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2010年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

2024-05-03 23:32

1. 华南农业大学2010年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

华南农业大学院校代码是10564。
专业代码如图所示:


华南农业大学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占地825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约137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环境,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历史沿革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2010年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

2. 华南农业大学2010年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

华南农业大学院校代码是10564。
专业代码如图所示:


华南农业大学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占地825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约137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环境,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历史沿革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南农业大学

3. 华南农业大学的邮政编码是什么?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华南农业大学,邮编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校园坐落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270余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07余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63余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5万平方米。

扩展资料:

中文名:华南农业大学
所属地区:中国 广东 广州
外文名称: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主要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兽医学院、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
简称:华农,华农大,SCAU
国家重点学科:5 个
校训:修德、博学、求实、创新
硕士点:103 个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
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
学校有教职工3400余人,教授、副教授1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引进院士团队1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特支计划(万人计划)12人等。
有国家级精品(含双语)课程1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等。
参考资料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校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的邮政编码是什么?

4. 华中农业大学代码是多少?

华中农业大学代码是10504,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华农”,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
学校办学源头溯源于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历经传承演变,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全部系科以及原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7500亩。

历史沿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扩建为湖北省高等农务学堂,学校迁至武昌城北宝积庵,开始高等阶段办学。
民国元年(1912年),学校以湖北省立甲种农业学校之名重建。
民国19年(1930年),湖北省筹设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并于民国20年(1931年)在宝积庵原址正式成立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开办本科教育。
民国22年(1933年),国立武汉大学设立农学院筹备处,并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秋在徐家棚棉场举办一期“农业简易班”。
民国29年(1940年)11月,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改建为湖北省立农学院,先设立农艺系,学制4年。
1952年,以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学院的整体和原中山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校址设在湖北省农学院原址宝积庵。当年招收本科生,次年招收首批研究生。
1985年,华中农学院正式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院系专业
截止2022年3月,学校下设17个学院(部),设有6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止2022年3月,学校现有教职工3013人,其中教师1688人,教授527人,博士后32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5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76个。国家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
质量工程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获批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26项、省级专业建设项目37项;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校级优质课程179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教育部农业部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省级高校实习实训基地4个;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湖北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特色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农学、园艺、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
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园艺、水产养殖学、农学、动物科学、园林、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环境科学、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学、风景园林、市场营销
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应用化学、市场营销、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土地资源管理、风景园林
学科建设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4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其中自主设置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14个,有98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重点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科研平台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4个,国家级研发中心7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部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6个,部省级研发中心2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5个,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个,校企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35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62个。

研究成果
2015年,学校共获批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192项,另有13项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获批项目数205项。2017年,学校5项成果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5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项。
2011-2016年,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647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83项;获得科技经费40.3亿元;发表SCI收录论文5520篇,EI收录论文1943篇;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一批有关水稻、玉米、柑橘、番茄种质研究的高水平论文;获省部级(含武汉市)以上科技成果奖202项(含参与),其中国家级15项;获授权专利1270项;76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56件,获批新兽药证书11个;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底,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达191.4万余册,纸质期刊2000余种,数据库数量106个,电子图书110万册。文献资源涵盖农、生、理、工、文、法、经、管等学科,形成以农业与生命科学文献为特色,传统资源与电子资源互为补充,多学科文献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优秀级图书馆”、CALIS中文联合编目B级成员馆、湖北省“图书馆自动化测评”优秀图书馆。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七校联合办学”,与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港澳台地区等11所高校开展本科生交换培养,学校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高校,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先后与美国普渡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克罗地亚萨格热布大学,埃及本哈大学等签署或者续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暑期课程班协议和学生交换协议,累计派出本科交流生209名,接收49名。2017年,学校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续签中外合作办学协议。

5.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代码是多少?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代码是1262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实施本科层次教育的独立学院。学校办学定位:致力于建设成为一所立足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以财经、管理为重点,现代应用艺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应用技术大学;形成了“四个特色”:面向市场的办学特色,技术与学术并重的教学特色,讲求实际的育人特色,国际化的发展特色。
                                    
