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政策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2024-05-18 01:40

1. 股利政策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股利政策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这样会导致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发放现金股利对负债和资产有影响,造成资产减少,负债也随之减少,但是发放的时候对所有者权益没有影响,只有计提现金股利时对所有者权益有影响。另外股东大会宣告派发现金股利, 减少了未分配利润,增加了应付股利。企业股东大会批准现金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利润分配d—应付现金股利。贷:应付股利。拓展资料:一、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较具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问题。剩余股利政策(Residual Dividend Approach)是以首先满足公司资金需求为出发点的股利政策。根据这一政策,公司按如下步骤确定其股利分配额: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确定公司下一年度的资金需求量;确定按照最佳资本结构,为满足资金需求所需增加的股东权益数额;将公司税后利润首先满足公司下一年度的增加需求,剩余部分用来发放当年的现金股利。二、稳定股利额政策(Constant growth dividend)以确定的现金股利分配额作为利润分配的首要目标优先予以考虑,一般不随资金需求的波动而波动。这一股利政策有以下两点好处。稳定的股利额给股票市场和公司股东一个稳定的信息。许多作为长期投资者的股东(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希望公司股利能够成为其稳定的收入来源”以便安排消费和其他各项支出,稳定股利额政策有利于公司吸引和稳定这部分投资者的投资。采用稳定股利额政策,要求公司对未来的支付能力作出较好的判断。一般来说,公司确定的稳定股利额不应太高,要留有余地,以免形成公司无力支付的困境。

股利政策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2. 股利政策的股利理论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学者们研究股利政策理论主要关注的是股利政策是否会影响股票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鸟在手理论、MM股利无关论和税差理论,这三种理论被称为传统股利政策理论。“一鸟在手”理论“一鸟在手”理论源于谚语“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该理论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M.Gordon 1959年在《经济与统计评论》上发表的《股利、盈利和股票的价格》,他认为企业的留存收益再投资时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投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扩大,因此投资者倾向于获得当期的而非未来的收入,即当期的现金股利。因为投资者一般为风险厌恶型,更倾向于当期较少的股利收入,而不是具有较大风险的未来较多的股利。在这种情况下,当公司提高其股利支付率时,就会降低不确定性,投资者可以要求较低的必要报酬率,公司股票价格上升;如果公司降低股利支付率或者延期支付,就会使投资者风险增大,投资者必然要求较高报酬率以补偿其承受的风险,公司的股票价格也会下降。MM理论1961年,股利政策的理论先驱米勒(Miller,MH)和弗兰克·莫迪格利安尼(Modieliani,F)在其论文《股利政策,增长和公司价值》中提出了著名的“MM股利无关论”,即认为在一个无税收的完美市场上,股利政策和公司股价是无关的,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彼此独立,公司价值仅仅依赖于公司资产的经营效率,股利分配政策的改变就仅是意味着公司的盈余如何在现金股利与资本利得之间进行分配。理性的投资者不会因为分配的比例或者形式而改变其对公司评价,因此公司的股价不会受到股利政策的影响。税差理论Farrar和 Selwyn1967年首次对股利政策影响企业价值的问题作出了回答。他们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法 ,并假设投资者都希望试图达到税后收益最大化。他们认为 ,只要股息收入的个人所得税高于资本利得的个人所得税 ,股东将情愿公司不支付股息。他们认为资金留在公司里或用于回购股票时股东的收益更高 ,或者说 ,这种情况下股价将比股息支付时高;如果股息未支付 ,股东若需要现金 ,可随时出售其部分股票。从税赋角度考虑 ,公司不需要分配股利。如果要向股东支付现金 ,也应通过股票回购来解决。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学的兴起,使得古典经济学产生了重大的突破。