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借/贷差摊销时,摊销额( )

2024-05-18 09:08

1. 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借/贷差摊销时,摊销额( )

(1)利息调整贷差摊销时,贷差意味着折价购买,票面利率小于实际利率,贷差摊销额应该为投资收益减去实收利息,而投资收益等于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摊余成本由于利息调整贷差的摊销而不断增加,那么投资收益也在不断增加,实收利息不变,所以总的贷差摊销额也在增加。利息调整借差的分析和这个相似。(2)实际利率法主要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实际利率就是折现率,入账的其实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债务人等,关注的都是实际得到的投资收益是多少,实际付出的费用是多少,所以要有一个折现率的概念来确定每期的实际收益或者实际费用支出。(3)一般情况下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时候,由于票面(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总是会存在差异,那么购入时候的价格和面值总是会有出入,所以就会存在利息调整额,这部分差额填补了购买双方心理的不平衡并在以后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这就是利息调整的摊销。拓展资料: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则该国货币的信用度更好,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债券,股票,地产,古董,外汇。其中,债券市场是对这些利率和实际利率最敏感的市场。可以说,美元的汇率是基本上跟着实际利率趋势来走的。 中文名 实际利率 外文名 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指 真实利率 基本上跟着 实际利率趋势来走的 作用 比较重要的工具之一 快速 导航 作用关系计算主要方法重要意义 定义 实际利率的含义是什么,这种利率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它在市场经济中的平衡水平?经济学家欧文·费希尔对实际利率下的定义是,它只是对货物比对未来同样的货物多支付的百分率溢价。费希尔的概念的要点是 (1) 肯定而得到保证的支付; (2) 肯定而得到保证的偿还; (3) 肯定的日期。 如果采用这个概念,也可以把实际利率看作是按被放弃的未来消费计算的现时消费的有关费用。 作用 利率政策是宏观经济管理中比较重要的工具之一。

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借/贷差摊销时,摊销额( )

2. 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其折价,并编制持有到期投资的有关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95 37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 623

摊销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14 000
借:利息调整      1 260.32
      贷:投资收益           15 260.32

3.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价摊销额为什么是用面值计算的利息减去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

因为溢价发行,“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在借方。

以后每期摊销时,利息调整一定是在贷方。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是面值计算的,
投资收益是实际利率法计算的。
所以,应该用面值计算的减去实际利率法计算的。

另外,关于你的理解
溢价发行的账面价值>票面面值,没错。
但是你没考虑利率的问题,溢价发行的实际利率<票面利率。
综合起来,溢价发行的情况下,账面价值×实际利率<票面面值×实际利率。

现在你明白了吧。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价摊销额为什么是用面值计算的利息减去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

4.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为什么要分期摊销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但是我现在想清楚了,我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希望能帮助正在学习且对此处不明白的人。(数据来源是结合一个例题,重在思路理解,勿要深究计算过程)
 
  情况一、实际利率>票面利率  折价购买
  支付价款1000元购买:债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率4.72%,实际利率10%,5年期,按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假定其他因素不考虑。
  问题1:如何理解少花的250元
  答:因为票面利率4.72%<实际利率10%,也就是说,你把钱用来买债券将来得到的利息还不敢把钱存入银行得到的利息多,所以,你少花的250元,实际就是现在给你的补偿。  
  问题2:如何理解少花的250元摊销问题
  答:你买的债券面值1250得5年以后拿到手吧,所以你少花的250块钱,并不是你现在一次性的收益,你得分摊到5年,至于每年摊多少,就是具体计算问题了。
 
  情况二、实际利率<票面利率  溢价购买
  简单的说,你花1250元,购买了面值1000元的债券,你为什么多花250元呢,因为票面利率高哇,你以后得到的利息高于你把钱存在银行,所以你才买债券作为投资。那你现在多花的250元,你得分摊到5年里,每年应该为此多花的250元承担多少。
 
那利息调整和多花少花的钱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多花少花的钱记在利息调整的科目里,关于计算不详述了。

5.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分期付息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各自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

分期付息的债券现金流包括多次现金流入,即每年付息现金流和最后一次还本付息现金流,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其收益是分期实现的,所以要把溢价或折价的部分按实际利率分摊到各期,而一次还本付息只有一次现金流,直接按实际利率计算每期收益就可以了。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
这里可以将期初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扩展资料:
如何界定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都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一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不能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图”。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
持有至到期投资提前处置的情况
企业将某项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后,可能会发生到期前将该金融资产予以处置或重分类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表明企业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意图。
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予以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
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内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时,则企业在处置或者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且在本会计年度及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但是,下列情况除外:
1.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2.根据合同约定的定期偿付或提前还款方式收回该所有初始本金后,将剩余部分予以出售或重分类。
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所引起。此种情况主要包括:
(1)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2)因相关税收法规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税前可抵扣政策,或显著减少了税前可抵扣金额,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3)因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重大处置,为保持现行利率风险头寸或维持现行信用风险政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4)因法律、行政法规对允许投资的范围或特定投资品种的投资限额做出重大调整,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5)因监管部门要求大幅度提高资产流动性,或大幅度提高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的风险权重,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投资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分期付息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各自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

