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去两千亿的滴滴到底怎么了?

2024-05-05 01:29

1. 跌去两千亿的滴滴到底怎么了?

 自从滴滴上市之后,就没有一天安稳的日子,这是程维和柳青都没有想到的,或许他们预料到滴滴在美国上市有不好的影响,但如此惨状是没有预料到的,程维高估了一家公司的能量。
      从七月六日开始,滴滴的股价便呈下跌趋势,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当天股价下跌19.58%,收盘价为12.49美元,跌破其14美元的发行价,虽然市场一片哀嚎,但大家显然还是对滴滴充满希望,毕竟是出行领域第一股,市场的期望值还是很大的。
       但截止目前,滴滴的股价已经下跌到了8美元,和最高点的股价相比,2000亿已经灰飞烟灭。 滴滴本就是一家依赖于投资的公司,成立以来还未实现盈利,股价暴跌意味着未来的发展没有资金,公司很有可能会陷入危机。
   为什么会到这种地步?曾几何时,滴滴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这个数据让曹操、滴答和一喂出行望而却步 ,但是现在,滴滴市场份额再被不断地蚕食,霸主地位即将不保。
      首先滴滴在上市初期就让人感到不解,在美股上市无可厚非,但是偷偷上市就无法理解了,照理说敲钟是上市的必备程序,而滴滴上市取消了新闻发布会和敲钟仪式,甚至在官方平台也没有宣布这个消息,好像生怕别人知道它上市,让人感到疑惑。
      到了后来,滴滴涉嫌泄露用户资料被调查,这时候的人们才恍然大悟,各种疑惑也都清楚了。在美国上市必然要受到美国的监管,而滴滴掌握着千万人的出行信息,这美股上市本就欠妥,更何况滴滴最大的股东是日本软银,第二是优步,这就更加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三者结合在一起,不管是谁都会感到担忧。
      企业能做到这么大,说明程维个人能力是顶尖的,但程维唯独少了 社会 责任感。一家掌握着国内出行领域的公司,在上市这种大事上却欠妥,虽然程维不是最大的股东,但是一票否决权只有程维才有,这也就说明了程维内心也是想要美股上市,并且这种想法是迫切的。
   自己做的错事只能由自己来承担, 面对现在卸载滴滴的浪潮,很多用户开始选择曹操、滴答一喂出行 ,虽暂时威胁不到滴滴的位置,但是长久以往,滴滴能否守住第一的位置还很难说。
       一个公司盈利很重要,但是也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如果不将安全放在首位,就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很难维系下去。 

跌去两千亿的滴滴到底怎么了?

2. 市值从800亿美元跌到不足80亿美元,滴滴出行到底怎么看?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本身就不看好滴滴出行的后续发展,滴滴出行也会受到中概股退市危机的影响。
对于滴滴出行这样的企业来讲,当滴滴出行想要到美国上市的时候,滴滴出行的行为本身就不合理。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滴滴出行的系统中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如果把这些数据用于审计工作的话,这个行为本身就会严重伤害用户的个人隐私,甚至有可能会导致用户的权益受到伤害。在滴滴出行从美股上市失败以后,滴滴出行的综合市值也在进一步降低。
滴滴出行的综合市值已经不足80亿美元。
在滴滴出行刚开始上市的时候,因为很多人非常看好滴滴出行,所以愿意购买滴滴出行股票的投资者也非常多。在此之后,滴滴出行没有办法提交相应的审计资料,这也意味着滴滴出行将会正式从美股退市。在此过程当中,包括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纷纷抛售滴滴出行的股票,滴滴出行的综合市值总值缩水到了80亿美元。
很多人本身就不看好滴滴出行的后续发展。
对于众多投资人来说,因为滴滴出行基本上已经透支了未来的消费潜力,同时也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所以很多人并不看好滴滴出行的后续发展。特别是在资本市场里,包括滴滴出行在内的很多中概股随时有可能会从美股退市,所以很多中概股的股价确实不够理想,有些股票的市值甚至已经缩水了90%以上。
总的来说,滴滴出行只不过是众多中概股中的一个个例而已,如果想要在资本市场融资的话,美股市场可能已经不是中概股的优先选择。对于滴滴出行来讲,寻求新的业务突破将会是滴滴出行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

3. 本以为滴滴的市值会是2000亿美金,为啥被严重低估?

