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业现状

2024-05-08 05:38

1. 我国种业现状

1.农业是我国战略性基础产业,种业则是基础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业市场经历了从垄断经营到放开搞活市场竞争的转变。其间,国内种业和市场不断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涉及农业科研体制、企业和新品种市场准入制度等多个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振兴国内种子产业,对种子产业发展的相关制度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2.长期以来,在政府主导下我国的种业体制形成了大田作物品种选育以科研机构为主,种子生产经营以国有种子公司为主渠道,各级乡镇推广机构为分销网络,瓜果、蔬菜、花卉等种子科研、生产、经营以科研机构、种子公司、私人种子公司、外国种子公司为主的格局。
我国育种机构的数量位居世界首位,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在我国承担育种任务的主要是农业科研和教学单位,种子企业的育种能力很低,绝大多数的公司几乎没有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种子企业只是把种子购进,充当销售的“中间商”。育种科研单位和育种者个人对培育的新品种的知识产权自身保护能力较差,再加上科研经费有限,致使许多优良品种遭受侵权,以至于形成了育种的不如卖种的、搞科研的不如搞经营的怪现象,大大挫伤了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我国的种业快速发展。
3.种子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从市场容量来看,我国商品种子国内市场销售额大约在200~300亿元人民币左右,居世界第二位;常年种子使用量在125亿公斤左右;种子商品率为30%左右,约为发达国家的10%~20%.总的来说,种子市场容量较大,但是种子的商品率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4.行业过于分散,缺乏竞争力我国种子经营机构数量多,行业过于分散,集中程度差,仅国有种子公司就有27000多家,其他类型的种子公司就更多了。经营机构数量虽多,但是大多数经营规模狭小,经济效益低,缺乏竞争力。
5.观念落后,宏观调控不力,市场化程度低我国的种子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种子公司,长期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基本上都是封闭的经营,普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观念落后,机制僵化,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

我国种业现状

2.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九五”是我国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阶段,围绕攀登科技新高峰、服务农业主战场的主题,农业科技工作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分别在十大领域相继取得重大进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条件。
 
 一、种子工程:新品种高产优质
 
 据统计,5年间共育成水稻、小麦、玉米等18种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411个,获国家后补助品种276个,创造出719份优异育种材料。
 
 选育的水稻新品种“中香一号”品质与泰国名牌大米相媲美,而产量超过泰国米一倍;面包小麦济南17、中优9507等综合品质达到美国与加拿大优质小麦标准。
 
 通过强化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大大提升了我国整体的农作物育种水平。
 
  
 
 继培育出单价转基因抗虫棉之后,我国已成功地将双价抗虫基因直接导入优良棉花新品种(系)中,培育出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第二代转基因抗虫棉。
 
 二、超级稻:亩产接近800公斤
 
 “九五”期间,通过采用杂种优势与理想株型相结合的育种技术路线,全国主要育种单位通力合作、联合攻关,中国超级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出一批在生产上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常规稻品种和杂交稻组合。
 
 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和“协优9308”在湖南和浙江百亩试验田亩产近800公斤,小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汕优明86、Ⅱ优162、沈农系列粳稻新品种等在20多个百亩片和9个千亩片亩产700公斤以上。
 
 这一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对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保障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畜牧业:六畜兴旺效益高
 
 选育出一批畜禽新品种(系),其中新杨褐壳蛋鸡高产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打破了进口种鸡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继荷斯坦牛之后育成我国第二个肉牛新品种———西门塔尔牛;饲料用植酸酶的研制及中试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结束了我国植酸酶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四、水产养殖:农民增收辟新径
 
 水产养殖业在未来农民增收与膳食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
 
 “九五”期间,我国加大了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力度,并获重大突破。
 
 在苗种选育和繁育方面,成功地解决了大口鲇、南美白对虾、史氏鲟、鲻鱼及人工选育的高寒鲤等5种水产养殖对象的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达到可批量生产苗种的技术水平。
 
 在规模化养殖技术方面,建立了草型湖泊高效低耗多种规模化养殖技术模式。
 
 五、旱作节水:省钱省水推广快
 
 通过攻关,研制出的新型渠道防渗材料和技术,可减少水分渗漏损失80%—90%,已累计应用面积1.5亿多亩;研制出的双壁波纹塑料管、薄壁PVC塑料管等多种低压管道输水管材和管件,以管道输水代替土渠输水,可节水30%—50%,已累计推广应用面积8000多万亩;研究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引黄高含沙喷灌技术、膜上灌水技术,可节水30%—60%,增产粮食10%—30%,推广应用面积已达2300多万亩;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微灌技术的改进、创新,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已在果树、蔬菜、花卉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上应用,面积达500万亩以上。
 