信息经济学改进了过去对于企业的非人格化的假设,而代之以经济人效用最大化的假设。这一突破对股利分配政策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财务理论学者改变了研究方向,并形成了现代股利政策的两大主流理论——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理论和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从放松MM理论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拥有相同的信息假定出发,认为管理当局与企业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占有更多关于企业前景方面的内部信息,股利是管理者向外界传递其掌握的内部信息的一种手段。如果他们预计到公司的发展前景良好,未来业绩将大幅度增长时就会通过增加股利的方式将这一信息及时告诉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相反,如果预计到公司的发展前景不太好,未来盈利将持续性不理想时,那么他们往往会维持甚至降低现有股利水平,这等于向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发出了不利的信号。因此,股利能够传递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这样导致股利对股票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当公司支付的股利水平上升时,公司的股价会上升;当公司支付的股利水平下降时,公司的股价也会下降。代理成本理论股利代理成本理论是由Jensen and Meckling(1976)提出的的,是在放松了MM理论的某些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是现代股利理论研究中的主流观点,能较强解释股利存在和不同的股利支付模式。Jensen和Meckling指出:“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代理人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如果代理人与委托人具有不同的效用函数,就有理由相信他不会以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标准行事。委托人为了限制代理人的这类行为,可以设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或者对其进行监督,而这两方面都要付出成本。”Jensen和Meekling称之为代理成本 (agencycost),并定义代理成本为激励成本、监督成本和剩余损失三者之和。 到了20世纪90年代,财务理论学者们发现美国上市公司中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作“正在消失的股利”,随后时期在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也相继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蔓延范围之广,堪称具有国际普遍性。在这种背景情况下美国哈佛大学Baker和纽约大学Wurgler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论最初来解释这种现象。Baker和Wurgler指出,由于某些心理因素或制度因素,投资者往往对于支付股利的公司股票有较强的需求,从而导致这类股票形成所谓的“股利溢价”,而这无法用传统的股利追随着效应来解释,主要是由于股利追随着效应假设之考虑股利的需求方面,而忽略供给方面。Baker和Wurgler认为有些投资者偏好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会对其股票给与溢价,而有些投资者正好相反,对于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给与溢价。因此,管理者为了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通常会迎合投资者的偏好来制定股利分配政策。Baker和Wurgler先后完成了两份实证研究检验来检验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在Baker和Wurgler(2004a)的检验里,他们通过1962-2000年COMPUSTAT数据库里的上市公司数据证明,当股利溢价为正时,上市公司管理者倾向于支付股利;反之,若股利溢价为负时,管理者往往忽视股利支付。在Baker和Wurgler(2004b)的检验里,他们检验了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意愿的波动与股利溢价之间的关系,检验样本期间从1962年至1999年,Baker和Wurgler同样发现,当股利溢价为正时,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的意愿提高;反之,如果股利溢价出现负值时,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的意愿降低,以上两项均支持了股利迎合理论。

