合污,与多位大臣竭力反对阉党。他在山东任参政时,严词拒绝为魏忠贤建生祠,把生死置之度外。崇祯五年,任顺天府尹,他用法平恕,王公贵族都有收敛,把京都之地治理得秩序安然。他常和当时著名的文人郦道元、贾浪仙等研究诗词文章。崇祯六年,河政大坏,崇祯任命刘荣嗣为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提督军务。后人尊称他为“刘总河”,他亲自勘察,事必躬亲,施工费用预算为五十三万两银,结果只用了二十八万两。但遭到首辅王应熊等人的陷害,说他治河失策,下狱问罪。在狱中,他以诗言志,著述甚丰。直至崇祯十一年才保放,不久死于旅途,卒年六十八岁,后经其子上诉皇帝,才平反昭雪。刘荣嗣在朝二十年,政声卓著,反阉党,兴水利,德被民生。他还是位很有名气的诗人、画家、书法家。
                                          
 南明时期隆武政权的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兼兵部尚书路振飞,字见白,号皓月,曲周东关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初任泾阳知县时,就敢和阉党魏忠贤斗。崇祯四年升任都察院监察御史,他不畏权贵,仗义执言。崇祯六年巡按福建,勤勉于事,固守海防。崇祯十七年,崇祯帝吊死煤山,福王立于南京,重用奸相马士英等人,路振飞被罢官。弘光元年唐王朱聿键(即南明隆武帝)自立于福州,先后封路振飞为左都御史、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职。官爵累至左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官至一品大员并亲赐玉带。虽然唐王比较明智,路振飞也肯效力,但力量悬殊,终不抵清兵,败亡走海岛。永历元年(1647年)永明王诏路振飞赴任,不幸死于中途。路振飞以“指奸、锄佞、不党、不阿”为人生信条,为官为民,为政为君,苦心孤诣,矢志抗清,力保南明,被称作“明末文天祥”,为世人敬仰。
                                          
 一朝四尚书,从最早于1553年考中进士的王一鹗到最晚于1647年去世的路振飞,前后不到一百年,甭说在个下州小县,就是在名都重镇诸多高官出于一地也是难得一见。这一时期,官居台省的曲周籍高官就达十多名,你想想,这些尚书们、省长们,还有老师门生,这一时期曲周还出了半斗米的地市县级官,他们就是没有结党营私,其关系和势力是你我等难以想象的。再加上“官二代”、七大姑八大姨、结交的权贵绅士,来往的商贾儒生,如此人等在这百十年来,把个曲周县书写出了有多少官宦故事,爱恨传说。其中《玉堂春》便是王三公子和周玉姐的爱情故事,咱另文再表。各色人等与荣华富贵,再有能耐也拼不过时间的滴滴答答,皆被堙灭在滚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一朝四大尚书成为曲周历史上值得骄傲的一个伟大时期。

3. 挑灯夜话30之曲周纪事(四)

挑灯夜话30之曲周纪事(四)
                                          
 渊源文化持久长
  
 民谣俗语唱家乡
  
 曲周城之妙,有众多民谚在述说。比如“三山不见,四海不干”之说,比如“广府好城墙,曲周好牌坊”之语。再比如“不出城,三座桥,出了城(向东),过吊桥,走东关,桥摞桥,铜佛殿、三官庙,校场操兵真热闹。”等等,描写的都是家乡的美好历史,曲周人引以自豪的故土情怀。
  
