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风险识别和控制

2024-05-10 09:28

1. 如何有效开展风险识别和控制

一、做好风险识别和控制首先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我们知道危害风险评估和控制是HSE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HSE管理体系的全过程。
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生产安全环境和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管理制度和各项规范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不但除了在生产过程中认真落实“两书一表”外,还针对哈国扎那诺尔油田固井施工距离远,各施工区域间距长,气候变化快,路况复杂,施工水泥量大,施工压力高,井况复杂,施工作业时间长等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和安全生产评估标准。
首先在制度上有了明确的指导保证。做好风险识别首先要确定风险的责任人,项目组要求对各设备的操作人员,现场地面作业员工、参与施工的监管和技术人员的都必须纳入风险的责任人的范畴,并都对其明确风险识别的责任。项目经理和施工带队领导为风险识别的主要责任人。负责现场风险收集、分析、应对计划的制定和指挥安排。各岗位在作业前都要对自己分管部分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保作业前一切正常有序。管理人员每次施工前的都要对现场作业危险源,施工环境,施工等级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开会评估,施工结束后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总结,做到全员参与不遗漏一人。
二、提高管理者风险评估水平,确保风险识别能力质量。我们认为,现场风险识别和控制是指管理者通过现场施工的开始到结束的管理过程中,是对现场人员,设备,施工机具的安全信息、资料、现象的一种直观的客观的分析,并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影响施工正常作业和运作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及时的对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进行控制和整改。所以提高管理者对风险评估的认知水平就十分必要。项目组在要求各管理岗位人员利用回国休假时间积极参与总部组织的各项学习,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更新原有经验和认识,及时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新特点,新动态和新趋势,不断地调整业务水平和能力,以适应安全和环境以及人员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避免因为能力不足和管理方法落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员工的HSE教育,提升队伍整体预防水平。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世界第一击剑手并不害怕世界第二的击剑手,他害怕的是那些从未拿过剑的得未知的对手”。在风险管理和控制中也一样,我们并不惧怕已经知道的风险,怕的是未被识别出来的风险,所以如何提高全员安全知识水平,提高HSE风险识别能力,更好的提升整个队伍预防事故的水平,刷新和改善我们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技能。就成了项目组一个长期重视的课题。为此项目组特组织专家讲座,专题讨论,文件学习等方式,加强员工这方面的学习。特别对新进项目的员工,外雇工,进行现场指导和讲解。为了解决因为语言交流而不能准确传达安全和评估指令的问题,我们就要求翻译对他们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直到对方完全明白为止。对上级领导和上级部门下发各种文件和精神,我们也要求翻译成当地语言,使当地员工都能及时掌握新的咨询和领会要求。通过加强对中方和外籍员工安全生产和HSE培训,队伍目前整体预防水平都有了质的提高。在施工现场人人都做到了先评估先预测,把控制风险当做作业施工的一项重要的必须内容。
四:采取主动,预防事故发生,是杜绝事故发生的最好方式。对设备和人员进行精细管理
,强化执行。

如何有效开展风险识别和控制

2. 如何管理和控制风险

1、想要做好风险管理就必须要对风险的把控有一定的了解;

2、比如可以通过风险信息网上查询更多的个人或者企业的信息然后做出判断,风险信息网数据信息涵盖了各级法院的立案信息、开庭信息、裁判文书、执行信息、送达公告、失信名单等司法信息;全国各级税务局、工商局、海关、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处罚信息数据。
3、直接搜索风险信息网进入网站查询了解详细情况。

3. 如何理解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理论是什么

如何理解风险管理

4. 如何管理和控制风险

  一、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主要表现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真正商业银行的要求,其本身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隐患。
  从几年来审计机关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审计情况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仍然较高,这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首要特征。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在剥离了1.4万亿后,不良贷款比率按五级分类口径仍较高,已超过20%(发达国家平均为2%),风险隐患较大。这些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十分复杂,而银行稀释和消化不良贷款的能力目前还比较弱。当前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一些银行对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盲目贷款,如果不切实加以解决,可能产生大量的新增不良贷款。减少新增不良资产,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化解银行风险任务艰巨。
  二是资本充足率离巴塞尔协议规定(8%)还有一定差距,距国际先进银行(30%)有很大距离,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低,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和人均利润率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四是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金融案件时有发生,有的触目惊心,而金融企业的防范机制和内部管理水平却跟不上。一些银行急于扩张业务和抢占市场份额,往往忽略风险和成本,不能正确处理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致使一些新的金融业务往往是金融犯罪分子窥视的焦点。
  五是银行风险出现新转化:信贷资金被大量用于财政性支出,财政风险向银行风险转化;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等贷款周期长、规模大、增长快,信贷的分散风险向集中风险转化;有些地方因资金链条断裂而形成房地产贷款巨大风险,抵债资产逐年增加,虚假按揭、重复抵押骗取银行贷款,信贷的即期风险向其他资产的远期风险转化。
  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实质是金融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现代金融制度,没有真正摆脱行政机构色彩,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转换,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二、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差距
  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管理行为,是随着商业银行的产生而产生的。目前,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化商业银行谋求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方式。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进行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再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其特征可概括为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额的风险计量等。这种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银行机构本身产生的一种需求,也是当今国际监管机构对各大机构提出的一种要求。
  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特别是与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相比,在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1)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因素,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障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始取得实质性进展。
  (2)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观念陈旧。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
  (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方面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内部控制的组织框架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国有商业银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和制衡目前还不够完善,内控的权威性不足,董事会还没有真正起到内部控制作用,内部控制活动实际上由经营层主导,内控优先的原则在一些业务领域没有充分体现,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4)风险管理基础比较薄弱。风险管理人员数量较少,缺乏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独立性不够,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有些地方政府仍以不同方式对银行经营进行行政干预。
  (5)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比较落后。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分析,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性不够。与国际先进银行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相比比较落后。

