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其中有三种理论 请简单解释下这三种理论?

2024-05-04 21:38

1. 急求!!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其中有三种理论 请简单解释下这三种理论?

黏性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工人名专义工资调整缓慢,或属者说短期中是“黏性的”。  
黏性价格理论,该理论强调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调整也是缓慢的。 错觉理论,该理论认为价格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企业对自己出售产品的市场发生变动的看法。
这种名义工资调整缓慢,也可能是由于影响工资确定并使工资在某一时期中变动缓慢的社会规范和公正的概念。为了说明黏性名义工资对总供给意味着什么,设想企业根据所预期的物价水平事先同意向其工人支付某种名义工资。



扩展资料:
分析:
粘性工资理论主要分析工资粘性的原因以及它何以会造成持续性失业。罗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曾经从六个方面概述了工资粘性的原因。这六个工资粘性的原因分析就是凯恩斯主义者和新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六种粘性工资理论。这六个原因是:
(1)工人反对名义工资的下降,因为这会影响不同行业的工人在工资结构中的相对地位。
(2)厂商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情愿在非市场出清水平上支付工资,因为这可以迫使工人多干活。这就是效率工资假说。
(3)经济以外的社会因素也可能使工人团结一致抵制工资的降低,即使这可能不符合个别工人和个别行业的短期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黏性工资理论

急求!!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其中有三种理论 请简单解释下这三种理论?

2. 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收入增加,导致货币需求曲线右移,货币需求增加。同时,因为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供给曲线不动,因为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利率也会上升。由于在给定的货币供给下,收入水平的上升增加了货币需求量,因此必须通过利率的上升,造成货币的投机性需求的下降,才会恢复货币市场上的均衡,所以货币需求曲线是正斜率的。货币实际需求量L由ky-hr决定,收入y增加,货币实际需求量L当然也就增加了。货币实际供给量M是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的比值,两者都不变也就是货币实际供给量不变。当收入y增加,货币需求增加时,只有利率上升,才能降低货币需求,使其等于不变的货币实际供给量。拓展资料:1.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影响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自己的资产的因素最为重要的有三个,即收入、价格和利率。对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而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即收入水平越高,货币需求水平越高。假如人们持有的货币量是收入的k份额,那么这部分货币需求就可以表示为L T=LT(Y)=kY,k>0,参数k表达了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当k越大时,收入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就越大2.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资金紧张,供给小于需求,利率上升;资金宽松,供给大干需求,利率下降,。反过来,利率又能影响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促进资金供求趋向平衡当资金供大于求,市场资金多余,利率下降时,资金供给者的利息减少,能促使一部分原打算投向资金市场的货币转用于其他方面。同时,由于利率降低,从市场上筹集资金,用于新建企业或扩大原有企业的生产或经营规模,利息负担减轻,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筹资者增多,对资金的需求增加。这就可能使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逐渐趋于平衡。反过来,如果市场上的资金求大于供,比较紧张,利率上涨时,则会引起一系列相反的经济活动。即人们从各方面挤出来一些资金投向市场,以获取较多的利息收入;同时因筹集资金成本提高,运用这种资金,可能获得的利润减少,而尽可能少从市场筹资,使资金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缓和下来。

3. 宏观经济学:画图 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含义

货币需求曲线即LM曲线。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m=ky-hr ,这一公式可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就被称为LM曲线。并且,在此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拓展资料:1.货币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m=M/P,即实际货币供给是由名义货币供给M和价格水平P决定的)2.货币供给变动将会引起LM曲线左右移动。当货币供给增加时,要使货币需求等于供给,需求也要增加;货币需求增加的前提是收入增加或者利率下降。如果利率不变,则收入增加;如收入不变,则利率下降。这都意味着LM曲线右移。3.价格水平的变动也会引起LM曲线移动。因为价格水平变化导致真实货币存量变化。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真实货币量减少,导致LM曲线将会左移,反之则右移。4.LM曲线的推导过程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动对LM曲线的影响当决定LM曲线的因素发生变动时,LM曲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动。首先,如果货币的需求增加,既定的收入条件下市场均衡利息率升高,从而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需求减少时,既定收入下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其次,如果货币的供给增加,既定收入对应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供给减少时,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宏观经济学:画图 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含义

