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亚罗号,马神甫事件分别指的是什么事情

2024-05-13 02:32

1. 鸦片战争的亚罗号,马神甫事件分别指的是什么事情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如题,知道多少说多少
 
   解析: 
  
 “亚罗号事件”与“马神甫事件”
 
 1854年,英国串通法国、美国凭借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有“恐不无稍有不变更之处,应俟12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的说法,以利益“一体均沾”为借口,要求清 *** 修改《南京条约》,法、美亦趁机提出修改《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的要求,遭到清 *** 拒绝。当时因英、法正陷于同俄国争夺黑海出海口的克里米亚战争,无暇以武力东顾中国,美国因兵力有限,也无法对华单独一战,三国权作暂时容忍。1856年,《黄埔条约》《望厦条约》12年届满,美国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此时,克里米亚战争已以英、法的获胜而告结束。当美国新任驻华公使伯驾提出的修约要求再次遭到清 *** 的拒绝时,英、法就毫不犹豫地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1.“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事件”发生于1856年10月8日。该日,广东水师千总梁国定带领兵勇在停泊黄埔港的一只由中国人苏亚成所拥有的走私船“亚罗号”上,逮捕了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有海盗嫌疑的水手。这条船为了走私方便,聘用一英国人当船长,并曾在香港当局登记,但在被查捕时,此证早已过期,船上也不再悬挂英国国旗。因此,广东水师在中国船上捕人,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与英国毫不相干。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在接到船长的报告后,立即致函两广总督叶名琛,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声称水师上船捕人有损领事体面;并无中生有的造谣说,广东水师曾扯下了船上悬挂的英国国旗,这是对英国国旗的侮辱,也是对英国的侮辱。巴夏礼蛮横地要求叶名琛送回水手,赔礼道歉,并限24小时内答复,否则将以武力解决。在巴夏礼无端挑衅面前,叶名琛一面据实复函驳斥,一面因害怕事态扩大而屈服于侵略者的压力,将逮捕的水手送到英国领事馆。叶名琛的妥协行为,大大助长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旨在为新的侵华战争制造借口的巴夏礼,故意刁难,借口礼貌不周,拒不接受。10月23日,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糜各厘率领英国军舰悍然闯入省河,进犯广州,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马神甫事件”
 
 在此之前,法国正借口“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与中国交涉,进行诈索。所谓“马神甫事件”,是指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非通商口岸的中国内地——广西西林县传教,因其胡作非为,1856年2月在当地被地方官处死。此案当时未议结。法国为了换取英国支持它在越南的“自由行动”,并取得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合法”保证,便接受英国建议,派葛罗为全权专使,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与英国联合出兵。

鸦片战争的亚罗号,马神甫事件分别指的是什么事情

2.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的过程是怎样的?

亚罗号事件经过:
1856年10月初,一艘100吨的中国商船“亚罗号”,自厦门开往广州,停泊黄埔。“亚罗号”是一艘三桅帆船,装备欧式船壳和中式帆篷的混合船舶,船上水手全是中国人,船主是香港华人叶亚明。该船曾被海盗夺去。为防备中国官府无力剿灭的沿海海盗,该船已向英国香港皇家殖民地当局登记。
10月8日早晨8时到8时半之间,4名中国官佐和60名兵丁登上该船,声称要搜寻一个臭名远扬的海盗,据称这名海盗就在船上。他们拘拿了12名华人船员,混乱中英国国旗被扯下。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受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兼全权代表包令的指示,于10月12日强烈抗议中国方面侮辱英国国旗,并不经英国领事的许可拘捕船员。他要求以后尊重英国国旗、释放全部12名水手,并在48小时内由两广总督出具一份书面道歉。
两广总督叶名琛严词否认当时船上有张挂任何国旗,并质问该领事为什么干预一桩由中国巡捕在一艘停泊于中国港口及中国人所拥有的船上拘拿中国人的案件。叶名琛当时并不知道,在事件发生之前,"亚罗号"的登记业已过期,否则他肯定还要加上这一条。巴夏礼认为叶名琛的答复不能令人满意,于是下令扣押一艘中国师船作为赔偿要挟。在相持良久之后,叶名琛于22日放回了12名船员,但断然拒绝道歉。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样“亚罗号事件”成为了英国政府蓄意挑起侵华战争的借口。 并成为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马神甫事件经过:
《中法黄埔条约》允许法国在我国通商口岸设立天主教学。法国为了进一步取得内地传教的合法地位,实现其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的野心,纵令教士私入内地传教。
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从广州潜入广西西林县,勾结官府,包庇教徒马子农、林八等抢掳奸淫激起民愤。
1856年清政府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处决。
法国政府以此为借口,提出“为保护圣教而战”口号,于1857年联合英国共同出兵侵华,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10月,额尔金和葛罗先后率领舰队到达香港;
1857年12月,英法联军5600余人(其中法军1000余人)在珠江口集结,美,俄两国也派专使到达香港,与英法合谋侵华;
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联军炮击广州城,29日失守,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此后,英法联军一直打到天津和北京等地,

