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论道2

2024-05-09 21:28

1. 老子论道2

第二章 道的规律
  
 得微道
                                                                                                                                                                                                                                                                                                                                                                          
 10-19 · 中学生物高级教师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译】
  
  
 老子告诉大家:道的规律
  
  
 天下人都知道喜欢美和憎恶丑,喜欢善和憎恶恶,但是大家要知道,善过头了就不是善了,善与恶是相对相生的,是相对变化的。
  
  
 所以,有与无相对相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对显现,高与下相对相倾,音与声相对相和,前与后相对相随等等,这些都在不断的发生着相对变化。于是我总结出“相对变化”是天下普遍存在的规律,是“道”的基本规律,是“道”的第一规律。
  
  
 (按照道的规律)圣人就是:要做无为的事(就是要做那些不违背道的规律的事),要行不言的教(就是要讲那些不违背道的规律的话,)。
  
  
 对万物来说:“道”产生(兴起)了万物,而没有离开。“道”生了万物,自己却看不见了,“道”变成了万物而不依赖、仗着它。
  
  
 (对圣人来说就是)功成了而不停留在成功上。
  
  
 我认为只有这样,不怜惜在乎于功名,功名才能永久的保留。
  
  
 【感悟】
  
  
 1.总结出“道”的第一个规律,老子在第二章中用了举例和列举的方法,给我们总结出了,“道”的基本规律、“道”的第一规律是“相对变化”。称为第一规律是老子所讲的诸多道的规律中的第一个规律。在后面第三十九章可以得到印证。
  
  
 2.老子告诉人们事物总是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感觉到美的时候就会向丑发展变化了,居高了就会向低处走了。根据道的这一规律老子得出了:功高就要隐退的人生哲理。
  
  
 3.根据道的这一规律,老子告诉我们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就是为了死,死就是为了种族的生。我们要活在当下,要活的精彩,不要追究长生,死是自然的现象,是自然规律。
  
  
 4.道根据这一规律,道的运动变化规律是负阴抱阳或负阳抱阴,一会儿阳,一会儿阴,如此旋转周而复始,循环变化,永不停息。
  
  
 5.老子的哲学思想:“相对变化”是老子“相对论”的哲学思想。从物的“相对变化”规律,揭示出人的“相对变化”规律,从事务的“相对变化”规律,揭示出社会的“相对变化”规律。“相对论”在2500年前就是老子的哲学思想了,只是当时没有这个词而已。
  
  
 6.老子的哲学思想:从“相对变化”透射出老子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高与下、前与后、大与小、阴与阳等等都是辩证的又是统一的,变化过程就是辩证的统一。美中有丑、丑中有美;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有中有无、无中有有;难中有易、易中有难;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等等等等变化状态的辩证统一思想。美过了丑就来了,丑过了美就来了;善过了恶就来了,恶过了善就来了;难过了易就来了,易过了难就来了;乐过了悲就来了,悲过了乐就来了;阴过了阳就来了,阳过了阴就来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的哲学思想,“辩证统一”。“辩证统一”在2500年前就是老子的哲学思想了。
  
  
 7.什么是圣人(圣君)。圣人(圣君)就是要做无为的事(就是要做那些不违背道的规律的事,不违背自然规律的事),要行不言的教(就是要讲那些不违背道的规律的话,不违背自然规律的话)。老子在下一章就给大家讲了,哪些是该做的事,哪些是不该做的事。
  
  
 8.老子的论证思想模型
  
  
 (1)一对辩证关系的两个方面的相对变化关系模型
  
  
 A与B是一对辩证关系的两个方面,A与B的变化关系是从A发展变化到B,A与B的变化关系模型是:
  
