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2024-05-22 08:56

1. 王莽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的必然性,改革不顺应历史潮流,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不符合人民利益

王莽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2. 王莽为啥失败?

公元8年,王莽废孺子婴(刘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史称“新莽”。西汉的历史,在他的手里画上了句号。
对于这件事,中国古代刀笔吏们早就给出了定性:外戚篡汉。自此,昔日的道德楷模王莽,戴上了“篡汉贼”的大帽子。
然而,近世之后,知识界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胡适先生和历史学家柏杨先生都站出来,给了王莽另一个极端的评价——
胡适称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社会主义者”。柏杨也撰文,“王莽是儒家学派的巨子,以一个学者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国历史上仅此一次。王莽有他的政治抱负,他要获得更大权力,使他能够把儒家学说在政治上一一实践,缔造一个理想的快乐世界。”二人对王莽的这番评价如此之高,基于王莽登基后大刀阔斧的改制,史称王莽新政。
虽然结局我们都知道,改革一败涂地,新朝只挣扎了15年就草草收场,且王莽其人也以极为惨烈的姿态挥别历史舞台。但是,王莽的改制,在中国历代变革中绝对算一个神奇的样本,值得后世细细剖析。

王莽的改革耗时多年,内容庞杂,政治、经济无不涉足。
先说经济层面的改革。按照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提炼,这方面,王莽基本上是紧紧地围绕着影响宏观经济的“三大核心课题”展开,即为财政、货币以及土地。而且,三手齐下。
“五均六筦”
王莽登基第二年,推出了“五均六筦”。
所谓五均,就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负责管理市场的物价。
五均官在每季度的第二个月(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写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称作“市平”。物价高于“市平”时,则把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物价低于“市平”时,则听任人们自由买卖。人民如果缺乏资金,则可以向政府办理贷款,贫民遇有丧葬、祭祀等事,可向政府申请无息贷款,欲经营工商业面无资金的,也可以低利借贷。
除了五均赊贷之外,还规定盐、铁、酒专卖;政府铸钱;名山大泽产品收税。以上政策,合称“六筦”,或“五均六筦”。
这像不像盐铁专营再加汉武帝时期推出的均属、平准二法?
其实,王莽的初衷是好的。他希望以此节制商人对农民的过度盘剥,制止高利贷者的猖獗活动,同时,使得国家获得经济利益。可是,效果如何呢?惨不忍睹。
问原因,至少有二:一、事无巨细。二、用错了人。
比如,在零售物价的管制上,真是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汉书·食货志》记载,政府在规定的时间对各种商品进行分类定价,同一种商品按品质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才允许商贾拿到市集上去销售。如此,你必定懂了,市场被管死了。
其二,用错了人。王莽用来推行“五均六筦”的,多是一些大商贾,这和汉武帝的策略如出一辙。但汉武帝时期,还是可以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控制住这些人,可是王莽的政权,没这个实力。于是,这些人“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百姓愈病。”官商勾结、中饱私囊、账目不实、广受垢病。

货币改革
王莽执政期间,对货币进行了频繁改革。
第一次改变币制是在登基前一年,即公元7年的5月,他以周钱为蓝本,增铸新币(新币分三种,各值五千钱、五百钱和五十钱),是为“大钱”,与原来的五铢钱“四品并行”。
公元8年,新朝创立,王莽以“奉天承运”为名义改出一铢小钱,与原来的大钱共同使用。当时,社会传言说五铢钱和大钱都要被废止,市场顿时大乱,王莽一方面把涉谣者、传谣者抓起来,另一方面则大量铸造小钱。
公元9年,又改。货币总名称为“宝货”,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六种,六种货币又细分为二十八个品种。因品种繁多,换算混乱,交易大受影响——“百姓愦乱,其货不行”。
四年后,王莽被迫第四次改变币制,他下令废止大钱、小钱,发行“货布”、“货泉”两种货币。
在短短七年间,王莽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如今说起来都觉得乱,当时老百姓用起来,能不乱吗?这一波货币改革的结果是什么呢——史载,每次变动,都造成民间的一次大破产,监狱里因此人满为患。整个国家金融秩序大乱,政府金融信用几近破产。
土地改革
在土地改革上,王莽推行“王田制”。什么叫王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恢复全面的土地国有制,然后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规定男丁8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者,应自动把超过之数,分割给你的族人、邻居或同村亲友。本来没有田地,现在开始授有田地的,限制的标准一样。
与此同时,针对奴隶问题推行“私属制”,不可以买卖,违令者治罪。

