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的简介

2024-05-06 07:39

1. 陈达的简介


陈达的简介

2. 陈达的人物介绍

陈达,核科学与技术专家。1937年3月22日生于江苏通州。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核诊断学领域中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研究了在特定条件下各种核素的分凝规律及其关联关系,创造性地解决了裂变燃耗的测试技术难题。研究某些核材料在深度燃耗后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快速放化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创建了“增长法”诊断技术方法。创建了极端条件下诊断中子剂量的放化法。解决了在本底干扰严重、反应体系复杂情况下的放射化学诊断学的取样系数技术难题。领导并完成铀氢锆脉冲反应堆工程建设工作。

3. 陈达的人物简介

陈达(1892~1975),中国社会学家。又名邦达,字通夫,浙江省余杭吴山镇(今属仓前镇)人。现代中国人口学的开拓者

陈达的人物简介

4. 陈达的人物简介

陈1922年入私塾,1928年入醴陵国学专修班学习了四年,1932年考入国立无锡国学专科学校,1935年毕业。

5. 陈达三的个人简介

陈达三1882年生于铜梁县东郭乡岳阳村人。其父陈静轩,生弟兄三人,达三居二,家资中产,为当地世家。自幼聪慧,熟读诗书,18岁中秀才。他目睹知县贪赃枉法,出于义愤,为首联名向省控告,知县怀恨在心,欲加缉捕。1903年,陈达三被迫逃至成都,考取四川武备学堂,开始了戎马生涯。1906年,以成绩优异,被学堂保送到河北陆军军官学堂深造。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活动于上海、南京等地,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回川后,被清四川总督赵季鹤任命为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教官,不久又充任陆军第十七镇要职。清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时,他与川中革命同志联络响应,对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作过贡献。以后同朱庆澜先到东北,再赴广东,由革命后成立的陆军部分发去拱卫军任副官,继改任第八师骑兵团团长兼三十团一营营长。民国三年(1914年),功授陆军中校。调陆军部供差。民国五年(1916年)调任第八师募兵处处长兼总督练长。民国六年(1917年),应四川督军熊克武邀请回川,任督署上校参谋长兼讲武堂教官。民国八年(1919年),改任川军第一军少将参谋长。民国十年(1921年)川军援鄂,任援鄂军总参谋长。民国十二年(1923年),随熊克武入黔,组织讨贼(陈炯明)军,任中将参谋长。后随部由黔出湘入粤,计划被反动顽固派所破坏。仍折回四川,继续从事革命,与刘伯承友谊甚深。大革命时期,陈达三与四川共产党人杨闇公、吴玉章等真诚合作,成为坚定的国民党左派。民国十四年(1925年),陈达三与中共地下党四川省委书记杨闇公及军事特派员刘伯承等秘密策划四川军事,建立革命根据地。民国十五年(1926年),执行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持工农)”,以李筱亭为首的左派国民党,在重庆莲花池成立省党部,陈达三被选为监察委员,积极配合杨阙公、刘伯承进行革命工作。由于陈达三是川军的老资格,中共重庆地委决定他做上层统战工作。1926年下半年,刘湘在重庆开办军官训练班,由于与陈达三有师生之谊,他派陈达三负责,聘作该部高等顾问兼训练处监督,并与杨闇公、李筱亭、冉钧、漆南薰等担任教官,陈达三等人利用身份之便,做川军将领的工作,使刘湘部队校官以上军官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有所改变。他不负重托,促成了川军七军阀首领“易帜”。1926年底,按照蒋介石的授意破坏国共合作和统一战线,刘湘准备遣军东下,威胁武汉。中共中央为了牵制川军东出.保卫武汉,指示四川省委,以刘伯承为总指挥,发动顺庆、泸州军事起义,陈达三参加了这次起义的策划。泸顺起义爆发后,陈达三担任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刘伯承的驻渝代表,往来于重庆、泸州、合川、顺庆之间,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并负责筹集起义军需、军械后勤供应工作。

陈达三的个人简介

6. 陈达三的介绍

陈达三(1881—1927),重庆市铜梁县人,大革命时期四川国民党左派重要人物、川军宿将,1927年3月31日,在重庆三·三一惨案中壮烈牺牲,被评为革命烈士。

7. 陈达明的介绍

陈达明(1919— ),原名梁瑞琨,广东珠海市金鼎区人。

陈达明的介绍

8. 陈林达的其他

1956年入北京功德林大院改造期间,注意学习理论,改造思想,担任功德林学习委员会主办的《新生园地》编辑。1958年送昌平秦城农场继续改造。1965年入抚顺战犯管理所。1970年1月14日于抚顺去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