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是在什么时期.

2024-05-09 08:40

1. 三国鼎立是在什么时期.

东汉末年,时间上,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184年-公元220年)。    事件上,是指从东汉末年亡国前夕,直至曹丕(cáo pī)篡汉称帝结束,持续36年的这段时间。-----------------《赤壁》

三国鼎立是在什么时期.

2. 三国鼎立是什么时期

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
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曹魏、季汉、东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称王称霸,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称为“三国鼎立”。

3. 历史上三国鼎力的结局是什么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三国鼎立的结局  魏国灭蜀国,司马炎代魏自立,国号晋,西晋灭东吴,最后结局三国归晋。

历史上三国鼎力的结局是什么

4. 三国鼎立的影响是什么?

三国鼎立影响有:
1、地缘政治方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军阀割据,各种势力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
2、经济发展方面,三个国家都积极采取系列措施,使得局面地区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3、军事建制方面,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由于魏、蜀、吴三国立国条件不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也有异,因而三国的军事建制也各有区别。

三国鼎立的标志:
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孙权称帝。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
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
222年,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 。之后不久,在诸葛亮、孙权的努力下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鼎立是中国历经秦汉大一统之后的第一大规模分裂割据,它的形成和原因是有一定的历史条件限制的。随着第一代创业人的逐渐去世,三国鼎立的局面也逐渐稳定下来。但是毫无疑问,大一统才是人心所向,随着司马家族的崛起,三国统一于晋,结束了百十年的纷争,这才是无可抗拒的历史趋势。

5. 最后是谁结束三国鼎力的?

葛亮字孔明,琅琊郡阳都县人。年幼丧父,投靠叔父诸葛玄。刘备在新野时,曾三次亲自登门相请,他为刘备制定三分天下的策略,刘备收复江南,以诸葛亮为军师,兼管左将军府中事。刘禅继位时,封诸葛亮建立府署处理政事。蜀国政事不分大小,全由诸葛亮决断。最后诸葛亮在军营中病逝。 

  诸葛亮自从二十七岁“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至五十四岁病逝,前后二十七年。这时间内,都是在征战中度过,不曾安闲一曰。在“征南寇丞相大兴师”,他“五曰渡泸,深入不毛,并曰而食”。渡泸水时遇到毒气正发,行军路上误饮毒泉。暑热毒虫饥餐露饮。七擒七纵,心力交瘁。又连续六出祁山,战争紧张,条件恶劣,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诸葛亮作为一国的丞相,要处理的事情,肯定有千头万绪,要曰理万机,不辞辛苦,“夙兴夜寐”,可见工作时间之长,“汗流终曰”,可见工作之重,说他是一个“工作狂”,一点也不过分。为报君恩,夙夜忧虑,他真是个“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的知恩图报之人。他时刻不忘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临崩寄臣以大事”的知遇之恩。他表示:“臣安敢不竭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又说:“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在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事无大细,全部包揽无遗,什么事情都不肯放手。 

   当诸葛亮听说张苞身死,便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他自此得病卧床不起。已到了“自觉昏沉,不能理事”的程度。便“暗暗拔寨,皆回汉中”。退回之后,将大军屯于汉中,自回成都养病。还有一次,他听说关兴病亡时,“放声大哭,昏于地上,半曰方苏”,在他屯兵五丈原时,“所啖之食,曰不过数升”,“自觉神思不宁”,“吐血数口,卧倒床上”。这些都是病情严重的表现。他说:“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他为了“先帝之遗意”,连年征战,竭精殚力,积劳成疾,他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可嘉的。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做法则是不可取。他用健康来换取事业,而事业未见成功,却英才早逝,常使人为之挥泪。 

   当诸葛亮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女人衣服时,司马懿问使者:“孔明寝食及事之繁简若何?”诸葛亮的使者回答说:“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主簿杨颙也说“某见丞相常自校簿书”,“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曰,岂不劳乎?”强支病体,出寨观各营。杨仪也曾劝孔明,处理政事,各有专责,上下之间,也有分别。并引古人说:“王公是坐而论道,士大夫是起而行之。”杨仪还借两个历史故事劝诸葛亮,操劳要适度,管理权限也要适量。他说:丙吉是西汉宣帝的丞相,有一次他外出看见有人在街上聚众斗殴,死伤者横于道路,丙吉却过而不问。有人问他为何不闻不问,丙吉回答:“民人斗殴,死伤归长安令,京兆尹来管。”陈平是西汉文帝时的丞相,一次文帝问他一年收入多少,他说:“不知,可问财政部”,文帝怒道:“你这个丞相是干什么?”陈平答:“上辅天子,下管群臣。” 

  谏议大夫王连也曾劝说:“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而孔明却说:“南蛮之地,离国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复甚难,今当亲去征之,可刚可柔,别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在他看来,别人都很难相信。他事事亲理,体力和脑力已用尽,正如司马懿所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宋代的范祖禹也有这种看法:“欲以一人之身代百官之所为,则虽圣智亦曰力不足矣。”与其说诸葛亮是病死,不如说是操劳累死。尽管他不愿意死,此时此地也不该死,但是他仍然怀着满腔遗憾死去。
最后,晋武帝司马炎结束了三国鼎力。

最后是谁结束三国鼎力的?

