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琨的介绍

2024-05-13 10:32

1. 周炳琨的介绍

周炳琨,光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半导体激光(LD)泵浦钇铝石榴石(YAG)固体激光器和窄线宽稳频YAG固体激光器,从而开辟了固体激光器的新领域,为发展我国光电子技术和科技研发组织工作作出了贡献。

周炳琨的介绍

2. 周炳琨的人生历程

周炳琨,中国激光研究第一人。1960年留学苏联时,即涉足激光研究领域。1956年,刚念完三年级的周炳琨就提前毕业,当上了助教,得到了有计划的培养。清华大学送周炳琨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简称“成电”,后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跟随苏联专家列别捷夫教授进修微波电子学,担任翻译和助手。在成电优秀青年教师刘盛纲(后长期担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并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帮助下,周炳琨从列别捷夫那里学到很多真本领。1958年,周炳琨回校后,以一个22岁的小助教就开始讲授“微波技术”的大课,并负责实验室的建设。1960年,清华无线电系系主任李传信推荐周炳琨去苏联进修。1960年1月,周炳琨来到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专研微波技术。半年之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飞机公司的科学家梅曼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这标志着“激光技术”形成。它与原子能、半导体、电子计算机一起,被誉为当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周炳琨感到压力,他想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如不及时跟上最新科技的步伐,转眼之间就要落后若干年。他想转变自己的研究方向,投身于激光的研究。但这也是比较冒险的一个决定,因为这意味着以前所学的东西得弃置一旁。他参加了苏联第一批红宝石激光器的研制工作。于是周炳琨成为中国学习和研究激光的第一人。两年后,他回到清华大学,该校无线电系立即组建了以他为首的激光研究小组,开始研究固体激光器这一崭新的技术。当他们的工作刚开始起步时,“四清”、“文革”等政治运动接踵而来。周炳琨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带着他的科研分队,几下江南。当别人搞开武斗、搞无政府主义时,他们奔赴常州、无锡的工厂,与工人师博、工程技术人员协作攻关,先后为我国国防现代化、激光技术产业化做出了重大贡献。1983年,他再次受学校派遣,远涉重洋,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他一方面摸清了国外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状况,同时,又对某些外国人轻视中国学者感到愤慨,决心“为中华民族争口气”。周炳琨虽然年近半百,却老当益壮,带着清华应用物理系两个20多岁的研究生努力奋战,在短短的一年半里,竟拿出“泵溥钇铝柘榴石激光器”成为当时世界上效率最高、线宽最窄、频率最稳的激光器。

3. 周炳琨的著作及论文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所获荣誉1960年激光器在美国发明时,他在苏联参加了第一批红宝石激光器的研制工作。回国组建激光研究小组,研制成功激光测踞仪,机载测高仪,氦镉激光器等,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80年主编《激光原理》,获国家优秀教材奖和电子部优秀教材特等奖。1984年在美国完成“半导体激光泵浦YAG因体激光器”等研制工作。回国后领导研究集体开展了“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自倍频绿光激光器”,“单晶光纤生长器”,“光纤环行腔及其应用”,“光纤放大器与激光器”,“光纤高温传感器”,“光弧子传输”,“波分复用光纤通信技术”等研究,获国家级和部委奖6项,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9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5人。

周炳琨的著作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