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龙与西方龙象征意义的异同

2024-05-04 19:12

1. 东方龙与西方龙象征意义的异同

都是受过崇拜的图腾
西方龙在基督教兴盛之前,是西方凯尔特人等民族的神明(至今有大量文物留存),如今威尔士地区的守护者。现在被说成邪恶主要是基督教和本土信仰产生的冲突,外来宗教要立足必须贬低魔化本土神明。
图为相当于汉朝时期,在西方罗马图雷真时代门上的龙雕饰。
形象方面,原始的一些西方龙和东方龙差距并不大,像西方龙中的Drake蛇身四爪无翼,中国的应龙腹大生翼。
不同点是东西方本身文化差异,背景故事终究不同。
另外中国的宗教趋向于融合,而西方多为单一神明,所以如今的中国龙大半血统来自印度的纳迦(而非本土早期龙),特点是喜水,有龙宫龙女传说,和各种宗教神关系密切。而西方龙受到外来宗教的打压,加上前些年吴友富等人扭曲的宣传,西龙邪恶的形象在国内深入人心,并且与火的关系更紧密。
事实上在希伯来传说中有西方龙的身影,身如长蛇,燃烧着火焰,有四肢六翼。好吧,其实是炽天使在其本土时的原型。随时代发展渐渐被代替为人型。在西方教中也可以见到(当年带领天使叛逃的大天使长,堕落为撒旦,著名形象为七头的巨龙)。
用贬低他人文化来提升本土文化的方法,始终是不可取的。如果去威尔士旅游,当地人会告诉你一句俗语:红龙指引道路。
龙,是一种世界各地共通的文化。

东方龙与西方龙象征意义的异同

2. 龙在东方和西方的寓意

首先,中国的龙是代表的神圣,而在西方龙一般代表邪恶
中国龙和西方龙虽然是虚幻的,但是也有相似与不同之处。相似之处都体形巨大,会腾空飞翔。不同之处是中国龙喷水,西方龙吐火。西方龙有双翼,中国龙有四爪。西方龙则更像恐龙一些.
"中国龙"这个字翻译成英文是“the Chinese Dragon”。
"dragon"这个词也源于拉丁文,有“大蛇, 凶暴的人, 严厉而有警觉性的女人”的意思。从这个意思引申出“撒旦,魔鬼”的意思。
从这里可以看出“dragon”原没有“龙”的意思。常用语“blind dragon”是“陪客”的意思;“The (old) dragon”是“魔鬼撒旦”的意思。
在动物学名词中“dragon”是“一种蜥蜴的名字”。
"dragoon"这个词是由“dragon”引申出的,意思为“龙骑兵”。这种士兵存在于17世纪的土耳其,他们腰间佩带的枪就叫做“龙骑枪”

3. 龙是什么的象征?

我国古代神话与传说中最神异的祥瑞之兽,是华夏民族的代表,代表着帝王,也是我国的象征。传说龙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可以呼风唤雨,上天入地。龙也代表着兴旺、胜利和吉祥。

龙是什么的象征?

