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024-05-13 15:52

1. 酒店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酒店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 酒店发展趋势

小规模酒店仍是蓝海市场
从全国酒店规模结构来看,2019年全国15-69间房的酒店家数为26.4万家,占比78%;70间房以上的酒店家数为7.4万家,占比22%。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全国15-69间房的酒店连锁客房数74.3万间,非连锁客房数752.3万间,15-69间房酒店连锁化率占9%。因此我国酒店业70间房以下的中小型设施占比相当高,且该规模体量的酒店连锁化程度不高,小规模酒店仍是蓝海市场。



下沉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从全国酒店城市分布来看,2019年我国一线城市、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其它城市这三大区域的酒店设施数分别是2.7万家、8.8万家、22.3万家,所占比重分别是8%、26%、66%。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三四线城市酒店业连锁客房数192.8万间,非连锁客房数是910万间,三四线城市酒店连锁化率占17%。虽然我国绝大部分酒店分布在三四线城市,但目前三四线城市酒店连锁化程度不高,我国酒店业下沉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3. 中国酒店业发展趋势

回顾过去的20年,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经了80年代初的茫然无措,到90年代开始的突然启动,再回归到现在的生机盎然。历经23年的风雨兼程,生命力愈加旺盛。中国的酒店业是最早向外资开放的行业之一,早在1982年就出现了第一家合资酒店“北京建国酒店”,在此后的二十年中,中国酒店业更是伴随着国际酒店业的发展与渗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酒店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1、的数量规模加速度扩张     

  自1980年开始,中国酒店业的产业规模成倍数地加速发展。酒店的供给量随着需求的扩大而快速增长。以旅游涉外酒店为例,1980年有酒店203家,2002年光星级酒店就增加到8880家,增长近44倍。同期,客房间数增长30余倍。旅游酒店每五年的增长率在50%以上。     

  2、档次与规模结构已经形成     

  如果不分系统地将各类酒店放在一起,到2002年末(1)五星级酒店175座,共有6.49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7.23%;(2)四星级酒店635座,共有14.35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15.99%;(3)三星级酒店2846座,共有34.65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38.62%;(4)二星级酒店4414座,共有30.60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34.10%;(5)一星级酒店810座,共有3.64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4.06%。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     

  3、空间分布出现三阶梯状态     

  中国酒店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三阶梯状态:第一阶梯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第二阶梯是中国的中部地带,第三阶梯是西部地带,整个态势是东多西少。拥有星级酒店座数多少排列,位居全国前十名的地区是:(1)广东926座;(2)浙江723座;(3)江苏575座:(4)北京572座;(5)云南560座;(6)湖北473座;(7)山东401座;(8)辽宁347座;(9)上海319座:(10)湖南319座。   

  二、整个行业的转变

  1、由指令性的政府外事接待体系转向国民经济中有竞争力的产业     

  过去的旅游酒店多数是外事接待机构,招待所多数是公务住宿机构,谈不上酒店产业和发展规模。经过20余年的建设,将一个传统性的、指令性的、隶属于政府外事接待工作的服务机构,转变成为一个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越发引人注目的、具有竞争力的产业。2000年旅游业收入4500亿人民币,酒店业的收入占旅游业的收入将近一半,产业特征愈加明显。     

  2、由封闭性行业转向与国际接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开放性行业     

  酒店业最早对外商开放,允许外商投资,允许与外商合资。到目前为止,中国旅游酒店业利用外资额已达200多亿美元,三资酒店已有800余家。从1982年半岛集团管理北京建国酒店开始,一批国际酒店集团相继进入中国。引进星级评定标准,在行业管理和酒店管理方面按国际惯例办事,大大提升了酒店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经过20年的发展,使酒店业由一个计划经济的封闭性行业转变为一个与国际接轨较早、较快、较为顺畅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开放性行业。     

