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传统文化《周易》(17)】——阴阳五行

2024-05-07 20:55

1.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17)】——阴阳五行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17)】——阴阳五行
  
 
                                          
 一、概述
  
  
 阴阳五行,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上古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学说认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孳生着、发展着和变化着的。
  
  
 五行是一种文化。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是由于这五种最基本物质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而构成了物质世界。这个行,不是走路的意思。是代表运动。用当下的解释有动能的意思。
  
  
 金,不是黄金,是坚固和凝固的意思;木,代表生的功能和根源;水,代表流动,具有循环和周流的意思;火,代表热能;土,代表地球本身,所以土在五行的方位上居中。
  
  
 五行是说这五种物质是相互变化的,相互影响的。这种变化和影响就是生和克。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的结晶,它不但没随岁月的流逝和科学的突飞猛进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它不曾被人们完全理解的深奥哲理,随着认识的升华越来越彰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它是现代思维哲学的大成。
  
  
 阴阳五行,可分为“阴阳”与“五行”,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
  
  
 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
  
  
 阴阳学说产生于夏朝,它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和基础。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观点,与阴阳学说相一致。阴阳学说原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应用。
  
  
 阴阳属于阴阳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是指无论阴的内部或阳的内部包括阴阳之间都具备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那种生克利害的基本关系。换句话来说,即阴阳的内容是通过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来的,五行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如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在地球这个视角其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就是天和地,天地的空间就是通过东南中西北显示出来的。
  
                                          
 二、内涵
  
  
 (一)阴阳
  
  
 阴阳学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方位则是东、西、南、北四方,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
  
  
 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是宇宙的对立统一,也是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即《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择吉术中的重要理论。关于阴阳观念的产生,有人认为最早是在夏朝就已形成,因为《易经》八卦中阴爻和阳爻出现再夏朝的占书《连山》中。
  
  
 阴阳可以互相转化,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就是说,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个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阴,阳就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能存在。正如没有乾,就没有坤,没有天,也就没有地一样。阴阳互相依存,互相为用。
  
  
 阴阳依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动态过程伴随事物终身,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要把阴阳概念解释清楚我们必将要懂得认识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把感性认识层面、理性认识层面、理性具体认识层面-------这些不同逻辑范畴的概念混淆在一起,如一时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一时又热为阳、寒为阴,气为阳,血为阴,从表面上看仿佛都是对的,实质上在自己的意识中依然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这也是传统上把阴阳五行理论引向朴素认识论误区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阴阳五行学说中的阴阳概念属于理性认识范畴的概念,是阴阳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在这个确定的认识层面简单地说,阴阳就是一种定性的矛盾分类方法。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等就属于对阴阳的具体定性表达(即理性具体认识范畴的哪方为阳,哪方为阴的具体表达,且在具体运用中双方的属性不能任意的颠倒或混淆。否则就将带来认识的失误)。所以,理性认识范畴的阴阳概念与矛盾概念一样,自身没有具体的含义,只有利用它分析和认识具体事物时,它的意义才有可能随着我们对事物在实践中的认识而彰显出来-----这个过程也就是理论又回到实践的过程。
  
  
 在哲学和逻辑中与阴阳概念联系比较密切,并且最为接近的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或"矛盾"。
  
  
 对立统一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矛盾关系是在同一个属概念下两个种概念之间的一种不相容关系。这两个种概念就是阴和阳。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阴阳"的上位属概念,阴阳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下位种概念。
  
  
 阴阳是互不相容又紧密联系的两个对立面的一对性态或属性。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补充,�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外延的和或并。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中两个不同性态属性的一对哲学或逻辑范畴的概括,就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即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反相承的一对并列的种概念.
  
  
 阴阳是属性,是性态,是事物特性相对或相反性态的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对事物或同一事物两个方面,两种性态的表现。
  
  
 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在阴阳五行学说中采用的逻辑物化思维艺术,不仅在人类的认识史上空前绝后,具有无可复加接近绝对真理的水准,而且所借用的物化也相当贴切,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之所以如此,对数千年来人们为什么一直只是在她的物化之物上做文章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五行
  
  
 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纳入这五大类的范畴。
  
  
 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相生相克关系就简称为五行。五行的基本含义是指无论是事物内部或不同事物之间,都可归纳成一种“对我有害、对我有利及其我对其有利、我对其有害”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基本模式。把这个模式中的我抽提出来,并用土的物象来表达,那么对土有害的物象就是木,对土有利的物象就是火,土对其有利的物象就是金,土对其有害的物象就是水。不难得知,有利或有害其实就是相生相克的同义语。在现实中与这种矛盾利害关系模式无关的利害关系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五行所表达的生克制化模式属于万事万物内部及其不同事物之间矛盾利害关系的基本模式。据此我们不难理解传统上所谓五行是一种分类方法,或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一类的解读为什么是一种朴素的认识方法的所以然了。
  
  
 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反常现象,这就有了“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过度的相克,其次序与相克是一致的,比如,木气偏亢,太过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气虚弱。相侮又叫反克,即本来是自己可以克胜的一方,却反而被它克胜,其次序正好和相克相反。比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木克土,然而土气偏亢,土就会反过来侮木。
  
  
 五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和所有事物都分不开的,人的长相、身材、性格等方面也和五行息息相关。金形之人。金形之人,从体形上看多较削瘦,骨态较露,节突出。头,肩,腹,手,脚都较小。从五官看,脸形偏方,肤色较白。金形之人,较强悍,多心急,能当机立断。但也能沉稳欢察事态发展。金主肃杀,严而有威。因此,金形人多官将之材。金耐寒,畏火,不耐暖热,所以,要特别小心春;木形之人。木形之人,从体形上看如树型,身材多挺直瘦长,头较小,身背较宽。手足也小,皮肤略青。木形之人届于劳碌型,命中多操劳,有任劳任怨之佳行。木喜春夏,畏秋冬。所以,木形之人如感风邪极易伤肝,而且多在秋冬季。因为肝属木,故木形之人在秋冬时,一定要加强肝的保护,注意营养,不要过于疲劳,以防染上肝疾;水形之人,适合于秋冬,秋冬之季,金水相生。春时,木泄水气显枯;夏时,火蒸水气呈涸。所以,春夏时,水形之人容易染病,而且多属腰肾,不可不防;火形之人。从体型上看,火形人面尖头小,肩背宽,身体强壮,手足也较小。火形之人肤色偏红。火形之人,脾气易暴躁,不重视钱财,变化无常,信用较差,能从全面考虑问题,但缺乏做的勇气,耐力较差。火喜春夏,不耐秋冬。夏火惧冬水,一旦秋冬感子外邪,容易生心脏方面的病症。心脏病的人多怠于秋冬,与此有关;土形之人肉饱满,四肢匀称。土形人脸圆头大,肤色较黄。土形人,心地温和,不喜欢趋炎附势,也不弄权玩势,适合于做慈善事业。土性不而春夏,得时于秋冬。所以,当春夏之时,土形人感染疾病,容易伤脾,导致消化吸收方面的疾病。
  
  
 (三)干支阴阳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阴天干:乙、丁、己、辛、癸;阳天干:甲、丙、戊、庚、壬;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阴地支:丑、卯、巳、未、酉、亥。
  
  
 (四)干支五行
  
  
 天干五行: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地支五行:寅、卯为木;午、巳为火;戌、辰、未、丑为土;申、酉为金;子、亥为水。
  
  
 (五)廿四节气
  
  
 正月寅月:立春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雨水到惊蛰止。
  
  
 二月卯月:惊蛰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春分到清明止。
  
  
 三月辰月:清明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谷雨到立夏止。
  
  
 四月巳月:立夏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满到芒种止。
  
  
 五月午月:芒种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夏至到小暑止。
  
  
 六月未月:小暑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暑到立秋止。
  
  
 七月申月:立秋入洁之时刻,经过中气处暑到白露止。
  
  
 八月酉月:白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秋分到寒露止。
  
  
 九月戌月:寒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霜降到立冬止。
  
  
 十月亥月:立冬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雪到大雪止。
  
  
 十一月子月:大雪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冬至到小寒止。
  
  
 十二月丑月:小寒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寒到立春止。
  
  
 (六)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七)甲子纳音
  
  
 甲子乙丑海中金白。此年生人,是海中金命,属相是白鼠和白牛;
  
  
 丙寅丁卯炉中火红。此年生人,是炉中火命,属相是红虎和红兔;
  
  
 戊辰己巳大林木青。此年生人,是大林木命,属相是青龙和青蛇;
  
  
 庚午辛未路旁土黄。此年生人,是路旁土命,属相是黄马和黄羊;
  
  
 壬申癸酉剑锋金白。此年生人,是剑锋金命,属相是白猴和白鸡;
  
  
 甲戌乙亥山头火红。此年生人,是山头火命,属相是红狗和红猪;
  
  
 丙子丁丑涧下水黑。此年生人,是涧下水命,属相是黑鼠和黑牛;
  
  
 戊寅已卯城墙土黄。此年生人,是城墙土命,属相是黄虎和黄兔;
  
  
 庚辰辛巳白蜡金白。此年生人,是白蜡金命,属相是白龙和白蛇;
  
  
 壬午癸未杨柳木青。此年生人,是杨柳木命,属相是青马和青羊;
  
  
 甲申乙酉泉中水黑。此年生人,是泉中水命,属相是黑猴和黑鸡;
  
  
 丙戌丁亥屋上土黄。此年生人,是屋上土命,属相是黄狗和黄猪;
  
  
 戊子已丑霹雷火红。此年生人,是霹雳火命,属相是红鼠和红牛;
  
  
 庚寅辛卯松柏木青。此年生人,是松柏木命,属相是青虎和青兔;
  
  
 壬辰癸巳长流水黑。此年生人,是长流水命,属相是黑龙和黑蛇;
  
  
 甲午乙未沙中金。白此年生人,是沙中金命,属相是白马和白羊;
  
  
 丙申丁酉山下火红。此年生人,是山下火命,属相是红猴和红鸡;
  
  
 戊戌已亥平地木青。此年生人,是平地木命,属相是青狗和青猪;
  
  
 庚子辛丑壁上土黄。此年生人,是壁上土命,属相是黄鼠和黄牛;
  
  
 壬寅癸卯金箔金白。此年生人,是金箔金命,属相是白虎和白兔;
  
  
 甲辰乙巳佛灯火红。此年生人,是佛灯火命,属相是红龙和红蛇;
  
  
 丙午丁未天河水黑。此年生人,是天河水命,属相是黑马和黑羊;
  
  
 戊申已酉大驿土黄。此年生人,是大驿土命,属相是黄猴和黄鸡;
  
  
 庚戌辛亥钗钏金白。此年生人,是钗钏金命,属相是白狗和白猪;
  
  
 壬子癸丑桑松木青。此年生人,是桑松木命,属相是青鼠和青牛;
  
  
 甲寅乙卯大溪水黑。此年生人,是大溪水命,属相是黑虎和黑兔;
  
  
 丙辰丁巳沙中土黄。此年生人,是沙中土命,属相是黄龙和黄蛇;
  
  
 戊午已未天上火红。此年生人,是天上火命,属相是红马和红羊;
  
  
 庚申辛酉石榴木青。此年生人,是石榴木命,属相是青猴和青鸡;
  
  
 壬戌癸亥大海水黑。此年生人,是大海水命,属相是黑狗和黑猪。
  
                                          
 三、传承
  
  
 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阳类”具有刚健,向上,生发,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阴类”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安静等特征。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具有阴阳的两重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任何庞大的事物都逃不出阴阳的范畴,任何微小的事物又具有阴阳的两方面,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极必反的现象就是阴阳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根据其特征,可以系统的分成五大类“金”“木”“水”“火”“土”。这五类事物统称五行。金,木,水,火,土,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生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是阴阳的两个方面。相生相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是事物内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克是相对的,没有生,就无所谓克;没有克,也就无所谓生。有生无克,事物就会无休止的发展而走向极端,造成物极必反,由好变坏;有克无生,事物就会因被压制过分而丧元气走向衰败。
  
  
 在生克这个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中,无论是生的过分还是克的过分都会因对立而打破相对平衡或统一,事物就会向一方倾斜发展。为了维护相对平衡,生与克要相互牵制。当不能相互牵制时,平衡被打破,这时事物就会出现了新的变化。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妨碍科学的进步。中国自然哲学家在解释现象时,往往求助这种自然哲学,例如:电被解释为,“阴阳相激为电”;地震被认为是“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经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极端形式,贯穿整个古代中国科学理论体系。
  
  
 严格的说,五行学和《易经》没有根本的联系。只有在运用《易经》的法则和占卜的时候,《易经》才和五行学产生联系。
  
  
 五行学说的确立,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也有人倾向五行学说产生在商代或比商更早。
  
  
 阴阳在中医中应用广泛,辨症施治。人体的体质根据阴阳划分为阴虚体质、阳虚体质、阴阳两虚体质,从《黄帝内经》阴阳应像论中可以看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又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即是以天地云雨的生成过程为例,论述天地阴阳升降,从而交相感应的规律,正是由于阴阳的交感,才有天地阴阳之气的交流、结合,才有世间万物的化生。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对人影响最大者,莫如一年四季气候的变迁与一日白昼黑夜的变化,而古人也认为这是阴阳运动变化的反映,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阴阳易辨,很容易辨别阴阳,划分很明确,所以阴阳易辨派的宗旨就是辨别阴阳,根据体质,辨证施治,解决阴阳不协调引起的各种疾病,阴阳易辨派深入研究《黄帝内经》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阴阳理论知识,融合中医学理论知识,提出的阴阳易辨和中医体质辨证施治相结合,在中医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阴阳易辨派也显得与中医密不可分,是中医研究的关键部分,值得深入研究。
  
                                          
 丁俊贵
  
  
 2020年5月11日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17)】——阴阳五行

2.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10)】——九宫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10)】——九宫
  
 
                                          