6. 历史上三国鼎力的结局是什么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
  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三国鼎立的结局 魏国灭蜀国,司马炎代魏自立,国号晋,西晋灭东吴,最后结局三国归晋。
   

7. 三国鼎立时期

刘备字玄德 刘禅字公嗣 刘馥字元颖 刘巴字子初 刘表字景升 

刘繇字正礼 刘璋字季玉 刘焉字君郎 刘岱字公山 刘永字公寿 

刘理字奉孝 刘协字伯和 刘晔字子阳

诸葛亮字孔明 诸葛瑾字子瑜 诸葛瞻字思远 诸葛诞字公休 

诸葛恪字元逊

曹操字孟德 曹仁字子孝 曹洪字子廉 曹休字文烈 曹丕字子桓 

曹植字子建 曹彰字子文 曹真字子丹 曹睿字元仲 曹芳字兰卿 

曹髦字彦士 曹奂字景明 曹爽字昭伯

孙权字仲谋 孙乾字公祐 孙坚字文台 孙策字伯符 孙翊字叔弼 

孙匡字季佐 孙朗字早安 孙韶字公礼 孙静字幼台 孙桓字叔武 

孙皎字叔明 孙峻字子远 孙綝字子通 孙休字子烈 孙皓字元宗
    
关羽字云长 关兴字安国

     
张飞字翼德 张昭字子布 张纮字子纲 张辽字文远 张郃字隽乂 

张温字惠恕 张松字永年 张既字德容 张俭字元节 张裔字君嗣 

张鲁字公祺
    
赵云字子龙 赵咨字德度

李典字曼成 李严字正方 李恢字德昂 李胜字公昭 李通字文达
    
夏侯惇字元让 夏侯渊字妙才 夏侯楙字子休 夏侯霸字仲权 

夏侯威字季权 夏侯惠字稚权 夏侯和字义权
    
荀彧字文若 荀攸字公达
    
程昱字仲德 程普字德谋 程秉字德枢

吕虔字子恪 吕范字子衡 吕蒙字子明 吕凯字寄平 吕布字奉先
    
周瑜字公瑾 周泰字幼平 
    
董袭字元代 董昭字公仁 董卓字仲颖 董和字幼宰
    
司马徽字德操 司马懿字仲达 司马师字子元 司马昭字子尚 
    
许褚字仲康 许攸字子远 
    
庞统字士元 庞德字令明 庞德公字山民 
    
丁奉字承渊 丁仪字正礼 丁廙字敬礼 丁谧字彦静 丁原字建阳
    
马良字季常 马谡字幼常 
    
王粲字仲宣 王平字子均 王双字子全 王朗字景兴 王连字文仪
     
陈琳字孔璋 陈群字长文 陈宫字公台 陈武字子烈 陈登字元龙 

陈震字孝起 陈翔字仲麟 陈珪字汉瑜
    
范谤字孟博 范康字仲真 
    
蒯越字异度 蒯良字子柔 
    
马腾字寿成 马超字孟起 马钧字德衡 
    
黄忠字汉升 黄盖字公覆 黄琬字子琰 黄权字公衡 
    
吉邈字文然 吉穆字思然 吉太字称平
    
贾充字公闾 贾诩字文和 
    
袁谭字显思 袁熙字显奕 袁尚字显甫 袁绍字本初 袁术字公路 
    
邓芝字伯苗 邓艾字士载 邓飏字玄茂 
    
孔融字文举 孔昱字世元 
    
管恪字公明 管宁字幼安
    
韩当字义公 韩遂字文约 
    
朱治字君理 朱桓字休穆
    
蒋钦字公奕 蒋琬字公琰 蒋干字子翼
    
徐晃字公明 徐庶字元直 徐盛字文向 
    
陆绩字公纪 陆逊字伯言 
  
傅巽字公悌 傅干字彦才 
    
何晏字平叔 何进字遂高 
    
杨阜字义山 杨修字德祖 
     
祖茂字大荣 伍孚字德瑜 吾粲字孔休 于禁字文则 毛玠字孝先 

满宠字伯宁 糜竺字子仲 简雍字宪和 郭嘉字奉孝 乐进字文谦 

虞翻字仲翔 阚泽字德润 薛综字敬文 霍峻字仲邈 廖化字元俭 

臧霸字宣高 祢衡字正平 卢植字子干 山涛字巨源 金祎字德伟 

骆统字公绪 鲁肃字子敬 顾雍字元叹 文聘字仲业 魏延字文长 

严畯字曼才 潘璋字文珪 步骘字子山 甘宁字兴霸 凌统字公绩 

崔琰字季珪 伊籍字机伯 法正字孝直 孟达字子庆 彭羕字永言 

费祎字文伟 秦宓字子敕 谯周字允南 耿纪字季行 左慈字无放 

华佗字元化 姜维字伯约 郭淮字伯济 郝昭字伯道 全琮字子璜 

辛毗字佐治 宗预字德艳 毕轨字昭先 桓范字元则 钟会字士季 

羊祜字叔子 郑玄字康成 陶谦字恭祖 檀敷字文友 岑眰字公孝 

审配字正南 胡邈字敬才 逢纪字元图 蔡邕字伯喈 田畴字子泰 

华歆字子鱼 秦朗字元明
    
太史慈字子义 淳于琼字仲简 高顺字伯平 毌丘俭字仲恭

三国鼎立时期

8. 三国鼎立什么时间形成的?

229年。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扩展资料:

三国鼎立后的经济发展:
一、吴据东南鱼米之乡,蜀据汉中天府之国,魏盘踞北方大片地区,三国都有较好的经济发展与强大的人口资源。
二、三国期间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三个势均力敌强国的出现,促使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全国各地都获得了极大的开发;促进了各地区人民和文化的交流融合,加快了历史的进程。
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的斗争,就是经济的斗争,三片经济寡头的兴起才会将中国割成三块政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