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牺牲了哪些高级领导人

2024-05-09 08:57

1.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牺牲了哪些高级领导人

南方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中,许多同志,包括不少党和红军的高级干部献出了生命,在这里仅选择其中三位作扼要介绍。
瞿秋白:高唱《国际歌》,坦然赴刑场
何叔衡:不愿拖累同志,纵身跳下悬崖
刘伯坚: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党和红军牺牲的高级干部还有贺昌、阮啸仙、毛泽覃、李赐凡、李天柱等,被俘后英勇就义的高级干部还有方志敏、刘畴西等。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牺牲了哪些高级领导人

2. 长征以后南方八省红军三年游击战的意义?

红军主力长征以后,留在长江南北各苏区的红军和游击队5万多人,在各地党组织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8省15个地区,坚持了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保存了革命火种。以后,又成为抗日战争在南方的重要战略支点,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3.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介绍

画背景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南方八省15个地区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等以及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与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不但使自己站稳了脚跟,而且在战略上策应和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行动,保存了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油画《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深刻展示了以陈毅为代表红色游击健儿在环境异常艰苦、情况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斗争情操。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介绍

4.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介绍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指公元1934年秋至1937年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参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坚持在中国南方八省15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同持续清剿的国民党军进行的游击战争。

5.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领导南方游击战争的是?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领导南方游击战争的是项英和陈毅。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指1934年秋至1937年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坚持在中国南方八省15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同持续清剿的国民党军进行的游击战争。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在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等领导下,江西、福建、闽赣、赣南、闽浙赣5个军区(含闽北军分区)及各直属的地方独立部队与红24师和红10军继续坚持斗争。在遵义会议以后,中共中央书记处于1935年2月5日电示项英并中央分局,要求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地方武装,立即改变组织形式与斗争策略,在中央苏区及其临近苏区,坚持游击战争。
中共中央指定项英、陈毅、贺昌等5人组成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苏区分会,任命项英为军分会主席,统一指挥军事斗争。苏区中央分局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随即决定将红24师等部分散到中央苏区及其临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实行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转变。

扩展资料: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前夕,决定在瑞金成立中共中央分局,由项英、瞿秋白、陈毅、陈潭秋、贺昌等组成,项英任书记。同时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陈毅为主任,梁柏台为副主任。
不久,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宣布成立由项英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央军区,指挥留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的红军继续坚持斗争。项英作为留在中央苏区的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为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实现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领导南方游击战争的是?

6.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相关资料

【项 英 原作】1934年10月,主力红军为着到达抗日前线开始了长途远征,同时在江西留一部武装力量来领导群众,以保持南方经过多年血战所建立的革命阵地和保护工农大众已得的利益。在这种任务下,我们曾百折不回地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在这三年的游击战中,大部分的苏区被占领,被截断,使得我们不得不各自独立作战,陷于各个孤立奋斗的状态下,并且我们又是以最劣等武装的游击队来与挟有优良武器、数量超过我们30倍至50倍不等的正规军作战,可以说我们是在非常困难和最恶劣的条件下长期苦斗着。可是我们终于克服了无数的艰险和困苦,终于最后获得了它的结果。第一,保持了南方的许多游击战的支点,这些支点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主要战略支点。第二,保持了经10年血斗所锻炼的武装力量,这种力量在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中成为一个坚强的力量。第三,坚持为实现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而奋斗,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卒至达到抗日战争的实现。第四,红军主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创造了空前的伟大的事业,我们配合主力红军,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对于中国革命在新阶段的开展中,起了推动机的作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果,就是我们三年坚持的游击战,成为抗战中一个实际的榜样,对于争取抗战的彻底胜利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三年游击战中,在极端困难与非常恶劣的环境下,我们依靠些什么条件去取得胜利呢?主要的是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依靠我们能够正确地分析和估计整个的斗争形势,适应各个斗争的主客观条件,决定我们的行动方针;依靠游击战术的灵活运用,能够随机应变,以适应各个时期对方进攻的手段;依靠最忠实于革命和民众利益的坚强干部作骨干;依靠有最高政治觉悟以及有经常政治工作的武装部队;最后而且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依靠广大民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参加使武装与民众结成一片。我们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特质,是在于更加以群众作基础,我们整个斗争的主要方式,是以武装的小部队配合广大群众的动作。若是没有群众,离开群众,那么我们即不能坚持,不能存在。我们在一个区域里,曾有二年半的时期,经常转移不停,因为山下的树木多数被砍得一根不留,丛木野草多数被烧得精光,如果我们死停在一个山里,即要被发觉被消灭,所以我们必须经常从此山移到彼山,而且转移的时候很短促。这一事实说明了我们的艰苦环境,在战术上不仅是小部队的战斗动作,而且更主要的是群众中的工作。依靠群众才能利用一切可能条件和优点,来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力量。在1935年,我们曾有一次被围困在山里,附近的民众被驱逐干净,四面包围封锁得非常紧密,我们不仅没有饿死在那里,而且每天还能有白米吃,还能够行动。这完全是由于群众的帮助。他们在深夜的时候,会自动地想尽一切方法,冒险送米给我们。这就是说,我们的一切斗争都变成了群众自己的斗争。在1937年正月间,有一次敌人进攻我们的部队,离我们只有8里路的光景,那时是很危险的,可是我们马上就知道了,因为群众很快地就把消息告诉了我们。诸如此类的事情,简直不胜枚举,群众成为我们的耳目,同时又是手足。在三年坚持的游击战争中,我们在游击战术上加上了过去没有的一些原则。第一,用俗话来说,就是“赚钱就来,赔本不干”,每次战争,我们一定要以最小的牺牲换得大的代价;第二,“有把握就打,无把握就溜”,就是说要一下能把对方弄死才来,否则决不轻易去打;第三,走不赢的就隐藏起来,这“躲”的办法,过去是不知道的;第四,有利的时候就集中来打,否则就分散;第五,利用对方的弱点和空隙的地方去进攻;第六,是“有路不走,没路就走”,因为有路的地方大概都有埋伏,对方常带着干粮,在路旁埋伏着一两天不动,我们只得找没路的地方走,所以时常使我们身上受到许多的刺伤。 这三年坚持的游击战争,无疑地是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7.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涉及范围

赣粤边、闽赣边、闽西、闽粤边、皖浙赣边、浙南、闽北、闽东、闽中、湘鄂赣边、湘赣边、湘南、鄂豫皖边、鄂豫边和琼崖等15个地区,独立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涉及范围

8. 红军长征后,南方游击队还有多少人

党史界对参加长征的各主力红军出发时与到达陕北后的人数都有较详尽的统计,但对留在南方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部队与地方游击队则从未作过统计。即使有也只讲到八省十四区的红军游击队,实际应为十四省二十一个游击区。
 
    初期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约为五万八千余人,而三年中各游击区都经历了损失发展再损失再发展的波浪式轨迹,先后参加或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人数约近九万七千余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响应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号召,先后下山改编为新四军、八路军、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国民革命军桂系军队,其中改编为新四军的一万二千二百余人,改编为八路军的二千一百余人,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的三百余人,改编为桂系军队的三千余人,共计一万七千六百余人。
 
 此外还有三个游击区的三支游击队约一千余人,因拒绝下山,最后全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