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入学--小学升初中

2024-05-05 05:45

1. 升学入学--小学升初中

小学升初中,有两种方法分学校,第一,如果您的孩子成绩不错,可以参加各重点学校的招生考试,具体你可以去你心仪的学校网站查看招生信息,也可以向老师询问,一般情况下,老师都是会通知的。除非您所在的地区没有这类学校,不过相对而言,学费会比较贵,一般以寄宿制为主。第二类,因为初中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国家采取措就近教育,以户口所在地为依据,划分学校,你可以看看您家附近孩子都在哪里上初中,那就是划在哪里。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迁户口,迁到好一点的学校附近,这样就可以读那里了,不过这个有时间限定,教育类转户口,太晚的话是不被认可的。
希望可以帮到您!

升学入学--小学升初中

2. 平都中学招升学入学

  ①招生对象:经小学毕业考核,具有本市户籍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和经批准继续借读初中的小学应届毕业借读生,除年满16周岁、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者外,均按施教区相对就近直接升入初中(年满16周岁但尚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修业生,提供必要证明后也可以升入初中)。
  ②招生原则:根据小学毕业班学生所属初中施教区范围免试相对就近派位入学。各有关中学按照市教育局规定,在指定日期前发给入学通知书。

3. 重庆师范大学中学教育升学入学学校在哪里?

你应该是问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吧?在北碚校区。
地址:重庆市 北碚区 团山堡1号 师范大学北碚校区

重庆师范大学中学教育升学入学学校在哪里?

4. 小学 中学 高中入学时间和毕业时间

高中 入学时间2007年9月 毕业时间2010年6月
中学 入学时间2003年9月 毕业时间2007年6月
小学 入学时间1998年9月 毕业时间2003年6月

拓展资料: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制已经不只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而是各种施教机构系统的总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

三种基本类型:双轨制(一轨是学术教育,另一轨是职业教育)、单轨制、分支式学制。
双轨学制
双轨学制以英国为代表。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独立学校)。
此外在中学以下还有家庭教育;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早期主要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来增加了初中,形成了与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
后来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英国尝试在初中高中进行融合,允许双规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

单轨学制
单轨学制以美国为代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但是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独立于这个体系之外。

分支型学制
分支型学制以苏联为代表。在初等教育阶段和中等教育阶段由单一的学校系统构成,此后(初中或高中)开始分化,形成多种学校系统(普通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与之衔接。
这样构成的整个学校体系就像一把叉子,所以这种学制类型又被称为分叉型学制。
参考链接来源:百度百科-学制

5. 小学升到初中,办理初中入学的时候需要带上什么东西。

一般去学校报道之前会和录取通知书一起发一个入学须知的,上面写了需要带的东西,一般就是带学费,户口本,录取通知书,学生照片之类的。
初中学习技巧:
升初中后最大的差别是课程门数多,老师上课时,不可能象在小学中反反复复地讲解,所以,学过一次以后就要懂。
初中是打基础的时候,现在高考题很注重基础知识,所以初中的课要每节必会,不要认为简单就不放在心上。要想学习好就必须把书翻滥。其次,要注意培养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扩展资料:
小升初的入学方式

大派位
小升初派位分两种,第一种是推优生,他们是在全市重点中学范围内进行首轮派位,也就是我们叫的小派位。第二次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二轮派位,通常叫大派位。 [3] 

坑班生
就是确定目标中学后,报名参加目标学的培训或与目标学校有关的培训,占上一个位置,等待参加最终的录取考试。

特长生
在小升初中,很多家长还不知道,特长生也是一种升学途径。那么,什么是小升初特长生呢?今天小编在这里跟大家做个详细的解读。
小升初入学中,经批准的艺术教育特色校、科技活动示范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分别可接收文艺、科技、体育特长生。为了确保生源质量,各招生校在正式录取之前都会对特长生进行统一测试,测试时间由各区县教委确定,一般限定在两天之内。
一般来说,特长生录取要经过两个步骤:一、特长生资格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学生获取区教委统一下发的特长生合格证,考生凭合格证参加所报考学校组织的专业测试。二、特长生单项测试,最终的录取结果由学校决定。

