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口古镇的荡口文化

2024-05-16 02:58

1. 荡口古镇的荡口文化

【孝义之风代代传】荡口的礼让、孝义之风,代代相传。源于吴文化的谦让美德和儒家思想。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荡口尤为昭彰,汉有丁兰,晋有华宝,元末华幼武,明初华贞固。华幼武、华贞固侍奉母亲的“春草轩”从堠阳移徙鹅湖,历经数百年,堪称中国第一所家庭养老院。荡口还先后建起了怡老园、养萱斋等孝养敬老的场所,传承了“孝为行首”的优良传统。明代杰出书画家沈周为荡口华蒙养萱斋题曰:“南齐孝子千年孝,今代还生奉母人”。文征明赠华世桢诗曰:“祖孙继好兼三世,道义相看重百年。”明末忠臣华允诚一片丹心、冒死直谏、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一直鼓舞着华氏家族的子孙后代。恪守孝道,推已及人,博爱众生,务本济物。把“孝”衍化为“义”,是荡口孝义文化升华为实际行动的具体表现。荡口在明初华仲谆首设义仓,赈灾扶贫;明弘治年间(1503)华祯首建无锡第一义庄(比华云的义庄早约50多年);明万历年间,华察又创设役田接济族人;清乾隆年间,华进思捐义田1340亩,建立了华氏老义庄。至清末,老义庄义田数量达7000亩,规模在苏南独占鳌头;随后,华氏又相继建起了永义庄、新义庄、襄义庄、春义庄,另有徐氏义庄、殷义庄、须义庄等,全盛时全镇义庄近十所,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均为江南之首,在全国也属少见。荡口的义庄有着周密的规章制度,在赡族济贫、慈善解困、训养童蒙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义文化不仅使华氏家族长盛不衰,也营造了荡口地区民风淳朴、和谐安居的社会环境。“崇孝尚义”成为荡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诗礼持家奠基业】荡口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明洪武三年,鹅湖华氏始迁祖华贞固来到荡口后,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华贞固当年被朝廷征为孝廉通经儒士,他自幼好学,熟读诸子百家、佛道儒兼通,并能将其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家教理论,著有《虑得集》行世。“虑得”取自《大学》“虑而后能得”之句。后人把《虑得集》被誉为治家经典,荡口华氏子孙世代相传,为华氏家族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里,我们整理了华贞固“虑而后能得”部分语录,以飨读者。1、以义为利,积德为重。2、孝悌通神明,积善来百祥。3、取与之际,常存阴骘。以济物为心,种德於子孙。处事接物,宁人负我,毋我负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4、慈善之心忠孝之道吾家历代循守,伤人之财害人之事吾家积祖不为。5、人家成败,必有其由,为善则成,为恶则败,理之必然而无疑者。凡合理者谓之善,悖理者谓之恶。6、辛酉自省诗戒:勿贪可无悔,守分可无忧。坚制可无怨,克励可无求。7、训蒙习书:洒扫应对安详恭敬,言温气和意诚心正。笃学修身孝悌忠信,格物致知穷理尽性。仁熟义精为贤希圣,书此训辞子孙是听。8、遣怀自释:收薄田,住陋屋。著麄衣,吃淡粥。低头行,蜷足宿。勿贪财,休纵欲。善固穷,能忍辱。屈如伸,是为福。9、辞世:身居浮世上,心似浮云闲。悟彻从前事,逍遥天地间。在鹅湖这块风水宝地的浸润下,经诗礼文化的培植,荡口便成为“孝义之邦”和“名人摇蓝”。【小桥流水傍河居】荡口古镇东枕鹅肫荡,南挽南青荡,北连蔡湾荡,西接苏舍荡,古镇四周,河网密布。伯渎河与镇内的市河、北仓河、北新河、东新河、鳗鲡浜、银鱼浜、庙浜、新开河,纵横交错。湖荡、河浜、桥梁、舟楫和修复完善后的水池、水榭、水埠以及丰富的地方物产,组成了荡口亲水文化的美丽画卷。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赞美之词。清代诗人杜汉阶的竹枝词诗曰:“东南巨浸首鹅湖,绝妙烟波万叠图。云外青山遥映带,风光得似邑西无。”秦琦的诗曰:“鹅湖美色水深深,系棹携壶取次斟。询是水乡风味好,银鱼如雪细如针”。“侬有鸡头正堪采,鹅肫荡里泛青波。”杨南峰诗曰:“天知早稻上场来,故放晴光日日开。老酒深缸软草铺,与君同把太平杯。”文征明也有诗句云:“翘首鹅湖刚百里,遥怜岁晚客间身。”“浣女捶衣河滩头,客船停于屋檐下”。小桥流水、傍河民居,驳岸河埠,船只往来,形成了浓郁的水乡特色。根据古镇核心区保护性修复实施方案,修复建设的桥梁有 24座,有石拱桥、石板桥、廊桥,有单孔的也有多孔的,形态各异。这些桥梁演绎着荡口人积富为民、行善积德、造福桑梓、崇尚孝义的生动故事。荡口船的种类繁多,有米包子船、火轮船、航船、乌蓬船(亦称嘡嘡船),还有小网船、罱泥船、小画子船、蚱蜢船、放鸟船、龙船、浆船,以及救火、戽水的“洋龙船”,堪称船文化博物馆。由于水面广博,水上物产丰富,鹅肫荡内原盛产菱芡、鱼虾,尤以银鱼最著名,“岁亦不下万斛”。近年来,省级绿色无公害水产品青鱼、鲢鳙鱼、中华鳖驰名省内外。

