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 王敦 教授在资源昆虫学 方面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2024-05-02 13:58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 王敦 教授在资源昆虫学 方面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1994年本科毕业于西北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1年硕士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保护专业、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昆虫生化。
主要的研究领域为:
1.病毒分子生物学:以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为材料,研究杆状病毒基因功能,利用基因工程改造、修饰病毒,应用昆虫病毒进行害虫生物防治。以及利用杆状病毒基因工程进行功能基因的表达与活性分析。
2.昆虫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对昆虫虫体所含功能性成分,进行化学结构特异性和生物活性研究。以及对昆虫功能基因和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 王敦 教授在资源昆虫学 方面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2. 中国昆虫学相关问题

郭予元院士
张广学院士
庞雄飞院士
周尧院士
陈学新教授
程家安教授
冯明光  
何俊华  
胡  萃  
蒋明星 
刘树生
娄永根  
莫建初 
沈志成  
施祖华  
徐志宏  
叶恭银 
张传溪 
祝增荣 
李孟楼
等.........

昆虫学好的大学(研究机构)包括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植物保护系
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所
浙江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昆虫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学系
西南农业大学
以及
华中农业大学的资源昆虫学
北京师范大学的古昆虫学

学术期刊
1,(中国昆虫科学)--是中国动物学会主办,国家科技期刊核心刊物,为季刊。创办于1994年,网上可以看到1994年第一卷第一期到2001年第八卷第二期的杂志目录。该杂志目录或摘要被CAB Database、Biosis Database、《昆虫学文献》和《动物学记录》等4家检索机构收录。
2,昆虫学报---中国昆虫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同主办,1950年创刊,为昆虫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3,昆虫分类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编,昆虫分类主流学术期刊.

3. 张雅林是做什么的?

  张雅林,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自1982年起专事昆虫分类、形态、生物地理分布等研究,后又相继从事了农业昆虫、昆虫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资源昆虫和烟草昆虫的研究。

张雅林是做什么的?

4. 请问:要想成为昆虫学家,大学应该学什么专业?

建议本科读的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等,这些大学都有一些高昆虫分类的专家,研究生想搞鞘翅目的话,可以报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河北大学、中山大学等等。
在中国昆虫爱好者论坛可以收获很多,建议你去一下。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

学院现有教职工15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6人;研究生导师(博导、硕导)8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1人,硕士生导师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特聘专家5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青年长江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5人。
学院几十年来先后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7000余人。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振岐教授、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教授、著名地衣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江春研究员是师生中的杰出代表。 学院现有在校生135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41人,硕士研究生440人,本科生652人,留学生23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

6. 请问昆虫学家是谁,请说出名字,谢谢。

亨利·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1823—1915) 代表作《昆虫记》

胡经甫(1896-1972) 

原名宗权,笔名胡烈。原籍三水,生于上海。1917年毕业于东吴大学。1920年赴美留学,获康乃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返国后历任清华学校生物学讲师,江苏昆虫局技师,南京东南大学、苏州东吴大学、上海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美国康乃尔大学昆虫系客座教授。曾受聘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中国动物图谱编委会委员等。 
生平致力于生物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为中国昆虫学奠基人之一。著有《中国昆虫名录》、《无脊椎动物》、《中国水生昆虫》等。所编著的《中国的石蝇》和《中国昆虫名录》为中国昆虫学巨著之一,记载昆虫25目、392科、4968属、20069种;抗美援韩战争中,参加反细菌战调查,受到表彰。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周尧 
男,汉族,l9l2年6月8日生于浙江鄞县。意大利皇家拿波里大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研究所名誉所长,昆虫博物馆馆长。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名誉所长。陕甘宁青新五省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总顾问。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 
先后创办昆虫趣味会、天则昆虫研究所、天则出版社,主编《趣味的昆虫》、《中国昆虫学杂志》、《中国之昆虫》、《昆虫分类学报》、《动物世界》等学术刊物。 
著有昆虫学等论文、专著200余种,重要的有《中国昆虫学史》、《中国盾蚧志》、《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等,主编《中国蝶类志》、《农业昆虫学基础》等。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学术机构