  3、供求关系由卖方主导的市场转向卖方主导的市场     

  经济的活跃、旅游业的发展使更多的酒店企业参与进中国的酒店业市场,加剧了酒店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中国酒店的经营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需要。在酒店管理上,通过星级酒店的示范作用,从需求适应供给转变为供给适应需求。酒店业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由于过速发展,相当一些地区近几年出现了供过于求,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酒店企业的经营者更加重视市场趋势和顾客的需求变化,这种理念和行为促进酒店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4、计划经济的成本中心事业性运作模式转向市场经济的利润中心企业性运作模式     

  1980年以前,中国的酒店多属事业型招待所,酒店服务单一,只提供食宿两项服务。经营效益缺指标、服务缺标准,成本无核算,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盈余自留、差额补贴的制度,并且没有上缴利税的任务;改革开放以后,外资进入,中国酒店管理机构推行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各酒店转换经营机制,使中国酒店在短暂决策、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工资分配、员工录用与奖励以及财务成本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造,开始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型管理制度。酒店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竞争的意识及其行为使整个酒店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5、由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向现代的科学管理     

  在推行建国酒店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把引进国外先进科学管理方法与国情相结合,初步总结出一套中国式的酒店科学管理体系,使酒店企业从经验型行政管理开始向科学化管理转变,促进了中国酒店业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朝现代化方向加速转变。     

  6、行业管理从简单无序,发展到基本科学、系统有序     

  通过实行酒店星级制度,实现中国酒店管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减少干预,将中国酒店业的发展转移到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来。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行业规则,推动酒店企业有序竞争,推动酒店业市场化。政府、行业、企业逐渐适应和学会了在市场经济中科学、有序地管理、经营酒店的方式、方法。酒店业的历史性变化是前所未有的。中国进入WTO后,酒店业面临着新的全球性的挑战,近几年的发展将出现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三、中国酒店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供给相对过剩,竞争激烈,今后发展速度降低。     

  1996年到2000年旅游酒店业共增加35.4万间客房,平均年增长率为12.39%,而同期的客源增长率为4.0%。由于供大于求,导致酒店企业之间过度竞争。从1996年到1998年全国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和利润率逐年下降,1998年开始出现全行业亏损。1998、     

  1999、2000年三年亏损额分别为45.56亿、53.64亿和26.43亿元。这种态势。遏制了新的投资,迫使酒店产业的规模扩张速度降低,同时提出控制酒店总量、提高酒店质量等战略性问题。     

  2、酒店业新的发展投资点将逐步西移并优化地域结构。     

  由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国家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开发中西部的措施,一部分酒店投资将有可能从东部、南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随着中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中西部的酒店业将会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酒店业新的、最有希望的增长区域。从总体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各个城市旅游酒店的总量和档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部地区发展迅速,有望在近3年内就可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瓶颈主要是西部地区。     

  3、档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将继续与国际接轨,努力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新的趋势。     

  就竞争领域来看,在高档酒店领域,外资酒店将继续保持优势,内资酒店大多集中在中低档领域。而在中低档领域,外资酒店还未采取行动。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未来竞争和建设的重点。经济型酒店是外国酒店集团的关注点。据旅游局作的中国旅游业发展预测,到2020年,入境过夜旅游者为9500—1390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5.7%—7.75%。国际旅游组织进行前景预测,认为到2020年,全球将有16亿国际游客,中国将有1.3亿游客入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国。就这个趋势,外国酒店集团看准了中国的经济性酒店是个有潜力的增长点。随着有薪假期的实施、交通条件的改善、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迅速发展,国内客人已经成为酒店不可忽视的客源。未来需求趋势是装修朴素、干净卫生、设施便利、价位适中的经济型酒店将成为国内游客所看重的酒店业类型。在质量、服务上,高档酒店基本满足需求,而中低档酒店数量虽然很多,但和国际标准相差很远。这种态势,和国际、国内的经济性客源的增长趋势不相吻合。中国拥有24万多个大中小酒店、宾馆、招待所等住宿设施,其中1万左右是星级酒店,占4%。有23万多家、96%以上的住宿设施未进入星级评定范围。这里,多数是中、小酒店。所以,改造现存的中、小酒店,使其符合国际标准,这是将来酒店行业建设上的重点。     

