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无量寿经要回向吗/念无量寿经要回向吗

2024-05-08 09:14

1. 念无量寿经要回向吗/念无量寿经要回向吗

那是必须的!
        所有的回向文基本上大同小异的。
        回向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就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很多人对回向不理解,老以为我这一样东西本来是我的,结果给了别人,那岂不是我越来越少了?其实这是世俗对回向的理解错误。回向的真正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蜡炬去引燃其它的蜡烛,不但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亮未曾减弱,反而和其它蜡烛的光光相照,而室内更为光明、更为明亮。所以,回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减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为殊胜。
        因此,念完经书啊、放完生啊等的活动以后,一定不要忘记做回向,回向有两种,一是大回向,也就是回向给法界众生的,二是小回向,回向给你指定的人或众生的,二者合起来做,受益很大:
一、大回向(三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二、小回向(三遍):
        弟子某某某,愿以本次持诵______经书______遍的功德回向给某某某(这是你的名字)、某某某(这是你要回向的姓名,如父母啊等)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愿他们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弟子某某某真心求忏悔!

念无量寿经要回向吗/念无量寿经要回向吗

2. 无量寿经为什么不能随便念?

如下:			
一、我们在念诵《无量寿经》的时候先要保证自己的读音是正确的,这是最重要的要求,也是我们必须做到的要求,只有做到读音正确,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无量寿经》中的含义。经文是为了济世救人的书籍,也是佛智慧的体现。所以我们要尊重佛,尊重经文。
二、念诵《无量寿经》的时候,我们自己要干净整洁,这是最基本的礼貌,我们念诵《无量寿经》就相当于佛在教授我们智慧,所以我们应该有对佛的恭敬,而用干净整洁的面貌面对他人是我们最基本的礼仪。

我们对佛有着坚定的信念,意思就是我们是相信佛的,对佛没有怀疑的,这样我们才可以去念诵《无量寿经》,信佛再去念佛。
我们念诵《无量寿经》的时候要注意经文中每一个字的发音,这是我们必须要做到,我们都知道经文不同于其它的书籍,会有很多字发音和我们平时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念诵《无量寿经》的时候一定要逐字逐句的念诵,要仔细。
我们要注意我们念诵《无量寿经》的环境,吵闹、有污秽的环境是不适合念诵《无量寿经》的,我们念诵《无量寿经》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好让我们能够感悟经文中的智慧。