 刚好滴滴上市,买了几百股赚了点小钱。滴滴按照上市14的估值大概是到680亿美元,按照一年前的估值大概翻倍了。未来对照uber,lyft,大概可能到1000亿
   废话少说,估值是按照盈利以及发展潜力来计算,当然不乏那些被严重高估的企业。。。
   问题是,你认为2000亿就是2000亿?那些专家都不如你?
   对于滴滴本次IPO,资本市场声音两极分化。
   一名机构投资者认为,滴滴网约车业务自2017年以来订单量几无增长,主营业务增长慢,700亿的估值太贵了。
   而也有认为,滴滴是国内网约车市场龙头,对市场已形成“自然垄断”,未来想盈利并不困难,从这个角度而言700亿美元估值并不贵。
   我们可以把滴滴跟它的美国同行Uber 进行一下对比。
    第一、   Uber的总营收、活跃用户数低于滴滴,亏损也超过滴滴,且滴滴在网约车,营收等多方面业务上一直领先Uber。 
    2020年Uber营收111.39亿美元,调整后净亏损25.28亿美元。2021年一季度,Uber月活跃用户数为9800万人。 
    2020年滴滴营收220亿美元,调整后净亏损16.42亿美元。2021年一季度,滴滴国内月活跃用户数有1.56亿人。 
   Uber的总营收、活跃用户数低于滴滴,亏损也超过滴滴,且滴滴在网约车,营收等多方面业务上一直领先Uber。
    滴滴上市市值为670亿美元,以Uber当前市值925亿美元来看,滴滴上市市值为670亿美元并不算高。 
     
    二 、与Uber相比,滴滴的收入构成过于单一,中国出行业务业务营收占总其营收超过90%。 
   Uber营收结构更为多元,在去年疫情中,已试水几年的外卖业务崛起。2021年一季度外卖收入超过打车业务,占比60%,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货运业务也增长显著。
   在资本市场上,新增长能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三、 在多元化和海外业务方面,滴滴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020年一季度Uber在美国市场的收入占其总营收为58%,其中包括网约车、货运和外卖三大业务。而滴滴在中国的移动出行业务就贡献了总营收的90%。
   未来如果滴滴也试水货运和外卖市场,借助公司掌握的海量数据,很可能成为滴滴新的业务增长点。
   滴滴海外业务增长较快。 2021年一季度滴滴海外日均单量为460万单,从2019年起年增长率达到58.9%,但因未实现规模效应等问题,还没有实现盈利。
     
   所以,总得来看,滴滴相对于Uber 是便宜了一些,但也不是题主说的严重低估。
   题主所认为的2000亿美金的市值,就太夸张了。
   从各大资本的表现来看,他们认为这个估值还是有买入价值的。
   1.本次滴滴IPO并未向散户开放打新,主要由机构投资者认购。 (明显吃肉的机会,怎么能给散户) 
   2.自递交招股书以来,滴滴已获得10倍超额认购,即获得超过400亿美元订单,提前超额完成原定40亿美元的募资目标。
   其中,在开始招股前摩根士丹利就意向认购7.5亿美元,老股东淡马锡有意认购5亿美元。( 机构都要抢的,可见这肉有多香 )

本以为滴滴的市值会是2000亿美金,为啥被严重低估?

4. 滴滴正式官宣,将从美股退市,5800亿市值跌剩500亿,如何重生?

