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的学校历史

2024-05-08 03:36

1.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的学校历史

百年教育强国梦,世纪学府薪火传。“废科举,兴学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积弱的东方大国图变革,求生存,乡贤梁启超为此振臂高呼;1905年,会城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民得风气之先,创办官立中学堂,新会一中由此开始了艰难曲折而光辉灿烂的100年。百年办学,根深叶茂发新枝新会一中名片:1958年被定为佛山地区重点中学,1960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年再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县市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持续发展,蒸蒸日上,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又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今天,新会一中是一所拥有107个教学班、6000多名学生、350多名教职工的重点中学,已成为享誉五邑、全省知名的学校,并朝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目标迈进。美丽校园,几代葵乡人心血凝聚 。流金十月,走进新会一中美丽的校园,浓阴蔽日的校道上,翠色如茵的绿地旁,窗明几净的大楼里,清晨书声琅琅,傍晚灯火通明。运动场上,虎跃龙腾。绿阴花间,笑语声声。置身其中,静心感受校园中洋溢着的浓浓文化气息:风采堂,古朴典雅;图书馆,书藏丰盈;《风华正茂》的雕塑,鼓舞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遨游远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标准的图书馆、勤奋楼、苏周玉珍纪念楼、健德堂、黄克竞博士教育楼、黄克竞博士科学楼、梁荣教研楼、电教馆等一座座楼馆拔地而起,建成了标准游泳池和江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的全塑胶田径场;还建成了计算机教学中心、多媒体电教中心,有语音教室2间、网络教室7间,拥有计算机500台,每个教室都配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千兆主干校园网,教学设备达到国家示范性高中标准。漫步校园,这些典雅大方、错落有致的楼宇,仿佛让人看到当年黄球名誉校长、黄克竞名誉校长、苏澄洲先生等善长仁翁们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透过这些参天的树木,又隐约让人听到新会一中几代创业者们艰苦奋斗的呐喊。师资雄厚,办学思想一脉相承 。如果说,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是育人的基础,那么,“求实开拓,素质育人”则是新会一中上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办学思想最浓厚的凝淀。一个世纪以来,在源远流长的冈州文化滋养下,新会一中栉风沐雨,自强不息,虽三迁其址,十一次易名,爱校报国、兴学育才之风仍代代相传。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8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骨干教师1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率91%。先后有7人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一批教师获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正是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全体教职工秣马厉兵,励精图治,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的办学成绩才如此出色。  新会一中,是许多新会学子向往的地方。它从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走来,是新会普通中学的起始,又是新会中学教育当之无愧的翘楚。其创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根深叶茂,并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它的办学历史虽曲折艰难,却光辉灿烂。 办学百年 根深叶茂 “废科举,兴学堂!”1905年,会城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民得风气之先,创办了官立新会中学堂。官立新会中学堂不但开创新会普通中学教育的先河,同时也见证了新会一中百多年来艰难曲折的办学历程。 官立新会中学堂实际是从清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就开始筹办。时任新会知县的陈伯侯奉命筹办新式学堂,于孔庙明伦堂召集邑中士绅商讨兴办中、小学堂的事宜。由于师资缺乏,先办“初级师范”,学制二年,不久之后办“中学堂”,谭镳为堂长,学制五年。辛亥革命之后,官立新会中学堂改称“县立新会中学”,谭为校长,学制四年,并停招师范班。至1921年,由于省教育厅通令改三三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于是改称“新会县立初级中学”,并设教导主任、训育主任、总务主任各一人,开始招收春、秋季学生。1924年,执掌校政20年的谭镳逝世;是年同时招收女生,但男、女生同届不同班。 至1931年3月,江门市政局奉命裁撤,江门重归新会管辖,县长沈秉强将江门市立中学易名“新会县立第二中学”,而“新会县立初级中学”则更名为“新会县立第一中学”。至1937年暑期,新会师范学校将普中的高一班、高二班移交新会一中继办,成为新会一中办高中之始。 据了解,清末办中学堂的校舍是以孔庙考棚(孔庙右邻)的房屋为校舍。大的五六间作课室,小的几十间作学生宿舍。1926-1927年间,由于体育场狭小,拆乡贤祠扩大体育场地,填池塘作校园。后来由于学生人数和班级增多,最后除大成殿外,孔庙及学宫全部作为校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春,新会沦陷,新会一中迁往双水上凌冲谭氏宗祠,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才重新迁回会城。这时,孔庙已被日伪政权拆毁,仅余大成殿、奎星阁、尊经阁几座残破建筑物,因而校址改在新会书院,至今不变。新中国成立后,新会一中历经时代风雨洗礼,教育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1958年被定为佛山地区重点中学,1960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年再度由省政府定为县市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持续发展,蒸蒸日上,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又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2007年11月,新会一中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成为我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新会一中已成为享誉五邑、全省知名的学校。 