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跨掉的一代”??

2024-05-18 14:10

1. 什么是“跨掉的一代”??

我们都知道在美国有一个奇特的文学流派“垮掉的一代”,这是美国现代文学艺术史上一个著名流派。
“垮掉的一代”肇始于二战之后,由于对物质主义社会的不满,他们以一种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和文学试验来反对资产阶级道德规范和市侩文化,追求极端的个性自由,在生活中放浪行骸,在文学中蔑视传统;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方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金斯堡、伯罗斯、克鲁亚克和代表作《嚎叫》、《体午餐》及《在路上》等,在西方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他们的吸毒、酗酒、同性恋、远离城市群居,以及各自的不同程度的违法纪录,集会裸体朗诵诗歌,在酒吧里痛哭流涕,在反战游行队伍中声嘶力竭等等使他们毁誉最多也难以定论,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始终不可动摇,且被奉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躯和嬉皮运动的鼻祖。
实际上,“垮掉的一代”是一个有鲜明的起哄目的和色彩的西方文学流派,应该算一次不大不小的西方文化起哄运动,是对资产阶级传统文化的无赖性的起哄。
像美国垮掉的一代的文学起哄,在西方不是一个孤立在现象,恰恰是一个普遍现象,类似的文学、文化起哄很多,只是各自起哄的方式有些不同而已,而且这是西方文化传统中有别于东方的一个特别的、鲜明的起哄传统。当然,这种起哄的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讲,即西方文化的无赖之所以能丰富的补充的原因。应该说西方文化目前其无赖与起哄正在一个良性状态,许多方面是东方所无法比的。
这些理论或论调也许有人不大认同,因为即使是鄙人至今还没有跨出国门一步,没有去过西方,也没有去过美国,缺乏必要的第一手材料,所引述的只是可怜的、有限的转述材料。但对任何文化来说,追求一种无赖与起哄的良性状态是正确的一种方向,无赖与起哄一定程度上是互想转化的,事实上直到几年后我才认识到无赖就是一种特殊的起哄形态,也就是说无赖就是起哄,有一种起哄就是无赖。当时虽然对此认识尚未确定,某些地方尚有些振荡,但感觉是一直逼近核心认识。
由于无赖与起哄的概念有强烈的文学隐喻倾向,是一个诗性概念,所以往往不好分开,二者经常互为循环,这也是人文、社会科学概念与自然科学概念有区别的地方。但更多时候,无赖代表一种传统、保守、僵化、教条、不开化、不文明的倾向,而起哄代表一种鲜嫩、活泼、甚至还不成熟的倾向,所以要看本质的东西,而不能看表面现象。
尽管在历史、现实中最终要解决问题,有时是需要暴力或有限暴力,但无赖与起哄却都是以避免暴力为前提。就如美国垮掉的一代文学试验者们,他们的生活行为某种程度上讲是含有暴力成份的,但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类似病态的自虐,是一种有限暴力的极端体验,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起哄才有一定的风险和力度,尽管对社会来说会产生一些免疫作用,但在他们自身则是一个长长的悲剧和痛苦的过程。
他们的最后的文学作品应该说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的诗性的试验报告,对世界文化来说的确是一份宝贵财富,其影响必将很深远。他们一方面反战、反暴力,另一方面对旧文化、旧传统起哄,因为他们也面对一种有无赖倾向的旧式生活。尽管对美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其无赖史是很短的,但对年轻人来说也是那样的不可承受,可见无赖与起哄的转化是多么的迅速。
事实上任何短暂的无赖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被污染,是那样容易弄脏,而起哄则是一个擦洗揉搓。无赖与起哄是生活的诗性的同一的或必然的分枝。更何况西方的现代文化有着先天的不足或缺陷,其机械、逻辑的思维仿佛是那样精密,但却是那样易脏易污染,那样的脆弱,其文化的现代是相对柔弱的,有起哄有余无赖不足之嫌,这是西方区域性文化的显著特点。
当然在西方也情况各不一样,英国与美国不一样,法国与德国不一样,大国与小国不一样,白皮肤与有色皮肤不一样,犹太裔与其他裔也不一样。
宗教是西方传统文化无赖的载体,宗教对西方有着非同一般的传统无赖的意义。若要在西方首先代表起哄的传统文化恐怕就是宗教文化所代表的伦理道德了。
某种程度上讲,文学艺术一直在对宗教文化进行起哄,现代科学也是对宗教文化的起哄,最终如何让无赖与起哄永远处在一个良性状态对西方文化也是个难题。
“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作为一次有着巨大成果的文化起哄运动,他们的诗与小说没准有一天也会被作为某个新教的附加部分,在《圣经》之《旧约》、《新约》之后为什么不可以有一个《毁约》呢?
金斯堡的《祈祷》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新教读物来读的。本来作为一部宗教神圣经典,《圣经》就不是一个时期一个宗教的产物,而是一个漫长历史的无赖与起哄的神圣化,我想那些宗教典籍编辑家们有办法把“垮掉的一代”文学代表作收入其宗教经典集,他们有办法把吸收了科技知识或科技知识强烈介入的文学艺术哲学代表作补充到未来的宗教神圣读物中去,这是一个真实的无赖与起哄的宗教神圣的西方之必然。