学校坚持“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发展战略,努力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现代思维、国际视野、健全人格的精英学子。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实施本科层次教育的独立学院。
截至2020年9月,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设有6个二级学院(传媒学院、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课教学部、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特色专业:艺术设计,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汉语言文学,服装设计与工程 
                                    
师资力量
“梧桐引凤,海纳百川”,通过引进、培养等多措施,学院已形成一支数量较充足、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46人,其中专任教师436人;副高及以上教师比例为20.9%,硕士及以上教师比例为52.5%,中青年教师比例为90%,符合主讲教师岗位资格的教师比例达到75% 。同时,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外籍教师和省内高校或企业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学和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作为兼职教师。
学院只招收纳入国家统一计划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型高等学校。学院根据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院的办学条件,共设置了设计与传播系、文学系、财政会计系、外国语系、经济管理系以及信息工程系5个系,开设14个本科专业(27个专业方向),涵盖文、理、工、经、管、艺术六大学科门类。其中有13个本科专业学生在2010年毕业。已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9361人(本科生8993人,专科生368人)。
学院以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现代思维、国际视野、健全人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各学系结合专业特点不断创新性地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规模
学院教学设备比较完善,已建有完善的教学大楼、行政大楼、学生公寓、教工宿舍等校舍;现有高标准的专业实验室20间、语音室13间,大型多媒体教室21间;设有学术报告厅、电子阅览室、 计算机中心等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建有先进的校园宽带网络、广播电台、英语教学专用无线广播台等;图书馆现有藏书30余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还建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篮球场、足球场和羽毛球场;学院后勤设施比较完善,学生公寓每间4-6人,每室配有电话、电脑上网专线接口;学生饭堂已通过省教育厅的达标评估验收,校内购物及日常消费简捷方便。
学院同时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教学、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制度,为莘莘学子在校安心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环境。
办学特色
①外向型:开设英、日等语种;外教授课,小班教学,强化听说;实行“外语+专业+技能”和“专业+外语+技能”的培养模式。
②应用型:面向西伯利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③复合型:在严格实施专业培训之外,向学生提供多项目辅修课程、职业资格培训、职业证书培训,促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学院倡导"开放性、应用性、创新性和复合性"的教学思维;强化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突出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行和完善学分制管理,构建科学灵活的学习制度;外语实行小班教学,强化听说;开办教授论坛、创业论坛、学术讲座;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积极营造学风严谨、校纪严明、学术思想活跃的校园文化。
学校代码查询方法:一、《报考指南》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的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二、《招生计划》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三、官网查询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陆到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网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代码是多少?

6. 湖南农业大学代码是多少?

湖南农业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0537。
                                    
湖南农业大学简称“湖南农大” ,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单位、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湖南省“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
                                    
湖南农业大学办学起始于1903年10月8日创办的私立修业学堂,历经湖南省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湖南农学院等阶段。1951年3月,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为湖南农学院;同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4年3月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235公顷(约3525亩),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除土地外的固定资产总额达1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3亿元;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有专任教师1555人,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1522人(其中独立学院5757人),在校研究生5847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科涵盖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艺10大门类,有本科专业80个,专科专业2个(工商行政管理、会计)。
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植物保护、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动物科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动物科学、行政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动物科学、行政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英语、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植物保护、茶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会计学、农林经济管理
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园艺园林实践教学中心 、食品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环境与资源实践教学中心 、生物安全实践教学中心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农学、茶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动物药学、水产养殖学等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个,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3个,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7个,省“十二五”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十二五”重点学科15个。
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
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
湖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学科:作物学、园艺学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生物学、生态学、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草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
师资力量:
                                    
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在职在岗专任教师1450人;专任教师中,有留学经历的达到21.87%,拥有正高职称人员301人(其中二级教授62人),副高职称人员45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6人,美国科学院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8人,“芙蓉学者”讲座教授2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一、二、三层次人选41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
科研平台: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组建了各级各类平台105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5个,厅局级科研平台16个,校级科研平台38个。  其中,学校牵头组建的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学校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5个,建成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农业部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团队3个,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
科研成果: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有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技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700余项,到位科技经费达10.01亿元,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00余项;审定新品种300余个;获授权专利1400余项。

7. 南华大学代码是多少?