  4、国有酒店脱离原投资部门,转制问题增多,防范风险的工作越来越重要。     

  入世后,国际酒店更容易地进入中国酒店市场,中国酒店行业竞争加剧。由于体制原因和改革动力不足,国有酒店处于劣势地位,而且越来越被动。国有酒店面临着竞争、改组、兼并、破产的压力。国有酒店在压力面前不得不改革,在改革中就有可能被改组、出售或破产。随着改革的深入,党、政,军、警及商业银行与自己投资持有的酒店脱钩,不再经营酒店投资业务。由于所有者的转换和由此引起的体制、位置的变化。会引起酒店人心浮动,经营失衡、管理失调,以至于业绩失败。酒店的兼并、破产,会导致大量职工下岗等社会震荡。对此,防范国有酒店转制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风险将越来越重要。     

  5、酒店行业的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相关性越来越强。     

  中国酒店行业刚开始形成时,因酒店比较少,在需求增长的情况下,竞争重心是数量。所以,中国酒店业初期的发展水平与酒店设施的数量规模有关。在酒店的数量规模增大、设施档次提高、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行业的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行业的发展水平就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密切相关了。因为质量竞争主要是服务竞争,服务竞争的核心是人员素质的竞争。酒店业人员的敬业精神、技术水平、职业心理素质、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组合效应,以及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人才队伍等,都影响酒店业的竞争力。中国内资酒店竞争力不强,关键因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员素质问题。     

  6、酒店的集团化进程在逐渐加强,国际集团更是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近几年来,中国酒店业开始注意集团化问题。截止到2002年底,中国共有110余家酒店管理公司,管理酒店700余家,星级酒店集团化程度达7.2%。在中国酒店业集团20强中,国际著名酒店集团入选12家,中国酒店集团入选8家。令人可喜的是,中国入选的8家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规模均已达到国际饭店集团300强的标准,反映出中国饭店集团化进程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但中国酒店业集团化的状态和国际酒店集团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2000年的资料,名列中国第一位,名列全球第57位的上海锦江酒店集团仅拥有酒店50家,仅为圣达特集团的0.77%。客房13598间,仅为圣达特集团的2.5%。排行第十位的美国凯悦集团(HyattHotels/HyattIntemational,USA)拥有酒店201家,拥有客房86711间。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的酒店集团未形成大的联合监队:未形成规模化、一体化的集约经营;酒店集团成本高,机构臃肿,层次多,效率低;知名度不高,集团优势不明显。从发展态势来看,中国的酒店集团在短时期内很难与国外大型酒店集团形成有力的竞争,因而,中国酒店集团的发展将制约着中国酒店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四、中国酒店业不可忽视的软伤     

  1、一大部分三星及三星以下级的酒店尽管外界环境不错,仍然长期处于亏损之中。     

  2、另一小部分三星及三星以下级的酒店销售良好,入住率很高,但酒店似乎发展到了一个坎儿上,员工热情、销售业绩、服务质量都无法再上一个台阶。     

  3、大多数四、五星级酒店在本行业纵向比,还算显得略高一等,但在国际上横着比,中国高档酒店在战略态势、管理精度、服务深化和全球运作方面和国际同等级酒店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的大多数四、五星级酒店的软环境只相当于国外三星甚至更低档次的酒店。     

  4、中国酒店业效率低下,运作及形式千篇一律,找不到差异化和多样性的轨迹,在国际竞争中附加值极其微薄。     

  5、中国本土酒店人才在素质与培养模式上与国际酒店人才存在较大差距,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中国现有高级酒店管理人才70%来自国外,或者有过国外酒店培训经历。中国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酒店管理学院,也没有一个规范完整的酒店人力资源市场。     

  五、在未来的酒店业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如下现象与趋势     

  1、酒店在预订技术、服务技术、产品设计技术等方面的全面滞后,使得行业内部的竞争只能长时间集中在资本规模、关联业务、利润让渡等层面上。     

  2、酒店业目前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外资新增投资的可能性不大,但境外酒店管理公司进入国内市场的速度将加快,进入这一领域的方式主要为所有权收购、带资管理、合同管理、特许经营等,竞争激烈程度将加深。国有大型酒店集团存在较大的寻求外资并购的机会。     