4. 东方龙的由来

在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洪涝灾害对人威胁极大,所以渴求有一种能主宰雨水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神灵便是古代先民的最大愿望。处在不同地域和环境中的古代人类,由于受到身边不同自然物的益处和害处,因此,人们心目中代表自然物精华和灵气的对象各不相同,某种生活在身边的动物就是最常用的造神素材,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创造出一种以我国特有的鼍属鳄科爬行动物扬子鳄为原型的寓意性主水神灵形象——龙。 
尽管龙的形象在古人以言传口授的形式相传中融合、兼并其他动物的内容,人为扭曲变形,导致走失了原来的模样,但仍然具有扬子鳄的全部基本形态特征:1、披满鳞甲的身躯;2、长颚大口和位于头顶的翘鼻;3、锋芒毕现的锥型尖牙;4大而圆的突起眼睛;5粗壮的长尾;6、强健的四肢和五指利爪;7、有横条纹的腹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为了弥补扬子鳄秃头尖尾有损神灵形象的缺陷,古人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了角、须、尾鳍以及把背部纵向排列的突起角质棘刺也变换成锯齿状背鳍,并拉长躯体以渲染气势,充实装饰效果,于是扬子鳄就被塑造成了传说中描绘的张牙舞爪、能腾云驾雾的龙形象了。虽然经过艺术夸张后,幻化的龙与现实中的扬子鳄有了许多不同之处,但对比之下,仍可看到扬子鳄——长颚、尖牙、披鳞、利爪等主要特征。 
后来黄河流域由于人为破坏生态,刀耕火种,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气候变冷,适宜于暖湿环境的扬子鳄难以生存便逐渐绝迹了(现仅存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因为扬子鳄在现实生活中不复存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淡化消失,只留下祖先们创造的龙形象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结果龙与扬子鳄成了两种不同的概念,龙的来历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早期的龙是无角的,1987年河南濮阳发掘出土的一个距今6000年前古墓葬中就曾发现用蚌壳摆的扬子鳄(龙)图形。在仰韶文化彩陶上描绘的龙也是大头长尾的爬行动物。四川大足南山的云龙石刻雕塑则更是一个无角无须、蹩眉瞪目、活灵活现的扬子鳄形象。有角的龙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上,山西省出土的一个商代青铜器龙纹觥的造型即出现双角,器身纹饰则与扬子鳄的体纹完全相同。 
汉字是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龙字便是大口、曲体的动物形象。龙字的读音则是鳄的叫声的模拟音,鳄发出的吼叫是低沉的“隆隆”声,因此,“隆”(龙)声就成了古代时对鳄的称谓,时至今日,扬子鳄在我国南方民间的俗称仍是“土龙”、“猪婆龙”。 
神灵的出现并非是盲目的有意编造,它是人类认识和经历的真实记录,古往今来,许多有关龙的记载、传说、民俗都与扬子鳄的生活习性相关。 
扬子鳄生活在河湖沼泽地带,《左传》中“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就是指龙(即扬子鳄)与蛇是同样生活于类似环境之中,习性相近的两种动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扬子鳄在水边打造迷宫似的地下洞穴,洞深距地面2—3米,平时也多栖息水中,故人们想像出“龙王居住在水底龙宫”的神奇景象。而在看到每当发洪水时扬子鳄因洞穴被冲毁四处逃避,便认为“龙王在兴风作浪”,岂不知扬子鳄也是洪水的受害者。 
扬子鳄以鱼、蛙、蚌等为食,蚌壳内多有珍珠,鳄生性凶残,长期饥饿时还会自相残杀。当有人看到扬子鳄争食蚌类时,嘴里吐出珍珠,便有了“二龙戏珠”之说。 