3.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定制股利政策

影响股利政策的法律因素包括:资本保全约束、资本积累约束、偿债能力约束、超额累积利润约束。
股利政策(Dividend policy)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较具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问题。
从狭义方面来说的股利政策就是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发放比率的确定。而广义的股利政策则包括:股利宣布日的确定、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发放时的资金筹集等问题。

扩展资料:
稳定股利额政策:
以确定的现金股利分配额作为利润分配的首要目标优先予以考虑,一般不随资金需求的波动而波动。这一股利政策有以下两点好处。
1、稳定的股利额给股票市场和公司股东一个稳定的信息。
2、许多作为长期投资者的股东(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希望公司股利能够成为其稳定的收入来源,便安排消费和其他各项支出,稳定股利额政策有利于公司吸引和稳定这部分投资者的投资。
采用稳定股利额政策,要求公司对未来的支付能力作出较好的判断。一般来说,公司确定的稳定股利额不应太高,要留有余地,以免形成公司无力支付的困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定制股利政策

4.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对于股东而言有稳定的收入和控制权的稀释,对于公司而言有盈余的稳定性、公司的流动性、举债能力、投资机会等等。

5. 股利分配政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资本保全的限制
规定公司不能用资本(包括股本和资本公积)发放股利。股利的支付不能减少法定资本,如果一个公司的资本已经减少或因支付股利而引起资本减少,则不能支付股利。
2.企业积累的限制
为了制约公司支付股利的任意性,按照法律规定,公司税后利润必须先提取法定公积金。此外还鼓励公司提取任意公积金,只有当提取的法定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才可以不再提取。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的利润净额才可以用于支付股利。
3.净利润的限制
规定公司年度累计净利润必须为正数时才可发放股利,以前年度亏损足额弥补。
4.超额累积利润的限制
由于股东接受股利缴纳的所得税高于其进行股票交易的资本利得税,于是很多国家规定公司不得超额累积利润,一旦公司的保留盈余超过法律认可的水平,将被加征额外税额。我国法律对公司累积利润尚未作出限制性规定。
5.无力偿付的限制
基于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如果一个公司已经无力偿付负债,或股利支付会导致公司失去偿债能力,则不能支付股利。
一、公司法财产分配的规则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财产分配的规则是: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利分配政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6.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定制股利政策

