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发展前景

2024-05-21 12:50

1. 中医的发展前景

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但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一些学者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老药罐子”煎药还在使用,中医四诊法的诊断还拿不出确凿的科学实验依据,随着科学进步和人们思维观念的不断更新,中医是否科学,中医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甚至有的学者提出废除中医。在近现代革命的历史中,中医也不止一次受到过质疑。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通过了《废除旧医以扫除卫生事业之障碍案》。他在“废止中医案”中提出了6项逐步消灭中医的具体办法。一、处置现有旧医;二、对已登记的旧医实行补充教育;三、不准中医诊治法定传染病和出具死亡诊断书;四、禁止新闻杂志进行非科学医学之宣传;六、禁止成立旧医学校。2006年,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在《医学与哲学》杂志上公开发表了《告别中医中药》一文,使中医存废之争进入高潮。在面对诸多质疑的情况下,不少中医界有识之士认为中医亟待改革,以适应科学的发展,拒绝更新的知识是缺少生命力的。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医学的价值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统技术和理论的科学性将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显现出来。因而复兴传统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另一个前景。在这种争鸣中,各种主张下的学者付出了不同方向的努力,使中医学与所有学科一样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端倪。中医的五个不同角度的努力分别是:1、坚持传统,希望回到原汁原味的中医。2、坚决辩证施治,一切辩证施治,走新中国学院派的道路。3、走中西医相结合道路。4、中医现代化:用现代医学来理解和解释中医,甚至解释经络。5、现代中医学:用中医方法分析各种医学资料,努力解除疾病。所有的学科都在分化,这是一个总的趋势,中医也不能例外。不要追求特定不变的形式,而追求解决问题,也许更好一些。五篇网上文章可以直接查询:1、《何足道先生书:就“八老上书”致朱镕基总理》 2、《邓铁涛再谈辨证论治》 3、《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之路》 4、《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5、《现代中医学主张》。五个方向的倡导者:中医现代化曾经是卫生部努力倡导的方向,容纳了当今众多院士;中西医结合方向,真正的代表人物是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济院士;复古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何足道、贾谦等;坚持辩证施治的学院中医最初方向,代表人物是邓铁涛;现代中医学代表人物是聂文涛、邓宇等。发扬传统、吐故纳新、中西结合、面向当代,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态势,成为全世界关注中医学的依据。

中医的发展前景

2. 中医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能够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随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和养生意识的逐渐提高,往往会更倾向于中医类医疗机构就诊。
从2011-2017年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来看,诊疗人数呈现逐年递增长趋势,截止2017年10月,诊疗人数达到10.1亿人次,同时,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也在持续增加,7年间增加了1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医类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从收入增速看,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收入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且在2015年以后,收入进入了稳定增长期。从收入占比看,中医类医疗机构收入占医疗机构总收入的比重在持续增加,但是占比仍然在10%以下。中医类医疗机构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诊疗人次的增加,但中医类医疗机构创收能力还落后于综合性医院,需要通过扩大规模和提升管理运营能力,提升收入在医疗机构总收入的比重。

消费升级,中医药产业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速,总体健康需求显著提高,人民群众保健意识普遍增强,对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我国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大量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群也必然拉动医疗保健市场的需求。
在过去7年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在2017年,已经达到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互联网+中医药健康产业”将成未来发展热点
随着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下老百姓健康需求的变化,医改攻坚带来的医疗服务格局调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潮流的涌现发展,必将为医疗服务提升优化释放出巨大空间。
中易妙善堂健康产业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遵循国家2030健康规划,2017年正式夯实了中易妙善堂连锁中医馆“互联网+特色中医”集团战略发展模式与中易大健康产业生态圈筑梦工程。截止2018年1月底,共落签、落建的浙江、山西、上海、北京及罗马尼亚、爱沙尼亚、匈牙利、日本、韩国等国内外中易妙善堂连锁中医馆已经达到了15家。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3. 中医发展前景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服务,感谢您的耐心等待。中医发展前景是很好的。1、新冠疫情中,中医在其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举世瞩目,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世人都把目光聚集在传统中医之上。2、数据显示,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比达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比达90.6%。根据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3、中医药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集环保、种植、养生、医疗为一体,有着无限发展的前景,是中国经济实现突破的一个着力点。【摘要】
中医发展前景【提问】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服务,感谢您的耐心等待。中医发展前景是很好的。1、新冠疫情中,中医在其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举世瞩目,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世人都把目光聚集在传统中医之上。2、数据显示,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比达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比达90.6%。根据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3、中医药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集环保、种植、养生、医疗为一体,有着无限发展的前景,是中国经济实现突破的一个着力点。【回答】

