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绿鞋机制

2024-05-19 07:23

1. 什么是绿鞋机制

你好,绿鞋机制是发行人根据承销协议赋予承销商的一项权利,获得此权利的承销商可以按照同一价格超额发售不超过本次发行规模的15%的股票。这项制度是在1963年时美国绿鞋公司发布IPO时得名的。简单来说,这个机制就是为了延缓股票价格下跌或者是让股票价格维持在不低于发行价的情况。
  从整个机制来说,一般执行的时间是上市后的30个自然日,也就是说本次邮储银行在2019年12月10日上市后,到了2020年1月9日的时候,绿鞋机制就失效了。具体来说,在股票上市后的后市稳定期内,如果股票二级市场价格高于发行价,则承销商可以要求发行人增发相应数量的股票;如果股票二级市场表现较弱,承销商将动用超额配售股票募集的资金从二级市场上购买相应数量的股票,减少二级市场流通的股票数量。

什么是绿鞋机制

2. 啥是绿鞋机制

你好绿鞋,也称“绿鞋期权”(Greenshoe
 Option)或“超额配售选择权”(Over-allotment 
Option),因美国绿鞋公司在1963年IPO时使用而得名。绿鞋是发行人根据承销协议赋予承销商的一项权利,是一种弹性机制安排。获得此权利的承销商可按照同一价格超额发售不超过本次发行数量15%的股票(以下简称“绿鞋规模”),至于最终超额配售的结果则视市场情况在后市稳定期(一般为上市之日起30个自然日)结束后确定。具体来看,在股票上市后的后市稳定期内,如果股票二级市场价格高于发行价,则承销商可以行使绿鞋,要求发行人增发相应数量的股票,从而增加二级市场供给;如果股票二级市场表现较弱,承销商将动用超额配售股票募集的资金从二级市场上购买相应数量的股票,减少二级市场流通的股票数量,以支持股价表现。这样看,在配合适当的交易策略时,绿鞋机制的行使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股价下跌或使股价维持在不低于发行价的水平。

3. 绿鞋机制是如何行使的?

承销商在获得发行人的授权后,将在IPO中超额配售绿鞋机制约定比例的股票,即发行数量可以为超配后的上限(一般不超过初始发行规模的115%)。通常看,额外配售的这部分股票一般是承销商从与发行人达成延期交付协议的战略投资者手中“借来”的股票,这些股份会在IPO期间销售给投资者。需关注的是,在超额配售过程中,超额部分股票是“借来”的,并未实际向发行人超额购买。本质上,是承销商“借得”了一笔资金,用以在后市稳定期内,根据股价表现,向发行人购买股票,或向市场购买股票。具体而言,绿鞋机制的执行大致包括以下情形:一是绿鞋不行使。如果公司股价在上市后出现破发,承销商从二级市场买入的股票数量等于绿鞋规模,那么,绿鞋未被执行,承销商买入的股票将全部归还给此前“借股”的战略投资者。发行规模为绿鞋前规模的100%。二是绿鞋部分行使。如果上市后出现破发情况,承销商动用此前超发股票募集的资金进行后市稳定操作,且从二级市场买入的股票数量少于绿鞋规模,那么,承销商在后市稳定期间买入的绿鞋股票未被完全执行。发行规模为绿鞋前的100%-115%。三是绿鞋全额行使。在发行过程中,承销商通过向战略投资者“借入”股票,且将“借入”的这部分股票完成超额配售选择权的发行。如果上市后发行人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一直高于发行价格,或者虽出现破发情况,但承销商没有运用绿鞋资金购入股票,那么,绿鞋被全额行使。发行规模为绿鞋执行前规模的115%。举个例子,近期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时,绿鞋规模即为7,500万股(占发行规模的15%),且在上市后第5个交易日即宣布全额行使。从实施效果看,绿鞋机制赋予了发行人和承销商一定的空间。其可以利用超额配售部分的资金,通过在二级市场上灵活的执行交易策略,维护股价,有利于股价由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平稳过渡,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在短期内面临的市场风险;同时,承销商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过程也一定程度增加了股票的流通性,活跃了二级市场交易。

绿鞋机制是如何行使的?

4. 绿鞋机制的机制来源

你好,绿鞋机制是发行人根据承销协议赋予承销商的一项权利,获得此权利的承销商可以按照同一价格超额发售不超过本次发行规模的15%的股票。这项制度是在1963年时美国绿鞋公司发布IPO时得名的。简单来说,这个机制就是为了延缓股票价格下跌或者是让股票价格维持在不低于发行价的情况。
  从整个机制来说,一般执行的时间是上市后的30个自然日,也就是说本次邮储银行在2019年12月10日上市后,到了2020年1月9日的时候,绿鞋机制就失效了。具体来说,在股票上市后的后市稳定期内,如果股票二级市场价格高于发行价,则承销商可以要求发行人增发相应数量的股票;如果股票二级市场表现较弱,承销商将动用超额配售股票募集的资金从二级市场上购买相应数量的股票,减少二级市场流通的股票数量。
那么这个绿鞋机制护盘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这个钱,一般情况下都是来自于额外配售的15%,也就是发行券商从上市公司手中提前借来的钱。在绿鞋这个机制中,有一部分人购买的时候就是正常的IPO,而有一部分购买的就是绿色机制下的超额配售股票,所以券商就拿着这部分超额配售股票所得资金去二级市场执行。
对此,我们就能了解了绿鞋机制的运作原理。当股票价格低于发行价的时候,券商就拿着钱去购买股票,然后把股票还给参与绿鞋机制的投资者,当股票价格高于发行价的时候,券商则是把上市公司增发的15%股票给予参与绿鞋机制的投资者。
  简单来说,在这个环节中其实就是一个如上图所示的循环关系,不过唯一的区别两者最终发行的个股数目不同,股票价格在3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那么最终上市公司就是只能发行10000股,若是股票价格在30个交易日内高于发行价,那么最终上市公司就是一共可以发11500股。

