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2024-05-07 04:27

1. 中医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中医基础知识:传染病

中医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2. 中医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中医的基础知识是关于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基本知识,

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3. 中医基础知识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1)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a.人体结构的整体性  b.人体物质的整体性 
 c.人体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d.人体功能的整体性 
 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  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中医基础知识

4. 中医基础知识有哪些?

一,五脏,六腑的理解;
中医通常用“脏腑”来总称人体的内脏。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心外面有心包经)
六腑指: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
脏腑共同配合,五脏为主帅,
六腑为辅佐,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功能。
由此出现了物种表里关
系: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二,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1、相生
a、木生火:木可燃烧造火,肝功能毫克促使心功能正常,肝的疏泄正常,气机调理通畅,则心
情开朗,肝滋养生。
b、火生土:火使木燃烧后化为土,心功能好,可促使胃功能正常,心盛则脾健也。
c、土生金:金属从土中提炼,脾脏功能好,可促使肺功能正常,脾运化水谷以养肺,培土生金。
d、金生水:有石头的山可长树,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石头比喻“金”,只有黄土没有石头,没有水,不长草的山不能长树,石头内含金属元素,古人称“金生水”肺功能好,可促使肾功能正常运行。
e、水生木:花草树木生长要靠水,肾功能好,可促使肝功能正常。
2、相克
a、木克土:树的种子破土而出,肝功能不好会影响脾胃功能正常。
b、土克水:土能挡水,脾脏功能不好,会影响肾功能的正常。
c、水克火:用水能灭火,肾功能不好,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产生肾性心脏病。
d、火克金:火可溶化金,心脏功能不好,可影响肺脏的功能,如心肺衰竭。
e、金克木:用斧头可劈木来比喻,肺功能不好,可影响肝脏功能。

5. 中医基础知识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五、医术学习
  
 1.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 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7.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塘《温病条辨·自序》)
  
 8.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9. 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10.《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11. 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12.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
  
 13. 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14.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
  
 15. 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六、阴阳五行
  
 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6.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 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3.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七、藏象学说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 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8.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9.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0.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2. 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6.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8. 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19. 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22.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
  
 23.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24.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26.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28.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
  
 30.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31. 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32.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
  
 33.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34.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35. 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36. 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37.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38. 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39.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40.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41. 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42.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4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46. 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47.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48. 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49.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50.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阴阳明论》)
                                          
 八、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
  
 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7.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9.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
  
 10.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
  
 1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2.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3.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
  
 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6.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
  
 7.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9. 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
  
 10. 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11. 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12. 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3.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15.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6.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十、病机学
  
 1.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杂证》)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十一、经络针灸
  
 1.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头者,诸阳之会。(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头痛证论》)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凤《针灸大全·四总穴歌》)
  
 4. 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痿论》)
                                          
 十二、四诊方法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有诸内者,形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3.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宋·崔袁彦《脉诀》)
  
 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
  
 6. 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
  
 7. 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大法。(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
  
 8. 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十三、辨证要点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
  
 5.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
  
 6.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7.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9.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10. 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
  
 1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5.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6.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 脾病身痛体重。(《素问·标本病传论》)
                                          
 十四、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素问·疟论》)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34. 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
  
 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
  
 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45.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6.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47.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龚迁贤《寿世保元·医说》)
                                          
 十五、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春温夏热病大法》)
  
 5. 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
  
 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十六、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
  
 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4. 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
  
 5. 无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头眩》)
  
 6.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13.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
                                          