  
 对A与B这两个方面进行选择,根据道的规律,A是变化的开始,是在变化的途中,是有生机的,是活的。B是变化的结束,是固化的,是死的。所以选择A是上策,选择B是下策。
  
  
 下面我们就以老子的思想模型来看老子的选择。
  
  
 对弱与强,变化关系是由弱变强,选择弱是上策,
  
  
 选择强是下策。
  
  
 对美与丑,变化关系是由美变丑,选择美是上策,
  
  
 选择丑是下策。
  
  
 对无与有,变化关系是从无到有,选择无是上策,
  
  
 选择有是下策。
  
  
 对虚与实,变化关系是从虚到实,选择虚是上策,
  
  
 选择实是下策。
  
  
 对易与难,变化关系是从易到难,选择易是上策,
  
  
 选择难是下策。
  
  
 对生与死,变化关系是从生到死,选择生是上策,
  
  
 选择死是下策。
  
  
 对幼与老,变化关系是从幼到老,选择幼是上策,
  
  
 选择老是下策。
  
  
 对爱与憎,变化关系是从爱到憎,选择爱是上策,
  
  
 选择憎是下策。
  
  
 对贫与富,变化关系是从贫到富,选择贫是上策,
  
  
 选择富是下策。
  
  
 对贱与贵,变化关系是从贱到贵,选择贱是上策,
  
  
 选择贵是下策。
  
  
 对好与坏,变化关系是从好到坏,选择好是上策,
  
  
 选择坏是下策。
  
  
 对优与劣,变化关系是从优到劣,选择优是上策,
  
  
 选择劣是下策。
  
  
 对明与暗,变化关系是从明到暗,选择明是上策,
  
  
 选择暗是下策。
  
  
 对白与黑,变化关系是从白到黑,选择白是上策,
  
  
 选择黑是下策。
  
  
 对阴与阳,变化关系是从阴到阳,选择阴是上策,
  
  
 选择阳是下策。
  
  
 对恩与怨,变化关系是从恩到怨,选择恩是上策,
  
  
 选择怨是下策。
  
  
 对小与大,变化关系是从小到大,选择小是上策,
  
  
 选择大是下策。
  
  
 对慢与快,变化关系是从慢到快,选择慢是上策,
  
  
 选择快是下策。
  
  
 对轻与重,变化关系是从轻到重,选择轻是上策,
  
  
 选择重是下策。
  
  
 对缓与急,变化关系是从缓到急,选择缓是上策,
  
  
 选择急是下策。
  
  
 对善与恶,变化关系是从善到恶,选择善是上策,
  
  
 选择恶是下策。
  
  
 对真与假,变化关系是从真到假,选择真是上策,
  
  
 选择假是下策。
  
  
 对正与反,变化关系是从正到反,选择正是上策,选择反是下策。
  
  
 对乐与悲,变化关系是从乐到悲,选择乐是上策,选择悲是下策。
  
  
 对喜与厌,变化关系是从喜到厌,选择喜是上策,选择厌是下策。
  
  
 对曲与直,变化关系是从曲到直,选择曲是上策,选择直是下策。
  
  
 对为与不为,变化关系是从为到不为,选择为是上策,选择不为是下策。
  
  
 对不争与争,变化关系是从不争到争,选择不争是上策,选择争是下策。
  
  
 对不敢与敢,变化关系是从不敢到敢,选择不敢是上策,选择敢是下策。
  
  
 对不畏与畏,变化关系是从不畏到畏,选择不畏是上策,选择畏是下策。
  
  
 对不言与言,变化关系是从不言到言,选择不言是上策,选择言是下策。
  
  
 对不病与病,变化关系是从不病到病,选择不病是上策,选择病是下策。
  
  
 对不知与知,变化关系是从不知到知,选择不知是上策,选择知是下策。
  
  
 对不智与智,变化关系是从不智到智,选择不智是上策,选择智是下策。
  
  
 对顺与不顺,变化关系是从顺到不顺,选择顺是上策,选择不顺是下策。
  
  
 对不欲与欲,变化关系是从不欲到欲,选择不欲是上策,选择欲是下策。
  
  
 对不贵与贵,变化关系是从不贵到贵,选择不贵是上策,选择贵是下策。
  
  
 对不克与克,变化关系是从不克到克,选择不克是上策,选择克是下策。
  
  
 对仁与不仁,变化关系是从仁到不仁,选择仁是上策,选择不仁是下策。
  
  
 对德与不德,变化关系是从德到不德,选择德是上策,选择不德是下策。
  
  
 以上是《道德经》中所有的一对辩证关系中两个方面的选择关系,只有了解了这些关系,再看《道德经》时你就可以正确理解《道德经》了。
  
  
 (2)有关联的两对辩证关系的选择模型
  
  
 两对辩证关系就有了四个方面,就有四种选择方法,选择模型就有四个方案。
  
  
 下面我们就用老子的这个模型,看看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表达。
  
  
 两对辩证关系分别是:
  