5. 如何开展风险辨识及分级管控

法律分析: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分为准备、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并执行管控措施、月或旬检查分析5个步骤。
法律依据:城建部 《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 第五条 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摆上重要议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 要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

如何开展风险辨识及分级管控

6. 如何学习企业内控制风险识别的方法

按照风险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1)企业外部风险,包括:顾客风险、竞争对手风险、政治环境风险、法律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等;
(2)企业内部风险,包括:产品风险、营销风险、财务风险、人事风险、组织与管理风险等。

具体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尽量降低风险:

1、减少可避免的风险
当企业发现从事某一项活动会涉及过高的风险时,可决定减少或放弃这项活动,以便减少甚至完全避免风险。避免风险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全拒绝承担风险,另一种是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然而,这种方法的适用性很有限。首先,避免风险会使企业丧失从风险中可以取得的收益;其次,避免风险的方法有时并不可行;再次,避免某一种风险可能会产生另一种风险,例如某企业以铁路运输代替航空运输就是一例。

2、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是指企业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投资、筹资策略,以及吸引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达到分散企业各种风险的目的。人们日常说说的“不要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讲的就是风险分散的原理。分散风险是通过增加风险单位的个数,减少风险损失的波动。这样,企业一方面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风险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预防险损失所需预备的资金。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许多企业在市场需求不足、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相继采用多种经营策略,其结果并不如当初所设想的,更多的企业陷入了困境。应当指出,多种经营策略虽有优点,但多种经营对企业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对我国一些企业而言,由于多种原因所形成的产品单一性和趋同性,尚不具备开展多种经营的条件,因而一般企业应慎用该策略,即使选用这种策略,也必须围绕自己的优势,结合企业资源条件来进行。

7. 如何防范管理风险

1、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加强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的参与和监管权利。新的《公司法》完善了公司治理的要求。如董事会的组成,董事会的召开,旧法规定公司的董事会必须由董事长召集,如果董事长出于个人目的不召开时,其他人也无权召开。新的《公司法》对这个规定很明确,首先董事长应当履行职责,如果其不尽职,则副董事长、监事会可以履行,这样就有效避免不合理的情况发生。其次新《公司法》对于监事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应尽的义务也都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法人治理结构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定好章程和规范公司的行为正确理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者的关系,强化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义务和责任。新的《公司法》对于公司治理的规定更加明确、详细,使违反规定所面临的责任更加明晰、严格。从而达到防范管理风险的目的。
2、股东权益保护。资源的有效配置,表现在股权结构中就是各方股东如风险投资企业自身、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股份如何分配。也即这些资源如何在企业当中行使权利,获取回报。从法律层面上说,首先应完善公司运行过程中股东权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新的《公司法》对股东权益的维护做了明确的规定,股东有知情权、股东会议召开的请求权、对股东大会的质询权。其次,在与管理层的雇佣合同中增加惩罚性条款,包括解雇、撤换管理层及回购管理者持有的股份。再次,给予管理层期权安排,允许管理层在实现未来管理目标时可按事先约定的较低价格或无偿增持股份。
一、股东大会怎么行使职责
股东大会会议由董事会依照公司法规定负责召集,由董事长主持。董事长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或不履行职务时,由副董事长主持,副董事长不能履行或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主持。董事会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东大会会议职责的,监事会应及时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不召集和主持的,连续九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召开股东大会,应当将会议召开时间、地点和审议的事项于会议召开二十日前通知各股东临时股东大会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各股东;发行无记名股票的,应当与会议召开三十日前公告会议的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事项。
临时提案: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再股东大会召开十日前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董事会应在收到提案后二日内通知其他股东,并将该临时提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临时提案的内容应属于股东大会的职权范围,并有明确的议题和具体决议的事项。
股东大会不得对上述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
无记名股票持有人出席股东大会的,应当于会议召开五日以前至股东大会闭会时止将股票交存于公司。
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不管是公司的股东还是股东大会,都有自己的职责,任何一方擅自离职,或者是不履行自己的职责的行为,都可能都会导致公司的权益受到侵害。公司各个职员的职责都由公司法,或者是制定的公司章程来确定的,违反规定是会受到处罚的。

如何防范管理风险

8. 如何管控风险

企业风险管控是对企业内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企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借用“最佳资金管理机构”得主拜特科技副总经理甘少煊的话回答:“风险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没有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已经是完完全全的融入的日常业务系统里,日常所有的经济活动里,最终所做的一切都是遵循风险管理的原则来做的,只有企业做到这一点,风险管理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这也是拜特科技以及客户共同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