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升学体系是什么?

2024-05-02 06:34

1. 中国教育升学体系是什么?

中国教育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即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指学前教育和普通初等、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小学)等为六年制;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通常各为三年。另外有少数把小学和初中合并在一起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普及基础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普及了初等教育,大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正在普及初级中等教育。1999年全国有小学58.23万所,在校学生1354.96万人;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09%,五年巩固率达到92.48%;全国已有91%人口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4.3%。初中阶段义务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   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初中6.44万所,招生数2183.44万人;在校生5811.65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0%。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41万所,招生数396.32万人,在校生1049.71万人。1998年职业中学10074所,招生217.6万人,在校生541.6万人。   1999年全国共有为聋哑、弱智等残疾儿童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达1520所,在校生37.16万人,比上年增加1.32万人。半数以上的适龄残疾儿童均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全国共有幼儿园18.11万所,在园幼儿2326.26万人。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以及多种形式的短期职业技术培训。   八十年代以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1997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达33,464所,在校生1869.76万人。各类就业培训中心2,100余所,每年培训待业人员约100多万人。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18.9%提高到1999年的56.47%。   1999年普通中专学校达到3962所,在校生515.50万人。普通中专招生科类结构有所变化,财经、体育、艺术类呈增长趋,工科类呈下降趋势。1999年全国职业高中学校达8317所,招生数160.38万人,在校生443.84万人。1999年全国技工学校达到4098所,招生数51.55万人,在校生156.05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指专科、本科、研究生等高等学历层次的教育。高等教育中大学专科学制为2-3年,本科学制通常为4年,医科为5年,此外有少数工科院校实行5年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3年,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50年来,全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81年起中国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经过一系列改革和调整,高等教育增加了活力,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结构趋向合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71所,本专科招生数275.45万人,研究生层次,全国共有研究生23.35万人,攻读博士学位的有5.4万人,攻读硕士学位的17.95万人;研究生共计招生9.22万人,其中博士生1.99万人,硕士生7.23万人。1979年至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大学本专科毕业生82.91万人,为前30年的2.58倍。1981年至1996年全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共培养博士20,514人,硕士285,943人。1996年大学本专科招生与研究生招生之比为1:16.26;本科生与专科生招生之比为1:0.91。   本专科招生种类结构的变化是:文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类均有所增长,其中财经类增长最为突出;理工类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研究室或研究所有3,400多个。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点近50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150个,还将筹建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科技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高等学校自然科学获奖项目占全国颁奖总数的50%;在哲学、社会学研究方面,由高等学校牵头或参加的"八五"国家规划获奖项目占全部项目的近60%。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包括各级各类以成人为教学对象的学校教育、扫盲教育和其它形式的教育。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迅速。1999年成人高等学校达871所,开设函授、夜大学的普通高等学校约800所;本专科共招生115.77万人。1999年毕业88.82万人。   1998年以农民为主要对象的成人学校中,农民中专有421,在校生20.02万人;农民中学4229所,在校生43.92万人;农民技术培训学校454,924所,有8千余万人接受了各种培训,估计占农村劳动力的12.2%。农村成人教育为农村的发展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初、中级实用技术人才。迄今受训人员已超过2亿人次。   高、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发展较快。1998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224个,截止2000年上半年累计报考人数10404万人次,本专科毕业生290多万人,中专自学考试毕业生40.15万人。   1998年全国举办扫盲学校(班)13.42万个,参加扫盲学习结业人数320.89万人。
☆学前教育 
指3—5岁的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过程。全国共有幼儿园111,752所,幼儿教职工90万人,在园儿童2036.02万人,适龄儿童入园率为43.8%。幼儿园一般由民间兴办,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正从城市向农村推进,一些乡镇已基本普及了学前1年教育。

  ☆初等教育 
指6—11岁的儿童在小学接受的教育过程。全国共有小学456903所,小学教职工634.02万人,小学生12156.71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1%。小学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办,也有个人和民间团体创办的。

