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科技投入机制

2024-05-04 12:36

1. 国外科技投入机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
(一)美国
给科技活动充分自由与自治的思想是美国科技管理的基本思想。美国较为分散的科技管理体制使科技投入的主体和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多元化,机制灵活,能有效地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环境的变化。其科技投入机制具有以下特点:①科技投入总量大。二战以后和20世纪70年代先后出现了科研资金增长的两次高潮,美国以其雄厚的财力为基础,大量拨款用于科学研究,同时鼓励企业对科学研究的投入(杨梅,2008)。②科技活动主体多元化。联邦政府、工业企业、高等院校和非营利性开发机构(私人基金会),是美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四大支柱。③政府科技投入引导作用突出。从联邦政府科技投入的绝对量和比重来看,联邦政府的科技投入在社会科技投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廖添土,2007)。④科技投入具有选择性。政府加大对战略性产业的引导,科技投入重点领域包括: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战略产业技术开发等(科技部专题研究组,2006)。
(二)日本
日本的高技术发展政策体现了其科技立国思想,具体内容包括:加强对基础研究和经济前沿领域的研究,重点支持带有创造性的、与开拓新领域相关的战略性的研究;增加政府对R&D(研究与开发)的直接投资;进一步改善科技发展的环境,构筑新的研究开发体制;提高全体国民对科技的关心和学习意识(李硕,2009)。其具有鲜明的特点:①企业科研投入占主导地位。日本科研经费投入总额与GDP比一直居发达国家前列,这主要得益于企业科研投入的贡献。②政府重视对产业科技发展方向的引导。由通产省主要负责鼓励新投资、引进新技术,并积极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和基础性投资(杨梅,2008)。③注重人才培养。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教育大国,高中入学率接近100%,大专或大学入学率接近50%。除普通教育外,日本还拥有发达的企业自办的职业技术教育。④适应形势推动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从产业界争取到一些科研经费,并逐渐确立以民间企业为主导、大学和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政府从中协调的企业、大学、政府三位一体的官产学科研体制(廖添土,2007)。
(三)德国
德国的科技投入具有以下特点:①科技经费投入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科技经费的投入一直增加较快,为了实现国内总研发费用在201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3%的目标(李硕,2009),德国政府不断提高研发经费的总量。②基础研究优先。政府的基础研究费用主要用于大学的基本经费、资助大学的专项研究、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以及政府办的13个大研究中心。③政府重点对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航天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成果向能源、安全、环保和健康等23个重点科技领域进行投入(杨梅,2008)。此外,德国政府重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高校和独立科研机构科研能力的提高(李硕,2009)。
(四)韩国
韩国2003年政府研发投入为160亿美元,占GDP的2.64%。韩国政府计划之后5年内研发投入规模要翻一番(胡志坚,2006)。韩国的科技投入由政府来设定研究和开发的方向,对参与企业进行直接补贴。采用税收和金融手段优先支持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活动。政府还采取各种措施引导私有企业设立实验室,进行新技术开发,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对经济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杨梅,2008)。
(五)印度
印度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的科技投入管理模式,政府科技投入一直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的70%以上。政府在《科学技术政策》中提出,到印度第十个五年计划结束时(2007财政年度),研发投入至少要占国内生产值的2%。在印度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印度政府挑选国防、空间科学、电子技术等几个重点领域优先发展,形成政府自我发展模式,很少对外开放或与企业结合。印度政府通过颁布科技立法使科技发展法律化。印度在基础学科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其科技研究往往脱离社会生产实际,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并不理想,对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较为有限(廖添土,2007)。

国外科技投入机制

2. 我国科技投入机制

(一)概况
我国科技投入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拨款是科研开发的唯一资金来源。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过渡阶段,中国逐步迈向市场化,政府逐步削减财政科技支出,同时鼓励企业和民间机构投入科技创新。20世纪90年代,政府科研经费、企业自筹资金二者的比重基本维持在30%和40%左右,企业与政府投入互为补充。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孙劭方,2009;严四容等,2008)。
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是保障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实施和国家科学研究机构正常运行、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手段。从“一五”到“七五”时期,我国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1%上升到4.8%;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社会对科技的发展更加重视,科技资金投入的总量始终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近年来,我国还通过了“973”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一系列科技计划以及政策措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廖添土,2008)。
从科技经费筹集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科技经费为2346.7亿元,2008年经费额度已达9123.8亿元(表2-1 ,图2-1),是2000年的4倍,平均每年约增长32%。政府资金、企业资金以及金融机构贷款都是科技经费筹集的主要渠道(图2-2),其中,企业资金是科技经费的主要来源,2008年企业资金比重达到69.8%。

表2-1 2000~2008年我国科技经费筹集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2001~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2-1 2000~2008年我国科技经费筹集情况