推优生
推优生是综合素质评价优秀,被推荐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道德品质,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学习能力,每学年德育评价均为优秀,身体健康,自理能力强。
学习成绩优秀:课程学科知识掌握扎实并能灵活应用,文理科均衡发展。学习成绩优秀,学年总评名列年级前茅,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学生。

共建生
某些具有实力和背景的大单位和一些优质小学、中学签有共建协议,学校每年都会给这些单位的直系子女一些升学指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升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入学

小学升到初中,办理初中入学的时候需要带上什么东西。

6. 小学升初中是根据户口所在地还是实际居住地来分配?

我国教育法规定凡我国公民以就近为原则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说,不管你的户籍在哪里,只要是中国公民,在我国都可以就近入学。
小学升初中是自然升学,原则上是原就学的小学所对口升学的中学,不过你孩子入学如果在自然升学学校入学不方便,可以持相关证明材料(房产、户口、工作等)办理异地升学手续,当然各地依自己条件的不同所需要提供的材料稍有不同,户口在片内、本地片外、外地户口所需要的材料也各不相同。
小学升初中是不是要提前办理入学手续?怎样办理?
小学升初中要统一办理入学手续。县域内初中新生入学手续办理工作要在同一时段进行。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效证明,到拟升入的初中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地点办理入学手续。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汇总入学手续办理信息,对实际办理入学手续人数超出或不满计划数的学校,及时进行必要调整。小升初规定: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健全科学、明晰、便利的小学升入初中制度,规范招生入学行为,提高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合理划定招生范围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单校划片)。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多校划片)。优质初中要纳入多校划片范围。片区划定后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
二、有序确定入学对象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小升初工作,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小升初学生登记、随机派位及遏制学生无序流动等提供基础性保障。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对口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多校划片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随机派位工作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未在户籍所在片区小学就读的学生,如申请升入户籍所在片区初中,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受理、审核,统筹安排就学。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三、规范办理入学手续
县域内初中新生入学手续办理工作要在同一时段进行。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效证明,到拟升入的初中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地点办理入学手续。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汇总入学手续办理信息,对实际办理入学手续人数超出或不满计划数的学校,及时进行必要调整。
四、全面实行阳光招生
小升初工作开始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包括县域内小升初具体政策,每所初中划片范围、招生计划、程序时间、办学条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特长生招生信息和录取办法,以及工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信访接待地址等。小升初期间,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公布招生结果等相关信息,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学校也要主动公开招生结果等重要信息。
五、逐步减少特长招生
强化义务教育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的目标任务,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特长生招生具体办法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六、做好随迁子女就学
坚持深化改革,分类推进,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问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制定随迁子女初中入学的政策措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实施工作。各地要依法合理确定随迁子女入学条件,积极接收随迁子女就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融入城市生活。随迁子女特别集中的地方,要扩大公办学校容量,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购买民办学校服务,加大对接收随迁子女学校的支持力度,满足随迁子女入学需求。特大城市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控制目标和教育承载能力,稳步有序地安排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学。
七、大力推进均衡发展
各地要统筹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整体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办好每一所初中,为小升初工作夯实良好基础。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大力推进学校联盟或集团化办学模式。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完善操作办法。
八、试行学区化办学
要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均衡配置,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课堂改革、质量考核等工作水平。
九、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小升初工作的领导,制订实施方案,建立工作推进制度、划片决策制度、入学监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科学有序、运转高效、公正透明的小升初工作机制。要加大查处力度,重点纠正违规考试招生、不按就近原则安排入学、随意接收择校生及乱收费行为。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国家开展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认定、相关考评与各地小升初工作情况挂钩。
十、加强宣传引导
各地要围绕政策制订和实施的具体办法,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解读,使之家喻户晓,让社会支持,让家长理解。要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推广小升初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要倡导科学教育理念,让各界明白就近入学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努力营造小升初工作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小学升初中,主要途径是通过小学的学习、然后考试,考试通过之后才能进入初中学习。小学升初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学习成绩。通过练习“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来激发右脑潜能,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高学习成绩。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音现象,越过由发声到理解意义的过程,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实现阅读提速、整体感知、理解记忆、注意力集中的飞跃。

