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是如何编号的

2024-05-18 01:43

1. 小行星是如何编号的

一颗小行星的观测者在不能确定他(她)观测到的小行星是否是别人已经发现过的  
之前,可以给这颗小行星一个临时编号, 比如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现在观测到的  
小行星均先以字母B加上5位阿拉伯数字来临时编号。同一颗小行星在不同夜晚被观测  
到,并报告给小行星中心之后,如果不能被确认为任何一个已知的小行星,则小行星  
中心就会赋予这颗小行星一个国际统一格式的暂定编号。小行星的暂定编号由三部分  
组成:(1)发现年份。(2)第一个字母表示发现的(半)月份。A表示1月上旬,B表示1月  
下旬,......,Y表示12月下旬(不使用字母I)。(3)后面的字母和数字是在该半个月  
之内发现的小行星的顺序号,如1996 TA是1996年10月上旬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TB  
是第二颗,......,TZ是第25颗,TA1是第26颗,......,TZ1是第50颗,...... (不  
使用字母I)。有些情况下,也使用暂定编号的紧凑格式,如J96T01V,这里J96表示  
1996。   
    刚刚得到暂定编号的小行星,小行星中心首先会看一下它是否能证认为仅在一次  
回归期间观测到的其它以前得到暂定编号的小行星。如果能够证认,则其中的某个暂  
定编号会被指定为主要编号,这通常对应于曾经计算出合理轨道的最早的那次回归期  
间的观测。如果不能证认,则一般要有两、三个月弧段的观测资料才能比较有把握在  
下次回归期间仍能够直接观测到它。冲日指的是小行星与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也  
就是说小行星相对于地球位于与太阳相反的方向(有些类似于月亮在满月时的位置)。  
尽管多数小行星也许要四、五年才能绕太阳转一圈,但由于地球一年绕太阳一圈,小  
行星一般每隔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要冲日一次,而每次冲日前后小行星的可观测时间  
一般在半年以上(其余时间里小行星与太阳方向太近而无法观测)。   
    当一颗小行星在至少四次回归中被观测到,轨道又能够非常精确地确定时,它将  
得到小行星中心给它的一个永久编号,同时该小行星对应的主要编号的发现者成为这  
颗永久编号小行星的发现者并得到对该小行星的命名权。这个命名权在小行星中心在  
小行星通报上宣布这一永久编号之后的十年之内有效

小行星是如何编号的

2. 小行星是如何编号的

一颗小行星的观测者在不能确定他(她)观测到的小行星是否是别人已经发现过的 
  之前,可以给这颗小行星一个临时编号,比如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现在观测到的 
  小行星均先以字母B加上5位阿拉伯数字来临时编号.同一颗小行星在不同夜晚被观测 
  到,并报告给小行星中心之后,如果不能被确认为任何一个已知的小行星,则小行星 
  中心就会赋予这颗小行星一个国际统一格式的暂定编号.小行星的暂定编号由三部分 
  组成:(1)发现年份.(2)第一个字母表示发现的(半)月份.A表示1月上旬,B表示1月 
  下旬,.,Y表示12月下旬(不使用字母I).(3)后面的字母和数字是在该半个月 
  之内发现的小行星的顺序号,如1996 TA是1996年10月上旬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TB 
  是第二颗,.,TZ是第25颗,TA1是第26颗,.,TZ1是第50颗,.(不 
  使用字母I).有些情况下,也使用暂定编号的紧凑格式,如J96T01V,这里J96表示 
  1996.
  刚刚得到暂定编号的小行星,小行星中心首先会看一下它是否能证认为仅在一次 
  回归期间观测到的其它以前得到暂定编号的小行星.如果能够证认,则其中的某个暂 
  定编号会被指定为主要编号,这通常对应于曾经计算出合理轨道的最早的那次回归期 
  间的观测.如果不能证认,则一般要有两、三个月弧段的观测资料才能比较有把握在 
  下次回归期间仍能够直接观测到它.冲日指的是小行星与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也 
  就是说小行星相对于地球位于与太阳相反的方向(有些类似于月亮在满月时的位置).
  尽管多数小行星也许要四、五年才能绕太阳转一圈,但由于地球一年绕太阳一圈,小 
  行星一般每隔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要冲日一次,而每次冲日前后小行星的可观测时间 
  一般在半年以上(其余时间里小行星与太阳方向太近而无法观测).
  当一颗小行星在至少四次回归中被观测到,轨道又能够非常精确地确定时,它将 
  得到小行星中心给它的一个永久编号,同时该小行星对应的主要编号的发现者成为这 
  颗永久编号小行星的发现者并得到对该小行星的命名权.这个命名权在小行星中心在 
  小行星通报上宣布这一永久编号之后的十年之内有效