  ☆中等教育 
指在12—17岁期间在中等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中专均属于中等学校。普通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学制各为3年,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高中,一部分升入职业高中和中专。全国共有中等学校93968所,在校生9415.21万人。中等学校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办。

  ☆高等教育 
继中等教育之后进行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国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为大学、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全国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396所(截止2002年6月20日统计),民办普通高等院校72所(截止2001年6月18日统计),教职工103万人,在校生413万人(1998年底统计数据)。成人高等院校718所(截止2001年6月18日统计),民办成人高等院校4所(截止2001年6月18日统计),教职工20万人。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国家“九五”计划期间,提出了"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继续教育 
包括成人技术培训、成人非学历高等教育以及扫盲教育。全国成人技术培训学校46万所,在校生6293万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非学历教育结业人数280万人;成人初等学校5万所,在校生227万人。
纵观我国的现代教育体制,弊端多多,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前些年,教育部把学生的素质教育纳入教育培养的重点,这是可行的,也是中国人希望看到的,它也是效仿了欧美一些国家先进的教育模式,虽然教育部也实行了这一政策,但是实行的效果不容乐观,据我了解认为,在中国现代的学校,仍然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强抓升学率,而所谓的素质教育成了纸上谈兵,显得苍白而无力。 我们可以拿中国的学生和美国的学生做一下比较,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世界教育所公认的,而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远不如日本等国,这说明中国的素质教育应该进行深层次的改革,着重注实效而不在于形式。 从中国的教育体制来看,无不存在应试教育的身影,俗话说得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也充分体现出教育的重要性,国家要强大

中国教育升学体系是什么?

2. 孩子升学入学选择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区别大吗?

从幼儿园开始,学校就有公立和私立之分,虽然家长可以根据家庭情况来选择,但是也面临了很多的问题,毕竟公立和私立学校还是有很多差距的。

公立与私立学校的差距,长大以后对比鲜明,家长万幸:没选错
公立与私立学校最主要的差距,家长应该知道
有很多人对私立两个字有着很大的偏见,觉得私立学校费用一定很高,也要给老师送礼,孩子在学校老师才会非常负责任。普通的家庭是承担不起的,但是对于公立的学校又有很多要求,不是没有名额就是需要本地户口,真是难倒了一片家长。

公立与私立学校的差距,长大以后对比鲜明,家长万幸:没选错
公立和私立学校费用不同

公立学校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了,在公立学校上学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是不用交学费的。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家长来说,这无疑是减轻了很多负担。

而私立学校呢,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每年的学费都是比较高的。一般都要超过一两万,一些贵族私立学校费用就更高了,一般的家庭大多都不会考虑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的。但是对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就不同了,对于公立和私立学校的选择就比较轻松了。

公立与私立学校的差距,长大以后对比鲜明,家长万幸:没选错
教学内容上私立学校要更适合

虽然教学的材料都是一样的,但是公立学校的老师和私立学校的老师上课的方式是有很大差别的。包括教学的内容,孩子的思维和眼界的开拓,会随着学生长大慢慢地显露出来。

私立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教学内容丰富,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和开拓眼界。对于学生以后升学和毕业的发展都会更有利的。

而对于公立学校的教学内容来说,就相对局限,老师讲得大多都是书本上的内容。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中规中矩,更注重学生的成绩,对于应试教育来说还是非常有效果的,而且公立学校的学习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公立与私立学校的差距,长大以后对比鲜明,家长万幸:没选错
公立学校的名额有限,私立更适合打工人

城镇的公立学校对于招生还是相对比较宽松,几乎所有的学生只要有求学的欲望,学校都可以招收。但是城市就不一样了。每个公立学校每年的招生计划都是有严格限制的,而且大多都是采取摇号制度,能有机会进去的都是比较幸运的。

尤其是从城镇走出来在市里工作的家长,没有足够的能力在城市落户扎根,或者有房但不能脱离农村户口的,大多都是进不去公立学校的。所以只能选择费用相对比较低的私立学校,既不影响孩子上学,费用也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