影响股利政策的法律因素包括:资本保全约束、资本积累约束、偿债能力约束、超额累积利润约束。
股利政策(Dividendpolicy)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较具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问题。
从狭义方面来说的股利政策就是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发放比率的确定。而广义的股利政策则包括:股利宣布日的确定、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发放时的资金筹集等问题。

扩展资料:
稳定股利额政策:
以确定的现金股利分配额作为利润分配的首要目标优先予以考虑,一般不随资金需求的波动而波动。这一股利政策有以下两点好处。
1、稳定的股利额给股票市场和公司股东一个稳定的信息。
2、许多作为长期投资者的股东(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希望公司股利能够成为其稳定的收入来源,便安排消费和其他各项支出,稳定股利额政策有利于公司吸引和稳定这部分投资者的投资。
采用稳定股利额政策,要求公司对未来的支付能力作出较好的判断。一般来说,公司确定的稳定股利额不应太高,要留有余地,以免形成公司无力支付的困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股利政策

7. 股利政策影响因素

      股利政策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股利政策方式、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做了论述。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股利政策影响因素         浅析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
         摘 要 股利政策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股利政策方式、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做了论述。
         关键词 股利政策 理论 影响因素
         股利政策是为指导企业股利分配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策略,内容涉及股利支付水平以及股利分配方式等方面。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方面来说的股利政策就是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发放比率的确定。而广义的股利政策则包括:股利宣布日的确定、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发放时的资金筹集等问题。
         一、股利政策方式
         (一)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净收益首先应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如果还有剩余,则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派发股利。
         (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公司先确定一个股利占净利润(公司盈余)的比率,然后每年都按此比率从净利润中向股东发放股利,每年发放的股利额都等于净利润乘以固定的股利支付率。
         (三)固定股利或稳定的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或稳定的股利政策,是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然后在一段时间内不论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财务状况如何,派发的股利额均保持不变。只有当企业对未来利润增长确有把握,并且这种增长被认为是不会发生逆转时,才增加每股股利额 。
         (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就是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规定的股利率。
         二、股利政策理论
         股利政策理论主要研究企业股利支付和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应建立在最大限度增加股东财富或公司价值的基础上。而人们对股利政策的选择是否会影响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一直有争论,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股利理论: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
         (一)股利无关论
         该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的股票价格或资金成本没有任何的影响,即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企业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的未来获利能力和风险水平。股票价格完全是由公司投资方案和获利能力决定的。该理论的成立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的。该理论主要假设有:(1)不存在任何个人或企业所得税;(2)资本市场是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不存在任何的股票的发行和交易成本,任何投资者都无法左右证券价格;(3)股利政策的选择不会改变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4)企业的投资政策独立于股利政策;(5)关于未来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和管理者可获取相同的信息,即资本市场的信息完全是对称的。股利无关论是以完美的市场为前提的,在现实中没有如此完善的市场,因此该理论一直饱受争议。
         (二)股利相关论
         这种理论认为企业股利政策与股票的价格密切相关。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又形成了几种各具特色的股利相关论。主要观点主要有:
         1.“一鸟在手”理论
         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对股利收益和资本利得具有不同的偏好,股利收入比资本利得更为可靠,股利视为投资者的既得利益,就像在手之鸟,而股票价格的升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犹如林中之鸟,不一定能得到,风险较大。因此,投资者更愿意购买派发高股利的股票。
         2.信息传递理论
         该理论认为股利的多少实际上是向投资者传播企业收益情况的信息。如果公司改变过去一贯的股利政策, 就意味着公司管理者向投资者发出了改变公司未来收益的信号, 股利提高表明公司创造未来现金的能力增强,公司股票便会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反之, 股利降低则表明公司创造未来现金的能力减弱, 投资者便会抛出股票。
         3.假设排除理论
         MM理论的股利无关推断是建立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并有严格的市场条件,因此有的人认为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完善的资本市场,股利无关论的假设不存在。假设排除论断言,股利无关论站不住脚,反过来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股利的相关性。
         股利相关论的观点并没有同时考虑多种因素影响。在不完全资本市场上,公司股利政策效应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股利相关论也并不完善。
         三、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合理的股利政策,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廉价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以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所以,股利政策是企业理财的核心问题,股利决策是企业重要的决策之一,应予以特别重视。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影响,兼顾公司的发展需要和股东对本期收益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经营发展的股利政策,才能实现其股票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法律因素