兴学育才 不拘一格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源远流长的冈州文化滋养下,新会一中栉风沐雨、自强不息,虽三迁其址、十一次易名,爱校报国、兴学育才之风仍代代相传。 “母校由首任校长谭镳执掌以来,校规严格,请的教师多是留过洋的人才或香港留学生。我读二、三年级时的第二任校长谈海,就是日本留学回来的。”于1924年考入当时新会县立初级中学、迄今仍健在的新会一中校友余雅望回忆说,由于注重师资、尊师重教,新会一中在建校初期就有良好的起步基础。如在1921年间,曾聘请留日归来的理化生物教师林卓南。林老师讲课时,常常引入唯物史观学说,结合学科讲解,使学生获得新思想、新观点。 从人力、物力上来说,新会一直是新会的最高学府。“南华诸县新会为名城,新会诸校我校高程。”这是抗战前新会一中校歌开头的两句歌词,由此也可看出当时新会一中人的自豪之情。知情校友说,在抗战前,新会一中在教学中,不但注重文化知识的培育,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1935年秋入读新会一中的黎永泉在《会城沦陷前夕的新会一中》一文中回忆说,当时校内有所谓“童子军”组织,培养学生“智”、“仁”、“勇”的品格,有急救护理、野外生活、打绳结等各方面的学习。有一次,学校还组织学生到江门篁庄野餐露营,晚上有篝火晚会及劫营、守营等实地训练活动,有声有色。此外,每天下午放学前的最后一节课为课外活动,举办球类、田径、歌咏、猜谜、故事等文体活动。在每天中午贴出一张表格,任人自由填报,届时有专门教师负责支持活动。 新会作家明明是新会一中当年的“七三届”。他回忆说,“七三届”处在“文革”后期,学校(当时叫会城中学)已逐渐回复正常教学秩序,因为没有高考任务,学习并不紧张,作业基本可在学校里完成,所以不少学生从来不用把书包背回家中或者说是根本没有书包。正由于课业轻松,学生有大量课余时间,可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说起来,‘七三届’并没有培养出多少大官员、大老板,却培养出了好几个文学艺术爱好者。”明明说,当时这一届有一群爱画画的同学,形成了一个沙龙式的小圈子,如甄锦标、吴明耀、陈向京、杨小明、李卓见和他自己等。这些人后来均在文艺领域成就了一番事业。那些人,那些事 新会一中百年办学历程,不但汇集了大量文化深厚、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如谭镳、施见三、林卓南等人,也同时培育了数之不尽的人才,当中不乏像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王坚等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卓越,彪炳史册。 谭镳:新会一中首任校长 谭镳,(1863-1924年),字康斋,号仲鸾,广东新会环城南坦乡人。身为新会一中首任校长的他是新会当时有名的教育家。此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梁启超的表兄。 谭镳一生思想进步,青年时中秀才,与表弟梁启超赴广州学海堂攻读。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已丑恩科乡试第九名举人。后入康有为开设的万木草堂就读,受到康有为提倡的“今文学”和变法图强思想的影响。此后,他参与了康、梁发动的“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活动。变法失败,他南下归乡,决意走“教育救国”的道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清廷被迫施行改革学制,废科举、兴学堂。新会创办初级师范学堂,委派谭镳为监督,主要是培养师资。不久,又创办新会官立中学堂,为新会第一间最高学府,谭镳被委派兼任堂长(监督)。民国成立,改革学制,1912年新会官立中学堂改称县立中学校,监督改称校长。他一直任至1924年捐馆。 谭镳的治教特点鲜明,校规严格,极重教师素质。民国初期,中学师资缺乏,谭镳不惜高薪聘请留学生任外语和理科教师,如英语科教师聘自香港书院或曾经留美的港籍人士。谭镳在担任学堂监督初年,还编辑《新会乡土志》,聘黎昀、林灿予协助编辑,施雨崖等22人为调查员。全书按部颁例目,分15篇,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书。1924年谭镳病逝,终年62岁,其门人筑纪念台于县中学校园左侧之马山,刻石留念。陈国达:“地洼学说之父” 1912年1月22日,陈国达出生于新会南郊天马乡五福里一个贫苦的南洋归侨家庭。1925年春,在姐姐的资助下,13岁的陈国达考入了新会县第一中学,读书非常勤奋,成绩优异。在初中期间,对陈国达影响最大的的就是博物学。他还对地质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喜欢野外考察的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与同学们翻爬新会的山山水水。在大学时期,他的毕业论文也以此为题,写出了《广东新会地质试勘》一文。 陈国达终生致力于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于1956年创立关于地壳演化规律的活化构造新理论“地洼学说”,突破了美国学者提出的地槽地台学说。“地洼学说”被称为是决定当代地质学发展的新学说之一,它的诞生也被列入世界科技史大事年史。1990年,国家矿床成因协会理事会决定在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中设立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创立的学说命名的国际学术组织。 陈国达被誉为“地洼学说之父”。他历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洼学会理事长、国际地洼学组主席,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与地质之父李四光并称为“南陈北李”。王坚: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 王坚,原名王桂琴,生于1933年,是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飞行教官、飞行中队长。在抗美援朝中,曾出色地完成飞行任务。1952年接受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接见。梁宗岱:爱国诗人 梁宗岱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爱国反帝的诗人、翻译家、教授、制药专家。解放前曾任北大、清华大学等名校教授。解放后历任中山大学、广州外语学院西语系教授兼院学术委员。梁宗岱精通法文和英文,并通晓德文和意大利文,擅长翻译诗作,对欧洲文学有深湛的研究。著有诗集《晚祷》、词集《芦笛风》等,翻译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浮士德》等。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的学校历史

