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与富士康的作者简介

2024-05-11 19:06

1. 郭台铭与富士康的作者简介

徐明天:籍贯,山东济南。当过兵,任过教师,做过党政干部,在企业做过管理。现任《深圳商报》首席记者,蓝狮子财经创意中心、中信出版社签约作家。尽职财经报道的同时,致力于中国企业研究,著有《博弈危机——创维16年实战案例剖析》、《长虹隐痛——巨额应收帐款覆盖下的企业难题》、《三九陷落——中国企业20年危机的“关”与“坎”》等。

郭台铭与富士康的作者简介

2. 郭台铭是富士康的董事长吗?

富士康董事长现在是郭台铭。郭台铭,1950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祖籍山西晋城,企业家,台湾企业鸿海精密(下属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1年,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当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2018年9月,郭台铭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华商人物”。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第257位,财富值63亿美元。

3. 富士康“跌落神坛”?郭台铭也没想,昔日员工成为自己强劲对手

作为新时代的打工人,相信大家都对富士康这个公司并不陌生,富士康在全球都是赫赫有名的代工厂,但是在如今,它却从原来的位置跌落,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而作为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对于富士康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规划呢?本期内容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长按点赞加关注,不但能够看到往期内容还能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消息哦 
     
  富士康的危机可以说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在之前中美贸易战最为严重的时候,富士康也在美国的制裁名单上,华为公司念着本土血脉在危急的时候帮助了富士康,但是随即而来富士康却切断了与华为的合作,在美国打压情况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富士康想要去美国发展的美梦最终也破碎,但是郭台铭却并不甘心,他坚持要在国外有一席之地,于是将工厂建在了印度。他没有料到,现如今印度的疫情会发展的如此迅猛,在当地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当地人都自顾不暇,每天都有着大量人死去以及无数工厂倒闭,更不用说富士康在印度所建的工厂在几乎是疫情的爆发中心,这一次付出巨大代价的郭台铭叫苦连天,因为这次的不当选择,他的营业额以及产量都跌破了百分之五十,这也直接导致他的资金链周转出现困难,甚至可能完不成苹果公司交由自己的任务,面临着巨额赔款。与郭台铭惨淡境地形成对比的是,网友们却很乐意见到这个局面,不仅仅是因为他曾经说过自己是在给大陆人生机,是在给他们赏饭吃这样令人倍感受辱的话,更是因为他的一系列不敬操作。 
     
  在中国 科技 快速崛起的这些年,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不仅文化软实力有所提升,而且自身的 科技 实力更是不断增长,5G的应用就是最鲜明的例子。但是美国对于中国的打压也是迅猛的,妄图通过制裁我国 科技 事业来遏制我们的发展,其中打击最厉害的当属华为。华为公司为了自保也为了能够延续自己的发展想要和富士康联手,让自己的手机业务能够正常进行,任正非本以为郭台铭会答应,但是美国却在其中暗中作梗,美国暗中承诺富士康,称自己会给他们提供将近一百亿的资金,并且为他们提供优越的资源,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郭台铭果断地投入美国的怀抱,迅速又坚决地切断了自己与华为的合作,在美国建立了工厂,妄图成为第二个硅谷。自己在美国建成投资之后便不再想在中国发展,公开表示自己后续不出意外将会把自己的所有工厂撤离内陆,谁承想,本以为能够在美国大展宏图的他却栽了跟头,美国并未履行自己的承诺投资给富士康,甚至郭台铭自身还加投了不少,真实上演赔了夫人又折兵。众所周知,富士康可以说就像是一座桥梁,将美国苹果公司与我国市场搭建起来,苹果公司这些年在我国赚得盆满钵满,可以说富士康在其中功不可没。虽然郭台铭在美国的投资失败了,但是他与苹果的合作关系依然存在,在苹果的帮助下,他又继续在印度开设工厂,加大投资。到现今,想必有的网友们已经看清楚苹果的真正意图,郭台铭的每一步都是跟着苹果的步骤走,甚至在苹果的推荐下,他将原本在印度的工厂又再次迁往越南,步步都被苹果牵着鼻子走,在富士康接二连三的翻车之下,它的股价最终暴跌,最跌的时候一夜之间直接蒸发了约七千亿。以上只是富士康跌落神坛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郭台铭在大陆发表类似前文的不当言论,惹了众怒。在最初富士康完全可以选择国内许多知名企业,但是他没有,他盲目信任美国、信任苹果最终一步步将自己逼到现在的位置。 
     