 一、九宫概述
  
  
 九宫,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可知方向及季节等资讯。
  
 九宫,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九宫在奇门遁甲中代表地,大地,为奇门遁甲之基,是不动的,奇门遁甲分为天、地、人、神四盘,四盘之中唯有地盘是不动,为坐山。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九宫”之法用之多端。汉代时有“九宫占”、“九宫术”、“九宫算”、“九宫八风”、“太一下行九宫”、“太一坛”等,是于占、术、算、医、纬、建等方面的应用。
  
  
 《易乾凿度》曰:“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郑玄注曰:“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常行于八卦日辰之间。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所游,息于紫宫之内外。其星因以为名焉。故《星经》曰‘天一’、‘太一’。主气之神,行犹待也。四正四维,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宫。天一下行,犹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卒则复。太一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宫。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坎中男,始以言无偏也。自此而从坤宫。坤。母也。又自此而从震宫。震,长男也。又自此而从巽宫。巽,长女也。所行者半矣。还息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而从乾宫。乾,父也。自此而从兑宫。兑,少女也。又自此从于艮宫。艮,少男也。又自此从于离宫。离,中女也。行则周矣。”
  
  
 所行即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序而为一周。一周之后还于中央,再行又从一始。后来,这样的“行”法被道家称之为“禹步”,据说到一定时候行者本身就会“隐形”。就是这样,“九宫”图与八卦结合起来,而有“九宫八卦图”的出台。术数《奇门遁甲》中的“八门”,就部署在这样的“九宫八卦图”上。
  
 从数学的角度看《九宫算图》,那只不过是一简单的“数阵”(也称“幻方”)。因“九宫算”图纵、横、对角三数之和皆为十五,又《易》数九与六、八与七之和为十五,所以此图与《易》有所挂钩。
  
  
 徐岳曰:“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是因为古人赋予了一至九数的五行和方位属性。一、六为水,七、二为火,九、四为金,三、八为木,五为土。一六→七二→九四→三八→五→一六……,的确为一数字循环,而且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五行相克循环。方位是:水数一居北,水数六居西北,火数七居西,火数二居西南,金数九居南,金数四居东南,木数三居东,木数八居东北,土数五居中央。
  
 “九宫”占术在汉代初期就有应用。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一九宫占盘”,是汉文帝时的器物。当时《简报》说:“太乙九宫占盘的正面是按八卦和五行属性(水、火、木、金、土)排列的,九宫名称和各宫的节气的日数与《灵枢经·九宫八风篇》首图完全一致。”
  
  
 《易学基础》的“地支”篇中介绍了地支共有十二个。乾宫戍土、亥水,坎宫子水,艮宫丑土、寅木,震宫卯木,巽宫辰土、巳火,离宫午火,坤宫未土、申金,兑宫酉金。中宫不入地支。此十二地支落宫亦是永远不动的,用神落乾宫,乾宫就是戍亥,用神落坎宫,坎宫就是子水,用神落艮宫,艮宫就是寅丑,其余依次类推。地支亦有象意,而地支的象意在奇门遁甲中也有辅助参考作用。
                                          
 二、九宫应用
  
 1.九宫格
  
 九宫格相传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创制。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严谨峭劲,法度完备,是其晚年的得意之作,向来被学者赞誉为“正书第一”,仿习者甚多。为方便习字者练字,欧阳询根据汉字字形的特点,创制了“九宫格”的界格形式。九宫格,中间一小格称为“中宫”,上面三格称为“上三宫”,下面三格称为“下三宫”,左右两格分别称为“左宫”和“右宫”,用以在练字时对照碑帖的字形和点画安排适当的部位,或用作字体的缩小与放大。
  
 至元代,书法家陈绎曾进一步发展了九宫结构。他在《翰林要诀》中说,为适应临字时点画疏密、各有停分、界画匀布的要求,改横竖三宫为横竖九宫,成九九八十一宫,这样更便于精确临摹。到了清朝,书法家蒋骥在其所著《读书法论》中,又根据汉字字体结构特点和形体的不同,删繁就简,变九宫格为四种形式: 
  
 (1)把原九九八十一宫,横竖各去掉三宫,变为六六三十六宫。 
  
 (2)把三十六宫的左、右两行十二宫去掉,成二十四宫,适宜书写长方体字;或把上、下两行十二宫去掉,亦成二十四宫,宜于习练扁平体字。
  
 (3)将三十六宫形变成双回字形,用以写方体字。 
  
 (4)将三十六宫形变成田字形,并在上二宫从同一顶点各画条对角线,形成一个人字,用以书写盖似人字形的字。这样似乎还不简便,通过长期实践,后人又改进了两种简明实用的习字格:一为田字格,一为米字格。田字格是在方框中画一“十”字,分成四格,按此格习字,便于安排字的间架结构、重心和笔画的斜正疏密。米字格是在田字格的基础上再画两条对角线,形如米字,此种方格类同蛛网,习字时便于判断全字和各单笔的位置。 
  
 上述九宫格和变九宫格,今天初学字者仍然使用。不仅适于学习毛笔字,也适于学习硬笔书法。待到基本上掌握了字的点画、结构、气势等等,即可脱离“九宫格”等界格,纵笔自由驰骋了。 
  
 “九宫格”还指诗钟的分咏格。上下两句诗意绝不相类,而字面又紧密配对,内容与形式错杂交互,有如古之明堂九宫,故名。
  
 清莫友堂《平龙草堂诗话》卷四引清孙抎《余墨偶谈续集》:“分举不类两物,撰成二语,名九宫格。如走马灯对蟹菊云:‘投足火中犹善走,寄人篱下也横行’;‘夕阳门外探消息,寒食墦间乐倡随。’之类是也。名以九宫者,盖取其错杂交互之意。” 九宫格为数独的“前身”,最早起源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洛书,其特点较之现在的数独更为复杂,要求纵向、横向、斜向上的三个数字之和等于15,而非简单的九个数字不能重复。道家典籍《易经》中的“九宫图”也源于此,故称“洛书九宫图”。而“九宫”之名也因《易经》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保存、沿用至今。
  
 2.象棋术语
  
  
 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类似古代战争发号施令的“中军帐”。是将(帅)、士(仕)活动的地区。
  
 3.音乐术语
  
  
 元代杂剧中常用的五个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和四个别的弦上的调(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后世称之为九宫。
  
 4.九宫术数
  
 《易传·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这里说了十个数,一至五,是五个生数,五个生数各与五合而得六至十,是谓五个成数。
  
 汉人对这十个天地之数有一定的解释。如郑玄就说:《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为后。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偶,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
  
 《易传·系辞》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宋人在解释这一句话时,就以具体的“河图”、“洛书”去解说“圣人”(指上古伏羲氏)则之画卦的过程。北宋初刘牧把《九宫算图》中的数字换成了黑白圆点,作出了《河图》,说这就是上古伏羲时龙马从黄河中负出的图,伏羲氏则这样的图画出了八卦。又把“五行生数图”与“五行成数图”中的数字换成了黑白圆点,作出了《洛书》,谓这样的“河图”与“洛书”并出于羲皇之世。到了南宋朱熹作《易学启蒙》,又说刘牧所谓的“河图”是上古时神龟从洛水中背负出来的,应该称之为《洛书》,刘牧所谓的“洛书”是上古时龙马从黄河中衔负出来的,应该称之为《河图》。是刘牧“臆见”,易置了“图”和“书”。因此,宋末元初的道士雷思齐于《易图通变》中说:刘牧是“妄人”,而朱熹是“妄人中之妄人”。
  
                                          
 三、奇门九宫
  
  
 奇门遁甲的九宫格把一、六水放在坎宫,二、七火放在离宫,三、八木放在震、巽二宫,四、九金放在乾、兑二宫,五、十土放在中五宫和坤、艮二宫,这是九宫的五行数。
  
 奇门九宫所含的数共有三组:一组是先天八卦数,二组是后天八卦数,三组是五行数。归纳起来:坎一宫有1、6两个数,坤二宫有2、5、8、10四个数,震三宫有3、4、8三个数,巽四宫有3、4、5、8四个数,中五宫既无先天数,又无后天数,只有五行数5、10两个数,乾六宫有1、4、6、9四个数,兑七宫有2、4、7、9四个数,艮八宫有5、7、8、10四个数,离九宫有2、3、7、9四个数。这样把天数、地数、五行数、大衍之数都包含在内了,把河图、洛书都合二为一了。
  
  
 以上九宫所含三组数,至关重要,是奇门判断数量的依据,用神落到哪个宫,就根据该宫所含的数字来判断。该用何数,就要根据用神的旺相休囚和所临星、门、神的象和理来综合判断了。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即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行数即:1-6为水、2-7为火、3-8为木、4-9为金、5-10为土。
  
  
 先天八卦数: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属性即:6、7为金,2、3为木,8为水,1为火,4、5为土。
  
  
 后天八卦数: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属性即:6、7为金,3、4为木,1为水,9为火,2、8为土。
  
  
 五行周游于四季,所以四季之中,木,火,土,金,水无时不有,然而由于四季的变迁,寒暖燥湿昼夜长短的不同,所以五行也受自然变化而变化,旺者由旺而衰,衰者由衰而旺,循环不已,由于五行相互生克制化的关系,所以在同一时期,个中五行旺衰完全不同,而且只有一行是最旺的,而也有一行是最衰的。
  
  
 春(立春以后)木最旺,因为春木当令,土最衰,因为土被当令的旺木所克;夏(立夏以后)火最旺,因为夏火当令,金最衰,因为金被当令的旺火所克;秋(立秋以后)金最旺,因为秋金当令,木最衰,因为木被当令的旺金所克;冬(立冬以后)水最旺,因为冬水当令,火最衰,因为火被当令的旺水所克。
  
  
 五行在12月中的当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当令就是正当时令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五行当中的任意一行在某个特定时间范围内活动力处于最旺的阶段,当某一行处在最旺阶段时,我们叫他正当行令,也叫当令。所谓令不仅指他的权势最大,而且势力最大,他的“任职”期内有一定“生杀大权”正由于此才有了五行的旺,衰,相,休,囚,死。
  
  
 五行金,木,水,火,土中任意一行的当令跟节气非不开的:木当令:立春后至立夏前19天止,数19;火当令,立夏后至立秋前19天止,数19;土当令,四立前18天至四立止,数18;金当令,立秋后至立冬前19天止,数19;水当令,立冬后至立春前19天止,数19。
  
  
 数有阴阳:12345为阳,67890为阴。12345为生数,67890为成数。有生数,才有成数。67890是由12345变来的。12345对应水火木金土,67890也对应水火木金土,12345为阳,67890为阴,故甲阳木3,乙阴木8,丙阳火2,丁阴火7,庚阳金4,辛阴金9,壬阳水1,癸阴水6,戊阳土5,己阴土0。子阳水、丑阴土、寅阳木、卯阴木、辰阳土、巳阴火、午阳火、未阴土、申阳金、酉阴金、戌阳土、亥阴水。
  
  
 坎一宫天蓬星,又贪狼星,属水;坤二宫天芮星,又巨门星,属土;震三宫天冲星,又禄存星,属木;巽四宫天辅星,又文曲星,属木;中五宫天禽星,又廉贞星,属土;乾六宫天心星,又武曲星,属金;兑七宫天柱星,又破军星,属金;艮八宫天任星,又左辅星,属土;离九宫天英星,又右弼星,属火。
  
                                          
 四、九宫所主
  
  
 1.坎一宫
  
  
 属水,正北方。主色黑,主数一,六;主冬至。主青年男性;主家中二子;主人之足。
  
  
 2.艮八宫
  
  
 属土,东北方。主色黄;主数八,七;主立春。又主土数五,十。主小孩儿童;主家中三子;主人之右腿,右下腹。
  
  
 3.震三宫
  
  
 属木,正东方。主色绿;主数三,四;主春分。又主木数三,八。主成年男性;主家中长子;主人之右腰,右腹。用神落三宫,逢旺为壮年,大高个儿;逢空亡为矮个儿;宫无三奇,主长相一般;用神落三宫,主动。
  
  
 4.巽四宫
  
  
 属木,东南方。主色绿;主数四,五;主立夏。又主木数三,八。主成年女性;主家中长女;主人之颈,右臂,胸,腹;主河道;长型物;主风;主快;主气管;血管;水管;宫内丙加己,主水流湍急;宫内天芮星,主哮喘。
  
  
 5.离九宫
  
  
 属火,正南方。主色赤;主数九,三;主夏至。又主火数二,七。主青年女性;主家中二女;主人之头;丙入离宫主帝旺;丁入离宫主禄地;乙入离宫主长生。
  
  
 6.坤二宫
  
  
 属土,西南方。主色黄;主数二,八;主立秋。又主土数五,十。主老年女性;主家中母亲;主人之左臂,胸,腹;坤宫空,主未婚;坤宫主产室。
  
  
 7.兑七宫
  
  
 属金,正西方。主色白;主数七,二;主秋分。又主金数四,九。主女童;主家中三女;主人之左腰,腹;兑宫主口;主口舌;宫内白虎,死门,天芮,主哑巴。
  
  
 8.乾六宫
  
  
 属金,西北方。主色白;主数六,一;主立冬。又主金数四,九。主老年男性;主家中父亲;主人之左腿,左下腹;主首脑,首府,机关;主老者;主领导;主大城市。
  
  
 9.中五宫
  
  
 属土,居中央。主色黄,主数五,十。奇仪落五宫,皆寄居二宫。
  
                                          
 丁俊贵
  
 2020年5月4日

3.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14)】——地支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14)】——地支
                                          
 一、地支由来
  
  
 地支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重要的符号。天文来自具体对天象的观察。要言不烦,地支来源古代二十八星宿另一种一年的表达。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地形起于昆仑之虚,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号曰‘防五’,兄弟十三人继相治。乘风雨,夹日月以行。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共治一万八千岁。天皇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
  
 《三命通会》:“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地支,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原始十二地支曰: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顿、赤奋若。简化后的十二地支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为23~1时,丑时为1~3时等等,称为十二时辰。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等等。地支与十天干顺序相配,组成甲子、乙丑……癸亥,以六十为周期用以纪日、纪年。
                                          
