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典型材料

2024-05-12 11:20

1. 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典型材料

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一、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环境工作的需求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恶劣,地广人稀。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及欠发达的经济和较小城市规模与中央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的跨越式发展一直贯穿于西藏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表现出来的地质环境问题明显增多,主要有城镇生活饮用水资源需求的增加、地下水环境和矿山环境的保护、城镇建设的外扩带来地质环境的不适应性、自然与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他地质环境问题,还有城乡二元结构面临的贫困山区的地方病,这些问题在首府拉萨和几个地区所在地城镇及乡村表现得各有不同。
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成效
1.青藏高原(西藏)重点区1: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玉树地震之后为了解决以往水文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地区,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解决供水问题,支持西藏地区开展青藏高原(西藏)重点区1: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2010年主要选择了重大工程布局比较集中、城镇供水问题比较突出、城镇建设遭受或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比较多的那曲地区所在地那曲县、昌都地区所在地昌都县、阿里地区所在地噶尔县等3个行署所在地,作为重点区开展1: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
调查技术人员克服了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等种种困难,通过近1年的努力,在3个县发现了具有供水意义的地下水富水地段5处,初步评价这些拟选水源地日供水能力能达到50000米3/日,可有效改善工作区内主要城镇生活用水的紧张局面,也将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建设性的科学依据。那曲县、昌都县长期以来是生活饮用水十分缺乏的县,以往多次开展了以找水为目的的水文地质工作,结果均不是很理想,而本次调查工作在那曲镇北9千米(图1)、昌都县城关镇北4千米地带分别寻找到了1处可作为城镇供水水源地的富水地段,初步计算可达到5000米3/日、31000米3/日以上的日供水能力。水文地质工作也向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重要乡镇及重要工程地区(如火车站等)进行了延伸,所发现的其余3处水源地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好了水资源贮备。工程地质方面,着重解决了经济建设工作所面临的地质环境条件的适宜性问题,详细论述了工作区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及场地的稳定性,以及软弱地基、冻土等工程地质问题的分布特征。环境地质方面,查清了地质灾害的发育及分布规律、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及程度,对如何保护当地地质环境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图1 那曲县那曲镇北侧9千米处的巴鲁盆地水源地

2011年选择了城镇供水问题比较突出、当地政府要求比较强烈、城镇建设遭受或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比较多的芒康县、错那县、定结县、改则县、尼玛县、日喀则市等6个县市作为第二批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区。
对每个县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寻找水源地的同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研究专题,如芒康县设置寻找以地下水或地表水作为供水的新的水源地并进行初步评价及纳西族乡(盐井地区)卤水地下水地球水化学环境地质专题;尼玛县设置地质环境退化专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改则县设置干旱区地下水找水专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定结县设置“江嘎湿地东侧沙漠化土地的研究”专题;日喀则市设置地下水质污染环境地质专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错那县设置寻找地下水以及地热水作为供水的新的水源地并进行初步评价。
2.西藏大骨节病区地下水调查与安全供水示范项目
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承担的西藏大骨节病区地下水调查与安全供水示范项目,组织四川地勘局91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在山南地区桑日县增期乡卡乃村施工的一口改水示范井中打出了地热水,抽出井口热气蒸腾的热水(图2)。
水井施工至35米时开始出现热水,从井中抽出的热水温度为56℃,无色、透明,水位埋深2.6米。流量稳定,现场用压风机抽水,每小时出水量为45立方米。已经取水样送有关部门化验。该热水井距离桑日县城约80千米,距离增期乡约5千米,距离拉萨-林芝318国道约50千米。该热水井现已封闭,具有供热供暖、洗浴、温室种植等多种用途,随时可以开发利用。
西藏大骨节病区桑日县实施地下水调查与安全供水示范项目时,对当地缺水学校进行了兼顾,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图2 抽出井口仍热气腾腾的热水井

桑日县绒乡一小、二小是桑日县大骨节病区的异地育人学校之一,这两所小学位于雅砻河畔,地势较高,学校师生饮水较困难,主要靠土井取水为主,其水量严重不足,水质较差,枯水季节常饮用河水,饮水安全保障程度较低。该校曾多次向县教育局、水利局、乡人民政府等部门申请解决学校师生供水问题,由于地方资金紧缺,两所学校的供水安全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西藏大骨节病严重区供水安全示范项目的实施,解决了这两所学校期盼己久的供水问题。由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四川省地矿局91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在这两所学校分别实施了供水安全示范井1口,其中绒乡一小单井出水量达到了2106立方米,二小达到了1140立方米,可解决两所学校700余师生的供水安全问题。供水安全示范工程的实施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安全、洁净、卫生的饮用水源。2011年9月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组到西藏大骨节病区进行项目质量检查时,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情欢迎,示范工程效果明显(图3)。

