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管理思想

2024-05-10 19:54

1. 诸葛亮的管理思想

诸葛亮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一 良好的个人品质    作为一个国家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远大的政治抱负,宽广的胸怀,巨大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敏锐的观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社会的形势,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可行性方案;知人善任,选贤任能,培养人才,且大公无私;言必行,行必果,赏罚分明,善于纳谏,严于律己,实事求是,具有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等素质。而诸葛亮正具备这些条件。这也正是其受到历代崇敬的原因所在。    善选合作者:诸葛亮自制性很强,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多次换师,不耻下问,从而使自己博学多才不同流俗。在选择合作者时,非常慎重,精谋深算,等待时机,因为好的合作者是事业的起点和先决条件。诸葛亮使刘备三顾茅庐,一是考察刘备的能力和品德、及合作的可行性;二是提高自己的身价和坚定刘备的信心。刘备三顾茅庐为诸葛亮选准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的合作者。    厉行法治:为了实现“内修政理”的战略目标,使蜀汉政权长治久安,诸葛亮审时定法,以法来管理国家,并采取“教令为先,诛罚为后”的方针和“先理强,后理弱”的策略。针对法治,诸葛亮还和法正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闭关息民,务农植谷:为管理好国家,巩固蜀汉政权,诸葛亮从蜀汉实际出发,对全国百姓采取“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管理政策。从诸葛亮出山到刘备死,整整十年,基本上战争不断。西蜀由于刘焉父子的腐败统治,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现实使诸葛亮深刻地体会到战争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特别是失荆州、伐吴兵败给新兴蜀汉政权带来的灾难尤为深重。    他深知,只有让农民休养生息,“安其居,乐其业”才能使生产恢复和发展,也只有生产发展了才能“上下和睦,百姓安乐”。为此他确定了“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的管理方针。他还注意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修,派壮丁专门管理都江堰;注意发展盐铁业,蜀锦业;提倡节俭积蓄,反对浪费。    经过诸葛亮适时的、合理的治理,西蜀出现了“田畴开辟,仓廪充实,器械坚利,蓄积丰饶”的景象。二 高瞻远瞩的管理策略    诸葛亮能审时度势,知进退,抓主要矛盾,非常重视科学地、慎重地管理外交。这确实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结交天下名士。在隆中时,诸葛亮特别注意结交荆州地区上层中有影响的人物,尤其是有声望的名士,同他们搞好关系,向他们请教,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尤其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由于战乱,襄阳一带是当时豪强大族避难集中的地方,有名的大族有庞、黄、蒯、蔡、马、习等家。如庞德公就是当时颇有声望的大名士,他交游广、见识高,在他周围聚集了不少有才干的人,并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品评人物和政局,影响很大。    诸葛亮登门向庞德公求教,而且很谦虚、虔诚。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由此传扬。当时诸葛亮结交的还有庞统、庞林、马良、马谡、习祯、黄承彦、徐庶、司马徽、杜夔等等。结交这些名士,不仅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增长了才智,而且有不少人成为蜀汉的政治、军事骨干。诸葛亮出山之际,正是刘备败退危难之时,他力主联孙抗曹。为了达到目的,他过江东,采取得力措施,终于取得外交胜利。赤壁战后,诸葛亮通过有力的外交努力,终于借得“荆州”这块生存的根据地,并由此出发迅速占领益州、汉中之地。在刘备死后,他更重视外交管理,多次派重使前往东吴重结孙刘盟好。   他还采用攻心为上策略,以七擒孟获的方式终于安定了后方,并实现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战略目标。这些合理的管理措施及实施给北伐曹魏准备了条件。