         1.资本保全的约束。资本保全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作出的法律限制。股份公司只能用当期利润或留用利润来分配股利,不能用公司出售股票而募集的资本发放股利。这样是为了保全公司的股东权益资本,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2.资本积累的限制。规定公司必须按年度税后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同时还鼓励公司提取任意公积金。提取的公积金只能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不能用于发放股利。
         3.利润约束。企业实现净利润时,必须先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后才能进行股利的分配。如果企业当期无利润,则不能发放鼓励。
         4.偿债能力约束。规定公司必须具备充分的偿债能力才能发放股利,公司无力偿还债务时,不得支付股利。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债权人的权益。实施这种约束以后,在现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必须要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内部因素
         1.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资产转化为现金的难易程度。企业的现金流量与资产整体流动性越好, 其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强。而成长中的、盈利性较好的企业, 如其大部分资金投在固定资产和永久性营运资金上, 则他们通常不愿意支付现金股利而危及企业的安全。
         2.筹资能力。如果企业的外部筹资能力强,它对留存收益的依赖性会较弱,会采用较为宽松的股利政策,相反,外部筹资能力弱的企业会采用较紧的股利政策。一般而言,规模大、获利丰厚的大公司较倾向于多支付现金股利;而创办时间短、规模小、风险大的公司,往往要限制股利的支付。
         3.收益的稳定性。公司收益稳定性及收益水平高低是决定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基础。对于收益相对稳定、收益水平较高的公司来讲,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容易很好地把握自己,可以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相反对于盈余不稳定、收益波动性较大的公司来讲,采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比较适宜。对于收益不断增长的企业来说可以采用固定增长率的股利政策。
         4.投资机会。如果企业有较好的筹资机会,需要大量的资金,往往会采用低股利支付率,从而把大部分利润留下来进行投资,加速企业发展,增加企业未来收益,相反,如果公司暂时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资金需要量稳定,为避免资金闲置,往往采用高股利政策多发股利。
         5.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企业制定股利政策必须考虑目标资本结构的维持,如果企业的负债率比较高,外部筹资困难,英语的保留可以增加权益资本的比重,有助于资本结构的改善,增强企业的再筹资能力。同时留存收益是公司内部筹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同发行新股或举债相比,不需要花费筹资费用,不但成本较低,而且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是一种比较经济的筹资渠道。
         6.公司规模。公司规模是实力的象征,代表公司的资产金额、历年积累盈利和可供支配的资源,因此会影响到股利分配政策的类型。
         7.公司的成长性。 每个公司应依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财务状况制定相应的分红方案。一般来说,那些正处于成长阶段、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其股利分配政策倾向于保留利润;而已进入成熟阶段、业绩稳定、成长缓慢的公司完全可以给股东以稳定的现金股利。
         8.公司的治理结构。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原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国家股“一股独大”造成了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往往只考虑了大股东的利益,其他股东根本不能影响公司的最终决策。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非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仍占多数,处于控股地位,而流通股只占很小比例,而且两者的持有成本相差悬殊。如果采取派现政策,非流通股股东分得的现金远高于流通股股东。这些大股东的利益要求无疑是影响企业分配政策的重要因素。
         9.公司所属的行业。股利分配政策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一般说来,成熟产业的股利支付的意愿和比例高于新兴产业,比如公用事业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高于其他行业公司。
         (三)股东因素
         1.股权的稀释。如果企业采用高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可能会稀释现有股东对企业控制权,如果公司大量支付现金股利,就可能造成未来经营资金的短缺,如果再发行新的普通股以融通所需资金,现有股东的控股权有可能被稀释。另外,随着新普通股的发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必将增加,最终会导致普通股的每股盈利和每股市价下降,从而影响现有股东的利益
         2.收入稳定的要求。普通股股东的收益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从公司得到的股利收入;二是由于股票交易价格上升而通过股票买卖取得的资本利得。由于资本利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股东往往要求公司支付稳定的股利。
         3.股东的投资机会。如何支配企业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要视股东的投资机会和预期报酬率而定。如果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和理想的报酬率,股东会希望企业派发较高的股利,相反,如果股东投资的其他项目的预期报酬率比较低,股利的发放对股东财富的增加没有任何好处。
         4.所得税的影响。投资收益一般分为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收益,由于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而且边际税率差别比较大,低收入的股东希望企业能支付稳定且较高的股利,因为股利的个人所得税适用的边际税率较低,而高收入的股东使用的边际税率较高,为了减轻税负会反对企业的高股利政策。
         (四)债务约束因素
         债权人为保护其合法权益,防止企业股东以发放股利为名减少企业资本,增大债权人的风险,在企业举债时,债权人通常在债务合同中对债务人的股利支付做出某种程度的限制。这些约束的条款有的会限制股利支付的最高额度,有的规定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分配股利。
         (五)市场因素
         股利的信息传递功能。一般情况下,现金股利向市场传递一种积极的信息,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筹更多的资金,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股票股利的发放被认为是企业现金周转不灵的先兆,会对股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公司必须合理制定对公司发展有利的股利政策。
         企业最终在选择股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股利政策,从而实现企业与股东利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郝文明,冯锦慧.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选择.会计之友.2004(1).
         [2]曹海平.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探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第5卷第4期).
         [3]张志宏.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摘要】现金股利政策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影响因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分别对国内外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进行了相应的评述。