  
 无与有,选择无是上策,
  
  
 为与不为,选择为是上策,
  
  
 两对放到一起选择的结果:
  
  
 选择“无为”是上策,这里老子的“无为”是一种选择。
  
  
 在“无为”和“无不为”之间选择
  
  
 你选择“无为”,老子所说是上德。
  
  
 你选择“无不为”,老子所说是下德。
  
  
 老子的“无为”就是不做违背道的规律的事,不做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不做那些自以为是的事。
  
  
 老子的“无不为”就是做那些违背自然的事、违背道的规律的事,做那些自以为是的事。
  
  
 这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做事,而是一种选择。“无为而治”就是选择上德而治理国家,是不做违背道的规律的事,不做那些自以为是的事,这样天下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治理。
  
  
 选择无不为是中策,(老子所说的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做那些不自以为是的事,做那些违背道的规律的事。)
  
  
 选择有为是中策,(老子所说的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做那些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做那些自己认为没有违背道的规律的事。)
  
  
 选择有不为是下策。(老子所说的下德,为之而不以为,做那些自以为是的事,做那些违背道的规律的事。)
  
  
 因此老子的选择是上策“无为”。这就是老子的真实意思表达,“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在无与有和不为与为要选择无为才是上策,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而选择无不为是中策。无为就是不做违背道的规律的事,不做自以为是的事。
  
  
 这是老子的两个思想模型,这是老子的工具,这是老子认识问题的方法,也是老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这两个思维模型,再看《道德经》就很好理解了,就能真正理解《道德经》,就能正确理解《道德经》,不信你试试。
  
  
 9.老子辩证统一的一元论哲学思想
  
  
 辩证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辩证关系的统一和对立的规律。辩证关系两元,是两元的统一和对立,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比如真与假,有真也有假,真是纯真,假是纯假,真和假是既是辩证的,既是相互统一,又是相互对立。
  
  
 《易经》中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易经》中的辩证统一规律是三元论,即阴、阳、和阴阳,三元,《易经》中阴是阴是一元,阳是阳是一元,而阴阳又是一元,阴和阳的变化规律是既有辩证又有统一,是阴阳的相互作用。比如真与假,有真,有假,又有非真非假或又真又假。
  
  
 老子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是一元论,是辩证关系同时生,同时存在,同时相互变化,同时向辩证关系发展变化,不存在单独的辩证关系,比如世界上每一种性质都有其辩证关系,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等。这些性质相互辩证,却都在道中,因此它们相互成就,不可分离,如果离开其中一方,就不会有另一方了。辩证关系是相对相生的,不可分离的。所以老子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是一元论的,是辩证的统一,是辩证关系的相互变化,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对福与祸来说,没有纯粹福,也没有纯粹祸,福与祸是一体的,辩证的双方不可分离,不存在单独的一方。就像辩证关系的双方互为对方的影子,相互变化就像旋转的太极图,阴强阳就弱,阳强阴就弱,相辅相成,相互变化,永不停息。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祸与福相互辩证又相互转化。
  
  
 老子的思想中只有辩证的统一,没有对立的统一,相对的变化关系都是统一的,是一元的,不能单独的存在,是在变化中存在。
  
  
 比如真与假,真就是假,假就是真,真是假的影子,假是真的影子,二者同时存在,相辅相成,相互转化,永不停息。就像你从任何角度去观察太极图,你永远看不到全然的阴,也永远看不到全然的阳。
  
  
 10.老子辩证统一的思想,不要给辩证的双方设定固定的标准,因为辩证的双方都在随时发生变化,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才是遵循自然的规律。比如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等等都没有固定的标准。确定了标准就是违背自然,都是违背天道。我们通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符合老子的辩证统一思想。
  