  郭台铭本质上仍就是一位商人,信奉利益至上。在发现自己没能如愿赚到钱之后,他又再次将目光放在国内,将大笔的订单交由国内的公司,在富士康将目光瞄向国外的时候,国内的许多公司也不断地抓住机会加快发展。而当富士康将重心再次放回国内时,他们已经不需要着重依赖富士康了。在国内这些崛起的公司中出现了富士康的强烈竞争对手,就是比亚迪。比亚迪虽然是新起之秀,但是它的硬件以及软件均不输富士康,更重要的是,比亚迪在郭台铭做出错误决策的时候一举拿下国内许多知名手机厂商的订单,例如小米、华为等。郭台铭这时才感到真正的慌张、才醒悟到只有在国内才有可能完成海外公司的订单。因此,虽然后来国内对郭台铭并无好感,但是他还是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将自己的重心再次放在国内。 
     
  富士康受到外来新起之秀的打击或许还不是最为严重的,它自身内部的问题才是根源。富士康的工作是流水线式生产,并不需要多大的知识储备,而那些有才能有野心的年轻人纷纷选择创业。在富士康的员工中,有一位员工很是出名,她是立讯精密的创始人王来春,王来春虽然是名女子,但是她在富士康的时候便一直很优秀,最初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是后来成为主管并且职位也不断的攀升。在自己独自创业的时候她吃了很多的苦,她将自己名下的立讯精密公司做到从籍籍无名到如今首屈一指,成为了富士康最为强劲的对手。在最初,这家公司只能接一些很小的单子,多半没有名气,但是后来苹果急需一家公司来生产他们的ipad,在四处找寻无果之后,苹果便注意到了这家公司,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苹果将订单交付给了这家公司,在合作期间,苹果的顾客也自发地到他们的生产车间观察,观察的结果令他们很是满意,这一次打响了名气之后,立讯精密公司便迎来了它事业的春天,订单越来越多,公司也越做越大,在前几年的富豪榜中,她位列第四。这样的成就不可谓不成功。富士康有着十分悠久的 历史 ,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富士康一直一家独大,越来越膨胀,直到有人出来打脸,这其实是在向富士康敲响警钟,如果不一心一意搞生产,只追求利益最终一定会失败。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了,大家有什么看法都可以写在评论区哦,我们下期再见!

富士康“跌落神坛”?郭台铭也没想,昔日员工成为自己强劲对手

4. 富士康和富士通是什么关系?郭台铭是谁?

郭台铭资料简介
1950年出生:
1971年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
1974年成立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
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自主品牌:
2001年列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第198名;
2001年“鸿海”以1442亿元新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
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郭台铭在台湾《智富月刊》台湾百大富豪榜排名首位,并连续四年蝉联“台湾科技首富”;在“亚洲最佳创业家代表”中排名首位;个人身价达到了787亿元新台币。
2005年,美国《福布斯》杂志的最新全球富豪排名,55岁的郭台铭以32亿美元身家,名列第183名,跃为台湾首富。【摘要】
富士康和富士通是什么关系?郭台铭是谁?【提问】
亲,您好!您的问题我这边已经看到了,正在努力整理答案,稍后五分钟给您答复,请您稍等一下~【回答】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        富士康和富士通是什么关系?郭台铭是谁?
            )这个问题,回答如下:富士康总裁郭台铭资料简介 郭台铭创业史
郭台铭:台湾著名企业家、富士康总裁。
富士康企业集团是于1988年在内地投资兴办的专业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揽、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的高科技企业集团。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团分别在深圳和昆山建成两大资讯科技工业园。【回答】
郭台铭资料简介
1950年出生:
1971年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
1974年成立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
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自主品牌:
2001年列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第198名;
2001年“鸿海”以1442亿元新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
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郭台铭在台湾《智富月刊》台湾百大富豪榜排名首位,并连续四年蝉联“台湾科技首富”;在“亚洲最佳创业家代表”中排名首位;个人身价达到了787亿元新台币。
2005年,美国《福布斯》杂志的最新全球富豪排名,55岁的郭台铭以32亿美元身家,名列第183名,跃为台湾首富。【回答】