 六、区域农业:现代农业树样板
 
 “九五”期间,针对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南方红黄壤地区、北方旱区、松嫩—三江平原等五大区域制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以不同类型区的中低产田治理与农业综合发展为主题,研究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实用性强、覆盖面广的大面积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关键技术,建立了一批能够真正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及提高农民素质、体现科技经济紧密结合的农业现代化样板。
 
 在不同类型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集成配套技术、中低产田治理与生态建设综合技术、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有效地带动了不同类型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七、设施农业:大棚里面好种田
 
 “九五”期间,我国独创的日光温室节能技术取得重要突破,设计出第二代节能日光温室,配套开发集成了多功能复合膜、防雨膜、机械化卷放保温覆盖材料等技术。
 
 充分应用现代生物、信息技术,研制并建成了“智能型”连栋塑料温室等5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适于我国不同生态类型的现代温室设施,建成12个工厂化育苗基地,建立了40多种蔬菜、西瓜、甜瓜和花卉育苗及温室栽培管理及产后加工保鲜技术体系,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附加值成倍增长。
 
 以设施园艺为主的“工厂化农业”,从改进结构性能、筛选优良品种、增施有机肥和二氧化碳、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集成日光温室节能栽培配套技术,在京、津、冀等13个省区推广应用。
 
 八、病虫害防治:降低损失保丰收
 
 针对病虫危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威胁,“九五”期间研究澄清了长期悬而未决的我国各地棉铃虫虫源性质,并系统研究了棉铃虫迁飞规律,制定了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和新疆地区棉铃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策略。
 
 完成了中国禽流感流行株的分离和鉴定、禽流感重组 *** 白诊断抗原的研制及应用,建立了禽流感免疫酶诊断方法和技术。
 
 九、信息技术:全面改造传统农业
 
 “九五”期间,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攻关,自主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旱情遥感监测系统、耕地遥感动态监测系统、主要农作物遥感估产系统、我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等。
 
 农业信息网络数量及规模飞速发展,目前涉农网站已达2000个左右,内容涉及农产品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和生活信息。
 
 农业专家系统应用及示范已在全国展开,促进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艺措施的适量化和科学化。
 
 十、农产品加工: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在农产品加工方面,通过攻关,“九五”期间农产品加工技术及重要农用机械设备研制取得了重大进展。
 
 研制开发出了农用移动式小麦烘干及清理设备和出粉率提高5%的制粉新工艺;开发出大豆系列产品微生物发酵水清法制取工艺,复合多肽、低聚糖、大豆皂苷生产工艺,开发出微胶囊化大豆油脂、大豆异黄酮等一批新产品;首次建立了我国优质牛肉分级标准,提出了一套以电 *** 为主的牛肉快速排酸成熟技术。
 
 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方面,研制出了水稻育秧精量播种成套设备,填补了国内杂交稻等优良品种小播量精播装置的空白。
 
 《人民日报》 (2001年09月25日第十一版)

3. 我国将在哪些方面快速推进种业发展?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围绕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国的目标,我国种业发展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种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只有种业安全有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根基”才能稳固。目前在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用种上,我国已经实现了品种全部自主选育,玉米自主品种的面积占比由85%恢复增长到90%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在蔬菜生产上,自主选育品种的市场份额达到87%以上。海南、甘肃、四川等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顺利推进,一批区域性良繁基地巩固发展,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良种覆盖率超过97%,我国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二是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首先,通过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释放人才创新活力,探索形成了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的制度性成果,科研人员创新的劲头更足。其次,瞄准种业科研体制的顽疾,组织开展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建立形成了政产学研用结合的种业协同创新体系,取得了品种创新的突破,收获了制度创新的成果,在解决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上,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此外,大力推进种业“放管服”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先后下放和取消了7项许可审批事项,改革品种管理制度,开通品种绿色通道,完善品种审定标准,建立品种登记和经营主体备案制度,全面完成科研院校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事企脱钩”,极大地释放了种业发展活力。

三是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种子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发展步子更快,个头更大,实力更强,种业竞争力显著增强。随着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前50强的市场份额占到35%以上,比五年前提高5个百分点。现在我国已有一批销售额超过10亿、20亿、30亿元的骨干企业,上市企业有60多家,总市值超千亿元。这几年由于种业政策好,国家鼓励创新,种子企业纷纷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国际化高水平人才,现在前50强企业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7.5%左右,正在接近国外大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种子企业每年申请的新品种保护数量比过去五年翻了一番,在申请总量中的比重超过50%。国审玉米品种超过一半是企业选育的,水稻品种超过2/3是来自于企业。

四是种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以国务院出台3个种业工作文件、全国人大修订《种子法》为主要标志,构建了我国现代种业的顶层设计,形成了种业发展的“四梁八柱”。目前,种业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行政管理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有效确立,创造了现代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随着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制售假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大幅减少,“劣种子”问题基本解决,“假种子”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据初步统计,假劣种子案件比2011年减少50%,种子侵权案件减少36%。来源:新华网

我国将在哪些方面快速推进种业发展?