6.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为什么要分期摊销?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但是我现在想清楚了,我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希望能帮助正在学习且对此处不明白的人。(数据来源是结合一个例题,重在思路理解,勿要深究计算过程)
  情况一、实际利率>票面利率
折价购买
  支付价款1000元购买:债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率4.72%,实际利率10%,5年期,按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假定其他因素不考虑。
  问题1:如何理解少花的250元
  答:因为票面利率4.72%<实际利率10%,也就是说,你把钱用来买债券将来得到的利息还不敢把钱存入银行得到的利息多,所以,你少花的250元,实际就是现在给你的补偿。  
  问题2:如何理解少花的250元摊销问题
  答:你买的债券面值1250得5年以后拿到手吧,所以你少花的250块钱,并不是你现在一次性的收益,你得分摊到5年,至于每年摊多少,就是具体计算问题了。
  情况二、实际利率<票面利率
溢价购买
  简单的说,你花1250元,购买了面值1000元的债券,你为什么多花250元呢,因为票面利率高哇,你以后得到的利息高于你把钱存在银行,所以你才买债券作为投资。那你现在多花的250元,你得分摊到5年里,每年应该为此多花的250元承担多少。
那利息调整和多花少花的钱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多花少花的钱记在利息调整的科目里,关于计算不详述了。

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分期付息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各自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

分期付息的债券现金流包括多次现金流入,即每年付息现金流和最后一次还本付息现金流,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其收益是分期实现的,所以要把溢价或折价的部分按实际利率分摊到各期,而一次还本付息只有一次现金流,直接按实际利率计算每期收益就可以了。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
这里可以将期初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扩展资料:
如何界定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都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一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不能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图”。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
持有至到期投资提前处置的情况
企业将某项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后,可能会发生到期前将该金融资产予以处置或重分类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表明企业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意图。
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予以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
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内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时,则企业在处置或者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且在本会计年度及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但是,下列情况除外:
1.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2.根据合同约定的定期偿付或提前还款方式收回该所有初始本金后,将剩余部分予以出售或重分类。
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所引起。此种情况主要包括:
(1)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2)因相关税收法规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税前可抵扣政策,或显著减少了税前可抵扣金额,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3)因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重大处置,为保持现行利率风险头寸或维持现行信用风险政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4)因法律、行政法规对允许投资的范围或特定投资品种的投资限额做出重大调整,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5)因监管部门要求大幅度提高资产流动性,或大幅度提高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的风险权重,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投资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分期付息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各自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

8. 分期付息债券投资的关于利息调整借差额摊销额关于账面价值的影响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分期付息债券投资的关于利息调整借差额摊销额关于账面价值的影响是利息调整贷差摊销时,贷差意味着折价购买,票面利率小于实际利率,贷差摊销额应该为投资收益减去实收利息,而投资收益等于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摊余成本由于利息调整贷差的摊销而不断增加,那么投资收益也在不断增加,实收利息不变,所以总的贷差摊销额也在增加。利息调整借差的分析和这个相似。【摘要】
分期付息债券投资的关于利息调整借差额摊销额关于账面价值的影响【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分期付息债券投资的关于利息调整借差额摊销额关于账面价值的影响是利息调整贷差摊销时,贷差意味着折价购买,票面利率小于实际利率,贷差摊销额应该为投资收益减去实收利息,而投资收益等于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摊余成本由于利息调整贷差的摊销而不断增加,那么投资收益也在不断增加,实收利息不变,所以总的贷差摊销额也在增加。利息调整借差的分析和这个相似。【回答】
分期付息的债券投资关于利息调整借差摊销额对帐面价值(摊余成本)的影响(从增加还是减少帐面价值考虑)【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分期付息债券投资的关于利息调整借差额摊销额关于账面价值的影响是利息调整贷差摊销时,贷差意味着折价购买,票面利率小于实际利率,贷差摊销额应该为投资收益减去实收利息,而投资收益等于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摊余成本由于利息调整贷差的摊销而不断增加,那么投资收益也在不断增加,实收利息不变,所以总的贷差摊销额也在增加。【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