公立与私立学校的差距,长大以后对比鲜明,家长万幸:没选错
公立和私立学校该如何选择,家长要慎重
对于家长来说,难的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有两个选择。而对于不同的选择,将来孩子的发展方向是有很多差距的。每个家长都希望给孩子选择好的,所以每到开学季,家长都是非常纠结的。那对于公立私立该如何选择,小编还是要劝家长要慎重考虑。

1. 想选择公立学校的,家长要懂得丰富学生的生活

家长如果有名额进入到公立学校,那么就要知道,孩子的学校生活是非常枯燥的。为了不让孩子死读书或者读死书,家长要在休息的时候带孩子多出去走一走,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缓解压力,还可以开阔眼界。

公立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更能有一个好的性格和品行。对于家庭环境的攀比和影响不会很大,所以公立学校的学生不容易自卑,更有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3. 双非儿童大陆入学升学政策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政策
政策依据:教育部《关于贯彻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教基[2006]19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秩序的通知》(湘教发[2006]49号)
(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005初中、003小学)入学、升学的政策规定
1、入学原则:按照“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严禁组织升学考试。
2、招收对象:小学招生对象为当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前满6周岁的儿童。初中招生对象为当年的小学毕业生。
3、招生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各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统筹管理。
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实行“市教育局协调,两区教育局统筹,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市直中小学委托北湖、苏仙区教育局负责划片,其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隶属关系分别由北湖区、苏仙区教育局负责划片。两区的划片招生方案须报市教育局审定后方可实施。
4、入学办法:(1)、农村学校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入学;分布在农村的县(市、区)属学校由县(市、区)教育局划定招生区域。(2)、城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凭户口簿、父母的房产证到本招生区域内的学校办理入学手续;有住房但尚未领取房产证的,凭户口薄、父母的购房发票到本招生区域内的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具有市中心城区户籍,但不具备上述招生条件的,由两区教育局根据其常住地所属招生区域,指定学校安排入学。
(二)、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政策
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实行“学生自愿报名、学校自主招生”的办法招收新生,但不得以文化考试成绩选择新生。民办中小学可以根据学校办学特点,采用生源地所在学校推荐或者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进行面试(查看学生资料、答问以及体育艺术特长测试)招生。民办中小学可以跨区域招生,但须经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门许可,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在招生方面给予民办学校支持。
二、普通中小学转学(008高中、005初中、003小学)的政策规定:
学生不得任意转学。确应家长工作调动、家庭迁移或其他正当原因必须转学者,经批准后可以转学。符合转学规定的学生,按如下程序办理转学手续:
1、由转学学生本人和家长向转出学校写出书面申请,经班主任和教务主任同意,报校长批准。
2、凭转出学校批准的转学申请、学籍证、户口迁移证和家长工作调令或转业证等材料到转入学校开出《接收证书》,并经转入县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股)审批、签署意见。
3、凭接收证到转出学校开出《转学证书》,经转出县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股)审核有关证件,认定会考成绩,加盖学籍管理专用章。其中,跨省、市(州)转出的高中学生须持转学证到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加盖公章,并出具高中毕业会考有关科目成绩证明。
4、凭转学证到转入学校办理正式入学手续。
三、中招考试政策(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
政策依据:教育部《关于贯彻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教基[2006]19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秩序的通知》(湘教发[2006]49号)、省教育厅《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05]35号)
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高中招生坚持招生考试与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两考合一”,严禁擅自组织单独的高中招生考试。全市统一时间报名和填报志愿,统一命题制卷、统一组考、统一实行网上阅卷及发布考试成绩信息、统一录取和注册学籍。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时间为6月份。
(一)学业考试
1、考试科目。 ①全市统一考试科目: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其中,地理、生物考试在八年级结束时进行,其它学科在九年级结束时进行。②学校组织考试科目:体育与健康。
2、考查科目(项目)。艺术(音乐、美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语文、英语口语交际。考查科目(项目)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各校自行组织。
(二)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
学业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其中,用于初中生毕业颁证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用于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成绩分为A、B、C……若干个等第。
(三)考试结果的运用
1、统一考试科目的考试结果是初中毕业生颁证的重要依据。其中,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七个科目的考试结果作为初中毕业生升学的主要依据之一。
2、体育与健康考试结果和考查科目(项目)的考查结果体现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等第由市教育局统一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考试成绩给学校和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
(四)综合素质评价
按照《关于印发的通知》(郴教通[2006]26号),组织开展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五)高中招生录取
高中录取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招生学校共同参与实施。录取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等第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录取办法:根据考生志愿和各校招生计划,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照差额投档的原则,分批次择优录取。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限等第、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
(六)建立特长生招生制度
1、招生对象:在体育、艺术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2、特长生招生计划的确定:经省教育厅审批具有举办体艺特长班的学校,按省教育厅审批的班数确定特长生招生计划;不具备招收特长班资格的学校,特长生的招生计划不得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5%。
3、选拔方法与录取程序:①招生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测试,认定特长生资格;②具备特长生资格的学生到招生学校参加中考,招生学校根据其学业考试等第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可放宽条件录取。
四、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政策
政策依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单位的通知》(湘政发〔2004〕7号),市教育局《关于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就学问题的通知》(郴教通[2004]20号)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户籍地有监护条件的,原则上应在户籍地入学。在户籍地没有监护条件,要求在流入地就学的,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持户籍所在地户籍证明、身份证、流入地暂住证、外来人员就业证(或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印制的《劳动合同》)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等材料向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外来经商人员子女要求在流入地就学的,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持户籍所在地户籍证明、身份证、流入地暂住证、在郴经商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等材料向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入学。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和外来经商人员子女在教育教学、管理和收费等方面,与城镇