 二、地支纪年
  
  
 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纪年;从汉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号加天干地支纪年; 民国初期用民国诞生时间来纪年兼或使用公元纪年,民国以后广泛采用公元纪年。
  
 春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近代才确定下来的。辛亥革命后,皇帝年号被废除,而干支纪年一直沿用。1912年,孙中山先生宣布废除旧历,采用公历纪年。到了1914年,时任民国大总统袁世凯颁布法令,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在此之前,传统上以立春作为岁首。而民国的老黄历,上面还是以立春为一个生肖年开始的节点。
  
 子代表鼠,丑代表牛,寅代表虎,卯代表兔,辰代表龙,巳代表蛇,午代表马,未代表羊,申代表猴,酉代表鸡,戌代表狗,亥代表猪。同时古人发现十二属相的分布很有特点,比如,鼠年旺的年份,北方的鼠更多,因此子为北方;我国东北的虎很凶很大,因此寅居东北;东南为沿海地带,为龙之故乡,因此辰居东南方。古人根据这种规律,发现了十二属相与十二方位的关系。
  
 同时,古人又发现木星也是围绕着太阳旋转,其周期近十二年。十二属相显象活动周期恰与木星绕太阳运转周期相互对应。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定位为,地球上十二属相的显象活动交替轮回的变化是受到木星绕太阳运转规律的影响所产生,木星、太阳、地球三者在运行时构成了一定的角度关系,它们本身放射出来的能量场由于每年所处位置的不同,在地球上形成的能量场也不同,当形成的能量场适合于鼠的生长时,鼠就特别多、特别旺,就叫做子年。这一年出生的人总是或多或少的带有点鼠的性格特点。同样可以推知;当木星与地球、太阳之间构成的角度关系放射出来的能量场适合牛的生长时,牛就膘肥体壮,就叫丑年,这一年出生的人就多少带有点牛脾气……由此,可以说,木星的运转规律决定着地球上十二属相的变化,十二属相与十二空间方位代号就是古人强命名的十二地支,由此可知十二属相、十二空间方位、十二地支,三者统一的强命名代号为――十二地支。
  
 因地支是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一个椭圆轨迹其度数为365又1/4度,其地磁的场能反映应定位为365又1/4度,365又1/4除以十二得出每一地支所占的方位空间度数为30.4375度;因其相对位置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场能,相对而言对人类吉凶祸福的变化也不同。
                                          
 三、地支应用
  
 1.地支阴阳
  
 寅、卯、辰、巳、午、未为阳,申、酉、戌、亥、子、丑为阴。此以四季分阴阳,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辰为阳中阳,戌为阴中阳,丑为阴中阴,未为阳中阴。
  
 2.地支五行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午巳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未戌为干土,丑辰为湿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湿土者其中藏水。
  
 3.地支时位
  
 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
  
 少阳见于寅,壮于卯,衰于辰。寅卯辰属木,司春,为东方;太阳见于巳,壮于午,衰于未。巳午未属火,司夏,为南方;少阴见于申,壮于酉,衰于戌。申酉戌属金,司秋,为西方;太阴见于亥,壮于子,衰于丑。亥子丑属水,司冬,为北方。
  
 4.地支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5.地支时辰
  
 23-01 点为子时,01-03 点为丑时,03-05 点为寅时,05-07 点为卯时,07-09 点为辰时,09-11 点为巳时,11-13 点为午时,13-15 点为未时,15-17 点为申时,17-19 点为酉时,19-21 点为戌时,21-23 点为亥时。
  
 6.地支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7.地支人身
  
 子为耳,丑为胞肚,寅为手,卯为指,辰为肩、胸,巳为面、咽齿,午为眼,未为脊梁,申为经络,酉为精气,戌为命门、腿足,亥为头。
  
 8.地支脏腑
  
 寅为胆,卯为肝,午为心,巳为小肠,辰戌为胃,丑未为脾,申为大肠,酉为肺,子为肾、心包,亥为膀胱、三焦。
  
 9.干支关系
  
  
 藏干:子 —癸;丑 —己癸辛;寅 —甲丙戊;卯 —乙;辰 —戊乙癸;巳 —丙戊庚;午 —丁己;未 —己丁乙;申 —庚壬戊;酉 —辛癸;戌 —戊辛丁;亥 —壬甲。歌诀:子藏癸水在其中, 丑中癸辛己土同;寅藏甲木和丙戊, 卯中乙木独相逢;辰藏乙木兼戊癸, 巳中庚金有丙戊;午藏丁火并己土, 未中乙木加己丁;申藏戊土庚行壬, 酉藏癸水主行辛;戌藏辛金及丁戊, 亥中壬水甲木存。
                                          
 四、地支类象
  
  
 1.地理类象
  
 子:湖海池塘;丑:园圃田坟;寅:山林桥梁;卯:林木舟车;辰:莹墓山岭;巳:炉冶窑灶;午:市道旌旗;未:村寨井泉;申:驿铺石经;酉:岗城街巷;戌:田垄营丘 ;亥:江河港涧。
  
 2.人物类象
  
 子:丫鬟、妇女;丑:牧筑、耕夫;寅:隐樵、书史;卯:船户、车夫;辰:鱼翁、禁子;巳:炉灶、窑工;午:马夫;未:蚕妇;申:铺兵、驿站;酉:卑妾、娼妓;戌:军丁、奴仆;亥:道士、医伶。
  
 3.脏腑类象
  
 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3.饮食类象
  
 寅卯:青色,春季所生之物;巳午:赤色,夏季所生之物;申酉:白色,秋季所生之物;辰戌丑未:黄色,四季田园所生之物。
  
 4.器物类象
  
 子:胭脂、簪环;丑:帽子、腰带;寅:桌子椅子;卯:家具、木器;辰:量器、米尺、筛网;巳:炉、扇、弓弩;午:书画、旌旗;未:餐具、布匹;申:碾磨; 酉:金银珠宝; 戌:盔甲、印章;亥:图画、雨具。
  
 5.动植类象
  
 子:鼠燕蝙蝠;丑:牛、象;寅:狮虎豹;卯:兔狐狸驴骡;辰:龙鱼虾鳖;巳:蛇蟒蝈蝉;午:马鹿獐;未:羊雁;申:猴子、猩猩;酉:鸡鸭鹅鹌鹑;戌:狗狼獾;亥:猪熊。
  
 6.屋宇类象
  
 子:后宫、后殿、内房、内室;丑:圣殿、神祠、官署、宦地;寅:客馆、山房、草房、茅舍;卯:行室、雷庙、船行、木厂;辰:龙庙、星宫、天牢、帅府;巳:方店、炉店、炕房、厨房;午:大堂、马厩、命馆、书斋;未:酒店、茶房、典当、仓库;申:碾坊、磨房、递铺、旅店;酉:金银珠宝、铜锡铁铺;戌:佛堂、禅房、营房、牢房;亥:道观、仙宫、戏院、楼阁。
  
 7.室内类象
  
 寅为箱柜卯为床,辰为盆瓮衣包箱;巳为炉灶并火炉,午为衣架笼皮相;未为中堂外为院,申为神祠供佛堂;酉为凳子或刀剑,戌瓮仍兼吃物粮;亥为登台并帐布,盏瓶笼匣为子箱;丑柜斛斗在其下,家中器物尽其祥。
  
 8.占坟类象
  
 (1)占坟外景
  
 寅为花树卯桥船,巳坟高冈辰暗泉;午岭横山未堤岸,申河石道酉麻山;戌骨臭穗破窑灶,亥地南还有水穿;子坟地头如仰瓦,丑为平地坤下轩;此是孙膑地行法,取法临用着意观。
  
 (2)占坟内景
  
 寅卯根绕似龙须,申酉铁器走耕梨;巳午热气熏蒸苦,亥子蛇鼠孔迁居;辰戌丑未土塞墓,此是孙膑妙法遗。
  
 9.诊病类象
  
 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胞肚及脾乡;寅胆发脉并两手,卯木十指内肝方;辰土为脾肩胸肋,巳为齿咽下肠肛;午火精神司眼目,未土胃脘膈脊梁;申金大肠经络肺,酉中经血小肠藏;戌土命门腿髁足,亥水为头及肾囊。
  
 10.相貌类象
  
 寅木代表的人个子高,脸形不好看,大多为短圆形脸,头发有点黄;卯木是桃花星中的一个,它所代表的人个高,喜欢打扮,因此比较漂亮。多为上宽下窄瓜子型脸;巳火代表的人,面色红,头发少,脸型多为上尖下阔;午火是桃花星中的一个,面色红润,肤内含肉而不臃肿,喜欢装扮,因此比较漂亮,多为上宽下尖脸;申金代表的人脸形窄,多为上宽下尖形脸;酉金是桃花星中的一个,它代表的人肤色白皙,漂亮有气质,多为方圆脸;亥水代表的人黑胖,但是有灵气。代表女人时,则有风韵。脸型偏圆;子水是桃花星中的一个,代表的人漂亮身材好。肤色偏黑。多为圆形脸,脸中间位置略凸;辰土代表的人个子不高,肤色淡黄,多为圆形脸;戌土代表的人个子不高,肤色淡黄,多为方形脸;丑土代表的人个子不高,肤色淡黄,多为长形脸;未土代表的人个子不高,肤色淡黄,多为长形脸或方圆形脸。
                                          
 五、相互作用
  
  
 1.化合
  
 (1)地支六合
  
 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相合者,有合作、结合、和好之意,人出生的年月日时 —四柱的地支中,见上面一组或两组者,即为相合。相合,分生合与克合。
  
 生合有:寅亥合,亥水生寅木;辰酉合,辰土生酉金;午未合,午火生未土。
  
 克合有,子丑合,丑土克子水;卯戌合,卯木克戌土;巳申合,巳火克申金。此为合之正克。亦有合之反克之理存焉,如子水旺而丑弱,为子水克丑土;戌土旺而卯弱,为土克木;申金旺而巳弱,为金克火。
  
 合化的程度,看化神的旺衰,化神越旺,则合化程度越大;化神越衰,则合化程度越小。
  
 命局喜合而有合者,主吉庆,人际关系好,好事不找自来,想不要都不行。命局忌合而有合者,主凶灾,人际关系不好,坏事不找自来,想推也推不掉。
  
 在这六合中,每一对组合也都有自己的特征。
  
 子丑合称为逆合、泥合或凑合。因为丑土本身会克制子水,在合中有牵制克制的含义。就好像一对夫妻相互之间没什么很深的感情,在凑合着过日子一样。在实际应用中,代表着所映射的事情处于一种好坏参半,先好后坏的状态,也代表着做事情的人并非真正心甘情愿的在做事。
  
 寅亥合虽然是生合,但是寅木参天破亥水,因此它们这对组合,在实际应用中也代表事情不是那么地圆满,好中稍有不足。
  
 卯戌合被称为淫合,自焚之合。表面上,卯木克戌土,实际上,戌土干燥且为火库。卯木合之那是有进无出,被彻底烧个精光。卯木在这对组合中,性子太冲,没有主见和定力。在实际应用中,就代表着事情虽然进展很快(合象),但是却是很没有理智的。特别在男女关系上,它代表着“为君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一种没有理智的恋爱关系。
  
 辰酉合又叫暗合。代表着事情是在私下里进行的,没有公开。例如很多明星的地下恋,就是辰酉合的一种具体现象。
  
 巳申合就好像一对夫妻,相互之间经常吵架,但是分开又非常想念对方,没了对方活不下去一样。因此它叫做刑合。
  
 午未合叫做天作之合。午火生未土,气势纯粹。它代表公开,光明正大,实心实意毫不遮掩。
  
 (2)地支三合
  
 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丑合化金局。
  
 三合局是生、旺、墓三者成局。水长生于申,旺于子,墓于辰,故申子辰合水局。木长生于亥,旺于卯,墓于未,故亥卯未合木局。火长生于寅,旺于午,墓于戌,故寅午戌合火局。金长生于巳,旺于酉,墓于丑,故巳酉丑合金局。
  
 三合局化财为财旺,财为喜用者,则利商海运营,财多利厚,多得人和之利,多得妻利,女人之利,富贵悠悠。财为忌仇者,多被财物所困累,多被妻和女人所累,灾咎,也多因财、女人所致,一生奔波劳碌。
  
  
 三合局化官为官旺,官为喜用者,则利仕途扬鞭,多得人和之利,多得他人提携,官运亨通。若官为忌仇者,有官有权者,多被名权所困所累;平民百姓者,一生多官非口舌,胆小懦弱,病伤不断。
  
 三合局化印为印旺,印为喜用者,多主文贵,多利文教、士途;为忌仇者,靠山多而无靠山,难以自立成事。
  
 (3)生旺半合局
  
 申子半合水局,亥卯半合木局,寅午半合火局,巳酉半合金局。生旺半合局,其力次于三合局。
  
 (4)墓旺半合局
  
 子辰半合水局,卯未半合木局,午戌半合火局,酉丑半合金局。墓旺半合局,其力小于生旺半合局。
  
 (5)生墓半合局
  
 亥未拱木局,申辰拱水局,巳丑拱金局,寅戌拱火局。生墓半合局,其力最小。
  
 2.相冲
  
  
 地支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
  
 地支相冲,是方位对冲,子水在正北,午火在正南,丑寅居东北,未申居西南,卯居正东,酉居正西,辰巳居东南,戌亥居西北。都是处在相对的位置上,所以是对冲。相冲为互相撞击,冲击,亦有相克之意。四柱逢冲,或四柱逢岁运之冲,有吉有凶,冲去忌神、仇神为吉,冲去喜神、用神为凶。从事物的现象看,好事、吉庆之事喜合,坏事、忧烦、凶咎之事宜冲。
  
 六冲,乃五行之相冲相克,除了方位相冲,其支中藏干亦有冲克之义。子午冲,子中癸水克午中丁火,午中巳土克子中癸水。丑未冲,丑中辛金、癸水克未中之乙木、丁火,未中巳土、丁火亦克丑中的癸水、辛金。寅申冲,寅中之丙火克申中之庚金,申中之壬水亦克寅中之丙火。卯酉冲,酉中之辛金克卯中的乙木。巳亥冲,巳中的戊土克亥中的壬水,亥中的甲木、壬水亦克巳中的戊土、丙火。辰戌冲,辰中的癸水克戌中之丁火,戌中的辛金克辰中乙木。
  