三 与现代管理思想的比较    从战略管理上看,诸葛亮的“草庐对”还不能称为一个周密完备的计划,其中包含着不少不切实际的构想和假设。“草庐对”以荆州为中心,看到了荆州在刘备集团总体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却未能认真考虑到荆州在孙吴集团总体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荆州不仅是孙吴集团实行扩张的现实目标,同时也是维护东吴国家安全的屏障。事实上,曹操也把夺取荆州视为自己统一天下的战略重点。    因此,“草庐对”中的管理谋略表现为对孙吴夺取荆州的可能性上估计不足,即对敌我友三方缺乏辩证的分析。后来荆州丢失已证明“草庐对”中的战略管理有误。让关羽镇守荆州更是其大失误。关羽勇武有余,但智谋不足,缺乏政治远见,并欠外交才能和全面观念,忽视对孙吴的联盟。“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也是其管理上的一大失误。蜀汉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建立在严刑苛法的基础上的,并非是丰衣足食的结果,这是本末倒置的管理,不能长久。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但诸葛亮对蜀中人民却是重取轻予、先取后予、多取少予的。正如裴松之所言,“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这是现代管理应注意的教训。诸葛亮把军事放在经济之前而重视,也是管理上的本末倒置,他采取的“攻势立国”、“以攻为守”的管理政策,也是失多得少。    诸葛亮北伐中原,之所以劳而无功,是因为它本质上是脱离实际的、毫无实现可能的空想管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从个体上说是忠义昭彰,是报知遇之恩,但对国家则是灾难。在人才选拔、使用和培养的管理上,诸葛亮的失误也给后人以借鉴。他没有像曹操一样选好选官管官的人,在用人上谨小慎微,“察之太密,待之太严”,且一切以自己感觉好恶为标准。    谨慎从事是其特色,但也不能过分,在现代管理上就有适度冒险、分权管理的原则。他不信任魏延,否定其“暗渡陈仓”以奇制胜的建议,从而丧失一次可能取胜的机会。从出师表看,对出师北伐也没有制定取胜的战略方针和可靠的实施措施,实际上诸葛亮也对北伐失去信心,因而北伐也就成为例行公事了,或者是为了转移矛盾。陈寿评价很中恳,“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才,优于将略。”    现代管理讲公平,更讲效率,但“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为了公平不出漏洞,不产生冤假错案,“罚二十必亲理”,这严重违犯了高级管理人员的分工协调的管理原则,从而本末倒置,也打击了下属的积极性,且不便于培养人才。    作为主要管理人员主要是原则领导,出主意搞决策,选人用人,建立组织机构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励下属,一级抓一级,层层分工负责,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诸葛亮一生喜欢文官,而轻视武官,在管理上自觉不自觉地偏护文官而压抑武官,在刘备活着时,刘备重武轻文,二者有互补的作用,而在刘备死后,在人才管理上就造成了严重缺陷。在破格用人上,诸葛亮的缺憾更明显,无怪魏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事实上,诸葛亮在管理上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这给蜀汉在各方面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但这并未引起后人的注意。诸葛亮一生,从管理实践上讲,有得有失。为什么“出师未捷身先死?”我认为其最大失误在识人用人上,尤其在后期缺乏实事求是作风,没有用好自己、管理好自己。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也有自己的不足和局限,后人应当正确地评价他;当鉴则鉴,当诫则诫。