  
 11.根据老子的思想模型不难看出,老子当时那个年代已经具有了辩证法的思想,老子的思维方式是辩证思维,老子的思维逻辑是辩证逻辑,辩证法是老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是老子是2500年前的人,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件很难想象的事情。
  
  
 12.东西方文化的对比
  
  
 西方文化的辩证统一思想:是对立的统一
  
  
 我好你就不能好、敌人和朋友、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获利与损害、损人利己。
  
  
 东方文化的辩证统一思想:是辩证的统一
  
  
 我好你就好,你好我更好,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
  
  
 敌人和朋友,敌人可以成为朋友,团结一起团结的力量,敌人和朋友随时随地在发生变化。敌人反对的也可能是我们反对的,敌人拥护的可能是我们拥护的。
  
  
 获利而不损害别人,竞争而不伤害他人。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更不能做损人不利己的事。

老子论道2

2. 老子道论的意义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其所著的《老子》即《道德经》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称为《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得不失德,是以无德”,人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说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视之道。《老子》虽然全书只有五千言,但是对“道”进行了反复说明,提到了七十多次。可见,“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道”的内在涵义
  
  最初“道”的含义是具体的道路、途径,《说文》曰:“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到春秋后期,“道”有了方法、原则、规律的意思,人们借用道路之“道”来指天体运行的轨道和人事的法则。郑国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天道”,即指天体运行的轨道,“人道”,指人事遵循的法则。这时的“道”已经有了哲学的意味,为“道”转化为最高的哲学范畴透露了一些先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在开篇第一章就提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那么何谓“道”呢?老子将“道”的概念进行了改造和提升,除了部分保存“道”的原始直朴的含义外,还被赋予了一个更重要的独特新意,他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凭借和最终依据、物之所以为物的“所以然者”。道是万物之本、天地之根,它为其他事物所依托而其自身却不需依托,它可以生成万物而自身却不可被生成,它是自因自性的最高本体、是超越一切的终极存在。老子对道的特性的种种描述、如“无”、“玄”、“朴”、“浑”、“奥”、“根”、“无名”、“无象”等等。无不是为了把道从常识的经验世界里提升出来,使之成为具有形上学的高度抽象性意义的存在本体。
  
  2 “道”的基本属性
  
  2.1 “道”的本体性
  老子明确区分了两种“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以“常道”指称自己的作为本体的道,用以区别普通所谓的“道”(非常道)。普通所谓的“道”,都是有各种具体规定和特性的。因而是可以言说的,但老子的“常道”却是没有具体规定和特性的,因而是不可言说的。这样,老子的“常道”就是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超验的、不可言说的。因此,万事万物可以有始有终,瞬生瞬灭,道却无始无终,或说本无所谓始终,始可以为终,终亦是始。正因为道无终始,物有死生,才显示出了道与一般的“物”或实有的区别。老子的“常道”与“非常道”(物、实有)的关系,正是这种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的关系,所以老子的道论实实在在是一种形上学的本体论。
  
  2.2 “道”的无限性
  在《老子》二十五章中,老子明确赋予“道”以“大”的特性,“强为之名日大”。《老子》二十五章和《老子》六十七章都讲到了“道大”,“天下皆谓我大,道大似不肖”。“道大”是道德广大,是指“道”在空间上的“无限性”。老子还经常讲“大道”,如《老子》三十四章讲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说大道广泛博大,可以横竖左右无处不到。如《老子》五十三章讲的“行于大道”、“大道甚夷”等。与此相关,老子还说“道久”,此“久”与“大”相对,应是指“道”在时间的“无限性”。

3. 孔子求道老子论道…

第一次会面
  
  
 
  
 
  
 历史上孔子第一次会见老子时,老子还在周王朝藏书室中做史官。这次会面孔子除学到了很多礼制制度外,我觉得,对孔子感悟最深的应该是老子的这段话,这也正是“上善若水”的精髓。
  
  
 
  
 两人离别时,老子指着黄河说道:“你为何不能学习水的德行呢?”
  
  
 
  
 孔子不解,问道:“水的德行又是怎样的?”
  
