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铁建设资金主要从哪来?

2024-05-10 03:35

1. 中国的高铁建设资金主要从哪来?

到2017年底,中国高铁里程达到2.5万公里,占据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中国的高铁技术,包括铁道建设技术、动车技术已经全面领先全球。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铁强国。中国作为高铁后发国家,在高铁技术方面已经远远把日本、法国、德国、美国甩断了身后。

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是中国的京广高铁,运营后最快获得盈利的是中国的京沪高铁。要知道,中国首条高铁——京广高铁武广段2009年才建成通车,用了不到十年,中国就成为全球第一大高铁国家。这背后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中国修筑高铁的资金又从哪里来呢?

在最初阶段,由于中国高铁修筑的规模并不大,政府的财政资金成为修筑高铁的重要来源。这部分资金包括中央预算内资金、铁路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债券,以及专项建设资金,当然还包括地方政府的融资和财政出资。这部分资金统称为财政性资金。
后来由于我国加快了高铁建设的规模。今年通车的里程高达五六千公里。因此,这样大的规模,财政性的资金是远远不够支持的。因此发行铁路建设债券和银行贷款就成为了主要资金来源。

中国铁道部改组成中国铁路总公司,由政府部门变成了企业,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发行债券和向银行融资。近三年来,中铁总的负债的总量呈一直上涨的趋势。

2016年负债增加4196亿元,2016年增加6200亿元,2017年增加2725亿元,光这三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负债就增加了1.3万亿元。这1.3万亿,大部分投向了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网络建设。这几年来,中国每年新增的高铁通车里程都在2000公里以上。到2020年,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将超过3万公里。

中国的高铁建设资金主要从哪来?

2. 高铁建设是由谁投资的

法律分析:主要是各地高铁投资公司。铁路选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线路走向与设站都有科学的分析和选择,都有高铁设计自身的逻辑。设计院提出的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最好的方案一定是各方都能接受、取得最大共识的方案,一定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现有资源配置来看,高铁走向与设站决策,不尊重民意不行,但完全按照民意来,也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态度。
法律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第三条 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铁路监督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和铁路监督管理机构统称铁路监管部门。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铁路安全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 铁路沿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保障铁路安全的教育,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防范和制止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协调和处理保障铁路安全的有关事项,做好保障铁路安全的有关工作。

3. 高铁站建在哪谁说了算?

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再次修编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年),之前“四纵四横”的铁路规划变更为“八纵八横”:“在‘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基础上,增加客流支撑、标准适宜、发展需要的高速铁路,部分利用时速200公里铁路,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省会城市高速铁路通达、区际之间高效便捷相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国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2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高速铁路要覆盖80%以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

高铁网日益密集,高铁路线怎么设计、在哪儿设站,设站所依据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成为焦点。
在中国铁建官方微信上有一篇文章,文章称,铁路选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线路走向与设站都有科学的分析和选择,都有高铁设计自身的逻辑。设计院提出的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最好的方案一定是各方都能接受、取得最大共识的方案,一定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现有资源配置来看,高铁走向与设站决策,不尊重民意不行,但完全按照民意来,也是不现实的,也不是科学的态度。
文章表示,为减少投资成本,国家在做高铁线路规划时会尽量选择走直线,一些需要绕弯才能到达的城市很难被纳入规划。考虑到成本回收问题,高铁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时也会考虑客流量,优先过境客流量大的地方。

要改变“争夺高铁”的情况,要从体制入手,谁承担建设、负债谁来清偿、亏损责任如何划分,应该在中央、地方以及其他社会主体之间有更为明确的界定。不仅要建,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是市场化改革的要求。

高铁站建在哪谁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