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估值100亿元独角兽的困境与突围

2024-05-18 03:26

1. 一家估值100亿元独角兽的困境与突围

 来源:中国企业家
   撤回IPO之后不到半年,云知声就完成了新一轮1亿美元的融资。但当前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在将语音技术在特定赛道落地、构筑壁垒的过程中,云知声或将面临更多挑战。
   决定撤回第一次IPO前的某个周末,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躺了整两天。公司花了很长时间筹备IPO,突然要停下来,他在大脑里疯狂模拟IPO停下来后公司会面临的种种局面,自己有什么样的办法和能力去应对。
   2020年10月,云知声采用第二套上市标准提报科创板上市申请(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但在之前的2020年9月底,蚂蚁金服被监管叫停IPO。整个科创板上市的氛围急转直下。
   今年2月,包括云知声在内的多家公司主动撤回科创板申请。紧接着,如预期般,市场对云知声的质疑四起:毛利率较低、营收增长不及预期、未能逃出AI公司大幅亏损的困局等。
   此时正值AI企业相继竞速上市之际,作为语音赛道的独角兽,云知声却放缓了自己的脚步。黄伟曾问自己,IPO很风光,但自己到底想做个什么样的企业?“我并不认为IPO是我的终点。”这是他得出的结论,他希望公司能越来越 健康 ,“我们已经发展9年(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我还希望再发展9年。”
   2021年6月,云知声宣布开始D轮融资,且当时已完成D1轮次近1亿美元的交割,最新一轮估值近100亿元。该轮融资由挚信资本领投,启明创投、磐谷创投跟投,三家投资机构早在云知声天使轮、A轮时就已进入云知声股东序列。
    撤回IPO后的9个月 
   和大部分AI独角兽公司一样,云知声至今尚未盈利。据招股书,2017~2020年上半年,报告期内累计亏损近8亿元。根据招股书,云知声原计划就技术中台、芯片研发平台、智慧医院解决方案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四方面,募集9.1亿元。这也意味着,撤回IPO后,公司需要通过其它办法解决持续的资金需求。
   加快商业化步伐实现开源,成为必然的选择。
   撤回IPO后这9个月,黄伟频繁参与客户拜访。今年3月,黄伟出现在云知声与泉州市洛江区政府的合作签约活动中。泉州作为民营制造业大市,近年来,正发展智能装备产业。云知声试图依托泉州与洛江区多家行业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 探索 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场景下的商业化路径。10月,黄伟前往厦门金龙联合 汽车 工业有限公司,并与金龙客车就智慧交通建设达成战略合作。
   在撤回IPO后,内部组织结构也进行了微调。
   在IPO过程中,因为有机会按照中介机构的要求,把整个公司业务严谨梳理一遍。目前,云知声的组织架构已调整为IoT和智慧医疗两大事业群,此外,IoT下分基础业务和创新业务,前者主打芯片、模组等基础产品,后者主打智慧物联整体方案创新。
   黄伟试图通过事业部机制,下放授权、加速决策。随着公司发展进入第10个年头,作为CEO,他觉得自己应适当“后撤”,把压力传递给搭档,“这样可能更有利于他们成长”。
   今年,AI语音这条专业赛道上,AI语音之于医疗的价值凸显。市值突破1300亿元的科大讯飞在今年年中宣布计划分拆整个智慧医疗业务,独立上市,以此为团队设计更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
   4月,微软以总价197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了Nuance,这是微软 历史 上第二大收购案。Nuance被称为“美版科大讯飞”,Nuance的系统在美国约77%的医院中使用,公司利润主要来自对医患谈话、客服电话和语音邮件等内容的语音识别业务。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推特上发文称:“人工智能是技术领域的重中之重,而医疗保健是其最紧迫的应用领域。”
   医疗是当前云知声的主营业务之一。
   10月底,云知声继续紧锣密鼓地开展招聘活动,其中也包括医生这一角色。云知声董事长、CTO梁家恩表示,云知声深入到医疗领域开始构建知识图谱是在2018年,那时,医生团队就开始建立起来了。他们一方面可以帮助这支AI团队梳理医院的真实需求,了解医院的规范、相应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他们可以帮助判断机器能否做到替代人工。
   按照黄伟的计划,这轮融资后,业绩有一些增长,公司一边开展业务,一边接触一些新的投资机构。10月中旬,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黄伟表示,在人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云知声营收增加了百分之七八十,“我认为初步达到了我想要的目标”。
    商业化多条腿走路 
   整个2011、2012年,人工智能赛道尚未起风。磐谷创投合伙人李志超通过UCloud创始人季昕华结识了时任盛大创新研究院分院院长黄伟。当时苹果手机的Siri正火,“很多人会投Siri的竞品。”李志超说,主流的认识是要做一个平台级的公司,“所以好多人精力都花在这上面去了,这帮黄伟减轻了不少压力。”
   2012年创办云知声时,黄伟确定的方向就是想做to B,扎根具体行业。在李志超看来,语音识别会走向语义理解,再扎到某个产业中去。技术壁垒之余,一旦涉及到业务流,一家AI语音技术公司可以在其中扮演非常核心的角色,“语言可以直接穿透到业务的最内核”。