中医发展前景

4. 中医发展现状和前景是怎样的?

三位中医界权威人士谈中医的前景! 


邓铁涛(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名老中医): 

20世纪我国文化学术界有些人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与认识欠全面,认为要发扬中医,必须用西医的模式及理论去帮助中医药学。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中医药学无论医、教、研,都借鉴西医的模式,表现出来一个很强的倾向,就是把中医导向西医的评价体系和轨道当中。但由于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学术体系,西医的模式给中医药学术带来的束缚多于帮助,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一点,今天应该是觉悟的时候了。 

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是宏观医学,两者都是科学。但现在大家只承认西方的科学模式才算科学,虽然中医能治好西医治不了的病,但是与该模式不符,便是“不科学”。不知道这是不是文化上的西方霸权主义? 

所有的中医都要温习、钻研、挖掘中医的经典和文化精髓,这才是正确的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千万别搞错了,误以为把中医改造成西医就以为是中医的现代化。也不要以为把中药打入美国市场就是现代化、国际化,错了,我们发展中医药不是为了让西方接受。这不仅涉及民族的自尊,应该搞清楚现代化不是目的,服务人群才是目的。首先应该为13亿人口着想,保护好中国人的健康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 

游向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 

据我了解,目前国外医学界一般认为医学分主流医学和替补医学两种。在中国,西医目前已经取得了主流医学的地位。主流医学之所以承认替补医学的存在,是因为人的生命有限,减轻病痛、延长生命是很现实的需要。西医至少在目前还无法包打天下,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在现有的人类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中寻找其他方法。 

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而中医把医术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结合在一起,用哲学化的语言表述病症,用理论指导治疗过程,是替补医学中最系统最悠久的一门方法,可以说是生命力最强的古老医学。去年成功治疗“非典”就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子。 

邓铁涛:“非典”是温病的一种,而中医治疗温病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去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两个附属医院以中医为主治疗“非典”,疗效显著。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收治的36例“非典”患者,无一例死亡,医护人员无一人被感染。绝大多数患者痊愈出院,没有任何后遗症。患者平均退热时间2.97天,平均住院天数8.86天(不计自动出院者)。 

这些病例均用西医方法确诊为“非典”,用中医药治疗后,再用西医方法确认痊愈,均有严格的病案记录。 

我们国家重西轻中的现象严重,西医有点小成绩就宣传,中医有点成就,先说“不知道是不是可靠”;即使被证实了,还要想方设方去否认。其实像出血热之类比“非典”更厉害的病,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流行性出血热,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研究组治疗,中医组的死亡率是1.11%,西医组的死亡率则为5.08%。 

刘立红(南京中医学院医学博士,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 

中医落到这样一个地步,不能不令人生疑。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在一家中医院搞临床,这家中医院有一条明文规定,发热病人用中医治疗,如果3日内不退烧,就一定要上西药。为什么中医院不规定用西药退烧3天不退,必须上中药呢?难道真正的中医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吗? 

