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伟的简介

2024-05-18 10:28

1. 王志伟的简介

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分会副主席;全国经济类核心刊物《经济科学》杂志编委;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理事;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顾问、高级职称评定委员。

王志伟的简介

2. 王志伟的人物简介

王志伟,男,1963年12月 生,江苏无锡人,先后在南京工学院、南京航空学院和同济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1月应聘到暨南大学工作,任暨南大学教授、校长助理、珠海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和暨南大学包装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国际包装研究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ackaging Research Institute)成员、中国包装联合会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包装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和全国普通高校包装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为《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唯一中国编委、《包装工程》编委和东南大学兼职教授。王志伟在无锡轻工大学和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等三校合并组建)工作期间,曾先后担任无锡轻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副主任(1996.12-1997.12)、系主任(1997.12-1999.12)、无锡轻工大学校长助理和西山校区管委会主任(1999.12-2001.3)、江南大学校长助理和龙山校区管委会主任(2001.3-2005.1)。兼任江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无锡江南大学科技园董事长、江苏省生物活性制品工程中心董事长、教育部功能食品工程中心副董事长和《江南大学学报》副主编等校内职务。

3. 王志伟的人物简介

职 务:副教授  博士/硕士导师:硕士生导师  所在系所(部门):环境工程系  主要研究方向:  1. 膜法水处理技术;  2. 城市生活污水厌氧处理技术;  3. 污水中资源能源转化耦合CO2减排技术。  主讲课程:《环境污染与防治》、《水的物化处理》  校内外学术及行政兼职:  1. 国际水协IWA会员;  2. 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  3.《中国环境科学》等期刊审稿人。  教育经历  1. 1999年9月-2003年7月 同济大学给水排水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  2. 2003年9月-2005年3月 推荐免试攻读同济大学市政工程硕士;  3. 2005年3月-2008年3月 提前攻读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博士,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年7月-2011年12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硕导  2011年12月-至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硕导  教育情况  1. 主讲《环境污染与防治》通识教育课、合作讲授本科生主干课程《水的物化处理》,曾获同济大学2010-2011学年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  2.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王志伟的人物简介