   云知声最初的客户是乐视电视、小米、搜狐等互联网公司。由于发现乐视电视语音识别服务的使用率较高,2014年,它开始向家电等IoT方向聚焦。根据招股书,在2018、2019、2020年上半年,智能语音交互产品分别实现营收1.56亿元、1.37亿元、0.24亿元;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分别实现营收0.17亿元、0.50亿元、0.5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策略由智能单品供应商升级为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
   黄伟表示,2018、2019年,巨头将智能音箱视为电商、搜索引擎的入口,掀起高额补贴战,由此威胁到云知声的下游厂商。“我们在2018、2019年受到冲击,但是我们在2018年的时候已经做了组织架构调整,开始往解决方案去走。”
   IoT组件业务受到威胁的这一年,云知声在智慧物联解决方案上取得突破。2019年,云知声与世茂集团合资设立云茂。
   当时,世茂在寻找一些有足够技术能力的合作伙伴,推进世茂集团楼宇、社区、酒店、物业管理等智慧化升级。而云知声在此前已有一些案例,正希望在行业里找到相对有知名度的客户进一步推广,“大家在那个时间点上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双方的合作推动得很快。
   梁家恩说,通过云茂,云知声打磨了基于酒店社区管理的系统,这套系统底层使用的是云知声的交互方案。在后续空间IoT项目的开拓与复制中,团队希望实现80%的可复用,个性化的定制开发优化比重控制在10%左右。
   而在与世茂的合作过程中,黄伟意识到,对方的执行效率、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与 科技 公司有所不同,“驻场通宵对他们讲是很平常的事情。我们有些传统企业的合作伙伴的管理层会议,会刻意放在晚上或周末。”
   但在2020年上半年,云茂对云知声的营收贡献为37.6%,云知声被质疑严重依赖大客户。黄伟对此表示,这一占比是阶段性数据,“今年这个比例会更低”。
   IoT之外,云知声曾在教育、车载和医疗方向上均有试水,最终,在2016年决定重点布局医疗。此外,黄伟认为,医疗相比车载,投入产出比更大。
   云知声推出的第一款医疗领域产品是医疗版语音输入法。2016年,云知声为协和医院打造了一套医疗电子病历录入系统,花了大约半年时间,院方试用的结果是,认为至少可以给医生省下一半的写病历的时间。
   与协和医院的合作,为云知声在后续推广医疗版语音输入法时提供了背书。“大家觉得我们终于抓住了一个点。”梁家恩说,但医疗版语音输入法只是辅助工具或效率工具,并没有切入整个医疗本身的核心业务。
   2020年,云知声推出病历质控和基于病历的医保控费等产品。过去,疾控中心和医保公司通过医生、专家,采取“飞行检查”等方式来抽检病历。现在,他们尝试让AI大脑对病历进行全文审阅,查验病例是否完整、前后是否一致,或者用以减少不合理的医保支出。黄伟称,今年上半年,云知声把这个产品跟某地方医保局合作,控费率从1%多提高到接近7%。
   如果巨头进入云知声所在的医疗市场,该怎么办?黄伟说,医疗市场相对区域化、分散化,即便巨头进来,也得一家家做,“所以医疗的市场,巨头很难用资源通吃”。
   李志超在走访云知声的医院客户时,听到的反馈有好有坏。“需求很汹涌,但在技术能达到的性能状态上,大家可能会觉得没达到预期。核心还是对于产品期待比较高。”
   据国家卫生 健康 委员会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显示,全国三级医院一共2500余家,其中三甲医院1479家。对此,梁家恩表示,三甲只是切入点,真正刚需的地方应该是在二甲等基层医院。
    会不会被收购? 
   据招股书,云知声在报告期内总计投入6.03亿元,占累计营收比重为107.4%。黄伟表示,U+X(U代表云知声的技术中台,X代表事业部)战略之下,云知声的核心技术研发是持续演进的,跟资本冷热无关。此外,U和X相互促进,创业公司相比平台公司的优势是能够深入车间。“我觉得很多人可能是被数据规模给误导了,我们要的是能够在场景里面真实发生的数据,针对性更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相信我们比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更大。”
   黄伟曾于2014年提出云知声的“云端芯”战略,但直到2018年,云知声才推出第一款专用芯片“雨燕”。对此,梁家恩表示,2014~2015年,团队先用高通等品牌的通用芯片,搭建芯片模组。在通用芯片上实现解决方案的商业化试水后,2016年,云知声正式搭建团队进行专用芯片研发。此后,团队再在“雨燕”基础上推出“蜂鸟”芯片,进一步降低芯片功耗。
   梁家恩表示,只有做到千万级,才能平衡芯片前期研发设计、流片的成本,“如果你做到1000万片以上,基本上一片的成本就变成一块钱了”。云知声芯片代工厂是联华电子的分厂,由于云知声芯片制程28nm、45nm即可,目前芯片产业链面临的压力对云知声的影响并不大。
   此外,云知声与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的亿咖通 科技 合作的车规级芯片“雪豹”,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该芯片计划为吉利等整车厂提供车载语音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云知声在 科技 巨头激烈竞争的车载领域投入并不大。黄伟认为,这一领域的投入产出比,相比医疗、IoT要小。此外,云知声并没有亲自下场去做车载语音,而是在下游投资了一家公司“同行者”。它们将云知声的语音技术进行集成,从后装开始切入市场,目前逐渐转向前装。
   在Nuance卖身微软后,对黄伟来说,是否也会把被收购列入考虑之中?
   黄伟说,他创业的目的,是做一家值得尊重的 科技 公司,“如果只是为了收购的话,其实大家就没有必要去创业了”。
   在李志超看来,并购只是资本流动的一种方式。对于云知声来说,现在比较重要的事情是:第一,业务空间越来越明确,先把业务做好;第二,进一步完善团队;第三,无论是IPO还是一级市场融资,做好资金储备。
   与过去几年相比,当前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在将语音技术在特定赛道落地、构筑壁垒的过程中,云知声或将面临更多挑战。