 注意: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中医基础知识

6.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知识  
    1、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
    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1)背部肤色不均属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背部毛孔粗大为体质虚寒,湿气重,水分滞留体内,引起手脚冰凉怕冷,下身肿胀等症状。
    2、肺区诊断
    (1)拇指推肺区膀胱经,出现微血管扩张的现象。
    (2)背部长痘为肺风粉刺,体质燥热,多为肺阴虚。
    (3)便秘宿便,鼻咽喉不适,面部毛孔粗大。
    备注:胖人多痰,瘦人多火。
    3、心区诊断
    (1)拇指推心区内膀胱经,出现发红现象,心火旺。
    (2)眉心长痘,面部潮红多为虚火上炎。
    备注:体胖者胸闷气短,体瘦者失眠多梦。
    4、肝区诊断
    (1)肝区肤色不均发青为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肝区突出为肝功能下降。
    (3)眼干涩充血,眼袋大,视力下降为肝火旺盛。
    5、脾区诊断
    (1)脾区肤色发黄为脾胃不和。
    (2)口腔溃疡,口周、额头易生红色痤疮为脾胃实热。
    (3)皮肤松弛,虚胖者多为脾气不足,舌苔黄腻,便秘实胖者多胃火旺盛。
    6、肾区诊断
    (1)肾区凹陷,腰部颜色发黑,多为肾水不足。
    (2)面部易生乌云状片黑斑,手脚冰凉怕冷为肾阳虚。
    (3)听力下降耳鸣,腰酸,手脚燥热怕热为肾阴虚。
    7、生殖区诊断
    (1)生殖区凸起:月经量少,经血色暗血块,痛经。
    (2)生殖区凹陷:面部易生黑斑,月经量多提前或退后,多为宫寒宫冷症状。
    谈谈疼痛痒酸胀麻疲乏之病症
    一、疼téng
    这是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不适感觉。
    那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与“痛”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看汉字是如何解释的?
    我们先来看看结构。
    疼,外面是一个病字旁,里边是一个冬。
    怎么理解呢?中国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里,都有深刻的含意。
    冬,一定和冬天、寒冷有关,而病字旁,代表过寒。
    《黄帝内经》是这么解释的:“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
    ——《灵枢经·刺节真邪》”那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寒超过了热,而导致了骨头疼肉紧枯。
    这种感觉可以用“寒风刺骨”这个成语来形容。
    因此,可以理解为,由过寒引起的身体不适之感觉。
    中医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疗法。
    因此,对于疼,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要避免受寒,同时如果受寒而引起的不适,要用热来解决。
    通常,引起疼的病症,主要是外伤、冻伤、风寒感冒等,大都与寒冷有关。
    二、痛tòng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字形结构。
    痛,是病字旁,里边是一个甬字,“甬”,什么意思呢,路也。
    我们这样可以理解痛这个字,它是由于路被堵住了引起的。
    那这个路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理解为经络,以及一切与之相关的血管、淋巴等各种管道。
    像很多女孩子都有痛经的问题,那这部分,大都是由于受寒凉,导致经络堵住,经血下行不畅。
    那解决的方法,就是要通把路打通。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这个道理。
    三、痒yǎng
    在古字中“羊”和“阳”是相通的。
    在中医里,阳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
    得阳者生,失阳者亡。
    那阳在病里旁里,说明什么呢?阳气病了,受阻了。
    因此,我理解,痒,实际上是“痛和健康”的一种临界状态。
    什么情况下人体会痒呢?长伤口时,人会痒,说明气血在通达到伤口时,受到一定的阻碍,不顺。
    人体从一股暖流,变成无数条暖流时,就会感觉痒。
    还有人的后背也经常会痒,也就有人发明了痒痒挠这种工具。
    那这种痒,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人体的阳气在往外顶体内的湿。
    在顶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的经络不是很畅通,因此,会遇到一定的阻力,所以会痒。      

7. 中医基础知识

五体,含义有二:
  
  
 
  
 一是指肢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五体与五脏相合。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肉、肺合皮、肾合骨。
  
  
 二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质,如《灵枢·根结篇》说:“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是说五种形体不同的人,即骨节有大有小,肌肉有坚有脆,皮肤有厚有薄,血液有清有浊,气的运行有滑有涩,经脉有长有短,血份有多有少,以及经络的数目各异等等。本题所谈五体,是指前者而言。
  
  
 心与脉管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皮肤的颜色上。肺与皮肤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毫毛上。肝与筋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甲上。脾与肉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口唇上。肾与骨相配合,它的荣华表现在头发上。
  
  
 心合脉,肺合皮,肝合筋,脾合肉,肾合骨。其道理是;因心主血液,血循脉中,而血管与心相联;肺主宗气,散精以滋养皮肤;肝主藏血,血养筋;脾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肌肉;肾主藏精,精生髓,髓养骨。
  