扬子鳄是六月交配,七月产蛋,雄鳄是通过叫声寻找雌鳄的(鳄是唯一会叫的爬行动物),而每年六月正是黄河流域多雨夏季的开始,于是人们把扬子鳄响亮的叫声与风雨的来临联系在一起,每当风雨欲来时的电闪雷鸣也启发了古人,以为风雨雷电与龙有密切的关系,于是古人视龙为雷雨之神,《山海经》中就有“雷泽有神,龙身而人头。”的记载,认定“龙可以呼风唤雨”。 
《说文解字》中描述“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世界上仅有扬子鳄与密西西比鳄两种生活在温带需要冬眠的鳄。因气候原因每到初冬时它们便进入冬眠期,当春天(农历二月)大地解冻时,蛰伏了一冬天的它们开始外出活动,同时也到了黄河流域开始下雨的季节,先民们把二者也联系在一起,于是就有了祭祀“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 
诸如此类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至于龙与其它实有动物一起出现在十二生肖中也很自然,因为在夏商以前,古人所指的龙就是现实中的扬子鳄,而鳄是全球范围人们普遍关注崇拜的动物之一,在埃及以及希腊的十二生肖中也都有鳄。 
龙是祭神文化的特定产物,古籍中说:“水以龙。”可见龙是作为主水神灵被创造出来的(传说中的龙王),关于龙与古代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有关的说法,没有充分的依据。有文字记载以来,远古华夏民族的各氏族都是以汉字姓氏作标志的,没有用动物图形作标志的记载。远古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很低,还不能用逻辑的方法思考问题,只能用类比、表象的方法认识事物,要创造一种综合各种动物特征的虚拟动物形象,是古代先民难以做到的,人的想象力总会受某种制约,无论多么奇怪的神灵,只能以真实性为背景创造出来,多么离奇的神话,最终都能在现实中找到构成它的原始素材,因此,龙不是虚拟的动物。《尔雅·翼》中谈到龙有“九似”(角似鹿、颈似蛇、爪似鹰……)是指龙的局部形态与一些动物相似而已,并没有具体指龙是综合九种动物特点创造的。即使是古代外国民族的崇拜标志也都是实有动物(鹰、虎等)或人兽结合(狮身人面)的形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从汉代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利用人民对龙的敬仰崇拜心理,标榜自己是龙的神圣化身,龙才逐渐变为封建帝王的象征,龙的造型图案成了帝王的专利,只能装饰在帝王使用的建筑和物品上。当历史进入21世纪的今天,龙不再是传统风俗中呼风唤雨的神灵偶象和封建帝王的代名词,人们赋予它新的含义,已成为抒发人民振兴中华、腾飞世界的豪情壮志和代表华夏民族自强奋斗精神的象征。 
远古“龙”的起源,除了上述原始宗教与巫术的原因外,还与图腾崇拜有一定的联系,图腾是原始社会中一个氏族的标志,又称为族徽。氏族社会中,人们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它无生命的东西,这种物种就成为氏族祖先的象征和保护神。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不少氏族曾以龙为图腾,如远古的黄帝、炎帝的氏族,共工氏、祝融氏、尧、舜、禹的氏族,以及吴、越等氏族。但是,这些文献成书较晚,属后人的追述,文献产生时,龙的观念已经形成,因而不可避免地在记述上有附会和渲染加工的可能性,古代氏族的图腾传说往往变成了神话故事,不过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据专家考证,这些所谓的龙图腾,实际上是与后来的龙形象相近的蛇、鳄、蜥蜴等动物。这些动物在氏族的祭祀中,不仅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而在形态上也被神化。在漫长的远古岁月中,动物图腾形象与其它原始宗教中动物崇拜形象融和在一起,形成了原始的龙形象。