什么是“跨掉的一代”??

2. 美国当年“跨掉的一代”是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所谓的“跨掉的一代”指的是美国青唾弃主流社会,离群索居,吸毒,醉酒,自虐,大搞同性恋。美国“跨掉的一代”对美国社会以及人类艺术的惊世害俗的意义,他们与同一时代的那些着装特意,行为怪癖,吸毒和性混乱的所谓“西卜斯特”(音译)青年有很大的不同。(更深入的了解,可翻阅李斯著,《跨掉的一代》)
经历了两次的世界大战不敢保证在这战火中,是否有的人选择逃避,是否有人选择自杀,又或者说是心灵的扭曲。曾经的尴尬与无奈,正如被剥光衣服的小丑暴露在阳光底下。曾经的美国梦破灭了,青年们的热血和铁面的掌权者装进成批的投向越南的丛林,霓虹灯下的社交场所却掩盖不住社会的氛围。“大多数人对于政府是这样的一个情形:他们主要地不是作为人,而是把自己的肉体当作机器为政府效劳,他们是常备军,自卫队,狱卒和警察。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论价值的判断如何,不论道德意义怎样,开动自己的脑筋那是不行的。人们只能把自己等同于泥土,木头和石块;也许,造一些木头人也同样能干好这些事,这意味着对人的尊重还不如对待草人或者对待一些垃圾。他们的价值跟马和狗相去无几;可这样的人,却普遍被称作良民。而另外的一些人,如大多数的议员,政客,律师,部长和办公室的负责人,都在为自己的脑袋为政府服务;而且因为他们很少区分道德的差异,他们也可能为魔鬼效劳,就像上帝一样不是有意为之。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如英雄,如爱国者,殉道士,广义上的改革家以及人民大众,是本着良知为政府卖力的,当然多半也就抵抗它,而他们也就普遍的被政府当作敌人来进行整治”(亨利,梭罗:《不合作义务论》)。当然,这些不愿意成为机械的齿轮的年轻人以反叛的姿态回答了他们:NO
   如艾伦 金斯堡,杰克 克鲁亚克,威廉 伯罗斯等,聚合在一起,超越了美国物质的太空,慢步在月光的弥漫,隐迹于墨西哥的丛林,寻求自我的陶醉与梦境中的诗句。

3. 美国"跨掉一代"的代表作《在路上》,这是什么书啊?怎么叫跨掉一代?

链接:
 提取码: 5iys
《在路上》(On the Road)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7年。

美国"跨掉一代"的代表作《在路上》,这是什么书啊?怎么叫跨掉一代?

4. 美国五十年代“跨掉的一代”怎样理解?

垮掉的一代/或称疲惫的一代(Beat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此后,“垮掉的一代”的称谓才借助各种媒体流传开去。“垮掉的一代”实际上是“迷惘的一代”的对照。海明威在小说《太阳依旧升起》中塑造了“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这个称谓来自美国著名作家斯泰因为《太阳依旧升起》题的一句辞——“你们是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包括海明威在内),他们之所以对生活失去信念是由于战争的创伤,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失去对人性的渴望。“垮掉的一代”则不同,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丧失了对人性的最基本的理解,用“垮掉的一代”作为称谓也表达了公众对他们的失望和不满。 
  之所以将这样一小群潦倒的作家、学生、骗徒以及吸毒者当作“一代”,是因为这个人群对二战之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方文学领域,“垮掉的一代”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垮掉的一代”的成员们大多是玩世不恭的浪荡公子,他们笃信自由主义理念。他们的文学创作理念往往是自发的,有时甚至非常混乱。“垮掉的一代”的作家们创作的作品通常广受争议,原因是这些作品通常不遵守传统创作的常规,结构和形式上也往往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
  “垮掉的一代”对后世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文化研究学者们看作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亚文化”。
  “垮掉的一代”的重要文学作品包括杰克·克鲁亚克(1922年-1969年)的《在路上》、艾伦·金斯堡(1926年-1997年)的《嚎叫》和威廉·博罗斯(1914年-1997年)的《裸体午餐》等。后两部作品由于内容“猥亵”而引起法庭的注意,但也为此类文学作品在美国出版的合法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5. 嚎叫的剧情简介