一家估值100亿元独角兽的困境与突围

2. 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是谁啊?


3. 独角兽企业估值方法有什么 这些内容可以了解

对于了解经济板块的人来说,对于“独角兽”应该都不陌生,那么如何对独角兽企业进行估值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现在最主要的估值方法有三种。第一种,市场法。也是比较常使用的一种估值方法。特别是在,估计非上市股权的公允价值时一般都使用市场法来进行估值。第二种,收益法。一般是用于在估计非上市股权的公允价值时,通常使用的收益法为现金流折现法。第三种,成本法。在估计非上市股权的公允价值时,通常使用的成本法为净资产法。
 
 
 
 具体讲独角兽公司价值评估方法是依据企业发展阶段及财务数据质量,选取可量化的关键指标构建估值方法。目前已披露的独角兽中,互联网科技类公司占大部分,而历史上对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一直是难题。这一类公司由于技术迭代快、商业模式新,而且前期为了攫取用户流量,很多互联网公司会烧钱导致账面巨大亏损,因此面临上述独角兽估值的核心难题,用传统的估值模型进行估值往往有失偏颇。
 
 
 
 估值方法构建的关键问题是依据企业发展阶段及财务数据质量,选取可量化的关键指标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我们以一家互联网公司为例,在其创始期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用户规模,投资者更关注非财务指标如:用户数、市场空间、流量等,在此基础上发展了DEVA、P/MAU等方法。逐渐的这家公司有了收入,围绕营收概念的PS、P/GMV、EV/EBITDA、研发占比等财务估值方法具备了实践可能,在企业成长期后期及成熟期有了质量较高的盈利数据,如业绩增速、回报率、净利润等,PE、PEG、DCF等估值方法优势显现。
 