 “三山不见,四海不干”中的“四海不干”,指的就是城内构筑城墙取土时留下的几处海子。说是“四海”,其实至少有七处。其面积之和,占了整个城池近一半,星罗棋布般散落在城内。东西大街南边有三处,从东到西分别称为东海子、南海子、西海子。分别在东街、南街、西街三个村,海子之间有住户相隔,其中以南海子为最大。记得上初中时,城关中学就在东海子和南海子的北面,上体育课有时就围着海子跑,跑一圈一节课也就下来了。路北从东到西也有三处水面,紧挨着只有一路相分,统称为北海子,也是中间的最大,位于东街和北街村东。还有一个海子在县城的西北角,位于北街,因其形状像元宝,故称元宝海子,后成为渔林队办公及繁殖鱼苗之地,七十年代县畜牧局指导其养殖非洲鲫鱼(罗非)成功,也算一个小科研成果。由于曲周县城海拔低,地下水位高,又有滏阳河相通,因此大旱之年这些海子也未曾干涸过,故有“四海不干”之说。现在不同了,海子因周围群众不断填海建房,已小了许多,护城河除西部留有一点旧址外,已全部填平建房,海子与外水隔绝,成为死水臭坑。西海子早已干涸如平地,民宅建的差不多了,北海子东边的一个坑已全部填平,建房筑路了。“三山不见”,哪三山难以说清。曲周地处华北大平原,一望无际,“曲宅平畴,无岗阜”,甭说山,连个小土丘也难找得到。“三山”之山,实是那皱、漏、瘦、透的太湖石之假山,或色如墨声如磬的灵璧石之摆件。古曲周不仅出了很多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比如明朝红极一时的“一朝四尚书”。也因了地域关系,是不大不小的漕运码头,商贾云集,富者贵者也很多。他们无论在哪里,自要在家乡建设庄园花园。打造庭院园林,建设亭台楼榭,那太湖石自必不可少,高屋大堂,灵璧石也是少不了的。因此玩赏奇趣之石便成为一时之风气。最有名的为三个,一个在县衙“三堂”前的院子里,高大威严,是县老爷的至爱,闲暇之余,都要观赏把玩一番;一个在文庙的花园里,文秀中透着灵气,与那月牙河互为主宾,相映成趣;还有一个在某大家族的深宅里,有人说是南街的杨家,也有人说是东街的王家,还有人说是东关的路家,皆为省部级高官,那府第宅院自是不一般,太湖石何止一块,且皆为上等,“来往无白丁”,普通百姓连那大门都进得不去,自是难以见到。清初河朔诗派翘楚刘逢源(曲周相公庄人)写过一首《云麓斋中灵壁石,余戏而取之,后为文符中道夺取》的诗,(云麓是明末工部尚书刘荣嗣之孙刘佑的号,文符,是南明隆武政权吏部兼兵部尚书路振飞的次子路泽溥的号。皆为高官之后,风云人物。)诗曰“寻远楼中灵壁石,嵌空玲珑不盈尺。怪石作供效坡仙,取向书斋娱朝夕。路子途中巧夺去,此公癖甚元章癖。袖中东海千计得,睨柱谁能返赵璧。自古高人不厌痴,多君此意良不惜。共约袍笏拜此君,愿订石交获三益。”足见当时玩石成风,爱石成癖。据悉,上世纪五十年代,祖籍曲周县城南街村的著名兰石画家彭八百先生爱兰如妻,嗜石如子,曾藏有“三山不见”之一石,刻上兰草、书法、图章等以示珍爱。八十年代初,县文化馆在一次文物展览时,曾展出过一块“三山不见”之太湖石,真是漏的奇怪,透的可爱,但后来搬来搬去不知所踪。
                                          
 “广府好城墙,曲周好牌坊”。广府即现在的广府古城旅游区,春秋时是为“曲梁”,已建有城池。其一直是冀南的一个地域性政治中心,城池愈来愈大,城墙越修越好,便有了好城墙的名声。它不在曲周,文外不表。单说这“曲周好牌坊”,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寺庙以牌坊作山门,或用来标明地名,还有大家族在祠堂前设牌坊的。曲周自古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学风浓厚。特别是明朝及清朝早中期,学子源源、人才济济,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深入人心,科第不断。此一时期,参加府县院试考取秀才的不计其数,参加省级乡试中了举人的有三百余人,八十多人入会试进殿试,参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国考,成为进士。清中晚期,社会动荡,习武者众,武进士达三十多名。看看范进中举,多难呀。这么多人考取了功名,自是要放官的。随着个人拼搏,功成名就,为这些高官重臣歌功颂德,光宗耀祖,牌坊自是重要产物。曲周历史上有多少座牌坊,因时空跨度较大已难以考证,说七、八十座的居多。县有关部门曾在凤城路东关、北甫段考察,短短数百米的路段竟然发现了牌坊基础、构件十多组,有的间距只有20来米,是当之无愧的“牌坊一条街”,也足见曲周牌坊之多。
  