  3、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工资水平全球化进程,人才竞争势必成为酒店业的生存竞争的焦点之焦点。     

  4、无论是“三资”或国有酒店都应该走同层次横向联合的道路。     

  5、国有民营酒店总体上属于中小型酒店,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的原因,发展一直不畅,在未来的发展中,受到的冲击也最大。但民营酒店在未来是个趋势。     

  6、酒店营销的竞争将会出现在酒店提供产品的多样性与有效性。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多样化的产品是酒店在竞争中的致胜法宝。     

  7、在旅游资本市场方面,一些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将可以直接发行股票上市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走规模、多元化发展之路。     

  8、酒店应在广泛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整体市场进行科学有效的细分并从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集中的市场营销。在集中营销的基础上,酒店应突出自己产品竞争对手的差异,以差异求得竞争的优势。     

  9、酒店文化越来越受到客人追捧,创建独具特色的酒店文化成为塑造酒店优势品牌的一部分。     

  10、由于竞争不断加大,劳动力市场活跃,加快了酒店业员工流动速度。     

  11、环保意识风起云涌的今天,绿色客房已经从创新走向了成熟。     

  12、随着本世纪IT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更新,客房的创新也尽显高科技的踪迹。行业信息化、网络化成为新的趋势

中国酒店业发展趋势

4. 现代酒店业发展趋势

  2.2发展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的酒店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当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何认清形势,把握方向,这对于中国酒店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变化的环境,中国酒店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2.2.1酒店管理向人性化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不仅是生产要素,更是企业宝贵的资源,尤其是酒店企业,其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人的资源。因此,酒店企业将会更多地采用以人为本管理的方式来密切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人本管理的最终目的不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为终极目标,而是要在酒店企业内部创造一种员工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新型人事环境,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因此,未来的酒店企业将会更加注重提高员工的知识含量。在人员培训上,将会以一种“投资”观念舍得较大投入。在酒店企业内部,将会建立一套按能授职、论功行赏的人事体制,通过员工的合理流动,发挥员工的才能;通过目标管理,形成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做到自主自发;通过酒店企业文化,利用文化的渗透力和诉求力,培养忠诚员工,确保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
  2.2.2酒店工作人员的职业化
  目前对于酒店企业而言,已经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专业化管理的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入世以后对专业的酒店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提出了一种挑战,要求有一种国际型、创新型、复合型的职业经理群体。在这种背景下,职业酒店人应运而生。他们一般具备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崇高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经营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宽阔的知识结构,凭借这些资本,他们将会成为各大酒店趋之若鹜的追求目标。为强化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年薪制将会成为新世纪酒店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将个人收入的高低和酒店收益的大小直接挂钩,使得个人和企业成为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为培育更多的优秀职业酒店人,酒店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时,应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而灵活调整培训方式、培训重点,除了加强一般的酒店管理知识外,还应分析、学习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并进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锻炼,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2.3酒店发展的可持续化
  目前,在酒店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浪费,考虑到社会和顾客的长期利益,酒店将逐步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要求酒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应以短期的、狭隘的利润作为行为导向,而应具备强烈的社会意识和环保意识,讲义求利,考虑到顾客、酒店、员工、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将酒店企业、顾客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长期利益作为酒店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对于酒店行业来说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可以预见:本世纪内将会出现大量的绿色酒店。节约能源,减少消耗,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提供绿色服务,将成为我国酒店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2.2.4酒店市场竞争的品牌化
  随着酒店服务对象的日益成熟,感性消费时代的来临以及酒店市场的日趋规范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上拥有著名品牌的酒店集团开始大量登陆中国酒店市场,中国酒店业将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竞争是以客人的满意度、忠诚度和酒店的知名度、美誉度为核心的竞争,其关键点是如何把握消费时尚,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打动消费者,把自己的品牌根植于消费者的心目中。所以,品牌竞争实际上就是通过消费者的满意最大化达到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品牌竞争要求酒店企业必须增强品牌意识,注重品牌的设计和推广,坚持以过硬的质量作为品牌竞争的基础,以独特、新颖、鲜明、引人入胜的形象作为品牌竞争的标识,以灵活多变的公关宣传作为品牌拓展的手段,以合理的价格作为品牌含金量的尺度,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品牌的生命,从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确立酒店的品牌形象。