这是自商鞅“废井田”之后,第一个重新推行土地国有化的政权。其对全国上下的撼动程度,可想而知。地主官僚们也的确并不买账,诏令颁布后,继续买卖土地和奴婢,因此获罪者不可胜数。
5年后,王莽不得不取消这个诏令,“下诏诸食王田及私属皆得卖买,勿拘以法。”王莽自己把这个诏令,废了。
政治改革
王莽在经济上的三大举措,悉数完败。而在政治上的变革,更让人有些啼笑皆非。他把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郡县名和行政区,大大加以改变,屡易其名。据说,因为名字改了太多次,他自己都记不住。
他还恢复五等爵、滥加封赏。官吏俸禄无着,就用各种办法扰民。结果,“王莽苛酷,积失百姓之心,民之讴吟思汉,非一日也”。老百姓开始觉得,这个神经病王莽,还不如那个腐朽的西汉王朝呢!
同时,王莽还不断对外征战,加上连年灾荒,人民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王莽改制前10年西汉有人口近六千万,改制的后期己不足三千万。
民不聊生,何解?唯揭竿而起!
王莽被杀后,头被送到宛城,悬挂于街市,人们恨他称帝前将好话说尽、称帝后又不顾人民死活,所以,把他的舌头割下来切碎分食了。王莽的头骨被处理之后涂上油漆收藏到皇宫武库之中,并一直收藏了二百七十多年,直到晋朝惠帝元康五年,宫中失火才被烧毁。王莽也成了死后惟一被割下舌头的皇帝。
王莽的改革,以掉脑袋的代价落幕了。想想,他的改革为何失败?大概是以下四句话:一、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二、改革不能为改而改;三、改革不能侵犯所有人的利益;四、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
客观讲,王莽的改革,初衷始于善。所以,柏杨也为他说话,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改善这种不公平和铲除造成这种不公平的罪恶”。只是,想法太过理想主义,手法太过不切实际。

3. 王莽失败原因

1、王莽改革期间出台的一些政策违反了客观规律。例如,国家土地被国有化,并根据雷区系统重新分配。王树义在这里立即消除土地吞并。最初的意图并不坏。但这一政策违反了当时封建土地的私有制。
 
 2、土地有所有权拥有和支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有公社制度的崩溃和私有制的形成,它逐渐形成。历史上最早的形式是奴隶土地所有权发展规律。这注定要失败。另一个例子是,货币改革逐步取消的原始货币的恢复。这样的做法,它直接违反了货币发展的规律。
 
 3、改革太快,太快的话。很容易采取一些过渡的政策措施,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它导致了失地的社会基础的改革。例如,王皓将奴隶改为私人并禁止奴隶贸易。目的是阻止奴隶的数量。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奴隶问题的扩大。但这一措施也遭到了反对。无家可归者的反对。由于禁止奴隶贸易,两者都侵犯了官僚。富人的利益。失去土地,无路可走的农民中断了自己卖奴隶的生活道路,第三任国王也采取了行政措施,迫使采取不适当的改革措施,引起了广泛的不满。

王莽失败原因

4. 王莽为啥失败

历史的必然性,改革不顺应历史潮流,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不符合人民利益

5. 王莽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的必然性,改革不顺应历史潮流,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不符合人民利益

王莽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6. 王莽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失败?

因为王莽的改制,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既触动了豪强地主、富商大贾乃至一部分官僚的既得利益,也给广大下层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干扰,进一步激化了西汉后期以来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使他成为社会各个集团、各个阶层反抗的主要对象,成为众矢之的,造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绿林、赤眉起义等。
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到了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王莽也意识到政策的失败,改革三年以后,王田,奴婢可以私自买卖了,他又想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对外战争中去,确遭到了临近部落氏族如匈奴的反对,在战争中他增加赋税,强征民夫,使得社会,阶级矛盾加剧,因此各地造反军队纷纷起义,赤眉绿林军才得以诞生。
总而言之,王莽改革没有从实际出发,忽略了国情,也没有以正确方式解决国内矛盾,反而使矛盾加剧,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当王莽实行改革时,为了达到尽善尽美的目标,不惜得罪所有的人。例如,对社会矛盾的焦点土地和奴婢问题,王莽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宣布的政策是:将天下田改名“王田”,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
每个不足八个男口的家庭,使用的田不得超过一井,超过部分必须分给九族邻里,原来没有田的人可以根据制度受田。还规定,对胆敢说“井田圣制”坏话的人,违反法令造谣惑众的人,都要押送到边疆去。