 
 
 但是如何合理估值是独角兽面临的核心问题。目前有几大难点,一是:未盈利。未盈利对独角兽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提出了挑战,使得A股市场普遍使用的市盈率、市盈增长比率等指标失效。二是:市场历史短。如果过度缺乏历史数据,会使得估值中的很多步骤难以进行。过短的历史也会使得现金流、净利润的预测失去意义,难以验证公司增长逻辑真实性。三是:可比公司。独角兽企业多数在经营与盈利模式上具备颠覆性创新,特别是在初创期很难有明确的商业运营模式,很少有相似度较高的可比公司进行参照,估值时简单套用相对估值模型进行横向比较就可能造成较大误差,进一步加大了估值的难度。
 
 
 
 由此可见评估独角兽企业并非那么简单,理论上来讲常用的就是以上方法,但是其中的问题与难点也存在,所以评估的难度较大。

独角兽企业估值方法有什么 这些内容可以了解

4. 成立7年无产品,这家50亿美金估值的超级独角兽还有多少胜算?

 
   
   2018年10月,柔宇抢先于全球所有手机厂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发布了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
   2019年1月23日,小米总裁林斌首曝自家双折叠屏手机。柔宇愤然指出小米夺走了本属于他们的“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称号。柔宇因此再一次上了热搜。
   当然,在电 科技 看来,以上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一家做屏幕代工的企业,怎么突然就吃起了手机的饭?要知道在柔宇做手机之前,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已经先后尝试过VR眼镜、手提包、显示播放器、衣帽等品类纷繁却彼此并无强关联的产品,结果都是无疾而终,无一例外。与此伴随着的诸如“PPT企业、深圳三大骗”的质疑声也是甚嚣尘上。
   显像技术已经历经三代大发展。从上世纪的CRT电视,到2000年开始大行其道的LCD电视,再到如今逐渐走入千家万户的OLED电视、激光电视等等。在这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柔宇并未跟随主流技术的演进,而是卡位在未来,投身柔性显示项目。
   柔宇创始人刘自鸿,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学海归硕士。公司创立之初就拿到了IDG、中信资本、深创投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注资。
   
   彼时,国内已经有诸如京东方、华星光电、维信诺、深天马等多家企业,在三星、LG的巨大竞争压力下厮杀于屏幕市场。
   2014年,柔宇研发出了自家首个卷曲半径可达1mm,厚度为0.01mm的柔性屏。但直到2018年6月,柔宇才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条类6代(5.5代)柔性屏生产线。截至目前,尚未有该产线正式大规模量产的消息传出。
   作为对比,2017年10月,京东方就已采用与三星类似的制造方案,在成都打造了6代OLED柔性面板生产线并投入量产,这也是全球第二条实现量产的6代线,代表了目前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华星光电、深天马也有了一条OLED 6代线,维信诺则有了一条6代柔性屏产线。
   
   从大环境来看,尽管卡位很早,但刚刚才迈入实际生产流程且产线代际落后的柔宇似乎不占任何优势。
   对于自家的柔性屏技术,柔宇CEO刘自鸿曾在2018年6月这样介绍过其优势:
    “柔宇自主研发的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投资成本更低、良率更高,进一步实现了显示屏幕自由弯曲和折叠,而且具有分辨率高、反应速度快、亮度高、耗电低、画质艳丽的特点,是从0到1、从1到N的自主 科技 创新。” 
   显然,柔宇认为相比于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企业,自家的自研技术更胜一筹。
   虽然从目前的公开消息来看,尚未有任何知名企业表示将采购柔宇的屏幕做产品,但柔宇在12月初放出的公关稿却直指自己已经“在3个月内获得了40亿订单”。
   与此相对照的一个数字是2017年2月,三星与苹果之间的那1亿块OLED面板订单的金额,大概是43亿美元。
   可想而知,如果真有这么一个大订单,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国际新闻了。
     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国内的全部OLED产线加起来的设计产能才只有不到12万片/年。
   