2. 新会中学的在校师生

现任校长方蕾,党支部书记单志芳。学校现有2个班级,60多名学生。在职教工50人(离退休教工N人)。专业教师10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中级教师10人。学校目前拥有一支事业心强,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教育能力比较强的师资队伍。因此,从1991年始,己连续10年学校教育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大幅度提高,初三毕业升学考试成绩名列本区前茅。图书馆于1994年6月被上海市教育局评为一级(A)馆第一名(全市一级馆仅四所学校),连续多年作为区和市对外接待的窗日,己接待全国各地参观团三十多批,受到国家教委和市教委有关部门的赞誉。爱国卫生工作和卫生室建设多次被评为市先进集体和市教育系统优秀单位。男子篮球、女子篮球、中国象棋、国际象棋等体育项目在本区有一定影响。实验室等“十室”工作评比近十年连续五次获区先进单位。学校近十年连续五次被评为普陀区科技活动先进单位,金钥匙科技特色学校。 1994年该校为普陀区第一批“双高普九”验收合格单位,1998年被评为普陀区文明单位、市文明组室。区行为规范示范校等。现在,上海市新会中学正在蓬勃发展,稳步前进,以丰厚的底蕴和鲜活的生机为区内外所瞩目。因上海市政府下发的文件,此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太少,现被玉佛寺所征。学校全体师生被搬迁至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中。

3. 谁能给我写一篇关于新会一中105年校庆征文( ⊙ o ⊙ )啊!拜托啦!!