诸葛亮的管理思想

2. 诸葛亮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吗?


3. 诸葛亮管理学

(1)诸葛亮出身仕宦之家,从小受到传统的文化教育,精通历史,精通诸子百家,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移居当时的政治中心之一南阳后,结交当地知名人士,得以了解天下大势。这是决策者应有的知识素养和信息准备。 
    (2)诸葛亮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侍奉平庸之阿斗,专权而不失臣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诸葛亮赏罚分明,无恶不惩,无善不显,无一例外。街亭失利,自贬三等。 
    (4)诸葛亮的外交思想——为对付主要敌人,以我为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过,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联吴拒曹,南和诸戎,皆为美谈。 
    (5)评价历史人物切勿仅仅以成败论英雄,切勿求全责备,切勿以点代面,而是根据他们比前辈贡献了多少新的东西。诸葛亮以其人品、知识、智慧为自己树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也树立了被破格提拔者脱颖而出的光辉形象。

诸葛亮管理学

4. 管理者究竟该如何管理团队,为何说诸葛亮是个反面教材?

说诸葛亮是一个反面教材主要是因为在诸葛亮管理国家的过程中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要知道作为一个国家的管理者事必躬亲是优点但同样也是缺陷,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知道放权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管理的企业更好的发展。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当中表现的非常出色。当时诸葛亮帮助刘备夺得了江山,在刘备死后又再次辅佐刘禅上位。但是令人非常遗憾的是,诸葛亮在辅佐刘禅12年之后就死在了北伐的路上。要知道当时诸葛亮最大的对手就是司马懿,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当时会把军事中的大小事情全部都亲自管理。他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并不能抵抗诸葛亮,所以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多次忍耐。当时果然不出司马懿的所料,诸葛亮在辅佐刘禅没有多久就病倒了。诸葛亮当时可以说在整个蜀汉集团当中拥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他当时相当于整个蜀汉的绝对高层领导,由于他的能力非常出色,所以受到众人的追捧。虽然当时诸葛亮非常有才华,但是在用人和团队建设上并没有非常出色。当时就是因为他亲力亲为才让整个蜀汉没有可以用的武将,朝中也没有那些能力出众可以担当大任的大臣。就是因为当时诸葛亮对那些细小的细节也不放过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所以才让自己的压力过大最后累死。虽然当时他个人对整个蜀汉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就是因为太过操心,所以让整个蜀汉并没有出现可以担当大任的人才。诸葛亮当时并没有给这些有着出色能力的人才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最后才逐渐让蜀汉走向衰败。

5.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背后还有工作团队吗?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这是诸葛亮所写《出师表》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换成大白话无非是,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只求能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从未敢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刘备)不因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为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事隔二十一年,刘备三顾茅庐三请恩情仍被诸葛亮永志于心,念念不忘。

刘备虽是个织席贩履小商贩出身,但毕竟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还是当朝皇帝汉献帝的叔叔,人称“刘皇叔”。刘备这个“皇叔”到底有几分真实性就不得而知,甚至连刘备本人都说不清楚。但不管怎样,当时的刘备也算是一方英雄,是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口中: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而诸葛亮,此时的身份无非是一介草民,深居乡村的农夫。另外,三顾茅庐之时,刘备已经46岁,是长者。而诸葛亮才26岁,是年轻人。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成就一番伟业,刘备不惜不顾身份、地位、面子以及年龄悬殊,恭恭敬敬,诚心诚意地礼遇诸葛亮。

为了让卧龙先生出卧龙岗,刘皇叔不惜屈尊降贵,三顾茅庐,原因有三。
即其一,卓尔不群的中介。
诸葛亮虽隐居在乡村,做一个有大略的农民,却声名远播,甚至连卧龙岗的农民都自愿免费为诸葛亮打广告。另外就是名人效应,不一样的托。刘备之所以会知道南阳还藏有诸葛亮这类高人,是因为先有司马徽的介绍,而又有徐元直的推荐。而司马徽,徐元直都是荆州本地的名人名士。能获得司马徽等这样的名士为诸葛亮作推荐,从中穿针引线,刘备岂有不感兴趣,不上心的道理。
其二,异乎寻常的安排。
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一而再,再而三前往卧龙岗。可第一次没碰到,算是凑巧;第二次未遇上,可是故意;第三次邂逅上,但诸葛亮却在屋里睡大觉,让刘备独自一人恭恭敬敬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了半晌又一个时辰再加上更衣半个时辰。很明显,诸葛亮有意这样做。一来自视有大才,一请就去,显得自己不值钱,自然要让刘备多跑几趟。顺便耍下大牌,摆下架子,才能保证今后有话语权;二来考验刘备的诚意和耐性,有点姜太公钓鱼的味道在其中。诸葛亮异乎寻常的安排,才会有“三顾茅庐”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其三,与众不同的背景。
在东汉,名士、外戚、世家是最有权威的三个身份。只要能得其一就能称霸一方。袁绍兄弟、曹操和孙权就是靠这三个身份中的一个或二个或三个全占而称霸一方。而刘备却三个身份一个也没沾边,只顶了个“汉室宗亲”行头在华夏大地混日子。诸葛亮表面上虽是个农夫,实际上却是个名士,甚至是中原世家子弟。周边的亲朋好友要么是荆州的世家子弟,要么是荆襄的名士。诸葛亮与众不同的身份,正是刘备称霸的必要条件,才值得刘备屈尊纡贵,三顾茅庐。
诸葛亮有大才大智,却心甘情愿窝在农村当农民,并不是不肯出山成就一番伟业,而是在等一个求贤若渴的贤明诸侯主动抛来橄榄枝,效仿当年吕尚在磻溪钓鱼,在隆中草庐等来不被世人看好的刘备。刘备的志向及谦卑,竟被诸葛亮认同与欣赏,才有后来“鱼水关系”君臣榜样。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背后还有工作团队吗?