3. 小行星的编号和命名是怎样的?

按照国际上的规定,对新发现的小行星,在计算出它的运动轨道以后,还必须有两次以上在离地球最近的位置观测到它,才给它编号和命名。最先被发现的小行星,也就是谷神星,被编为第1号,智神星被编为第2号,其他小行星的编号也是按照被发现的先后次序来定的。现在已经被编号和命名的小行星已经有5000多颗。
我国观测小行星的工作,是从本世纪才开始的。1928年,我国的天文学家张钰哲,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用60厘米的反射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小行星。这是我国的天文工作者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后来就命名为“中华”。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进行了大量的预测工作,先后发现了400多颗小行星,其中有54颗小行星已经正式编号,有41颗小行星已经正式命名。
从谷神星的发现到现在,只经过180多年,但是在这18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小行星的认识却发生了多次变化。人们最初只认为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只能存在一颗行星,甚至还不承认第二颗小行星的发现。但是,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了有一条密密麻麻的小行星带,横贯在火星和木星之间。为了纪念在发现小行星方面最初做出贡献的皮阿齐和奥伯斯,国际上把第1000颗小行星命名为皮阿齐,而把第1002,号小行星命名为奥伯斯。

小行星的编号和命名是怎样的?

4. 小行星的编号和命名是怎样的?

1.按照国际上的规定,对新发现的小行星,在计算出它的运动轨道以后,还必须有两次以上在离地球最近的位置观测到它,才给它编号和命名。
2.最先被发现的小行星,也就是谷神星,被编为第1号,智神星被编为第2号,其他小行星的编号也是按照被发现的先后次序来定的【摘要】
小行星的编号和命名是怎样的?【提问】
1.按照国际上的规定,对新发现的小行星,在计算出它的运动轨道以后,还必须有两次以上在离地球最近的位置观测到它,才给它编号和命名。
2.最先被发现的小行星,也就是谷神星,被编为第1号,智神星被编为第2号,其他小行星的编号也是按照被发现的先后次序来定的【回答】

5. 请问小行星的编号是如何组成的?

一颗小行星的观测者在不能确定他(她)观测到的小行星是否是别人已经发现过的
之前,可以给这颗小行星一个临时编号,
比如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现在观测到的
小行星均先以字母B加上5位阿拉伯数字来临时编号。同一颗小行星在不同夜晚被观测
到,并报告给小行星中心之后,如果不能被确认为任何一个已知的小行星,则小行星
中心就会赋予这颗小行星一个国际统一格式的暂定编号。小行星的暂定编号由三部分
组成:(1)发现年份。(2)第一个字母表示发现的(半)月份。A表示1月上旬,B表示1月
下旬,......,Y表示12月下旬(不使用字母I)。(3)后面的字母和数字是在该半个月
之内发现的小行星的顺序号,如1996
TA是1996年10月上旬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TB
是第二颗,......,TZ是第25颗,TA1是第26颗,......,TZ1是第50颗,......
(不
使用字母I)。有些情况下,也使用暂定编号的紧凑格式,如J96T01V,这里J96表示
1996。
刚刚得到暂定编号的小行星,小行星中心首先会看一下它是否能证认为仅在一次
回归期间观测到的其它以前得到暂定编号的小行星。如果能够证认,则其中的某个暂
定编号会被指定为主要编号,这通常对应于曾经计算出合理轨道的最早的那次回归期
间的观测。如果不能证认,则一般要有两、三个月弧段的观测资料才能比较有把握在
下次回归期间仍能够直接观测到它。冲日指的是小行星与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也
就是说小行星相对于地球位于与太阳相反的方向(有些类似于月亮在满月时的位置)。
尽管多数小行星也许要四、五年才能绕太阳转一圈,但由于地球一年绕太阳一圈,小
行星一般每隔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要冲日一次,而每次冲日前后小行星的可观测时间
一般在半年以上(其余时间里小行星与太阳方向太近而无法观测)。
当一颗小行星在至少四次回归中被观测到,轨道又能够非常精确地确定时,它将
得到小行星中心给它的一个永久编号,同时该小行星对应的主要编号的发现者成为这
颗永久编号小行星的发现者并得到对该小行星的命名权。这个命名权在小行星中心在
小行星通报上宣布这一永久编号之后的十年之内有效。