  
 九窍,头部七窍(目、鼻、口、舌、耳)及前阴、后阴为九窍。九窍分别由五脏所主。“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二阴”等。另外,中医还有“五官”之称,即指鼻、眼、口唇、舌、耳等五个器官,也分属于五脏,为五脏之“外候”,又称为五脏之“苗窍”。《灵枢·五阅五使篇》说:“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又说“五官者,五脏之阅也。”
  
  
 五华,即面、毛、发、爪、唇;《素问·六节脏象论》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胧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心主血脉,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舌体红润有神,若心气不足,心血不充则脉弱而细,面色苍白无华,舌淡失神,若心血疲阻,面色青紫,舌体紫暗或有瘀斑;若心火上炎,可见面红,舌尖红或舌体糜烂等。
  
  
 肺气宣发,皮毛得以温煦滋养而润泽,若肺气壅实闭郁,或肺气虚而不能宣发卫气、津液于皮毛,不仅卫外功能减弱,肌表不固自汗,易患外感疾患,而且皮毛焦枯失泽。肺开窍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若外邪客于肌表,肺气不宣,则气道不通,鼻塞流涕;若肺内热邪壅盛,则肺气上逆喘促而鼻翼煽动。
  
  
 脾主运化,脾气健运,气血化生有源,肌肉丰满壮实,口唇红润。若脾气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肌肉,肌肉消瘦或萎废,唇色浅淡甚至萎黄无华;若脾不健运,水湿不化泛溢肌肤,则发为水肿。脾开窍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肝藏血,'淫气于筋”,筋骨运动正常,若肝血虚,血不养筋,筋失所养则愈疮肢麻,手足震颤,屈伸不利;若高热劫伤津血,则四肢抽搐,甚则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证。肝主筋,爪为筋之余,肝血充盈,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若肝血虚,筋弱无力,爪甲多软而薄,或枯脆色不泽,甚至变形。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若肝血虚,视物昏花或夜盲,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目赤红肿痒痛,肝风内动多见目斜上吊等。
  
  
 肾开窍于耳和二阴,临床多以肾虚证表现子耳与二阴的功能失常。关于“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肝主藏血为血海,但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血同源”,精血能互生,发由血滋养,但其生机则根源于肾气,所以“发为肾之外候”。若肾精气充盈,则毛发丰茂而光泽,若肾精气虚衰,则发枯不荣甚至变白或脱落。
  
  
 五液,五脏所化生的液体,即汗、涕、泪、涎、唾。
  
  
 ①五脏所化生的液体。即汗、涕、泪、涎、唾。《素问·寒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参见五脏化液条。
  
  
 ②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包括汗、溺、唾、泪、髓等五种。见《灵枢·五癃津液别》。
  
  
 五志,喜、怒、思、忧、恐五种主要情志活动的合称。
  
  
 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
  
  
 “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是刘完素研究情志致病可以化热而提出的,他认为“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过度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情志活动过度,躁扰阳气,化生火热,而致中风偏枯、惊惑、悲笑、谚妄、癫狂等。反之,火热亢极,又可扰乱神明,出现神志异常。但刘氏又认为五志化火生热的关键是心,若心火暴可致中风偏枯、谚语、狂、癫、悲痛苦恼,其因是由肾水虚衰,不能制火,致心火易亢,治宜清心火,益肾水。
  
  
 五志分别归属于肝、心、脾、肺、肾等五脏,五脏又分别主筋、脉、肉、皮毛和骨等五体,五志与五体均为五脏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正常的五志对五脏功能无不良影响,但五志太过均可伤及五脏相关功能,使各脏的气血运行出现异常,进而影响五脏主五体功能,表现于五体之上则出现筋脉失养、面色无华、肌肉枯萎、齿摇发脱等虚损之象,影响人的容貌。
  
  
 五声,“五声”是我国古汉语语音学(传统称为“音韵学”)中的一个概念,即五类声母类型。古代音韵学上对声母按发音部位进行的分类,五声(或作“五音”)指“唇、舌、齿、牙、喉”(七音再加上“半舌、半齿”)。这就是音韵学中的“五音”,由于此五音指声母的物种类型,所以又称“五声”。
  