亚罗号事件:
1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逞。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亚罗号事件”。“亚罗号”事件是中国近代时期英国一系列粗暴践踏中国主权和损害中国管辖权事件中的一个。
事件背景:

广州入城问题
广州方面的强硬政策(1848-1856年)
列强对修约的强烈要求
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1853年(清咸丰三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清咸丰六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1857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背景:
1854年,英国串通法国、美国凭借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有“恐不无稍有不变更之处,应俟12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的说法,以利益“一体均沾”为借口,要求清政府修改《南京条约》,法、美亦趁机提出修改《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当时因英、法正陷于同俄国争夺黑海出海口的克里米亚战争,无暇以武力东顾中国,美国因兵力有限,也无法对华单独一战,三国权作暂时容忍。
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12年,美国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此时,克里米亚战争已以英、法的获胜而告结束。当美国新任驻华公使伯驾提出的修约要求再次遭到清政府的拒绝时,英、法就毫不犹豫地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3. 思考:即使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照样会发生,是吗

依然会,只是早晚的问题,为什么存在鸦片问题,因为在工业革命之后,欧洲的科技早已远远超过了清朝,但是,通过手工业,传统制造业(陶瓷,丝织品等)的输出,清朝在外贸上一直是顺差,经研究1800年之前的250年,中国从欧洲、日本获得白银近4.8万吨,加上其他,总计约6万吨白银合16亿两流入,占有记录的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欧洲列强面对自己的外贸逆差当然不甘心,在不打算向清朝输入高精技术商品的前提下,列强们无计可施,最终想出这个非常无耻的方法,向清朝输出鸦片,鸦片贸易有两个目的,如果清朝不反抗,那么鸦片商可以赚取大量的利润,完全可以达到经济掠夺的效果,如果清朝反抗,则可以以此为借口实行殖民战争和殖民掠夺,两面都可以,虎门销烟是清朝官绅阶级及早发现问题,遏制问题的行为,仅仅是将武力对抗提前了,可面对当时的技术差距,早痛一定会比晚痛强,在民族意识没有完全被鸦片所破坏的时候被动的,激烈的认识到差距,才能有机会赶上差距,等到鸦片彻底腐蚀了民族意识的时候,就为时过晚了,那时倒是不会打大仗了,会被直接奴役,成为彻底的殖民地,所以,无论大仗小仗,清朝对外所面临的殖民战争是必然会启动的,只是早晚问题;

思考:即使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照样会发生,是吗

4. 英,法两国挑起第2次鸦片战争的借口——“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有道理吗?

有道理。
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亚罗号事件”。  1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逞。10月初,一艘100吨的中国商船“亚罗号”,自厦门开往广州,停泊黄浦。船上水手全是中国人,船主苏亚成也是中国人。该船曾被海盗夺去。为了方便于走私,该船曾在香港英国政府领过登记证。10月8日,广东水师船捕走窝藏在船上的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有嫌疑的中国水手。不想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硬说是英国船,甚至捏造说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英国旗,侮辱了英国,无理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但是当22日,叶名琛把12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连叶名琛送去的信件也拒绝拆阅。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样“亚罗号事件”成为了英国政府蓄意挑起侵华战争的借口。

法国正借口“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与中国交涉,进行诈索。所谓“马神甫事件”,是指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非通商口岸的中国内地——广西西林县传教,因其胡作非为,1856年2月在当地被地方官处死。此案当时未议结。法国为了换取英国支持它在越南的“自由行动”,并取得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合法”保证,便接受英国建议,派葛罗为全权专使,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与英国联合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