  
 
  
 
  
 孔子恍然大悟,说道:“先生的话使我茅塞顿开。天下之人都高高在上,只有水处在下方;天下之人都喜欢安逸,只有水处于艰险;天下之人都喜欢洁净,只有水处在污秽之中。水趋向的处境都是天下人厌恶的,所以没有人能与之相争,这就是最高境界的善。”
  
  
 
  
 
  
 
                                          
 
  
  
 
  
 
  
  
 
  
 老子接着说:“孺子可教啊!千万记住,当你不与天下人相争时,天下将没有人能与你相争,这就是效仿水德行事。水最接近于道,道无处不在,水无所不利。水避高趋下,从不回流,善于利用地势的起伏。你看那深潭中的一汪碧水,表面淸澈而平静,却是那样的深不可测。水也会有流失,但却从不会枯竭。默默无闻的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这就是水至善至仁的品格。它遇到圆形障碍就绕其而行,遇到方形障碍就折回而走,遇到堵塞就暂时停止,一旦出现决口就浩荡奔流,这就是水的信誉。它能洗涤肮脏污秽,能使崎岖的地势趋于平缓,这就是水的能力。它用浮力载物,用清面照人,用坚毅的恒心克服障碍,这就是水的长处。它日夜而人、贤人和聪明的人都善于选择时机,能随机应变、顺天应时,就像皓皓明月,静观世事沧桑。你现在冋去,应该戒骄戒躁。要不然,你人还没到,名声就已经传来,身体还未动,声势已经先行,张张扬扬,就像老虎走在大街上。这样,谁还敢用你呢?”
  
  
 
  
 孔子听后恍然大悟。
  
  
 
  
 
  
 
  
 
                                          
 
  
  
 
  
 第二次会面
  
  
 
  
 两人第二次会见,是在老子辞官回到故乡苦县曲仁里。这次会见,两人谈到了仁义,但老子并没有认同孔子所言的仁义。在老子看来,这扰乱了人的本性,人应该顺应自然。
  
  
 
  
 老子说“人出生在世界上是—种自然现象,因此人的行为也要顺应自然规律。你看,天地按自然规律运行;日月星辰按次序周而复始的运转;飞禽走兽按彼此的生存之道和谐共处。这并不是人为的刻意安排, 而是它们遵循自然之理,按天性生存、发展。”
  
  
 
  
 
  
 
  
 
  
 
                                          
 
  
  
 第三次会面
  
  
 
  
 两人第三次会面是在很多年后了,此时孔子已闻名于世,老子隐居于世。这次,主要探讨的是何谓天道。
  
  
 
  
 对此,老子说:“阴阳之道,深不可测,人有眼睛却看不见,有耳朵却听不到,有语言却不能传授,是平常人的智慧所不能理解的。因此,所谓的得道并非真正得道,而只是体道。假若你像认识宇宙中的有形事物一样去认识它,借助于眼、耳和语言,那将永远无法懂得道。求道的关键在于内心的觉悟,如果内心体悟不到道的存在,道将不能保留;心中体悟到了道的存在,还要在现实中进一步印证,得不到现实印证的道,不能畅通无阻的前进。这就是得道的圣人虽内心有所领悟,却不能为外人道的原因。一个人仅仅希望能从外界获得关于道的认识,而不去用心体会,即便是圣人也不愿意教授他。”
  
  
 
  
 听罢,孔子羞愧不已。

孔子求道老子论道…

4. 《老子》里关于道的论述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哦亲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也,非常道”即开宗明义,进行了概要的、否定式的描述。
在《老子》第十四章,老子对“常道”之道进行了更具体的描述。相较于可以言说并引导特定行为的“道”而言,老子所理解的道是以不同于感性规定的形态存在的,处于“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状态,即不能以目去看、不能用耳去听,也不能用身接触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摘要】
《老子》里关于道的论述【提问】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哦亲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也,非常道”即开宗明义,进行了概要的、否定式的描述。
在《老子》第十四章,老子对“常道”之道进行了更具体的描述。相较于可以言说并引导特定行为的“道”而言,老子所理解的道是以不同于感性规定的形态存在的,处于“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状态,即不能以目去看、不能用耳去听,也不能用身接触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回答】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执今之道 一作:执古之道)【回答】