请问小行星的编号是如何组成的?

6. 请问小行星的编号是如何组成的

小行星的编号的组成:小行星的暂定编号由三部分组成:1、发现年份。2、第一个字母表示发现的(半)月份。A表示1月上旬,B表示1月下旬,以此类推。3、后面的字母和数字是在该半个月之内发现的小行星的顺序号。有些情况下,也使用暂定编号的紧凑格式。

7. 小行星的资料

小  行  星 

小 行 星 带

  在太阳系中,除了九颗大行星以外,还有成千上万颗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小天体,它们像九大行星一样,沿着椭圆形的轨道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与九大行星相比,它们好像是微不足道的碎石头。这些小天体就是太阳系中的小行星。

小行星,顾名思义,它们的体积都很小。最早发现的“谷神星”(Ceres 1)、“智神星”(Pallas 2)、“婚神星”(Juno 3) 和“灶神星”(Vesta 4)是小行星中最大的四颗,被称为“四大金刚”。“四大金刚”中最大的谷神星直径约为1000千米,最小的婚神星直径约为200多千米;如果能把它们从天上“请”到地球上来,中国的青海省刚好可以让谷神星安家。除去“四大金刚”外,其余的小行星就更小了,据估计,最小的小行星直径还不足1千米。虽然它们的体积比卫星还小得多,但是在太阳系这个家庭中,却要和九大行星论资排辈。
大多数小行星是一些形状很不规则、表面粗糙、结构较松的石块,表层有含水矿物。它们的质量很小,按照天文学家的估计,所有小行星加在一起的质量也只有地球质量的4/10000。这些小行星和它们的大行星同伴一起,一面自转,一面自西向东地围绕太阳公转。尽管拥挤,却秩序井然,有时它们巨大的邻居--木星的引力会把一些小行星拉出原先的轨道,迫使它们走上一条新的漫游道路。在近年对小行星观测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小行星竟然也有自己的卫星。

  在1991年以前所获的小行星数据主要是通过基于地面的观测。1991年10月,伽利略号探测器经过951号小行星(Gaspra2017),从而获得了第一张高分辨率的小行星照片。1993年8月,伽利略号又飞经了243号小行星(Ida4005),使其成为第二颗被宇宙飞船访问过的小行星。1997年 6月27日,近地小行星探测器(NEAR)与253号小行星(Mathilde4001)擦肩而过。这次机遇使得科学家们第一次能近距离观察这颗小行星。宇宙探测器经过小行星带时发现,小行星带其实非常空旷,小行星与小行星之间分隔得非常遥远。
失 踪 的 “ 大 行 星 ”

  早在17世纪初,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研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关系时,注意到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出现了一个空缺。于是他断言: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还应当有一个行星存在。1766年,德国的一位中学教师提丢斯(Johann Daneil Titius)对行星与太阳距离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各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遵循一定的规律,但是在火星与木星之间,这个规律被打破了。他认为其间应有对应天体存在。当时的柏林天文台台长波得(Johann Elere Bode)更加仔细地研究了这个问题,并把它归纳成一个经验公式,这规律被称为“提丢斯-波得定则”。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天王星之后,人们发现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基本上符合“提丢斯-波得定则”。这一发现,极大地鼓舞了定则的支持者们,他们充满信心的去寻找对应位置上的那颗行星。

