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的关系

2024-05-04 22:23

1.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的关系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国际收支变动会在国际储备的表现上有所反映,国际储备在一定程度上由国际收支情况决定,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逻辑关系。就是说,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的时候,国际储备也会相应呈增加累积的趋势,同样的道理,国际储备减少的情况也有可能是国际收支出现持续 逆差的结果。这种关系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直接适用的,但并非是两者之间有着规律的线性关系,也有可能出现即便国家在国际收支上出现持续逆差的情况下,当国家采用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调节的话,国际收支的变化也不会在国际储备上很明显地表现出来,出现减少的情况;同理可得,一个国家如果出现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时,国际储备的积累也有可能因为国家将收支进行转移,也不会因此产生预期的结果。国际储备规模和国际收支差额的基本关系和趋势是一直存在的,其中伴随着国际储备的逐渐减少的情况。在一定的范围内,国际储备的增长速度反而更快,直到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增长的速度反而是因此减慢。同时,将国际收支差额进行平衡是国际储备的基本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国际储备是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途径,国际储备依附于国际收支。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出现国际收支的逆差额小的话,相应出现的频率就会降低,需要的国际储备也就会越小,反之,则相反。由此可知,从一般的国际趋势和对于国际收支的基本要求来看,国际储备的需求量和国际收支逆差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当然,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和政策的各异,当同一国际收支逆差出现时,每个国家的处理方式也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并不是一定要发挥国际储备的调节作用,只要能够实现使得国际收支平衡的结果就是可以采用的。采用非国际储备来调控的情况大部分出现在经济抗逆性较强或者经济素质好的国家,以发达国家为主,因为采用非国际储备的方式可能会因此对国家宏观经济中的其它变量产生不可预知的不良影响。其它调节方法配合国际储备的调节一起对于有条件使用非国际储备调节的国家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经济条件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国家,建议更佳的解决途径是通过国家储备来调节。无论是经济条件好或者差的国家都需要将发展适度的国际储备放在关键的地位,以助于国家经济的良好运行。不可否认的是,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响的正相关的关系。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的关系

2. 为什么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

首先我们要知道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纪录.他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段内对外收付的累计结果,是一种流量概念.导致失衡的一般原因是如下:经济周期国民收入货币价值经济结构(1)经济周期。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进口相应增加,出口反而减少,则国际收支可能出现逆差。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期,则国际收支可能出现顺差。这种因经济周期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就称为周期性不平衡。(2)国民收入。随着一国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变化,气锅民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或减少。(3)货币价值。一国货币在国内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动,也会影响其国际收支。这种由货币价值变化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就称为货币性不平衡或价格性不平衡。(4)经济结构。当一国的经济结构与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不相一致或不相协调时,其商品和劳务的出口就会发生困难,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怎样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①运用国内经济政策。国际收支是宏观调控目标之一,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各国政府可通过实施财政和货币等宏观政策的协调运用,调节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经济变量,从而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在实施国内经济政策调节时应注意内外均衡问题,当国内经济目标与外部均衡矛盾时,应将内部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运用。②汇率政策。通过本币贬值或升值的政策,和汇率制度的选择,影响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进而使国际收支趋于均衡。但在实际实施汇率政策时,往往会受到罗宾逊—勒纳条件的制约,所以,要辅之以外汇管制或贸易管制等行政手段。③通过国际融资平衡国际收支。可通过向国际和区域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融资,和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解决短期国际收支不均衡。④加强国际协调。各国可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和各种世界性和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和定期协调会议等渠道,通过政府间的协调磋商和沟通,共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干预和影响国际市场和各国的经济政策,以消除国际收支不均衡的不良影响,促进各国国际收支均衡。⑤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来调节国际收支。一国外汇储备的盈余和赤字会影响一国的货币供给结构,从而导致国际收支不均衡。因此,各国可以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并采用中和政策,在不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下,相应改变货币供应结构,以调整国际收支。举个例子当发生1000亿美元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时,一般会动用其外汇储备应付这个时候外汇储备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而反之当发生国际收支大幅顺差时,则外汇储备的作用就不是很明显了,而且相反会造成一定的金融压力.这个时侯就应该已政策性的手段来改变顺差的局面~

3. 为什么说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

首先我们要知道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纪录.他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段内对外收付的累计结果,是一种流量概念. 