5. 酒店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中国酒店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经济活动直接带来的商务活动增加;另一方面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观念转变后外出旅游活动更频繁都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
快捷酒店在的火热让投资客和创业者们全都摩拳擦掌,但是业界专家还是给出忠告:选择品牌很关键。不要觉得加盟费用低,就随便投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品牌,新兴起来的小品牌虽然可能加盟费用以及酒店装修改造费用低一点,但是这些酒店大多实力薄弱,根基不稳,和如家、都市实力大牌无法竞争,最终逃脱不了被淘汰或被重组吞并的结局。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酒店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分析:近年来,我国酒店行业发展迅猛,不仅在酒店数量、从业人数、酒店档次还是酒店的集团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今后几年,我国的酒店行业还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继续发展。

酒店行业发展趋势

6. 浅谈酒店未来的发展趋势

酒店行业将在智能时代下展开变革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以智能终端为载体,通过信息化、数字化高效管理酒店业务成为发展趋势,来解决酒店行业长久以来的同质化严重、入住流程繁复、人力沟通成本巨大等问题。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科技巨头纷纷入局酒旅市场,助力酒店改善传统运营模式,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帮助酒店智能化升级,为游客用户带来更便捷和个性化的入住体验。



互联网巨头的入局对酒店传统的服务和运营模式提供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带动酒店行业开始了一场探索“智慧酒店”的比拼。可以说,传统酒店业在主动求变。从高星酒店及到连锁酒店,优先且主动选择与互联网巨头们合作,引入智能硬件和系统,在住宿流程、能效控制、交互娱乐上下足功夫。



智能酒店案例
2018年,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推出智能酒店——菲住布渴酒店。可以在手机上提前预定房间,直接在手机上或者酒店终端刷脸进入,智慧电梯、无触门控将自动进行人脸识别。智能点亮入住楼层,自动开启房间门。
一旦进入房间,天猫精灵智能管家,可直接对室内温度、灯光、窗帘、电视等进行语音控制,还有机器人送物、送餐服务,满足一部分消费者对科技化、体验化、个性化酒店产品的需求。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7. 今后酒店发展趋势怎样?

未来酒店tdmalls发展趋势:智能化

  现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成本在逐渐降低,已经日益成为主流;酒店已经越来越不会考虑安装磁卡门禁系统,酒店人似乎也一致达成了共识:磁卡门禁系统已过时,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才是大势所趋。
  RFID技术不仅能提升客人入住体验,而且还能监控酒店内部活动。RFID酒店门禁系统通过自动分配和终止客房进入权限简化了客房钥匙管理程序,基于云技术的解决方案可在客人入住前就将客房入住编码发送给客人,也就是说客人无需在前台登记入住就可以凭编码进入酒店客房。客人在经历一天长途旅行之后,最不想见到的是还要排长长的队伍等侯登记入住,所以酒店智能客房锁对于客人来说意味着更加愉悦的入住体验。
  利用无线射频通讯技术,酒店客房经理不必再跑到客房对每个客房门锁重新编程;系统可实时与每个酒店客房进行远程通讯,这样增加了酒店安全性。在房卡丢失和被盗的情况下,酒店经理可立即让这张房卡失效,防止非法人员进入酒店客房。
  对此,希尔顿康科德酒店的市场营销总监马特(Matt Hohenstreet)也表示:原来的磁卡门锁真的是已经过时了,而且已经很难再找到类似的更换零部件了。此外,RFID技术可以每天节约60~90分钟的人力,酒店工作人员再也不用因为房卡失灵,跑到酒店客房门前帮客人开门了。利用RFID技术,工作人员只需在系统上进行远程操作就可打开房门了。
  “另外一个RFID客房钥匙的好处就是即使钥匙放在靠近手机的地方,RFID(无线射频识别)客房钥匙也不会失效了,无线射频识别是一项更加稳定的技术,”新一代酒店技术协会的CEO兼执行副总裁道格拉斯(Douglas C. Rice)谈到。
  此外,RFID智能门锁技术可以记录下所有与门锁相关的活动,例如:房门是手动打开还是被强制打开,房门打开时间,局部或系统故障等等,这些都是磁卡门锁不具备的。
  今天,技术已经越来越集成化,未来客房技术将让酒店客人无需在前台登记入住就可直接进入客房。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RFID和NFC的革新,酒店客房门锁系统将更加移动化和自动化。通过移动设备硬件扩展对客房钥匙进行编码,不论是身在酒店大堂,还是在前往酒店的机场大巴上,客人都可以使用移动设备将酒店客房钥匙激活。