         【关键词】现金股利 影响因素 综述
         一、引言
         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不仅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而且也向投资者传达了企业发展状况的信息,从而对公司良好形象的树立及长期稳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国内外学者对于股利政策尤其是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从未中断,并不断的发展创新,以期能找到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主要因素。
         二、国外现金股利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基于不同的股利政策理论,采取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出现金股利政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股东因素、公司内部因素以及法律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
         (一)股东因素
         股东对股利政策的影响,一方面是股东个人避税的需求,如Farra和Selwyn(1967)使用局部均衡分析法,假设股东试图最大化自己的税后收入,得出只要资本所得税税率低于个人所得税税率,股东都会选择资本利得而不是股利,以达到避税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问题,如Faccio等(2001)将西欧和东亚国家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东亚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低于西欧公司,而且在东亚公司,多个控股股东的存在时,他们将合谋损害小股东的利益,西欧国家则正相反,多个控股股东存在会限制第一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因此当控股股东较多时,东亚公司的股利支付率相对于西欧公司就更低。
         (二)公司内部因素
         公司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盈利能力和盈余水平、投资需求和融资能力、公司规模大小以及其所处的行业等等。许多学者从这些角度出发,研究公司因素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Crutchley和Hansen(1989)通过实证研究公司特性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司规模越大,盈余越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越高;Lintner(1956)在美国上市公司中选取不同行业的28家公司进行了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大多数公司不会轻易改变现有的股利政策,并尽量使现金股利与企业长期可持续的盈利水平保持一致,管理层只有在确信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时才会考虑改变已有的现金股利政策。Higgins(1972)假定公司存在目标资本结构并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建立了股利发放模型,发现股利是利润和投资的函数,即不同期间的股利差异是由于利润和投资需求不同造成的。Fama和French(2001)的研究中也指出投资机会和公司规模是影响股利政策的主要因素。
         (三)外部环境因素
         Laporta等人(2000)首先将投资者法律保护这一宏观变量引入股利政策研究领域,将代理理论与股东权益保护结合起来分析股利政策,认为由于在不同国家对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程度不同,代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不同,在股东保护较差的国家,公司的所有权较为集中,股利支付率较低;在股东保护较好的国家,股利支付率较高。另外,Tobias Basse等人(2011)引入宏观经济变量即通货膨胀因素,对美国上市公司1980年至2008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意愿与通货膨胀呈现限制的正相关关系。
         三、国内现金股利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我国在2005年开始了股权分置改革,并预期股改能解决我国“一股独大”的问题,进而改善公司的股利政策,我国学者也针对股改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因此,国内的文献研究可分为股权分置改革前和股权分置改革后两个时间段。
         (一)股权分置改革前主要研究成果
         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学者主要借鉴国外股利理论与研究方法,同时也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吕长江和王克敏(1999)用Lintner模型对1997、1998年度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每股现金股利的因素主要有公司规模、股东权益、盈利能力、流动能力、代理成本、国有及法人控股程度、负债水平;张鸣、朱光龙(2003)以1997~2000年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现金股利的主要因素有公司股价、盈利能力和公司成长性,前两个因素与现金股利呈正相关,而公司成长性与现金股利呈负相关。
         (二)股权分置改革后主要研究成果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一段时间内,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股改是否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如党红(2008)以2005年底前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2005~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我国股改前后影响现金股利水平的变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虽然股改矫正了现金股利与增长机会之间的关系,使股改后当存在增长机会时,公司会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但是股改后的现金股利政策并没有解决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问题,主要表现在股改前后股权结构变量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并未发生变化,股改前后都存在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呈显著正相关、而流通股比例与每股现金股利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况玉书在2011年的研究中同样发现,股改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股权集中度对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也均不显著。
         最近,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刘圆圆(2012)年以2003~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用留存收益权益比RE/TE作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特征变量,并建立了Logit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对现金股利支付行为有显著影响;然而,赵全山(2013)则认为我国股利分配方式的选择与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没有特定对应的股利分配政策。
         四、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国外学者对股利政策的研究较早,且研究的较为全面,例如从公司的内外部因素出发,研究其与股利政策的关系及影响,为我国研究股利政策提供了参考价值。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在国内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国外的模型和方法,并结合了国内证券市场的特点,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国内对现金股利政策的研究仍缺乏系统的理论,不难发现由于研究期间、选取样本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反,因此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股利政策影响因素