导致失衡的一般原因是如下: 

经济周期 国民收入 货币价值 经济结构 

(1)经济周期。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进口相应增加,出口反而减少,则国际收支可能出现逆差。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期,则国际收支可能出现顺差。这种因经济周期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就称为周期性不平衡。 
(2)国民收入。随着一国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变化,气锅民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或减少。 
(3)货币价值。一国货币在国内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动,也会影响其国际收支。这种由货币价值变化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就称为货币性不平衡或价格性不平衡。 
(4)经济结构。当一国的经济结构与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不相一致或不相协调时,其商品和劳务的出口就会发生困难,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怎样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

① 运用国内经济政策。国际收支是宏观调控目标之一,是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各国政府可通过实施财政和货币等宏观政策的协调运用,调节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经济变量,从而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在实施国内经济政策调节时应注意内外均衡问题,当国内经济目标与外部均衡矛盾时,应将内部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运用。 
② 汇率政策。通过本币贬值或升值的政策,和汇率制度的选择,影响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进而使国际收支趋于均衡。但在实际实施汇率政策时,往往会受到罗宾逊—勒纳条件的制约,所以,要辅之以外汇管制或贸易管制等行政手段。 
③ 通过国际融资平衡国际收支。可通过向国际和区域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融资,和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解决短期国际收支不均衡。 
④ 加强国际协调。各国可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和各种世界性和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和定期协调会议等渠道,通过政府间的协调磋商和沟通,共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干预和影响国际市场和各国的经济政策,以消除国际收支不均衡的不良影响,促进各国国际收支均衡。 
⑤ 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来调节国际收支。一国外汇储备的盈余和赤字会影响一国的货币供给结构,从而导致国际收支不均衡。因此,各国可以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并采用中和政策,在不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下,相应改变货币供应结构,以调整国际收支。 

举个例子

当发生1000亿美元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时,一般会动用其外汇储备应付
这个时候外汇储备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而反之当发生国际收支大幅顺差时,则外汇储备的作用就不是很明显了,而且相反会造成一定的金融压力.这个时侯就应该已政策性的手段来改变顺差的局面~

为什么说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

4. 为什么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该国外汇储备不断减少

国际收支失衡 (不平衡)是一国经常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这种国际收支失衡表现为顺差或逆差。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过大的顺差或逆差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国家、时期不同而异,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受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存在着周期性,周期性的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有不同的影响。一般说来,繁荣时期,由于生产的高涨,进出口大幅度增加,经常项目可能出现顺差,外汇储备相应上升,而在萧条时期,随着生产下降,出口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恶化。第二,受经济结构的影响。经济结构指一国国内各生产部门间客观上形成的一定比例关系。这种经济结构状态是由该国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所造成。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8-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5. 国际收支逆差引起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同的经济学派,对国际收支逆差产生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  1、货币主义分析  货币主义者认为,逆差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在货币需求增量小于国内信用水平增量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过度货币需求应由外汇顺差弥补,而过度国内信用创造反映为赤字。如果货币需求不变,则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完全反映为外汇储备的变化。前者过量对产出和就业的长期影响完全为外汇储备的流失所抵偿。在固定汇率制和存在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独立于国内信贷政策。正是外汇储备的变化而非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弥补了国内货币需求和国内货币供给之间的差额,这就是货币主义关于补偿的原理,即当货币需求不变,减少外汇储备,必然提高国内信贷水平。  货币主义者还认为,超过货币需求的超额货币供给有四条出路:购买国内、国外实物资产,购买国内、国外金融资产。其中只有购买国内实物资产的部分后果,即提高产出,可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其余各种途径都将导致国际收支的恶化。总之,从整体上看,超额货币供给是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  2、结构主义分析  结构主义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产生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出口产品的不利因素。作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商品的初级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很低,价格弹性也很低。实际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一直在不断恶化。二是不利的销售市场。市场经济的缓慢增长幅度制约了初级产品的出口增长。三是低效率造成的过高出口成本,影响了出口利润。  3、国内吸收论  国内吸收论(Domestic
Absorption)认为凯恩斯的收入支出公式解释了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在封闭经济中,超额需求将产生通货膨胀;而在开放经济中,则将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上述理论对逆差原因的解释相互之间有着一定联系:货币主义和吸收理论并不冲突;结构因素可以解释产出低吸收高的吸收理论;货币主义只是强调国内信贷水平,并把它作为外生变量,而并未解释产生超额国内信贷发行的原因,而结构主义和吸收理论对此进行了补充;超发行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满足名义需求增长而又不引起国际收支问题的经济能力将根据结构因素发生变化。  从实际情况看,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外因;外因包括世界石油价格上涨,贸易条件恶化以及实际利率的上升。内因包括部分由国内信贷超发行支持的财政赤字,一方面直接增加了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在不同时采取贬值措施的情况下,会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引起货币升值。