3. 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

我常常勉励同修,用什么方法达到我们真正修学的目标?读经。这是古老的方法。你念得愈多愈好。修行决定不能违背三学。「三学」就是戒、定、慧。与三学相违背的,决定不是佛法。你读诵这部经,不但三学在其中,三慧、三资粮也在其中。不可思议!我们的身心都不清净,用其他的方法要达到清净,是非常困难的。用这个方法;一般在读诵开始,如果一天能念三部,半年之后就见到效果。有许多同修,我教他这个方法。他去做,过了半年来跟我讲,很有效果。如果念的部数多,效果就更殊胜。所以现在一天念七部、十部或更多的人很多。在本省、在国外、在大陆都有。如果他得不到好处,他怎么肯学?
有许多同修告诉我,大概在五百遍到一千遍,是一个转捩点。过了这一关之后,身心自在、信心清净!读诵要有耐心,耐心就是六度里的忍辱,可见读诵正是修忍辱。忍之后才有精进。精进之后心定了,就是禅定。定了之后开慧。我们用这个方法,六度齐修。读经的时候,放下万缘,是布施。读经的时候,不起恶念,是持戒。有耐心,一遍一遍的念下去,是忍辱。六度齐修。三学、六度、三慧、三资粮都在其中。还有什么方法比这个方法更殊胜?所以,烦恼重、业障深,运用这个方法,三个月到半年,你的那些烦恼、业障、习气会非常明显的减少。这就是效果,就是你修学功夫得力,你有收获了。由此可知,我们心不清净,有妄想的时候,心烦恼,展开经典读诵。如果读得很熟,能背诵了,不必展开经本。妄想一起来,读经把妄念止住。念几句,或者念几章,念一遍,烦恼、妄想就没有了,就念掉了。这是真修!所以经不是念给佛听的,也不是念给菩萨听的。读经是为自己断除业障、烦恼、习气,恢复自己心地的清净平等觉。目的在此。
我跟同修们在前面说过,现在第一个步骤是做预备功夫。把经念熟,念到能背诵,一个字不会错,这是预备功夫。功夫做成了,经能背得很熟了,然后起修依教奉行,才是真正修行。「修行」就是要对治恶行、烦恼、习气。怎么对治?每天念经。若一部经还没念完,就打妄想,这一遍就不算,要从头再念起。必须念到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一部经念圆满,一个妄念也没有。这一部经念熟了,只需要半小时。半个钟点里没有一个妄念,功夫是不是成就?给诸位说,只刚刚及格,没什么了不起。你想想看,人家念佛堂里念佛,一支香一个半小时,还会起五、六个妄念,三、五个妄念,那是功夫很好的。你半个小时不起妄念,算什么!所以先求这个,这是功夫得力的现象。然后再增加,念二部,念三部。如果能连续念五部、六部、七部都没有一个妄念,你的功夫是真正得力。说老实话,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稳稳当当,没问题了。要这样干才行!心清净到这样程度,可以不要再读经了,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由此可知,读经的目标是恢复到心地的清净。是要把妄想、烦恼、染着给念掉。目的是这个。
清净心念佛,句句相应,那真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我们今天佛号不相应,是因为心不清净,所以大家要认真努力去做。烦恼、染污、垢秽,就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只要把这个控制住了,恶行就不会有了,才能真正达到『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往生的保证。《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清净心。「一切」,大而言之,十方法界依正庄严,就是一心所显现出来的。就法门来讲,「一」就是持名念佛。念佛法门就包括了所有一切法门。我们在前面也讲过,将来讲到经文还要讨论。你认识了,肯定了。如果自己求生西方,一句佛号,一本《无量寿经》就足够了。年岁大的人,记忆力衰退了,《无量寿经》太长无法受持,就受持小本《阿弥陀经》也是一样的。用小本《阿弥陀经》,像我刚才讲的读诵方法,把烦恼、习气、妄想、执着念掉。这是中年以上记忆衰退,采取小本《弥陀经》。年轻人要用大本。大本效果大,力量大,读诵的时间长。长时间不打妄想难;短时间容易。《弥陀经》背一遍,几分钟不打妄想还容易。《无量寿经》背一遍至少要半个小时,不打妄想很难。调众生就是帮助众生断烦恼。我们净宗所用的方法是读经。
读经的目的在「调伏身心」,不是在求解。读经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戒学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经的时候,心里一个妄念都不生,诸恶就不作了。不但身不作恶,口不作恶,心里也没有坏念头,心也不作恶。身、口、意三业都不作恶,「诸恶莫作」就圆修了。经典是佛从「真如本性」中流露出来的,是善中之善,没有比这更善的。所以读经即是「众善奉行」。戒律具足了。
念经时,一心专注读经,绝不去想经的意思。一心读诵就是「定」。念得清清楚楚,没有念错,没有念漏,没念颠倒,这就是「慧」。慧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读经,每天读一 个小时,就修一个小时的戒、定、慧;读两个小时,就修两个小时的戒、定、慧。「戒、定、慧」同时圆修。所以,读经决定不能求解。一面读,一面想经文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世间的读书,戒、定、慧三学都没有了。你若一面念,一面想,就是打妄想。结果,戒没有了,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所以,老实去读,千万不要去想意思。当你读时,忽然有意思现前了,不是想来的,那没有关系,这是相应,有悟处。虽然有悟处,也不要理它,还是老实念下去。千万不要以为这个意思很好,赶紧写下来,那又打妄想,又错了。根本不去理会,就是老老实实一直念。   