该片是美国反叛诗人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的传记片,詹姆斯·弗兰科饰演“金斯堡”,亚伦·泰特(Aaron Tveit)饰演他的同性爱人彼得·奥尔洛夫斯基(Peter Orlovsky)。艾伦·金斯堡(1926-1997)是美国“跨掉派”诗人的代表人物,父亲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诗人,母亲是一个激进的共产主义者。金斯堡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长诗《嚎叫》(Howl),不过当初该诗曾因“淫秽”在美国被禁,直到几年后才得以出版。《嚎叫》共印了36万册,被“跨掉的一代”视为《圣经》。 执导这部传记片的是纪录片导演罗伯·爱泼斯坦(Rob Epstein)和杰弗瑞·弗里德曼(Jeffrey Friedman),这也是他们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据说金斯堡生前曾约见过两位导演,主动要求他们拍摄此片。该片演员阵容强大,有大卫·斯特雷泽恩(David Strathairn)、杰夫·丹尼尔斯(Jeff Daniels)、艾伦·埃尔达(Alan Alda)、玛丽·路易斯·帕克(Mary-Louise Parker)以及保罗·路德(Paul Rudd)等。影片将主要聚焦艾伦·金斯堡在50年代的经历,围绕《嚎叫》诞生而展开。漫画家、金斯堡的合作者埃里克·杜克(Eric Drooker)将会用动画的形式在影片中展现长诗《嚎叫》的内容。

嚎叫的剧情简介

6. 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愤怒的一代,在美国历史上各是咋出现的?肯请帮忙

1、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又称迷失的一代,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他们共同表现出的是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失望和不满。
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
2、垮掉的一代/或称疲惫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
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
垮掉的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该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
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因此被称作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有金斯堡及其作品《嚎叫》。
“垮掉的一代”实际上是“迷惘的一代”的对照。海明威在小说《太阳依旧升起》中塑造了“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这个称谓来自美国著名作家斯泰因为《太阳依旧升起》题的一句辞——“你们是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包括海明威在内),他们之所以对生活失去信念是由于战争的创伤,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失去对人性的渴望。
在西方文学领域,“垮掉的一代”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3、愤怒的一代
原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该派均为青年作家,他们以虚无主义态度否定一切,要求摆脱一切传统束缚,拒绝承当任何社会和家庭义务,追求所谓“绝对自由”的生活:吸毒、酗酒、偷窃、同性恋等。在艺术上则主张抛弃传统手法,提倡随意发挥。
其作品形式上大多支离破碎,内容上消极颓废,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美国社会的反叛。后指对现实不满而又无所作为、甚至沾有恶习的颓废青年人。 杰克·克鲁亚克《在路上》、艾伦·金斯堡《嚎叫》、威廉·博罗斯《裸体午餐》。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那段时期的主流文化曾不顾一切的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牢靠的文化新秩序,然而在知识界却有一股强大的潜流抵制这种强硬的文化秩序,他们追求自发的艺术创作,反对扼杀人们心灵的力量,他们怀有渴求无序、狂欢状态的浪漫主义情怀。
“垮掉的一代”就是这一潜流的代表,然而他们却不是这一运动的唯一参与者。在杰克·克鲁亚克写作“无意识散文”之前,就有许多艺术家开始追求摒弃规则的自我表达方式。比如宣扬即兴创作的爵士乐,以及所谓“抽象表现主义”者的创作等。
同时,战后还有许多其他艺术家对现有的文化规则持鄙视态度,他们反对社会秩序压抑天性和自我表达。例如作曲家和作家约翰·凯奇以及画家罗伯特·罗森堡等。威廉·博罗斯在出版《裸体午餐》之后开始采用布利翁·吉辛的“切碎”技巧写作,这一技巧和凯奇的“机会操作”技巧十分相似。
“垮掉派”文人并不是战后实验性文学创作的唯一实践者。许多其他小流派也参与了这一活动,包括:
“愤怒的青年”是战后出现在英国的一个流派,人们经常将其和“垮掉的一派”互相比较;
“黑山诗人”;
“旧金山文艺复兴派”可以看作是从“垮掉的一代”中衍生出来的一个独立的流派。
在西方文学史上,有很多作家对“垮掉的一代”产生了影响。英国18世纪诗人威廉·布莱克对艾伦·金斯堡的影响非常显著,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风格在金斯堡的诗作中也得以体现。
杰克·布莱克的小说《必败无疑》对威廉·博罗斯的影响非常显著。法国意识流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作品在“垮掉派”文人中广泛传播,很可能是克鲁亚克卷帙浩荡的自传的灵感来源。
还有一些其他作家和文学流派对“垮掉派”产生了影响,包括亨利·大卫·梭罗、意象主义诗人、所谓的“客观主义”作家亨利·米勒等。这些影响体现在:
盖瑞·施奈德早期曾阅读埃兹拉·庞德的作品,并因此对日本和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曾经鼓励“垮掉派”文人创作,并为金斯堡的《嚎叫》撰写前言。
庞德对艾伦·金斯堡和旧金山文艺复兴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尔达·杜利德对罗伯特·邓肯诗风的形成至关重要。雷克斯罗斯曾经和“客观主义”作家共同出版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垮掉的一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迷惘的一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愤怒的青年