7. 普通中学入学,转学,升学规定政策介绍

一、入学

(一)政策规定

   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和规定的招生范围、招生条件以及市、县(区)划定的分数线进行。民办普通高中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根据学校设施、师资等办学条件,自主确定招生范围、标准和方式,事前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实施。

市中招部门对全市普通高中一年级新生招收对象统一进行资格审查,符合当年招生规定的发给录取通知书。不符合规定的,由学校负责劝退。

普通高中一年级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录取学校报到注册,无不可抗拒原因逾期达两周未报到注册者,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二、转学

(一)政策规定

1、学生因监护人工作调动、家庭户口迁移、家庭遭受重大变故需要投亲靠友等原因,可申请转学。

2、普通中学可以转入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可以转入普通中学。一般普通中学不得转入重点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不得转入普通中学,民办普通中学不得转入公办普通中学(整体移交除外)。

3、高中一年级新生在入学报到注册期间,一般不办理转学手续,确因户口迁移等原因需要转学的,在原学校报到后再办理。

4、任何学校不得擅自接收学生就读,不得以扣压学籍档案等方式,阻止符合转学条件的学生转学。高中阶段一个学生原则上只能转学1次,最多不得超过2次,毕业班学生一般不予转学,学生休学期间不予转学。

(二)转学材料

1、市内转学提供以下材料:

(1)转学联系表(一式六份,式样见附表四);

(2)转学证明(式样见附件五);

(3)学籍表;

(4)符合转学条件的有关证明材料。

2、市外转入提供以下材料:

(1)转学联系表(一式六份);

(2)转学证明;

(3)学生学籍档案(含中考成绩单、高中录取通知书、学籍表等);

(4)会考成绩报告单;

(5)转入省级重点中学的,另交验转出地设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关于转出学校的等级证明。

3、转出市外提供以下材料:

(1)转学联系表(一式六份);

(2)转学证明;

(3)学生档案材料(含中考成绩单、高中录取通知书、学籍表等);

(4)会考成绩报告单;

(5)符合转学条件的有关证明材料。

(三) 学生转学手续办理程序如下:

1、家长填写转学联系表。

2、转出学校签署意见。

3、转出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市直学校除外)。

4、转出地设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管理科(室)核验转学条件。

5、转入学校签署意见。

6、转入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

7、转出学校开出转学证;