4. 中国种业的发展前景,发展状况,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

我国种业未来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问题,国际种业发展的趋势,第二国内种业发展需要,第三讲民族种业发展的方向。特别讲到国际的时候我们一定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现在国外大的公司都在进军中国市场,我们表示欢迎,同时研究我们怎么发展,有竞争才有进步,中国的种业在不断的觉醒和崛起,只有竞争才能发展。 

  简单分析下国内发展趋势(这是我本人的见解,不一定全面),国外种业有五大方面发展趋势,第一产业聚集化,第二运营专业化,第三技术创新方面的产业化,第四市值最大化,第五管理精准化。 

  首先产业聚集化,这是潜力非常大的,我们可以看看例子来说明,跨国公司现在发展非常快,1985年到1996年世界种业10强市场集中速度每年增加0.9个百分点,1996年到2006年每年增加1.9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将达到65%以上,所以聚集化非常的明显。 

  第二运营专业化。我们特别讲到美国,美国在种业方面非常强的,美国在本土和美国跨国企业控制了全球50%的种子市场,70%的Jai Singh专利,40%的商用种质资源,美国种业公司有很强的实力,它一个方面专业化的,分工细做非常好,技术创新主体,还有国际竞争主体的地位,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另外国家公有部门,重点履行基础研究,公益服务,还有立法,行政司法,国际关系协调等职能,这个分工非常明确,国外的机制,我特别欣赏人们是什么呢?产学研一体化,育繁推销一条龙,所以它的运营化是一条龙的。 

  第三它不仅注重高新技术创新,更注重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国外最重要的是产业化搞的好,首先突出的高新创新,世界十大跨国种业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利份额达到50到60%,加速技术产业化,全球转基因种子市场由1996年的1.15亿美元增加到08年的75亿美元,年增长率13.6%,为常规种子市场增长率的一倍多。举一个例子,1996年到200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74倍,成为近代史上发展最快的技术。 

  第四个特点是市值最大化,全球种子市场价值从1975年的120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65亿美元,主要国家年均增长超过7%,第二个贸易总额,全球种子贸易总额从1975年的11亿美元到05年的近50亿美元。 

  第五个特点也是至关重要,特别值得中国企业借鉴的,管理精准化,表现在两个方面,生产提质增值,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生产布局全球化,种子加工精深化,生产国家机械化,品质管理极致化,我们的生产质量是很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精准营销降低风险增效,他们借助信息技术,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和客户的需求,进行供需精准匹配的营销活动,特别讲到以人为本,我亲眼见到一个大的公司的营销员,亲自到田头教农民打药,亲手背着袋子帮助农业播种,他们是为了了解信息,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种业有很多学习的地方。

5. 现代农业育种的特点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为你作出如下解答:现代农业育种的特点:1、精确育种:精确育种是指根据种子的特性,精确控制种子的品质,以达到更高的品质和产量。2、精准施肥:精准施肥是指根据土壤的特性,精确控制施肥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3、精准灌溉:精准灌溉是指根据土壤的特性,精确控制灌溉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4、精准植保:精准植保是指根据作物的特性,精确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植保效果。5、精准种植:精准种植是指根据作物的特性,精确控制种植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解决方法:1、采用精确育种技术:采用精确育种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种子的品质,以达到更高的品质和产量。2、采用精准施肥技术:采用精准施肥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施肥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3、采用精准灌溉技术:采用精准灌溉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灌溉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4、采用精准植保技术:采用精准植保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植保效果。5、采用精准种植技术:【摘要】
现代农业育种的特点【提问】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为你作出如下解答:现代农业育种的特点:1、精确育种:精确育种是指根据种子的特性,精确控制种子的品质,以达到更高的品质和产量。2、精准施肥:精准施肥是指根据土壤的特性,精确控制施肥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3、精准灌溉:精准灌溉是指根据土壤的特性,精确控制灌溉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4、精准植保:精准植保是指根据作物的特性,精确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植保效果。5、精准种植:精准种植是指根据作物的特性,精确控制种植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解决方法:1、采用精确育种技术:采用精确育种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种子的品质,以达到更高的品质和产量。2、采用精准施肥技术:采用精准施肥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施肥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3、采用精准灌溉技术:采用精准灌溉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灌溉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4、采用精准植保技术:采用精准植保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植保效果。5、采用精准种植技术:【回答】
我还是有些不太明白,回答能否再详细些?【提问】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为你作出如下解答:现代农业育种的特点:1、精确育种:精确育种是指根据种子的特性,精确控制种子的品质,以达到更高的品质和产量。2、精准施肥:精准施肥是指根据土壤的特性,精确控制施肥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3、精准灌溉:精准灌溉是指根据土壤的特性,精确控制灌溉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4、精准植保:精准植保是指根据作物的特性,精确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植保效果。5、精准种植:精准种植是指根据作物的特性,精确控制种植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解决方法:1、采用精确育种技术:采用精确育种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种子的品质,以达到更高的品质和产量。2、采用精准施肥技术:采用精准施肥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施肥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3、采用精准灌溉技术:采用精准灌溉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灌溉的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4、采用精准植保技术:采用精准植保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类型,以达到最佳的植保效果。5、采用精准种植技术:【回答】