近10年来,中医界提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临床疗效上不去?中医理论已经形成2000多年,会不会因为理论落后所以不能为临床提供有效指导呢?于是就有人提出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的问题。我想问的是你真正弄通中医理论没有?把原因错误地归结到理论落后上,那我们就会形成真正的倒退和落后。问题并不出在理论上,而是出在我们的认识上。 

在西医里,理论和应用之间有一个庞大的技术中介,整个现代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都在为这个中介服务,这使得医学理论的应用非常方便。而中医没有这个中介,完全靠医生自己把握。在现代科学面前,精英是可以复制的。而中医没有这个方便,理论再好,如果你不能把握还是零。中医的落后就落后在这个环节上。中医的现状就出在我们自身对理论的领悟和运用技巧上面。这个理论不但适用以往,而且能够解决21世纪的问题,非典就是一例。 

《内经》将医生分上工与下工,张仲景说“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而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识,都是从已病的层次上去认识;我们采用的现代中医教育路子,只是一条培养下工的路子。 

游向前:的确,由于自然科学的进步,在西医里各种先进的科技应用速度很快,所以西医诊断的技术进步很快,但其治疗的进步比诊断要慢得多。很大的原因是药物的发现慢。西医的药物发明通常都是发现肌体或缺或多某种物质,然后化学合成近似物弥补,先在动物体上做实验,然后在人体上试用,出现问题后再改进,或减少其副作用,或停止使用。 

中药一开始就是以人体为基础进行实验,有几千年的实验基础。而西医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尤其是药物治疗史只有200多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药是安全的有效的。并不是说中药就没有副作用,但是中医很早就认识到药物的毒性,通过不同药物的配伍和炮制过程减少毒性对人体的损害。国外时常发生根据中医复方药中的某一味药物属于有毒物质而禁止使用的情况,因为西医根本没有配伍用药的概念。 

邓铁涛:现在的问题是国内的有关部门也在用西药的方法管理中药。很好的药在药检部门却无法通过,比如牛黄安宫丸,让昏迷了3个月的凤凰卫视的记者刘海若苏醒过来,但是因为里面含有重金属,现在却不能批准生产。 

国外从动物到人的实验经过了很长的时间,而我们却要倒过来,原来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在人身上的临床实践,现在居然行不通了,要回过头来让“老鼠点头(小白鼠实验)”才能通过。 

在早期我国从事药审的人很多还是很有经验的老中医,当他们走向年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新一辈的药审人员大多接受的是西医教育。脱离中医药理论和经验来管理中药,恐怕将来准许用的中药会越来越少。 

为什么大家会对中医没有信心,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必须要改造中医才能走向现代化。现在需要的是用临床的疗效和新科技结合来实现中医现代化,需要很多“铁杆中医”,就是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临床过硬,并且能够治疗疑难病症的医生。中医药在一片繁荣景象的后面,埋伏着后继乏人乏术的衰亡危机! 

刘立红:现在有几个能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会报考中医学院?我看没有。“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浅之人,其不废绝,为已幸矣。” 

所谓的现代中医教育,其实是模仿了西医的一种教育。分科越来越细,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多,但教学质量如何呢?这些年一直有大四的学生请我在实习前做讲座,题目就是《如何学好中医》。为什么呢?因为学了4年还是不清楚用什么去对付实习。 

我们提倡科研、提倡现代中医教育,完全是在用现代科学的筛孔对中医进行过滤,滤去的都是中医的精华。当前中医出现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教育传承上出了问题。现代教育模式里,只有工具式的老师,却没有师父。要想学好中医,一定要有“师传”。这门学问没有现代科学的通透性,特别在技术应用上并不通过技术中介来实现,而必须靠人去用功。所以在教育过程中确实需要言传身教。 

至于实验,《黄帝内经》里面,我们并没有看到黄帝问岐伯,你的阴阳理论是怎么发现的?是不是通过小白鼠实验发现的?中医确实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运用人体之外的东西进行的外证实验,但是在传统文化里存在着细微精深的内证实验。正是内证实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才构建了中医理论。经络、穴位这些东西光凭思考你能思考出来吗? 