荡口古镇的荡口文化

2. 荡口古镇的介绍


3. 荡口古镇有多少年的历史

荡口古镇,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1、荡口古镇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南鹅湖镇境内,西邻鸿山越国贵族墓群和泰伯墓,东与苏州、常熟接壤。占地面积20.68公顷。古名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
2、荡口古镇,距无锡市中心25公里,地处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无锡市五个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之一,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享有“小苏州”、“银荡口”之美誉。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更多关于荡口古镇有多少年的历史,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8eed741615837811.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荡口古镇有多少年的历史

4. 荡口镇的镇名的由来

无锡荡口是一个生机勃然的千年古镇,一片锦秀美丽的江南水乡。中国历史名镇之一。  荡口位于无锡与苏州交界处,有一块通灵宝玉似的水面称作鹅湖。荡口古镇的名称源于它的地理位置。荡口位于鹅湖之西,是鹅真荡的口岸,故名“荡口”。

5. 荡口镇的简介

荡口,古称丁舍和丁村,因位于无锡东南的鹅湖和南青荡而得名。是目前无锡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如今义盛河两岸,保留着成片的古建筑群,有北仓河老街、华氏始祖的老义庄、楠木厅、华蘅芳故居、三公祠、珍贵历史遗迹有思泉亭、步弓刻石、植福祠戏楼等。原荡口位于无锡市东南,东与苏州市相城区接壤,北与常熟市交界。境内土地平坦,河荡众多,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镇。 2004年,荡口镇与毗邻的甘露镇合并为鹅湖镇。鹅湖镇由甘露、荡口两片区组成,为无锡市6+1城镇组团之一。全镇总面积54.7平方公里(城镇组团规划面积为1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平方公里。截止到2009年2月,下辖辖2个社区、1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人民路社区、青虹路社区、甘露居委会、鹅湖村、青荡村、三新村、园通村、新桥村、圩厍村、谢埭桥村、群联村、蔡湾村、燕水庄村、桥村、松芝村、甘露村,总人口6.6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9万人。

