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2024-05-02 00:52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何盛明,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著名财政学家。刘放桐现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著名哲学家。   王朝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会长。    
黄进,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著名法学家。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刑法学家。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樊丽明,山东大学校长,著名财政学家。  

扩展资料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1500余人,教授280余人,副教授57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先后聘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名、湖北省“楚天学者”22人,校聘海内外“文澜学者”讲座教授30名。
学校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师资,从全球著名学府聘请了多位教授担任“长江学者”、“楚天学者”和“文澜学者”,其中包括美国波士顿大学苗建军获聘该校首位“楚天学者”,以及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李海涛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这个问题我可以!!!!(声嘶力竭) 来到小破财以后本来感觉我们学校没啥的,但是真正知道了之后发现还是很厉害~下面我就简单介绍几个我认为炒鸡厉害der

1.樊丽明
这位现在是山东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兼任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等职。其实她名字后面还跟着超多的职位,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反正是真大佬。

教授曾在我们小破财学习,1984年12月,毕业于我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在担任山东大学校长之前,还担任过5年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她的研究领域为还蛮多的。其中,对于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她首次系统分析了GDP总量、统计的GDP、可税GDP、GDP的产业结构等不同层次的GDP以及税收漏损率对税收数量的影响。(有种不明觉厉的赶脚)
2.房东的猫

这个真的很真实,两个小姐姐是歌手,都是我们小破财毕业的,而且超漂酿,每一首歌还都很好听!
最令人激动的是,她们在我们70周年校庆的时候,也就是2018年,还唱过歌,虽然我没有票不在现场,但是看了直播真的好听!
当时我还在微信推文里看过对小姐姐们的采访,感觉她们一步步火起来真的不容易,真的推荐她们的歌!其中还为小破财写了一首歌叫《下一站,茶山刘》写的很好,可以听听,真的会爱上她们的!


我大概知道的就差不多这些了,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知名财经类大学人才济济,北上广校友遍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知名财经类大学人才济济,北上广校友遍地