图2-2 2000~2008年我国科技经费筹集渠道

(二)我国研究与开发投入情况
1.投入总量
研究与开发(R&D)是科技活动的核心,R&D资源作为创新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技术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我国R&D投入总量不断增长,但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2005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为298.98亿美元,而美国2004年R&D经费投入总量为3125.35亿美元,两者相差2826.37亿美元,我国仅为美国的9.57%(廖添土,2008)。与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R&D投入总量也处于较低水平。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国际上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从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大小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关系来看,国外总结出如下规律:①R&D/GDP在2.0%以上的都是经济发达且重视科技投入的国家。②R&D/GDP在1.0%~2.0%之间的国家有经济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包括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些发展中国家。③R&D/GDP在0.6%以上(含0.6%)且1%以下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④R&D/GDP在0.6%以下(不含0.6%)全是发展中国家,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的R&D/GDP在0.1%~0.3%的极低水平。
该指标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实际上的可比性,根据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发展中、工业化和发达)与R&D/GDP对应关系来看,R&D/GDP达到1.5%大致意味着该国将站在工业化大门的门口(宋彧,宋锦,2007)。
从图2-3、表2-2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R&D/GDP从2000年开始,一直保持在1.0%以上,除2005年外,这一比值逐年上升,并于2008年达到1.5%以上,依据国外总结的规律,我国作为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阶段。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R&D强度仍处于较低位置。2005年我国R&D强度为1.34%,而瑞典的R&D强度最高,达到4.25%,是我国的3倍多。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基本相当,大约在2.0%~3.0%左右(廖添土,2008)。

表2-2 2000~2009年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200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2-3 2000~2009年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

2.人力投入
近10年来,我国R&D人员呈逐年上升趋势(表2-3)。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R&D人力资源投入已经居于世界前列。统计显示,2009年从事R&D的人数达到318.3万人,居世界第一位。

表2-3 2000~2009年我国R&D人力投入 单位:万人·年

资料来源:200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但是从相对量上来看,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从每万人劳动力中从事R&D的人数比较来看,丹麦最高,达到164人;瑞典次之,达到158人;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也都基本在100~120人之间。我国2009年每万人劳动力中从事R&D的人数只有40人,远远落后于这些发达国家(图2-4 ,表2-4)。
3.经费来源
发达国家R&D经费的绝大多数来源于企业。2008年,日本和韩国来源于企业的经费在全国经费中所占比重达到78.2%和72.9%,在各国中比重最高。我国2009年的R&D经费来源中,企业投入占71.7%,与发达国家基本相当(图2-5 ,表2-5)。由此可见,同发达国家一样,企业在我国R&D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

表2-4 各国R&D人员投入情况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图2-4 各国R&D人员投入情况


表2-5 各国R&D按经费来源分布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图2-5 各国R&D按经费来源分布情况

与此同时,在欧美老牌发达国家中,如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政府科技投入比重基本上都在30%以上,仍然是R&D经费的重要来源。可见,尽管企业科技投入占据主体地位,但老牌发达国家仍十分重视政府对科技事业的投入。我国来源于政府的R&D投入比重是23.4%,相比较欧美老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仍然偏低(廖添土,2008)。
此外,我国2009年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仅占4.8%,远低于其他国家。可见,我国R&D经费来源渠道还较为单一,有待进一步拓展。
4.经费支出
近10年来,R&D经费内部支出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0年R&D经费内部支出为895.7亿元,2009年的经费为2000年的6.5倍,达到5791.9亿元(表2-6 ,图2 6),平均每年增幅为5.5%。

表2-6 2000~2009年我国R&D经费按研究类型内部支出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200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2-6 2000~2009年我国R&D经费按研究类型内部支出情况

R&D经费按照研究类型主要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个渠道进行支出,其中试验发展费用占最大份额,应用研究次之,基础研究花费的R&D经费最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础研究不重要,相反,从图2-6中我们可以看出,基础研究花费上升趋势最快,我国对基础研究越来越重视。
但是,我国2009年基础研究的投入水平仍然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只有4.7%,与这一比重最高的捷克相差25%,还不到瑞士的1/5。其他国家这一比重也都保持在15%以上(图2-7,表2-7)。因此,我国的基础研究领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表2-7 各国R&D按研究类型分布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3. 科技投入与科技水平的国内外对比