当公司出现决策方面的失误时,即便公司已经通过上市流程,该公司的公司市值直线下降。以滴滴公司为例,该公司抢占网约车市场,并成功赴美上市。好景不长,负面新闻影响滴滴公司发展,最终决定从美股退市。现如今,滴滴公司早就不复曾经的辉煌,公司市值缩水近十倍。
或许滴滴公司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重生。首先,滴滴公司明确公司定位,以一种更为良好的方式提高企业发展效力。其次,及时响应市场发展变化,为网约车司机提供更良好的费用。

方法一:明确公司定位在此之前,滴滴公司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吸引着无数投资商的目光。可是公司发展速度特别快,很难建立统一的审核标准,尤其是对网约车司机和网约车的质量。既然公司已决定继续发展,势必需要制定良好的公司定位。加大对网约车和网约车司机的双重审查。

方法二:保证网约车司机的服务和费用滴滴作为为司机和用户提供交流平台的商家,自然会收取一部分的佣金。可是,部分平台的佣金数额太高,平台发展快速,网约车司机却很难赚钱。滴滴作为行业佼佼者,更应该明确保障网约车司机的合法收入与合理佣金比例。既可以保证网约车司机的收入足够维持家用,又可以保证平台在提供渠道的同时,获得一部分收入。

总的来说,服务质量和平台优质程度是导致公司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平台为多方提供渠道支持,网约车为用户提供车辆服务。三方更应该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滴滴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不断地保障渠道安全性,调整佣金比例,保护用户隐私。

5. 滴滴上市后市值蒸发400亿美元,崩盘的结局已经不可避免,你怎么看?

滴滴出行因为安全原因多款APP被下架,市值也蒸发了很多,有人认为,这个崩盘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真的是如此吗?个人感觉未必,原因如下:

一、因为安全、费用等原因,滴滴被下架,对手们趁机搞事情。面对对手的冲击,并没有倒下
滴滴出行从一开始就进入烧钱模式,让很多人感受到出行的便利和便宜,大家纷纷选择了滴滴出行。随着滴滴出行市场份额扩大,滴滴出行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第一个就是安全问题。

滴滴出行的目的是让大家安全快捷地到达目的地,而这个愿望在2018年被击得粉碎。不仅有郑州女孩出事,还有温州女孩出事。虽然滴滴出行加强了相关的安全措施,但是,网友们对滴滴出行中存在的漏洞,依然有怀疑。
很多人也在事情之后卸载了滴滴出行,这也说明,滴滴出行在安全方面存在问题。滴滴出行之后加强了安全方面的审查,提升了准入门槛。这个做法与娱乐圈里的提升明星的门槛是一样的道理。

现在的一些明星,不是凭着演技,而是凭着炒作和流量当起了明星,这些明星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一个因为违法而身陷囹圄,一个因为在敏感地方拍照而退圈。官媒对此表示,要提升明星的门槛,不能让一些人随随便便就成为明星。
滴滴出行提升门槛的做法,挽回了一些声誉,但在补贴大战之后,滴滴出行的成本就增加了不少,还有给司机的权限相对较大,让消费者感觉,滴滴出行的第三方立场,是有问题的,网友对此进行了吐槽。

吐槽没有耽误滴滴出行的发展,他们通过努力,上市了。上市之后,就被报道存在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相关部门要求下架滴滴出行的APP,滴滴出行的股价下跌很多。滴滴出行紧急发表声明,安抚大家恐慌的心。
滴滴出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对手们看到这种情况,立马对打车领域进行大规模补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只要滴滴出行不见了,那么,出行这个大蛋糕,就会被他们替代。

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滴滴出行面临其他品牌的围攻,但是,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依然不少,每个月的月单量还超过了2000万的订单,市场地位,依旧稳固。这让对手们感觉很奇怪,为何被下架了,还能如此抗打?
滴滴出行之前积累的用户数量是基石,就算没有了新用户,他们依然可以凭着之前积累下来的用户来获得订单,可见滴滴出行在用户黏性上,下了很大功夫。

滴滴出行在上市之后遭遇的打击不小,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这只“虫子”,并未死去。要是滴滴出行采取措施,这个难关,会克服过去的。之后的他们,依然会风采不减。
二、虽然新用户不能注册,但老用户依然有需求,加上滴滴也在补贴,老用户还是选择了滴滴