4. 中央财经大学的杰出校友

政界精英  田纪云 原国务院副总理王丙乾 原财政部长、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金华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金人庆 原北京市副市长、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财政部部长戎子和 原财政部副部长、代部长王绍鳌 原财政部副部长胡立教 原财政部副部长贝仲选 原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 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翟熙贵 原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陈 华 审计署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服务中心 主任李予昂 原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程法光 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孙志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中将)穆 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克穆 保监会党委副书记 副主席柯卡生 银监会非银司 司长曹聪 国家税务总局地方司 副司长郭左践 中国保监会财险监管部 主任 现中国保监会天津监管局 局长杨凌隆 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主任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副主任丁先觉 财政部基建司司长 国务院金融监事会 原主席范巍 国务院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 主席侯慧君 中央纪委监察部驻教育部纪检组监察局副局长易仁萍 审计署管理司副司长张汉兴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 民政部计财司司长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魏礼江 国务院金融机构监事会 主席傅东 中国财政杂志社党委书记兼社长谭纯喜 中国审计报社社长贵敏 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路英 财政部社保司副司长刘光忠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刘键 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副司长谢庚 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毕朝英 财政部离退休局 副局长杜俭 国务院金融机构监事会 原主席刘高潮 国家文物局机关服务中心副局长 冯秀华 财政部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参事(正司长级别)崔敬伯 财政部税务总局避副局长 民建第三、四届中央委员   央行系统  戴相龙 原中央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天津市市长、现任中国社保基金会党组书记 王成铭 中国人民银行党组成员兼机关党委书记中央金融工委副书记樊晡生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党委书记史纪良 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现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启人 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助理。 中央委员,中央驻澳门联络办主任李东荣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副行长段晓兴 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行长助理金建栋 原人总行金融管理司 司长郭玉华 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人事司 司长任 侠 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司 原副司长蔡 荀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副行长李亚新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副行长郝治安 人民银行太原市分行 行长赵保卫 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朔州分行 行长路国英 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 副行长李小秋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副行长王树臣 中国人民银行宁夏分行 行长   商业银行系统  总行牛锡明 交通银行总行 董事长 陶礼明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 行长段晓兴 原华夏银行行长史纪良 原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行长吴北英 中信银行总行 副行长王文彦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 董事乔 伟 交通银行董事会 副董事长魏盛鸿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 副行长林克平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 党委副书记宫少林 招商银行总行 副行长 招商局集团董事刘淑兰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 副行长顾京甫 中国建行总行业务总监(副行长级别)钱中涛 中国进出口银行总行 副行长王希坤 中国光大银行总行 副行长郭玉华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兼纪委书记郝震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审计局 副总经理郭义明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财务总监、党委委员朱红波 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胡亚辉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个人金融业务部 副总经理王 燕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信息技术管理部 副总经理何志成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高级经济师陈 伟 平安银行副行长何仲森 银川商业银行董事长于化北 河北省张家口商业银行 董事长谢 卫 全国人大代表 交通银行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王德衍 中国银行总行董事长、行长各地分行杜炜 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行长沈若雷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行长张德宝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办公室 总经理杨志宏 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总会计师张永革 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 行长周金伦 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 行长李楚章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 行长姚金华 光大银行南京分行 行长施继德 中信银行苏州分行 行长王树臣 中国银行宁夏自治区分行 行长徐常宁 中国建设银行宁夏分行 副行长束坚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自治区分行 副行长沈弟茵 交通银行海南分行 副行长李文占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 副行长杨 杰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分行 副行长魏秀兰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 纪检委书记汪长安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 副行长于丕涛 国家开发银行福建省分行 副行长倪百祥 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分行 行长任海龙 民生银行杭州分行 行长潘守庚 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行长闫振生 中国银行石家庄分行 副行长杜 炜 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 行长徐良 深圳发展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申松君 中行浙江省分行 行长邱发宗 中行四川省分行行长叶一新 中行澳门分行行长王德文 工行新加坡分行行长丁燕生 前中银香港及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副总裁吴念鲁 前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行长张 斌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业务部总经理吴庆平 中国工商银行山东莱芜分行 行长书记曹霖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   地方政府  侯 凯 上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章锐夫 湖南省政协 副主席高瑞科 湖北省人民政府 副省长王诗全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骆玉林 青海省副省长韩 英 广东省九届人大副主任庄惠春 浙江绍兴市人民政府 原副市长曾广宇 民建北京市委员会 副主委杨任远 原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邵明钧 广东省深圳市税务局 原局长周桂根 江苏省财政厅厅长苑广睿 天津市河北区区长冀国强 天津市静海县县委书记李双成 江苏省财政厅 副厅长邵桂芳 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大 原副主任李小平 江苏省地税局 局长张 凡 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黄玉德 陕西省西安市地方税务局 局长李生诚 新疆银监局 局长吴炳贵 广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副主任李培林 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朱小莉 湖北省水利厅纪委书记叶 青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王小烈 河南省审计厅 副厅长王连清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 局长缪学刚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环保厅厅长王希龙 江苏省徐州市市委 书记左绍伟 河北省财政厅 副厅长顾月涛 河北省秦皇岛市人大办公室副主任章永福 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王维国 甘肃省地税局 局长董树林 甘肃省煤炭工业局 局长崔正华 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赵 春 甘肃省发改委 主任吴仰东 甘肃省白银市政府 市长张智军 甘肃省财政厅 副厅级冯 毅 云南省审计厅厅长陈秋生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财政厅 厅长陆 浩 云南省统计局 局长陈辉明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绍华 成都市副市长赵世洪 河北廊坊市委书记刘新春 山西省太原市人大 主任李爱庆 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北京国资公司董事长王 罡 北京市财政局机关服务中心 办公室主任黄炳福 江苏省苏州市委 副秘书长赵文娟 江苏省苏州市政协 副主席任振荣 财政部驻宁夏监察专员办事处 专员吕勇 海南省农垦总局局长、党组副书记 贾国明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 副主任竺向东 青海省财政厅办公室 副主任杨之春 甘肃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李 津 宁夏地税局 副局长蒋金波 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巡视员省委书记办公室 副主任   企业系统  金建栋 国泰证券首任总裁邵 淳华 夏证券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中国航母的奠基人崔立中 中国水利水电对外公司总会计师谢 卫 全国政协委员、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江涛 江南证券有限公司 总裁张树忠 大通证券总裁徐 锷 原攀钢集团总会计师、副总经理陶 冬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香港)有限公司 副总裁黄 强 涌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总经理沈若雷 香港申联国际投资(香港)有限公司 董事长郑 浩 凤凰卫视中文台专题组 副总监魏崇智 香港中国广告有有限公司 董事长李小平 中国金币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志鸿 鸿基世业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袁振宇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詹平原 长江三峡集团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胡 峰 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董 锋 中信建投证券公司财务总监缪建民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戴凤举 中国再保险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总经理刘家德 中国人寿股份副总裁冯知杰 中国人寿财险副总裁王新利 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深圳分公司总经理王志泰 中国人保信托投资公司原副总经理叶 楠 招商局海达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总经理段方晓 瑞泰集团副总裁陈剖建 天安集团董事长刘 央 西京投资管理公司(香港)主席向可碧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原总经理张亦兴 中国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董事汪晓峰 金信信托董事长刘志忠 尤尼泰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徐 波 微软中国区财务总监魏 东 涌金集团创始人谭丽霞 海尔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陈基华 中国铝业执行董事、副总裁范肇平 南山集团副总经理  科研院所  于中一 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著名财政学专家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副局长张天成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吕世杰中国国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系统  王广谦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柯敬 中央财经大学前校长、中央财经大学校友总会会长邱 东 中央财经大学前党委书记 北师大国民核算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北师大国民核算研究院院长 高一斌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 党组书记姚 遂 中央财经大学原副校长陈 明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梁 勇 中央财经大学副书记史建平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郝书辰 山东财经大学 党委书记姚得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李光龙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院长郝如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杜英斌 山西财经大学前校长陈永达 原青海省工商银行副行长、现杭州工商干部管理学院 副院长刘姝威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CCTV感动中国人物易仁萍 南京审计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一斌 国家会计学院第三任院长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 怡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副主任梁红梅 西北师大经济教研室 主任赵国春 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院长  老一辈名师  陈岱孙,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崔敬伯,1932年回国,曾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川康直接税局局长,直接税团副团长和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建国后,历任财政部税务总局避副局长,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副校长,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崔书香,193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系硕士学位。1939年获哈佛大学瑞德克利夫学院经济学系硕士学位。1952年至今,先后任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部干部学校、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姜维壮,1962年起,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教授,财政部学位委员会、教材编审委员会和全国在职同财政干部培训指导委员会委员等。闻潜,著名经济学家,均势市场理论和消费启动理论创始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天民,著名会计学家。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校领导