南华大学代码是10555,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南华大学位于湖南省衡阳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国家卫健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核应急宣传和培训基地、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

学校历史
南华大学中南工学院
1958年,原第二机械工业部经与原冶金部协商,并报国务院批准,决定将中南矿冶学院矿冶工程系迁至衡阳市,以此为基础组建衡阳矿冶工程学院,隶属于二机部。起初,二机部将学院名称定为“衡阳工学院”。
1959年3月底,学院筹备处关于学院名称问题向二机部反映:座落在衡阳市青草桥黄家湾处,已有一所学校称“衡阳工学院”,为避免造成混乱,请二机部更改学院名称。6月20日,学校正式命名为“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学院最早希望在长沙选址,但由于二机部系统及承担学院基建任务的中南矿业公司所属的很多厂矿设在衡阳附近,为便于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后来决定在衡阳定点,并最终敲定在衡阳市西郊卧虎山旁建院。10月15日,举行开学典礼,16日正式开课。
1969年底,因“文革”,二机部决定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停办,同时核工业第四勘察设计院迁入学院内。
1979年11月,二机部党组决定恢复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并上报国务院审批。到1984年9月新生入校,完成复建。
1980年1月,成立衡阳矿冶工程学院筹备处。5月30日,学院筹备处向二机部建议将学院名称由“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改为“中南工学院”或“中南理工学院”。
1993年6月23日,原国家教委批准衡阳工学院更名为中南工学院,张爱萍为学院题写了新的院名。
2000年3月27日,教育部下文同意原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南华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本部有教职工2316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人;直属型附属医院临床教师3000人。共有教授、主任医师等正高职称人员1000人,副高职称人员1200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00余名,有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专家等260余名。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设置教学学院27个,开办以工学、医学为主,并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的本科专业68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5个、湖南省重点学科9个、湖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卓越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
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临床医学、工商管理、预防医学、矿物资源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国防重点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国防紧缺专业: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国家管理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商管理、过控装备与控制工程、矿物资源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核工程与核技术
湖南省重点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临床医学、给水排水工程、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商管理、护理学、矿物资源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预防医学
湖南省特色专业:会计学、生物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检验、护理学、卫生检验、核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药学
国防支撑学科:分子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国防特色学科:核安全与核应急技术、核燃料循环、铀矿冶生物技术等
湖南省重点学科:核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内科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药学、基础医学
湖南省优势特色学科:核科学与技术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22个、湖南省院士工作站3个、其他各类省级科研平台/基地21个、行业重点实验室13个。
截至2018年9月,学校先后承担“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部重大专项、国防基础研究计划、核能开发专项等科研项目20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0多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成立了由省部政府机构、核工业四大央企(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大型科研院所、大型三甲医院、大型企事业单位等组成的董事会,与国际组织和中国国内外近10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

南华大学代码是多少?

8. 中国农业大学代码是多少?

中国农业大学代码是10019,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中国农业大学简称中国农大,坐落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中国―加州大学系统"10+10"合作科研联盟成员高校。