双非儿童大陆入学升学政策

4. 升学学校是指什么

升学学校,是指小学、初中、高中毕业后,即将或准备进入比原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学校。

5. 孩子上学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外地户口上小学报名时,需:
1、父(母)携带孩子;
2.务工就业证明(社保+劳动合同或企业法人或营业执照);
3.居住证(居住登记卡或暂住证);
4、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有地址栏的首页和小孩本人页,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
5、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宅基地证或购房合同的原件和复印件(若无房产,须提供有效居住证明,如:集资房证明、拆迁协议、市房管部门认可的租房合同及唯一居住地证明);
6、出生证明;
8、预防接种证明和接种已经打完的证明;
《居住证暂行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领居住证。
第三条 居住证是持证人在居住地居住、作为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的证明。
各地情况不同,请以入学当年当地政策为准。现在小学是义务教育,不用交学费和书本费。如果户口不在当地或在当地无房、无社保,这种情况只能交钱上私立学校。
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基一[2013]7号)规定,学生转学或升学的,转入学校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启动学籍转接手续,转出学校及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予以核办。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
学生办理学籍转接手续后,转出学校应及时转出学籍档案,并在1个月内办结。学生转学或升学后,转入学校应当以收到的学籍档案为基础为学生接续档案;学生到境外就读的,应当凭有效证件到现就读学校办理相关手续。回到境内后仍接受基础教育的,应接续原来的学籍档案。

扩展资料: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第三章 学籍变动管理
第十一条 各学段各类学籍变动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实际统筹制定。
第十二条 正常升级学生的学籍信息更新,由电子学籍系统完成。
第十三条 学生学籍信息发生变化,学籍进行转接或学生毕业(结业、肄业)时,学校应及时维护电子学籍系统中的有关信息,并将证明材料归入学生学籍档案。学籍主管部门应及时对学生学籍变动信息进行更新。
第十四条 学生转学或升学的,转入学校应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启动学籍转接手续,转出学校及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予以核办。
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
第十五条 学生办理学籍转接手续后,转出学校应及时转出学籍档案,并在1个月内办结。
第十六条 学生转学或升学后,转入学校应当以收到的学籍档案为基础为学生接续档案。
第十七条 特教学校学生转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转入特教学校就读的,其学籍可以转入新学校,也可保留在原学校。
进入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其学籍是否转入工读学校,由原学校与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商定。
参考资料:
居住证暂行条例-百度百科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百度百科