滴滴出行被处罚了,新用户无法注册,但老用户依然可以下载和使用。在滴滴出行的招股书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司机想要赚更多的钱,而乘客则希望支付更少的钱,这是一个持久的挑战。
这句话的意思是平台想涨价,那就要想办法。要是不涨价,那就亏损。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亏损可以,但需要知道为何亏损。其中一个,就是补贴。而补贴是竞争类行业常用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不能持久。

在2018年,滴滴出行亏损了109亿,而滴滴出行补贴的数额,达到了113亿。这就是滴滴出行亏损的原因。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扩大了,在今年,他们遭遇了政策寒冬,因为国家的处罚来了。
其他品牌趁机加大了补贴力度,针对这种情况,滴滴出行也提供了一些补贴,为的是缩小与其他品牌的补贴差距,而滴滴用户的习惯已经培养好了,他们依然是那个在风雨中微笑的人。

有人说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被挤占了。这个说法没有问题,在被处罚以后,很多人因为信息敏感度的问题,卸载了滴滴出行软件,但是,在一些人的生活中,打车是刚需,看到滴滴出行也有补贴,也有一些用户又安装了。
这些都是滴滴出行为了加固护城河的方法。有人说,滴滴出行就应该跟某猫这样,凭着流量躺赢就好了。出行与购物不是一样的,出行需要考量的内容很多,还有就是滴滴出行的目的不仅仅是出行。

滴滴出行想要打造一个闭环,类似于苹果公司的闭环。虽然这个情况,到目前为止没有实现,但是,他们在这个道路上,奔驰着。这也是很多用户选择滴滴出行的一个原因。只是滴滴出行步子迈的大了一些,导致精细化不够,在之后的运营中,滴滴出行也在改进。

有人说,滴滴出行的员工已经罢工了,原因就是平台严且收入下降。这个情况的确存在,但这是滴滴出行出于安全方面的要求而设定的。这也反映了滴滴出行在很多细节上,加强了控制。

也有人说,滴滴出行被相关部门约谈了。是的,约谈的不仅仅是滴滴出行,还有其他品牌。约谈的目的就是加强自身的监管,还要兼顾出行的便利。不仅是滴滴出行需要考量的,也是其他网约车品牌应该思考的。
一个网约车,既要保障安全,又要出行便利,还要让乘客花钱少。这对于司机而言,只有多拉快跑才行,但是,这样就可能导致体验不好。顾客不给五星好评,就可能拉不到那么多的活,这就是一个矛盾循环体,还是内循环。

滴滴出行和其他网约车品牌只有在体验上做到个性化和精准化,才能让用户满意度提升,当然,这样就会提升市场份额。滴滴出行和其他品牌一样,都在想方设法。但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挑战。
国家的要求是对的,也是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滴滴出行等品牌自然也要遵守这个规章制度。但这个度,需要把握好,这样才能促进网约车的发展,滴滴出行也在努力着。

三、国家只是规范出行,并未取缔,对于滴滴而言,这是一个机会
国家对滴滴出行的处罚,很严厉,滴滴出行接受了处罚,也进行了整改,就目前为止,还没有到封杀的地步。可见滴滴出行在处罚以后的整改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国家没有取缔,对于滴滴而言,就是一个机会。

滴滴出行在出行方面的精细化调整,还在进行中,在其他方面的投入也加大了力度,这是他们亏损的原因之一。要是可以收缩战略,将出行作为核心,精细化和精准化一起发力,那么,滴滴出行就可以在出行领域,占据更佳的位置了。
滴滴出行在大家的质疑声中发展起来的,他们经过了市场的历练,成为一个大的品牌。虽然有人质疑他们不是滴滴一下,美好出行。但是,这是他们的美好愿望。

用一位大佬的话说,人总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作为网约车的代表,滴滴出行已经做了很多,离我们期望的满意度,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这也是他们提升的地方。很多人都知道炸天妇罗的匠人,他就是在一个事上,做到了极致。