当然经文愈长愈好。好在那里?修「戒、定、慧」的时间长。但是现代人生活非常忙碌。经典太长了,找不到这么多时间。经典太短,像《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念的时间太短了,不管用,熏修的力量太薄弱。一天只修几分钟的戒、定、慧,很不容易成就。所以,
我们选择《无量寿经》,这部经典长短很适中。要是念得很熟,从头到尾念一遍,只要半个小时。千 万不要以为半个小时不长。每天认真修半个小时的戒、定、慧,离念离相不打妄想,就很受用。
对于工作繁忙的人来说,非常适当。如果你退休了,不需要再去工作,则修行时间愈长愈好。这部经每天可以念十遍,甚至于念十几遍。念三年五载,人心就定了;定了以后就会开悟。《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就是开悟。到开悟的时候,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不通达,一切都通达,一切都明了。
这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教我们一条修行的道路。从读诵下手,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下手的方法很多,譬如禅宗从「参究」下手,或者参话头,或者观心。教下多半用「读诵」。净宗除「读诵」之外,也有不读经的,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也行。密宗用「持咒」。可见得方法虽然很多,目标是相同的。都是把妄想、执着舍掉,恢复到心地清净,这就是「调众生」。从今而后,起心动念决定不造恶。我常常提醒同修们,起心动念就是「念佛」,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想。为什么劝你把本经念熟?念熟了,可以常常想。念不熟,想不起来,想的都是胡思乱想。自己编一个西方极乐世界,是不行的。所以,经要念得愈熟愈好,帮助你忆念,排除一切妄想、执着,真正使你达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得到经论,怎么入门?第一是熟读。先念熟 ,念到很熟很熟,念的遍数愈多愈好。这是下手入门之处,先把心定下来,妄想杂念少,心就定了。这是用念经的方法修持,一是熟、一是心清净。心清净之后就开智慧,然后进入第二步。第二是求解,就是对经典要深入研究。开头不要研究,因为你研究得到的,都是胡思乱想,你把经里的意义想错了,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是邪知邪见。所以,先修定,定之后开智慧;智慧现前再求解,解要圆。因为圆解就没有障碍。
我们依这一部经典,跟其他经典还发生障碍,隔隔不入,此是见解不圆,才有这些怪现象。真正有坚定清净的信心,听了之后确实永远不退,今生这句佛号一天到晚不间断。尤其是经念熟了,不必看经本,行住坐卧心里都在默念,在背诵。不是默念经文,就是称扬名号,这就是忆佛念佛,心开意解,即证不退位。有工作的时候就把功夫放下,专心办事;事情办完,佛号立刻提起,不碍事,决定没有妄想杂念。所以,「不退位」是现前可以证得的。一切法门,我执不破,决定不能出三界。法执不断,决定不能见性。念佛法门方便,不须断妄想执着,只要把它控制住就行。用什么方法控制?整个精神意志集中在名号上,二六时中,不是诵经就是称名。口头上不念没有关系,心里忆念决定不能中断,因为一中断,妄想、执着就起现行。这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也很难。难,还是要做;不做就不能出三界。我们要警觉,难行还是要行。怎么行法?只要努力去行,生烦恼,不要害怕。一面念佛,一面有妄想、烦恼,不要紧,只要努力用功。佛号愈念愈多,经愈念愈多,妄想就能伏住。心里常常想着经训,想佛的名号,就不会再想别的。在生活中,要认真锻炼。练到妄想、杂念不起作用,即是「功夫成片」。有这种能力就决定往生。功夫成片也有三辈九品。大概中、上品的功夫成片,就有能力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想怎样走,就可以怎样走,随心所欲。想坐着走就坐着走;想站着走就站着走,随心所欲。中、上等的功夫成片就可以。由此可知,不须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片就能自在往生。念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熟,无须再说。
一个人能自在往生,还会生病吗?生病就是自己对于生理不能控制,主宰不了,要不然谁愿意生病。一个人对于自己身体能主宰,不想生病就不生病;想生个病,可以生几天病。这很自在,是什么力量控制生理?心性的能力。马鸣菩萨教我们,读经、听经要「离言说相」,不要着相;「离名字相」,「名」指佛教中的术语,不要执着这些;「离心缘相」,不要看着经文打妄想,不可望文生义。这样读经、听经,才能消归自性,就有受用了。你在这里听经,你不执着音声,不分别名相,也不打妄想,你在此地一个半小时,即是在修念佛三昧,你真的是「安住神通」,如如不动。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修慧。没有分别、执着、妄想,这是修定。你这一个半钟点是真正在做功夫。佛菩萨是这样教我们的,可是我们怎么做?听讲经是一面听,随着言语打妄想;看经是随着文字打妄想。总是在那里打妄想,所以经里的真实义是一句也没有体会到。「愿解如来真实义」,是谈何容易!想的时候把佛的意思都想歪曲了,还自以为是。这怎么得了!