学校历史
北京农业大学
一、北京大学农学院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2月6日,京师大学堂设立农科学部。
民国元年(1912年)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农科大学为学校分科大学之一。
民国三年(1914年)3月,农科大学改为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归教育部管辖。
民国十二年(1923年)3月,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学校更名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农科。
民国十七年(1928年)11月,北京农业大学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北平大学农学院改为西安林大农学院;同年12月,北平伪临时政府合并北京大学、北平大学成立“国立北京大学”,设有农学院。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西安联大改为西北联合大学,临大农学院改为西北联大农学院。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20日,农学院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建立国立西北农学院。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教育部特设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将原日伪“北大”农学院编为第四分班。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7月,临大补习班结束,第四分班并入北大农学院。
1949年7月,辅仁大学农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农学院。
二、清华大学农学院
民国十年(1921年),清华学校开设农业课程并成立农科。
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清华学校更名清华大学,农业课程停开。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秋,建立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春,清华大学农学院在长沙筹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增设植物生理组。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农业研究所改为清华大学农学院;同年9月30日,农学院迁入原土木工程专科学校。
三、华北大学农学院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延安自然科学研究所成立;同年12月,研究所改为延安自然科学院,并具有高等学校性质。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自然科学院设物理、化学、地矿、生物四系;同年9月1日,正式上课。
民国三十年(1941年),自然科学院直属中央文委领导。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自然科学院等合并为延安大学,归边区政府领导,为独立学院。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6月,生物系改为农业系。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延安大学农业系并入北方大学,成立北方大学农学院。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原北方大学农学院改为华北大学农学院。
合并发展
1949年9月,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
1950年4月8日,学校正式命名为北京农业大学。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一、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
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在冀衡农场举办拖拉机训练班。
1950年4月1日,在训练班的基础上创立中央农业部双桥机耕学校。
二、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
1949年12月,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成立。
三、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
1949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成立,设农业机械系。
1951年秋,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开始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联合办学。
四、平原农学院
1951年7月,平原农学院成立,设农学、畜牧兽医、森林三个系和棉花专科班
合并发展
1952年10月15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成立。
1953年1月,平原农学院部分干部、教师和学生共约100人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7月,学校改名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同年,学校农学系农学专业并入东北农学院。
1959年秋,农业部拖拉机站干部学院并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1970年,学校搬迁至四川省重庆市,其间,校名先后改为四川农机学院、重庆农机学院、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
1979年,学校搬回原址,恢复校名,归属农业机械部。
1982年4月,学校改属农牧渔业部。
1985年10月,学校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合并发展
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中国农业大学。
1998年,学校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高校。
2004年,学校被列入国家“985工程”高校。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2月14日,学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682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966人。专任研究生导师165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96人、硕士生导师56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3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0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个。聘请了包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Watson和中国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一批中国国内外学者担任名誉教授。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校设有学院18个,开办本科专业76个,2022年2月,学校新增酿酒工程专业、城乡规划专业、金融学专业、法学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会计学专业、生物育种科学专业;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北京市精品课程25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农业水利工程、资源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动物医学、土地资源管理、金融学、社会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种子科学与工程、农村区域发展
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动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农村区域发展、农林经济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环境科学类、化学、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地理信息科学、生物技术、机械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会计学等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植物保护、动物医学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10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果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农业经济管理
北京市重点学科(交叉学科):农村发展管理
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动物学、生态学、水文学与水资源、蔬菜学、土地资源管理

学术科研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99个、省部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7个。
“十二五”期间,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8977篇,比“十一五”期间增长46%,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1项、省部级奖励173项,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1%;授权专利1900项,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40%;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2017年至2021年,学校教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0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9项,其中主报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33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9月,学校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美洲各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大学、研究单位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康奈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巴西圣保罗大学成立了“世界顶尖涉农大学联盟(A5)”,并在联盟机制下建立了近20个教育和科研合作项目,其中与康奈尔大学合作举办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建设中荷奶业中心。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先后成立了“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组织中国国内40所、中国国外35所农林院校联合成立了“一带一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依托联盟建设了11个“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中心;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绿色革命联盟等组织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政策对话、智库研究和国际发展项目等合作;与包括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雷丁大学、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东京农业工程大学、悉尼大学、坦桑尼亚苏库因大学等院校开展本科、硕士、博士联合培养、合作办学、学术竞赛、夏令营等各类国家公派和校际交流项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