现代农业育种的特点

6. 现代种业是什么产业

现代种业包括育种、制种以及种子的推广销售等,现代种业的发展亟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如制种基地的信息化建设、种子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等。

种业处于农业整个产业链的源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现代种业建设内容: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资源圃)项目。
重点新建、改扩建一批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中转隔离基地和种质资源圃。
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提升项目。
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培育特色优势种业企业;推动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南繁硅谷”建设,加快新品种培育和品种更新换代。
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项目。
保护区(点)总面积达到1500亩以上,项目建成后,原生境保护区(点)内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严重濒危的农业野生植物珍稀物种种群得到恢复和发展。
农作物品种测试评价能力提升项目。
以国家支持建设的品种区试站、抗性鉴定站等项目建设为基础,整合建设一批国家品种测试评价中心(分中心)和区域性品种测试评价站。
农作物良种繁育能力提升项目。
建设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种子(苗)生产基地,提高良种生产和供应能力,提升种子产地加工水平和仓储能力。针对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托普云农可提供包含顶层设计、方案规划、设备供货、施工和售后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可满足职能监管单位、科研院校和制种企业的各项建设需要。

7. 种业发展的特点包括

亲,发展的特点:种业是农业发展命脉,强化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融入更多现代科技,强化种子的固有优势,推动现代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摘要】
种业发展的特点包括【提问】
您好,我是生活助导小琪,应用心理学专业专硕研究生毕业,在生活指导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能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正在总结答案,请耐心等待一下【回答】
亲,发展的特点:种业是农业发展命脉,强化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融入更多现代科技,强化种子的固有优势,推动现代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回答】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用哦~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问题的话,可以继续追问哦~亲,可以话给个赞哦~【回答】

种业发展的特点包括

8. 现代种业科技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转基因定义
转基因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产生遗传修饰生物体,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从而形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
在种子行业中,相比传统杂交育种技术,转基因育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具有相应性状品种,产出的作物准确性高、周期短、抗性好、单产高,能为种子安全的发展带来巨大变革。
转基因发展历程:处在快速推进阶段
国内转基因育种始于1986年,1997年起国内首例转基因抗虫棉商业化推广,但2010年之后,政策导向趋于审慎,转基因育种商业化停滞;2016年,转基因商业化推广重新提及,但进度较缓慢;2020年至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强调种子问题,且农业部已审批4例玉米转基因性状的生物安全证书。



转基因发展现状
1、种植面积趋于稳定
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方面,1999-2013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30万公顷升至420万公顷,年合增长率为20.74%,2014-2019年,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年复合增长率3.33%,2019年,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320万公顷。



2、共发放五次安全证书
根据我国现行种子法规定,转基因种子上市前需要经历安全正式获批及种子审定上市两个阶段。在获取安全证书阶段分为五个流程,分别是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最终的申请安全证书,整体申请安全证书的周期较长,为3-5年。在拿到生物安全证书后,还通过品种审定和获得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才可以进入商业化生产应用。
目前,我国总共发放了五次农作物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分别在1997、1999、2006、2009和2020年。






3、批准的商业化种植作物仅为棉花和番木瓜
我国转基因农作物采用“非食用一间接食用一食用”的发展路径,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粮作物。
当前,我国获批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仅有抗虫棉和抗病番木瓜,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种植面积达320万公顷,其中棉花占比约为99%+,番木瓜占比较低。另外,我国还批准了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等5种国外研发的转基因农产品作为加工原料进入国内市场。



转基因发展展望:转基因玉米增长空间大
我国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作物较少,若应用至玉米,中国种业的市场空间将得到大幅的提升。2019年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为6.3亿亩,杂交玉米种子价格较低,约为56元/亩,若以美国一亩地玉米种子价格110元测算,我国转基因玉米的终端市场收入空间达693亿元,若出厂价按照65%的终端价,市场空间为4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