6. 为什么说诸葛亮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按照分类,诸葛亮应该属于监控型领导。他管理军队时,军中事情无论大小都要过问。不懂授权是诸葛亮职业生涯中的最大缺陷。刘备临终授予李严主管军事的权力,但诸葛亮总是怀疑李严,担心让一个降将率大军在重镇会出变故,于是事必躬亲,不仅李严的才智未能得到发挥。
两人的关系也由此产生了裂痕。诸葛亮派马谡做先锋,还是时常不放心,要求马谡把排兵布阵的图送回来给他看。《三国演义》对他的操心风格似乎有所夸张,按照小说中的虚构,他动不动就给人锦囊妙计,让赵云这些具体办事的人到一定时候打开锦囊,按照妙计行事。


扩展资料:
管理者基本要求
责任是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管理者被授予权力的同时,应该对组织或团体的命运负有相应的责任,对组织或团体的成员负有相应的义务。权力和责任应该同步消长,权力越大,责任越重。比较而言,责任比权力更本质,权力只是尽到责任的手段,责任才是管理者真正的象征。
如果一个管理者仅有职权,而没有相应的责任,那么他是做不好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与众不同,正因为他是一位责任者。如果管理者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就意味着失职,等于放弃了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理者

7. 诸葛亮是怎样激励下属的

诸葛亮对于激励的作用,激励的方式等等都有很深的了解,在用兵过程中,常常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
火烧赤壁之后,诸葛亮计划攻取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这个时候,刘备已经占领了荆州、南郡、襄阳,加上之前的江夏,夏口,刘备已经拥有了5个城市,这每个城市都需要部队把守的,分出一部分兵力来镇守这些地方之后,剩下的兵力已经不具备同时分兵攻打四郡的实力,时间又非常紧迫,必须迅速地占领四郡,不然让周瑜知道了自己的计划,肯定会来争抢地盘,于是诸葛亮使用了激将法来激励几员大将迅速占领这几座城市。
在攻打桂阳的时候,诸葛亮问谁敢领兵前去,赵云和张飞都跳出来要去。争论不下,诸葛亮就建议抓阄,结果是赵云抓到,但是张飞还是不干,提出自己只要领三千人就够了,逼得赵云说自己也只要三千人,而且愿意立下军令状。这下,诸葛亮可高兴了,也不理张飞唧唧歪歪地抱怨,让赵云签下军令状出发了。
诸葛亮打仗,从来都是思虑周全的,不但考虑到地形、时间,以及敌人的情况,而且会考虑到手下将领的特点来使用他们,所以,诸葛亮一般会指定由谁执行什么任务,而不会让将领们毛遂自荐的。每当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诸葛亮在使用激将法激励手下了。在此之前,在赤壁之战中分配兵力时,诸葛亮也是这么激励关羽的,现在他又拿出来激励赵云和张飞了。
对于手下这些大将来说,诸葛亮知道他们都不求奖励,而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为刘备效力,给他们任务,就是信任他们,奖励他们,不需要奖金什么的,只要口头表扬一下,认可一下他们的努力也就够了。
现在通过让赵云和张飞相互竞争,一下子就把需要的兵力降下来,解决了兵力缺乏的问题。赵云也不负众望,很快就攻下了桂阳。
这下该轮到张飞了。诸葛亮同样也不放过他,告诉他必须像赵云一样立下军令状,只带三千军队去才行。张飞哪里是甘为人后的人,毫不犹豫地签下军令状,带兵出发,不久就占领了武陵。
建立正确的内部激励机制,正确地使用激励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励整个组织高效地完成任务,但是,激励办法的选择一定要根据组织自身的情况,而且要随着组织的不断发展进行调整,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工作性质,甚至不同的人群设计好激励机制,不然,即使建立了激励机制,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像张飞和赵云这样的武将来说,能够上阵打战就是对他们的激励,能够让他们独立领军,那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因此,每次让张飞独自执行任务的时候,张飞总是能够粗中有细,整出些计谋来,而有孔明或其他人在的时候,他经常性地表现出鲁莽的一面,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张飞认为有高人在,自己的任务就是拼体力,而不是浪费脑力。
关羽就不是这样,他每天夜读《春秋》,总是觉得自己的谋略不低,而且有超过一般人的能力,因此也常常要求超过一般人的奖励。如果只用一般人的方式来奖励关羽,不但不会起到激励作用,甚至可能导致关羽的逆反心理,使得奖励效果适得其反。
刘备当汉中王的时候,封了五虎上将,而且关羽排名第一,但是关羽却很不高兴,因为他认为把黄忠也封为五虎上将是自己的耻辱。关羽并不是认为黄忠不合适当五虎上将,而是认为自己就是超凡绝伦的,应该有独一无二的奖励,不能和其它人并列。不是费祎恰到好处的劝说,关羽有可能拒绝接受,给组织带来不和谐的因素。可见,奖励不一定都能导致正面的激励,需要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特别像关羽这样的人,不能简简单单地用对其它人的奖励方式奖励他。

诸葛亮是怎样激励下属的

8. 三国诸葛亮是如何激励手下的?