  1801年1月1日夜晚,这个天体被一位名叫皮亚齐(Giuseppe Piazzi)的意大利天文学家无意中发现了。他把自己的发现报告给了天文界同行。波得在接到皮亚齐报告后,断定其就是那颗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尚未被发现的行星。根据皮亚奇的观测数据,当时年轻的数学家高斯(Car1 Friedrich Gauss)计算出了这颗新天体的轨道。这颗行星正好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27.7个天文单位,与“提丢斯-波得定则”规定的28个单位的位置几乎完全吻合。这颗新发现的行星被命名为“谷神星”。

  发现谷神星大约一年后,人们又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发现了第二颗小行星--“智神星”,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和公转周期几乎和谷神星相同。接着又相继找到了第三颗小行星枣“婚神星”,第四颗小行星--“灶神星”等。人们终于意识到,在火星与木星的轨道之间,并不是像九大行星那样只存在一颗大行星,而是有一个小行星带。在这个小行星带中,存在着数以万计、大小不一的小行星。
小 行 星 的 由 来

  从巡天观测的照片中估计小行星的数目有近50万颗,为什么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会有如此庞大的小行星群?关于这个问题有过很多猜测和假设。当1804年第三颗小行星被发现后,一位德国科学家假设火星和木星之间原来存在一个大行星,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爆炸了,已经发现的三颗小行星就是它爆炸后的三块大碎片。他预言一定还有许多小行星存在。进入 20世纪后,“爆炸说”重又引起某些科学家的重视。

  另一种假设是“碰撞说”。这种假设认为,在火星、木星之间的区域,原来存在着几十颗类似谷神星、智神星大小的“中介天体”。由于它们的轨道杂乱分布,在漫长的岁月中互相发生猛烈碰撞,碰撞碎裂形成了千万颗小行星,而最早发现的四颗小行星则是碰撞事故的幸免者。

  近20年来,关于小行星起源的假设又有了新的发展。新的观点认为:小行星有与大行星一样的形成过程,是从同一块“原始星云”中脱胎而出的,只是大行星发展比较完全,小行星由于各种原因中途“流产”了,未能“发育”完全。小行星带与土星环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类比的。这些假设都从某些方面解释了小行星的起源,但又都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认为:小行星的起源是太阳系起源问题中不可分割的一环。这些小天体是太阳系中珍贵的“化石”,它们记载着行星形成初期的信息。

恐龙灭绝与小行星碰撞地球说

  大约在2亿多年以前,地球是爬行动物的一统天下,其中恐龙家族又是这一统天下的赫赫霸主。种类繁多、身躯庞大的恐龙占据了当时的海洋、陆地和天空,那时,整个地球几乎成了“龙”的世界。可是,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这些在当时不可一世的巨兽突然在短时期内全部消亡了,与恐龙共同存在的生物中有70%也同时灭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全球性的灾难?

  今天的科学家们依据各种发现,对恐龙的灭绝提出了多种假设,如气候大变动说,火山爆发说,哺乳类动物竞争说,超新星爆发说,小行星碰撞说等。其中小行星碰撞说认为: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为千米左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猛烈的碰撞卷起了大量的尘埃,使地球大气中充满了灰尘并聚集成尘埃云,厚厚的尘埃云笼罩了整个地球上空,挡住了阳光,使地球成为“暗无天日”的世界,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十年。缺少了阳光,植物赖以生存的光合作用被破坏了,大批的植物相继枯萎而死,身躯庞大的食草恐龙每天要消耗几百几干千克植物,它们根本无法适应这种突发事件引起的生活环境的变异,只有在饥饿的折磨下绝望地倒下;以食草恐龙为食源的食肉恐龙也相继死去。1991年美国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测得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的大陨石坑(直径约180千米)的年龄约为6505.18万年。从发现的地表陨石坑来看,每百万年有可能发生三次直径为50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更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就更小了。

