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高等数学知识解决一个生活问题的例子

2024-04-28 02:19

1. 用一个高等数学知识解决一个生活问题的例子


用一个高等数学知识解决一个生活问题的例子

2. 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举实例)

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银行方面。


储蓄与贷款是银行的两项主要业务,而银行中的这两项业务都与数学息息相关。
示例如下:
今年春节,我得了不少压岁钱,仔细一数竟有2000元,我高兴得不得了。妈妈问我:“压岁钱你打算怎么用啊?”我想了想说:“老师说我们应该节约,不能乱花钱。我现在上小学,用不着花什么钱,我把压岁钱存起来吧。”妈妈非常赞成,让我自己选择如何把钱存起来。

我去银行看了一下,存款有很多种方式,如果采用定期存款的话,年利率如下表:




存期        1年             2年             3年              5年
年利率  2.25%          2.79%        3.33%         3.60%
   

 从表中发现:存期越长利率越高。可我又想,存期短的话,钱到期后利息也可以有利息呀。到底怎样存钱才更划算呢?
(望采纳(*^__^*) 嘻嘻)

3. 一个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例如,工人在用砂浆做一个圆形盖板时,在没有任何精密仪器的情况下,他们的手里只有一根小棍(长度等于所需圆的半径),以小棍一端为圆心,将小棍旋转一周,则小棍扫过的图形即为圆。从这一点我启发学生用运动的观点给圆定义:线段绕其端点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圆。接着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盖子(包括日常所见到的井盖)通常大多作为圆形?对于这一问题,学生普遍认为这样好盖,但其好盖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圆的性质:同圆的半径都相等,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这样从实际中抽象出理论,又以理论来解释现实,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其实在这一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用数学来解决的问题,如:大棚上的通风口的高度与阳光入射角度的关系、光照与密植、密植与产量等,这些都给我们的数学教学以深刻启示,教学不能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解决,而应到生活中去,以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分析:因为一年有12个月,假设每个同学的生日月份不同,这只要12个人就够了,还有2个人,他们的生日必然和前12人中的一个人的生日月份相同,所以这个小组至少有2个同学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注:本例是一个和我们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利用分析的方法,这也是我们数学中要学到推理。和小学学习的算术计算不同哟!

一个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4. 一个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例如,工人在用砂浆做一个圆形盖板时,在没有任何精密仪器的情况下,他们的手里只有一根小棍(长度等于所需圆的半径),以小棍一端为圆心,将小棍旋转一周,则小棍扫过的图形即为圆。从这一点我启发学生用运动的观点给圆定义:线段绕其端点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圆。接着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盖子(包括日常所见到的井盖)通常大多作为圆形?对于这一问题,学生普遍认为这样好盖,但其好盖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圆的性质:同圆的半径都相等,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这样从实际中抽象出理论,又以理论来解释现实,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其实在这一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用数学来解决的问题,如:大棚上的通风口的高度与阳光入射角度的关系、光照与密植、密植与产量等,这些都给我们的数学教学以深刻启示,教学不能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解决,而应到生活中去,以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分析:因为一年有12个月,假设每个同学的生日月份不同,这只要12个人就够了,还有2个人,他们的生日必然和前12人中的一个人的生日月份相同,所以这个小组至少有2个同学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注:本例是一个和我们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利用分析的方法,这也是我们数学中要学到推理。和小学学习的算术计算不同哟!

5. 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6. 请举出一个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例子?

买卖时的交易,就是你平常的买东西。银行的利息,贷款。商场的打折。购物: 买100返20之类的。

7. 6个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例1、
红花衬衫厂要制做一批衬衫,原计划每天生产400件,6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每天生产件数的1.5倍。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
分析与解
要求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必须知道这批衬衫的总数和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已知原计划每天生产400件,60天完成,就可以求出这批衬衫的总数量;又知道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生产件数的1.5倍,就可以求出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
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的天数是:
40060(4001.5)
=24000600
=40(天)
也可以这样想:要生产的衬衫的总数量是一定的,所以,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所需要的天数与每天生产衬衫的件数成反比例关系。由此可得,实际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的天数的1.5倍,正好是60天,于是得出制做这批衬衫实际需要的天数是:
601.5=40(天)
答: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实际用了40天。
例2、
东风机器厂原计划每天生产240个零件,18天完成。实际比原计划提前3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个零件?
分析与解
要求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个零件,得先求出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再减去计划每天生产的零件数:
24018(18-3)-240
=432015-240
=288-240
=48(个)
也可以这样想:实际与计划所完成的零件总数是相同的。根据反比例意义可知,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与完成生产这批零件所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由此可知,原计划完成任务的天数与实际完成任务的天数比18∶(18-3)即
6∶5,就是实际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与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个数的比。当然,实际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是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的6/5。于是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零件的个数是:
=48(个)
还可以这样想:生产零件的总数是
24018=4320(个);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然后再把分解的质因数适当地分组,分别表示出原计划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天数的乘积和实际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实际完成天数的乘积。
4320=25×33×5
=(24×35)(232)……原计划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
天数的乘积
=(25×32)×(35)……实际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天数的
乘积
进而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的个数是:
25×32-24×35
=288-240
=48(个)
答: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48个。
还有好多,自己去看

6个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8. 你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例子吗?

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