 支中藏干冲克谁胜谁败,要看冲克双方五行的旺衰强弱而定,力量强大者胜,力量弱小者败。败者亦称受损受伤。凡四柱干支(包括支中藏干)五行受损伤者,具代表命主本人自然属性(如身体等)中有某方面虚弱或伤病。社会属性之吉凶,主要看喜用神之受损受益,忌仇神受损受益而定之。
  
 相冲有距离之分,紧贴相冲,如年与月、月与日、日与时距离最近,其冲力亦越大;隔柱相冲,如年与日、月与时,距离次近,其力次大;遥冲如年与时,距离最远,冲力亦越小。距离近,冲力大应吉应凶亦大;距离远,冲力小,应吉应凶亦小。
  
 命中逢冲多主动,包括变动(职业、居所)与走动。女命逢冲易损胎。
  
 3.相刑
  
 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为恃势之刑;未刑丑、丑刑戌、戌刑未,为无恩之刑;子刑卯、卯刑子,为无礼之刑;辰午酉亥自刑。
  
 刑亦主动,是刑动,其动幅一般小与冲。自然属性的灾病,主要看被刑伤之五行。社会属性之吉凶,则主要看喜用与忌仇神之损益。古有刑主伤病、官非之说,有一定道理,很多四柱逢刑之人一生多伤病官非。但又不尽然,有一部分人,一生少伤病或无伤病,亦无官非。所以,凡看生克制化,刑冲合害,都要一分为二,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相刑亦有吉有凶。
  
 4.相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相害也是相克,相害之吉凶,一看受损受伤之五行,二看喜忌神之损益。
                                          
 丁俊贵
  
 2020年5月8日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14)】——地支

4.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25)】——四柱八字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25)】——四柱八字
  
                                          
 一、四柱八字概述
  
 命理学源于阴阳五行学说。在远古时代,人们面对诸多的困惑与对前途的不可捉摸,对凶吉无法揣测,试图寻找一种方法来把握自己的命运,这是很自然的事,于是就有了命理学产生的温床。
  
  
 古代命理学俗称算命术,又称推四柱或批八字,它是以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所代表的天干地支配成八个字,以《易经》为理论基础,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为手段,对人一生的吉凶祸福进行预测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与自然科学互相融贯而成的一种学说,是周易预测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千百年来,经过人们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而且已深深地扎根与人们的心灵中,经久不衰,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四柱是《易经》中的术语,古代星命家以年、月、日、时的干支为八字排成四柱。四柱即出生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分别称之为年柱、月柱、日柱和时柱。以天干地支纪年法表示出来每柱两个字,共八个字也称生辰八字,用以推算个人运程。
  
  
 用天干、地支相配标出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项,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和时柱,每一柱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在应用中有以年柱或月柱为主,但多用日柱为主,以年干支代表父母,月干支代表兄弟姐妹(本人是男性,月干代表兄弟,月支代表姐妹;本人是女性,月干代表姐妹,月支代表兄弟)日干代表本人,日支代表配偶。时代表子嗣。更取命宫、胎元、大运、小运、流年,配合行年太岁、月令等的五行生克制化定休咎。其中,年与年之交换点是立春,并非以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开始,是以立春之日为新的一年开始,每年立春日都不相同,应依万年历之记载为标准。同时多以23:00时为一天的交界。
  
  
 生辰八字,简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月、日、时共四柱干支,每柱两字,合共八个字。生辰八字在中国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中国道家、星相家据此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
  
  
 八字预测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从李虚中的三柱、到徐子平的四柱,到人体生物节律学传授的四柱太阳律月亮律,每一个阶梯的递进,都包含着历代学者与社会实践活动者的辛勤付出。
  
  
 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古代中国人民认为在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
  
  
 在历书中,年的干支与日的干支基本都有,而月与时的天干可以依据年、日的干支按口诀推算得出。
  
                                          
 二、知识架构
  
  
 1.天干地支
  
 星命术认为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两性。而阴阳的此消彼长是由五行的相生相克引起。而人身本身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同世界的多变相对应,由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所涵阴阳五行之气可测知某一生命运。人身是由五行和合而成,五行在人身的不同禀性又是由他出生时太阳的光线,地球的吸力,星宿的位置气候的不同等多种现象决定。出生时的自然环境不同,五行之气也不同,因而有了千差万别的人生命运。
  
  
 古代中国人民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为十个,计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十二个,计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用以记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成六十个单位,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终止共计六十,称为六十甲子。古代中国人民用这一方法记载年、月、日,因而复始循环不断。
  
  
 天干地支不但是古代中国人民进行星命测算的工具还是计时算刻的历法,并在中国从历史、文化到日常生活都有关联。
  
  
 古代中国人民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时柱,就是用干支来表示时辰,即(依照24小时制)夜半——子时(23:00—0:59);鸡鸣——丑时(1:00—2:59);平旦——寅时(3:00-4:59);日出——卯时(5:00—6:59);食时——辰时(7:00—8:59);隅中——巳时(9:00-10:59);日中——午时(11:00—12:59);日昳——未时(13:00—14:59);哺时——申时(15:00-16:59);日入——酉时(17:00-18:59);黄昏——戌时(19:00-20:59);人定——亥时(21:00-22:59)。
  
  
 夜半者子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在命学上是以晚上子时开始顺时针到亥时,十二个时辰为一天,每一个时辰占两个钟点。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初来划分的,即晚上的十一点。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正月:寅月 ,从立春到惊蛰 ;二月:卯月 ,从惊蛰到清明 ;三月 :辰月 ,从清明到立夏 ;四月: 巳月,从立夏到芒种;五月: 午月 ,从芒种到小暑;六月: 未月 ,从小暑到立秋 ;七月: 申月 ,从立秋到白露 ;八月 :酉月,从白露到寒露;九月: 戌月,从寒露到立冬 ;十月 :亥月,从立冬到大雪 ; 冬月 :子月 ,从大雪到小寒 ;腊月 :丑月,从小寒到立春。
  
  
 2.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应该说是古代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是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和世界的看法。阴阳五行学说原本分阴阳五行两种说法。阴阳学说来自《易经》,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学说将世界的变化归集于阴、阳,这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变化。阴阳不是固定的,它们会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互相转化。阴中包涵着阳的成份,条件成熟可转化为阳。阳中带有阴,一定条件下又可化成阴。固此阴阳又可分为阳中之阳、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阴等四种,由此不断分化并转变而生成世界万物。
  
  
 五行说是将世界万物都看作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五行不断的运动变化才创造出这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因此世界万物都带有这五种原素的内在气质。而五行之间以相生相克关系又影响着由它们构成的事物的总的气质。五行的相生相克是指五行的一种对另一种是促进的就是相生,是约束的就是相克。相生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因为木材可以点火,火可使万物燃烧成炭,而灰土之中可炼出金属,金属遇冷可凝结水汽成水,水又使树木成长。相克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因为木能破土而出,土能阻挡水的泛滥,水能使火熄灭,火能使金属融化,金属结成刀斧又能杀死树木。
  
  
 3.天干地支阴阳五行
  
  
 星命术认为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两性。而阴阳的此消彼长是由五行的相生相克引起。而人身本身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同世界的多变相对应,由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所涵阴阳五行之气可测知某一生命运。人身是由五行和合而成,五行在人身的不同禀性又是由他出生时太阳的光线,地球的吸力,星宿的位置气候的不同等多种现象决定。出生时的自然环境不同,五行之气也不同,因而有了千差万别的人生命运。
  
  
 天干地支的阴阳配合很简单,是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即天干阳性计有甲、丙、戊、庚、壬,阴性计有乙、丁、己、辛、癸,地支阳性计有子、寅、辰、午、申、戌,阴性计有丑、卯、巳、未、酉、亥。
  
  
 天干地支同五行的配合略显复杂。天干中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地支中寅、卯属木,巳、午属火,辰、戌、丑、未属土,申、酉属金,亥、子属水。并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天干的五行之气比地支的五行之气强一些。第二,因为天干地支有阴阳之分,所以同属五行之一的天干或地支也有不同。如同为属木的甲、乙,甲是阳木,为栋梁之木,乙是阴木,为花果之木。第三,地支中每三字组成五行之一种,第一字为初兴,第二字之气为极盛,第三字为渐衰,代表了所属五行的发展变化。第四,地支除本气之外,还包含一个或数个天干的成份。分别是子的本气是癸水;丑的本气是己土,还兼有辛金、癸水成份;寅的本气是甲木,而兼有丙火,戊土;卯只有本气乙木;辰的本气是戊土,兼有乙木和癸水;巳的本气是丙火,兼庚金和戊土;午的本气是丁火,还包括己土的成份;未的本气是乙土,兼有乙木和丁火;申的本气是庚金,兼有壬水和戊土;酉只是本气辛金;戌的本气是戊土,兼具辛金及丁火;亥的本气是壬水兼具甲木在其中。
  
  
 天干地支相五关系的另一类表现形式为合、冲、刑、害:
  
  
 合分为天干的合、地支的合、三合、六合和暗合。
  
  
 若缺少任何一个地支,则成半会(半个会局),力量很强。如只得寅辰,则半会木局,木之力量很强。
  
  
 地支三合:亥卯未三合木,寅午戌三合火,巳酉丑三合金,申子辰三合水,若三个地支齐全,则成全三合。
  
  
 冲表示攻击。强势的一方会胜出弱势的一方;若势力均等,受克的一方则败。冲,是冲突,冲击之意,有天干与地支两种相冲,天干中甲庚、乙辛、壬丙、癸丁四种对冲关系。东方甲乙与西方庚辛,北方壬癸与南方丙丁方向两两相对,阴阳相斥,所以相冲。南方丙丁与西方庚辛虽然相克,但方向不对立,故有冲无克。戊己居中,没有方向上的对立,所以也没有对冲。十二地支中每隔六位就要相互冲击,共有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六对,因而又叫天冲。
  
  
 刑是另一种攻击,力量较冲弱。刑包括自刑、相刑和三刑。
  
  
 害,又称相害、穿,是另一种攻击,力量较冲弱。
  
  
 每个地支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的天干,从而包含一种或多种的阴阳五行,这叫做“地支藏干”。每个地支藏干,按照强弱来分可分为“本气”、“余气”和“杂气”,影响分别占5/8、2/8和1/8。合、冲、刑、害、破是天干与天干、或地支与地支之间的作用关系,引发干支转化、受伤等的效果,推命中用以分析与命主有关的事件。
  
  
 4.五行五方四时
  
  
 五方是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行及其代表的天干地支各有所主的方向。即东方主甲、乙、寅、卯之木;南方主丙、丁、巳、午之火;西方主庚、辛、申、酉之金;北方主壬、癸、亥、子之水;中方主戊、己、辰、戌、丑、未之土。
  
  
 五行的方位对于星命术十分重要。通过一个人的八字所包含的阴阳五行所属就可知到其所属方向,通过相生相克之理可知吉凶。例如八字属木命的人往东最有利,往南、北也行,但不可西行,因为往西则木被金克。火命的人最好向南,往北则犯水。金命的人宜往西,往南则受火制。水命的人应该往北,往中央之地则不吉。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天干地支及五行在四时之中各有盛衰之不同表现。以旺、相、休、囚、死分别代表五行在四季中盛衰表现。旺是旺盛之意;相是次旺,有辅佐之意;休是休息、停止之意;囚是衰落、被阻止之意;死就是克制而无生气之意。一般来说,当令者旺、我生者相、生我者休、克我者囚、我克者死。
  
  
 春季里万木复苏,所以以木为当令者,木为“旺”,所属干支为甲、乙、寅、卯、辰等。与木相生的是火、所以火在春季里属“相”。而生木的是水,所以水在春季属“休”。克木的是金,金在春季属“囚”。而木克的是土,所以土在春季属“死”。
  
  
 夏季里骄阳似火,以火为“旺”。所属干支为丙、丁、巳、午、未等。火生土,所以土在夏季里属“相”。生火者木,木在夏季属“休”。克火的是水,水在夏季里属“囚”。火克的是金,金在夏季属“死”。
  
  
 秋季为金黄收获之季,以金为“旺”。所属干支为庚、辛、申、酉、戌等。金生水,所以水在秋季属“相”。生金者为土,土在秋季属“休”。克金的是火,火在秋季属“囚”。木在秋季属“死”。
  
  
 冬季为寒冷凝水之季,以水为“旺”。所属于支为壬、癸、亥、子、丑等。水生木,木在冬季属“相”。生水者为金,金在冬季属“休”。克水的是土,土在冬季属“囚”。水克火,火在冬季属“死”。
  
  
 土在星命术中是旺于四季之行,即土在一年中四季的最后一月为旺季。
  
  
 在应用中应如何应用上述理论呢,举一例说明。一个人八字属木,为木命之人,应当先于春季则生命旺盛,而生于秋季或四季中最后一个月就成了囚,死之命而生不得势了。
  
  
 5.十二宫
  
  
 是指五行在十二个月中的发展变化过程,又叫十二运,用长生、沐浴、冠带、临宫、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表示,意思是代表事物或人从没有到受孕育,出生、成长、发展、成熟、担当大任、强盛、衰落、再衰落、死亡、归墓等十二个阶段。
  
  
 6.用神体系
  
  
 旺衰是一种实际的能量,和承受能力有关,疲劳程度也有关,所以也牵涉到健康,看六亲,健康,灾祸等比较管用,受出生地姓名等一些外在环境的影响, 旺衰区间的划分, 也有细微差异。
  
  
 单一用神,比如用某种五行,细致后,又可以具体用某个十干,比如用甲忌乙。
  
  
 组合用神,有的八字,需要出现一个组合,才能把原局搭配成最佳的组合。
  
  
 喜忌组合用神,在组合用神体系之上,搭配加入一点传统意义的忌神,适当的逆修从长远看更有利于激发人的潜能,短期抑制层次,长期提升层次。
  
  
 7.财官印
  
  
 财星就是日元所克者,意思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富。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寸步难行。所以任何人都不可以无财。对男命来说,财星也就是自己的妻子,所谓妻财此之谓也!
  