  “龙”脱掉“原始”二字,即由原龙纹变成真正的龙纹,约在商代。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产生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王朝。夏之后是商王朝。商的国势强大,空前繁荣,《诗经·商颂》中说,商“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商的国土千里之广,广大的国土上到处都有民居住,商的疆域达于四深,四海中的人都来赞美商王朝,人数众多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王朝的强盛和一统,推动了不同区域问的文化交流,如百川归海,文化在商代出现了空前的融和。商人在文化上比较开放,肯于接纳其它类型的文化,有利于文化的融和。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青铜器作为沟通天他的礼器,本身就有宗教的意义,青铜器上的纹饰则有更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怪物的侵害。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

  “龙”在商代形成的一个突出标志是龙开始有了角。当然这时龙角的形状还不固定,有的如长颈鹿,角呈锥形;有的如绵羊,角向后卷;也有的如花冠,还有的似羚羊,此外还有前卷型、虎耳型、螺旋形等各种形状。商以前的龙形象中并没有角,在商代龙却生出角来,其中原因,在于商代对角的崇拜。

  在动物中,角一般是雄性动物才会生有,而且硕大强壮的角,往往是强壮有力的象征,因此角受到远古先民们的重视和崇敬,成为祭祀等宗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商代对角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但祭祀的牺牲必须有角,而且依场合的不同,角的大小形状也有不同。祭天地时用作牺牲的牛,角要如茧栗大小;祭拜祖先时用作牺牲的牛,角以能握在手中而不出把才算合适;宴请宾客用的牛,角要一尺长;有时用来祭把的牛,还要求两角要平齐,绝对时称,要有光泽。《诗经·周颂》中曾有赞美角的句子:“杀时惇牡,有俅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诗句的大意是:“杀了那头公牛吧,它的角又弯又美,用它来祭把天地社稷,就可以继承祖先的神力。”商人给本来无角的原龙加上各种角,是因为他们认为角有神性,有了角,龙就更有了沟通天地的神性了。有了角之后,原龙纹就摆脱了原型动物的形态,而成为一种与世间任何动物都不同的神兽,商人还用相同的手法,托象、虎、猪、鳄等动物的不同器官加到龙的身上,从而使龙的形象更为神奇。这种经过艺术改造加工后的龙与我们现在见到的龙形象已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个别形体部分的差异。

  不仅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成为龙形成的源头之水,一些奇特罕见的自然现象也汇入了龙形成的溪流。由于龙的形象怪异、能力神奇、有通天的本领,一些奇特的与龙的含义或形象有某种相似的自然现象也被附会成龙。如《山海经》中记载说,在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一座山,称为章尾山,山上有一条“烛龙”,这条龙人面蛇身,体长千里,两眼立生,就如两条直缝。它以眨眼来控制昼夜的变化和时光的流转,闭目为夜,睁眼力昼。晋人曾有诗云:“天缺西土,龙衔火精,气为寒暑,眼作昏明,身长千里,可谓至灵。”烛龙的居住地是日光照不到的“寒泽”。据专家考证,所谓烛龙,实际上是北极光。雨后彩虹也被附会为龙,彩虹缤纷的七色、宛若拱桥连接天地的形态、与雨和水的密切联系,极易使远古先民们将彩虹与龙联系起来,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双首的龙吸水于江河。此外,巨大的龙卷风、雷雨天气中的霹雳闪电,都易被古人当作是龙或龙的活动。

5. 东方龙的文化内涵

 日启之始为东;天灵地精乾坤中正谓之方;祥瑞平天宇,潜四海之气蕴曰龙。——东方龙——东:中国有句老话“龙脉源头出好酒”,东方龙出自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五粮液来自长江源头的宜宾,又被世人称作龙脉源头,也是东方之始。方:东方龙是以天时地利人和酿造而成的白酒精华,“方”字象征着华夏方正的气魄。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刚正不阿,吉祥如意 东方龙的广告语是:东方龙,容天下。其文化内涵可以总结成为两个字,龙和容。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牢牢铭刻在每个国人的心中。在《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中曹操有一段论述龙的文字:“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自居,是因为龙符合中国人对英雄的认知:生不逢时的时候,可以归隐,藏于草芥之间;得志时候可兴云吐雾、飞腾于宇宙。容,最主要的涵义是包容,以容为修养,以容敬天下。和而不同,是包容最好的阐述。在我理解,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TCG专有卡中文名:东方龙日文名:オリエント·ドラゴン英文名:Orient Dragon卡片密码:68124775卡片种类:同调怪兽星级:6属性:风种族:龙攻击:2300防御:1000罕见度:斜碎SCR,面闪SR卡包:GENF(705),EP12 同调:调整+调整以外的怪兽1只以上。这张卡同调召唤成功时,选择对方场上1只同调怪兽从游戏中除外。