8、转出地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管理科(室)办理转学手续。

三、升学

参加当年高考,凭入学通知书到录取学校报到

普通中学入学,转学,升学规定政策介绍

8. 双非儿童大陆入学升学政策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政策
政策依据:教育部《关于贯彻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教基[2006]19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秩序的通知》(湘教发[2006]49号)
(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005初中、003小学)入学、升学的政策规定
1、入学原则:按照“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严禁组织升学考试。
2、招收对象:小学招生对象为当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前满6周岁的儿童。初中招生对象为当年的小学毕业生。
3、招生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各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统筹管理。
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实行“市教育局协调,两区教育局统筹,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市直中小学委托北湖、苏仙区教育局负责划片,其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隶属关系分别由北湖区、苏仙区教育局负责划片。两区的划片招生方案须报市教育局审定后方可实施。
4、入学办法:(1)、农村学校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入学;分布在农村的县(市、区)属学校由县(市、区)教育局划定招生区域。(2)、城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凭户口簿、父母的房产证到本招生区域内的学校办理入学手续;有住房但尚未领取房产证的,凭户口薄、父母的购房发票到本招生区域内的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具有市中心城区户籍,但不具备上述招生条件的,由两区教育局根据其常住地所属招生区域,指定学校安排入学。
(二)、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政策
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实行“学生自愿报名、学校自主招生”的办法招收新生,但不得以文化考试成绩选择新生。民办中小学可以根据学校办学特点,采用生源地所在学校推荐或者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进行面试(查看学生资料、答问以及体育艺术特长测试)招生。民办中小学可以跨区域招生,但须经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门许可,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在招生方面给予民办学校支持。
二、普通中小学转学(008高中、005初中、003小学)的政策规定:
学生不得任意转学。确应家长工作调动、家庭迁移或其他正当原因必须转学者,经批准后可以转学。符合转学规定的学生,按如下程序办理转学手续:
1、由转学学生本人和家长向转出学校写出书面申请,经班主任和教务主任同意,报校长批准。
2、凭转出学校批准的转学申请、学籍证、户口迁移证和家长工作调令或转业证等材料到转入学校开出《接收证书》,并经转入县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股)审批、签署意见。
3、凭接收证到转出学校开出《转学证书》,经转出县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股)审核有关证件,认定会考成绩,加盖学籍管理专用章。其中,跨省、市(州)转出的高中学生须持转学证到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加盖公章,并出具高中毕业会考有关科目成绩证明。
4、凭转学证到转入学校办理正式入学手续。
三、中招考试政策(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
政策依据:教育部《关于贯彻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教基[2006]19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秩序的通知》(湘教发[2006]49号)、省教育厅《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05]35号)
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高中招生坚持招生考试与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两考合一”,严禁擅自组织单独的高中招生考试。全市统一时间报名和填报志愿,统一命题制卷、统一组考、统一实行网上阅卷及发布考试成绩信息、统一录取和注册学籍。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时间为6月份。
(一)学业考试
1、考试科目。 ①全市统一考试科目: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其中,地理、生物考试在八年级结束时进行,其它学科在九年级结束时进行。②学校组织考试科目:体育与健康。
2、考查科目(项目)。艺术(音乐、美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语文、英语口语交际。考查科目(项目)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各校自行组织。
(二)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
学业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其中,用于初中生毕业颁证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用于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成绩分为A、B、C……若干个等第。
(三)考试结果的运用
1、统一考试科目的考试结果是初中毕业生颁证的重要依据。其中,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七个科目的考试结果作为初中毕业生升学的主要依据之一。
2、体育与健康考试结果和考查科目(项目)的考查结果体现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等第由市教育局统一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考试成绩给学校和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
(四)综合素质评价
按照《关于印发的通知》(郴教通[2006]26号),组织开展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五)高中招生录取
高中录取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招生学校共同参与实施。录取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等第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录取办法:根据考生志愿和各校招生计划,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照差额投档的原则,分批次择优录取。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限等第、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
(六)建立特长生招生制度
1、招生对象:在体育、艺术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2、特长生招生计划的确定:经省教育厅审批具有举办体艺特长班的学校,按省教育厅审批的班数确定特长生招生计划;不具备招收特长班资格的学校,特长生的招生计划不得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5%。
3、选拔方法与录取程序:①招生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测试,认定特长生资格;②具备特长生资格的学生到招生学校参加中考,招生学校根据其学业考试等第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可放宽条件录取。
四、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政策
政策依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单位的通知》(湘政发〔2004〕7号),市教育局《关于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就学问题的通知》(郴教通[2004]20号)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户籍地有监护条件的,原则上应在户籍地入学。在户籍地没有监护条件,要求在流入地就学的,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持户籍所在地户籍证明、身份证、流入地暂住证、外来人员就业证(或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印制的《劳动合同》)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等材料向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
外来经商人员子女要求在流入地就学的,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持户籍所在地户籍证明、身份证、流入地暂住证、在郴经商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等材料向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入学。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和外来经商人员子女在教育教学、管理和收费等方面,与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