 校长:杨灿明党委书记:张中华 学校名称及起讫年月姓 名职 务任 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0.5至今)  杨灿明校长2014.1——至今张中华  党委书记  2011.11——至今  吴汉东  校长  2000.5——2014.1  徐敦楷  党委书记  2000.5——2011.11  中南财经大学  (1985.9-2000.5)  徐敦楷  党委书记  1999.1——2000.5  吴俊培  校长  1999.1——2000.5  汪行远  校长  1994.10——1999.1  李渭清  党委书记  1986.6——1999.1  邓周立  党委书记  1985.10——1986.6  何盛明  校长  1985.10——1994.10  中南政法学院  (1984.12-2000.5)  郑承泉  党委书记  1997.9——2000.5  吴汉东  院长  1997.9——2000.5  郑承泉  院长  1993.6——1997.9  罗玉珍  院长  1988.4——1993.6  厚大源  党委书记  1986.11——1997.9  罗辉雄  主持党委工作的副书记  1984.8——1986.10  章若龙  院长  1984.8——1988.4  湖北财经学院  (1978.1-1985.10)  邓周立  党委书记  1978.1——1985.10  何盛明  院长  1984.5——1985.10  洪德铭  院长  1983.5——1984.5  湖北财经专科学校  (1971.12-1977.12)  邓周立  党委书记  1977.11——1978.1  张赤侠  党委书记  1972.7——1977.11  王平东  主持工作的革委会副主任  1972.2——1972.7  湖北大学  (1958.10-1970.11)  赵抱一  党委书记  1965.8——1967.8  林山  主持工作副校长  1964.7——1966.6  李光斗  党委书记  1961.6——1964.6  李光斗  主持工作副校长  1958.10——1964.6  朱邵天  党委书记  1958.10——1961.6  孟夫唐  校长  1958.10——1966.6  中南政法学院  (1953.8-1958.9)  李光斗  党委书记  1955.12——1958.8  李光斗  院长  1955.10——1958.10  林山  党总支书记  1953.4——1955.8  李伯刚  院长  1953.4——1955.10  中南财经学院  (1953.8-1958.9)  朱明远  党委书记  1955.2——1958.8  马哲民  院长  1954——1957  中原大学  (1948.6-1953.7)  潘梓年  校长  1952——1953  范文澜  校长  1949——195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校领导

6. 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会计学学科实力上,央财不如中财;
2、校园和学校硬件上,央财不如中财,但是因为中财学生比较多,在高峰期自习的位置还是有些紧张;
3、地理位置和学校知名度上,央财要好于中财,不过中财是比较低调的,正如楼上所说,在财经类高校的骂战中都很少提及中财,对央财还是骂声比较多,的确央财的名声和实力不太相称,近些年央财借助优势位置吸引高端人才发展势头还是挺猛的,但是在历史上在业界内,中财的名声要好于央财;
4、如果在南方就业的话建议选择中财,北方的话可以选择央财,央财因为地处北京报考热度还是很高的,中财虽然位置不算很好但是实力不错报考的人也不少,所以报考两个都是有一定难度的,11年中财会计复试总分线是383分~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实力如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1]  ,兼涵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七所AMBA、CFA协会认证院校[2-4]  ,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设。
学校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陈毅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共同组建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与薪火相传,学校秉持“博文明理·厚德济世”之校训,传承“希贤希圣·不舍昼夜”之精神,励精图治,严谨治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
2015年1月,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5年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再次入选2015年中国一流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荣膺“中国五星级大学”美誉。
学科建设:
截止2014年9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有51个本科专业,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 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经、法、管学科融通创新与社会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国家级重点学科: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民商法、经济史(重点培育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经济学、财政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房地产管理、投资学。
省部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国民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法律史、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企业管理、社会保障。
湖北省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哲学、公安学、新闻传播。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
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政治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硕士点:
税务硕士、金融硕士、保险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法律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专业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农林推广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审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实力如何?