东方龙的文化内涵

6. 龙象征什吗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图腾和吉祥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可是,近来电视和报纸报道,上海某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提出:“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是邪恶的象征,因此建议不再用“龙”作为民族的象征、图腾和吉祥物,而且以此为课题开始立项研究新形象。我想:作为“党委书记” 提出这个“建议”,一定是“吃饱了撑的”,或者是“脑袋里进了水”;作为“教授”以此“立项”,一定是“自我恶炒”,或者是拍洋人的“马屁”;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龙”真正象征的是什么,否则绝对不会放出如此这般“臭屁”。
当然,我们承认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是我们的祖先凭想象创造出来的。下面一段文字,是取自某小学自编教材《求新》(三年级)中的“第一课   龙”的一段课文,看看“龙”究竟象征什么。
你看,龙有一副雄狮的头,有鹿的角,有蟒的身,有鹰的爪,有鱼的尾巴,这些动物象征着力量、美丽、强壮、敏捷、灵活,是人类向往和崇敬的形象,所以我们的祖先凭想象把他们组合到了一起,用现代话讲,这是一项“组合发明”,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的“龙”。由此看到,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另外,中华民族是在黄河和长江两岸诞生、发展、壮大起来的,而两条大河弯弯曲曲地流向大海,也像两条奔向大海的巨龙,所以我们也愿意称呼自己是“龙的子孙”。在历史上,我们不愧是龙的子孙,因为我们祖先的发明创造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当中国人使用火药时,西方人还使用长矛和弓箭;当我们发明了纸的时候,西方人还没有多少人识字;当我们利用指南针远航时,西方人还不知道地球有多大,我们的祖先确实为我们争得了荣耀。但是,后来的统治者只满足现状,以大国自居,从此,西方搞科学研究时,我们还烧香拜佛,大搞封建迷信活动。例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候,我们正是《还珠格格》的时代,法拉第发明发电机时,慈禧太后却在大兴土木修建坟墓,所以中国由一个强大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常被欺侮的国家。
这虽然是小学的“课文”,但也道出了“龙的象征”,同时也说明了一个中央大国是怎样从强盛走向衰落的。不过,统治者的守旧只是国家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被忽视的原因是由农业文明形成“农耕文化”。
中华民族是以农业发展起来的,因此形成了“农耕文化”,与欧洲游牧民族和日本尚武民族形成的“游牧文化”和“武士文化”相比较,显得缺少阳刚之气。原因是,农业耕作需要耐心细致,所以,民众虽然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但也形成了文静、懦弱的性格,因此“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及“武士文化”相“较量”时,常常处于下风,因为农耕民族缺少游牧民族和尚武民族那种强壮、剽悍的体质和性格,所以我们的祖先希望全民族“具有龙一样的精神”。
另外,自周、秦以来,中国始终是统一的大帝国,不像欧洲和日本的那样战争不断;战争虽然是残酷的,但也培养了民族争强斗胜的性格。例如,古代的欧洲以城市为国家,虽然国家很小,但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如“英法百年战争”;日本虽然是一个岛国,但以“武士”为社会“主体”的权势之争,使其形成了好战的民族。所以,郑和虽然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也只是炫耀中国的强大,相反,哥伦布“下西洋”,每到一处便宣布“这是西班牙领土”,而日本的武士也是四处骚扰。虽然中华民族不是好战的民族,但为了保卫领土不受侵犯,也需要有龙的精神抗击侵略者,所以,“龙”作为民族的象征,其形象越来越完美,成了人见人爱的“吉祥物”,如今个别人想“别出心裁”,是花纳税人的钱讨洋人的喜欢,十足的“马屁精”。另外,全世界各民族有千奇百怪的“象征物”,所以,即便是“龙”,也有“恶龙”和“善龙”之分,何必管他人说什么,为什么不坚持民族的、走自己的路。
不过,我们虽然以“龙的子孙”自居,但越来越缺少“龙的精神”,尤其是现代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远离体力劳动,而且又缺乏体育锻炼,所以人们越来越缺少阳刚之气,而更多的是柔弱的性格,原因是人们热衷于电视和麻将,忽视了“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所以,要恢复和发扬“龙的精神”,必须坚持执行毛泽东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指示。因为:“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体育之主旨,武勇也,武勇则若猛烈、若不畏、若敢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为此,建国初期,各工厂和机关几乎都有篮球场,各县区每年至少要举行一次全民运动会和一次学生运动会,而国家也连续举行了三次“全民运动会”,目的就在于利用体育运动克服“农耕文化”形成的柔弱性格,切实提高民众的体质,继续发扬龙的精神,可如今这些还有吗?为什么?
所以,如今不仅要坚持以“龙”作为民族的“象征”,更主要的是应该立项研究怎样使民众具有“龙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7. 龙的象征