4. 宏观经济学:货币供给增加一般来说最终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从而实际货币需求曲线

LM曲线向右上倾斜,在IS曲线不变的前提下,LM曲线向右移动将导致产出增加同时利率下降。但题目中提到的是实际货币需求曲线,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此货币需求增加时,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后将保持不变,因此利率会出现上升。
这个题目问的是货币供给增加以后,货币需求曲线如何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利率的影响,并非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就货币政策本身来讲,货币供给增加导致LM曲线向右移动,产出增加利率下降,但产出增加会引起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利率上升,只不过这个上升比第一次的下降小,因此总的来看是下降了。

5. 为什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不均衡组合

这个是LM曲线的图,我们画条垂直于横坐标的线。曲线左边的点那么可以看出来在此时相同的货币供给量下,LM曲线上的利率水平小于LM曲线左边的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的高低与货币的投机需求成反比。所以此时在LM曲线左边的货币需求小于LM曲线上的。同理可得LM曲线右边的货币需求大于LM曲线上的。
希望能帮到你~~

为什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不均衡组合

6. 宏观经济学的问题!

  1.设消费函数为C=a+bY
  代入上述数据得:a=50 b=1/3
  则消费函数为C=50+1/3Y
  当投资为70亿元时,由Y=C+I,则:
  Y=70+50+1/3Y
  解得均衡收入为:Y=180亿元.
  同理由Y=C+I,有
  540=50+1/3*540+I
  解得此时的投资为I=310亿元
  应增加的投资额为310-70=240亿元
  2.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条件为:
  Y=C+I+G
  C=100+0.9(1-t)Y
  I=300
  G=160
  t=0.2
  解得均衡收入为:Y=2000亿元.
  投资乘数KI=1/[1-b(1-t)]=25/7
  政府支出乘数KG=1/[1-b(1-t)]=25/7
  转移支付乘数KT=b/[1-b(1-t)]=45/14
  当G增加到300亿元时
  Y=C+I+G
  C=100+0.9(1-t)Y
  I=300
  G=300
  t=0.2
  解得均衡收入为:Y=2500亿元.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7. 宏观经济学的题目!求!