 明万历朝的兵部尚书王一鹗家族就有十架牌坊,创下了曲周家族牌坊数量之最。如“敕封”牌坊,位于凤城西路,坊主是王一鹗的父亲王世爵,为其封为主事时所立,建于明世宗嘉靖后期。“进士”牌坊,位于凤城西路,为王一鹗考中进士所立,建于嘉靖三十二年。“大中丞”牌坊,位于凤城西路与郦商街交叉口东侧,明神宗万历皇帝为王一鹗担任顺天巡抚时所立,建于万历十年。“奕世尚书”牌坊,位于凤城西路县委党校前,坊主为王永、王世爵、王一鹗祖孙,建于万历十五年,王永是王一鹗的祖父。该牌坊是曲周规格最高的,其重檐歇山顶,由四根霸王柱支撑的“三间四柱”式,中间两柱高三丈有余,旁边两柱高两丈有六,每根柱前后各护有戗石两块。每块戗石上雕有大狮一,小狮二。石柱前后两面刻茶花、牡丹花纹,石柱之间的梁枋,明间用镂刻麒麟园环图案联接。明间梁枋长两丈多,上面书有“圣旨”,牌坊高大巍峨,颇为壮观,十里开外都能看得见,相传即为“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处。“三世恩光”牌坊,位于城内北街,为赠兵部侍郎王永、王世爵,兵部左侍郎王一鹗所立,建于明万历年间。
                                          
 在曲周县城内,原来至少有六架牌坊是为牛玺、牛山木、牛维炳祖孙三代所立的。其中一架为“恩荣天赐”,是为牛玺封赠知县时所立。为牛山木所立的有“恩荣坊”一架,是为其考中进士时所立;“风纪边关”坊一架,是为其任职山西按察司佥事、口北道兵备副使所立,以纪其在代州等地的功绩。为牛山木、牛维炳父子所立的有“世进士”坊、“台谏传芳”坊、“父子进士”坊等三架。      除为当地名流歌功颂德的牌坊外,还有一些是表彰孝子烈妇的牌坊,提倡乐善好施的牌坊,纪念任职曲周的清官廉吏的德政牌坊等。这些牌坊都是由上等石料制成,击之有铜声,刻有文字和精美的纹饰,牌坊大多跨街而立,大小不一。这些牌坊其实有的是牌楼,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但长期以来老百姓对“坊”、“楼”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牌坊和牌楼分柱出头或不出头,在街上大都是冲天式柱出头,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在北京的牌楼中,规模最大的是“五间六柱十一楼”。现如今,要想看到老牌坊,只有到依庄乡的南寺头村,这个曲周县最大的村庄,还有一架明朝太仆寺少卿张师孟的“三朝恩命”石牌坊巍然屹立,默默地讲述着历史的变迁,成为“曲周好牌坊”的独一幸存者,弥足珍贵。而今人,已在县城的东、南、西三个进城口树立了三架仿古新牌坊(其实是牌楼),南门为“三间四柱”式,其它两个为“五间六柱”式,阔超十丈,涂红抹绿,雕龙画凤,十分的雄大壮观。过了牌坊,便权当进了城门,再往里就是市区了。其名字分别为“崇化”、“景盛”、“永安”,与古城门之名相同。
                                          