孩子上学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6. 普通中学入学,转学,升学规定政策介绍

一、入学

(一)政策规定

   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和规定的招生范围、招生条件以及市、县(区)划定的分数线进行。民办普通高中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根据学校设施、师资等办学条件,自主确定招生范围、标准和方式,事前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实施。

市中招部门对全市普通高中一年级新生招收对象统一进行资格审查,符合当年招生规定的发给录取通知书。不符合规定的,由学校负责劝退。

普通高中一年级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录取学校报到注册,无不可抗拒原因逾期达两周未报到注册者,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二、转学

(一)政策规定

1、学生因监护人工作调动、家庭户口迁移、家庭遭受重大变故需要投亲靠友等原因,可申请转学。

2、普通中学可以转入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可以转入普通中学。一般普通中学不得转入重点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不得转入普通中学,民办普通中学不得转入公办普通中学(整体移交除外)。

3、高中一年级新生在入学报到注册期间,一般不办理转学手续,确因户口迁移等原因需要转学的,在原学校报到后再办理。

4、任何学校不得擅自接收学生就读,不得以扣压学籍档案等方式,阻止符合转学条件的学生转学。高中阶段一个学生原则上只能转学1次,最多不得超过2次,毕业班学生一般不予转学,学生休学期间不予转学。

(二)转学材料

1、市内转学提供以下材料:

(1)转学联系表(一式六份,式样见附表四);

(2)转学证明(式样见附件五);

(3)学籍表;

(4)符合转学条件的有关证明材料。

2、市外转入提供以下材料:

(1)转学联系表(一式六份);

(2)转学证明;

(3)学生学籍档案(含中考成绩单、高中录取通知书、学籍表等);

(4)会考成绩报告单;

(5)转入省级重点中学的,另交验转出地设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关于转出学校的等级证明。

3、转出市外提供以下材料:

(1)转学联系表(一式六份);

(2)转学证明;

(3)学生档案材料(含中考成绩单、高中录取通知书、学籍表等);

(4)会考成绩报告单;

(5)符合转学条件的有关证明材料。

(三) 学生转学手续办理程序如下:

1、家长填写转学联系表。

2、转出学校签署意见。

3、转出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市直学校除外)。

4、转出地设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管理科(室)核验转学条件。

5、转入学校签署意见。

6、转入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

7、转出学校开出转学证;

8、转出地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管理科(室)办理转学手续。

三、升学

参加当年高考,凭入学通知书到录取学校报到

7. 教育对口升学可以考取哪些本科学校

1.对口考试的学校也有很不错的专一专科,就看好专科有无中职升高职的计划 2.如果你考上了,和高中生考进去是一样的,无任何分别

教育对口升学可以考取哪些本科学校

8. 小学升初中的入学方式怎么填?

小学升初中的入学方式按实际情况填写,可以填写为:就近入学、划片入学、积分入学等。
全国小升初是小学生升入初中生的简称。按照中国义务教育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小学升入初中就读是不需要升学考试的,大多为免试就近入学,但是民办初中和部分公办重点初中依然举办小升初的升学选拔性考试。

考试形式
其中笔试考查主要是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题目来源是所在5.6年级上册以及6年级下册的期末考试题;重点从语法和阅读理解两个方面来测试学生。
考试时间最长为二十分钟,最短为五六分钟。小升初考试是由各个学校半公开组织的选拔性考试。因此它具有不稳定性和多样性。针对这样的特性,在此我想就这一角度入手谈谈小升初考试的误区。小升初不仅是考试,更应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