演员也应该如此,就如同演员何冰所说,演绎的角色过程,只是演一个程式,而不是一个结果,结果是大家得出来。要是直接演绎结果的话,那就没意思了。何冰在《大宋提刑官》中饰演宋慈,就与《白鹿原》中的鹿子霖不一样。
他就是将演戏这个事情尽力做到极致,他为此还不用智能手机,还是老式的功能机。这样就可以将心思用在研究演戏上。当演员如此,出行方面也是可以如此。滴滴出行是不是参考一下?滴滴出行虽然在出行中的占有率很高,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的,这也是国家要求他们整改的原因。

要是他们在出行方面与何冰和那位匠人一样,把本职工作做好,而不是一味求大求全的话,滴滴出行将是出行方面的一个标杆。滴滴出行可能感觉,已经在出行方面做得很好了,就可以进行其他领域的拓展了,最终实现闭环。但事实不是如此!
网约车的发展需要规范,更需要保障司机和司乘人员的利益,要是做不到二者兼顾,就需要平台反思。这对于网约车平台,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们不像购物平台一样,成为第三方,他们现在的角色是裁判员和运动员。需要他们跳出来,成为裁判,而乘客和司机是运动员。大家觉得这样会不会好一些?

写在最后:
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虽然被占据了一些,但是,他们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及时进行了调整,让出行更加便利了。滴滴出行并不会因为处罚而倒塌,说明他们还是有很强实力的。

有人说,没有谁能大而不倒!滴滴出行的确大,不会倒的原因在他们有护城河,有好的管理方式,可以实现市场份额的增加,大家觉得滴滴出行会倒吗?

滴滴上市后市值蒸发400亿美元,崩盘的结局已经不可避免,你怎么看?

6. 滴滴要上市?不满3700亿估值,果断放出“大招”,做最后冲刺

滴滴,中国网约车行业名副其实的“大哥大”,自从合并快的和优步中国之后就再没遇到像样的对手,估值更是达到了3700亿元。虽然这几年有不少的挑战者出现,但在“庞然大物”滴滴面前,无非是蚍蜉撼树,不能动其分毫。
     
 不过,作为行业NO.1的滴滴也有自己的“烦恼”。一是眼看跟自己同时期创立的美团、小米都已经上市,甚至连“后起之秀”拼多多也在纳斯达克上市了,所以滴滴也正在加快上市的步伐;
  
 二是滴滴虽然已经是行业巨无霸,但它的威胁依然存在。就像2015年之前马云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一个叫做拼多多的电商平台“杀”出来,并很快就打破了中国电商市场的格局。因此,对于滴滴来说,与其让别人威胁到自己,不如先下手为强,自己颠覆自己。
     
 于是,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滴滴在今年3月份就放出了一个“大招”,那就是上线了一款叫做“花小猪”的打车软件。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营之后,终于在7月份正式揭开了花小猪神秘的“面纱”。
  
 花小猪与滴滴出行app都是打车软件,但花小猪面向的是下沉市场,也就是滴滴还没有充分开发的市场,因此有不少业内人士都将其称之为“打车版拼多多”。而且它的推广方式也跟拼多多极其相似,一样采用社交裂变的方式获取客户,一样走低价策略,一样推行“百亿补贴”......
     
 总之,滴滴就是要利用拼多多的模式对自己进行颠覆,毕竟自从前两年出了一些事之后,滴滴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所以滴滴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而主攻下沉市场的花小猪承担的正是这个使命。
  
 同时,滴滴要上市,那就必须在上市之前尽一切可能将公司的估值拉高。拉高估值的方式之一就是拓宽业务边界。截止到2019年年中,滴滴的活跃用户达到了7500多万,是第二名的20多倍。如果花小猪能够将下沉市场搞定的话,那滴滴的用户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到时滴滴也将有更宏大的故事讲给投资者听。
  
  
     
 
  