4. 王志伟的工作情况

2013年3月5日下午,中共大连市委礼堂,这里正在举行大连市教育系统学雷锋先进典型报告团首场报告会。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的李小卉走向台前,讲述了该学部“情暖夕阳”学生志愿服务队17载爱心传递、自发照顾两位空巢老教授的感人故事。此时,坐在台下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党委副书记兼副部长王志伟,虽然对这些故事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他依然满怀激动。“情暖夕阳”,仅仅是王志伟同志多年来精心培育文化育人成果的一个缩影。1998年7月开始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他,十五年来一直秉承“知行合一,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注重文化在引导、教育、塑造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倾心打造迎新文化、毕业文化、红色文化、公益文化、团队文化、校友文化、国际交流文化,将文化育人贯穿辅导员工作全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生工作品牌,走出了一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之路。一、培育迎新毕业文化,凝聚爱校荣校情怀2012年9月2日,化工与制药类新生陈辰刚刚办理完报到手续后便在自己的新宿舍迎来了很多尊贵的客人。这一天是陈辰的18岁生日,大连理工大学校长申长雨院士亲手将生日蛋糕送到了他的手中并送上祝福。从2010年开始,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的领导老师们已经连续三年为新生庆贺生日。王志伟着力打造的迎新文化绝不仅仅是为新生庆生这么简单——购置了30辆行李车,组成了“爱心车队”,累计服务新生千余人次;“与爱同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240位迎新志愿者,实现了“一对一”服务新生;爱心导游团成立十载,每年迎新中发团20余次,服务新生及家长1400余人次……“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示范效应,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伍,让同学们的第一天就从爱的温暖开启,从而在细节中强化新生入学期间的首因效应和教育作用。”王志伟这样诠释学部的迎新文化。毕业文化同样是王志伟打造的育人文化之一。自2003年起,学部已连续十年为每届毕业生送上毕业礼物。2012届毕业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由学部精心订制的刻有校名、校徽、校训和毕业生本人姓名的印章,很多毕业生都说,这是他们离校前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王志伟还提出建设“高品味”、“人性化”的学部特色毕业文化,以尊崇和服务毕业生为宗旨,以培育毕业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目标,创新学部学位授予仪式,让每一名毕业生都能上台感受毕业的神圣庄严,踏过红地毯接受学位授予的经历让毕业生终身难忘。王志伟同志还带领学部师生创作了毕业歌曲《我爱你大工》,无论是学校60周年校庆还是毕业生晚会,学生们都会真情演绎……二、弘扬红色文化,打造“90后”先锋连等特色品牌王志伟同志注重思想引领工作,利用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他于2010年9月倡导成立大连理工大学“90后”先锋连,由学部学生党员带领同学们学雷锋做好事,通过收集废瓶废纸设立“先锋基金”,帮助弱势群体。2012年9月,先锋连招募活动在学校礼堂举行,现场气氛热烈,短短20分钟便有544位新队员报名!全体观众都自觉将喝完的水瓶投入塑料桶,做公益献爱心从自己开始。 “90后”先锋连的成员们还走进鞍钢与“雷锋传人”郭明义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郭明义被“90后”大学生的朝气蓬勃和信仰坚定所感动,欣然为他们题词并送上祝福。如今,“90后”先锋连已成为省级党建品牌项目,也成为了王志伟同志利用红色文化深化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此外,他率先在学部成立了本科生党建工作组,对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体制创新做了有益尝试。在工作中他注重以党建带团建,学部团委连续5年荣获大连市五四红旗团委。三、锤炼公益文化,让感恩和奉献根植于学生内心2010年3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环境0802班许鑫同学不幸身患白血病。王志伟同志听闻此事,带领分党委立即启动“期‘许’心愿,爱‘鑫’相连”主题募捐活动,在学校各个人流密集区域设立九个捐助点,由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和许鑫同班同学组成的150余人志愿者队伍身穿整齐校服、手拿捐款箱,一边向路人介绍许鑫的病情,一边为许鑫募捐。此事通过大连媒体的报道,引起了众多爱心市民的关注,三天内募集到校内外捐款36万余元。王志伟认为,在公益文化育人中,感恩与奉献是重要的内容,“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我们应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并加以发扬。” 他积极倡导感恩教育,所发起的“一封家书,感恩父母”行动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学部成立了“与爱同行”青年志愿者协会,连年获得大连市志愿行动先进集体,并先后在全校范围内成立7支长期志愿服务队。一系列的公益文化品牌,不仅使学生们在感恩、奉献中受教育、长才干,也使得他们对自我人生价值有了更高的追求。四、挖掘文化育人内涵,提升文化育人的广度和深度王志伟同志注重发挥团队文化在队伍建设中的促进作用。他努力为办公室的辅导员创造技能提升的机会,被派出参加省、市级各项培训累计30余人次,7人参加国际交流访问。他定期组织召开辅导员主题沙龙,有效加强了学办成员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凝聚团队文化,学生工作队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近5年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累计为其他岗位输送22人,成为学校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办党支部也被评为大连市学习型党组织。注重挖掘校友资源,着力强化校友互动在精英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则是王志伟着力打造的校友文化的内涵。他率先在全校组织了第一支学部级的报国企业行队伍,访问企业23家,联络校友40余人,参与师生百余人。他曾策划多届校友返校聚会,并通过设立奖学金等校友回报母校的事例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爱校教育,营造了学部校友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以国际交流文化拓展育人空间成为王志伟文化育人工作的又一个创新点。早在2005年他就开始组织本科生以团队形式到国外交流学习,是全校第一个以学部为单位开展的大规模学生国际交流活动。他深入推动学部与国外高校间的交流访问,下大力气为本科生开辟国际交流渠道,开展大规模国际交流12次,参与学生近百名。他还利用多方资源筹措资金设立了全校第一个学部级的国际交流基金,逐渐形成了稳定的长、中、短期国际交流项目,使越来越多的本科生走出国门,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更营造了包容、开放的国际化育人环境。多年来,王志伟不仅把文化育人的理念贯穿到辅导员工作的全过程,更是把文化育人当作一门学问潜心钻研,已开展了“高校学生间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等系列研究4项。面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王志伟坚持加强对工作规律的总结与研究,形成了可推广和示范的精品成果。几年来,结合学生工作实际他曾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研究项目20余项,并在《高等教育研究》等多项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论文10篇,为深入开展文化育人实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文化为魂,王志伟同志在文化育人的道路上孜孜探求了十五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他们带着大工化工人的文化烙印,在祖国各地建功立业。未来的日子里,他还将不断钻研,不断探索,不断追求,进一步强化文化育人理念,丰富文化育人内涵,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发挥文化育人功效,将满腔的热情倾注给他深爱的辅导员事业。