现在中医界有一个可怕的怪现象,就是对中医经典的教育在逐步减弱。大多数中医院校都已将经典改成选修课。一个支持经典选修的依据就是搞民意调查,许多人认为经典意义不大,打了“×”。你认为经典没什么,恰恰说明你在经典中没有学到东西。只允许中医搞现代化,不允许中医搞传统化,我看这个中医很快就会完蛋。 

游向前:对于中医药的现代化,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态度。 

药厂为了便于制造、销售,希望开发更多的片剂等方便服用的药品,倾向于简化配方;研究机构可能希望尽快搞清中药的药理,用西医的科学标准解释清楚中药的疗效;而很多中医院都愿意配置更多的现代科技仪器和器械,希望自己什么病都能治,什么手术都能做。 

这3个方面都属于中医现代化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是中医现代化的核心部分。中医现代化应该在保留中医本质(辨证施治)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现代需求。提高治疗的重复性、可测性、方便性,也应该是中医现代化的目标。 

邓铁涛:中医院的出路在于有没有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培养真正的中医人才才是当务之急,转向是没有出路的。把全国的中医院都变成二流的西医院,对中国对世界的卫生事业有什么帮助呢? 

解放前我国有40~50万的中医,如今这个数字没有增加,而西医却从不到3万人,增加到现在的500多万。从大学来看,西医大学有多少?中医又有多少?拿广东讲,现在只有一所中医药大学,其他都是西医大学。以前有实实在在的师徒班,现在这种关系反而是不被承认了,也就根本没有了这种师徒教育制度,丧失了一种最有价值的中医传承。 

美国的医疗费用1996年达到1035.1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以上。西方这样的医疗模式,以中国的人口规模能承受得了吗?中国要解决人人有医疗保健的权利,我认为非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不可

5. 当代中医发展的前景怎样

中医类专业前景会越来越好

当代中医发展的前景怎样

6. 未来中医如何发展?

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据悉,由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廖福龙等专家撰写的青蒿素等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有望首次纳入即将再版的国际权威医学教科书《牛津医学教科书(第六版)》。其中,题为“传统医药的典范——中医药”的章节已完成定稿,分为“什么是传统医药”、“青蒿素等中药发现史、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中医药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和“传统医药便廉可及”四大部分。
此次,屠呦呦团队的重大创新突破不仅具有重大成研究成果的意义,对于中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中医药行业不断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前景十分广阔。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即中医所用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
因此,中医药的产业链也是从上游的动物养殖、矿物采集、中药材种植,经过一次列的采收和粗加工后,我们的中药材材料便流入中药材专业市场或药材批发市场,由仓储、物流、贸易等来到中成药企业和中药饮片企业;后进入我们的下游医院、药房、超市等,从而到达消费者手中。
未来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7年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11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已达6658亿元,同比增长13.3%。2014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预测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2011-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1年市场规模增速为13.3%)
中国中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屠呦呦团队在“青蒿素”领域研究的突破不仅能够推动疟疾防治的进展,对于中国中医药行业来说也具有重大的影响。未来,中医药行业在世界的影响将加深,对于业内的研究也具有示范意义。总体来看,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入如下:
1、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速,总体健康需求显著提高,人民群众保健意识普遍增强,对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我国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大量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群也必然拉动医疗保健市场的需求。
在过去7年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2、政策助力,进一步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活力
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有潜力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而根据《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制定的中医药行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823亿元,年复合增速15%,中药企业收入占整体行业比重从29.26%上升到33.26%。事实上,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进一步激发,相关企业也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3、“互联网+中医药健康产业”将成未来发展热点
随着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下老百姓健康需求的变化,医改攻坚带来的医疗服务格局调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潮流的涌现发展,必将为医疗服务提升优化释放出巨大空间。
目前互联网+中医药领域的发展来看主要有几种模式:中药材电商、在线问诊、O2O送药、O2O推拿保健,以及通过互联网进行健康管理、中医媒体、中医教育及智能化设备等。从投资数量上看,中医O2O、在线问诊、中医连锁获投数量最多。未来随着5G的快速发展,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可观。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中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7. 中医将来的发展如何?