  
 此外,为了讲好这个“故事”,除了推出花小猪之外,滴滴还做了很多举措,比如分拆拼车业务、巨额投资青桔单车、上线滴滴跑腿业务等等。做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拉升估值。 
  
 这对于滴滴上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战”,能否成功,或许真要取决于市场会不会为花小猪买单。

7. 这一次,滴滴失去的不仅仅是2000亿“身价”

什么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呢?滴滴眼下的情况堪称是这句俗语的最好体现。 
  
  6月底,滴滴悄悄赴美成功上市,造就了一大波亿万富豪的同时,也创造了企业近800亿美金的市值,一举稳坐出行领域头把交椅。然而这时候的滴滴却直接暴露出了两大问题,一个是滴滴低调赴美上市的时间节点太顺畅,另一个则是滴滴外资控股的背景让人担心。 
     
  从时间节点算,6月10日,滴滴提交上市申请,在6月30日,滴滴宣布上市成功,短短20天的时间就能完成上市历程,速度真是快得惊人。要知道,蚂蚁当初在国内想要上市时都没有这么快的记录,而比滴滴提交上市申请更早的哈啰,甚至目前都还没有上市,这确实令人生疑。 
  
  从控股背景看,滴滴的股权构成更是看得人心里不是滋味。在股东构成中,创始人程维的股权少得可怜,反而是软银和优步捡了大便宜,有数据显示,优步一夜之间能入账超80亿,软银老板孙正义更是能凭借滴滴的上市,拿回之前对滴滴的投资,并获得不菲的收益。 
     
  可是该来的躲不过,在仅仅上市不足一周后,国内的监管部门便出手了,先是通报了滴滴存在严重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随后又发通告宣布全面下架滴滴25款应用软件。对于任何一家刚刚上市的企业来说,短时间内遭到如此大的两计重锤,对其在资本市场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果不其然,随着监管部门对于滴滴调查的进行,滴滴的市值一降再降,目前已经由原先800亿美金,降至500亿美金左右。换言之,上市刚满一个月的滴滴,市值就已经暴跌超过2000亿,这让人不禁想问,滴滴到底还有未来吗? 
     
  其实要弄清楚滴滴的未来该如何走,倒不妨看看滴滴因为这件事失去了什么,以便于滴滴未来更好地进行调整。可是通过回顾这一个月当中围绕滴滴发生的事,不难发现,这一次滴滴失去的不仅仅只是2000亿的“身价”,未来还将面临3个方面给滴滴带来的压力。 
  
  第一个方面是罚款的压力。几个月之前,阿里曾被罚182亿,当时的理由是垄断,而这一次滴滴的罪名比垄断可严重多了,是危害到了国家的数据安全,这也难怪有外媒预测滴滴会退市来降低损失,甚至最后还要缴纳监管部门开具的罚款单,唯一的悬念是额度的高低。 
  
  第二个压力是来自于外部市场的压力。滴滴客户端被全面下架之后,相当于断了滴滴的新用户来源,加上消息面的发酵,势必会影响滴滴的整体运营收入。而滴滴的困境,在其他对手眼中可就成为了机会。比如美团,滴滴被查第一时间便重新上线了自己的打车应用,再比如T3,在滴滴被查后,直接喊出全月无休的高亢口号。毫无疑问,滴滴的止步不前,给了其他对手蚕食市场份额的大好时机。 
     
  第三个压力就是以后滴滴用户对于滴滴的接纳度。要知道,滴滴被查损失的市值和资金是小事,丢失几年积攒的用户口碑才是致命的。以前总听滴滴说要对司机和用户关怀备至,可谁能想到企业在背后却肆无忌惮去收集用户信息。此事过后,滴滴会如何给用户合理解释将直接影响滴滴的口碑走向。 
     
  不得不说,即便是滴滴这一次能安稳过关,滴滴也未必能全身而退,一切还要看滴滴后续拿出的态度。当然了,这件事也给所有的互联网企业提了个醒,算法是服务用户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算计用户的一种手段,要不然滴滴绝不会是最后一个。那么大家觉得滴滴还有未来吗?