   即便是按照已裁切过的成品数量来计算,柔宇也要把良率做到和三星一样,甚至更好才有可能实现。考虑到柔宇还有诸多全新的自研技术需要进行整合,这一良率短期内绝无可能实现。
   有别于其他屏厂,柔宇天生有着一颗做产品的心,并且极为注重塑造自己的品牌公关形象,特别喜欢用诸如“全球首个”、“世界首款”这种形容词来标榜自己:
   2015年9月,柔宇推出“全球首创”可折叠式超高清VR智能移动影院Royole-X;
   2016年9月,柔宇推出“全球首个”可折叠的3D头戴影院Royole Moon;
   2018年9月,柔宇推出“全球第一款”高清柔性 时尚 衣帽Flexible+ Wearables。
   
   而最厉害的,还是当属抢先于全球所有手机厂商,发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FlexPai。这种摒弃了上下游分工协作,垂直整合产业链于一身的做法,着实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要知道已经在产业链上摸爬滚打了数年的小米,在面对“小米无技术”的指责时,雷军也只能很委婉地辩解称,“做 汽车 的一定要做发动机吗?”言下之意很明确,没有厂商可以通吃产业链的全部上下游。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年,柔宇也不曾指出上述三样消费级产品共计卖出了多少。从第三方商城的售卖情况来看:
   Royole-X在京东有100余条评价;
   未在京东上架的Royole Moon在亚马逊仅拿到52条购买评价;
   原定于去年11月开始发售的FlexPai,则还处于预定状态;
   至于柔性屏手提包、显示播放器等,则更是连官网介绍都找不到。
   
   对于一家成立7年,估值已达50亿美金,在年会上狂洒奔驰奥迪豪车的巨型独角兽公司来说,至今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也是一件颇令人费解的事情——柔宇到底是想做什么,只是做PPT吗?
   郭台铭曾说:“屏幕业务拼的就是烧钱,烧的足够多,量上来了,就赚钱了。”诚然,屏幕产业本身就是重资产的高新企业,动彻上百亿的单条产线投资额,足以将大多数企业拒之门外。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初,柔宇共计获得约百亿人民币的融资。而从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公布的产线投资额来看,这一看似高昂的数字,实际上最多也就够投产2018年6月建成的那条5.5代的OLED屏幕产线,后续的改良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
   
   与此对应的是——京东方成都6代线先期投资220亿元人民币,后又追加投资至245亿元,整体设计产能4.8万片/月。华星光电在武汉的6代线,先期投资25亿美元。
   而除了资金门槛外,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也同样是制造业老生常谈的话题。
   截至目前,柔宇对自家柔性屏的主要宣传点,还停留在4年前的“可以做到0.01mm的厚度”样品上。事实上,绝大部分OLED面板厂都有能力生产出如此薄厚的柔性屏。
   另外,如果想要将这种0.01mm的内屏投入实际使用,还必须要使用塑料或者其他柔性介质来对其进行封装。如果未经封装就使用,在与自然环境中的氧气、水蒸气接触下,不出5天屏幕就会损坏。而在加装了封装之后,柔宇的屏幕厚度到底能达到多少还是未知数。
   
   事实上,截至目前,即便是在那台已经被做成手机的FlexPai上,柔宇也从未给出过自家屏幕在亮度、色域,甚至是折叠寿命的详细参数。作为对比,三星在今年1月发布旗下首个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之时,就已经给出了自家屏幕“保20万次折叠不坏”的承诺。
   在互联网创投圈有一条默认的规律:早期讲故事,后期讲产品。有趣的是,身为制造业一员的柔宇,却也走上了这条套路。
   今年1月,一位接近柔宇的人士曾直言,这次小米总裁在微博发布的“折叠屏概念手机”,相当于是从柔宇手中抢走了饭碗,失去了先发优势柔宇,若是再想通过向投资人讲这个折叠屏的故事来拉投资,其难度也可想而知。
     那么,让我们把视线再转回到柔宇的根基:“柔性屏”真是个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的细分市场吗?这个钱烧得真会有回报吗?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折叠屏到底是不是伪命题都不好说,居高不下的成本,更是拦在消费级产品前函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已经发布相关产品的华为、三星都没有将其大规模量产的打算,未来柔性屏的前景几何仍是未知数。
   而对一个目前没有任何当打的拳头产品,却已经融到了E+轮的超级独角兽公司来说,面对即将登场的科创板,柔宇的下一个故事又该讲什么呢?
   
   

5. 最大独角兽公司:坐拥近9亿用户,估值1500亿,每天10亿次支付


最大独角兽公司:坐拥近9亿用户,估值1500亿,每天10亿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