第二届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同先副主任委员:康振生 张 兴 张雅林委员:安德荣 单卫星 冯纪年 冯俊涛 胡兆农 花保祯 花 蕾 康振生 刘同先 孙广宇王应伦 吴文君 吴云峰 仵均祥 张 兴 张雅林 宗兆锋秘书:汪振明学位委员会主席:刘同先副主席:康振生委员:安德荣 单卫星 冯纪年 花保祯 花 蕾 康振生 刘同先 孙广宇 吴文君 吴云峰仵均祥 张 兴 张雅林秘书:吴云峰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文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金生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姓氏拼音为序)黄 原 黄大卫 贺红武 李振岐 牛永春 唐振华 吴文君 王金生 杨忠歧 张雅林张 兴 张天宇 张 惠 郑哲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昆虫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康 乐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孔明 万方浩 刘同先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姓氏拼音为序)陈明顺 冯纪年 戈 峰 康 乐 刘树生 刘同先 吕志强 任顺祥 万方浩 王 平仵均祥 朱克岩 吴孔明 张 兴 张芝利 张青文 张雅林秘书:吕志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学术机构

8. 张雅林的业务工作简况

教学方面(1)先后承担了“动物分类原理与方法”、“生物多样性”、“昆虫分类学”、“保护生物学”等5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昆虫分类学”课程1992年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2)参加了《昆虫分类学》(全国统编教材)、《昆虫分类》教材的编写。(3)指导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和重点开放实验室访问学者20余人。(4)作为加拿大访问学者、叶蝉专家Dworakowska的合作导师,从事中国小叶蝉研究(加拿大CIDA基金项目),1999.8-2000.8。(5)1998年被评为校“十佳教师”。(6)2001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并被推荐申报国家级成果奖。(主持人)(7)2004年“普通昆虫学”课程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第二名)(8)2004年“资源昆虫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主持人)。科学研究工作方面自1982年起专事昆虫分类、形态、生物地理分布等研究,后又相继从事了农业昆虫、昆虫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资源昆虫和烟草昆虫的研究。先后主持、参加了34项国内外科研项目。现已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研究专著4本,参编专著4本,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叶蝉总科昆虫分类、形态及生物地理分布研究:发表科研论文37篇,出版研究专著3本,在叶蝉科昆虫分类研究方面发现新属17个,新种近200个,中国新记录种30多个,确认亚科级、族级、属级和种级新异名近30个,新组合28个。对世界缘脊叶蝉亚科和杆叶蝉亚科作了订正;近几年又和英国专家合作进行了叶蝉系统发育研究、对叶蝉总科高级阶元分类系统作了订正研究;对中国离脉叶蝉亚科作了分类订正研究。并进行了叶蝉总科、离脉叶蝉亚科、大叶蝉亚科生物地理分布研究。已经在进行小头叶蝉类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研究、叶蝉科地理分布研究。(1)协助主持、实施完成的“刺吸式口器昆虫分类研究”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91年获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协助主持并实施完成的陕西省攻关课题“陕西省果树传粉昆虫资源调查及应用研究”已通过陕西省科委组织的联合验收。专家评价达国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现正在西北地区推广应用,受到广大果农普遍欢迎。(3)协助主持、主持完成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肚倍蚜种群生态学、倍子形成机制及增殖技术研究”等3项课题。在倍蚜繁殖和倍子生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明显研究进展。(4)主持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芫菁人工饲养及斑蝥素类新农药研制”,研制开发昆虫源农药产品,已取得重要进展。(5)参加完成了陕西省烟草公司科研项目(1992~1995)“陕西省烟草昆虫调查研究”,搞清了陕西省烟田、烟仓害虫种类,分布及发生为害规律,进行了防治试验,提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方案。为解决重要经济作物烟草的害虫种类鉴定和防治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法,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8年获陕西省农业厅农牧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在农业害虫研究方面,早期从事重要农业害虫小地老虎虫源性质研究,搞清了陕西省小地老虎越冬代虫源由南方迁飞而来,从而为生产上防治小地老虎提供了科学依据。后又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重点倾斜项目“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与控制策略研究”,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参加完成的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目“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渭北苹果主要病虫害监测和预报系统:对近几年严重危害的二斑叶螨和苹果套袋果实黑点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筛选出针对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并提出施用技术规范;苹果大改形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解决了高密度状态下的一些病虫危害问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次数,显著地提高了苹果品质:无公害苹果网站和病虫害专家系统的建设以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传播农业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无公害苹果产业的发展;以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和天敌对有害物的控制作用为基础的苹果病虫综合防治的示范和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在苹果套袋果实黑点病研究、无公害苹果网络建设等方面有所创新,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7)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方面“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珍稀种类濒危机制与保护措施研究” 已通过甘肃省科委组织的验收鉴定,国内外专家一致评价达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