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

4. 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

我常常勉励同修,用什么方法达到我们真正修学的目标?读经。这是古老的方法。你念得愈多愈好。修行决定不能违背三学。「三学」就是戒、定、慧。与三学相违背的,决定不是佛法。你读诵这部经,不但三学在其中,三慧、三资粮也在其中。不可思议!我们的身心都不清净,用其他的方法要达到清净,是非常困难的。用这个方法;一般在读诵开始,如果一天能念三部,半年之后就见到效果。有许多同修,我教他这个方法。他去做,过了半年来跟我讲,很有效果。如果念的部数多,效果就更殊胜。所以现在一天念七部、十部或更多的人很多。在本省、在国外、在大陆都有。如果他得不到好处,他怎么肯学?
有许多同修告诉我,大概在五百遍到一千遍,是一个转捩点。过了这一关之后,身心自在、信心清净!读诵要有耐心,耐心就是六度里的忍辱,可见读诵正是修忍辱。忍之后才有精进。精进之后心定了,就是禅定。定了之后开慧。我们用这个方法,六度齐修。读经的时候,放下万缘,是布施。读经的时候,不起恶念,是持戒。有耐心,一遍一遍的念下去,是忍辱。六度齐修。三学、六度、三慧、三资粮都在其中。还有什么方法比这个方法更殊胜?所以,烦恼重、业障深,运用这个方法,三个月到半年,你的那些烦恼、业障、习气会非常明显的减少。这就是效果,就是你修学功夫得力,你有收获了。由此可知,我们心不清净,有妄想的时候,心烦恼,展开经典读诵。如果读得很熟,能背诵了,不必展开经本。妄想一起来,读经把妄念止住。念几句,或者念几章,念一遍,烦恼、妄想就没有了,就念掉了。这是真修!所以经不是念给佛听的,也不是念给菩萨听的。读经是为自己断除业障、烦恼、习气,恢复自己心地的清净平等觉。目的在此。
我跟同修们在前面说过,现在第一个步骤是做预备功夫。把经念熟,念到能背诵,一个字不会错,这是预备功夫。功夫做成了,经能背得很熟了,然后起修依教奉行,才是真正修行。「修行」就是要对治恶行、烦恼、习气。怎么对治?每天念经。若一部经还没念完,就打妄想,这一遍就不算,要从头再念起。必须念到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一部经念圆满,一个妄念也没有。这一部经念熟了,只需要半小时。半个钟点里没有一个妄念,功夫是不是成就?给诸位说,只刚刚及格,没什么了不起。你想想看,人家念佛堂里念佛,一支香一个半小时,还会起五、六个妄念,三、五个妄念,那是功夫很好的。你半个小时不起妄念,算什么!所以先求这个,这是功夫得力的现象。然后再增加,念二部,念三部。如果能连续念五部、六部、七部都没有一个妄念,你的功夫是真正得力。说老实话,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稳稳当当,没问题了。要这样干才行!心清净到这样程度,可以不要再读经了,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由此可知,读经的目标是恢复到心地的清净。是要把妄想、烦恼、染着给念掉。目的是这个。
清净心念佛,句句相应,那真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我们今天佛号不相应,是因为心不清净,所以大家要认真努力去做。烦恼、染污、垢秽,就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只要把这个控制住了,恶行就不会有了,才能真正达到『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往生的保证。《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清净心。「一切」,大而言之,十方法界依正庄严,就是一心所显现出来的。就法门来讲,「一」就是持名念佛。念佛法门就包括了所有一切法门。