  
 官星就是属于克我者,意思就是说给我担子,让我担当。因而在具体生活层面,官也就是步入仕途者。需要说明的是,有官星不一定就可以步入仕途,但如果在岁运没有官星,几乎不可能步入仕途。当然这只能在《六柱预测学》层面才会明确这样的道理。对于任何人,官星都属于贵气的标志,换句话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官星,尽管他富有也不会有贵气,官星的作用与价值不言自明。
  
  
 生我者为印,有印星我才会强旺,只有比较强旺,日元(就是我)才有可能胜财官,才会具备胜财胜官的能量。所以,印星也就是智慧的象征、引申就是文凭、技能的标志。
  
  
 所以,人体生物节律学表明,有财无官不贵气;有财无印富不久;有官无财虽然可以是清官,但没有发展的潜力;有官无印就是蠢官,不可能长久;有印无官,也就机遇不佳,一肚子的聪明才智有可能烂在自己的肚子里。故此,财官印三件宝是人生要达到自己的良好愿望必不可少的三件宝。
  
                                          
 三、排八字
  
  
 排八字所依据的历法是干支历,绝不是农历或公历。干支历根据二十四节气制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纯阳历。而农历是一种阴阳历,月份的排列根据月相的变化确立,年份的划分要参考太阳回归年;可是12个朔望月的时间与一回归年的时间误差较大,必须通过设置闰月的办法来消除误差,所以有时会出现一年13个月的情况。农历的缺点是日期不固定,不能准确反映季节气候变化,不利于安排农事,所以从汉代起附加上二十四节气。至于公历,是西洋历,一种宗教历,并非中国的历法;其时间的划分全是人为确定,不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
  
  
 从历书上查出干支历的年、月、日、时四组干支,合起来就是八个字-----这个一般人都会,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四柱八字的技术含量主要体现在运气节律的排列及其与流年关系等的把握;比如年节律、月节律(传统叫大运)、日节律、时节律(传统叫小运,但传统小运起法是错的而被废弃)的把握的多少,是关乎预测层次高低、准确性的硬件。传统八字的四柱加大运加流年的预测模式因为没有把握到应有的运气节律,所以就难以具备人体生物节律学应该具有的验证过去、把握今天、预见未来及其验证时辰的功能。
  
  
 四柱八字节律意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及其对应的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时节律排八字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1.排年柱及其年节律
  
  
 首先,排年柱使用的是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以立春为岁首,绝不是农历的正月初一、公历的元旦。生年的干支就是年柱的干支。例如生于甲子鼠年,甲子即为年柱干支,生于乙丑牛年,乙丑即为年柱的干支。而年节律怎么排,传统的四柱八字是不知道的,需要专门的学习。其实年节律就是以年柱为原点进行排列的运气,这个运气比传统的大运管用的多,时间也比大运长,是人生最重要的可以主导命运方向的最重要的运气。
  
  
 2.排月柱及其月节律
  
  
 一年十二个月与十二地支固定搭配,正月为寅,二月为卯直到十一月子、十二月丑。干支历的干支纪月以二十四节气的12个主气划分得出,绝不是农历的每月初一。而天干则不易推得。天干对于月份应从年的天干推导得出,有歌决记之: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所谓月节律就是传统上大运的称谓,这个传统四柱八字的起法还是比较完善的,
  
  
 3.排日柱及其日节律
  
  
 日柱可以在历书上查到。自己买一部万年历就可以了,也是学习四柱八字的工具书。那么,日节律怎么排呢?传统四柱八字自然也不知道的,其方法就是与日柱为原点,类似大运那样的排列。日节律是判断日元吉凶的重要信息。比如任何人如果自己当年要发生不利的事情,就必须具备日元不安静,比如日节律当年有天克地冲一类的信息就属于日元不安静的一种。
  
  
 4.排时柱及其时节律
  
  
 日的干支同年的干支相似,也是由古时按六十年为一甲子循环往复,不停轮回。具体每月之干支,最好查万年历书。通过计算太过繁复。所以立日柱以历书为好。所谓时节律就是以时柱为原点形成的运气,有自己固有的起法,传统的小运其实规范的说法就叫时节律,但由于传统上没有把握到小运正确的起法,所以只好放弃不用。人体生物节律学指出,其实小运是判断当年吉凶的重要砝码。比如,如一个人当年是不是存在升官发财方面的信息,主要在当政主事的岁运是不是有财局或者官局等。而小运与流年才在命局具有当政主事的功能。
  
                                          
 四、推命
  
  
 四柱八字排定之后的程序就是推命,即根据八字来推断命运,推断的内容包括大运、小运、流年、命宫、用神、星宿神煞等。
  
  
 1.大运
  
  
 排大运的头一步是求出起运的岁数。凡天干逢甲、丙、戊、庚、壬阳年生的男性,以及天干逢乙、丁、己、辛、癸阴年出生的女性,从本人生日的那天顺数到下一个节(“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个。其余称作“气”),以三天为一岁;反之,若阳年生的女性及阴年生的男性,从本人生日那天起逆数到上一个节止,也是三天为一岁,剩余的一天抵四个月,一个时辰抵十天。
  
  
 第二步是排大运的天干地支。大运的干支是根据生月的干支推排出来。起运的岁数如果是顺数,则由生月的干支下一个干支顺排下去;如果是逆数,大运干支就从生月干支上一个干支依次倒排上去。如生月是辛丑,顺数的大运干支依次为壬寅、癸卯、甲辰、乙己、丙午……逆数的大运干支依次为庚子、己亥、戊戌……
  
  
 大运的每个干和支各管五年吉凶,看天干时可结合地支一起看,看地支时可单独看。
  
  
 2.小运
  
  
 小运,又叫行年,是小孩未交大运以前的吉凶运数。小运的推断同大运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小运以时辰干支为基点,按大运推算方法推算。小运是用来补大运之不足,但不如大运重要。
  
  
 3.流年
  
  
 流年,就是求卜之人要求算命那一年的年份。算命者一般以流年支干情况结合命元八字推算命元当年情况,是凶是吉。
  
  
 4.用神
  
  
 用神,指八字或大运中代表自身的日柱起扶持补救作用的一种五行代称。日干五行太弱的,就安以生我或我生同类之五行扶持;太强的,就要以克我或我克者抑制。如果命局中用神得力则为二命,无用神可取则为下命,在星命术中,看准用神是算命准与否的关键之一。例如日干乙木者,生不逢时,又少同类扶持,若其八字或大运中有生我的水,就可逢凶化吉。如果是日干乙木生于春月,则不仅自身强旺而且扶持太多,如有制木之金,即官煞为用神,可以抑强而致平衡。
  
  
 在大运中看用神有三种情况:一是八字中没有用神,在大运中又重新遇上,这是很好的命。二是八字和大运都没有对自己强有力的用神,这无疑是凶命,三是八字中无有对自身天干扶弱抑强的用神,而恰巧在大运中遇到,这在命书中是大缺大补,大偏大纠的命,本命原本不好,可一行到大运,不是大补就是大纠,来了个彻底大翻身。
  
  
 总之,一个人的八字或大运中,用神被冲被克害相当不吉的,反之,用神得辅佐或相助,就可化凶为吉。
  
  
 四柱八字排定之后的程序就是推命,即根据八字来推断命运,推断的内容包括大运、小运、流年、命宫、用神、星宿神煞等。
  
                                          
 五、科学解释
  
  
 四柱预测是我国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它是经过几千年风风雨雨、大浪淘沙和历史无数预测学家不断努力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古今中外大量实践证明:四柱预测不仅具有独特神奇的超前预测、超前反映的功能,而且有着极其深奥的科学理论和极为宝贵的使用价值,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流传至今,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所重视。因此,四柱预测学是科学,不是什么“封建迷信”,是辩证的唯物主义,不是“唯心主义”。有人说,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本质上看,这话是对的,但必须以预知自己命运如何为前提。若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却要掌握自己的命运,那只是一句空话,是自欺欺人。我们预测的本质是以阴阳变化为原理、以五行生克制化为法则,以人的出生时间为依据而进行命运预测的,是教人趋吉避凶的一门学科。
  
  
 四柱推命这类测命方法之所以又以星命术是因为它是由古代占星术演变而来。古代人民认为天地是对应的。地域九州的分配同星象是对应的,芸芸众生同星象是对应的。构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在天上也有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相对应。太阳代表阳、月亮代表阴,这样阴阳五行学说同星象学结合到一起。人的命运由星象的五行之气左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星象五行之气,所以命运不同。四柱推命是由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四时四方、十二宫、星宿神煞等几部分及其他们之间关系所构成。
  
                                          
 丁俊贵
  
  
 2020年5月22日

5.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2)】——太极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2)】——太极
  
  
 
  
                                          
 一、太极概念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太极”一词,出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太极”就是至于极限。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
  
  
 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太极是中国道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庄子之后,后世人们据《周易·系辞》相关“太极”的论述而逐渐推演成熟的太极观念,着实吸收了庄子混沌哲学的精华。
  
  
 同庄子浑沌哲学一样,太极观念这种迷离恍惚地看待万事万物的现象和本质的人生态度,以及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实则包含着清醒睿智的哲思,其终极目的是希望人类活动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无为而无不为”,最终到达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精神领域。
  
  
 《易系辞传》记载有“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的内容。意思是成卦的过程,先是有太极,尚未开始分开蓍草(易占卜用蓍草做工具),分蓍占后,便形成阴阳二爻,称做两仪。二爻相加,有四种可能的形象,称为四象。由它们各加一爻,便成八卦。这里讲的是八卦画出的过程。原与天文气象及地区远近方向相关,后来被宋代的理学家以哲理方式进一步阐释。
  
  
 太极在道家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状态,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无极)之后,而后形成万物(宇宙)的本源。比较早使用“太极”概念的,有《庄子》和《易传》,一般在宇宙论、方法论上用的太极概念,在中国的典籍中,《易》素来是作为穷尽天地奥秘的哲理书,对成卦过程的分析,根本说来,也是对天地开辟的概述。太极生两仪,便是由太极的分化形成天地的过程,两仪,即是天地,亦可是阴阳。太极的概念经常与易学一起出现。道家易有自己的独特体系,太极的概念是道家易的宇宙论、修养理论的重要基本概念。
  
                                          
 二、太极简说
  
  
 研读庄子,有一个哲学概念就是太极。受道家与阴阳家影响的《系辞·上传》里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在《系辞·下传》里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何谓太极,先哲解释不一。虞翻说:“太极,太一也。”韩康伯说:“太极者,无称之称。”孔颖达说:“太极即是太初太一也。”苏子瞻说:“太极者,有物之先也。”朱熹说:“太极者,理也。”来知德说:“太极者,至极之理也。”焦循说:“太极犹言大中也。”各家注解虽不相同,其实都以太极为天地人物的本有之体,简称为本体,此体圆含无穷的形象与无尽的功用,本体形象功用不相分离。不学周易,不明易理,则不知吾人本有此体,不知万物皆备于我,以致凡事舍本逐末,向外驰求,造成一己与群众的种种灾祸。学易明理,则能趋吉避凶。凶之最大者为生死问题不能解决,吉之最大者即是学为圣人。欲学圣人,必须先求解决生死问题。《论语》记载,子路问死,孔子解答:“未知生,焉知死。”有生始有死,欲知如何解决死的问题,必须了解生的来源,生的来源就是太极。
  
  
 太极生两仪者,太极寂然不动,本无形象,唯为清净光明之体,此为无生之理性。动则显象起用,乃名为生。所生之象,其数无穷,但始动之际,只有一明一暗两种形色,明色为阳,暗色为阴,因此称为阴阳两仪,仪如《孔氏正义》所释,作容仪讲,因其尚未成象,故不称为两象,只称两仪。但这两仪实为四象以至万象的基本结构,万象即由两仪细分而成,所以万象无不有阴阳两仪。万象之数虽然无穷,但基本之数则为阳奇阴偶。伏羲氏画卦时便发明极为简单的两画,以示无穷无尽的象数之源。
  
                                          
 三、太极图说
  
  
 太极图有很多种,诸如周敦颐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原名“天地自然之图”,俗称“阴阳鱼图”)、古太极八卦图(先天太极图周围配以八卦符号)、来知德太极图以及清朝端木国瑚太极图。历经流传至今,各图唯有先天太极图以及古太极八卦图人尽皆知,因此,现代人所称的“太极图”即“阴阳鱼图”或“天地自然之图”,现代人所称的“太极八卦图”即古太极八卦图范式,甚至往往将“太极八卦图”简单的称之为“太极图”。
  
  
 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从孔庙大成殿梁柱,到老子楼观台、三茅宫、白云观的标记物;从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摊;从中医、气功、武术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刊封面、会徽会标,到韩国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波尔勋章族徽等等,太极图无不跃居其上。这种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因而被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
  
  
 “太极图”既然流行得如此久远、如此广泛,自然它的起源和流变问题就成了人们的兴趣焦点。在考察它源流之前,应弄清楚“太极图”的名称和图形的关系问题。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名称,却指不同图形,被称作“太极图”的除了阴阳鱼图形外,还有五层图形(即习惯上所称的“周敦颐太极图”)、空心圆图形、黑白半圆图形等(实际上后几种图形被称作“太极图”的时间大大早于前者);一是同一图形,却有不同的名称,如阴阳鱼“太极图”,早期称作“先天图”、“河图”、“先天自然河图”、“先天自然之图”、“古太极图”等;五层“太极图”又称“无极图”、“太极顺逆图”、“太极顺生图”、“丹道逆生图”等(当然两类太极图的图形各自都稍有差异)。
  