7. 什么是跨掉派????

  关于跨掉派

  1、关于写作范围:没有什么东西,从裸体的睡者、吸毒的流浪者、太空的未来战士、正在逐渐腐烂的脸,到同性恋者颤抖的内心,到染病的向日葵,一直到甚至母亲的私处
  2、关于形式:他(金斯堡)长长的诗行就像50年代的一次太阳之旅,它不可思议,粉碎了以前人们对诗歌的界定。
  惠特曼:最纯净的表达,就是找不到适于自己的范围,靠自己创造一个新范围的东西
  韩(兰?)波:鲜为人知的新发现要要求有新的表达方式
  克鲁亚克:你所感觉到的东西将会找到自己的方式
  金斯堡:好头脑出不了坏东西


  看,这跨掉派!
   这个世界人人都需要有工作,或者说,人人都需要有收入。被美国文坛放逐一生的“垮掉派”作家查尔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毕生几乎没有“正正经经”的工作,就像《勤杂多面手》里的男主人公。虽然现在大家都说,他和格鲁亚克一样伟大。
    无论是2005年的《勤杂多面手》还是1987年的《酒心情缘》,担任编剧的查尔斯·布考斯基都将男主人公命名为Henry Chinaski,令人想起成名前同样穷困潦倒的亨利·米勒。与亨利· 米勒一样,查尔斯·布考斯基流淌着德裔日耳曼人的血统,在美国长大,大学没念完就自动退学,拒绝朝九晚五,抱着写伟大作品的大志,乐当无名小人物,混迹人间。
    不工作可以,没收入不行。无论是《勤杂多面手》和《酒心情缘》里的亨利——他们都是布考斯基生活的写照——还是布考斯基本人,为生计所逼,自然什么都干过。雪弗莱公司的零工,小博物馆的临时看门人,报社编外校对,当然不排除厚着脸皮傍至少付得起房租和一罐啤酒的女人。一天二十四小时里,至少在二十三小时五十九分里他是个不务正业的混混,有一分钱就到下等酒寮狂饮啤酒和马蒂尼的无赖,喝醉滋事打架斗殴的恶棍,浪费时间,糟蹋自己。但当夜深人静,回到脏乱差的贫民窟公寓,听着爱人醉眠床上的鼾声,窗外酒馆招牌的红光在窗上闪烁,放上一盘莫扎特,Henry Chinaski或者布考斯基就披上了翅膀,从凡人变成了天使。他写诗、写小说,从搀和着酒精的血液里分泌出无比纯净的语言:“可我总是不停地想你,我感觉你像个胎儿似的在我腹中,我称之为爱情。”“我看见你饮一汪泉水,用你小小的、小小的蓝色的手,那源泉生在法兰西。”
    绝大多数描写作家的电影都有矫柔做作的毛病,令观众觉得作家都是神经病。但《勤杂多面手》无此弊病。像查尔斯·布考斯基这样的作家,生性极端冲动,不善节制,是酒色之徒、好斗分子,但并不表明他们不知道社会为何物。在知识上,他们同样洞察人情世故,渴望讨别人喜欢,被社会承认,但不愿意为此改变自己,不愿意假装变成别人。《勤杂多面手》揭示出了这一点。一个描写作家的电影做到这样,就是好了。
    布考斯基其人是个勤杂多面手,什么都写,诗、短篇、长篇、剧本。毕生住在南加州的贫民区,死前总算有了宝马。美国之外,几千万读者为之发狂,包括我喜爱的宝岛上的音乐诗人陈升。深谙艰辛的他给亨利设计了让人意难平的结局。“黑麻雀”出版社的女编辑慧眼识英雄后,Henry Chinaski没有收到稿费,他已被房东扫地出门了,看来有些人要一直倒霉到底。布考斯基似乎想说,好吧,不出名一点没什么,至少亨利按照自己的愿望活着,而且写了那么多,这就够了。关键是要坚持下去,永远保持勇气。酒鬼就酒鬼,色鬼就色鬼,我就是我。波德莱尔不是说过,宁愿沉沦地狱,不愿虚无人世。