国际收支逆差引起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

6. 国际收支逆差引起外汇储备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同的经济学派,对国际收支逆差产生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  1、货币主义分析  货币主义者认为,逆差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在货币需求增量小于国内信用水平增量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过度货币需求应由外汇顺差弥补,而过度国内信用创造反映为赤字。如果货币需求不变,则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完全反映为外汇储备的变化。前者过量对产出和就业的长期影响完全为外汇储备的流失所抵偿。在固定汇率制和存在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独立于国内信贷政策。正是外汇储备的变化而非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弥补了国内货币需求和国内货币供给之间的差额,这就是货币主义关于补偿的原理,即当货币需求不变,减少外汇储备,必然提高国内信贷水平。  货币主义者还认为,超过货币需求的超额货币供给有四条出路:购买国内、国外实物资产,购买国内、国外金融资产。其中只有购买国内实物资产的部分后果,即提高产出,可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其余各种途径都将导致国际收支的恶化。总之,从整体上看,超额货币供给是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  2、结构主义分析  结构主义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产生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出口产品的不利因素。作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商品的初级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很低,价格弹性也很低。实际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一直在不断恶化。二是不利的销售市场。市场经济的缓慢增长幅度制约了初级产品的出口增长。三是低效率造成的过高出口成本,影响了出口利润。  3、国内吸收论  国内吸收论(Domestic Absorption)认为凯恩斯的收入支出公式解释了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在封闭经济中,超额需求将产生通货膨胀;而在开放经济中,则将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上述理论对逆差原因的解释相互之间有着一定联系:货币主义和吸收理论并不冲突;结构因素可以解释产出低吸收高的吸收理论;货币主义只是强调国内信贷水平,并把它作为外生变量,而并未解释产生超额国内信贷发行的原因,而结构主义和吸收理论对此进行了补充;超发行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满足名义需求增长而又不引起国际收支问题的经济能力将根据结构因素发生变化。  从实际情况看,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外因;外因包括世界石油价格上涨,贸易条件恶化以及实际利率的上升。内因包括部分由国内信贷超发行支持的财政赤字,一方面直接增加了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在不同时采取贬值措施的情况下,会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引起货币升值。

7. 国际收支逆差,造成本币贬值,会使国际储备上升?

国际收支逆差,进口大于出口,说明支出大于收入,国际市场上本币太多,本币就会贬值,而本币贬值也未必是件好事情,政府要防止过分贬值,就要储存更多地储备,为防以后本币大量贬值时,到时用这些储备在国际市场上买回本币,不让它贬值,维持了汇率的稳定以及国际收支的平衡。您可以参考大概上世纪8、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其实就是因为国际储备过少才会引起的。
望采纳~

国际收支逆差,造成本币贬值,会使国际储备上升?