我们在前面也讲过,将来讲到经文还要讨论。你认识了,肯定了。如果自己求生西方,一句佛号,一本《无量寿经》就足够了。年岁大的人,记忆力衰退了,《无量寿经》太长无法受持,就受持小本《阿弥陀经》也是一样的。用小本《阿弥陀经》,像我刚才讲的读诵方法,把烦恼、习气、妄想、执着念掉。这是中年以上记忆衰退,采取小本《弥陀经》。年轻人要用大本。大本效果大,力量大,读诵的时间长。长时间不打妄想难;短时间容易。《弥陀经》背一遍,几分钟不打妄想还容易。《无量寿经》背一遍至少要半个小时,不打妄想很难。调众生就是帮助众生断烦恼。我们净宗所用的方法是读经。
读经的目的在「调伏身心」,不是在求解。读经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戒学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经的时候,心里一个妄念都不生,诸恶就不作了。不但身不作恶,口不作恶,心里也没有坏念头,心也不作恶。身、口、意三业都不作恶,「诸恶莫作」就圆修了。经典是佛从「真如本性」中流露出来的,是善中之善,没有比这更善的。所以读经即是「众善奉行」。戒律具足了。
念经时,一心专注读经,绝不去想经的意思。一心读诵就是「定」。念得清清楚楚,没有念错,没有念漏,没念颠倒,这就是「慧」。慧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读经,每天读一 个小时,就修一个小时的戒、定、慧;读两个小时,就修两个小时的戒、定、慧。「戒、定、慧」同时圆修。所以,读经决定不能求解。一面读,一面想经文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世间的读书,戒、定、慧三学都没有了。你若一面念,一面想,就是打妄想。结果,戒没有了,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所以,老实去读,千万不要去想意思。当你读时,忽然有意思现前了,不是想来的,那没有关系,这是相应,有悟处。虽然有悟处,也不要理它,还是老实念下去。千万不要以为这个意思很好,赶紧写下来,那又打妄想,又错了。根本不去理会,就是老老实实一直念。   
当然经文愈长愈好。好在那里?修「戒、定、慧」的时间长。但是现代人生活非常忙碌。经典太长了,找不到这么多时间。经典太短,像《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念的时间太短了,不管用,熏修的力量太薄弱。一天只修几分钟的戒、定、慧,很不容易成就。所以,
我们选择《无量寿经》,这部经典长短很适中。要是念得很熟,从头到尾念一遍,只要半个小时。千 万不要以为半个小时不长。每天认真修半个小时的戒、定、慧,离念离相不打妄想,就很受用。
对于工作繁忙的人来说,非常适当。如果你退休了,不需要再去工作,则修行时间愈长愈好。这部经每天可以念十遍,甚至于念十几遍。念三年五载,人心就定了;定了以后就会开悟。《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就是开悟。到开悟的时候,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不通达,一切都通达,一切都明了。
这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教我们一条修行的道路。从读诵下手,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下手的方法很多,譬如禅宗从「参究」下手,或者参话头,或者观心。教下多半用「读诵」。净宗除「读诵」之外,也有不读经的,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也行。密宗用「持咒」。可见得方法虽然很多,目标是相同的。都是把妄想、执着舍掉,恢复到心地清净,这就是「调众生」。从今而后,起心动念决定不造恶。