这一次,滴滴失去的不仅仅是2000亿“身价”

8. Uber市值仅为255亿美元,滴滴还值200亿美元吗?

北京时间3月19日,Uber大跌21.63%,创下上市来最大的单日跌幅的,其最新的收盘价仅为12.82美元,对应的市值为255.5亿美元,创下了上市10个月以来的新低。软银在Uber的投资亏损,或已超过50亿美元。
作为全球网约车平台鼻祖的Uber,同样是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平台上市公司,其市值更是成为同类型公司的参考标的,中国网约车平台滴滴,正是这样的同类公司。在一级市场,滴滴估值曾经对标Uber。
滴滴啥时候、以什么样的估值上市,是中国一级市场的两大未解之谜,在2020年预计也无法解开了。如果滴滴要上市,按照Uber的市值表现,中国网约车平台(或者称之为出行平台)滴滴,其估值或已不足200亿美元。
下面,从Uber和滴滴的业务规模,双方所在的市场,以及双方的商业模式出发,深度剖析滴滴的估值,到底还能值多少钱?这个问题,是中国一级市场的未解之谜之一,本文仅为分析,因为并不构成实际参考,请关注分析的逻辑。

在一级市场,滴滴的估值,曾经对标Uber的估值,曾几何时,滴滴向投资人推介的是,滴滴的估值更低,订单量更多,因此估值有更大的上涨空间。滴滴到底值多少钱,还得参考Uber的市值。
Uber的最新市值的255亿美元,其中,Uber持有滴滴17.7%的收益权,这是Uber中国和滴滴合并后的结果,此外,Uber还持有Uber ATG大约62.5亿美元的股权,这是2019年4月,Uber ATG独立后获得软银、丰田和电装共计10亿美元投资后估值72.5亿美元。
Uber IPO时的市值是824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200亿美元,此前一级市场最后的融资的估值为750亿美元左右,要比滴滴最后估值600亿美元要高。也就是说,在一级市场的时候,Uber的估值就是要高于滴滴的。
在业务上,Uber的业务主要分为四大部分:1、网约车;2、外卖Uber Eats;3、货运服务Uber Freight;4、其他业务(电动单车、技术服务)。外卖和货运服务,是Uber增长最快的业务,在2019年Q3,同比分别增长了64%和78%,收入分别为6.45亿美元和2.18亿美元。
网约车业务还是Uber最大的业务,在2019年Q3的营收为28.95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9%。但,Uber的网约车业务,受到了竞争对手Lyft的侵蚀——2018年,Lyft声称其占有35%的美国共享出行市场,而15个月前,这个数字为15%。美国共享出行市场,基本上被Uber和Lyft垄断。

滴滴作为一个非上市公司,并没有公布其详细的运营数据。但还可以从其目前的业务来推测一下。目前,滴滴的业务包括了1、网约车(专车、快车、拼车、出租车等);2、后市场的小桔车服;3代驾、租车(小桔租车)和单车。
关于滴滴的最新估值有以下几个参考:
1、滴滴最新一轮融资,是2019年7月,丰田汽车的一笔6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但该笔投资估值并没有公布;
2、按照Gronhui的说法,在2019年10月,滴滴在中国和美国的两个原始股东寻求套现,报价估值分别为400亿美元和430亿美元。但是,并没有显示交易是否成功;
3、恒大研究院在2019年12月底发布的《中国独角兽报告:2019》显示,滴滴最新估值为450亿美元;
4、2017年,滴滴亏损25亿,出行订单74.3亿;2018年亏损108亿,订单约为109亿(日均3000多万单);
订单增加,亏损也随之增加,滴滴的商业模式似乎不是那么美好。
滴滴的商业模式copy from Uber,除了网约车服务,滴滴也曾经想去攻打外卖服务,但滴滴在国内遭遇了强大的对手——美团。滴滴想去切入外卖,也是因为美团想去切入网约车服务,双方在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短暂交锋后,均偃旗息鼓了。
因为,一旦打仗,需要海量的资金,无论是美团还是滴滴,都没有这样的资金了。当然,彼时的美团,也正在全力准备IPO,不能因为烧钱去开拓打车市场而影响IPO的财务报表表现。
2019年,市场上曾经一度传出,美团要并购滴滴,那时候的美团,正值上市后的市值高峰,约为900亿美元,并且实现盈利。滴滴则深陷泥潭,业务因为监管和竞争对手而严重压缩。