8. 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

不同的经济学派,对国际收支逆差产生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 货币主义者认为,逆差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在货币需求增量小于国内信用水平增量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过度货币需求应由外汇顺差弥补,而过度国内信用创造反映为赤字。如果货币需求不变,则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完全反映为外汇储备的变化。前者过量对产出和就业的长期影响完全为外汇储备的流失所抵偿。在固定汇率制和存在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独立于国内信贷政策。正是外汇储备的变化而非国内信贷水平的变化弥补了国内货币需求和国内货币供给之间的差额,这就是货币主义关于补偿的原理,即当货币需求不变,减少外汇储备,必然提高国内信贷水平。货币主义者还认为,超过货币需求的超额货币供给有四条出路:购买国内、国外实物资产,购买国内、国外金融资产。其中只有购买国内实物资产的部分后果,即提高产出,可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其余各种途径都将导致国际收支的恶化。总之,从整体上看,超额货币供给是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 国内吸收论(Domestic Absorption)认为凯恩斯的收入支出公式解释了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在封闭经济中,超额需求将产生通货膨胀;而在开放经济中,则将导致国际收支逆差。上述理论对逆差原因的解释相互之间有着一定联系:货币主义和吸收理论并不冲突;结构因素可以解释产出低吸收高的吸收理论;货币主义只是强调国内信贷水平,并把它作为外生变量,而并未解释产生超额国内信贷发行的原因,而结构主义和吸收理论对此进行了补充;超发行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满足名义需求增长而又不引起国际收支问题的经济能力将根据结构因素发生变化。 资助政策由减少外汇储备和国际借款政策组成。资助政策仅适于短期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受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影响,而它们是由基础货币所决定的 基础货币由国内信贷水平和外汇储备组成。采用资助政策时,金融当局一方面卖外币,买本币,使外汇储备下降,引起基础货币减少;另一方面尽量买本币资产,放本币,使国内信贷水平提高, 引起基础货币增加。这样,在弥补逆差过程中,基础货币的减少和增加互相补偿。简而言之,资助政策通过提高国内信贷水平的补偿过程,平衡基础货币的增减量,使货币供给和利率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上,并不改变逆差产生的环境。因此,它并不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提倡。但在具备外汇储备能力和国际借款可能性的条件下,资助政策的执行更加简易,代价和阻力更小。采用资助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1)不适于长期逆差的解决。首先,它要求在并未改变逆差产生的环境的情况下,持续干预汇率。这样在外汇储备有限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助政策就不一定可行,有可能导致丧失外汇支付能力。其次,国际借款要考虑在高利率下还本付息能力问题。第三,在实际执行中,很难准确判断逆差存在期限的长短。如果按暂时性逆差进行资助,而逆差长期存在,则会出现耗尽储备外汇或难以偿还外债的局面。(2)如果外币资产和本币资产不能互相完全代替,则在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置本币资产时,对本币资产的需求增加,使利率下降,社会总需求上升,进而使进口需求增加,引起国际收支恶化。(3)政策执行的效果受政策的信任的影响。通常在国内、国外利息率比率固定时,资本不发生流动。但是当外债增加时,投机活动有可能加剧,导致对本币信心下降,甚至本币外逃 所以,资助政策的成功取决于人们对市场和中央银行政策的预期。 对于长期根本性国际收支逆差,一般要联合采取资助政策和调整政策。调整政策有三个组成部分:支出下降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支出转移政策(包括贬值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包括关税、限额、多重汇率、补贴等措施)。支出下降政策本身可以弥补逆差。它通过降低国内收入和国内贸易品、非贸易品的总支出,首先减少了进口需求,其次降低了国内价格以提高国内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支出下降政策成功的关键在于将降低国内总支出而产生的剩余资源用于满足对国内超额产出的需求。支出转移政策是通过改变国内外相应产出的比价,减少进口需求,来提高国内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 在不充分就业情况下, 由国内产出价格下降引起的对出口和进口替代的超额需求可以得到满足;而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如不采取控制资源以满足这种超额需求,支出转移政策只会引起通货膨胀。发展中国家采用调整政策受一定条件制约:(1)发展中国家短期调整能力小于发达国家,而调整成本则大于发达国家。如果社会边际资源生产率更高,或者即期支出偏好比未来支出偏好更强烈,则发展中国家倾向于资助而非调整。(2)调整政策存在时滞,而且在外贸产品需求弹性较低等情况下不一定有效。(3)调整所带来的总收入下降、失业增加、收入再分配等社会代价可否为政治、社会上被接受。 (1)具备政策生效的条件,如贸易条件可以改善,可贸易品产出可以增加。具体地说,货币贬值前要考虑外贸弹性是否足够大,贬值将要引致的通货膨胀是否足够小。采用支出下降政策时总需求必须达到足以克服逆差的一定水平;同时假定出口为给定的外生变量,与国内需求不成正比例变动,而且进口可以压缩,否则紧缩政策会导致更低的国内产出和吸收,导致出口降低,国际收支恶化。(2)最小的社会代价,对减少失业,提高产出等其它政策目标妨碍最小。为了在较高经济活动水平上实现国际收支均衡,一般倾向于贬值而不是紧缩,同时辅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控制因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贬值或紧缩的抉择取决于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3)有效利用资源。进口管制可以促进经常项目的改善,但通过刺激低耗高教出口而资助更多进口品,有可能比进口管制更有效。(4)改善逆差产生的环境。对于因初级产品引起的逆差,为使重新配置的资源转入贸易部门,促使出口多样化,宜采用贬值而不是紧缩信贷政策,信贷水平在不同部门、企业间应有所区别。对于因财政赤字引起的逆差,采用紧缩需求政策更适宜,而不必进行结构调整。对于多重因素引致的逆差,因为紧缩需求政策可能阻碍结构调整,有些结构调整政策可能提高财政赤字,所以仅采取单方面偏重总供给或总需求的政策是不可取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