我常常提醒同修们,起心动念就是「念佛」,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想。为什么劝你把本经念熟?念熟了,可以常常想。念不熟,想不起来,想的都是胡思乱想。自己编一个西方极乐世界,是不行的。所以,经要念得愈熟愈好,帮助你忆念,排除一切妄想、执着,真正使你达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得到经论,怎么入门?第一是熟读。先念熟 ,念到很熟很熟,念的遍数愈多愈好。这是下手入门之处,先把心定下来,妄想杂念少,心就定了。这是用念经的方法修持,一是熟、一是心清净。心清净之后就开智慧,然后进入第二步。第二是求解,就是对经典要深入研究。开头不要研究,因为你研究得到的,都是胡思乱想,你把经里的意义想错了,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是邪知邪见。所以,先修定,定之后开智慧;智慧现前再求解,解要圆。因为圆解就没有障碍。
我们依这一部经典,跟其他经典还发生障碍,隔隔不入,此是见解不圆,才有这些怪现象。真正有坚定清净的信心,听了之后确实永远不退,今生这句佛号一天到晚不间断。尤其是经念熟了,不必看经本,行住坐卧心里都在默念,在背诵。不是默念经文,就是称扬名号,这就是忆佛念佛,心开意解,即证不退位。有工作的时候就把功夫放下,专心办事;事情办完,佛号立刻提起,不碍事,决定没有妄想杂念。所以,「不退位」是现前可以证得的。一切法门,我执不破,决定不能出三界。法执不断,决定不能见性。念佛法门方便,不须断妄想执着,只要把它控制住就行。用什么方法控制?整个精神意志集中在名号上,二六时中,不是诵经就是称名。口头上不念没有关系,心里忆念决定不能中断,因为一中断,妄想、执着就起现行。这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也很难。难,还是要做;不做就不能出三界。我们要警觉,难行还是要行。怎么行法?只要努力去行,生烦恼,不要害怕。一面念佛,一面有妄想、烦恼,不要紧,只要努力用功。佛号愈念愈多,经愈念愈多,妄想就能伏住。心里常常想着经训,想佛的名号,就不会再想别的。在生活中,要认真锻炼。练到妄想、杂念不起作用,即是「功夫成片」。有这种能力就决定往生。功夫成片也有三辈九品。大概中、上品的功夫成片,就有能力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想怎样走,就可以怎样走,随心所欲。想坐着走就坐着走;想站着走就站着走,随心所欲。中、上等的功夫成片就可以。由此可知,不须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片就能自在往生。念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熟,无须再说。
一个人能自在往生,还会生病吗?生病就是自己对于生理不能控制,主宰不了,要不然谁愿意生病。一个人对于自己身体能主宰,不想生病就不生病;想生个病,可以生几天病。这很自在,是什么力量控制生理?心性的能力。马鸣菩萨教我们,读经、听经要「离言说相」,不要着相;「离名字相」,「名」指佛教中的术语,不要执着这些;「离心缘相」,不要看着经文打妄想,不可望文生义。这样读经、听经,才能消归自性,就有受用了。你在这里听经,你不执着音声,不分别名相,也不打妄想,你在此地一个半小时,即是在修念佛三昧,你真的是「安住神通」,如如不动。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修慧。没有分别、执着、妄想,这是修定。你这一个半钟点是真正在做功夫。佛菩萨是这样教我们的,可是我们怎么做?听讲经是一面听,随着言语打妄想;看经是随着文字打妄想。总是在那里打妄想,所以经里的真实义是一句也没有体会到。「愿解如来真实义」,是谈何容易!想的时候把佛的意思都想歪曲了,还自以为是。这怎么得了!