5. 富士康庞大的团队如何管理,郭台铭有着自己的智慧

富士康作为全球代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员工的数量更是多的惊人,初步统计,全球共有70万人。这么多人,相当于一个小城市的人口,遍布全球各地,管理起来是件不容易的事。怎样调动几十万人的工作积极性,行动一致,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郭台铭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
  
 
    
 富士康能有今天的成就,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都是企业文化的竞争。郭台铭对企业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所谓企业文化,就是生活在一起的一群人能够有一样的价值观,一样的奋斗目标。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就是大家长期生活在一起,产生的被广为认同的价值观。
  
 
  
 富士康起源于台湾,在大陆发展壮大,现在全球各地都有生产基地。在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地都有分厂。不管是台湾人,还是大陆人,还是外国人,大家都在一起工作,需要共同的价值观作为粘合剂,那只有企业文化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种融合的文化,讲究的是融合,整合。
  
 富士康是个大的文化市场,不管你是哪人,在这里待一段时间都能够融合的很好。富士康的企业文化总结起来有四点:一、辛勤劳动的工作文化,富士康的每个员工辛勤劳动,脚踏实地;二、团结合作的文化,富士康的团队团结工作,分享资源;三、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富士康,只要你对企业有贡献,那么就能够获得收益;四、负责的文化,在富士康,公司把工作交给你,你就应该把工作做好,对自己负责,对公司负责。
  
 
  