  
 现代有不少人认为太极图起源于原始时代,甚至有人认为是太古洪荒之时外星人馈赠地球人的礼物,或本次人类文明以前上一次甚至两三次文明毁灭时遗留下来的唯一信物。太极图又是根据什么演变而来的呢?陈立夫先生认为:“大陆先后所出土之古太极图,较《周易》及《乾凿度》之成书,尚早三、四千年。诸如陕西永靖所出土六千五百年前(伏羲时代)双耳彩陶壶上之双龙古太极图,乃使用毛笔中锋所画,竟早于孔子四千年。又出土商代及西周之多件青铜器上,亦锲有雌雄双龙相互缠绕之太极图。”陈立夫将双龙相互缠绕之图直接称为“双龙太极图”。双龙缠绕图实际上就是华夏始祖“伏羲女娲交尾图”。
  
  
 这些图形到底是不是太极图的来源?如果单就这种图形纹样而言,显然无法直接推衍出太极图。因为类似的图案在其他民族就没有演变出太极图,如古代巴比伦有双蛇缠绕交尾图案,古希腊、古印度、高加索、小亚细亚等地的遗物(银饰、铜壶、花瓶等)上有类似纹饰,但这些民族都没有太极图。
  
  
 不过,从这些图形隐含的思想观念看,又不能说与太极图毫无关系。这些图形都是双双交合而成,或双龙、双蛇,或双鱼、双凤,由两个相同的符号交叉而成,这是原始社会生殖崇拜的产物。双双图纹,或表示男女(伏羲、女娲),或表示雌雄(双鱼、双蛇、双龙、双鸟);两两交叉,反映原始生民对男女、雌雄交合的直观认识。由两性生殖器、男女、雌雄、日月等人体现象、生物现象、自然现象,逐渐体悟出“阴阳”概念,以及阴阳同体、阴阳相对与相交(对待与统一)、阴阳交互作用、阴阳相互转化等等思想理念,这种思想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阴阳文化。《易经》阴阳爻、阴阳卦正是阴阳思想的符号化,太极图的黑白相间、首尾纠合正是阴阳对待统一、消长流行、互根互动理念的最佳图示。
  
                                          
 四、太极内涵
  
  
 1.宇宙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
  
  
 唐颖达《周易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易纬·乾凿度》认为“有形生于无形”,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四阶段来解释“易有太极”。以未见气时为太易,气初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气形质混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称之为浑沌。浑沌之物即是古人所说的元气。以元气未分状态为太极,赋以其原始物质的含义。这种观点在两汉较为普遍,如刘歆:“太极中央元气”;王充引易学家的话说:“元气未分,混沌为一”。郑玄则以“淳合未分之气”解释太极。
  
  
 2.以虚无本体为太极。
  
  
 王弼解释大衍之数:“其一不用’说’,不用而用以之道,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以“一”为太极,认为此“一”不是数,而是“无”,“无”为四十九之策数形成的根据。韩康伯注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说:“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
  
  
 3.大衍之数的四十九数未分为太极。
  
  
 崔憬说:“四十九数合而未分,是象太极也。今分而为二,以象两仪矣。分揲其蓍,皆以四为数。一策一时故四策以象四时也。”崔憬对大衍之数的论述及其太极说,不以不用之一为虚无实体,以四十九数未分为太极,并且认为八卦涵蕴在大衍之数中。此种观点,在易学哲学史上有其重要意义,为宋易将汉易的宇宙生成论转为本体论提供了方法。
  
  
 4.以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
  
  
 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周敦颐以后,对太极的解释分为三大流派:
  
  
 (1)以数说大极。
  
  
 太极一也,不动生二,神也;以一分二为奇偶解释太极生两仪。并认为在人则“心为大极”,在天地则“道为太极。”
  
  
 (2)以理说太极。
  
  
 极是道理之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者,其理也。太极乃天地万事万物之理的总和,而在具体的事物中也有太极之理。故曰:“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3)以对立统一观说太极。
  
  
 一物而两体,其大极之谓与?太极乃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认为无有阴阳,其合一则变化莫测,其对立则相互推移。王夫之阐发张载的学说,坚持以对立统一观说太极。断言太极和两仪是体用关系,非父子关系。并认为太极为阴阳二气合一的实体,此实体自身具有运动的本性和变化规律。且寓于天地万物之中,一切现象都是此阴阳统一体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了以“太和之气”为世界本原的思想。
  
  
 5.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对太极的解释。
  
  
 那么何为道呢?指天道,地道,人道。万事、万物都有两面,并且不断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关联。天道、地道大家根据科学已经证明并且好理解。关键是人道,人道又主要就是指思想,思想决定了行为、态度。讲的也是大家在尊重自己的思想,尊重自然规律。学会控制情绪,不生恶念,不怕恶念。探求正确的方法才是我们应该努力。
  
                                          
 五、太极理论
  
  
 太极是道家哲学概念。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老子》、《庄子》中提到的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含义,也就把无极的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清代乾隆年间太医院汇编的《医宗金鉴》则采用了五阶段说法:“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1.太初、原始的含义。
  
  
 《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2.宋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
  
  
 《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丁俊贵
  
  
 2020年4月25日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2)】——太极

6.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3)】——阴阳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3)】——阴阳
  
                                          
 一、阴阳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基础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
  
  
 在地球上,阴阳的显著表现是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影响。这是因为地球自身运动表现为与太阳的相对运动和与月亮的相对运动两种状态,两种运动关系统一存在地球运动之上,形成阴阳对研究对象不可分割的综合影响。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无法分割。
  
  
 阴阳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之图——河图、洛书、《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的理论基础。简单说来,从起源上讲,中华文明就是从阴阳这一基本要素出发并逐步建立和发展的,经过长期对阴阳的不断深入认识,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论,并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引申出一系列涵盖诸领域的阴阳知识,包括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精神科学等各种范畴。
  
  
 物物皆有阴阳,不可割裂,阴阳必相互依存,万事万物中都包含阴阳的特性。机算机二进位制的0和1,0是阴,1是阳。
  
                                          
 二、阴阳概述
  
  
 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即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
  
  
 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阴阳有四对关系,即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对立,阴阳同根。
  
  
 传统观念认为,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关系。它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概念。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万事万物皆有阴阳。阴阳力是维持力,可转化,可变化,并且是永不停歇的运动。星球具有对称性,阴阳具有对称性,越是高能的阴阳体,对称性越高。不对称性的事物,如一阵风,石头,星云团。阴阳的运动一旦停止,万事万物都会散开。
  
  
 阴阳是中国古代先贤创立的哲学范畴。一种本源论(本体论),有先天阴阳与后天阴阳之分。古人仰观、俯察取类比象,将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孔子《易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壹体两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换,不可执一而定象。二者虽无定象,随道而变,上皆可为道,下亦可为器。道用无穷,处处有之,因用而论。用即出,阴阳即定,二者虽定,亦随时而变迁。故曰,阴阳不二,以壹而待之。壹者太极是也,统领二物,相互作用,运化万千。
  
  
 阴阳指宇宙间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指天地间化生万物的二气。阴阳不测之谓神。天为阳,地为阴。和,犹合也,得谓各得其所也,若礼乐由于天地,天地与之和合则万物得其所也;昼为阳,夜为阴。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阴谓夜也,阳谓昼也。夏则阳长而阴短,冬则阳短而阴长,是阴阳长短;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雷电为阳,雨雪为阴。雷未可以出,电未可以见,雷电既以出见,则雪不当复降。皆失节也。雷电,阳也。雨雪,阴也。雷出非其时者,是阳不能闭阴,阴气纵逸而将为害也;君为阳,臣为阴。阴,臣也。阳,君也。阴阳易位,言君弱而臣强也;夫为阳,妇为阴。玄冕齐戒,鬼神阴阳也。阴阳谓夫妇也;男为阳,女为阴。阴阳配偶,天地之大义也;律为阳,吕为阴。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按阳为律,阴为吕;奇为阳,偶为阴。七岁之阳也,八岁之阴也,七八十五,阴阳之数备;动为阳,静为阴。考其阴阳,以观其诚。阴主静,阳主动,考其阴阳者,察其动静也;开为阳,合为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
  
                                          
 三、阴阳内涵
  
  
 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认为阴阳二炁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的化生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哲学思想始自先秦诸家,如《荀子·礼记》说:“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又说:“天地感而为万物化生”从而指出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变化和根本条件,其中的“合”、“接”、“感应”等都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意。故又可以说天地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乃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开始。
  
  
 1.阴阳变化
  
  
 在宇宙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规律亦确是如此。天之阳炁下降,地之阴炁上升,阴阳二炁交感,化生出万物,并形成雨雾、雷电、雨露、阳光、空气,相互交感,生命体方得以产生。所以,如果没有阴阳二炁的交感运动,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生命。可见,阴阳交感又是生命活动产生的基本条件。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感。
  
  
 2.阴阳相倚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即《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3.图解阴阳
  
  
 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阴:为寒,为暗,为聚,为实体化。阳:为热,为光,为化,为气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冲气以为和。
  
  
 阴阳的位置是不断变化,周而复始的。我们所能看见的事物为阴内阳外,反之则为反物质(类似黑洞),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阴阳的规律和结构,就像人出生(是聚合),然后死亡(消散),这就是阴阳的规律,而人体内阴阳失衡或阴阳所在的位置不对人就会生病。
  
  
 这些就是阴阳真正的含意,也是据此所画出的太极图的根本意思所在。国学(医、天文、地理、数术、哲学乃至各家经典)无不以此为基础,并深刻影响了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四、医学应用
  
  
 易以道阴阳。阴阳五行是易学的基础,也是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强调人体整体性,然后将整体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属性——阴阳。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生病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衡,治病的根本是帮助病人调节阴阳使其达到阴阳平衡的过程,如果一个人阴阳平衡了,身体自然会健康。
  
  
 中医里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阴阳。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阴证,指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阳证,指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
  
  
 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阳虚,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夜间尿多,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亡阴,烦躁不安,口渴欲饮,气喘,汗出如油而热,四肢温和,舌红而干,脉洪实或躁疾,按之无力。
  
  
 亡阳,冷汗出,恶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多见于休克的病人。
  
  
 而五行相生相克成为中医学调理阴阳平衡的手段。如,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筋”和“目”亦属于木;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中医根据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方式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从而实现人体整体的健康。
  
                                          
 五、阴阳哲学
  
  
 阴阳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对立统一概念。阴阳哲学研究的是天地变化之道,万物运行的法则,生命变化的规律,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生命力的源头。
  
  
 1.阴阳首先表现为同一的。
  
  
 因为不论是阴还是阳,都是从太极转化而来——即太极生两仪,所以其“体”是相同的,都来源于太极,之所以阴阳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征,是因为其“用”不同而已。阴阳相互依存,如果没有一方,另一方也不可能产生,阴是阳存在的肯定,阳是对阴存在的肯定。所以说阴阳是同一的。
  
  
 2.阴阳双方又是相互斗争的相互否定的。
  
  
 因为阴是非阳,阳是非阴。这个概念就像我们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一样,动物肯定不是植物,植物也肯定不是动物。
  
  
 3.阴阳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
  
  
 同一是阴阳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斗争是太极统一体内部的阴阳斗争,在阴阳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甚至可以互相转化。
  
                                          
 六、现代理念
  
  
 1.阴阳理论用来阐述太空、天地的生成和变化。
  
  
 中国古典哲学以及相关宗教都坚定地认为,太空从无极世界产生以后,清阳上浮为天,浊阴下沉为地,所以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又认为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而这一过程和天地生成过程构成了天地之间的物质循环。”
  
  
 现代物理学研究得到的成果是时空产生以后,基本粒子进一步形成物质粒子原子、分子,然后产生物质,物质之间不断地作用和聚合从而形成星体。这种研究成果是对中国古典哲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对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特别是阴阳理论的肯定。
  
  
 2.阴阳理论用来阐述万物运行的法则。
  
  
 阴阳用来阐述运动的不同方式、方向和结果。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阴阳的影响和作用是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也是推动事物变化的源动力。没有了阴阳的作用和影响,或者说这个世界阴阳完全中和,就会回归到零时空的无极世界。《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3.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变化规律。
  
  
 生命属于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的一个子集,所以说生命的变化规律必然服从自然的变化规律。中国古代用生、长、收、藏来说明生命的变化形式和过程,而推动这一过程实现的原动力就是阴阳。阴阳之间的影响和作用而生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阳为生发,阴为消杀。所以组成了四象的“生、长、收、藏”。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阴阳用来说明生命变化形式的“生、长、收、藏”。推动了生命过程的“生、长、化、收、藏”,形成终而复始的运动,这正是五行理论的内容之一。这也充分表明了五行理论是用来解释和落实阴阳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用五行理论来表达的。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生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
  
  
 4.阴阳理论也是用来阐述人类社会变化的根本规律。
  
  
 在中国古代,道家和医家都是用“神明”来描述生命的生灭现象和能力。其生物也,莫见其所长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伤而物亡,此之为神明。阴阳正是这种生灭现象发生的原因,因此也就是用来理解生命现象的。
  
  
 人类社会是属于自然和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它的发展和变化必然同样遵从自然和生命的规律。
  
  
 
                                          
 综上所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丁俊贵
  
  
 2020年4月26日

7.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22)】——六壬尽人事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22)】——六壬尽人事
                                          
 一、六壬概述
  
  
 六壬起源非常之早,源于古天文学,与历法相关。我国古代历法使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历史时间推论《周易》是商朝之后的周朝所创作,而六壬归类为上古体系中,要比《周易》更早。《三字经》记载易有三,连山易,归藏易,兼周易。目前研究历史易学的学者普遍认定三易的归类,夏朝的《连山易》,商朝的《归藏易》,周朝的《周易》。六壬术最早案例在《吴越春秋》《越绝书》中可查。
  
  
 六壬是中国古代宫廷占术的一种。与太乙、遁甲合称为三式。壬通根于亥,亥属于乾卦,乾卦为八卦之首,其次亥为水,为万物之源,用亥是突出“源”字,而奇门、太乙均参考六壬而来,因此六壬被称为三式之首,通常所说的六壬一般通指大六壬。
  