  小行星中真正可能对地球造成威胁的称为潜在危险小行星。它们的轨道与地球轨道的最近距离小于0.05天文单位(约750万千米), 直径大于100米。据估计,潜在危险小行星约有近2000颗。

  1997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使用北京天文台60/9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在兴隆发现了一颗潜在危险小行星,这是我国发现的第一颗近地小行星。其轨道与地球轨道的最近距离是0.0001天文单位(约15000千米),是当时的96颗潜在危险小行星中第三颗这么近的。尽管如此,它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至少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会对地球构成真正的威胁。发现后引起国际小行星观测者的极大关注,不仅成为当年被观测次数最多的小行星,也是有史以来被观测最多的暂定编号(1997-BR)小行星之一。 捷克天文学家对它的测光观测得到其自转周期33小时。美国Goldstone天线对其进行了雷达观测。

  如果小行星碰撞说是可能成立的假说,那么今后会不会再发生小行星与地球相碰撞的类似事件呢?人类创造的文明世界会不会被小行星撞击而毁于一旦呢?人类怎样才能对此防患于未然呢?这些都是科学家们非常感兴趣因而在积极探讨的问题

小行星的资料

8. 小行星简介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小行星简介 
 
 小行星,主要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围绕太阳旋转的为数众多的小天体。按提丢斯—波得定则,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距太阳2.8天文单位处应该有一颗大行星。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了一个新行星,命名为谷神星,它距太阳2.77天文单位,但因它的体积和质量太小,不能与大行星为伍,故称为“小行星”。以后的几年里,又发现了另外三颗较大的小行星,它们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随着19世纪后期照相技术在天文学上的广泛应用,使发现的小行星的数目急速增加。从1925年起,新发现的小行星算出轨道后,要经过两次以上的冲日观测,才能赋与永久编号和专用名称,有的小行星用古代西方神话中的人物命名,有的则由发现者给与其他名称。目前有永久编号的小行星已达3000多颗。照相巡天观测发现亮度大于照相星等21.2等的小行星有50万颗,小行星的总质量约2.1×1024克,相当于地球质量的0.04%。小行星中最大的是谷神星,它的直径为1000公里,质量为(11.7±0.6)×1023克。除了谷神星等几颗较大的小行星外,其他小行星的直径和质量都很小。小行星的亮度有周期性变化,这是由于它们表面各部分的反照率不同及它们的自转引起的。小行星典型的自转周期为8-9个小时,小行星的自转轴取向毫无规律,呈随机分布。少数较大的小行星可能是球状的,但大多数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有的小行星还有自己的卫星。按表面照率的不同,小行星可分为C类(碳质,反照率较小)和S类(石质,反照率较大),另外还有少数小行星的金属含量很高,称M类。绝大多数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内,轨道半长径界于2.2-3.2天文单位之间,平均为2.77天文单位,少数小行星的轨道半长径比火星小或比木星大。它们的偏心率和轨道倾角多界于大行星和慧星之间,平均为0.15和9.4°。小行星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它们的视亮度跟它们同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有关,也跟它们的表面反照率有关。最亮的小行星是灶神星,目视星等为6.5等。 
 
 太阳系的“化石”——小行星 
 
 小行星大多位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旋转,形成了一个环状小行星带。现在已经掌握运行轨道、编号命名的小行星,已有3000多颗,其中有40多颗是我国天文学家发现的。巡天观测估计,小行星总数在50万颗以上。 
 
  
 
 小行星绕太阳公转,属于行星类天体。最大的行星的直径仅相当于月球直径的五分之一。其余的一般在50~70公里以下,小的只有200米。 
 
 关于小行星的成因,天文学家曾有种种假设。多数人认为,这些数量众多的小行星并不是一个大行星破裂的产物。在太阳系形成初期,由于某种原因,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这个空档地带,未能积聚成一颗大行星,而是产生了大批“半成品”——小行星带。现今的小行星带只是当年小行星带的大部分残余。小行星较小,一般未经历千度以上的热过程,所以,作为太阳系中长期“冷藏”的“化石”,这些小行星上保持着大量的太阳系初期的信息。研究小行星带,对探讨太阳系、行星演化和地球科学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