今后酒店发展趋势怎样?

8. 怎样看待酒店的发展趋势

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经了80年代初的茫然无措,到90年代开始的突然启动,再回归到现在的生机盎然。历经23年的风雨兼程,生命力愈加旺盛。随着这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酒店业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中国酒店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供给相对过剩,竞争激烈,今后发展速度降低。  1996年到2000年旅游酒店业共增加35.4万间客房,平均年增长率为12.39%,而同期的客源增长率为4.0%。由于供大于求,导致酒店企业之间过度竞争。从1996年到1998年全国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和利润率逐年下降,1998年开始出现全行业亏损。1998、 1999、2000年三年亏损额分别为45.56亿、53.64亿和26.43亿元。这种态势。遏制了新的投资,迫使酒店产业的规模扩张速度降低,同时提出控制酒店总量、提高酒店质量等战略性问题。  2、酒店业新的发展投资点将逐步西移并优化地域结构。  由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国家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开发中西部的措施,一部分酒店投资将有可能从东部、南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随着中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中西部的酒店业将会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酒店业新的、最有希望的增长区域。从总体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各个城市旅游酒店的总量和档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部地区发展迅速,有望在近3年内就可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瓶颈主要是西部地区。  3、高档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将继续与国际接轨,努力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新的趋势。  就竞争领域来看,在高档酒店领域,外资酒店将继续保持优势,内资酒店大多集中在中低档领域。而在中低档领域,外资酒店还未采取行动。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未来竞争和建设的重点。经济型酒店是外国酒店集团的关注点。未来需求趋势是装修朴素、干净卫生、设施便利、价位适中的经济型酒店将成为国内游客所看重的酒店业类型。在质量、服务上,高档酒店基本满足需求,而中低档酒店数量虽然很多,但和国际标准相差很远。 4、酒店行业的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相关性越来越强。  中国酒店行业刚开始形成时,因酒店比较少,在需求增长的情况下,竞争重心是数量。所以,中国酒店业初期的发展水平与酒店设施的数量规模有关。在酒店的数量规模增大、设施档次提高、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行业的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行业的发展水平就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密切相关了。因为质量竞争主要是服务竞争,服务竞争的核心是人员素质的竞争。酒店业人员的敬业精神、技术水平、职业心理素质、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组合效应,以及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人才队伍等,都影响酒店业的竞争力。中国内资酒店竞争力不强,关键因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员素质问题。  5、酒店的集团化进程在逐渐加强,国际集团更是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近几年来,中国酒店业开始注意集团化问题。截止到2002年底,中国共有110余家酒店管理公司,管理酒店700余家,星级酒店集团化程度达7.2%。在中国酒店业集团20强中,国际著名酒店集团入选12家,中国酒店集团入选8家。令人可喜的是,中国入选的8家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规模均已达到国际饭店集团300强的标准,反映出中国饭店集团化进程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但中国酒店业集团化的状态和国际酒店集团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的酒店集团未形成大的联合舰队:未形成规模化、一体化的集约经营;酒店集团成本高,机构臃肿,层次多,效率低;知名度不高,集团优势不明显。从发展态势来看,中国的酒店集团在短时期内很难与国外大型酒店集团形成有力的竞争,因而,中国酒店集团的发展将制约着中国酒店在国际市场的地位。酒店的发展,对创新的要求逐步提高,对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