诸葛亮对于激励的作用,激励的方式等等都有很深的了解,在用兵过程中,常常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
火烧赤壁之后,诸葛亮计划攻取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这个时候,刘备已经占领了荆州、南郡、襄阳,加上之前的江夏,夏口,刘备已经拥有了5个城市,这每个城市都需要部队把守的,分出一部分兵力来镇守这些地方之后,剩下的兵力已经不具备同时分兵攻打四郡的实力,时间又非常紧迫,必须迅速地占领四郡,不然让周瑜知道了自己的计划,肯定会来争抢地盘,于是诸葛亮使用了激将法来激励几员大将迅速占领这几座城市。
在攻打桂阳的时候,诸葛亮问谁敢领兵前去,赵云和张飞都跳出来要去。争论不下,诸葛亮就建议抓阄,结果是赵云抓到,但是张飞还是不干,提出自己只要领三千人就够了,逼得赵云说自己也只要三千人,而且愿意立下军令状。这下,诸葛亮可高兴了,也不理张飞唧唧歪歪地抱怨,让赵云签下军令状出发了。
诸葛亮打仗,从来都是思虑周全的,不但考虑到地形、时间,以及敌人的情况,而且会考虑到手下将领的特点来使用他们,所以,诸葛亮一般会指定由谁执行什么任务,而不会让将领们毛遂自荐的。每当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诸葛亮在使用激将法激励手下了。在此之前,在赤壁之战中分配兵力时,诸葛亮也是这么激励关羽的,现在他又拿出来激励赵云和张飞了。
对于手下这些大将来说,诸葛亮知道他们都不求奖励,而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为刘备效力,给他们任务,就是信任他们,奖励他们,不需要奖金什么的,只要口头表扬一下,认可一下他们的努力也就够了。
现在通过让赵云和张飞相互竞争,一下子就把需要的兵力降下来,解决了兵力缺乏的问题。赵云也不负众望,很快就攻下了桂阳。
这下该轮到张飞了。诸葛亮同样也不放过他,告诉他必须像赵云一样立下军令状,只带三千军队去才行。张飞哪里是甘为人后的人,毫不犹豫地签下军令状,带兵出发,不久就占领了武陵。
建立正确的内部激励机制,正确地使用激励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励整个组织高效地完成任务,但是,激励办法的选择一定要根据组织自身的情况,而且要随着组织的不断发展进行调整,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工作性质,甚至不同的人群设计好激励机制,不然,即使建立了激励机制,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像张飞和赵云这样的武将来说,能够上阵打战就是对他们的激励,能够让他们独立领军,那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因此,每次让张飞独自执行任务的时候,张飞总是能够粗中有细,整出些计谋来,而有孔明或其他人在的时候,他经常性地表现出鲁莽的一面,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张飞认为有高人在,自己的任务就是拼体力,而不是浪费脑力。
关羽就不是这样,他每天夜读《春秋》,总是觉得自己的谋略不低,而且有超过一般人的能力,因此也常常要求超过一般人的奖励。如果只用一般人的方式来奖励关羽,不但不会起到激励作用,甚至可能导致关羽的逆反心理,使得奖励效果适得其反。
刘备当汉中王的时候,封了五虎上将,而且关羽排名第一,但是关羽却很不高兴,因为他认为把黄忠也封为五虎上将是自己的耻辱。关羽并不是认为黄忠不合适当五虎上将,而是认为自己就是超凡绝伦的,应该有独一无二的奖励,不能和其它人并列。不是费?恰到好处的劝说,关羽有可能拒绝接受,给组织带来不和谐的因素。可见,奖励不一定都能导致正面的激励,需要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特别像关羽这样的人,不能简简单单地用对其它人的奖励方式奖励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