 还有那出城向东的民谚,一直传唱着。之所以向东,是因为东面就是“距县治四百步余”(我亲自步量了一下,这四百步余得按双腿各迈出算一步)的滏阳河。县城南、西、北都是荒野小村,唯独东面,因了那滏阳河,是为周边百里没有的水旱大码头,滏阳河东侧的北亭街,就是货运中心兼批发大市场。不亚于北京的秀水街,武汉的汉正街。因此说,城里是政治中心,这里就是经济中心,一路全是买卖字号,红火的很,自然各种建筑就多。民谚道,不出城,三座桥,出了城,过吊桥,走东关,桥摞桥,铜佛殿、三官庙,校场操兵真热闹。不出城的三座桥,说的是那文庙大门内泮池上面的三座石桥,泮池呈半月形,俗称“月牙河”。文庙共有三个门,中间正门,叫作“棂星门”,左右各有角门,分别叫“金声门”和“玉振门”;从这三个门进去,在泮池上对应有三座小桥是也。出了城,过吊桥,吊桥城城都有,早晨放下供人通行,黄昏吊起防盗防匪。走东关,桥摞桥,在滏阳河和县城之间,有一个小河沟叫透堤渠,起之城南的黄口闸,向北而过。这是条人工河,因县城地势低,滏阳河是条半地上河,就用此河阻隔滏阳河向县城浸透之河水。在这个河上有一座桥。是一座砖造的拱桥,中间一个大拱桥洞,两侧分别有小拱桥洞,两个小拱不在大拱的两侧,而是在侧上,所以人说“桥摞桥”。桥护栏是二尺多宽的青石条,也是中间高的拱形,很是好看,也很实用。小时候常在上面跑着玩,人们也常坐靠或放置东西,便被磨的锃光青亮。是为“通济桥”,与赵州安济桥、广府泓济桥同宗,还都是“济”字辈儿的呢,只不过是地儿小、桥小,名气也小罢了。乾隆十二年知县劳宗发曾重修,另加石刻砖雕,甚是精美,民间俗称“ 三眼桥”。现在透堤渠被修成了盖板涵洞,也即整个河上全是桥了,那通济桥自是没了用途,青石条的护栏更是没了踪影。自此再往东行,过了滏阳河,到了东桥镇(今河东),便有那铜佛殿、三官庙耸立,在那经济中心地带建设,自是不一般,不仅庙宇较大,规制齐全,而且香火极旺,钟声阵阵,青烟缭绕。铜佛殿(资料不详,待补)在凤城路南原第一供应站处,三官庙(三官庙供奉的是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大帝为尧,地官大帝为舜,水官大帝为禹)在凤城路北,与铜佛殿相对,剪子姑(两条路如剪子般)旁边,至今仍为当地地名。校场操兵真热闹。校场是当时驻军操练及比武的地方,据史记载,曲周县最早有驻军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此应该是正规军。为维护一方平安,县里有乡勇民团,还有快手捕快,自要训练。在教头的带领下,天天队列方阵,喊杀震天,比武格斗,骑马射箭,自是热闹非凡。它位于现在的国防桥北一公里路西,也即东桥镇的东北角,因当时校场旁边有一庙,供奉神灵不详,当地人称此处为校场庙。

挑灯夜话30之曲周纪事(四)

4. 挑灯夜话35之曲周纪事(八)

挑灯夜话35之曲周纪事(八)
  
  
 历来兵家必争处
  
 民不聊生因战祸
                                          
 曲周之地,历史悠久。也因之,历来为兵家必争,自古以来多有战乱,民众深受其害,文首说的巨鹿之战便是。在此之前,还有个窃符救赵的故事,曲周县属赵地,距赵国首都邯郸只有五十公里,兵害自然波及。这一仗打了两年。这也是曲周人研究认为是史上有记录的第一次战役,故事不再赘述。而再往前倒饬,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黄帝、炎帝、蚩尤从征战到融合,也缺不了这块古老的土地。
  
 战国时期常常兵荒马乱,秦灭六国,还没消停又是灭秦兴汉,打的是不亦乐乎。汉景帝三年(前154年)晁错抓住赵王刘遂的过失,将赵国(封)地常山郡收回,引起各诸侯怨恨。赵王兴兵反汉,汉将栾布与郦商(即前文说的曲周侯)兵合一处,掘漳河放水淹赵国首都邯郸,邯郸城被水灌毁坏,赵王刘遂自杀。曲周等诸县受灾严重,是为“水淹赵王城”。而“刘秀战王郎”,说的是新莽地皇三年(22年)王郎(刘子兴)割据邯郸称帝,淮阳王刘玄派最高指挥官(大司马)刘秀,以恢复汉室为名,一路招兵买马进攻邯郸,连战连胜。王郎支撑不得,遂派人谈判投降,刘秀不允,对邯郸城发动历时二十余日的猛烈攻击。五月一日,王郎的兵家教师李立打开城门迎接刘秀军进城。王郎乘夜逃走,被王霸追捕擒获,就地斩首,曲周时为战场也。东汉晚期又兴起了张角等人领导的黄巾军起义,曲周参加黄巾军的人数很多,受战祸很重。这个起义逐步导致了东汉的灭亡与三国时期的到来。
                                          
