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是谁

2024-05-04 03:39

1. 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是谁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正式设立至今,已有29位科学家获奖。每位获奖者奖金500万元人民币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王泽山,侯云德
  王泽山曾于199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又于1996年和2017年两次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侯云德是中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赵忠贤 屠呦呦
  赵忠贤,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国际上最早认识到柏诺兹和缪勒关于“在Ba-La-Cu-O中存在可能高达35K 超导性”(后获诺贝尔奖)的重要意义的少数几位学者之一,此外,他还发现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屠呦呦的科学贡献是发现青蒿素,她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的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青蒿素发现的关键性突破。
  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空缺
  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于敏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在倡导、推动国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程开甲 张存浩
  程开甲院士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存浩院士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郑哲敏 王小谟
  王小谟院士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主持开展低空雷达技术攻关,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并在国际雷达装备同台竞技中为国产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誉。
  郑哲敏院士是国际著名力学家,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吴良镛 谢家麟
  吴良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同时也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谢家麟院士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多次就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重要建议和指导意见,对促进我国加速器领域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王振义 师昌绪

  王振义院士,血液学专家,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建立了我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

  师昌绪院士一直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高温合金及新型合金钢等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他的成果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由锻造到铸造、由实心到空心迈上两个新台阶,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该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迄今为止已大量应用于我国战机发动机。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孙家栋 谷超豪

  孙家栋院士,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我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谷超豪,著名数学家,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徐光宪 王忠诚

  徐光宪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他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稀土分离工业。

  王忠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也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在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中,他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吴征镒 闵恩泽

  吴征镒院士是著名植物学家,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七十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著名学者。

  闵恩泽院士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李振声

  李振声院士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吴孟超 叶笃正

  吴孟超,肝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是谁

2. 一门出了多位院士的有哪些?

只听说过(来自百度):
黎氏三兄弟


    在中国医学界,提起“黎氏三兄弟”的名字,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三个中国工程院院士——黎鳌、黎介寿、黎磊三个同胞兄弟!黎氏三兄弟的老家在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距省会长沙市仅二百余里。黎鳌生于1917年,比二弟长七岁,比三弟长九岁,都是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学部院士。老大黎鳌于1995年当选,1998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老二黎介寿于1996年当选;老三黎磊石于1994年当选,还是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黎鳌是著名的烧伤外科专家,曾任第七军医大教授、普通外科教研室主任,第三军医大副校长,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主任,于1999年83岁高龄病故。二弟黎介寿是普通外科著名专家,现任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三弟黎磊石是国内外著名的肾病专家,现任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

3. 今年以来已有9位院士离世,这些院士为我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今年短短不到5个月时间,我国就有9位院士先后去世,众所周知两院院士是我国学术界的顶尖荣誉,每一位都是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互联网媒体上对明星八卦整天炒的沸沸扬扬,但很少有目光注视到科学家团体。今天,小编怀着缅怀的心情,跟大家盘点一下这去世的9位院士的光辉事迹。
一、王绶琯、程镕时、周毓麟三位科学院院士的事迹。王绶琯院士是一名天文学家,1980年当选为院士,长期主持我国天文学总体发展的重任。他曾经领导研制成功了国内手台射电天文望远镜等重要的天文学观测设备,目前国际编号317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绶琯星”。程镕时院士致力于高分子物理研究,而且一生都在大学任教,除了顶尖的学术成果之外,还培养了一大堆年轻的科研人才。周毓麟院士是一位数学家,这又是一位在核武研究事业上默默奉献的老科学家,为我国的核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周又元、沈善炯、谢毓元的学术贡献。周又元是我国最早研究宇宙学和宇宙结构以及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研究的天文学家,同样120730号小行星也被命名为“周又元星”。沈善炯院士是一位微生物生化学家和分子遗传学家,也是一位高龄的科学家,享年104岁,他奠定了中国近代分子遗传学,而且早年为中国的抗生素国产做出了重大贡献。谢毓元是一位药物化学家,在医用螯合剂领域,让中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位置,同时为国家也培养了大批的药物学优秀人才。

三、彭士禄、沈忠厚、李京文三位工程院院士在各自领域内的成就。彭士禄,相信很多军迷会比较了解,中国核潜艇第一人总师,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主持了核潜艇的研发、制造和试航的全过程。沈忠厚院士是一位奋战在石油系统的院士,奠定了我国油气井工程科学,开辟了石油钻井新技术。李京文院士是一位经济管理学家,他主持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渤海经济圈、海南、深圳等多项超大型工程和经济发展战略论证。

以上就是这9位离世院士的丰功伟业,一个民族的复兴靠的是无数的科技工作者,他们默默无闻攻克这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提升我国科技实力,让我们能够在这个并不太平的世界上拥有立足的根本。希望这9位院士一路走好,祝福中国科学技术能够再攀高峰!