宏观经济学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今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说明(  )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一定对;     B.一定不对;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三种说法都对。
5.下列哪一项计入GNP?(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 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A. 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
C. 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8.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NP是(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9.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
A.销售税;       B.公司利润税;       C.货物税;       D.公司财产税。
10.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11.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有影响。
A.GDP;          B.NDP;       C.NI;        D.PI。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是被居民收到了。(  )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红利;       D.养老金。
14.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
15.下列哪一项命题不正确。(  )
A.NNP减直接税等于国民收入;     B.NNP加资本折旧等于GNP;
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        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
16.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  )
A.500美元;    B.480美元;     C.470美元;       D.400美元。
17.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  )。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S;          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S;
C.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增加;
D.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减少。
18.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的时候。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19.当消费函数为C = a + bY , 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0.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必然是(  )。
A.1.6;         B.2.5;            C.5;             D.4。
21.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
A.GN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量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
B.GN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
C.GN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D.GNP开始持续下降,直到下大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量。
2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会引起(  )。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23.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GNP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
A.GNP将下降,但储蓄S不变;        B.GNP将下降,储蓄S上升;
C.GNP和S都将下降;                D.GNP不变,但储蓄S下降。
24.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
A.GNP将下降,但储蓄S不变;        B.GNP将下降,储蓄S上升;
C.GNP和S都将下降;                D.GNP不变,但储蓄S下降。
25.GNP的均衡水平和充分就业的GNP水平的关系是(  )。
A.两者完全等同;
B.除了特殊的失衡状态,GN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是充分就业时的GNP水平;
C.GN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
D.GN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
26.GNP高于均衡水平,意味着(  )。
A.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S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I;
B.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额;
C.GN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
D.计划投资I的总额和计划消费C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NP水平。
27.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
A.自发性支出增加;                   B.自发性税收下降;
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               D.净税收增加。
28.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NP下降,可以预期(  )。
A.消费C和储蓄S将上升;             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
C.消费C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D.消费C上升,储蓄S下降;
E.消费C和储蓄S不是必然会改变。
29.如果GNP是均衡水平,则要求(  )。
A.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消费者从收入中来的计划的支出加上计划的储蓄;
B.GNP总额必须正好等于计划储蓄总额与计划投资总额之和;