5. 王志伟的职业经历

80年代留学美国,计算机科学学士/硕士学位。1988年在美国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会电脑部;从事金融系统开发。1993年在荷兰加盟UNIFACE软件公司,任职产品经理, 负责UNIFACE软构件(中间件)平台的设计规划。1995年美国COMPUWARE公司收购UNIFACE公司后,被派驻COMPUWARE日本公司工作,任职高级技术顾问,负责日本与韩国的建立在UNIFACE平台之上的企业级关键应用支撑平台系统建设的顾问咨询。1997年被派驻COMPUWARE香港/北京办事处工作,任亚洲区技术支持总监,负责该区域的基于UNIFACE平台之上的开放系统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的顾问支持(覆盖中国、印度、新加坡、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国家与地区)。2000年9月创立北京中和威软件有限公司任CEO。

王志伟的职业经历

6. 王志伟的相关新闻

警惕魔术揭秘行为 注意保护魔术师权益  “魔术是一门表演艺术。但从艺术学角度来讲,它是一门小众艺术而不是大众艺术。”王志伟说。这位从美国留学回国的计算机硕士是个地道的“魔术迷”,他的公开身份是“中和威软件公司CEO”,可他更喜欢大家称呼他为“魔术师”。2009年刘谦让很多人喜欢上了魔术,更重要的是,他向人们传递的不仅仅是魔术的神奇,还有那种阳光快乐的生活态度。魔术师用一把魔术钥匙,打开了一个充满阳光、空气的奇幻世界。在这种意义上,魔术的价值已经超出了门类的范畴。魔术与音乐、舞蹈和影视等诸艺术不同,后者是基于广泛的民众兴趣基础以及相应教育平台之上成长发展的,而前者由于其本体的“神秘性”特征,决定了它自身繁衍的相对闭合。王志伟认为,大众艺术是完全应该“推而广之、广而教之”,小众艺术则是应该“推而慎之、慎而教之”。具体说到魔术,其“秘密性”是其艺术生命所系,魔术机关的“揭秘”行为直接威胁到魔术艺术的生存之本。将魔术引入到社会文化学范畴里来讨论,我们不难看到,当今中国的魔术艺术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其文化形态成长期的初级阶段。也就是说,魔术艺术的文化性已经涉及到了上面所述的艺术形态的各个层面,魔术艺术所能带来的娱乐性、新闻性、时尚性、艺术性、社交性、教育性等,已经凸显。王志伟认为,“刘谦现象”的产生,其实是一件好事。通过这一现象,公众可以从不同的社会视角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魔术领域的从业者也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这有助于推动魔术文化市场游戏规则的建立、魔术产业链的健全,进而推动魔术行业的自治和自律、传承与创新。 但是,由“刘谦现象”而衍生的大规模“魔术揭秘”行为值得警惕。“当魔术艺术已成为文化商品之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魔术是有价的,包括知识产权的价值。魔术揭秘其实是对魔术表演者知识产权的侵犯,从而将魔术的文化价值摔到了谷底。”王志伟说,“我们必须清醒看到魔术背后社会文化深层结构所编织的无形大网,如果魔术领域从业者、魔术爱好者不能很好地踩在网络的节点并向上弹跳前行,结果就很有可能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7. 王志伟的职务任免

2015年1月,吉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王志伟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

王志伟的职务任免

8. 王志伟的论文

1. “世界性经济危机:理论和现实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2. “美国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3. “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第3期。4. “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什么不能解释和解决危机”,《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第2期。5. Li Qing, Wang Zhiwei, “The Taylor Rules and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 in China: 19942006”.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Volume5. Number2. June2010. Springer.6. “产品过剩、产能过剩与经济结构调整”,《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7.王志伟、曾祥:“基尼系数背后的相对收入流动”,载《发展研究》2010年第4期。2010年出版的独立译著:《宏观经济学》(第10版),[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