  
 六壬的结构模式排出来从1到12的顺宫,在第12宫中,数学原理可以解释清楚,有具体的公式排列,对应六壬的四课。12个宫,按阴阳配对,一共有6对阴阳,所以取数六。地宫亥的位置所藏的数字就是玄机所在,又六壬口诀中,辛戌壬亥是其真,已经点破了六壬名字的由来。
  
  
 《六壬视斯》上说:天干一共十个,壬课独取乎壬者。因壬是阳水,天一生水,为数之始。壬寄在亥,亥属干宫,另外也取《易》卦首干之义,此为六卦立名的来源。六壬的组织,由为干支,太岁,月将,占时,地盘,天盘,四课,三传,天将,遁干,年命等地盘神将等项,连同天相聚而级成。
  
                                          
 二、六壬原理
  
  
 1.天地盘叠加
  
  
 中国古代六壬的预测方法,体现了一切数术预测的玄机,它的成功率据称是极高的,有的甚至达到了料事如神的地步。其法以月将加占时,立四课,排三传,观阴阳,辩生克,以决吉凶成败。课式由十二地支形成的天盘,地盘,四课,三传组成,配合遁干、贵神及神煞,根据五行生克及天干地支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判断和预测。
  
 我们越精通它,判断就越准确。这就不能不使我们想到,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是不是都逃不脱某种必然的规律,任何一件事情,好像早已经被规定好了一样。当然,预测也存在一些不准确的概率。
  
  
 2.天文学原理
  
  
 宇宙空间的能量场无时无刻不在向地球产生各种辐射,这些辐射积极或消极,有利或有害,都影响并推动人、事、万物发生改变,或在人与人、人与事,人与万物之间的有效范围内产生信息的相互交流,大六壬就是把这种特殊能量场影响下的人、事、万物进行定位,依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对宇宙能量场的影响规律形成的一套完整的解读宇宙信息密码的智能、高效、准确的预测方式。
  
  
 六壬课式的这种天地盘结构类似于中国古代的豆腐磨。我们把豆子放入磨盘上盘的孔里,然后转动磨盘上盘,豆子就进入上下磨盘中间,在上下盘接触的盘面有许多沟槽用来增加摩擦,随着转动,豆子被研磨成碎末,然后从沟槽处流出。不断加入豆子,不断转动,就会不断产生碎末。根据天干地支的天文学原理,我们可以把大六壬天地盘结构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磨盘,磨盘的上盘即是六壬的天盘,代表天,即地球外部宇宙空间的能量场;磨盘的下盘即是六壬的地盘,代表地,即地球上的十二方位;磨盘上下盘中间接触的地方就是我们人类活动的地方;上下盘盘面上的沟槽就是天地之气交融的作用力;推动磨盘转动的动力就是日月五星的运转;而磨盘上盘加豆子的小孔即是旬空的位置。如此理解大六壬的设式原理即:日月五星按一定规律运行,不断把旬空位置的能量加入到天地盘中间(干支时空的三合五合关系),通过上下盘的摩擦作用进行转化(五行生克、五运六气和地支的刑冲破害等),以此推动世间万事万物的生、成、灭、败,形成丰富多彩的世间景象。
  
  
 六壬以“月将加占时”起课,“月将”即是太阳所在十二宫的位置,作为太阳系内空间能量的主导力量,加占时之上,即锁定了当前时空的能量分布状态,把动态转化为静态进行分析研究,方便了推导预测。大六壬非常注重正时的作用,正时就是所谓“天机不可泄露”中的“机”。因此,大六壬是对人、事、万物的产生、发展、变化规律和三者之间相互影响规律的模拟分析工具,揭示了宇宙间天人合一的本质。
  
  
 3.推导方式
  
  
 六壬的基本推导方式包括四课的确定及三传的效应传导。关于四课,《大六壬指南》中讲:“天干阳也,干上得者曰日,干上阳神为第一课,乃阳中之阳也;地支阴也,支上得者曰辰,支上阳神为第三课,乃阴中之阳也;干上阴神为第二课,乃阳中之阴也;支上阴神为第四课,乃阴中之阴也。夫月将加时则无极而太极也;加时而有天盘动而生阳,地盘静而生阴,乃太极生两仪也。至于干支分而四课布,非两仪生四象乎!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
  
  
 通过四课取三传的方法,有课经九宗门。九宗门实为天星之气下行路过北斗处的分化,北斗七星实际为九星(北斗开阳为双星,再加上北极星,合为九星),而九星之气对下行之天气有不同之影响,因而壬课以九宗门应之。而取初传之法无外以动处为本,事物发展于矛盾最激化处,而动者为机,即为矛盾最激化处。九宗门分别对此动机进行分类而应,以拟事物变化之气数强弱。
  
                                          
 三、六壬内涵
  
  
 (一)甲子地支
  
  
 六壬学比起其它占卜术是较为合理和合法,它是一门能预断吉凶的学问,其推演法类似易学,首先由“占时”至“月将”,是无极生太极,再由月将至干支,是太极生两仪,由干支而产生四课,是两仪生四象。再发三传,即发三才。然后再布各天将及神煞,用五行生克预测吉凶进退。
  
  
 在河图五行中,以水为首,十天干中壬癸都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舍阴取阳,故名为壬,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为六。又在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个(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故取名六壬。并以十二辰分野做天盘,地支十二辰方位做地盘。天盘随时转运,地盘一定则不变,以推测事情全过程,从而调和阴阳、和于术数。六壬是天地人之际,四象八卦的发展,它是以天圆地方、天规地矩的天地盘为主。天盘以太阳日行为主,日行即是太阳运行的度次。一年三百六十度,二十八宿。地盘以地球四方、五行河图洛书为准。太阳日行加占时则形成正反的六壬格局,合之则为天地人之际。天盘一动,左旋右转,产生了交易三才,阴阳、五行、四方都在其中,岁、月、日、时为数。岁时为万,月时为千,日时为百,时时为十,五行求数,数求五行。
  
  
 六壬推算判断难度较大,主要是它每考查一事物时都采用立体形式,全方位、多种思维的方法进行的。其课体虽有一定,但课式信息量却有上万个。
  
  
 其中 60 为六十花甲, 12 为地支, 2 为阴阳,共有 60 × 12 × 2 = 1440 。12 分别为 12 神, 12 将,正转一圈,反转一圈,共有 12 × 12 × 12 × 12 = 20736。因此可以得到 1440 × 20736 = 29859840种式子。
  
  
 从天盘变化到四课,它表示的象(即老阴、老阳、少阴、少阳)。主要变化方式有九种课式。即:贼克、比用、涉害、遥克、昂星、别责、八专、伏吟、返吟。以阴阳干支、五行生克制化为用,从四课变化三传。三传为易卦象三爻。正如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三可通达万事万物。故用爻,一爻为初,二爻为中,三爻为末。三段论证,应用天时、地利、人和,万中求一。
  
  
 (二)六壬法术
  
  
 1.太岁、月将、日干
  
  
 (1)十干寄宫
  
  
 甲课寅兮乙课辰,丙戊课巳不须论;丁己课未庚申上,辛戌壬亥是其真;癸课原来丑宫坐,分明不用四正神。
  
  
 十个天干寄在地支的宫位,原则是:“阳干寄禄,阴干寄冠带”。
  
  
 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分别对应地支:寅、 辰、 巳 、未、 巳 、未 、申 、戌 、亥、 丑。
  
  
 (2)月将
  
  
 二十四节气的月份、地支 、起点、中气 、终点分别对应为:正 、寅、 立春、 雨水 、惊蛰;二 、卯 、惊蛰、 春分 、清明;三、 辰 、清明、 谷雨 、立夏;四 、巳 、立夏 、小满、 芒种;五 、午 、芒种 、夏至 、小暑;六 、未、 小暑 、大暑、 立秋;七 、申 、立秋 、处暑 、白露;八 、酉、 白露 、秋分、 寒露;九 、戌 、寒露、 霜降 、立冬;十 、亥 、立冬、 小雪 、大雪;冬 、子 、大雪 、冬至 、小寒;腊 、丑 、小寒 、大寒 、立春。
  
  
 以地支相合,与月建合者为月将,逢中气而换。月将即为日宿太阳,视太阳入何宫,即为何将。太阳于每月中气过宫,故月将亦逢中气而换。
  
  
 月将的神、将名 、起点 、终点分别对应为:亥 、登明 、雨水 、春分;戌 、河魁、春分 、谷雨;酉、从魁 、谷雨、 小满;申 、传送 、小满 、夏至;未 、小吉 、夏至、 大暑;午 、胜光 、大暑 、处暑;巳 、太乙、 处暑、 秋分;辰 、天罡 、秋分 、霜降;卯 、太冲 、霜降 、小雪;寅、 功曹 、小雪 、冬至;丑、 大吉 、冬至、 大寒;子 、神后 、大寒、 雨水。
  
  
 2.立天地盘
  
  
 地盘就是十二地支的固定方位,始终是不变的。排六壬课的时候,不写出地盘,只写出天盘。
  
  
 天盘是变化的,天盘也写十二个地支,这十二个地支也是顺时针排列的,由于地盘没有写出,天盘下面其实隐藏着一个地盘。“月将加时为天盘”,将月将放在时支上,然后顺时针写完其余十一个地支。
  
  
 排成天盘后,这样一固定下来,接着就是排四课、发三传、布天将、明神煞,就成为一个六壬课式,这个六壬课式就和事物的过去、现今及未来的发展相对应,分析这个课式,即可论断吉凶。
  
  
 3.演四课
  
  
 先看日干寄宫在何宫,以该地支天地两盘支起一、二课;再看日支,也以其宫天地两盘起三、四课。
  
  
 4.发三传
  
  
 (1)贼克
  
  
 取课先从下贼呼,若无下贼上克初;初传之上名中次,中上加临是末居;三传既定天盘将,此是入式法第一。
  
  
 (2)比用
  
  
 下贼或二三四侵,若逢上克亦同云;常将天日比神用,阳日用阳阴用阴;若或俱比俱不比,立法别有涉害陈。
  
  
 (3)涉害
  
  
 涉害行来本家止,路逢多克为用取;孟深仲浅季当休,复等柔辰刚日宜。
  
  
 四课中或二上克下,或二下克上,而与本 日之日干俱比(阴阳都相同),或俱不比(阴阳都不同),则各就所克之处,由地盘涉归本家,以受克多者为用。如受克俱多,则以在地盘四孟上者为用。如无孟,则取仲上者。如又俱相等,则阳日取干上神,阴日取支上神。中传、末传照常法为。四孟:寅申巳亥位;四仲:子午卯酉位;四季,辰戌丑未位。
  
  
 (4)遥克
  
  
 四课无克号为遥,日与神兮递互招;先取神遥克其日,如无方取日来遥;或有日克乎两神,复有两神来克日;择与日干比者用,阳日用阳阴用阴。
  
  
 1)四课中既无上克下,也无下克上,则看四课上神有无克日干者,如有,则克日干者为初传,如果有两个上神均克日干,则取与日干相比者为用。
  
  
 2)四课中既无上克下,也无下克上,则看四课上神有无克日干者,如无,则又看有无上神被日干所克,若有,则取被日干所克的上神为用,但如果有两个上神被日干克,则取与日干相比者为用。
  
  
 (5)昴星
  
  
 无遥无克昴星穷,阳仰阴俯酉位中;刚日先辰而后日,柔日先日而后辰。
  
  
 四课全备,无上下克,又无遥克,阳日则取酉宫上神为用,中传取支上神,末传取干上神。
  
  
 四课全备,无上下克,又无遥克,阴日则取天盘酉下神为用,中传取干上神,末传取支上神。
  
  
 (6)别责
  
  
 四课不全三课备,无遥无克别责例;刚日干合上头神,柔日支前三合取;皆以天上作初传,阴阳中末干中寄;刚三柔六共九课,此课先贤俱隐秘;戊午戊辰与丙辰,干上皆午是为亲;辛丑辛未各二日,上下皆是丑未真;丁酉当为巳丁是,辛酉原来是酉辛。
  
  
 又诀:
  
  
 三课无克别责名,刚日先传干合神;柔日支前三合取,中末都来干上行。
  
  
 此论四课不全,只有三课,既无上下克,又无遥克,即以别责法取合神为初传。
  
  
 阳日取干合之上神为初传,中传、末传俱用干上神。
  
  
 阴日取支前三合为初传,中传、末传俱用干上神。所谓“支前”,即地支的三合局:巳酉丑三合,酉日则取丑(丑在酉前),丑日取巳(巳在丑前),又如亥卯未三合,亥日取卯(卯在亥前),未日取亥(亥在未前)。其余仿此。
  
  
 (7)八专
  
  
 两课无克号八专,阳日日阳顺行三;阴日辰阴逆三位,中末总向日上眠。
  
  
 如是阳日,以干上神在天盘顺数(顺时针数)三神为用,如亥至丑为顺数三位。中传、末传取日干上神。
  
  
 如是阴日,以支第四课上神在天盘逆数(逆时针数)三神为用,如由亥至酉这样逆数三位。中传、末传取日干上神。
  
  
 (8)伏吟
  
  
 伏吟有克还为用,无克刚干柔取辰;迤逦刑之作中末,从兹玉历识其真;若也自刑为发用,次传颠倒日辰并;次传更复自刑者,冲取末传不论刑。
  
  
 四课上下有克,照常取克发用,中传取初传所刑的支,末传取中传所刑的支。如果初传是自刑的支(即初传为辰、午、酉、亥),则中传取支上神,末传取中传所刑的支。如果中传又是自刑的支(即中传为辰、午、酉、亥),则取与中传相冲的支为末传。
  
  
 阳日:如果四课上下没有克,取日上神发用,中末递刑取之(即初传刑者为中传,中传刑者为末传)。如果初传是自刑的支,则取支上神为中传,中传刑的支为末传。如果中传又是自刑的支,则取与中传相冲的支为传。
  
  
 阴日:如果四课上下没有克,取支上神为用,中末递刑取之(即初传刑者为中传,中传刑者为末传,如果中传是互刑,末传取冲)。如果初传是自刑的支,则取日干上神为中传,中传刑的支为末传。
  