龙是中国人的象征,代表着什么?  龙被认为是中攻的象征,代表吉祥、尊严和腾飞,可在西方,龙是一种恶兽,代表邪恶。调查发现,八成人建议给龙换译名,有人就给起名叫loong或long 
  
   龙的各个部分象征着什么  “驼头”象征抗旱和威严 
  “鹿角”象征健康和长寿 
  “蛇颈”象征灵活多变 
  “龟眼”象征富有灵气 
  “鱼鳞”象征神圣的防卫 
  “虎掌”象征英勇和钉屈 
  “鹰爪”象征勇敢果断 
  “牛耳”象征勤劳和善良 
  
   龙在中国民俗中有哪些象征意义  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已扎根和深藏于我们每人人的潜意识里头,不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几乎都有打上龙文化的烙印,而且龙文化的视角,龙文化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入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龙,在中国与天地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联系。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龙之所以具有这种文化象征意义,是与传说及神话中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的无比神通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龙几千年来往往成为中国奴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因此,皇帝自比为“真龙天子”,全们的身体叫“龙体”,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乘的车、船叫“龙辇”、“龙舟”……总之,凡是与他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 龙与皇权挂钩的历史也很久远,从黄帝时就开始 了。 在传说时代,有着龙的血缘的黄帝曾四处巡视体察民情。他叫人开采首山的铜,然后运到荆山脚下铸鼎以纪念自己大战嗤尤的辉煌胜利。过了一段日子,鼎终于铸完了,黄帝专门在荆山举行了一个庆功大典来庆祝巨鼎铸成。应邀出度典礼的不仅有各路神灵,而且还有八方百姓,大家都想看黄帝铸的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时辰一到,大概还是皇帝亲自揭幕,只见一只高逾丈三、口大如缸的铜鼎闪着耀眼的金光呈现于神、人之前,众人啧啧称羡,上前细看,鼎身刻着一条矫健的游龙在一片祥云中穿梭,周围是四方鬼神和各种珍禽异兽,可谓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正当众人众神怀着崇敬的心情欣赏巨鼎和上面的图案时,忽然天空中浓云密布,挡住了阳光,天色很快阴暗下来,大家都以为要下雨了,谁知一道金光穿透浓云,一条披着金甲的神龙破云而来,它的尾巴和下半身托在云中,脑袋靠在宝鼎上,长长的龙须顺着鼎足垂到地面。黄帝明白这是自己完成了人间的使命,上天派神龙来接他上天了,他纵身一跃,跨上龙背,飞回天庭。人间百姓舍不得放黄帝这样贤良英明的君主回去,大伙儿扯着龙须不让走,结果扯落了好多龙须,黄帝和神龙还是走了。据说这龙须落在地上,便生出许多细小修长的小草,人们以后就把这草叫做“龙须草”了。 传说时代的著名君主,大都与龙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关系。尧在位的时候,世界上出现了大洪荒,到处是洪水泛滥,为了拯救百姓,他命令鲧去治水。鲧偷了天帝的息壤,采有“堵”的办法治水,劳而无功,被愤怒的天帝杀死在羽山,而烛龙刚好是这里的守护神。羽山这地主阳光照不到,常年靠烛龙嘴里含着的一支蜡烛照明,因而鲧的遗体三年不腐。天帝惟恐鲧会复生找自己报复扯皮,真实性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人个名叫“吴刀”的神,大概就天上的“刀斧手”吧,拿着宝刀下界啐鲧之尸,当吴刀剖开鲧的肚腹时,突然从里边咎出一条虬龙,长着一对尖而锋利的角,在附近的山坡上翻腾跳跃了几下,顿时成了一条大龙,它就是鲧的儿子--禹。说也奇怪,禹出生之后,鲧的身子就滚下羽渊,化成了一条蛟龙,时时“扬须振鳞,横修波之上”。 禹继承父志,终于降服了洪水,获得了万民的敬仰,后来,年迈的舜顺乎民意,把王位禅让给了禹,禹就成了夏朝的开国君主,这可能也是“皇帝是真龙天子”的历史依据之一。 龙的另一个文化象征意义是出类拔萃,不同凡俗。龙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们常常又把那些志向高洁、行为不俗、很有能耐、出息和成就的人称为“龙”。当年诸葛亮葛孔明在南阳躬耕陇亩尚未出茅庐时,自比管仲乐毅,号卧龙先生,意思是空有鸿鹄之三志而怀才不遇。 在汉语中,龙、虫是相对的,虫者何物,蛇也。蛇又称长虫,随处可......>> 
  