在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医内治和外治逐步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
    1、中医的中药内治为了解决疗速效慢的问题、1、中成药的制作逐歩向西医倾斜、2、中草药针剂是仿西产品、3、中草药汤剂由于口苦难咽使用者逐步减少、逐歩被现代中药外治取代、中医内治将来的发展不乐观。
    2、现代很多人把不吃药、不打针的中医外治各种治疗方式称为中华自然医学、中医外治业不仅是在国内大发展、而是正在向全球推广普及、接受中华自然疗法的洋人一天比一天多、全是因为无毒副作用。因此笔者预计、中医外治正式更名为为中华自然医学都是迟早的事。
    中医外治在疾病治疗上、全面弥补了中西医药物内治之不足、许多内治拿不下的难病 在外治面前不是难症。以股骨头坏死、滑膜炎等病为例、西医只能手术治疗、而用现代中药外治安全价廉、无毒副作用伤害等优势是西医望尘莫及的。传统中药外治结合现代科技使中药外治的效率很大程度的提高、药内服能治的很多病用现代中药外治也同样能治。
各具特色、推拿针炙按摩为首等非药外治与现代中药外治结合相得益彰、使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发达……
中华自然医学走在西医的前列、笔者认为是本世纪必然能实现的事。

中医将来的发展如何?

8. 中医以后的发展趋势怎么样?前景?

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据悉,由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廖福龙等专家撰写的青蒿素等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有望首次纳入即将再版的国际权威医学教科书《牛津医学教科书(第六版)》。其中,题为“传统医药的典范——中医药”的章节已完成定稿,分为“什么是传统医药”、“青蒿素等中药发现史、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中医药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和“传统医药便廉可及”四大部分。
此次,屠呦呦团队的重大创新突破不仅具有重大成研究成果的意义,对于中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中医药行业不断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前景十分广阔。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即中医所用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
因此,中医药的产业链也是从上游的动物养殖、矿物采集、中药材种植,经过一次列的采收和粗加工后,我们的中药材材料便流入中药材专业市场或药材批发市场,由仓储、物流、贸易等来到中成药企业和中药饮片企业;后进入我们的下游医院、药房、超市等,从而到达消费者手中。
未来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速,总体健康需求显著提高,人民群众保健意识普遍增强,对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我国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大量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群也必然拉动医疗保健市场的需求。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7年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11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已达6658亿元,同比增长13.3%。2014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预测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2011-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1年市场规模增速为13.3%)
中国中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屠呦呦团队在“青蒿素”领域研究的突破不仅能够推动疟疾防治的进展,对于中国中医药行业来说也具有重大的影响。未来,中医药行业在世界的影响将加深,对于业内的研究也具有示范意义。总体来看,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入如下:
1、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速,总体健康需求显著提高,人民群众保健意识普遍增强,对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我国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大量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群也必然拉动医疗保健市场的需求。
在过去7年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2、政策助力,进一步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活力
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有潜力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而根据《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制定的中医药行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823亿元,年复合增速15%,中药企业收入占整体行业比重从29.26%上升到33.26%。事实上,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进一步激发,相关企业也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3、“互联网+中医药健康产业”将成未来发展热点
随着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下老百姓健康需求的变化,医改攻坚带来的医疗服务格局调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潮流的涌现发展,必将为医疗服务提升优化释放出巨大空间。
目前互联网+中医药领域的发展来看主要有几种模式:中药材电商、在线问诊、O2O送药、O2O推拿保健,以及通过互联网进行健康管理、中医媒体、中医教育及智能化设备等。从投资数量上看,中医O2O、在线问诊、中医连锁获投数量最多。未来随着5G的快速发展,中医药行业市场前景可观。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中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