 三国争霸,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群雄逐鹿的年代,那过日子就是天天打仗,老百姓还能有好?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天不打仗手心就痒痒。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魏都邺城,魏王曹操、后赵、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在此建都。因是都城,改朝换代自要攻来夺去,便有数不清的血战。曲周离那里不足二百里,自是兵家争夺之地,不是战火硝烟,就是征兵掳人,还得交税纳粮去拥军,自然民不聊生。凡此等等,无论朝代更迭,还是匪盗作乱,受害的总是百姓。闲话休提,重点说说曲周历史上还有哪些重要战役。
  
 赵魏之战。在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羯族农民石勒自称赵王(史称后赵),后其侄子石虎夺取后赵政权,迁都邺(今河北临漳县),大兴土木,掳杀汉人,永和六年(350年)石虎养子汉人冉闵杀后赵主石鉴自立为王,改国号“魏”,大杀羯族二十万人。后赵石袛立即起兵反魏。永和七年(351年),石袛联合鲜卑族(前燕)羌族(后秦)夹击冉闵。冉闵战败被擒,魏国灭。赵魏之战,绵延几十年,曲周正置战区,百姓深受其害,不得安宁。之后不久发生的燕秦晋争战,曲周仍是战区,还一度是主战区,你争我夺,你逃我追,狼烟不断。
                                          
 在唐朝,有“李德裕言讨刘稹”之战。唐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曲周在所辖范围)节度使刘从谏去世,其侄刘稹看这节度使不错,就想接班,那唐武宗自然不允许,这官职是我家的,不是你家的。刘稹一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凭借自身势力抵抗圣命,我有刀枪我拍谁,自己当就是。武宗想你小子还耍楞那,随派宰相李德裕言讨伐刘稹。并命令魏博、成德二节度使何弘敬、王元逵分别为东面及北面讨使,分取洺、邢二州。何弘敬一部亲率大军渡过漳水,攻磁州,又克肥乡、平恩(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并入曲周县)两县,杀伤甚多。
                                          
 说宋朝,杨家将人尽皆知,杨家将与曲周恐就知之不多了。宋太宗雍熙三年,即辽统和四年(986年)3月,宋军开始大规模北伐,史称“雍熙北伐”。宋军兵分三路:东路以大将曹彬为帅;中路以田重进为帅;西路以潘美、杨继业(又名杨业)为帅。辽国萧太后率儿子圣宗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宋三路大军前后战败,西路军杨继业壮烈殉国。偷鸡不成蚀把米,宋王朝从此放弃了收复幽州的打算,对辽国的战略也由进攻转为防御,并在保定一线,西到太行山,东到海滨塘沽,修筑界河,设镇驻防。此后,在曲周东西一线多处安营扎寨,成为抵御辽军南侵,保护京都开封汴梁的一道重要防线。因为当时曲周处于漳河、黄河故道,终年积水,便在漳水南岸设黄洋水寨,后演变为前寨村。前寨村南10余里设立了五个大营(今老营村等),一度由宋将杨延昭(杨继业之子)驻守(称定远军)。杨延昭率宋军在曲周多次与辽军作战,屡次获胜。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9月,辽兵从多处入侵宋朝北部边境,为加强曲周大营的防御,寇准上奏真宗皇帝,派杨宗保穆桂英夫妇为主将,来此地驻守。他们夫妇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在边关与辽军作战中屡立战功,受到真宗封赏,到曲周大营后,精心练兵,固防营寨。11月,辽国萧太后、辽圣宗亲统大将萧达揽等,领兵20万,分兵多路,大举南侵中原。萧太后、辽圣宗率领的一路大军途经曲周,在大营北的黄洋水寨被杨宗保穆桂英率领的宋军拦阻,穆桂英冲锋在前,奋力拼杀,并布下多处“迷魂阵”,使辽军不得前行,连吃败仗,几次冲杀都无法通过黄洋水寨。最后不得不绕道南行。战争的结果是议和,史称“澶渊之盟”。后来,驻守曲周大营的穆桂英准备分娩,为了给婴儿一个安静的环境,穆桂英随到大营东北10里远一宋军侧营,顺利产下一男婴,即杨文广。由于穆桂英母子在此侧营安顿并生活了一段时间,该营被称为安儿寨,后演变为安寨,是为现在的安寨镇驻地。有专家考证穆姓实为是杨文广妻子慕容氏之姓氏慕容一语的音转,但亦有人认为杨宗保和穆氏真有其人。不管怎样,巾帼英雄穆桂英大战辽军的故事,在曲周县民间广为流传。她摆的“迷魂阵”更使辽军晕头转向,节节败退,在民间已是津津乐道,传为佳话。
                                          