扩展资料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人虽然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实际上却是沽名钓誉之辈。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情况下,王莽乘机窃取大权。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前45年),父王曼,兄王永。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在王莽少年时,其父兄先后去世,他跟随叔父们一起生活。
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唯独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而且勤劳好学,师事沛郡陈参学习《论语》。
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王莽就是这个世家大族中的另类,几乎都成为了当时的道德楷模,很快便声名远播。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并未留下子嗣。太后王政君在皇帝驾崩后当天就起驾到未央宫,收回传国玉玺。王太后于是下诏,要求朝中公卿推举大司马人选,群臣会意,于是纷纷举荐王莽,只有前将军何武与左将军公孙禄表示反对。
两人于是互相推举对方,以示对王氏外戚专权的不满。不久后,王太后诏命王莽再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其后王莽拥立九岁的汉平帝登基,由王莽代理政务,得到朝野的拥戴。此后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渐暴露。他开始排斥异己,先是逼迫王政君赶走自己的叔父王立,之后拔擢依附顺从他的人,诛灭触犯怨恨他的人。
王莽知道要维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强化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于是他主动巴结当时著名的儒者大司徒孔光。孔光是三朝元老,深受王太后和朝野的敬重,但为人胆小怕事,过于谨慎。王莽于是一边主动接近和拉拢他,引荐他的女婿甄邯担任侍中兼奉车都尉,一边以王太后的名义逼迫孔光为自己宣传造势,利用孔光上奏的影响力充当自己排斥异己的工具。
于是上奏弹劾何武与公孙禄,将他们免去官职。后又以各种罪名陆续罢免了中太仆史立、南郡太守毋将隆、泰山太守丁玄、河内太守赵昌等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剥夺了高昌侯董武、关内侯张由等的爵位。与此同时,王莽逐渐培植了自己的党羽,以其堂弟王舜、王邑为腹心,用自己的亲信甄丰、甄邯主管纠察弹劾,平晏管理机要事务。
王莽平时表情严肃一本正经,当想要有所获取利益的时候,只须略微示意,他的党羽就会按他意思纷纷上奏,然后王莽就磕头哭泣,坚决推辞,从而对上以迷惑太后,对下向平民百姓掩盖自己的野心。
在王莽推行新政时,屡有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害出现,由于王莽改制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了天下剧烈动荡,国库也耗费殆尽无法拨款赈灾,造成了民众生存难以为继。因此于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时,各地农民纷起,其中形成了赤眉军和绿林军两大军事势力。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同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也退至渐台。这时他的儿子、侍中王睦正想脱掉官服逃命。
王邑将他喝住,父子俩一起守着王莽。最后随从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者被杀。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问杜吴王莽的尸身在哪,杜吴告诉他在“室中西北陬间”,公宾就斩了王莽的首级,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体。 百姓们听说王莽的首级在宛市,‘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
新朝灭亡,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参考资料:王莽 (新朝开国皇帝)-百度百科

7. 王莽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失败?

1、他实行的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奴婢为"私属",不准买卖,评定物价,改革币制。这些改革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没有一个施行成功。
2、他的治国理念不符合时代的需要,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文环境无法容纳他的理念。实际上王莽不是落后于时代,而是领先时代太多了。
3、他虽手握重权可惜武力不行。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强大武力怎么行啊?最大原因是政策失误。他想搞新政却没有拥护者,他在没有巩固自己权利的情况下搞革新本身就是危险的。并且他的革新,割掉的是地主好强的利益,焉能不败。
4、容易采取一些过头的政策措施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地社会基础。

王莽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失败?

8. 王莽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失败?

1、他实行的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奴婢为"私属",不准买卖,评定物价,改革币制。这些改革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没有一个施行成功。
2、他的治国理念不符合时代的需要,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人文环境无法容纳他的理念。实际上王莽不是落后于时代,而是领先时代太多了。
3、他虽手握重权可惜武力不行。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强大武力怎么行啊?最大原因是政策失误。他想搞新政却没有拥护者,他在没有巩固自己权利的情况下搞革新本身就是危险的。并且他的革新,割掉的是地主好强的利益,焉能不败。
4、容易采取一些过头的政策措施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地社会基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