5. 何为老子之道

《老子之道》是2008年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连旭等。
《老子之道[1]  》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是杨连旭。该书是关于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专著。《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

何为老子之道

6. 道的老子思想

老子,姓李,名耳,亦称老聃,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已难以详考。从老子的家世来看,他的先辈做过太史、太卜一类的官,在身份上接近于卿大夫,属于贵族中上层。老子的原籍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但由于周王室太史一类的官职是世袭的,因此,老子很可能出生在洛邑。年长后,老子任周王室的守藏室史(管理图书典籍的官吏)。在这里,他潜心于书籍之中,见闻广博,熟悉旧的典章制度,通晓历史,对人世有了更深切的认识,进而形成深奥、玄妙的思想体系。按照司马迁的记述,老子是一位学识渊博、社会经验丰富、精通古代礼制而又对礼持严肃批评态度、脾气有些古怪的老者。他生活在周景王、周敬王时代,社会动荡,民心思变。他也许像许多正直的大臣一样,向周王上过治国的策论,此时的周王已没有重振王权的伟大抱负,考虑的只是如何除掉有不臣之心的王室异己,如何在各诸侯强国间巧妙周旋,以图苟且偷生。老子是个智者,当他的理想无法付诸实施时,不像有些大臣那样卷入王室的是非之争,从而招来杀身之祸。他埋头读书,接待一些像孔子一样的求学者,清谈远离现实政治的哲学命题。老子综观历史祸福成败,融汇各种学问,创造出自己的学说。在他的思想学说中,“道”是他经常谈论的。他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道”究竟是什么?按他的话讲是一种“视而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的“先天地生”、“惚兮恍兮”、“寂兮寥兮”、“不可名状”的精神实体。“道”创生了万物,“万物”创生以后,要守住“道”的精神,依“道”而行,应该顺其自然。人们把以老子为宗的学派称为道家学派。老子思想中包含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对立面可以转化。老子还说,“道”具有“有”和“无”两种性质,并用生动的事例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他说,一个杯子,因为中间是空的,才能产生盛物的作用;一间房子,也是因为它的“无”,才能产生居住的作用。由此可知,“有”之所以能给人便利,全依赖“无”发挥它的作用。仅有“有”,是发挥不了大用处的,惟有“有”与“无”配合才能产生大用。《道德经》,又名《老子》,传为老子所作。虽只有五千言,其中哲理却博大精深,能参透玄机者,可称得上是得道高士。老子见周(东周)室将乱,终于骑着青牛,从洛阳往西,出函谷关而去,不知所终。

7. 老子道思想

道家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 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 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 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 非常严重了,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 有为,是以难治。"《老子注释及评价〉第七十五章,以下的原文引用均出于该 书,故只注明章节〉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 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 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 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 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 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 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驾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①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 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 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 "无为而治"本言自于孔子"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论语、卫灵公十五》) 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 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 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 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 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 化。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 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 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 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 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效果。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 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 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为无为"是讲从"无 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 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②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 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思想是否还有价值呢?,我们是否还需要"无 为"呢?答案是不容置疑的。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 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 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因而,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有存在 的价值,而且需要继续发扬。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 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 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 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 非常严重了,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 有为,是以难治。"《老子注释及评价〉第七十五章,以下的原文引用均出于该 书,故只注明章节〉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 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 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 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 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 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 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驾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 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 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 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 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效果。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 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 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为无为"是讲从"无 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 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②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 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老子道思想

8. 老子对道的解释

“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由老子首先提出的。可以说,“道”之一字是老子及其著作的思想核心与灵魂。古往今来,人们对老子之“道”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玄之又玄,让人摸不到边际。
春秋时期老子用道的概念否定了上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这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个重大的变革。“道”生成演化万物就属于“宇宙论”问题,“道”决定万物的存在就是“本体论”问题。因为摸不到边际,所以人们只能在“道”的名相上做文章,而无法真正触及作为宇宙本源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