 元末红巾军起义,是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颍州。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又因其烧香聚众,亦称"香军"。其三路北伐,东路由毛贵率领,经山东、河北进攻大都;
  
 到明朝,发生了刘六、刘七起义。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文安人刘六(宠)刘七(寰)与齐彦名等在霸州起义,队伍发展到十几万人。十月部将杨虎、赵燧自西而来,转战于曲周、威县。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刘六、刘七与齐彦名率军进入广平、曲周、鸡泽等县与明军作战。后纵横黄河,江淮南北,转战冀鲁豫等八省,震撼了明王朝的统治,后刘六、刘七战死,起义以失败告终。
                                          
 至清朝,张善举攻克曲周。咸丰年间,连岁灾荒,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咸丰十年(1860年)夏,暴雨冰雹,庄稼无收,知县范守恒照样横征暴敛。四乡百姓联合起来抗粮,被打得四散奔逃,背井离乡。咸丰十一年(1861年)三月,张善举等义军(又称捻军)从山东西渡运河,二十日进驻邱县马头镇,二十三日,抢占槐桥镇,二十六日,直抵东桥镇(前、后河东)。二十七日黎明,义军全力攻打曲周县城。知县率乌合兵丁仓促迎战。辰刻,义军从城西北角攻进城中,官兵见义军英勇,各自逃命,土崩瓦解。横征暴敛的坏知县溃败逃往城南,被义军截杀。随后义军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这次战争救百姓于水火为史上不多。景廷宾起义。这是继义和团运动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02年4月,直隶南部广宗县东召村武举人景廷宾在巨鹿县厦头寺率众起义,树起“官逼民反”“扫清灭洋”两面大旗,有大量曲周人参加起义。并与义和团的残部联合作战,冀南、鲁西、豫北人民纷纷响应,发展到十六万人。后被清廷直隶总督袁世凯镇压。
                                          
 说着说着就到民国了。民国十三年(1924年)直奉二次战争,军队往来县境,征收大批骡马车夫及巨款解送战地,民众深受其害。是年冬,第二军、第三军北上,二军到,索款六千银元,搜警团枪支80支。次日三军又到,索款五千银元,枪60支,军队旦夕混聚,逼索万端。县长被逼的没办法,便夜行潜逃,拜拜了。之后,直南地区群众发动农民暴动,名“红枪会”。曲周县是“红枪会”活动重点县之一。当时中共直南党组织对运动进行指导,逐步由“抗匪保家”转向反对军阀,迎接北伐革命军道路上来。1926年3月,曲周县大刀会、红枪会、六离会组织民众进城,闯进县衙,那个曾被军阀赶走的县长又被不断觉醒的曲周民众赶跑了。
  
 历来兵家之争,匪盗之乱,何止这些。社会安定,民之福也,社会动荡,民之祸也。老百姓所期盼的,就是稳稳当当讨生活,平平安安过日子。和平安定,发展富裕的美好生活,是几千年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