  作者简介
  杰克·凯鲁亚克,美国垮掉派作家。青年时代生活放浪,做过各种杂工,曾遍游全美及墨西哥,著有小说18种,后死于酗酒。

  凯鲁亚克年谱:

  1922年3月12日,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洛威尔城,是加拿大法国移民列奥·凯鲁亚克和加布里尔的第二个儿子,排行老三。
  1939年从洛威尔中学毕业。
  1939年~194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足球奖学金,在纽约霍雷斯·迈因预备学校读预科。
  1940年~1941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本科学习。
  1942年~1943年在美国海军服役,被以精神病为由除名;后在商船上当水手,随船队去英国利物浦。
  1944年认识卢西·卡尔、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涉嫌参与卡尔杀人案;8月22日同第一个妻子埃迪·帕克结婚。
  1946年~1948年写作小说《镇与城》;在纽约同尼尔·卡萨迪相识。
  1948年同作家约翰·克列农·霍尔姆斯(John Clellon Holmes)相识,提出“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这一名称。
  1948年~1950年开始写作《在路上》,第一次同卡萨迪以在路上》主人公狄安原型)横越美国,最后到达墨西哥城。
  1950年《镇与城》出版,与第二任妻子哈维蒂结婚。
  1951年2月~3月,阅读巴勒斯小说《贩毒者》以及霍尔姆斯的小说《走》手稿。4月,在纽约公寓内的一卷打字纸上写出了《在路上》。10月,提出“自发式写作”方法,开始修改《在路上》。
  1951年~1952年在纽约和旧金山写作小说《戈迪的幻想》。
  1952年在墨西哥城写作小说《萨克斯医生》。
  1953年在纽约写作小说《玛吉·卡萨迪》和《地下人》。
  1954年在纽约和加利福尼亚开始研究佛学,在旧金山写成诗集《旧金山布鲁斯》。
  1955年写作《墨西哥城布鲁斯》,在墨西哥城开始写作长篇小说《特丽斯特莎》。10月3日,同金斯堡等出席旧金山“六画廊”诗歌朗诵会,金斯堡朗诵《嚎叫》,大获成功。
  1956年在墨西哥城完成小说《特丽斯特莎),在北卡罗来纳开始写小说《杰拉德·的幻想》,在华盛顿州和墨西哥城完成长篇小说《孤独的天使》第一部。金斯堡的诗集《嚎叫及其他》在城市之光出版社出版。
  1957年3月到法国和英国作短暂旅游。《在路上》由纽约维京出版社出版;在佛罗里达开始写小说《达摩流浪汉》。
  1958年~1960年写成小说《孤独的旅人》手稿。
  1961年在新墨西哥城完成小说《孤独的天使》第二部,在佛罗里达写成小说《大瑟尔》。
  1965年在佛罗里边写成小说《萨托里在巴黎》。
  1966年5月同母亲迁往故乡洛威尔,11月9日同第三任妻子斯特拉结婚。
  1967年在洛威尔写作小说《杜鲁阿兹的虚荣》。
  1968年尼尔·卡萨迪死于墨西哥。到欧洲作短期旅行。
  1969年10月21日病死于佛罗里达州圣·彼德斯堡。

什么是跨掉派????

8. 「垮掉的一代」这个文学流派必读的书有哪些

文楚安的《垮掉的一代及其他》及译著《金斯伯格文选》《金斯伯格诗选》
邓建新的《转瞬即逝的莲花》
亨利米勒《北回归线》美国版
威廉巴勒斯的《赤裸午餐》
艾伦金斯堡《嚎叫》
亨特汤普森《恐惧拉斯维加斯》《朗姆酒日记》
杰克凯鲁亚克《达摩流浪者》
后垮掉派中罗伯特波西格《摩托车与禅维修技术》
详情可参考网页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542462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