5. 什么叫绿鞋机制

“绿鞋机制”也叫绿鞋期权(GreenShoeOptionorOver-AllotmentOption),是指根据中国证监会2006年颁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48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这其中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就是俗称绿鞋机制。该机制可以稳定大盘股上市后的股价走势,防止股价大起大落。
“绿鞋机制”因美国波士顿的绿鞋制造公司(GreenShoeManufacturingCo.)于1963年首次公开募股(IPO)时率先使用而得名。在随后的50年,这种机制被频繁使用,目的是为了减少承销商在首日交易中的部分风险。
如今,该机制已成为多数IPO的组成部分。尽管当初的绿鞋制造公司已经成为今天位于麻省列克星敦市的StrideRite公司,但“绿鞋机制”却早已名闻遐迩。2014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首次公开募股时使用了这一机制,使其成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IPO。

扩展资料:
绿鞋机制的使用方法:
1、在许可卖空的情况下,如果超额配售未获发行人许可,则被称为"光脚鞋"(BareShoe),一旦股票上市后股价上涨,包销商就必须以高于发行价的价格购回其所超额配售的股份,从而遭受经济损失。
2、行使超额配售权,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多融入资金,对于承销商来说,则可以按比例多获得承销费,利于新股的成功发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投资者利益。因而是多赢的安排。
3、超额配售的股票会配售给与承销团关系密切的投资者,由于配售价格与发行价一致,并低于市场价,投资者有利可图,主承销商也可借此进一步巩固与各财团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鞋机制

什么叫绿鞋机制

6. 绿鞋机制的机制来源

"绿鞋"由美国名为波士顿绿鞋制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时率先使用而得名,是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的俗称。绿鞋机制主要在市场气氛不佳、对发行结果不乐观或难以预料的情况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发行上市后股价下跌至发行价或发行价以下,增强参与一级市场认购的投资者的信心,实现新股股价由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平稳过渡。采用“绿鞋”可根据市场情况调节融资规模,使供求平衡。

7. 绿鞋机制的原理及功能

超额配售选择权,是主承销商被发行人赋予一项选择权,可以根据市场认购状况,在股票上市后30日内,要求发行人额外发行一定数量的股票(通常数额不超过初始发行股票数量的15%)分配给对此超额发售部分提出认购申请的投资者。
或者以不高于发行价的价格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也可两者兼而有之,即主承销商按不超过包销数额115%的股份向投资者发售股票。
在绿鞋机制实施的情况下,承销商可以通过行使超额配售的权利稳定新股的股价。若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则主承销商可以行使超额配售所筹集的资金,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维护股价。
如果股票价格高于发行价,则主承销商可以要求发行人按照发行方案发行新股给认购超额配售股票的投资者,从而股票数量增加,若需求量保持不变,则股票价格有所下降,更为接近发行价。

扩展资料
绿鞋机制在我国的引进和推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其推行始于B股市场。1993年起,香港IPO市场引入绿鞋机制,并得到较好应用,几乎所有新股上市均会向主承销商授予超额配售选择权。
绿鞋机制在A股市场的推行始于2001年9月,证监会颁布了《超额配售选择权试点意见》,首次提出了绿鞋机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规范,其中明确了证券交易所的实时监控权,发行人计划实施超额配售选择权应提请股东大会批准。
除了大型国有银行IPO过程中得以应用外,绿鞋机制在A股市场的应用仍然少之又少。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新股发行体制下,新股定价具有确定性,且新股自上市首日即存在股价的涨跌幅限制,因此通过绿鞋机制稳定股价的内在驱动力不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鞋机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农行网上网下发行结束 “绿鞋”机制力保发行价

绿鞋机制的原理及功能

8. 绿鞋机制的原理介绍

前面说得绕来绕去,其实完整的绿鞋机制有很多种条件,最后结局也不同。我只举例说一个在中国市场上最常见的情况:在中国,股票发行一级市场申购阶段,承销商就先多发行15%的股票。中国市场还没有发行失败的先例,一级市场申购者往往都会超额认购,所以多发的这些股票通常都能卖出去。然后承销商将其中15%的股票扣下来暂时先不给战略配售者(承销商已经收到钱了,所以只是形式上不给,实际上,这些战略投资者反正有禁售期限制,所以也不在乎晚30天后才到手)。等到股票上市后,只要股票价格不跌破发行价,over,凭空多发了15%的股票,上市公司和承销商皆大欢喜。如果跌破发行价,承销商要从市场上买回最多15%的股票予以注销。这个时候要从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到嘴的肥肉里再往回掏,所以承销商和上市公司都会尽力避免股价跌破发行价的。但是,如果万一真的市场形势不好,承销商认为大势已去,破发不可避免,那么承销商会尽可能用低价买回那15%的股票,这中间的差价就是承销商自己赚的。绿鞋机制里没有一条说,承销商必须按照发行价——就是通常所说的“护盘”——去买15%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