我国人民曾为自己国家在航天、原子物理、超深钻探、材料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发明和成就而感到自豪,这些世界瞩目的成就表明我国已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但是,在改革时期我国事实上放弃了对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关注,目前我国的科学工作面临灾难的边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包括本国的民族工业纷纷瓦解,导致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无人提取的邮包”而被束之高阁。
权威学者指出,俄罗斯联邦政府的科学技术政策、社会经济长远发展规划中的主要方向及2001年的政府联邦预算计划,都缺乏针对当前最迫切问题的具体措施,将使国家的大部分科技优势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在2001年的联邦预算中俄联邦政府首次提出了降低科研经费在预算拨款中的比例——法律中规定的是4%,而实际上近年来每年科研经费在预算中的比例分别为:1997年2.88%,1998年2.23%,1999年2.02%,2000年1.85%,2001年1.72%。即使在最好的1996年,俄罗斯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才60亿美元左右,而同期美国为1700亿,日本为740亿美元。可以肯定地说,由于国家对科技事业(包括地质科学及其相关的新技术)的投入严重不足,对基础科学的全面破坏,在俄罗斯已经开始。
目前,这种导致近10年来我国科技领域濒临灾难的政策仍在继续。灾难的具体表现有:
·科技领域的从业人员减少了60%(从1990年的200万减到2000年的80万人),尤其是年轻专家的人数剧减,使得我国科学院现有院士的平均年龄接近70岁,科学博士的平均年龄60多岁,科学副博士也接近55岁;
·科技从业人员的工资太低,以至于科学博士和大学教授的工资都很难保障最低生活水平,有将近5万学者(尤其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不得不离开俄罗斯到国外去谋生;
·科研工作的物质技术条件已有8~10年没有更新,在旧设备上不可能取得国际水平的成果;
·俄罗斯科学界的信息载体(书、期刊,尤其是外文书刊)和学术会议明显减少;
·科研机构的预算拨款减少了95%,现在的拨款难以维持科研机构的生存。
一个声称要发挥大国作用的国家,没有强大而坚实的科学实力是不可能立国的。随着科学实力的丧失,我们很快就会掉队。从新工艺领域开始,首先是军事工业和地质科学,然后是普通制造工艺,我们将全方位地落伍,俄罗斯将变成一个在灾难面前,在生态环境突发事件面前毫无应对措施的国家,这无疑将降低国家的防御能力。
近年来我国开始采取通过竞争申请基金资助的模式(类似于西方早就有的模式),用于科学研究的单项资助额为1万~5万美元,但实际上国家给出的基金资助最大额度仅有1000~5000美金,仅是1/10。此外,我国的基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与国际上不同,还要交纳各种税款:要扣除39%的工资基金作为退休基金,还要扣除所得税等。这样剩下来用于科研的钱还不到项目资助总金额的一半。表面看起来,似乎很合理,但实际上这点儿钱只是打着支持科研的幌子,实际上不可能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所以这种做法不可能加强俄罗斯的科研实力。
工业发达国家在科学事业上的投入大致与本国的总产值成一定比例。近15~20年来美国的科技投入为国民总产值的2.2%~2.7%,法国为1.8%~2.3%,日本为2%~2.9%。从1985~1995年俄罗斯用在科学试验设计工作上的费用按可比价格(按不同的算法)减少了14~17倍。如果10年前为100亿卢布的话,现在只有6亿卢布左右。在为了俄罗斯未来的口号下,今天才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吃力地挤出0.4%左右的经费用于基础研究。而在前苏联时期,据国际上统计的数字,这项费用差不多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今天提出把科技投入增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3%的提法也只不过是恢复俄罗斯科学实力的重要一步。
图7.1给出了有关国家1990~1996年用于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国内投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自1994年以来俄罗斯的投资水平已明显落后于这些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
借鉴发达国家及其公司的经验,我们可以把国家矿物原料领域的科技发展动向简化为下述几个方面:
1)实现生产现代化的主要指标是降低能源和金属消耗量。例如,发达国家由于采用新技术,在1970~1987年生铁和钢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其工业生产仍增长了60%,而且生铁和钢产量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工业发达国家实施节约能源和矿物原料的措施使得从1970到1986年每100万美元国民收入(按当前价格)的燃料-能源消耗量下降了10%~70%,同期每100万美元国民收入的黑色金属消耗量下降了74%~84%。然而,就是在这个时间段里,前苏联的生铁和钢产量却分别增长了30%和40%。

图7.1 有关国家用于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国内投资总额变化曲线

2)研究并实施先进的矿物原料开采和冶炼工艺。例如,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1/3铜矿是通过改进地质工艺方法获得的,而在美国有1/3的原生金矿是靠技术进步采出来的。
3)提高由再生原料提炼金属的产量。在这些国家里有48%的精炼铅和13.4%的精炼锡来自于再生原料。例如,日本全国85%的铅制品来自于再生原料。必须看到,用再生原料生产金属是非常经济的办法。由再生原料中提炼金属镍时所需的能量仅为从硫化物矿石中提炼的1/6,是从红土矿石中提炼的1/16。
4)用人造材料取代自然界的矿物原料。例如,前苏联的合成树脂和塑料人均产量仅是德国的1/9.7,美国的1/7.3和日本的1/6.6。国外的实际情况是(美国、日本、德国)铅、铜和水泥都可以用塑料和陶瓷来代替,在发动机生产领域已开辟了利用陶瓷的新领域。
总之,俄罗斯矿产资源的现状要求我们尽快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根据国家的需求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论证;二是对重要的矿产资源立即开展超前的地质勘探工作。因此,必须尽可能地集中大量地质勘探队伍,并把财政资金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很有前景的区域内。

科技投入与科技水平的国内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