   “龙”是象征中华民族的什么?  像征龙的精神 
  
   龙的各个特征代表什么?  驼头象征着什么?抗旱 
  鹿角象征着什么?长寿 
  蛇颈象征着什么?游刃有余 
  龟眼象征着什么?灵气 
  鱼鳞象征着什么?自卫 
  虎掌象征着什么?力量 
  鹰爪象征着什么?腾云驾雾 
  牛耳象征着什么?名列魁首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代表什么,象征什么?  神或者是一种精神信仰,象征着尊贵或者权力的至高无上 
  
   龙象征着什么?  中国的龙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蕴涵着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基本观念:   第一层,龙的观念 从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 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第二层,龙的理念 在中国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后面,包含着中国人处理四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   第三层,龙的精神 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王东认为,发掘中国龙文化的深层内涵,有助丹解决当代世界的一些文明冲突。 
  
   中国龙象征着什么?  中国是龙的国度,有着龙的精神和大气,自古龙也是我们民族的象征,华夏的代表,蕴涵着我们国人、我们中国文化特有的底蕴。以翡翠为雕刻题材的龙象征着权势、尊贵、成功、丰收等,加上龙的形态万般变化,款式多样新颖,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我们华人的青睐。 
  
   龙象征着什么  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作为龙的传人,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龙的原形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象与文化含意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龙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在远古时代就不断地以不同方式困扰人们,至今也未全部解决,还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 
  这里,我们将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 
  有关龙的记载 
  根据古代的经文,龙是一种创造物,它有鹿一样的角,骆驼的头,野兔的眼睛以及巨蛇的颈。它的腹部看上去像一种“Shen”(一种类似鳄鱼的虚构的水龙)。它的爪像鹰,指间像老虎,而它的耳朵则类似于一种水牛。龙有能力在瞬间从一种物体变成另一种;从胖到瘦,从高到矮。它也可以飞上天以及下到海底。看上去,龙似乎是一种具有超能力的创造物,能变换成各种形式。在中国,龙的标志诞生在商、殷朝(公元前16-11世纪,中国出现最早的象形文字期间),它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与海龟的外壳上。这些刻花描述了一种有角的爬虫动物,它有牙齿、鳞,有的也有爪子。上述符号通常指明龙被视为一种残酷的、罪恶的,带来不幸的创造物。基于这些符号,中国科学家总结出其实是一种短吻鳄鱼。在几个世纪中,科学家提出过许多关于龙的解释与推测。无疑,龙在它最初的形象中一定是一种爬虫动物、一种蛇、一种短吻鳄或是蜥蜴。距今5000-6000年的化石与古迹说明,蜥蜴、短吻鳄及龙是由象征荣誉的图腾以及宗教中改编而成的。通过研究这些发现上的画像,我们可以追溯到龙最早的形象,它的进化史到它现在的外貌。 
  虽然第一条龙只有一种单一的形象,但随着中国古人彼此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把他们的图腾描绘地更具有想象力。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图象就演化成了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龙或图腾。 
  因此,龙是人们想象力的结晶,是被人们崇拜了几个世纪的神秘创造物。在现代国画中,龙也以各种形式出现。少数民族把龙描述成各种样子,从一条鱼到鳄和人。 
  龙的种类 
  夔龙:想象性的单足神怪动物,是龙的萌芽期。《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虺: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虬: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浅沙ぶ械牧?9使盼南字凶⑹停骸坝薪窃或埃?藿窃涣?!绷硪恢衷蛩涤琢??鼋呛蟛懦乞啊A街炙捣ㄋ溆谐鋈搿5?及殉沙ぶ械牧?莆?啊;褂械陌雅糖?牧......>>