更重要的是,受到监管的影响,滴滴的商业模式,已经从单纯的C2C模式,转向了B2C模式,与传统的出租车公司,并无太大的区别。只有顺风车业务,还是纯粹的C2C模式,也是唯一能去抬高估值的地方。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自动驾驶,同样是参考Uber的自动驾驶部门Uber ATG,滴滴成立了自动驾驶部门,但是,真正的成规模的投入,应该是从2019年开始,参考Uber ATG的独立,滴滴自动驾驶部门独立,滴滴CTO张博出任新公司CEO,随后,顺为资本投资人孟醒加盟出任COO,Aptiv VP韦峻青出任CTO。
但是,不同的是,Uber ATG独立后,获得了软银、丰田和电装共计10亿美元的投资,Uber随后也上市了。滴滴自动驾驶独立后,并没有获得任何投资(迄今没有官宣),滴滴距离上市也似乎遥遥无期。
02 滴滴啥时候啥估值上市
滴滴上市,被传了无数次了。作为中国备受瞩目的超级独角兽,以及超级融资机器,总融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背后的投资人更是无比豪华,国内外一线美元基金、中字头的财团和银行、丰田和苹果等汽车和科技巨头。
在2018年,滴滴的上市计划,被接连报道的致命事故而中断,唯一赚钱的顺风车业务被叫停,滴滴开始安全整顿,相关监管人员进驻。滴滴也罕见在2019年公布2018年亏损108亿,并且开始裁员和缩减开支,包括员工福利,甚至待客的矿泉水都取消了。
不管是程维,还是柳青,都曾经在媒体采访的时候,用到了痛哭的字样,实际上,哭惨是解决不了滴滴的问题的。滴滴背后那么多的投资人,都期待这滴滴IPO,并且顺利的获利退出,这是资本的本质驱动力使然。
滴滴啥时候IPO,会是啥估值,这是一级市场的两个未解之谜了。滴滴在2019年底重启顺风车业务,此前将自动驾驶公司独立,被解读为滴滴要在2020年冲刺IPO。但是,全球股市在Q1暴跌,美股更是出现了罕见的10天四次熔断。
Uber的市值,更是下滑到255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滴滴还有信心上市吗?答案显然易见。那么,滴滴现在到底值多少钱。曾经在一级市场对标Uber,也不妨将IPO市值对标Uber。

滴滴面临的情况更为恶劣:在网约车业务,遭受主机厂为首的区域化竞争,并且遭遇区域化的监管难题;外卖市场并没有也无法切入,因为面对美团和蚂蚁金服的竞争;货运市场,没有开拓;后市场,倒是可以让滴滴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更重要的是,Uber还持有17.7%的滴滴收益权,以及自动驾驶公司Uber ATG高达62.5亿美元的股权,滴滴自动驾驶公司的估值肯定比不上Uber ATG,并且可能是数量级的差别。
还有一点,Uber在美国还是C2C的模式,滴滴已经不是纯粹的C2C模式,C2C模式的规模效应和平台轻资产优势,也是可以在估值上体现的。更重要的是,无论是Uber,还是滴滴,都无法实现规模盈利,在现在的市场环境,显然是不受欢迎的商业模式。
滴滴,你们认为还能值多少?在车智君看来,高于Uber的估值对于投资人来说,风险太大了,高于Uber,还不如去买Uber的股票,流动性还特别强,低于Uber的话,也要看低多少,作为投资人,肯定是往上看盈利空间,所以,必然是低于200亿美元了,按照Uber市值,盈利空间25%,套现时间至少3年,年化收益8%,风险还很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