  
 宫、商、角、徵、羽。
  
  
 五声,又叫“五音”。古代指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比近似现代音乐简谱少的1、2、3、5、6后来又加上二变,即变宫、变徵,变宫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7”,变微近似现代音乐简谱中的“4”。我国传统的音乐中没有和“4”相当音。五音加二变,合起来叫做“七音”或“七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七声音阶:宫(1)、商(2)、角(3)、变徵、(4)、徵(5)、羽(6)、变宫(7)。
  
  
 大的分类方向为三:清乐调式,雅乐调式,燕乐调式。
  
  
 五声与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
  
  
 指呼、笑、歌、哭、呻五种声音,与五脏相关。如肝在声为呼,心在声为笑,脾在声为歌,肺在声为哭,肾在声为呻。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文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什么是五行五色五声养生呢?
  
  
 付科学说:“我们在调理中采用五行配五声的养生法。五行来自于《黄帝内经》,它是讲世间万物都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状态,有相生和相克。而五声就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律,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传统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灵枢·邪客篇》里说:“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通过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会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对人的心情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那到底什么是五声呢?
  
  
 角调为春音,角音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对于脾胃不好者、郁郁寡欢者,常听角调乐曲,可疏肝理气,消除忧郁,倾泻肝火,保肝降脂。此时如揉按太冲穴、期门穴效果更佳。
  
  
 徵调为夏音,徵音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性情欢畅的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对于心慌、胸闷、失眠、多梦等人群,常听徵调乐曲,可以心情愉悦、精力充沛、益气安神、提高睡眠质量。此时如揉按心俞穴、内关穴效果更佳。
  
  
 宫调为长夏音,宫音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对于肥胖、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人群,常听宫调可健脾和胃、消食散积、消除思虑,轻身降脂。此时如揉按天枢穴、胃俞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效果更佳。
  
  
 商调为秋音,商音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对于面色黄白、咳嗽气喘、免疫力低下等人群,常听商调可养阴保肺、润肺化痰、美容养颜、提高免疫力。此时如揉按曲池穴、合谷穴、迎香穴效果更佳。
  
  
 羽调为冬音,羽音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对于腰酸腿软、面色晦暗、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人群,常听羽调可以补肾强身、滋阴壮阳、提高活力、增强记忆力。此时如揉按命门穴、肾俞穴、关元穴效果更佳。
  
  
 付科学说:“比如'羽’就非常悲壮凄婉,你会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仿佛冬天的寒冷,一听身体的燥热就降下来了。我们知道怒伤肝,如果患者发怒,我们会让他听一些悲伤的歌,让他的怒随之发泄。不同的声音可以活跃不同的经络。再比如徵调是夏,偏热的,如'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我们有不同的欣赏音乐,有催眠音乐,有疏肝理气的音乐,也有抑郁的音乐。音乐能改善人的健康状况。在国外,奶牛听音乐可以多产奶,鸡听音乐可以多产蛋,人听音乐身体就容易放松、血液循环就会更好。”
  
  
 “中药分主热、主寒;音乐也一样,我们给音乐不同的节奏,使用不同的乐器,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中药需要配伍,音乐也需要配伍。音乐与歌曲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同样的歌曲和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通过不同声波频率振动,以此打通受阻经络,调节气血,平和心情,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当问到五行五声如何运用到中医调理中时,付科学说,古代记载的“生于气而止于音”,就是通过不同的声音达到愉悦和放松的效果。古代皇帝经常歌舞升平,我们认为是奢华,其实他们也是通过音乐来放松养生。毛主席在晚年做白内障手术时就让人给他放《满江红》音乐,只用了六分钟,手术非常成功。后来有人问他是怎么熬过来的?主席说他感受着《满江红》的壮烈,完全感觉不到疼痛。
  
  
 道家有吐纳法,气入丹田。比如发出一个“啊——”字,平时可以多练练,让自己的气先通,血才通;因为气是推着血走的,气不通血液循环也不会通畅。比如丹田的气我们可以找一下,发一个“啊——”音,让它滚动起来流畅起来。这个方法很简单,白领坐在办公室自己就可以练,让这个声音从丹田起,从印堂打出来。肺主皮毛,气通畅的人肺就比较好,呼吸和声音也会好,皮肤会发亮。音在丹田最低,在印堂最高,这样由低到高,循环一圈,就可以把你身体里的浊气、秽气和废气都赶出来。
  