龙的象征

8. 中国龙的象征和意义

中国龙,众所周知出现的时间很早,C型龙和蚌塑龙一类,从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开始,除了商代以太阳鸟凤凰为图腾,龙作为一个象征,历来地位都还较高。当然古人所说的龙,不只是字面意义上的,有时也会龙蛇不分,另有鳄鱼也会被称为猪婆龙或者蛟属,老龟,巨蛇,蜥蜴,甚至马匹身长八尺以上也会以“龙”来称呼(周天子传)。所以文籍记载多少不统一,民间传说更为参差不齐,令人忽而觉得龙高高在上,忽而觉得不过是动物属为人所屠杀甚至食用(孔甲)。

另外龙的形象也在不断的演变,前后对比差异很大。不仅是中国艺术审美文化,也是宗教文化等各类影响下的综合成因。中国文化里最重要的儒道释,龙在其中都有一席之地。
儒家,自孔子喻老子为龙后,龙在普通人心中也是吉祥而向上的象征,古代皇权沿用儒家之法治国,龙的地位也近一步增高。
道家文化中,龙更是无处不在。作为土生土长的教派,排除后来受佛教同化而封分的龙王这一块。在汉代南北朝或是更早时的道藏中,也经常可见龙的身影。《鬼谷子》也有云行气当如五龙仙之说。
佛教是外来宗派,其实他对当代中国龙的样式影响是最大的。早在中国的山海经记录中,便有烛龙应龙一类划地为江或是掌握四时昼夜的龙存在,而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龙却多了井龙王,池龙王,似乎数量暴增却无甚大能力。善良却一般用来嫁人的龙女,为祸一方被罚死的龙子,战战兢兢行雨听号令的老龙王,龙更人性化了,却明显被人本位的思想压低了一筹。这是何故?曾经本土的中国龙体型不一,蚌塑龙身如巨蜥,应龙腹大有翼,汉代前后的龙都是兽型。而我们如今只认得蛇身的是龙,有人看到应龙便以为那是西方龙。其实佛教在这种形体转变中的影响相当的大,佛龙(天龙八部)龙部在印度被称为NAGA纳迦,原型是一种毒蛇,在当地的雕塑多为多头眼镜蛇神。在佛教传入中国,与本土文化相融合以后,龙文化也就交织了在一起,NAGA的宫殿传说,求雨尊佛等特征也成了中国本土龙的特征。于是便有了龙宫龙女等等,这段时期也是中国民间龙传说爆棚的时代——因为人性化,所以亲民。人那种敬畏却又渴望驾驭龙的心态充分的融入了故事中。看如今的中国龙,高额突眼,是不是和佛殿的神像有几分共鸣之处呢?当然如今我们也无法将如今的中国本土龙与NAGA完全独立分开,两者在这上千年历史中早已相互融合,成为今天龙图腾中的一部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