金秋十月的金华,花团锦簇,丹桂飘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刚过,我们满怀喜悦地迎来了山东轻工业学院的60华诞。 
六十年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六十年的时间,可以历练一所学校,我们走过艰辛,走过辉煌,曾经在困境中追求突破,在璀璨中点亮斗志。回顾六十年风雨历程,我们感慨万千: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师资力量稳步提高,教学业绩引人瞩目。 
  回眸六十年,卓然不凡。山东轻工业学院走过了脚踏实地、诲人不倦的六十年,走过了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六十年。六十年来,山东轻工业学院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打造了山东轻工业学院昨日的辉煌;用知识和智慧,挺起了山东轻工业学院今日的脊梁;用博爱和文明,积淀了山东轻工业学院丰厚的底蕴;用豪情和壮志,书写了山东轻工业学院壮丽的篇章。真可谓:耕耘共收获一色,奋斗与成绩齐飞。 
  弹指六十年,桃李芬芳。每一个心灵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每一个梦想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山东轻工业学院是一片智慧的沃土,一座攀登的人梯,一盏不灭的烛灯,一个灿烂的星际。在这一片属于梦想的天空,用阳光和希望,为无数心灵托起飞翔的翅膀。中考县状元、中考市状元从这里开始了人生的远航。六十年璀璨,聚焦多少远眺的目光;六十年雄视,生长无数奔放的诗行。 
  风雨六十年,悠悠情愫。我们不会忘记,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在六十年风雨历程中对山东轻工业学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我们不会忘记,在山东轻工业学院这块沃土辛勤耕耘过的每一位教职员工;我们不会忘记,在山东轻工业学院留下青春印迹的每一位校友。 
  六十年校庆,召唤着我们的传承与创新。让我们以六十年校庆契机,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聚精会神抓质量、脚踏实地谋发展,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脉搏,以高标准推进素质教育,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让每一个师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进一步增强"高能强技扬吾师威,成才利国荣我母校"的情怀,谱写出山东轻工业学院新的壮丽乐章! 















修改一下(*^__^*) 嘻嘻……咕~~(╯﹏╰)b

谁能给我写一篇关于新会一中105年校庆征文( ⊙ o ⊙ )啊!拜托啦!!

4. 新会陈经纶中学

亲,您好,新会陈经纶中学是新会旅港实业家、慈善家陈经纶先生独资兴建的,首期造价2000多万港元,于1988年6月竣工。办学初期,有教学楼5座,实验楼2座,综合办公大楼1座,有10米跳台的游泳池1个,师生宿舍3座,饭堂1座以及篮球场11个,有400米跑道的足球场1个等设施。【摘要】
新会陈经纶中学【提问】
亲,您好,新会陈经纶中学是新会旅港实业家、慈善家陈经纶先生独资兴建的,首期造价2000多万港元,于1988年6月竣工。办学初期,有教学楼5座,实验楼2座,综合办公大楼1座,有10米跳台的游泳池1个,师生宿舍3座,饭堂1座以及篮球场11个,有400米跑道的足球场1个等设施。【回答】
接受转学【回答】
怎么收转学条件【提问】
把你学籍转过来,最好在10号之前。【回答】
去哪里联系转学【提问】
我这边的话,只需要你把学籍转过来,就可以安排入读了,初中。【回答】
高二的【提问】
原学校退档【回答】
那我要联系陈经论那边的谁【提问】
学校招生部,在学校保安咨询,可以介绍你去那个教学楼。【回答】
请问您能理解上面老师发的解答吗?对于该问题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咨询老师,如果没有,老师要先去解答公益捐款的一些问题了,谢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