  
 付科学说到这里做了演示。只见他先气入丹田,然后“啊——”音伴着一股气仿佛火箭喷发一般,瞬间就由低音蹿入高音,然后带着十足的中气在高音上空盘旋了四五秒钟,又徐徐旋落,声音袅袅的,仿佛气又回到了身体,韵味十足。
  
  
 付科学笑着说,如果多练习,越练时间会越长,让气连上。过去老人常说找对象要找声音洪亮的、气足的;气足说明他血液循环好;血液通畅,经络就通畅,思维也会活跃,做事就比较有方法,容易成功。比如肺和大肠相表里,一个肠道蠕动不好的人,宿便堆积比较多,他的呼吸道也不会好。所以一个长期便秘的人,容易口臭。肺主皮毛,皮肤缺少光泽,气色不佳,让人感觉运势也不佳!所以我们给患者调理的时候,要先让他发出声音,然后用音乐入他不同的经,在他不同的经络上去扣拔。
  
  
 付科学说中医里不同的声音可以表现出五脏六腑不同的问题——
  
  
 “肝音为呼”。发“嘘”音。如果肝血亏虚,人容易发脾气,会发出喊叫声。有的人生气后会发出叹气、叹息声,像吹气的嘘嘘声,这是肝气被郁的表象。其实,发出类似声音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可以卸除或舒缓肝经的压力。
  
  
 “心音为笑”。呵呵、哈哈声的震动可以让心血循环起来。但这种笑声又分为正常和非正常两种:如果一个人心气足,他的笑声就代表他的心气运行没有阻碍;但如果平时总是无意识地坐在那呵呵乐或梦里笑醒,《黄帝内经》讲“心气动泄也为笑”,那是一种心气将散的症状,比如心慌、气短、胸闷,甚至出现心肌缺血。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判断出人的很多疾病。大喜和大恐都对健康无益,有句成语叫“乐极生悲”!
  
  
 “脾胃为歌”。“呼”即像唱歌一样。正常的脾胃之象应该是歌声广大嘹亮,可以传播四方,就像脾的四方输布之象一样无所限制,但是如果脾胃有病,在唱歌上也会有表现。
  
  
 “肺音为哭”。发“嘶”音,可令肺气足。小孩子如果肺气足哭的声音就特别响亮。孩子的哭声通常升中有降,哀而不伤,并不动情,只是告诉家长我需要你了。《黄帝内经》曾经专门探讨过哭的问题,认为从一个人的哭声里面,能听出很多东西。比如一个人要是流眼泪了,就说明他动了肝气,因为肝主木;如果哭得满头大汗,说明他动了心气,因为汗为心液;如果哭的时候流鼻涕,说明这个人动了肺气等等。
  
  
 “肾音为呻”。发“吹”音可以补肾,我们都知道元气藏于肾,如果一个人发出呻吟之声,那就说明动了“老本”。一般人在疼痛、受伤、兴奋、过度虚弱的时候有可能发出这种呻吟的声音。所以如果平时配合不同的声音来调整自己,我们的身心灵将会得到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和谐统一!
  
  
 “在治疗时,我们一般让患者试唱,让他练发不同的声音;之后根据他的身体状况给他选不同色彩的房间;对应他不同的经络,配合刮痧和推拿、罐疗。这样在不同色彩的房间播放适合他身体状况的对应不同经络的音乐,加上罐诊治疗效果就是加倍的,而且还能修身养性,静心安神。患者在调理中不仅身体能得到改善,身心灵也会获得和谐和宁静,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未来我们还将着重用五行五色五声调理人的身心,根据每个人出生的时间:如春、夏、长夏、秋、冬,以及身体的不同症状:风、寒、暑、热、躁、湿、邪,来选择和定期调换五行养生静心环境,让人身心平衡与和谐。”
  
  
 五色
  
  
 五色跟五行还有五脏是相对应的,具体如下:
  
  
 金——肺——白
  
  
 木——肝——青(苍)
  