荡口镇的简介

6. 荡口古镇的实用信息

 进入古镇就需买票,成人票80元,含华蘅芳生平事迹陈列馆、华君武漫画馆、华氏义庄、王莘故居、会通馆、钱穆旧居(亨得利钟表馆)。6-18岁未成年人、学生、60-69岁老人凭有效证件半票,1.4米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票。2016园林一卡通继续198元/张的价格不变,但使用范围新增了荡口古镇景区,而且顺应旅游市场和社会大众的新需求,对“园林一卡通”进行了智慧升级。  荡口古镇民间风俗有着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独特个性,其“四时八节”习俗特别讲究寓意,饶有生活情趣。过年是一年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重大节日活动,其习俗也最为讲究。大扫除、掸灰尘等准备工作从腊月中下旬就开始了。“灰”与“晦”谐音,掸灰除尘,既是为了干干净净过节,又冀望除掉旧年的晦气,迎来新年兴旺发达的好兆头十二月二十四是送灶日,俗话说:“小孩子巴(盼)年到,老太婆巴谢灶。”相传这天灶神爷要“上天奉好事”,百姓要吃素祭灶神,包素馅团子(俗称“谢灶团”),菜肴也都用豆腐、面筋、素鸡、百叶、腐竹、黑木耳、香菇等做成,很适合信佛吃素的老太太享用。腊月底蒸年糕很有讲究,先要把磨好的糯米粉兑水加糖和成湿粉,上蒸笼蒸熟,然后取出反复压揉,再做成各种形状的年糕。“蒸”取其蒸蒸直上之意;“糕”与“高”谐音,寓生活节节高之意。年糕多为金银之色,用黄糖白糖调色调味,形状有四方形、长条形、元宝形等,象征金银砖、金银条和金银元宝,期盼新年吉祥如意,财源广进。除夕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有许多讲究,饭里要放黄豆、荸荠,黄豆粒粒如金,象征大富大贵;荸荠色红形圆,且“荠”与“齐”谐音,象征齐整团圆、红红火火,此外还寓有财运亨通之意,因为本地喻称获得超乎想像的财富为“掘着一个大荸荠”。菜肴中必有鱼,“鱼”与“余”谐音,寓“年年有余”之意。除夕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晚饭后要放关门爆竹,不再出门了,但不能睡觉,得守岁。守岁要守候到子时过后,迎来岁首放开门爆竹,预祝新年大吉大利。春节习俗特别讲究。早饭要吃年糕和圆子,圆子是青白两色,年糕是黄白两色,切成小方块,意为高高兴兴、团团圆圆。孩子可以收到父母、长辈给的压岁钱,有的是乘孩子熟睡时藏在枕头底下的,有的是春节向长辈拜年时给的。出门见人要拱手相贺:“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年初一不许口出秽言,大人也不能骂小孩,否则将会带来一年的晦气;不能舞刀弄枪,连切菜刀也不能用,要切的东西预先切好,以此冀求全年平安祥和。年初五要接“路头菩萨”,即迎财神。相传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经商致富,被尊为财神。又传,为纪念明代抗倭义士何五路,所以称“五路财神”,家家供路头菩萨。蔡云有诗说:“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祭祀时都不燃放鞭炮,称之为“闷声大发财”。年初九是天生日,年初十是地生日,这两天家家户户都要斋干果、水果,点清香供奉。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里最热闹的一天,吃元宵、赏花灯,去甘露看珠灯,从清早一直闹到深夜,这是新年活动的高潮。过了元宵节就要干活了。俗话说:“一过正月半,打开橱门尽你看。”意思是说,过了正月半,家里已没有宴请客人的菜了。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有些特别。如有新老之分,去世不满一年的过“新清明”,扫墓祭奠得在清明的正日或以后;去世一年以上的过“老清明”,须在清明前扫墓祭奠。上坟必须添土,得挖两块长满青草的圆锥形泥土放上坟顶,将长草的两面对合。上坟习俗中还有一个规矩,严禁毁坏坟上草木,这对保护生态起到重要作用。清明节游鸿山祭扫泰伯墓,是本地又一风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青白团子,青团子是用麦叶打汁加石灰水和米粉做成,白团子则是米粉本色。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将麦饼或大饼用柳条穿了挂在梁上,到立夏日吃,以防“疰夏”。五月初五端阳节,鹅湖赛龙舟、划桨船是传承千年的习俗。上古时,吴地百姓“断发文身”,自比龙子。故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分析,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的图腾祭祖日。七月初七称“乞巧节”。《常州府志》记载:“妇女采集凤仙花染指甲,设瓜果祀织女星,以水盆曝月中,浮影以为乞巧之验;而士大夫家必以巧果相饷,果式不同,大约以面为之人物、花鸟无定形。”七月半称“中元”,是追荐亡灵的日子,要过“鬼节”。方志记载,这天“各寺观盛举盂兰会”。一般新亡故的要在正日,一年以上的则在十五以前,至今本地还流行“过七月半”,就是沿袭了这一风俗。七月三十日烧“九思香”,是苏锡部分地区特有的风俗。相传元末张士诚占据苏州、无锡一带时,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感动黎民,故在七月三十日张士诚生日,在地上砖缝里烧香祭奠。因张士诚小名九思,故称“九思香”。旧俗那天还要吃茄饼,茄饼是将茄子切成丝和入面粉中烘烤而成的饼子。十一月底有“起塘鱼”的习俗。渔民们将捕捞起来的第一网鱼分给亲友,吃一席以鱼为主的酒席,以庆贺丰收。

7. 荡口古镇的获得荣誉

2008年被确定为无锡市五个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之一,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4A景区。

荡口古镇的获得荣誉

8. 荡口古镇的地理位置

荡口古镇位于无锡市东隅,距市中心25公里,地处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这里自古就是区域性“水码头”,注入鹅湖的伯渎河西通京杭大运河;作为清水通道的望虞河穿鹅湖而过,北接长江,南贯太湖;现代交通便捷,距苏南硕放机场12公里,离京沪高速铁路无锡站1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锡太一级公路、锡张高速公路道口紧临荡口旅游景区;太仓港、张家港深水港仅40公里。公交:712、708(荡口古镇站)721、729、732(新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