  
 (9)返吟
  
  
 返吟有克亦为用,无克别有井栏名;若知六日该无克,丑未同干丁己辛;丑日登明未太乙,辰中日末识原因。
  
  
 又诀:
  
  
 返吟有克克初生,理取先冲而后刑;次传如在自刑上,须求破冲是原因;无克取马发为用,中支末干神相应;月将与占时相冲,天地盘各居冲位。
  
  
 (10)原则
  
  
 四课干支有克,仍照例取受克者为初传(取下贼上,阳日用阳阴用阴),初传冲者为中传,中传冲者为末传(初传和末传是相同的)。
  
  
 六甲、六庚日三传为寅申寅;六丙、六戊、六壬日,子午日三传为午子午,寅申日三传为寅申寅,辰戌日三传为巳亥巳;乙丑、乙未日三传为辰戌辰,乙卯、乙酉日三传为卯酉卯,乙亥、乙巳日三传为巳亥巳;癸丑、癸未日三传为未丑未,癸卯、癸酉日三传为卯酉卯,癸亥、癸巳日三传为巳亥巳。
  
 四课干支无克,取日支的驿马发用,中传用支上神,末传用干上神。如例二。按:返吟无克只有六日,即丁丑、己丑、辛丑、丁未、己未、辛未。丑日即取亥(驿马)发用,未日即取巳(驿马)发用,中用支上,末用干上。
  
  
 5.布天将
  
  
 十二天将 、宫位 、五行对应关系分别为:天乙贵人、己丑、 阴土;螣蛇 、丁巳 、阴火;朱雀 、丙午 、阳火;六合 、乙卯 、阴木;勾陈、 戊辰、 阳土;青龙、 甲寅 、阳木;天空、 戊戌、 阳土;白虎、 庚申 、阳金;太常 、己未、 阴土;玄武 、壬子、 阳水;太阴 、辛酉 、阴金;天后 、癸亥、 阴水。
  
  
 贵人分昼夜贵人,凡占时从卯至申的为昼贵, 酉至寅时的为夜贵。起贵人歌诀如下:
  
  
 甲戊庚牛羊(甲戊庚日昼贵用丑,夜贵用未);乙己鼠猴乡(乙己日昼贵子, 夜贵申);丙丁猪鸡位(丙丁日昼贵亥, 夜贵酉);壬癸蛇兔藏(壬癸日昼贵巳, 夜贵卯);六辛逢马虎(辛日昼贵用午, 夜贵用寅);此是贵人方。
  
  
 起好贵人后再在天盘上按次序布腾蛇、朱雀······天后等十二天将。 但顺序有顺有逆,凡贵人在地盘亥、子、丑、寅、卯、辰位的顺行,在地盘巳、午、未、申、酉、戌位则逆布。
  
  
 6.三传遁干(空亡)
  
  
 六壬所用三传之干是从日干支六旬上遁干而来的。
  
  
 如甲子日起课得三传午卯子, 则初传午遁庚, 中传卯遁丁, 未传子遁甲。
  
                                          
 四、科学认识
  
  
 大六壬中的内涵都在十天干及十二地支中演变,格局形式上的不同,日、月、星、辰变化产生的与固定盘相对应的活动盘不同,天盘、地盘运转就是大六壬的精灵再现,并由此而产生事物变化根性场源。任何事物的变化带动产生的能量组合形式不同,一定的条件关系到事物内涵根本属性在天盘、地盘的运作状态下的具体表现。
  
  
 根据现代天文学知识可以知道,日月五星构成的太阳系是相对于北极星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所以古人认为天之气从北极下注,经由北极星和北斗七星气路划分为九,即为九宗门;气继续下行流布十二宫,即为十二天将,也就是十二贵神;再分别由各宫之神去直接发生作用,即十二月将,也就是十二支;十二支作用于地,便有了天地盘之间的生克制化以及德合鬼墓刑冲破害等关系;而日月五星是影响这些作用关系的时间空间因素。
  
  
 四课揭示的是事物本质内在的联系性,相关系统化的理论产生四课上神的具体效应作用,由此而判断事物的内在基因素质场能的因果关系,发生多向关联作用并在一定基础上产生形式上的外在改变力,达到分解事物之间的矛盾所在。四课的确定多重性决定了三传的推导受其形式上的制约而产生与之密切关联作用的决定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运动力源泉,形式上的格局演变并不改变三传的内涵表达能力,构筑的人性场属在三传的神性作用下改变人的动向发展趋势,运用天人合一的规律在固有形式上引导着人类的灵性按照同源全息理论观点的条件制约改变人本能的场源亲和性。故说:六壬尽人事!
  
                                          
 丁俊贵
  
  
 2020年5月18日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22)】——六壬尽人事

8.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12)】——洛书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12)】——洛书
  
                                          
 一、洛书概述
  
 洛书,是远古文明的产物,是一种关于天地空间变化脉络图案。它是以黑点与白点为基本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若干不同组合,并整体上排列成矩阵的图式。洛书1—9数是天地变化数,万物有气即有形,有形即有质,有质即有数,有数即有象,“气、形、质、数、象”五要素用河图洛书等图式来模拟表达,它们之间巧妙组合,融于一体,以此建构一个宇宙时空合一,万物生成演化运行模式。
  
  
 “洛书”之意,其实就是“脉络图”。洛书,它的内容表达实际上是空间的,包括整个水平空间、二维空间,以及东西南北方向。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八卦五行是分门别类。如何组织成有序运作整体,就是洛书之功用。
  
  
 河图洛书是远古时代人民按照星象排布出时间、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在传说中有“河图洛书”出于黄河、洛水,其实“河图洛书”中的“河”不是指黄河,而是银河。
  
                                          
 二、源流觅迹
  
  
 河图洛书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起源于天上星宿,蕴含着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被誉为"宇宙魔方",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河图”的这个“河”,其实指的是星河。河图最初的原型是一条白色旋转的龙,将银河画成白龙,围绕着中点运转,而这个中点是北极星。这幅图在后来演变成了一黑一白两条龙,逐渐成为了今人熟悉的太极阴阳图。洛书,是表述天地变化脉络之数。“洛书”之意,其实就是“脉络图”,是表述天地空间变化脉络的图案。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河图洛书是上古文明的产物,从实证的角度确定河图洛书出在某个具体地点,很难找出严格的科学依据。河图洛书的来由,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千古之谜。“河图洛书”在现存文献中载于《尚书》,其次在《易传》以及诸子百家亦有收录。河图、洛书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并据此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二幅图推演而来的。第一次给这两幅图命名的是北宋易学家刘牧,他精研陈抟所传《龙图易》,著书《易数钩隐图》,于是,河图洛书才为世人所知。当时,对采用“图十书九”,还是“图九书十”有过争论,最终定位于图十书九,一直延续至今。
  
                                          
 三、数字规律
  
  
 洛书,即九宫图。把九宫图中的数字排列来进行详解一番,或可看出一定道理来。首先在九宫图中数字之和等于十五,就是横竖斜相加都等于十五。4+9+2=15;3+5+7=15;8+1+6=15;4+3+8=15;9+5+1=15;2+7+6=15;4+5+6=15;2+5+8=15。
  
  
 除此之外,以左列的438与右列的276为例加以说明。把数递变为两位数相加时,左右两列数字之和依然相等。即43+38+84=27+76+62。从下向上递变依然成立。83+34+48=67+72+26。递变为三位数依然相等,即:438+384+843=276+762+627。从下向上递数依然成立,即:834+348+483=672+726+267。继续递变下去为四位数、五位数、六位数,一百位数、一千位数依然成立。神奇之处还不在这里,更为神奇的是不管是一位,还是两位数、三位数的平方相加和依然可以左右相等。三位数、四位数平方和依然可以成立。也就是说一百位也好,一千位也好都可以成立。再有,就是把九宫图用行列式的方法计算,可以得到一个周天数360。这样一个数字排竟然有着不可思议的魔力。就是这样的一个九宫数的排列解开了美国数学家提出的数学怪题,严格等平方和的问题,当时可是无人能解的数学怪题,就连计算机都无能为力。结果被研究洛书的彭绍定数学教授攻克。
  
                                          
 四、河图与洛书
  
  
 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汉代刘歆认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南宋朱熹、蔡元定:“河图主全,故极于十;洛书主变,故极于九。”“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于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并认为河图象天圆,其数为三,为奇;洛书象地方,其数为二,为偶。蔡沉:“河图体圆而用方,圣人以之而画卦;洛书体方而用圆,圣人以之而叙畴。”并认为河图主象、洛书主数;河图主偶、洛书主奇;河图主静、洛书主动。清万年淳以图之方圆论河洛关系,认为:“河图外方而内圆”,“中十点作圆布”,“外四圈分布四方,为方形,十包五在内,仍然圆中藏方,方中藏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妙也。而十五居中,即洛书纵横皆十五之数,是又河图包裹洛书之象。河图点皆平铺,无两折,洛书亦然。”“洛书外圆而内方,圆者黑白共四十数,圆布精其外,包裹河图之象。”“河图已具洛书之体,洛书实有运用河图之妙,因将图书奇偶方圆交互表之以图。”近代杭辛斋认为:“河图为体而中有用,洛书为用而中有体。”“有以图书配八卦者,多拘执而不能悉当,其实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即先天,洛书即后天。”“故图与书,相互表里,不能分割。”还有人认为河图重“合”,具有奇偶相配、阴阳互抱、生成相依的特点;洛书重“分”,具有奇偶分离,生成异位的特点,两者一分一合,体现对立统一、盛衰动静的辩证关系。
  
  
 《易·系辞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实际是1——10排列而成,5和10构成中宫,奇数为阳,白色,代表天数(生数),偶数为阴,为黑,代表地数(成数)。洛书实际是九宫,即1——9排列而成,横,竖,斜三个数相加和都是15。河图、洛书形式不同,本质相同,都表示历法和卜筮,四面八方,四时八节,八卦 ,九宫及五位统一的体系。
  
  
 《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孔传认为河图即八卦。有文献说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也有尧,禹受图的说法。《竹书纪年》轩辕“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沈约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风后受图的说法流传很广。有人以为龙马为东方七宿的龙与天马四,与《山海经》中的“马身而龙首”相符,当为上古龙马图腾的人在星空中找到的龙马。从贾湖文化来看,8000多年前有卜卦是事实,产生河图一类的图文是可能的。后来相传,成为“帝王受命之瑞”。
  
  
 汉代认为洛书即《洪范》九畴。“天兴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汉书.五行志上》认为《尚书.洪范》中从“初一曰五行”到“长用六极”是《洛书》本文。《易纬.乾凿度》所说太乙行九宫之法,成为后世术士所用的洛书。太乙即太一,所行九宫为:中央招摇,北宫叶蛰,东北天留,东宫仓门,东南阴洛。南宫上天,西南玄委,西宫仓果,西北新洛。太一移宫的日期为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节。八节又与八风相应。八卦的八个方位加上中央就是九宫。八卦的方位与八节对应,从日运行方位和斗柄指向均可得到证明。以后天八卦为例,震为东,代表春分;巽为东南,代表立夏;离为南,代表夏至;坤为西南,代表立秋;兑为西,代表秋分;乾为西北,代表立冬;坎为北,代表冬至;艮为东北,代表立春。后天八卦由周文王定,那以前的先天八卦则是:震东北立春,离东春分,兑东南立夏,乾南夏至,巽西南立秋,坎西秋分,艮西北立冬,坤北冬至。
  
                                          
 五、洛书文化
  
  
 河图洛书文化是中国初民在于自然斗争中所探索、总结适用于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天文、时令、医学、占卜预测学的一种工具。
  
  
 中国初民为适应于农业生产,将洛书分为九宫。太乙居中,一年运行八宫。八宫的名称依春夏秋冬一年流转的时序分别是:冬至、坎宫、叶蛰;立春、艮宫、天留;春分、震宫、仓门;立夏、巽宫、阴洛;夏至、离宫、上天;立秋、坤宫、玄委;秋分、兑宫、仓果;立冬、乾宫、新洛。如配以八卦方位则属于文王后天八卦。
  
  
 在中国古文化中无不打上洛书的印记,因为洛书是和谐、平衡的象征。在中国现存的最早的天文历算著作《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洛书者,圆之象也”。洛书使用数字构造出的一个“圆之象”。宋人的解释是:洛书横、竖、斜的数之和都是十五,九个数的和是四十五,是十五的三倍,符合“圆者一围三”。还有一个解释是:洛书不管怎样摆,不管从那个角度数,其直线上的和都是一个固定数,而这正是圆的直径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圆表示着包容,表明着和谐,同时表明在包容中和谐的图形,是初民模拟一个最基本的平衡体系过程中的产物。图中的九个数各不相同,但横、竖、斜排列起来之和又是同得十五之数,也就是通过内部黑(阴)白(阳)的调节,使条条线线都能协调起来,达到一种稳定状态。
  
  
 在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万物,俱在阴阳对立统一作用下构成了一个平衡的整体。如果进一步来说,洛书本身是方形的,又是“圆之象”,正是《周髀算经》中所说的“天圆地方”概念的一个投影。整个人类世界包容在这“天圆地方”之中,而“天圆地方”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平衡体系,洛书是这个浩瀚无际的体系的一个最简单也是最明确的缩影。
  
  
 洛书说明,一切事物的运动转化总是打破平衡又回归平衡,平衡的同时又孕育着不平衡,局部不平衡而整体平衡,平衡的整体在一个更大的体系中又是个不平衡的局部,从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
  
  
 古人由河图洛书又推衍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河图推演出先天八卦,洛书推演出后天八卦。同时,河洛二图一旋转起来,就又产生了太极图。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洛书与天文学相结合就能推算出时令,服务于农业生产。河图、洛书与地理学相结合,就产生了风水学,服务于建筑业。河图、洛书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结合,就产生了中医学,服务于人类的健康。河图、洛书与武术相结合,就产生了太极拳,她既能健身,又能防身;既有健美效果,又能陶冶情操。
                                          
 丁俊贵
  
 2020年5月6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