  
 水——肾——黑
  
  
 火——心——红(赤)
  
  
 土——脾——黄
  
  
 中医指五脏反映在面部的五种气色。据以诊断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公乘阳庆﹞更悉以禁方予之(仓公),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张守节正义引《八十一难》:“五藏有色,皆见於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也。”《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察色》“欲识小儿百病原,先从面部色详观,五部五色应五脏,诚中形外理昭然。”注:“五色者:青为肝色,赤为心色,黄为脾色,白为肺色,黑为肾色也。”
  
  
 五行学说术语。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按照五行学说,青属木属肝,赤属火属心,黄属土属脾,白属金属肺,黑属水属肾。但以此来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实际,与病史和脉证合参,不能机械地硬套。参见五色主病条。
  
  
 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其实甜就是甘。
  
  
 中医认为,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早起,若感觉口有酸甜苦辣咸,分别表示肝胆脾肺肾有病起。
  
  
 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继而人们发现药物的滋味与药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对应性。如:
  
  
 多甘味能补虚缓急;
  
  
 多酸味能敛肺涩肠;
  
  
 多苦味能降泄燥湿;
  
  
 多咸味能软坚散结;
  
  
 多辛味能发表行散;
  
  
 (一)、辛
  
  
 1治疗作用: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2不良反应:辛味药多大能耗气伤阴。
  
  
 (二)甘
  
  
 1、治疗作用:能补助、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腻膈碍胃,令人中满。
  
  
 (三)酸
  
  
 治疗作用: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不良反应: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
  
  
 (四)苦
  
  
 1、治疗作用:能泄、能燥、能坚、能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显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二指坚厚肠胃。
  
  
 2、不良作用:能伤津、伐胃。
  
  
 (五)咸
  
  
 治疗作用: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肠作用。
  
  
 不良作用:多食咸则脉凝冷而变色”能伤脾胃。
  
  
 五欲,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肾欲咸,此五欲合五脏之气也。
  
  
 五宜,青色宜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黄色宜甘,黑色宜咸。
  
  
 五行:金、水、木、火、土
  
  
 五色:白、黑、绿、红、黄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脏:肺、肾、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舌、口
  
  
 据《吕氏春秋通诠》载:“五行配五味”,谓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
  
  
 五味与五脏(注):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各类食物与五脏滋补关系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治疗各种疮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择。
  
  
 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
  
  
 5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物。
  
  
 五行,五脏,五谷对应表
  
  
 五谷 黍 麦 粟 稻 豆
  
  
 六腑(小肠三焦) 胆 胃 大肠膀胱
  
  
 五脏 心 肝 脾 肺 肾
  
  
 其他 血 筋 肌肉 皮毛 骨
  
  
 五官 舌 目 口 鼻 耳
  
  
 五液 汗 泪 涎 涕 唾
  
  
 五志 喜 怒 思 悲 恐
  
  
 五声 笑 呼 歌 泣 呻
  
  
 五色 赤 青 黄 白 黑
  
  
 五方 南 东 中 西 北
  
  
 五季 夏 春 长夏 秋 冬
  
  
 五气 暑 风 湿 燥 寒
  
  
 五化 长 生 化 收 藏
  
  
 五味 苦 酸 甘 辛 咸
  
  
 五音 徵 角 宫 商 羽
  
  
 五行 火 木 土 金 水
  
  
 五色 红 青 黄 白 黑
  
  
 五菜 红菜 青菜 黄菜 白菜 黑菜
  
  
 五果 红果 青果 黄果 白果 黑果
  
  
 喜伤心 怒伤肝 思伤脾 悲伤肺 恐伤肾
  
  
 五劳心劳血损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
  
  
 三焦 上焦心肺 中焦脾肝下焦肾

中医基础知识

8. 中医基础知识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黄帝内经》 (分《素问》、《灵枢》两 部) :系统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 的诊断、治疗、预防等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难经》:解释《内经》的疑难问题,并 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如诊脉可“独取寸口”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著,晋·王叔 和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 创立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以六经辩证治伤 寒,以脏腑辩证治杂病。 
《神农本草经》 奠定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如中药的四气五味、 君臣佐使等。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等 四部分

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