图3 西藏大骨节病区学校师生热情欢迎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组

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典型材料

2. 辽宁省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典型材料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
辽河流域土地利用条件调查项目,是2009年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在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中,下达给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的子课题。该项目在综合评价辽河流域土地环境质量等级基础上,开展大比例尺调查试点工作,深入评估盘锦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条件。该成果为科学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地质地球化学依据。
调查成果表明,盘锦市水稻种植基地区土壤养分充足,有益微量元素均衡,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与辽河流域其他水稻基地对比,盘锦地区水稻田富含有机质、N、P、K、Ca、M、gS、B、Cl、Cu、Mo、F、I、Se、Zn、Fe和Mn等有益元素,尤其是对水稻生长有益的有效态硅是辽河流域最高的。综合评估盘锦市耕地土壤地球化学质量,88%区域达到优良—优质等级。
水稻是一种富集硅、锰、镁等多种元素的农作物,对微量元素需求强烈。调查成果显示,盘锦地区地处辽河三角洲,土壤由海退沉积地质作用形成,土壤中除了富集氯、溴、碘等卤族元素外,土壤养分物质含量高,各种碱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丰富。从理化性质看,辽宁省内地水稻田多为弱酸性,而盘锦地区土壤呈弱碱性,这种独特的理化性质,更有利于土壤中全量物质为微生物所利用,更适合种植水稻。
进一步分析大米中元素,发现盘锦大米中富含Na、I、B、Co、Cr、rC、F、Ca、Mg、S、P等多种有益元素,尤其是硅和铁元素含量达到其他地区稻米的2倍。富含多种有益元素是盘锦大米质量独特、品质上乘的重要原因,富含多种有益元素也可以成为提升盘锦大米品质和经济附加价值的重要依据。
综合考虑土壤、稻米、灌溉水和大气中有益和有害元素含量特征,规划出七处相对集中的特色大米产区。其中,富铁大米种植规划区两处,总面积为29655公顷,占盘锦市耕地的18.63%,大米中铁的含量大于22.5×10-6;富锌大米种植规划区两处,主要分布在东郭农场—石新镇、新兴农场、西安农场—平安农场一带,种植规划区总面积为6124公顷,占盘锦市总面积的3.85%,大米中Zn含量均大于20×10-6;富钙大米种植规划区两处,分布在盘山县新兴农场—陆家乡一带和大洼县王家乡地区,总面积为2949公顷,占盘锦市耕地的1.85%,大米中钙含量大于180×10-6;在盘锦市西部的新兴农场还规划一处同时富含锌、钙和铁的稻米种植规划区,面积2796公顷。
综合以上特色土壤规划区,共规划出41524公顷特色土地,每年可开发出28万吨特色大米,这些富含有益元素大米的价格往往高出普通大米十几倍,年增加的潜在经济价值在几十亿元以上。
2010年9月18日,辽宁省科技厅和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国内知名院士和地质学、农学、生态环境等领域专家,对该成果进行了验收和鉴定。与会专家认定“项目研究成果意义重大,项目应用土壤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壤、作物以及化肥、灌溉水和大气干湿沉降物等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价,其成果为合理管理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创新。根据地球化学理论,在对各种样品的多元素高精度测试和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辽河流域农业地质数据资料有机结合,系统提出流域和地区两个层面的土壤环境和质量、土壤肥力分区和发展特色农业产区;成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明确了盘锦地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耕地灌溉条件、特色大米分布区域等一系列土地利用条件指标,为盘锦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将产生巨大的农业经济效益”。
经专家组鉴定,辽河流域土地利用条件调查评价项目选题意义重大,技术路线合理,研究方法先进,数据资料翔实齐备,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典型材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2003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两权使用费和价款资金安排部署了大量的地质环境项目,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遗迹保护等,项目开展为自治区地质环境的改善、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遗迹保护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从2003年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以来,自治区共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86个,由于部分项目工作量较大,分为2~4个标段进行招标施工,86个项目共计100个标段,累计下达资金34653万元。
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累计恢复土地面积4980公顷(74702亩),恢复土地类型有建设用地、林(草)地、景观用地等,部分项目对矿区地质灾害进行了有效治理,共计增加建设用地2202公顷(33036亩);增加林地、草地1826公顷(27386亩);增加景观用地695公顷(10425亩)。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实施,特别是恢复为建设用地之后,为当地招商引资、工程建设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初步估算治理恢复的工业建筑用地仅土地出让价值近6亿元。
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地质环境,防止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重塑了治理区地貌景观,使得治理区的地貌景观与周围地质环境相协调,从而保护和改善了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
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实施,近20个矿山受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已消除或减弱了,有效地保障了矿山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
2006年以来,自治区开展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共16个,目前已完成竣工验收的项目13个,累计投入资金5288万元,其中国家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个,投入资金1609万元。
在开展的16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有7个是针对威胁中小学校的地质灾害的治理,有效保护了校舍和师生的生命安全;另有2个是针对威胁旅游景区的地质灾害进行的治理,为旅游景区整体建设和综合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地质环境,并且为旅游景区的正常开放和游客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三、国家级地质公园建设项目
从2004年开始,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地质公园5个,其中3个已于2008年完成揭牌开园,另外两个正在积极筹建中。历年来,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其他渠道共投入资金49838万元用于地质公园建设,地质公园开园以来,累计收入26630万元,新增农家乐建设598家,增加直接就业人数约4800人,间接就业人数约2万人。
通过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地方知名度,使地质公园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地方收入和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结构向良性方向发展。
通过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使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为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提高了群众保护意识,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逐步认识到了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到保护活动中来,促进了保护地质遗迹、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通过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普及了地质学知识,提高了群众文化素质,使国家地质公园成为向游客宣传地球科学知识的基地,旅游景区科学品味得到有力提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典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