今年以来已有9位院士离世,这些院士为我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4. 院士有几个候选人

院士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
1、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限额不超过两名;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有效。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推荐,仅适用此款。
2、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此类候选人,必须经过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协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
各学部常务委员会组织院士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和选举。评审必须坚持标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选举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差额比例为百分之四十。各学部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人数,应超过本学部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
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本学部应选名额,根据得票数依次当选,满额为止。选举结果分别由各学部常务委员会检查确认,经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议批准后,以书面形式向全体院士通报。

撤销院士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规定,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为自动放弃院士称号。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丧失科学道德,违背院士标准,有不少于5名院士书面提议,要求撤销其院士称号时。
由其所在学部常务委员会受理并审议后,通过本学部全体院士投票表决,可做出撤销其院士称号的决定。做出此项决定时,参加投票表决的院士人数,不得少于本学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赞同撤销其院士称号的票数不得少于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
该项决定,需经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查批准生效,并通报全体院士。

5. 这两位院士获国家最高科技奖,你知道吗?

今天,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x0d\x0a年过八旬的王泽山,一生专注于研究火炸药,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的瓶颈技术。\x0d\x0a\x0d\x0a年近九旬的侯云德,是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主要奠基人,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这两位院士获国家最高科技奖,你知道吗?

6. 两位院士同一天远去,我国今年已痛失28位两院院士,他们分别是谁?

中国计算机领域已经发展的越来越好了,但是令人不幸的是在中国计算机有着非常伟大成就的张佑启专家去世了,他今年才88岁。据网上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到,张佑启是我国科学院的一名院士,他在1934年出生是一名香港人。在后续的学习当中,他一直都致力于计算机的研究之后,在1954年的时候顺利的考入了华南工学院,并且在之后的4年学习当中获得了土木系的学位。从这当中就能看出来,张佑启老先生这辈子所做的事情就是专心致志的研究计算机。他可谓是我国在计算机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大人物之一。
这并没有让张佑启就此停下学习的步伐在之后,他一直努力的学习,并在1964年顺利的成为了著名的威尔斯大学的博士生。除此之外, 在1982年的时候,张佑启以工程学专业的博士成为了阿雷特大学的一名毕业生。
在之后,他并没有接受国外研究院的高薪工作,而是一心回到了国内,致力于中国科学上的研究,并且希望能够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在那之后,张佑启就对力学结构等工程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仅如此,他还是香港加大的院士,并且还担任着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他的一生担任了很多的职位,而每一个职位都非常的高,从这当中就可以看出张佑启这名老先生的声誉是非常的高。
除了张佑启之外,就在今年中国失去了28位在研究上有着恒大成就的院士。并且在今年就已经有4位院士离开了人世,就在今年的元旦期间,很多人都在欢庆新的一年的到来,而徐性初这名有着很大贡献的工艺专家,在北京去世。从这之后几乎每个月份都有一名或者两名的院士相继去世,这对于中国在科技上的研究,无疑是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此国家也非常的痛心,失去了这些优秀的人员。

7. 149人新当选为两院院士,最小45岁,这些人为何能被评选为院士?

2021年院士评选的消息也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关注,在149人新当选的两院院士之中,最小的年龄才45岁,引起了不少朋友们的关注,那么为什么这些人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两院院士呢?相信有不少朋友对于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地关注的。

如果想要成为两院院士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付出不断努力并且做出很多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这样的一个荣誉,而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能够成为两院院士的,很多人年龄都已经是非常大了,但是在这149人之中年龄最小的却只有45岁,所以能够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取得这样的成就,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我国的实力不断发展并且国家也培养出很多高新人才。正是因为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所以让我们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而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这些成绩也培养出了更多的优秀人才编写对于这些科研人才的支持力度也是非常大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能够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相信伴随着这一个消息传出之后,一定能够激励越来越多的人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并且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更好的成就,为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做出更多属于自己的贡献,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在世界的舞台上面,能够获得更好的成绩,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我们充满敬佩的情绪。我们也相信,随着年轻人的不断努力,一定能够让我们国家在未来发展得越来越好,能够带领世界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149人新当选为两院院士,最小45岁,这些人为何能被评选为院士?

8. 她4次落选中科院院士,却成功入选美国院士,对我国做出巨大贡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