 郭台铭对富士康的文化非常有信心,相比于日本的企业文化,富士康有很大的优点。只要富士康的全体同事相信企业文化,认同我们的文化,我们就能够发展壮大。

富士康庞大的团队如何管理,郭台铭有着自己的智慧

6. 郭台铭恩将仇报,富士康的失败是“作”出来的

 曾几何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两个人一座城一个时代 ”。
    而其中的两个人说的正是任正非和郭台铭。 
   在三十多年前,两人在深圳创立了华为和富士康,一个进军通信行业,一个布局电子行业。
    华为和富士康分别坐落在深圳梅观高速的两边,富士康在左,华为在右。 
       同一条路却让他们通往了两个世界。 
   当时华为和富士康得益于经济特区的政策,平地起高楼,一时间成为了深圳这座城市的两家纳税大户。
    任正非和郭台铭这两人一度被称为时代人物,也是最会赚外国人钱的中国人! 
   在很多人看来,任正非和郭台铭做的业务都各不相干。
    但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两人,事实上却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他们之间的故事要追溯到当初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开始说起。
   很多人都知道,富士康的崛起是因为代工业的腾飞,得益于以制造和 科技 为核心的“三步走”发展管理战略,富士康的发展得到很大程度的飞跃。
      在智能手机盛行之时,富士康凭借过硬的 科技 技术,包揽了不少手机品牌的代加工业务。
    甚至还受到了当时“手机一哥”苹果的青睐。 
   苹果4代问世那会儿大众为之疯狂,尽管售价颇高,市场依然供不应求。
    而富士康凭借为老大哥苹果代工,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可市场变化莫测,随着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小米、华为、OV蓝绿大厂等逐渐占据部分手机市场,即便苹果再强也遭不住国内新势力的崛起。
    起初以创新,经济实惠为主打的一众国产品牌,普遍有存在低性能的诟病,进入市场后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在性能上奋起直追,促使苹果的市场份额开始松动。 
      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苹果手机销量开始下滑。
   以致于富士康的代工订单随之减少,富士康一度危机之中。
    可以说,富士康的生死存亡很大程度取决于苹果公司的订单。 
   业务量减少,富士康的日子过得很是不好,集团内部一度上升到裁员的地步。
    但富士康心如死灰之时,华为伸出了援助之手,主动将订单交给了富士康代工。 
   作为国产手机品牌的老大哥,销量仅次于苹果,这笔业务对富士康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就此,富士康在华为及一众国产品牌的支持下,顺利渡过难关,发展至今已是全球第一的代工厂。 
   如果说富士康的发展,乔布斯是他的第一个贵人,那毫无疑问,第二个就是任正非。
   成就一个时代的两人,郭台铭带着富士康做到了全球第一代工厂。
   另一边的任正非也带着华为走出了国门,并在5G技术上,华为更是遥遥领先,跻身世界前列。
    所谓人太优秀就会有人心生妒忌,企业发展亦是如此。 
   当华为在5G技术上取得成绩时,美国眼红了,其下达的应对政策并非在领域内加大投入奋起直追,而是施以打击。
   从华为的合作方入手,下达条令:
    “但凡与美国相关的技术和企业,都必须停止为华为服务。” 
       这一记重锤让华为元气大伤。 
   过去一年,华为受到的美国不平等对待,体现在台积电断供华为芯片,迫使手机业务大受创伤,进而华为高端芯“麒麟”成为千古绝唱。
    华为一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大众都以为富士康会心怀感激对华为伸出援手之时,富士康上演了一把“农夫与蛇”的戏码。 
   郭台铭沦为背信弃义的恶人,原因有两点:
    富士康为追随美国,讨其欢心,不仅终止与华为的合作,还大张旗鼓地去印度、美国建厂。 
   但郭台铭没想到这次他不仅是伤了华为的心,更伤了中国人民的心。
   随着事情的发酵,华为并非束手无策,转身将大量订单交给了国内另一大代加工巨头比亚迪。
    除华为之外,小米也直接将部分生产订单交给了比亚迪,对比亚迪而言无疑是推进了其在代工领域的崛起,面对这样的有实力的后起之秀,富士康压力不可谓没有。 
   而彼时的另一边的富士康盘算着去印度建厂,只不过迎来了一路碰壁,建设计划与实际上相差甚远,落得血本无归。
    究其原因,是因为印度当地居民办事效率低,工作态度不严谨以致于产品质量尚不达标。 
      而美国方承诺富士康去美建厂的补贴也没有兑现。
    此时富士康追悔莫及想回国发展,可当初想撤离中国市场的种子已在国内市场发芽,这时候回国,国内俨然已没有厂商再想和它继续玩下去了。 
   富士康再遇险境,陷入业务寒冬,孤立无援之境。
   现在富士康骑虎难下的局面是郭台铭没想到的。
    此前一直把赌注压在苹果公司之上,而之后苹果受市场挤压以致于代工订单大量减少。 
   可纵然国产品牌也需要代工,富士康却束手无策,只能看着比亚迪和伟创力吃着自己曾经吃的饭。
    虽然是当初自己不屑一顾的市场,但时至今日,想拿回来绝非易事。 
      现在的富士康的局面:
   苹果现在给的小订单对富士康而言不足以撑起企业运作,而且即使代工苹果的利益大幅缩水,富士康也不敢轻易叫涨。
    此时苹果俨然已非富士康不可,如若有涨价行为,它完全可以将目光看向比亚迪、伟创力。 
    富士康进退两难,只能任由苹果反噬,一片赤诚之心最后落得任人摆布的地步。 
       当下富士康的窘境,绝大部分都是咎由自取。 
   商人从商以利益为先本没有错,可郭台铭在华为遭受美国一系列不平等制裁时不仅恩将仇报,还在利益和国家面前选择了利益,沦为万人唾弃。
    也许郭台铭没错,但有的时候一味的唯利是图,或许不是件好事。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吴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