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的儒家思想表现在论语十二章的句子是

2024-04-28 16:14

1. 孔子“仁”的儒家思想表现在论语十二章的句子是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仁”的儒家思想表现在论语十二章的句子是

2. 孔子的三个方面,仁的概念(必须要按论语十则里的来回答)急~~

"礼""命""仁"是孔子思想的重要概念,"仁"和"礼"之间是双向互含的关系,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命"是仁礼能否合一的关键。孔子在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时,立足于仁,着眼于礼,礼是一种手段,仁礼合一是一种最高境界。"仁""礼""命"的关系影响了儒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从伦理道德、社会政治等方面影响了中国独特文化传统的形成。

“仁”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是指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既要有尊重、关爱他人的言行(即爱人):平时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尽可能为他人着想,对自己不懂的神秘的东西(如鬼神、仪式等)要敬而远之,对身边的人要亲近并忠诚;你在身体力行地做的这个过程就是仁了。
譬如说:一个同学问你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是你真正弄懂有切身经验的你就教他;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还是一知半解,你就如实地告诉他说你还不太清楚,还在尽力地思考着这件事,弄懂时一定告诉对方。
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出:1)你推己及人的道理一定是自己行无大碍、切问而近思得来的!2)这里排除了一个急功近利好表现的因素,但又体现了一个为别人着想、急他人所急的情感。3)看出:你是一个一直在默默地追求着真理的人。看出你不是随便应付他人的态度。
 
“仁”第二层是“仁者,爱人” 
孔子认为具有良好性格品质的人也就是“仁人”了。这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品质?你是一个敢作敢为、沉静、坚忍不拔、勇敢、乐观向上的人,是一个做事认真敏捷、诚实待人、能将心比心的人。
 
第三层是“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这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君臣将“仁”行于天下就是实行“仁政”了。这个“仁”的要素就是“恭(谦虚、恭敬)、宽(心宽、宽恕)、信(诚信、信任)、敏(勤敏、敏捷)、惠(惠德、惠泽)。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仁政”就是靠每一仁人志士用关爱、尊重他人的言行举止来对待社会,并加强自身修养,最后社会就实现了仁的社会了!

3. 论语中哪一句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 仁的表现在《论语·雍也》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句。
此句意指: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论语中哪一句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4. 读论语,谈谈孔子的仁学思想及现代意义


5. 孔子《论语》中仁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引申为“爱人”(包含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一种道德观念.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尽管有许多不同,但“仁”的基本内容还是很明确的,这就是“爱人”.孔子极力鼓励人们“为仁”。仁”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论语》中计有109次谈到“仁”,其核心,孔子认为是“孝悌”之道,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对内,在自己家里.对外呢?那就是要“爱人”.怎样才能做到“孝悌”“爱人”?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换位思考.这就需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克己复礼”,要具备“恭,宽,信,敏,惠”等好的品质,同时为人处事还要小心谨慎,待人以诚,要能够“成人之美”.孔子与其弟子多次谈到“仁”,却从未给“仁”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只是针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谈论“仁”的不同方面.正是这种不同角度的论述,表明“仁”的博大与内涵丰富.“仁”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崇高而理想的人生境界。

孔子《论语》中仁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6. 论语中孔子论仁有几则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春秋战国孔子弟子《论语·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春秋战国孔子弟子《论语·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一个聪明的人,把仁德当做最有利的生活规范。”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春秋战国孔子弟子《论语·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春秋战国孔子弟子《论语·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春秋战国孔子弟子《论语·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

7. 《论语》中论说仁的片段,研究仁的内涵并探讨孔子在这方面的得失

仁二方面的含义,一是仁爱,是上级对下级,领导到群众要仁爱,这是工作方法。第二是仁德,是一个具有仁爱精神的品德,这是品质问题。
仁的本质是统治与被统治之间的润滑剂,缓冲器。虽然是润滑剂和缓冲器,但是第三方的,不被任何一方认可,孤独而寂寞。
孔子在这方面得到最大的收获是后世对他的高度认可,对他理论的追捧。收获,他去世后。
最大的遗憾就是第三方的润滑剂和缓冲器,不被任何一方认可,他孤独而寂寞;不被重用,像擦鞋布一样,用则使,不用则弃。遗憾,他在世时。

《论语》中论说仁的片段,研究仁的内涵并探讨孔子在这方面的得失

8. 孔子的论语中关于“仁”的是哪几则,最著名的是什么?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对人则有爱心 http://baike.baidu.com/view/188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