5. 无量寿经讲的什么内容?

一、经文中向我们描述了极乐世界的种种,说的是极乐世界如何美好,为的就是让众生生出向往之心,还向我们说了我们现在的世界是如何的不堪,为的就是让众生能够认清现在的世界是充满苦难的,只有好好的修行念佛,才能脱离苦难,往生极乐。
二、其实不只是《佛说无量寿经》,其他经文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人们从轮回之苦中解脱出来,能够享受极乐世界的美好。而能够去往极乐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诚信念佛,修行佛陀智慧,当我们能够修成菩提智慧的时候,我们也能去往极乐世界,享受福慧带来的好处。

般若,很多人将它说成是大智慧,无上智慧等等:
波罗蜜多就是到达彼岸。心,很多人将它理解为中心,意思是般若品的重中之重。其实这个“心”在这里有“心法”或者是“无上法”或者是“修持的方法”。经,就是多次看,反复看,无数人看,并且都认同、认可的“学科书”或者是“学材”
所以,《无量寿经》讲述的是只要你按照《般若经》去修,就能达到菩萨的境界,然后更进一步达到佛的境界。由此可知,这部《无量寿经》最先说出来的人应该是观自在菩萨。这只是她在修行过程中的体悟,然后把它讲述出来了。

无量寿经讲的什么内容?

6. 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是净土宗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净土宗教义创立者善导大师提倡的“净土三经”之首。这么重要的经典,对于净宗弟子来说,不可不学。
《无量寿经》讲授了阿弥陀佛成佛的经过,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极乐世界的美好、我们所在娑婆世界的苦难,往生极乐世界对六道众生和阿罗汉、辟支佛和菩萨修行的好处(文殊、普贤这样的大菩萨都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还能那么傲慢吗?),为什么念佛必定成佛的道理,十方无量世界的佛都讲授这部经。这些知识,对于净宗弟子来说,不可不知道。
祖师大德都说,《无量寿经》是中本的《华严经》,《阿弥陀经》是小本的《华严经》。既然《华严经》的主题最终都是导归极乐,那同样劝导人们念阿弥陀佛名号、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无量寿经》也是极其重要的。
《无量寿经》清楚告诉世人,在未来其他所有经论都消亡以后,这部《无量寿经》仍将继续留存100年,以此度化刀兵劫时代那些邪恶的众生。可见,《无量寿经》是最后消失的一部经,它能够度化未来几千年后那些根性更加陋劣的众生,而不是留存其他经。这样说来,《无量寿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啊!
当然,非净土宗弟子,比如:修禅宗、密宗的佛弟子,未必就要读诵《无量寿经》。不过,当代非净土宗的通宗通教各教派修行都有一个趋势,鼓励弟子念阿弥陀佛或者药师佛名号,这样能够最稳妥、最安全地超脱轮回,他们也在研习、读诵《无量寿经》。比如:索达吉堪布曾经讲授《无量寿经》唐译本。
净土宗不提倡在人间开悟,开悟不一定能够脱离生死轮回;而是提倡真诚老实的念佛,只要肯真诚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一定会接迎您超脱生死轮回。如果不识字,没有能力读诵和研究《无量寿经》,那没关系,就只需要记住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一直死心塌地、老老实实地念下去而不受外界诱惑,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直至阿弥陀佛现前来接迎你往生极乐世界。
《无量寿经》现存的有五种原译本,佛门弟子无论读诵哪一种都可以的,不过高僧大德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提倡我们读诵曹魏康僧铠翻译的本子。

7. 无量寿经是在讲什么?


无量寿经是在讲什么?

8. 怎样读诵无量寿经

保甯勇禅师看经警策文:
   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身、口、意业。
一、端正身体、调正坐姿,如对圣容(诸佛菩萨);则身业净。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一切不想,专心读经);则意业净。
  内心既寂,外境俱捐;(外面的事情全舍去)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于理法(可以从理、法上研究,弄通、弄懂以后)。可谓水澄珠滢,云散月明(就像水清了,宝珠显现;乌云散开,光明照亮心间;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您明白了,受到了极大的利益)。
义海涌于胸襟(得到了真理),智狱凝于耳目(得到了禅定)。辄莫容易,实非小缘。 心法双忘,自、他俱(都)利。若(如)能如是,真报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