8.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选择

      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股利政策的制定 ,以下是我整理的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选择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选择         一、股利发放的限制条件
         1.法律性限制。法律为股利政策限定了一个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 ,决策者再根据其他因素决定其具体的股利政策。法律对股利政策的规定是很复杂的 ,国与国之间的条例也有差别。如美国法律对股利分配的规定有三项原则 :①股利必须从公司现在或过去的盈利中付出 ;②股息不可用公司的资本支付 ;③当公司的债务超过其资产 ,而无力偿付债务时 ,公司不得派发股息。除此之外 ,一些国家为了防范企业低额发放股利而超额积累利润 ,帮助股东避税 ,往往从法律上规定超额累积要加征额外税款。我国目前有关的法规没有关于超额累计利润的限制 ,对股利发放的规定 ,与美国基本相同。
         2.契约限制。当公司通过长期借款、债券、优先股、租赁合约等形式向外部筹资时 ,常应对方要求 ,接受一些约束公司派息行为的限制条款。例如规定只有在流动比率和其他安全比率超过规定的最小值后 ,才可支付股利。优先股的契约通常也会申明在累积的优先股股息付清之前 ,公司不得派发普通股股息。这些契约的限制都将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确立这些限制性条款 ,限制企业股利支付 ,其目的在于促使企业把利润的一部分按有关条款的要求进行再投资 ,以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保障债款的如期偿还。
         二、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1.变现能力。公司的变现能力是影响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司资金的灵活周转是企业生产经营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自然也应以不危及企业经营资金的流动性为前提。如果公司的现金充足 ,资产有较强的变现能力 ,则支付股利的能力也比较强。如果公司因扩充或偿债已消耗大量现金 ,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差 ,大幅度支付现金股利则非明智之举。由此可见 ,企业现金股利的支付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资产变现能力的限制。
         2.筹资能力。公司如果有较强的筹资能力 ,则可考虑发放较高股利 ,并以再筹资来满足企业经营对货币资金的需求 ;反之 ,则要考虑保留更多的资金用于内部周转或偿还将要到期的债务。一般而言 ,规模大、获利丰厚的大公司能较容易地筹集到所需资金 ,因此 ,它们较倾向于多支付现金股利 ;而创办时间短、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 ,通常需要经营一段时间以后 ,才能从外部取得资金 ,因而往往要限制股利的支付。
         3.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公司债务和权益资本之间应该有一个最优的比例 ,即最优化资本结构 ,在这个比例上 ,公司价值最大 ,资金成本最低。由于股利政策不同 ,留存收益也不同 ,这便使公司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比例偏离最优资本结构 ,从而对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产生制约。另外 ,不同的股利政策还会影响公司的未来筹资成本。留存收益是企业内部筹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同发行新股或举债相比 ,成本较低。但股利支付与企业未来筹资成本之间存在着矛盾 ,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权衡股利支付与筹资要求之间的得失 ,制定出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的股利政策。
         4.投资机会的制约。从股东财富最大化出发 ,企业之所以能将税后利润部分或全部留下来用于企业内部积累 ,其前提是这一部分属于股东的净收益 ,可以使股东获得高于股东投资必要报酬率的再投资收益。因此 ,如果公司有较多的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 ,往往采用低股利政策。反之 ,如果它的投资机会较少 ,就可采用高股利政策。
         三、股东因素
         1.股权控制要求。如果公司大量支付现金股利 ,再发行新的普通股以融通所需资金 ,现有股东的控股权就有可能被稀释。另外 ,随着新普通股的发行 ,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必将增加 ,最终会导致普通股的每股盈利和每股市价下降 ,从而影响现有股东的利益。2.所得税负。公司股东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希望公司能够支付稳定的股利 ,来维持日常生活 ;另一类是希望公司多留利而少发放股利 ,以求少缴个人所得税。因此 ,公司到底采取什么样的股利政策 ,还应分析研究本公司股东的构成 ,了解他们的利益愿望。
         四、其他因素
         1.通货膨胀因素。通货膨胀使公司资金购买力下降 ,维持现有的经营规模尚需不断追加投入 ,则需要将较多的税后利润用于内部积累。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所确定的税后利润是以财务资本保全为基础的 ,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 ,以此为标准进行的税后利润分配必然使公司实物资本受到侵蚀 ,这时 ,采取相对较低的股利发放政策是必要的。
         2.股利政策的惯性。一般而言 ,股利政策的重大调整 ,一方面会给投资者带来企业经营不稳定的印象 ,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另一方面股利收入是一部分股东生产和消费资金的来源 ,他们一般不愿持有股利大幅波动的股票。因此 ,公司的股利政策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总之 ,确定股利政策要考虑许多因素 ,而这些因素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其影响也不可能完全用定量方法来分析。所以 ,股利政策的制定主要依赖对具体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定性分析 ,以实现各种利益关系的均衡。
         股利政策的类型         1.剩余股利政策
         (1)含义:是指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
         (2)特点
         优点: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理由在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提示】股利是利润和未来投资机会的函数,股利额不稳定。
         (3)利用剩余股利政策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关于财务限制
         资本结构是长期有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不是资产负债率不变。
         分配股利的现金问题,是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如果现金存量不足,可以通过短期借款解决,与筹集长期资本无直接关系。
         第二,关于法律限制
         法律的这条规定,实际上只是对本年利润“留存”数额的限制,而不是对股利分配的限制。
         第三,限制动用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分配股利
         限制动用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分配股利的真正原因,来自财务限制和采用的股利分配政策。只有在资金有剩余的情况下,才会超本年盈余进行分配。超量分配,然后再去借款或向股东要钱,不符合经济原则。因此,该公司不会动用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只能分配本年利润的剩余部分给股东。
         第四,注意是针对事后的利润分配还是事前的利润分配规划
         2.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1)含义: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将会显著地、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2)特点:
         优点:
         ① 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
         ② 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缺点:
         ①股利支付与盈余脱节。
         ②不能像剩余股利政策那样保持较低的资本成本。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1)含义
         该政策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
         (2)特点
         优点: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原则。
         缺点:各年的股利变动较大,极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稳定股票价格不利。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1)含义:该股利政策是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较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规定的股利率。
         (2)采用该政策的理由:具有较大灵活性;使一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人,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