C.消费者支出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收入的收支平衡水平;
D.所得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全体消费者从收入中来的计划支出加上计划投资总额。
30.在一个不存在政府和对外经济往来的经济中,如果现期GNP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3900亿元用于消费,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200亿元,这些数字表明:(  )。
A.GNP不在均衡水平,将下降;         B.GNP不在均衡水平,将上升;
C.GNP在均衡水平;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1.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NP增加(  )。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32.凯恩斯理论中的自发支出乘数可应用于(  )。
A.当投资增加时;               B.仅仅当在有闲置资源的经济中增加投资时;
C.仅仅当某些经济变量(比如投资)变化,从而增加或减少闲置资源;
D.仅仅在政府财政变化时。
33.三部门经济中的平衡预算乘数是指(  )。
A.政府预算平衡(即赤字为0)时的乘数;
B.政府支出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支出或税收量变化量之比;
C.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或税收变化量之比;
D.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方向变化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变化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化量之比。
34.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大、变小或者不变都有可能,不能确定。
35.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出口和进口同时增加,则均衡收入(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能确定。
36.边际消费倾向是值(  )。
A.在任何收入水平上,总消费对总收入的比率;
B.在任何收入水平上,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消费支出的变化;
C.在任何收入水平上,当收入发生微小变化时,由此而导致的消费支出变化对收入水平变化的比率;
D.以上都不对。
37.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为(  )。
A.由于某些边际收入必然转化为边际的消费支出,其余部分则转化为储蓄,因而他们之和必定等于1;
B.由于可支配收入必定划分为消费和储蓄,他们之和必然表示现期收到的可支配收入的总额;
C.它们之间的比例一定表示平均消费倾向;
D.它们之和必定等于0。
38.如果人们不是消费其所有收入,而是将未消费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证券,这在国民收入的生产中是(  )。
A.储蓄而不是投资;             B.投资而不是储蓄;
C.既非储蓄也非投资;           D.是储蓄,但购买证券部分是投资。
39.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将被经济学家看成是投资?(  )。
A.购买新公司债券;              B.生产性活动而导致的当前消费;
C.购买公司债券;                D.以上都不对。
40.家庭消费——收入图中的收入均衡点是(  )。
A.储蓄等于消费;   B.消费等于投资; C.收入等于消费;  D.储蓄等于收入。
41.消费——收入图形是指(  )。
A.消费支出正好等于收入时的收入水平;     B.消费支出额外的收入部分;
C.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一个家庭(或者社会)将支出多少金额在消费上;
D.在低收入时,家庭的消费支出比他们的收入总额多。
42.一般的家庭是按照如下方式从收入中支出消费的(  )。
A.当收入增加时,收入中的消费支出比例增大;
B.除了很低的收入水平外,各收入水平中的消费支出比例是相同的;
C.各收入水平中的消费支出比例是相同的;
D.当收入增加时,收入中消费支出比例是减小的。
43.下列四个观点中,(  )是不正确的。
A.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储蓄是由一群人完成的,而大部分投资则由另一群人完成;
B.公司未分配利润(加上原已持有的利润)造成这种情况:储蓄和投资是由同一经济单位完成的;
C.在当今社会,一旦极少或没有机会投资,人们将不会储蓄;
D.投资支出总额在各年间变化很大。
44.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为2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000元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
A.2/3;           B.3/4;              C.4/5;               D.1。
答案
1.B     2.A      3.D    4.C     5.D     6.D     7.A      8.A    9.B     10.C
11.B   12.D     13.D   14.D    15.A    16.B    17.D     18.C   19.A     20.C
21.D   22.B     23.C   24.C    25.D     26.A   27.D     28.B   29.D     30.B
31.D   32.C     33.D   34.B    35.D     36.C   37.A     38.A   39.D     40.C
41.C   42.D     43.C   44.A
二、计算题
1. 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10亿美元)
资本消耗补偿 356.4
雇员酬金 1866.3
企业支付的利息 264.9
间接税 266.3
个人租金收入 34.1
公司利润 164.8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120.3
红利 66.4
社会保险税 253.0
个人所得税 402.1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64.4
政府支付的利息 105.1
政府转移支付 347.5
个人消费支出 1991.9
请计算:
(1)国民收入;
(2)国民生产净值;
(3)国民生产总值;
解:
(1)国民收入=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收入=1866.3+264.9+34.1+164.8+120.3=2450.4
(2)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
=2450.4+266.3=2716.7
(3)GNP=NNP+资本消耗补偿
=2716.7+356.4=3073.1
2.设一经济社会六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计算:
(1)1990年和1992年的名义GNP;
(2)如果以1990年作为基年,则1992年的实际GNP为多少?
(3)计算1990——1992年的GNP价格指数,1992年价格比1990年上升了多少?
产品 1990年产量 1990年价格(美元) 1992年产量 1992年价格(美元)
A 25 1.50 30 1.60
B 50 7.50 60 8.00
C 40 6.00 50 7.00