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我去年也是这种情况,在这两所学校之间犹豫,最终我选择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其实这两所学校各有其优势,西财的金融是很好的,还有它的双语实验班非常有特色,但收分也很高。学费也蛮高8000一年。
    我们学校会计很出名,全国排名前几。金融也不错。法学也很强……
    既然是财经类学校,它们经济方面的专业都很好。你选择学校还要考虑城市。看自己是更喜欢成都还是更喜欢武汉。
    你现在要做的是努力复习,力争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到时选这两所中的任何一所都不错,真的!努力吧!

下面是两所学校的 介绍


西南财经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坐落在成都市杜甫草堂西侧。
  学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于1952-1953年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由西南地区17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部分系科合并组成,荟萃了西南地区的财经教育专家和教授,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陈豹隐、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等在校任教。学校校址所在地为原成华大学,其前身为上海光华大学(1925年成立),1938年内迁成都兴办的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故校址所在地得名“光华村”。1952年后学校由高教部和四川省主管,1980年,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学校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
  
  院系设置
  金融学院 保险学院 经济学院 会计学院 
  财税学院 统计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经济信息工程学院 经济数学系 法学院 电子商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文化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商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体育教学研究部 网络教育学院 MBA教育中心 
  学科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 金融学

【中文校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文简称】中南大,中南财大
  【英文名称】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UEL)
  【校训】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
  【校徽】
  校徽中间图案实体部分为一“人”字,虚体部分为一“文”字,表示学校人文社科类大学的性质。人形还表示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张开双臂以示开放办学,迈开双腿以示稳步发展。
  中间图案为一奋发向上的箭头,冲破内圈,表示“冲出中国,走向世界」,代表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人文社科类大学的奋斗目标。
  “1948”和“中国武汉”表示学校建校的时间和学校所在地点。
  上半圈为邓小平题写的学校校名。下半圈为校名英文,代表学校面向世界、建设国际知名人文社科类大学的奋斗目标。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
  晓南湖全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理学、工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四大财经院校之一,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学校占地3100余亩,建筑面积102万余平方米,是全国最早开通校园网络的百所高校之一,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92万余册,电子图书154万余册,会堂可与专业剧场媲美,单元式学生公寓接连耸立;学校运动场曾作为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主会场和主赛场,又曾作为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赛场;校园内绿树掩映、湖光潋滟,晓南湖景色优美。
  南湖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南路1号 邮编:430073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1953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中,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荟萃中南地区六省多所高等学校的财经、政法系科,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文革”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1971年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是当时全国仅剩的“一所半”财经类院校中的“半所”。1978年1月,湖北省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并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由财政部及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政部为主。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归司法部领导。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2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方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并于2000年5月26日组建成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学校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哲学院 哲学系 政治学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历史学系 思想政治教育系
  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 国际经济学系
  财政税务学院 财政系 税务系 
  新华金融保险学院 金融学系 保险系 投资系 金融工程系
  法学院(法硕中心) 理论法学系 宪法与行政法学系 刑法学系 诉讼法学系 民商法学系 经济法学系 国际法学系 国际经济法学系 
  公安学院 侦查学系 治安学系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系 应用英语系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 艺术系
  工商管理学院 贸易与营销管理系 工商管理系 管理科学系 旅游管理系
  会计学院(会硕中心)会计学系 财务管理系 
  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 行政管理系
  信息学院 统计系 经济信息与管理系 数学与数量经济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安全科学与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学院 
  MBA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编辑本段]学术实力
  学校现有正式教职工2484人,其中师资总数1437人,教师中教授208人,副教授505人,博士生导师87人;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民商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经济思想史),部、省级重点学科3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学校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本科专业44个、硕士点65个、博士点3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法律专业硕士(JM)、会计专业硕士(MPAcc)、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600余人,硕士生3780余人,博士生660人,成人教育学生7300余人,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260余人。
  晓南湖荷塘学校拥有一批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在国际国内财经学界、法学界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的资深学者,29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4名教师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7名教师获“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七五”时期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6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科研项目146项,教育部、财政部和司法部等科研课题229项。1979年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3万余项,其中专著1600余部,教材1900余部,论文24600余篇,在国外发表成果700余项。
  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欧洲、亚洲、美洲、澳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各层次学生累计30万余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原国际大专辩论赛)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队获得了总冠军。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