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佛教中的“唐卡”是什么?

2024-05-09 23:05

1. 藏族佛教中的“唐卡”是什么?

唐卡,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进行描绘,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朱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历经百年仍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卡生动地描绘了宗教文化,使其中的各种形象栩栩如生。目前,“百度网盘朝云数字藏品平台”就推出了唐卡数字藏品,制作精美,种类丰富,有护国佑民的广目天王和白伞盖佛母数字藏品,还有彰显圆满智慧的时轮金刚和忿怒金刚数字藏品等等,9月14日中午12点开始发售,全球限量1000份,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打开百度网盘APP,点击“我的”——“更多服务”——“数字藏品”,就能进入该平台的数字藏品商城。

藏族佛教中的“唐卡”是什么?

2. 藏传佛教中的唐卡是什么

  藏传佛教中的唐卡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具有浓郁的藏地风情和宗教色彩,它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吐蕃时期。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制作唐卡使用的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
 
   
 
   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唐卡被人称为“藏文化百科全书”,其题材内容以宗教为主,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间传说、世俗生活、建筑、天文、历算等领域。

3. 藏传佛教中的唐卡是什么

宗教卷轴画。唐卡也叫唐嘎,唐喀,是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是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唐卡题材:
  有宗教画、传记画、历史画、反映生活习俗的风俗画,也有反映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人体解剖图的科学画等等。它们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知识性、宗教性、工艺性等特点,故被人们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
  唐卡中最常见的是宗教画——佛像,一般中心位置是主要人物,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着中心人物,按顺时针方向,与中心人物有关的人物、活动场所或故事布满一周。每轴唐卡画一般描绘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人物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安排得生动活泼,把整个画面统一在一个大的基调上,使构图很完整。有的唐卡面积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构图很完整,十分壮观。由于这些工匠们的画风质朴,色调协调,造型生动,内容多以佛像和经变故事为主,所以深受各个藏传佛教寺庙的欢迎,纷纷请去为佛堂等处作画装饰。

藏传佛教中的唐卡是什么

4. 藏族唐卡有几种派别

三大画派:(1)勉唐画派(门赤画派),是藏区近代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以拉萨为活动中心,主要流行于卫藏地区
          (2)噶孜画派(噶玛嘎孜画派),流行于藏区东部,以四川省甘孜德格和西藏昌都为中心,相传在16世纪由南喀扎西活佛创建,以噶玛巴大法会而得名,又译“嘎玛嘎赤画派”,亦简称“噶孜派
          (3)热贡画派。安多热贡地区的地名为命名的,像西藏著名作家,更顿群培也是此地人,我们热贡啊,这种唐卡在欧洲市场的销量相当大啊!没办法,谁说民族的是世界的啊,对伐,我估计西藏的未来会有更多的文物遗产被挖掘,诸多的文化产业会打入国际市场。

5. 唐卡\工卡\林卡在藏语里分别指什么?

林卡,系藏语,可以译为园林。但它的实际含义要广泛得多,一片丛林也包括在它的含意这内
工卡
山谷中间的白地
“唐卡”是藏语。“唐”的含意与空间有关,表示广袤无边。画师茨旦朗杰举例说,就像在一块布上,既可画几百甚至上千尊佛,也可只画一尊佛。“卡”有点像魔术,指的是空白被填补。说白了,唐卡,其实也就是西藏的卷轴绘画。

唐卡\工卡\林卡在藏语里分别指什么?

6. 藏传佛教中的唐卡都有哪些种类

新勉派把《度量经》作为制作壁画、唐卡的严格标准,逐步形成了佛教绘画的标准样式 。其风格特点具体表现为:  
1、源自勉唐派传承的部分有:造象度量严格,色彩明快,底层色厚涂,粗壮饱满的四肢和脸形,“兰叶描”勾勒衣饰线条,汉族化的民间图案,装饰性的山、石、树、云。  
2、融合噶玛嘎孜画派特点的部分是:汉族化的青绿山水、渲染技法中层次丰富细腻、善用灰色表现皮肤。  
3、吸收钦则特点的部分为:人物毛发有虚实变化,形象边线的节奏十分丰富。

7. 西藏唐卡的介绍

西藏唐卡是用彩缎装饰成的一种卷轴画,多数是在布面、绢面和纸面上进行彩画,还有许多刺绣、织锦、绎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

西藏唐卡的介绍

8. 藏族人供奉的唐卡你了解多少,1400多年不衰退,如今传承者却很少

如果你去过藏族的寺院,往往会见到这样颜色丰富,笔法精细的挂画,甚至可以看到保存上百年的,虽然看起来有点泛黄,但色彩依然艳丽,细节依然完好。
  
 
  
 这就是藏地非常流行的唐卡,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无非就是一副关于佛像的画。而当我多次去过藏地后,经过认识的僧人介绍之后,才越来越觉得它是如此的神圣和重要,这成了我对藏传佛教文化的一种探知欲。
  
 
  
 唐卡由来已久,如果按照西藏学界的说法,唐卡的起源应该从法王**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制吉祥天母女神像开始,这就是第一幅唐卡,算起来到现在已有1400多年的 历史 。不过更多画唐卡的人,则会觉得唐卡的 历史 要比这个更早一些,但不论如何唐卡由来已久的 历史 是可以肯定的。
  
 
  
 而为什么唐卡在藏地会如此流行,成为藏族人供奉的对象?在印度教传到西藏的时候,当时不少藏区都还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由于人们的居所不定且场地有限,固定的寺庙显然是无法满足信徒对于宗教的需要。于是这种携带方便的卷轴画成了众多游牧人们对于信仰的追求,也被叫做是“可以携带的壁画”。
  
 
  
 ​而唐卡的盛兴主要寄托于藏地人对于藏传佛教的崇拜和繁荣,因此唐卡的内容也多以佛像为主,其中绿度母、白度母、释迦摩尼、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莲花生则成为最广为流传的佛像。
  
 
  
 别看挂着的唐卡看起来不复杂,然如果追究其画的过程,却是一项漫长的过程。从诵经备料、到处理画布、勾底稿;再到染色勾线和开眼装裱,大概需要不下十个步骤。
  
 
  
 其中有个画唐卡的秘诀就是《度量经》,是每一画唐卡人必须学会的经书。这本古书完好的将佛、菩萨、金刚等身体比例按照规则严格要求。只有严格按照这种标准画出来的比例,才算是最完美的,而这种比例是常人无法企及的。唐卡中共有639尊佛像,每个佛像的比例各不相同,因此合格画师的心中都掌握了上面中佛像的度量。
  
 
  
 在很多人看来,唐卡是一种绘画艺术,其实缤纷非如此。真正意义上的唐卡需要讲究理论和佛法。对于信奉藏传佛教的人来说,每一副唐卡都是佛和菩萨的化身,需要格外尊重,因此如果对佛法不清楚的画师是难以画出唐卡的。
  
 
  
 然而学唐卡是一个非常漫长且枯燥乏味的过程,需要从孩提时开始学习,7-8岁或者10岁最好,孩子需要随僧人住进寺院学唐卡,或许在他们看来只有安静的寺院才最适合学习唐卡。这些孩子除了画唐卡之外,需要给老师做饭、洗衣以及为寺院干活。每天早起,念经,磕头,劳作,画唐卡,是这些孩子的生活。
  
 
  
 随着 社会 在发展,和很多汉族人一样,藏族人也希望孩子去读书考大学,越来越多的人也不愿意将孩子送往寺院去学唐卡,因此唐卡的传承也成为了严峻的问题,但我坚信只要藏族人的信仰还在,那么唐卡的传承一定也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