D 30 5.00 35 5.50
E 60 2.00 70 2.50
解:
(1)1990年名义GNP=1.5*25+7.5*50+6*40+5*30+2*60=922.5
1992年名义GNP=1.6*30+8*60+7*50+5.5*35+2.5*70=1245.5
(2)1992年的实际GNP=1.5*30+7.5+60+6*50+5*35+2*70=1110
(3)价格指数=1245.5/1110=112.2%,即1992年价格比1990年价格上升了12.2%。
3.假设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国民生产总值 4800
总投资 800
净投资 300
消费 3000
政府购买 960
政府预算盈余 30
计算:
(1)国民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即净税收);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解:
(1)NNP=GNP-资本消耗补偿,                          NNP=4800-500=4300
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
(2)GNP=C+I+G+(X-M),即净出口X-M=GNP-C-I-G=4800-300-800-960=40
(3)净税收=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30+960=990
(4)DPI=NNP-T=4300-990=3310
(5)个人储蓄S=DPI-C=3310-3000=310
4.假设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经济数据如下
个人租金收入 31.8
折旧 287.3
雇员的报酬 1596.3
个人消费支出 1672.8
营业税和国内货物税 212.3
企业转移支付 10.5
统计误差 -0.7
国内私人总投资 395.3
产品和劳务出口 339.8
政府对企业的净补贴 4.6
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 534.7
产品和劳务的进口 316.5
净利息 179.8
财产所有者的收入 130.6
公司利润 182.7
计算:
(1)用支出法计算GNP;
(2)计算NNP;
(3)用两种方法计算NI。
解:
(1)用支出法计算的GNP=C+I+G+(X-M)=1672.8+395.3+534.7+(339.8-316.5)
=2626.1
(2)NNP=GNP-折旧=2626.1-287.3=2338.8
(3)支出法:NI=NNP-间接税
=2338.8-212.3=2126.3
收入法:NI=个人租金收入+雇员报酬+净利息+财产所有者收入+公司利润+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的净补贴+统计误差
=31.8+1596.3+179.8+130.6+182.7+10.5-4.6-0.7=2126.4
5.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GNP或收入)为800,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
解:
(1)Y=(100+50)/(1-0.8)=750——均衡收入
C=100+0.8*750=700——消费
S=Y-c=750-700=50——储蓄
(2)800-750=50——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
(3)若投资增加至100,则收入Y’=(100+100)/(1-0.8)=1000,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250。(Y’-Y=1000-750=250)
(4)Y=(100+50)/(1-0.9)=1500——消费函数变化后的收入
S=-a+(1-b)Y=-100+(1-0.9)*1500=50——储蓄
如果投资增加至100,则收入Y=(100+100)/(1-0.9)=2000,比原来收入增加500,(2000-1500=500)
(5)消费函数从C=100+0.8Y变为C=100+0.9Y以后,乘数从5(K=1/(1-0.8)=5)变为10(K=1/(1-0.9)=10)
6.假设某经济中有如下行为方程:
C=100+0.6yd——消费
I=50——投资
G=250——政府购买
T=100——税收
求:
(1)均衡收入Y和可支配收入Yd;
(2)消费支出C;
(3)私人储蓄SP和政府储蓄SG;
(4)乘数KI。
解:
(1)Y=100+0.6(y-100)+50+250
Y=340/0.4=850
Yd=850-100=750
(2)C=100+0.6*750=550
(3)SP=750-550=200  , SG=100-250=-150
(4)KI=1/(1-0.6)=2.5
7.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解:
(1)Yd=Y-T+tr=Y-250+62.5=Y-187.5
Y=C+I+G=100+0.8*(Y-187.5)+50+200=100+0.8Y-150+50+200=0.8Y+200
得Y=200/0.2=1000——均衡收入
(2)KI=1/(1-b)=1/0.2=5
KG=1/(1-b)=1/0.2=5
KT=-b/(1-b)=-0.8/0.2=-4
KTR=b/(1-b)=0.8/0.2=4
KB= KG - KT =(1-b)/(1-b)=1
8.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解:
(1)Yd=Y-T+tr=Y-250+62.5=Y-187.5
Y=C+I+G=100+0.8*(Y-187.5)+50+200=100+0.8Y-150+50+200=0.8Y+200
得Y=200/0.2=1000——均衡收入
(2)KI=1/(1-b)=1/0.2=5
KG=1/(1-b)=1/0.2=5
KT=-b/(1-b)=-0.8/0.2=-4
KTR=b/(1-b)=0.8/0.2=4
KB= KG - KT =(1-b)/(1-b)=1
9.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
Y=C+I+G(收入恒等式)
C=100+0.9YD(消费函数)
当I=300亿美元,G=160亿美元,税率t=0.2,T0=0,问:
(1)当收支平衡时,收入水平和乘数各为多少?
(2)假设G增加到300亿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为多少?
(3)假定I从300增加到400亿,新的均衡收入为多少?
(4)假设I是由I=300+0.2Y所决定,求新的均衡收入。

宏观经济学的题目!求!

8. 西方宏观经济学问题:美联储使用货币工具增加货币供给量,用图形说明总需求曲线将如何移动?

图形就是x轴是货币量,y轴是利率。货币供给MS垂直于x轴,货币需求MD向右下方倾斜。
货币供给量增加,MS1右移,利率下降。
投资增加,物品和劳务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

或者给你举个恰好相反的例子

答:假设美联储通过在公开市场活动中出售政府债券来减少货币供给。再假设物价水平在短期中不会对这种 货币减少作出反应。如下图所示,货币供给减少使货币供给曲线向左从Ms2 移动到Ms1。由于货币需求曲线未变, 为了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利率从r2上升到r1。利率上升又影响了物品与劳务需求量,较高的利率增加了 借款的成本和储蓄的收益,抑制了投资需求。家庭储蓄多了,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少了。由于这些原因,在既定的 物价水平时,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从Y2 减少到Y1。总之,在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时,较高的货币减少引起较 高的利率,这又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因此货币减少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